紐西蘭國學怎麼培養
『壹』 少兒國學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你是否也聽過這樣的說法?有些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在幼兒園、學校吃虧,就讓孩子做人別太「老實」了,結果使孩子變得十分自私,如同家中養了一條狼,最先嘗到苦頭的就是父母,孩子想「咬」誰就「咬」誰,何談孝道。錯誤的道德觀,在當今社會中比比皆是,人們卻沒有認識到:中國人集體缺少國學教育,古人幾千年的智慧總結,卻被現代人遺忘了。教育孩子從國學入手,可以讓他們熟悉中國本我文化,就像孩子要喂母乳一樣,國學更加適合土生土長的中國孩子,傳統文化中的那些故事,天生具有親切感,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我認為,如何定義國學並不重要,關鍵是家長要對國學有著正確的認識:第 一,國學是有價值的;第 二,國學是可以應用的。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未來社會里,中國傳統文化一定會更有發展,國學氛圍會越來越濃郁,當孩子們在學科成績上「旗鼓相當」時,那些擁有國學基礎的孩子,會發展得更加堅實。 告訴孩子,國學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張嘴說話、如廁,舉手投足間都與國學有關。要讓孩子從情緒上感受國學的內涵,而不僅僅是背誦。我們會將國學分為10個部分,有的是道德教育,有的是情感教育,有的是生命教育。比如,道德教育方面,我們會學習《弟子規》,「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上課時,老師逐字逐句地解讀,通過故事、游戲、演練等不同方法,讓孩子喜歡和理解。 通常意義上的兒童國學啟蒙叢書包括《論語》、《大學》、《詩經》、《增廣賢文》、《弟子歸》、《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國學啟蒙教育的內容不僅是唱詩讀經,還包括中醫葯學的啟蒙教育,被稱作人文藝術教育根基的「琴棋書畫」,還包括學習傳統的戲曲藝術,點硃砂,拜孔子,誦經典,唱唐詩,著漢服,操古琴,學書法,聽京劇,畫花臉,糊風箏,剪窗花……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若不加以正確的引導教育而一味溺愛的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嬌氣霸道的性格。而國學中匯集了中國的很多傳統思想和美德,如孝、禮、勤、誠、恥、珍惜時間、尊老愛幼等等,這都是傳承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之處。通過讓孩子背誦、繼而切身理解國學教育中的精華之處,絕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又能讓他們從小學習美德,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好處,也有利於孩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 直到今天,匯賢雅國學堂表示少兒國學啟蒙教育,政府並沒有以必修課的形式制定下來,它甚至遠未成為兒童語文教育的一部分(小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國學典籍的內容不到5%),兒童國學啟蒙一直是「群眾辦學」,上演的是「民間演義」。沒有統一的教材,沒有可資借鑒的教學計劃,一切都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中。大部分國學教育啟蒙的實踐者都認為,少兒國學教育啟蒙不是機械地記背典籍,而是一種整體文化氛圍的熏陶。
『貳』 學習國學可以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素養
學習國學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道德修養(修身、養性、齊家、治天下)。
『叄』 紐西蘭留學問題
奧克蘭大學比較困難,大一成績平均分至少85分左右,你可以跟據自己成績選擇,雅思成績至少6分
在紐西蘭吃住行一年最少最少15萬,辦簽證的時候需要45萬存款半年或者去中信銀行辦留學專用賬戶存45萬作為學費和生活費存進去就不能取出來,銀行會每月打生活費給你,學費是銀行交
如果繼續學商科留下來的機會很小,除非你成績很優秀
去讀本科還是研究生還是應該和父母討論一下再定
在讀期間每個星期准許打工20小時,現在最低時薪是14紐幣
不好說,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肆』 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
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
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國學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學習國學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諸多家長也選擇讓自己的的孩子學習國學。下面來看看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
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1
首先做好朗讀。
我們看電視裡面,古代的小孩子學習國學,整天的讀一些經典文摘,朗讀不好就不能完全理解好裡面的含義,所以,應該做好朗讀。
學會背誦文章。
我們應該在做好朗讀的同時,做好背誦文章的功課,因為,朗讀多了以後自然就會背誦,而背誦的時候,就需要加以理解,不能死記硬背。
注重知識理解。
我們應該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在很多時候,知識學習都是用來指導實際工作和學習以及生活的,所以,國學學習一定要理解其中深層次的含義。
功在潛移默化。
我們在教小孩子學習國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誦讀,鍛煉小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要注意學習的潛移默化,不要強求,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低估孩子。
我們在教會孩子學習國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能力的培養,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他們其實具有超強的記憶能力和認知能力,孩子的記憶力是超強的。
要寓教於日常。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日常管理,必須理解國學中的道理,把國學靈活運用於生活,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通過游戲等帶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怎樣向嬰幼兒滲透國學
1、學習的順序(此為古時私塾順序,可以不以這個為准):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四書五經;其間可以加入唐詩、宋詞等;
2、不需要解釋,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明白的;
3、每天讀15遍國學,連讀7天;
4、可以選一到三種國學分別讀給孩子聽;
5、要作為背景聲音放給孩子聽,無需孩子專注聽,玩積木可以聽,玩汽車可以聽,玩滑板車也可以聽;
6、不要總是考孩子,或者讓孩子當眾背誦;
7、可以在每一個七天快結束時,家長念幾句,故意丟掉或忘記幾個字,請孩子補起來,孩子如果會補表示他已經學會了。當然,如果孩子不願意講,也是可以的。我們見過一直不說,最後全部都會背的孩子;
8、因為孩子與孩子的個性不同,所以不要拿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
9、大一些的孩子(5歲以上),可以看著書念,每天念一遍即可。
10、 要相信別的孩子可以,自己的孩子也是可以的。
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2
如何引領孩子學國學經典
一是建立習慣,例如固定在晚飯後讀十五分鍾書;
固定在晚飯後,打開國學經典書籍,播放樂謙國學隨身聽,與孩子一起跟著大聲朗讀,不要求孩子背書,讓孩子在誦讀時沒有壓力,這樣孩子就會發自內心地主動想讀,反復地讀,流暢地讀,以至於順口溜出來,孩子自然就會背了,「會背」是自然的結果,不是目標,更不是目的。在孩子「熟讀會背」之前,不提倡給孩子隨意解釋,讓孩子自己「悟」,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二是創設氛圍,如全家共讀、播放音頻;
每天24小時播放經典作為家庭的背景音,給孩子營造一個書香氛圍壞境。如起床期間、孩子哭鬧、吃飯、睡覺、思考或做功課等時候播放中西方古典音樂或中西方兒歌;睡前播放故事網路知識;孩子玩耍時候播放中西方文字經典......
另外固定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段為全家共讀國學經典時間,打開國學經典書籍,播放樂謙國學隨身聽,全家一起誦讀。全家一起不僅有氛圍還可實現第一條中的目標,給孩子建立固定的學習習慣。
三是利用激勵,例如看電視前、玩玩具前讀十五分鍾經典等。
顯然,家長是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庭生活的安排者,因而如果用心,不難找到引入的切入點,關鍵是要組合運用、不露痕跡、長期堅持、形成常態。
所以現在就趕緊囤一台樂謙國學隨身聽與孩子一起聽國樂學國學吧!
樂謙國學隨身聽,經典境教熏染:無為而為,道法自然,讓孩子在書香氛圍里耳濡目染,自然吸收;無損天籟音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孩子在美妙佳音下正確跟讀,快樂學習!
藝術陶塤造型、龍鳳圖案,材質膚質手感,安全頂針卡槽,雙重遙控選曲(手機app藍牙遙控、外配小型遙控),自動息屏鎖機技術,超長待機,hifi無損音質,藍牙音響來電免提,特色小型音響等等。
樂謙國學隨身聽,上千曲目,內容豐富:薈萃「古典音樂·佛樂禪曲·文學經典·古文詩詞·吟誦經典·故事網路」等內容,涵蓋了文學、歷史、音律、名曲、詩文等等。
孩子自己怎麼學國學3
何謂國學?
國寶級學術泰斗、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提出「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這應該是廣義地討論國學的概念。那麼從狹義來說又包含什麼呢?以《四庫全書》分,應該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為重,尤傾向於經部;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釋道三家等,儒家貫穿中國思想史,其他屬從屬地位;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等,其中儒家哲學,至為重要。
為什麼要學習國學
1、魯迅在《且介亭雜文》中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但面對世界,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之區別於別國人在於我們的`血脈里有傳承了五千年的文明,擁有與別國人不同的精神內核。我們如何向他人昭示我是一個中國人,就是因為我們熟知並了解中國的學問。
未來的中國已是一個完全開放國家,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在同樣競爭條件下,為什麼不選外國人而選你,只有因為你比他有更多的中國元素。而這一切來自於幼兒時期的國學學習。
2、「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凡的氣質不來自你穿了什麼樣的名牌,更不來自你做了什麼樣的雕飾,而來自於言談舉止的詩書氣息。這種詩書氣息來自於幼年的熏陶。而國學的每一本書,每一句話,本身並不只是文學,還包含了深厚的哲學思想,這些會融入孩子們的血液。成為他內在的氣質。
3、建立起兒童語言的韻律感
在幼兒學語言的早期,需要有韻律的詩文,國學的很多文章都是有韻律的,孩子朗朗上口,對於學習語言也非常有幫助。
4、可以練習孩子聽覺序列化的能力。
所謂聽覺序列化就是將聽到的信息按照順序持續地攝入並進行編碼記憶。它對兒童將所學的知識有系統、有組織地保留下來是非常有幫助的。
聽覺序列化能力發展不好的孩子無法正確地把一系列信息按正確順序回憶出來。比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朝辭白帝彩雲間,一行白鷺上青天。」也就是說,兒童運用語言符號的概念來進行判斷、推理時,無法按不同詞語符號出現的先後順序,一步一步地正確地進行。
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早期讓孩子聽背國學。
『伍』 小學生國學應該從哪裡學起
小學生學國學應該從最初級的開始。像一上來就學道德經、論語是不行的,難度較高的國學不適合孩子的,以後再也沒興趣。
我之前就給孩子買的論語、古文觀止,但孩子不愛讀,說看不懂。後來老師推薦了一套(小學生小古文200課),他就能讀下去。
其實,小學生還是喜歡生動有趣的書籍,古文國學也是一樣的,像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些,琅琅上口,裡麵包含很多學問的,也很有趣。
但是我覺得最好是買一套包含萬千又適合孩子讀下去的,比如剛才說的(小學生小古文200課)就很好,一共四冊,選材還不錯,涵蓋所有經典的古文、詩詞,還有有趣的插圖,圖文並茂的形式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加強記憶,孩子也真的喜歡看。
培養孩子對國學的興趣才是最關鍵的,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材。
『陸』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國學到底是什麼如何學好國學
近期,大家對國學比較有興趣,但什麼是國學還是要先搞搞清楚。國學是以儒學為主導,以儒佛道為主體,兼容諸子百家,多元發展的思想體系。今年以來,中央領導多次提到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主要是指國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24個字,其中16個字來自國學。學國學的.意義,我想一明道立德,二立志成人,三是培養愛心正氣。
那國學如何進校園?我想方法上要注意三點:
一是由淺入深,讓學生反復閱讀。
小學可以選蒙學讀本,中學可以學四書五經,其中《論語》的地位非常重要,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最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包含為人、為學、為政等諸多方面。
二是編撰國學教材和邀請名家講座。
這次元培中學編撰的《國學與美德》讀本很好,既匯集了國學精華,又淺顯易懂,而且注重實踐,是一本難得的普及型讀物。學校還可以多邀請一些名家做講座。
三是學以致用,反對教條主義。
學校可以組織開展讀書會、國學知識比賽、中華經典朗誦等活動,倡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他有四條原則,立志、勤學、改過、擇善,紹興作為王陽明思想的發源地,可以好好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