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農業進口依賴於哪些國家
Ⅰ 紐西蘭介紹
紐西蘭,又譯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
14世紀時毛利人在此定居,1642年後,荷蘭人和英國人先後到此。184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47年獲得完全自主,成為主權國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
紐西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1)紐西蘭農業進口依賴於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紐西蘭的文化傳統:
1、飲食
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想品嘗地道的紐西蘭風格,可點羊肉、豬肉、鹿肉、鮭魚、小龍蝦、布拉夫牡蠣、鮑魚、貽貝、扇貝、甘薯、奇異果和樹番茄(tamalillo)等烹制的菜品。
2、藝術
紐西蘭的藝術與文化得自於各個種族,產生了結合毛利人、歐洲人、亞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質。紐西蘭的藝術圈反映了這種融合。紐西蘭最有價值的繪畫中,有些是由查爾斯·高第(Czarles Goldie)於19世紀所畫的毛利人畫像。
3、文學
有許多紐西蘭作家將毛利文化與傳說寫進英文文學作品中。凱莉·胡姆(Keli Hulme)以極具創意的小說《The Bone People》而獲得權威的布克文學獎的肯定。
4、語言
官方語言:紐西蘭官方規定了三種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毛利語、紐西蘭手語。毛利語(Maori):毛利人從太平洋諸島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無礙。毛利語是紐西蘭土著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紐西蘭
Ⅱ 哪些國家糧食主要依靠進口
世界上主要糧食進口的國家有:非洲國家、中國、朝鮮、韓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南美部分國家,基本都是一些因部分原因導致農業產品較少或者較為不富裕的國家。
糧食的重要性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還是在歷朝歷代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關繫到國家安全的大事,是十分重要的。
(2)紐西蘭農業進口依賴於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糧食過度依賴別國,是相當危險的,必須大力發展本國農業,確保耕地紅線才行,目前我國農業的重點因該是努力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確保土地原來種植糧食,確保糧食供應。
自給自足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過度依賴別人無異於讓別人掌握了國家的命門;疫情期間,一些國家禁止糧食出口,就是為了確保本國的糧食安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依賴別人,無異於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與人。
Ⅲ 紐西蘭到底是不是農業國它的主要經濟來源於哪裡
不是。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旅遊業及其服務型產業。
眾所周知,不同國家的產業化規模和種植化規模不盡相同,這也就誕生了多個以新興行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部分國家依靠豐富的旅遊資源完成營業額的提升,從而實現居民就業和居民獲得收入。部分國家依靠豐富的畜牧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牛肉和羊肉以及羊毛出口到多個國家。
反觀紐西蘭的產業結構,並不會以農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這並不符合農業國家的標准。與此同時,相比多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十分迅速以及配套產業逐步完善,顯然,紐西蘭並不屬於該范疇。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紐西蘭的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並不屬於比較復雜的工業化大國和農業大國。除此之外,十分發達的服務類產業,能夠更好地滿足遊客對旅遊景點服務質量的需求,多位旅客流連忘返,紐西蘭獲得收入。
Ⅳ 紐西蘭的水源 河流 工業 農業 礦產
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火山上有紐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積616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腦湖面積342平方公里,是紐西蘭第二大湖。蘇瑟蘭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畜牧業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紐西蘭農牧產品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50%,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紐西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漁產豐富。工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釀酒、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畜牧業用地為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新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紐西蘭漁產豐富,是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紐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電訊、塑料、紡織、林木製品、電子、登山用品與服飾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近年來,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紐西蘭的股票指數NZX上各式各樣的公司,正反映了這些產業。
紐西蘭是罕見鳥類的天堂。紐西蘭旅遊業的歷史十分久遠。惠靈頓是紐西蘭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處於最南端的首都。
礦藏主要有煤、金、鐵礦、天然氣,還有銀、錳、鎢、磷酸鹽、石油等,但儲量不大。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為1700億立方米。
Ⅳ 紐西蘭主要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
紐西蘭主要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是大牧場放牧業。
大牧場放牧業往往分布於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地廣人稀,地表主要為草原植被,只適合進行大規模商品畜牧業生產。主要分布區有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在美國、阿根廷的大牧場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大牧場上,養羊占重要地位。
該區的生產特點是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專業化程度高。
(5)紐西蘭農業進口依賴於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六種: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種植園農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乳畜業。
1、水稻種植業:是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生產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2、種植園農業:是熱帶地區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商品農業,廣泛分布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南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生產特點: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農場。
3、商品穀物農業:是世界上生產商品糧的主要地域類型,種植的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分布區有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商品穀物農業一般是家庭經營,而我國的一般是國營的。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4、乳畜業:其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製品,如奶粉、黃油和乳酪。市場的遠近和飼料的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世界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產品主要是新鮮牛奶。
5、混合農業:在同一農場中將種植業和畜牧業有機結合在一起。主要分布區歐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是一種新穎的混合農業。
生產特點: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安排生產,商品化程度高,市場適應性強。
Ⅵ 紐西蘭的農業地域類型
紐西蘭是經濟發達國家,以畜牧業為主。畜牧業產品出口收入占出口總收入60%以上。80年代中期以來,政府推行減少國家干預,發展市場經濟,緊縮財政開支的政策。本屆國民政府1990年11月執政以來,實行削減政府開支,推行低通貨膨脹,低利率以促進投資和外貿出口的政策,籍此帶動國內經濟復甦。1993年,新經濟已走出低谷,扭轉了連續18年的國際收支赤字狀況,通貨膨脹率和銀行利率達20年來最低水平,匯率合理,商業和消費信心增加。存在的問題仍然是外債負擔沉重,失業率偏高,社會犯罪增多。
該國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72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6.8%,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木材林約200萬公頃,每年種植人造林4萬公頃。漁產豐富,200海里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
工業以農業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
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的經濟基礎,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粗羊毛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
Ⅶ 請介紹紐西蘭農業發展狀況
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
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畜牧業用地為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新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紐西蘭漁產豐富,是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
Ⅷ 紐西蘭農業地域類型特點
該國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72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6.8%,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木材林約200萬公頃,每年種植人造林4萬公頃。漁產豐富,200海里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
工業以農業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
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的經濟基礎,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粗羊毛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
大牧場放牧業。
Ⅸ 紐西蘭的經濟是怎樣發展的
紐西蘭經濟屬市場經濟,十分依賴國際貿易,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歐盟、美國、中國和日本。它的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規模不大,主要產業為旅遊業和第一產業(農業等)。過去幾十年的自由市場改革,取消了外商投資的許多障礙。世界銀行在2005年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簡介傳統上,紐西蘭的經濟依賴第一產業的產品,如羊毛、肉類和奶製品。約1920至1930年代後期,奶製品出口通常占其出口總額的35%左右,在某些年份更高達45%。
1950年代,這些產品的需求殷切,紐西蘭經濟從而受惠。然而,其後這些商品價格下降,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亦影響紐西蘭與英國的貿易,從1970年至1990年,紐西蘭的經調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相對購買力,從經合組織平均水平的約115%,下降到80%。自由化,自1984年以來,紐西蘭政府進行了重大的經濟結構調整,由依賴英國給予優惠市場准入的農業經濟,轉型到成為更工業化、可以在全球競爭的自由市場經濟。這種發展推動了實際收入,擴大和深化工業的技術能力,並遏抑通貨膨脹的壓力。自1990年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逐步追上較大型西歐經濟體的水平,但兩者仍然有差距。紐西蘭對貿易十分依賴,其增長前景很受亞洲、歐洲、美國的經濟表現影響。1985年和1992年間,紐西蘭的經濟增長了4.7%,但同一期間,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增長28.2%。從1984-1993年,通貨膨脹平均每年為9%,兩次紐西蘭的信用評級下降,外債翻了兩番。
1986年和1993年間,失業率從3.6%上升到11%。有效的農業系統是紐西蘭的出口支柱。領先的農業出口產品包括肉類、奶製品、林產品、水果和蔬菜、魚和羊毛。紐西蘭是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的直接受益者,受惠行業包括農業和一般的乳製品行業。該國擁有大量的水電,亦有可觀的天然氣儲備。領先的製造業有食品加工、金屬加工、木材和紙製品。一些製造業如汽車裝配已完全消失,製造業在經濟中的重要性是在普遍下降。展望和挑戰,紐西蘭的收入水平,在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之前較大部分西歐國家( 如西班牙,愛爾蘭)高,比英國,法國略遜壹籌;但自此也從來沒有恢復。例如,紐西蘭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少於西班牙,約為美國的60%左右。紐西蘭的經常賬赤字約國內生產總值的8-9%,但其公共債務則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2%(2006年,估計),這比起許多發達國家為低。然而,在1984和2006年之間,凈外債增加11倍,約1820億紐元。適度的公共債務和較大的凈對外債務,反映大部分的凈對外債務是由私營機構持有,歷史,1900-1970年代,紐西蘭的經濟政策傾向施行保護、監管和補貼。
1960年代,紐西蘭的貿易表現開始轉差,主要是由於來自英國的出口收入下降。1955年紐西蘭有65.3%的出口輸至英國,隨著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這一比例在1973年6月結的一年,已下降到26.8%。1980-1990年代,紐西蘭進行了經濟改革。自1984年以來,政府消除包括農業在內的補貼、開放進口法規、容許匯率自由浮動、取消利率、工資和價格控制,又降低邊際稅率。從緊的貨幣政策和著力減少政府預算赤字,使通貨膨脹率從1987年的18%以上的年增長率逐步下降。放鬆管制創造了一個非常方便營商的規管架構。2008年,世界銀行的全球商業友好國家中,紐西蘭排第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