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農民種什麼
㈠ 我國應該怎麼樣學習紐西蘭畜牧業的有利條件
紐西蘭面積26.8萬平方公里,人口439萬。畜牧業是紐西蘭的支柱產業,其產值約占農牧業總產值的80%以上。紐西蘭是世界上人均擁有牛羊最多的國家,2011年全國有奶牛450萬頭、肉牛400萬頭、綿羊3700萬只、馬鹿200萬頭。同時,紐西蘭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畜產品出口國,畜牧業占農牧業出口總值的90%以上,是全國出口總值的70%,其中,奶製品、羊肉、鹿肉、鹿茸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紐西蘭作為太平洋南部的一個小國,為什麼能創造畜牧業經濟奇跡,保持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成為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出口大國?紐西蘭之所以能成為「畜牧王國」,固然與其廣袤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有關,但更與其長期重視畜牧業發展,重技術、重管理、重服務、重細節等有重要關系。總結紐西蘭草地畜牧業發展經驗,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種草重科學
紐西蘭有草地面積1200萬公頃,全部為人工草地,這些草地產量高、質量好,為畜牧業提供了充足的草料來源。甚至有的人工草地是50年前播種的,至今仍長勢良好。從具體做法看:
一是選擇性播種。根據土壤肥力、酸鹼情況、區域氣候、海拔、降雨量、利用方式等選擇最適宜的草種。土壤肥力差的地塊,種植耐瘠薄的品種;降水量少的區域種植耐旱品種;地勢較高的地方種植耐寒品種;酸性或鹼性較強的區域,種植耐酸或耐鹼的品種。比如:白三葉一般播種在相對溫暖的區域,紫花苜蓿一般播種在ph值為6.2~6.5的土壤中;當土壤的ph值小於6.2時,一般播種白三葉或紅三葉。
二是根據用途播種。放牧型草地種植耐踐踏型牧草品種,供育肥使用的草地種植營養價值較高的牧草品種。同時,注重禾本科、豆科、菊科、車前科等牧草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家畜營養平衡,滿足家畜生長發育需要。
三是重視測土配方施肥。牧草生長要消耗土壤中的養分,為此,紐西蘭各農場非常重視及時補充土壤肥力,一般每兩年要委託專業化的服務公司進行一次測土,測定內容包括ph值、有效磷、硫、主要礦物質(鈣、鉀、鎂、納)等,並由專業服務公司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進行配方施肥。一般每公頃每年補施氮肥150公斤~200公斤。若不定期施肥,將受到政府的嚴厲處罰。
四是普遍實行混播。紐西蘭牧草種植至少要有兩個以上品種進行混播,根據土質(如ph值)和地形(坡地、平地)確定混播牧草品種的適宜組合。黑麥草、白三葉、紅三葉、無芒雀麥、菊苣、車前草等品種是紐西蘭牧草混播時的主要選擇品種。
五是多種措施防除雜草。為防治雜草,在更新草地、重新播種之前,都要使用滅生性除草劑,以殺死雜草、灌叢及其他所需淘汰的牧草。此外,牧草主要選擇在秋天播種,由於氣候較冷,不利於雜草的生長,更有利於所種植牧草的生存。草地放牧以後,要將未放牧的草及時刈割,以便抑制雜草、毒草,並使新生長的牧草修剪整齊。
用草有計劃
紐西蘭放牧草地管理的核心是「配糧」,即以草畜平衡為前提,實施「以草定畜、依畜配草」的策略。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科學測算用草量。各農場都會依據全年牧草生長曲線,認真核算各季節及全年的牧草生長量,並以此確定各季節家畜的適宜載畜量,以及為牧草生長淡季所應提前貯備的牧草量,以實現全年牧草供應的總體平衡。
二是全面實施劃區輪牧。劃區輪牧是紐西蘭最普遍、最基本的做法,採用永久性圍欄與臨時性電圍欄相結合,實現「以欄管畜、以畜控草」。每個農場都會根據自己草地資源情況以及各個季節家畜放牧需求,以固定圍欄的形式將草地劃分為若干區域。在圍欄區域內再以電圍欄劃分更小區域,有計劃進行分區輪牧,確保草地不過牧和草地利用後盡快恢復。
三是重視淡季牧草儲備。為減少生產成本,紐西蘭家畜一般不喂精料,為此,搞好淡季牧草的儲備是紐西蘭畜牧業生產的重要環節。各農場都會在牧草生長旺季收獲最好的牧草進行青貯。青貯工作一般委託專業化的服務公司負責,以保證青貯的質量。同時,各農場還會為家畜越冬預留一定的專門草地,以保證家畜在冬季也有適量的新鮮草料。
四是善於以畜管草。充分利用牛羊採食牧草的不同特性來管理草地。紐西蘭的農場一般都會結合牛羊飼養,即使是專門的養羊場通常也會飼養幾頭牛。羊喜歡吃嫩草,牛喜歡吃老草和枯草,羊吃過的草地再讓牛吃,不僅提高了草的利用率,而且也有利於防止雜草。
管理重細節
紐西蘭人始終堅信只有良好的管理,才會有較好的效益,因此,各農場都把家畜當成工業產品進行生產和管理,特別重視細節。舉幾個例子:
一是家畜每天稱重。通過稱重及時了解每頭(只)家畜的生長速度,並記錄在案,以便及時調整放牧方式和營養結構。同時,通過稱重,及時發現和淘汰不良的家畜。
二是家畜佩戴耳標。紐西蘭所有的家畜都必須佩戴電子耳標,耳標詳細地記錄著家畜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時的羊羔是單羔還是雙羔,防疫、驅蟲時間等。
三是實施簡便易行的管理措施。每個農場都有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小型設備,將羊進行仰面固定,然後在固定架上進行斷尾、去勢、接種、驅蟲、戴耳標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了勞動效率,也保障了家畜健康生長。
四是幼畜分開飼養。幼畜出生後,及時與母畜分群飼養,集中保暖,集中哺乳,並設置單獨的、質量較高的草地供幼畜放牧(牧場根據幼畜的營養需求均種植了專門人工草地)。這不僅有利於增加幼畜的營養水平,也有利於幼畜提前斷奶,更能促進母畜生長,促進母畜發情。
五是善用小竅門。比如:在母畜身體後上部貼上一種可變色的試紙,利用家畜在發情時常常會允許其它家畜爬上其身體,從而在試紙上留下標記這一技巧,來判斷家畜是否發情,並及時進行配種。用不同的顏色來標記奶牛的身體狀況,比如有乳房炎的奶牛,在臀部畫上紅色標記;腳踢發炎的奶牛,在臀部畫上藍色的標記,這樣有利於進行不同的放牧管理,及時進行對症治療,也有利於擠奶時及時處理掉病牛所產的牛奶。
良種水平高
紐西蘭家畜良種化程度很高,比如:目前全國現有的3700萬只羊,基本上都是改良雜交羊,繁殖成活率從50年前的91%提高到目前的130%。在提高良種化水平方面紐西蘭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極其重視家畜育種資源的選擇。在育種材料的選擇上特別重視產羔率、年懷孕次數、存活率、100天和200天的生長速度、奶產量、肉骨比、母性強弱、顏色、牙齒的吻合程度、腳力的好壞、乳房情況、抗病能力等性能指標,尤其是重視產羔率。
二是良種繁育專業化。搞育種的農場就單純育種,不搞商品畜種;搞商品畜種生產的就不搞育種,並且種公畜、種母畜由不同的農場生產,以避免近親繁殖、品種退化。
三是嚴把良種引進關。從國外引進家畜品種到紐西蘭必須經過嚴格的隔離、檢疫、選育等過程,一般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四是雜交改良有針對性。根據不同氣候、飼養條件進行雜交組合。溫暖、平原地方主要發展體型較大的品種;寒冷、高山地方主要發展體型相對較小,且耐寒的品種;飼養條件較好的地方主要發展生長較快品種;飼養條件較差的地方主要發展耐粗飼的品種。
五是全社會的良種意識較強。各農場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日常飼養管理中就非常注意及時觀察、淘汰生產性能較差的家畜個體,在長期的選擇中家畜質量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同時,我們注意到,在家畜拍賣市場拍賣家畜時,外形好、體況佳、毛色正、質量優的家畜拍賣價格明顯較高,這就在客觀上通過市場引導促進了良種化水平的提高。
疫病防控嚴
由於長期嚴格的防控措施,紐西蘭至今未發生過家畜重大動物疫病,這在全世界來說應當是個奇跡。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健全的防疫體系。紐西蘭有官方獸醫150名,負責全國動物防疫的行政管理。此外,還有6000名執業獸醫,這些獸醫都與農場建立了緊密的互惠關系,獸醫與農場簽訂了服務合同,為農場提供防疫方面的技術指導與服務,而農場則給獸醫支付必要的服務費用,雙方的目標和責任非常明確,確保了防疫的質量。
二是嚴格的防疫措施。紐西蘭在疫病防控方面主要採取免疫、隔離檢疫、病畜隔離、驅蟲、育種(選育抗病能力強的品種)、轉移環境(將家畜轉移到不易患某種病的另一個地方)、正確放牧(如:牧草最下面的3厘米~4厘米處寄生蟲多,就盡量不讓家畜吃)等手段。
三是建立產品價格與疫病的關聯機制。在拍賣市場的顯示牌上明確顯示每頭(只)家畜的疫病發生情況(從電子耳標上獲取的信息),患過病的家畜出售價格會較健康家畜低很多。這就從機制上調動了養殖者自覺開展動物防疫的積極性。
四是自宰自售違法。紐西蘭法律規定養殖者自己宰殺的家畜只能自己吃,若自行出售將要受法律制裁。這確保了家畜必須通過拍賣環節出售,不僅確保了家畜產品的質量,也有利於防止家畜疫病在無監控狀況下傳播。
技術推廣實
紐西蘭高度重視生產技術的推廣、普及和應用,這是確保其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一是教授、專家農民化。筆者通過在紐西蘭的考察學習中了解到,在大學任教的許多畜牧方面的教授專家都有在農場長期工作過的經歷,有的甚至目前還是農場主。豐富的實踐知識為他們開展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他們知道生產中最需要什麼,知道哪是難點和重點,知道怎樣有效解決,使其授課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聽得懂、喜歡聽、學後就能用。二是養殖者專家化。無論是農場主還是雇傭工,都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農場的雇傭工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並取得相應的證書才能被僱傭。在農場就業最低必須持有三級培訓證書(最高為六級),級數與薪酬成正比。三是培訓重視全程、重視能力。培訓課程的設置貫穿畜牧業生產的全過程,即每個學員要完成從牧草種植、管理、收獲、加工到家畜飼養管理各個環節的學習。除理論學習外,要安排大量的實際操作,讓學員自己動手。這樣,使得畢業的學員能很快適應生產的需要。此外,紐西蘭畜牧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技術服務社會化、畜產品交易市場化以及生產者保障畜產品質量的高度自覺性等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前,我國南方草地畜牧業進入了「十字路口」,受到了比較低效益的困擾,一些地方發展草地畜牧業的積極性正在逐步消退。如果我們對照紐西蘭的做法,就不難發現自身的問題,其實,並不是這個產業本身的問題,而是由於我們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比如:紐西蘭綿羊一般6個月就可以出欄,而在我國南方綿羊則需要1年半以上才能出欄,出欄速度是我國的3倍以上。紐西蘭一歲的肉牛平均體重可以達到366公斤,而我國南方地區一般只能達到170公斤左右,不到紐西蘭的一半。紐西蘭家畜的流產率一般不到5%,而我國南方地區羊的流產率為30%~50%,一般農戶養羊的流產率可能更高。顯然,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習紐西蘭經驗就是要學習其抓住一個產業不動搖、不放鬆,堅持不懈、不斷提高的做法,學習其扎扎實實管理和工作的作風,把技術應用到位、管理落實到位、措施實施到位,只有這樣,我們的草地畜牧業才有希望。
㈡ 紐西蘭不種植糧食嗎
種的,因為是混合農業。(畜牧業和農業並存)不過就這個國家來說應該是畜牧業佔主導。水稻不種的,沒有那麼多水。但種小麥。
㈢ 紐西蘭政府提倡農戶多養羊的原因
紐西蘭草原面積大,適合養羊,養羊也是百姓收入主要來源,羊毛製品、羊肉也是紐西蘭出口創匯的主要方面。
㈣ 紐西蘭南島以哪種農業地域類型為主,並評價該國發展該農業地域類型的條件
紐西蘭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它是地球上最後一塊被發現的主要大陸。其豐富多採的歷史, 展現了毛利人與歐洲人的傳統。令人贊嘆的毛利遺址與寶藏(有些可以追溯至將近1000年前)與許多美麗的歐洲殖民建築相映成輝。如今,在紐西蘭任何一個城市裡,都可以看出紐西蘭已成為一個迷人的文化多元國度。紐西蘭南島是世界第十二最大的海島。 南島西海岸南部的南阿爾卑斯山脈(Southern Alps)是紐西蘭的最大山區;其中以航海家庫克船長命名的主峰庫克山(毛利語:Aoraki / 英語:Mt Cook)海拔3754米,是紐西蘭的最高峰。紐西蘭,景色如畫的島國,由北島、南島,及其它島嶼組成,總面積26.8萬平方公里。北島較接近熱帶氣候,常年鳥語花香,故3/4的紐西蘭人口居住在此。南島和北島雖只是一水之隔,但氣侯迥異,四季明顯,人口非常少。在南島,可以看到海邊的雪山、寧謐的峽灣、剔透的冰河、遼闊的平原等自然美景,西方人甚至稱其是世界上除南北極之外僅存的凈土。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夏季平均氣溫25攝氏度左右,冬季10攝氏度左右,全年溫差一般不超過15度。各地年平均降雨量為400—1200毫米。 [紐西蘭南島經濟以種植小麥和飼養羊群為主,有中小型農畜產品加工工業。主要城市有基督城、達尼丁、因弗卡吉爾、納爾遜、蒂馬魯等
㈤ 紐西蘭主要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
紐西蘭主要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是大牧場放牧業。
大牧場放牧業往往分布於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地廣人稀,地表主要為草原植被,只適合進行大規模商品畜牧業生產。主要分布區有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在美國、阿根廷的大牧場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大牧場上,養羊占重要地位。
該區的生產特點是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專業化程度高。
(5)紐西蘭農民種什麼擴展閱讀
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六種: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種植園農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乳畜業。
1、水稻種植業:是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生產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2、種植園農業:是熱帶地區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商品農業,廣泛分布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南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生產特點: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農場。
3、商品穀物農業:是世界上生產商品糧的主要地域類型,種植的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分布區有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商品穀物農業一般是家庭經營,而我國的一般是國營的。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4、乳畜業:其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製品,如奶粉、黃油和乳酪。市場的遠近和飼料的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世界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產品主要是新鮮牛奶。
5、混合農業:在同一農場中將種植業和畜牧業有機結合在一起。主要分布區歐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是一種新穎的混合農業。
生產特點: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安排生產,商品化程度高,市場適應性強。
㈥ 紐西蘭的主要農業是什麼發展這種農業的原因又是什麼
一、農業發展的特點
紐西蘭農業受到其社會、經濟、勞動力以及自然條件的影響,與歐美和鄰近的澳大利亞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說,其獨特之處有三點。
1、以畜牧業為主。 紐西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業國家之一。畜牧業是紐西蘭經濟的支柱行業。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左右,從事畜牧業的人口也約占農業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養羊、養牛頭數最多的國家。
2、以家庭農場為主,但經營規模比澳大利亞小。紐西蘭家庭農場占農場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農場主及其家庭成員占農場勞動力的3/4。總體上看,紐西蘭屬於人少地多的國家,牧場尤其遼闊,全國人均3.8公頃。紐西蘭家庭農場的規模只有澳大利亞的1/10 左右,也比美國的要小些。紐西蘭飼養牛、羊的農場的平均規模為538公頃,擁有3475個牲畜單位,即2600隻羊和214頭牛(1頭奶牛相當於5.5個牲畜單位)。
3、農業生產的商品率高,外貿依存度也高。 紐西蘭的農業已經高度機械化,專業化比較明顯,經營集約化,不但單產比較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也非常高。2001年紐西蘭穀物單產水平為6208斤/公頃。1999年牛奶產量為1137.2萬噸。
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生產奶63.3噸,羊肉3.8噸,羊毛2噸,乳酪1.1噸,黃油2噸。由於紐西蘭的許多產品必須出口,所以外貿依存度很高,國際市場的波動有時會對農業經濟產生一些影響。
㈦ 紐西蘭南北兩島哪一個島適合種植小麥
南島。
紐西蘭主要種植小麥、大麥、燕麥、紐西蘭麻、水果等農作物。從人均耕地來看,紐西蘭是0.11公頃。近年來糧食生產呈下降趨勢,糧食進口不斷上升,糧食自給率低,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紐西蘭的玉米主要產在北島,面積在1.5萬公頃左右,單產非常高,主要用途是作畜禽業的飼料。
在2017年的時候,紐西蘭南島一家農場近日小麥豐收,每公頃產量16.791噸(畝產約1119公斤),創造了小麥單位產量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創下新紀錄的這家農場位於南島小城阿什伯頓,小城位於紐西蘭南島主要城市克賴斯特徹奇以南。2016年4月中旬,農場主沃森夫婦播種小麥;今年2月,小麥豐收,單位產量超過先前由英國一家農場創造的每公頃16.519噸的世界紀錄。
這些在北島都是沒有的。
㈧ 紐西蘭怎麼種植獼猴桃
紐西蘭獼猴桃是從中國引進的:
育苗
(1)采種:在9月上旬-10月上中旬採集充分成熟的果實。經後熟變軟後,將果子連同種子一起擠出,裝入紗布袋內搓揉,使種子與果肉分離,然後用清水反復淘洗,把洗凈的種子放在室內攤開陰干。
(2)種子沙藏處理:將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2小時,再用冷水浸一晝夜,然後沙藏50-60天播種。獼猴桃種子在沙藏過程中怕干怕濕,要勤檢查、勤翻動,防止霉變。
(3)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在海拔800以上地區育苗較為理想,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
播種方法:一是苗圃地選擇在土層深厚肥沃和排灌及交通條件好的地方;二是整地作廂,施足底肥,清除雜物,廂寬1米左右,將苗床稍加鎮壓,澆透水,把沙藏的種子帶沙播下。播種後,撒一層厚約2-3毫米的細河沙,並復蓋稻草,草上噴水或搭塑料小棚。三是加強苗床管理,確保培育健壯砧木苗。
園地選擇
獼猴桃根系肉質化,特別脆弱,既怕漬水,又怕高溫乾旱,新梢既怕強風折斷,又怕倒春寒或低溫凍害。適宜在亞高山區(海拔800-1400米)種植,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園,如在低山、丘陵或平原栽培獼猴桃時,必須具備適當的排灌設施,保證雨季不受漬,旱季能及時灌溉。園內四周最好建防風林。
合理搭配雌雄比例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植物,偶有雌雄異花同株的。為了能使雌花授粉受精順利進行,提高坐果率,栽植獼猴桃時應搭配好雌雄株比例。雌雄株比例一般是8:1,也可配成6:1,雌株品種不一樣,其配套也不一樣。
合理施肥
獼猴桃是需肥較多的多年生藤本果樹,使其早果、豐產、穩產、優質、長壽的重要的物質基礎有賴於合理的施肥。
於2月底至3月初施一次催芽肥。可先在樹盤周圍鬆土,然後撒施,再深翻入土中;也可採用條施,一般溝深20cm左右,施入肥料後蓋土。每株施尿素0.1kg。
在獼猴桃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分別施保花保果肥+「瓜果壯蒂靈」,滿足果實發育的生理需要,防止弱花或落花、落果,提高果實膨大速度,壯果、增色。
生長期間進行新梢管理和疏花疏果
萌芽期開始,抹除主幹、主蔓上著生位置不合適或過密的萌芽、癟芽等。
在新梢半木質化時進行摘心,對生長強旺的結果枝和發育枝在其頂端開始彎曲纏繞時即可進行。全樹新梢旺長時,可在新梢迅速生長前在樹身或主枝下部嫩皮處用錐針環周扎兩排孔,用毛刷壓孔環刷「促花王1號」,可有效控制枝條瘋長,使獼猴桃早開花、多坐果。
同一枝條上疏去基部的花蕾和幼果,留中上部果。中、長果枝一般每枝留2~5果,短果枝上每枝留1果或不留果。
主要病蟲害防治
為害獼猴桃的病蟲害較少。常見病害有褐斑病和根結線蟲病。常見蟲害主要是一些雜食性的害蟲,如金龜子類、卷葉蟲類、介殼蟲類、斑衣蠟蟬及透翅蛾等。目前生產上基本不造成大的經濟危害。一般可採用以農業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法。
采果後進行清園,將果園中的病蟲枝、殘枝、死枝和掛在樹上的殘果、僵果以及散落在地上的落果、病蟲果帶出園外集中銷毀,減少病蟲侵染源。
做好整形修剪工作
株枝整形根據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條分布均勻,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獼猴桃修剪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1個月期間進行,以疏剪為主,適量短截;多留主蔓和結果母枝,應剪去過密大枝、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
㈨ 紐西蘭到底是不是農業國它的主要經濟來源於哪裡
不是。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旅遊業及其服務型產業。
眾所周知,不同國家的產業化規模和種植化規模不盡相同,這也就誕生了多個以新興行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部分國家依靠豐富的旅遊資源完成營業額的提升,從而實現居民就業和居民獲得收入。部分國家依靠豐富的畜牧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牛肉和羊肉以及羊毛出口到多個國家。
反觀紐西蘭的產業結構,並不會以農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這並不符合農業國家的標准。與此同時,相比多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十分迅速以及配套產業逐步完善,顯然,紐西蘭並不屬於該范疇。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紐西蘭的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並不屬於比較復雜的工業化大國和農業大國。除此之外,十分發達的服務類產業,能夠更好地滿足遊客對旅遊景點服務質量的需求,多位旅客流連忘返,紐西蘭獲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