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政黨有多少
⑴ 說明西方國家政黨制度的類型,並分別列舉一到兩個國家
1.政黨制度按其性質分為資本主義政黨制度和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兩種類型.
2.資本主義政黨制度存在不同形式,主要是兩黨制和多黨制.
3.兩黨制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兩個主要資產階級政黨,操縱議會選舉或總統選舉,輪流執政,互相對峙的政黨制度.主要國家有:英國(工黨vs保守黨),美國(民主黨vs共和黨),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4.多黨制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中多黨並立,由兩個以上的主要政黨或幾個政黨聯盟,操縱議會選舉或總統選舉,輪流執政的政黨制度。主要國家有:法國,義大利,德國,日本,比利時,瑞典,西班牙,土耳其,印度,阿根廷等。
5.資本主義政黨制度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工具。它維護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統治,排斥和壓制無產階級政黨掌握政權,調節資產階級內部矛盾。
⑵ 大洋洲的共產黨組織有幾個
大洋洲3個。澳大利亞共產黨、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紐西蘭共產黨,澳大利亞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Australia,CPA),或稱「新澳共」,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小型政黨。該黨成立於1971年,當時名為「澳大利亞社會黨」。
該黨是從原澳大利亞共產黨分裂出來的派系,起因是蘇聯鎮壓布拉格之春運動,當時的澳共中央對鎮壓持批判態度,因此堅持支持蘇共的親蘇派(或斯大林派)於1971年分裂組建社會黨,成為繼原澳共和接受中共領導的澳共(馬列)之後的澳大利亞第三個共產主義黨派。
(2)紐西蘭政黨有多少擴展閱讀
該黨是澳大利亞兩個稱為「共產黨」的小黨之一,另一個是仍堅持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澳大利亞共產黨 (馬克思列寧主義)。但澳共(馬列)近年除繼續出版黨刊外幾乎沒有公開活動,相比之下新澳共政治活動比較活躍,甚至在悉尼西區地方政府奧本市議會贏得一個議席。
該黨現任總書記為漢娜·米德爾頓(Hannah Middleton)。 2010年大選中,該黨獲得0.83%的眾議院得票率,參議院得票率則是0.17%。
⑶ 紐西蘭目前的執政黨是哪個謝謝!
共產黨
⑷ 紐西蘭行動黨的介紹
紐西蘭行動黨(ACT New Zealand),主席羅德內·海德 。建立年期1994年, 總部Clovernook Road, Newmarket Auckland, New Zealand。政治思想體系古典自由主義。
⑸ 現在英國有哪幾大政黨英聯邦成員國有哪幾個拜託了各位 謝謝
英國政黨:(1)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執政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該黨從1979至1997年4次連續執政,成為20世紀在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兩次大選中慘敗於工黨。2010年5月保守黨擊敗工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上台執政。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通過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和減少公共開支等措施來壓低通貨膨脹。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 近年來,提出實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反對加入歐盟,主張建立「大西洋共同體」以加強英美特殊關系。強調北約仍是英國安全與防務的基石。現有黨員30多萬名。 (2)工黨(Labour Party):主要反對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該黨曾於1924,1929~1931,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執政。1997年大選獲勝,2001年6月大選後蟬聯執政。2010年5月工黨在英大選中失利。工黨近年來更多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與工會關系有所疏遠。布萊爾當選工黨領袖後,政治上提出「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取消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第四條款,經濟上主張減少政府幹預,嚴格控制月公共開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建立現代福利制度。對外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主張同美國保持特殊關系。現有黨員近40萬名,是英國第一大黨。 (3)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2010年5月自由民主黨與保守黨聯合組閣,上台執政。主張繼續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推動工黨在地方選舉及下院選舉中實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採取比工黨更「進步」的政策。現有黨員約10萬名,是英國第三大黨。 此外,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爾士民族黨(Plaid Cymru) 以及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會民主工黨(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Sinn Fein) 等。 英聯邦成員: 英聯邦成員共54個,分別為: 英聯邦 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塞普勒斯、多米尼加聯邦、甘比亞、迦納、格瑞那達、蓋亞那、印度、牙買加、肯亞、吉里巴斯、南非、賴索托、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諾魯、紐西蘭、奈及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基茨與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史瓦濟蘭、坦尚尼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吐瓦魯、烏干達、英國、萬那杜、尚比亞、巴基斯坦、盧安達。 巴基斯坦曾於2007年11月22日被終止成員資格,2008年5月12日再次恢復英聯邦成員資格。斐濟於2009年9月2日被終止成員資格。 在16個英聯邦王國中,14個曾經是英國的自治殖民地。值得一提的是,斐濟雖然公認英王為最高酋長,但這個並非國家元首的稱號,因此斐濟不算為一個英聯邦王國。現時大多數前英國領土和殖民地都留在英聯邦,除了下列國家和地區: 緬甸,1948年獨立 愛爾蘭1921年從英國獨立以後,曾經是會員國。1949年建立愛爾蘭共和國以後離開英聯邦。 南非: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聯邦 ,成立南非共和國。 南葉門,1967年獨立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是20世紀最後一個脫離英聯邦的地區。 辛巴威在2002年時,被英國以該國執政者藐視人權並在大選中舞弊為由暫停該國在協會內的會籍一年,導致辛巴威政府憤而主動退出此組織。 巴基斯坦,當地時間2007年11月22日午夜,英聯邦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發表聲明,宣布終止巴基斯坦的英聯邦成員國資格。
⑹ 兩黨制國家有哪些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
兩黨制最初產生於十七世紀的「英國」,當時在議會中有兩個政黨:一個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輝格黨(後改稱自由黨);一個是代表地主階級和封建貴族利益的托利黨(後改稱保守黨)。兩黨交替執掌政權,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制度,被美國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採用。至今仍流行於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實行兩黨制的國家,通常是每隔幾年進行一次議會選舉或總統選舉,由在議會中獲得多數議席或當選為總統的一個政黨組織政府,成為執政黨;競選失敗的另一個政黨成為反對黨,不參加政府,只監督或牽制執政黨的活動。
⑺ 世界上有哪些百年政黨
世界上有百年政黨66個,分布在全世界22個國家或地區,其中主要為:亞洲中國共產黨、中國台灣的國民黨、蒙古人民黨、印度國大黨和已經99歲即將步入百年的日本共產黨;非洲有南非的非洲人國民大會黨、南非共產黨;歐洲有英國的保守黨和工黨,法國的社會黨、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黨,奧地利的人民黨和社會民主黨,比利時法語社會黨和法語革新運動黨,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瑞士的自由民主黨、社會民主黨、基督教民主人民黨,丹麥的社會民主黨、激進黨、自由黨、保守黨,挪威的保守黨、自由黨、工黨、中間黨,瑞典的社民黨、溫和黨、中間黨、左翼黨,芬蘭的中間黨、民族聯合黨、社會民主黨和瑞典族人民黨;北美洲有美國的共和黨、民主黨,美國共產黨;加拿大的自由黨;南美洲有智利共產黨,烏拉圭的民族黨和紅黨;大洋洲有澳大利亞的國家黨和工黨,紐西蘭工黨,等等。
⑻ 紐西蘭派的代表是誰
紐西蘭的黨派內容介紹:
國家黨(NationalParty):執政黨。1936年由自由黨和改良黨合並而成。曾多次執政。2011年贏得大選蟬聯執政。領袖為現任總理約翰·基。主張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化,反對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嚴格規范福利政策,削減政府開支。
工黨(LabourParty):最大反對黨。1916年成立。曾多次執政,2008年大選失利後下野。現任領袖戴維·希勒(DavidShearer)。主張實行民主社會主義,重視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政策上加大政府幹預。
毛利黨(MaoriParty):2004年4月,因在毛利人問題上與工黨政府意見相左,協理毛利事務部長塔里安娜·圖里婭(TarianaTuria)辭職並組建毛利黨。聯合領袖原為塔里安娜·圖里婭和著名毛利學者皮塔·沙普爾斯(PitaSharples),二人分別擔任國家黨政府毛利發展事務、殘疾人事務部長、協理衛生、住房、社會發展、高等教育、培訓就業部長和毛利事務部長、協理教養、教育部長(均為非內閣部長)。2013年7月初,沙普爾斯宣布辭去聯合領袖職務,新的聯合領袖將於7月中旬由毛利黨全國代表大會選出。
行動黨(ACTParty):前身是工黨政府部長羅傑·道格拉斯(RogerDouglas)創立的消費者及納稅人協會,1994年11月改為現名。該黨領袖、唯一議員約翰·班克斯(JohnBanks)現擔任國家黨政府規章改革、小企業部長、協理商業和教育部長(非內閣部長)。
聯合未來黨(UnitedFutureParty):前身為團結黨,1995年6月成立。2000年11月與未來黨合並,改為現名。領袖彼得·鄧恩(PeterDunne),現擔任國家黨政府稅收部長、協理資源保護和衛生部長(非內閣部長)。2013年5月,紐西蘭選舉委員會因聯合未來黨法定黨員人數不夠(500人)取消了該黨的注冊。該黨正積極向選舉委員會爭取重新注冊。
綠黨(GreenParty):前身為價值黨,1972年成立,1990年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並,改為現名。1991年加入聯盟黨。1999年脫離聯盟黨。聯合領袖為默蒂里婭·圖雷(MetiriaTurei)和拉塞爾·諾曼(RusselNorman)。
紐西蘭第一黨(NZFirstParty):1993年成立,曾於1996年至1998年與國家黨聯合組閣,2005年至2008年與工黨聯合組閣。領袖為溫斯頓·彼得斯(WinstonPeters)。
馬納黨(ManaParty):2011年4月,毛利黨議員霍恩·哈拉維拉(HoneHarawira)率支持者脫離毛利黨組建。
其他政黨有:保守黨(ConservativeParty)、聯盟黨(TheAlliance)等.
紐西蘭(New Zealand),又譯紐西蘭,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⑼ 紐西蘭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紐西蘭面積是約 270000 km²,人口是511.6 萬(2021年3月)。
紐西蘭國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75名)。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佔2.1%,國土長1600公里,東西最寬處寬450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人口是511.6 萬(2021年3月)其中,歐洲移民後裔佔70%,毛利人佔17%,亞裔佔15%,太平洋島國裔佔8%(部分為多元族裔認同)。
紐西蘭的區域位置:
紐西蘭有長白雲之鄉(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譽的紐西蘭屬於大洋洲,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澳大利亞東南方約1600公里處,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新喀里多尼亞、湯加、斐濟。
紐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75%以上。兩座主要島嶼(南島與北島)面積約為266200km²。
紐西蘭平原狹小。河流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利資源豐富。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全國最高峰。海岸線長約1.5萬公里。
⑽ 紐西蘭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紐西蘭的國土面積26.8萬平方公里,人口479.4萬,人口密度為18.2人每平方公里。紐西蘭是一個城市化的國家,86%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裡。54%的人口居住在奧克蘭,基督城,惠靈頓和漢密爾頓四大城市。
紐西蘭是一個孤立的國家,沒有陸地邊界。它由大量島嶼組成,估計約600個。這些島嶼擁有1.5萬公里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洋資源。紐西蘭擁有世界第五大專屬經濟區,面積超過400萬平方公里,是土地面積的15倍以上。
紐西蘭是一個島嶼國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這是一個狹長的國家。兩個最大的島嶼是北島和南島,由庫克海峽隔開;第三個不那麼重要的島嶼叫做斯圖爾特島,距離南島一角30公里。其他較小的島嶼包括大堡礁島等,盡管許多島嶼無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