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大魚龍長什麼樣

紐西蘭大魚龍長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25 15:56:57

Ⅰ 史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

史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

史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海洋是神秘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生物,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孕育了一代有一代的生物,其實有不少巨大的生物,你知道史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史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1

1、紐西蘭大魚龍

紐西蘭大魚龍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生活在三疊紀,紐西蘭大魚龍有可能吃小型頭足類,就像抹香鯨。魚龍頭兩側有一對大而圓的眼睛,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0厘米,而已知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藍鯨的眼睛,直徑也才15厘米。因此其可以在光線暗淡的夜間或深海里追捕烏賊、魚類等獵物。

一些科學家估計,魚龍可以下潛到海洋中500米的地方(藻谷亮介,2000年)。估計魚龍的游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0千米。如同今天的鯨目動物它們呼吸空氣和胎萌(有些成年魚龍的化石包含胎兒)。它體型與海豚極為相似,具有鰭狀構造與流線形的頭,十分適合游泳。魚龍的游泳速度快得驚人,依靠它那相互成直角的葉輪片狀的尾巴,時速可達40千米。估計為食用頭足類。食物主要以烏賊為主,其他海洋生物為輔。

生存時間:2.3— —2億年前

體長:38米

體重:310噸

2、藍鯨

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藍鯨的身軀是巨大的.,以致於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如果把它的腸子足有200-300米;血管臟壁厚達60多厘米。它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1700馬力,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和大力士。

藍鯨的胃分成四個,第一胃為食道部分膨大而變成的,所以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蝦約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是藍鯨絕佳的棲息地,冰冷的海水通常富含浮游生物和磷蝦,藍鯨通常就以這兩種生物為食,藍鯨呈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數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

生存時間:260萬年前— —至今

體長:33米

體重:200噸

3、長須鯨

長須鯨(Balaenoptera physalus),又名長簀鯨、鰭鯨、長績鯨,是須鯨屬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是全球第二大的板須鯨屬僅次於藍鯨。長須鯨體型呈紡錘形,長約25米,最大體重約110噸。單只或2~3隻一起活動,夏季洄遊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食物為糠蝦類、橈足類等小型甲殼動物,也吃各種群游性魚類。主要分布在南極海域。

長須鯨每次浮到水面時,都會噴氣數次,每次在水面逗留1分半鍾。在浮到水面期間,其尾部仍然會保持淹在水中。這以後,它們會往下潛至水深250米處,每次能在水中維持10至15分鍾。長須鯨跟很多其他鯨類一般,常會躍出海面,能夠在躍出期間把整個身軀懸在空中。長須鯨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鯨之一,其速度可達時速37公里,有「深海格雷伊獵犬「之譽。

生存時間:260萬年前— —至今

體長:26.8米

體重:110噸

4、抹香鯨

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頭部巨大,下頜較小,僅下頜有牙齒。主要食烏賊,是體型最大的齒鯨,頭部可占身體的1/3,潛水能力極強,是潛水最深,潛水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體型似魚,用肺呼吸。頸短,頭似與軀干相聯;頸椎癒合;鼻孔為噴孔,位於吻端,前肢成鰭,前臂退化,掌部變長,趾數增加。後肢退化,尾似魚,有水平尾鰭,游泳靠尾揮動。

抹香鯨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兩極都可發現它們的足跡,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其中以深且富生產力的海域為最。抹香鯨喜群居,往往由少數雄鯨和大群雌鯨、仔鯨結成數十頭以上,甚至二三百頭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覓食進行南北洄遊,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時可達十幾海里,而且抹香鯨有極好的潛水能力,深潛可達2200米,並能在水下呆兩個小時之久。

生存時間:260萬年前— —至今

體長:24米

體重:120噸

史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2

1、獅鬃水母

雖然藍鯨整體上是最大的海洋之王,但是獅鬃水母在長度上也可以排在榜首。獅鬃水母的觸手有150條,可達到驚人的35米,體重可達800斤。它們在海中看起來很飄逸,但因觸須中的劇毒也很致命。

2、藍鯨

藍鯨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動物,甚至超一些巨大的大型恐龍。它們重達188噸,它們如此龐大,單單舌頭就達2噸,血液循環了8噸,心臟是一輛汽車的大小,雄性生殖器3米。藍鯨肺活量5000升,它們噴出的水柱高達12米,幾千米外都能看見,蔚為壯觀。

3、抹香鯨

長達24米美麗的抹香鯨是最大的有齒鯨魚和最大的有齒捕食者。如果把它放在街上,那就像一座8層的建築一樣高,體重可達50噸。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腦,比人類的大腦重五倍以上。

4、鯨鯊

鯨鯊重達55噸,體長甚至可達20米,超過一個籃球場的長度。這些雄偉的巨人漫遊在這個星球上的海洋中,尋找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性情溫和。美麗的鯨鯊也慘遭人類捕殺,數量銳減。

Ⅱ 最大的海洋動物紐西蘭大魚龍是吃什麼長大的

紐西蘭大魚龍生活在三疊紀的恐龍時代,體型已經超過了現代最大的海洋動物藍鯨,算得上是人類目前發現的海洋中最大的動物。紐西蘭大魚龍也分不同種類,體型較長的能夠達到38米多,體重較大的則能夠達到406噸左右,它們最喜歡吃的海洋生物是烏賊,還有海洋里的小魚小蝦,食譜跟現在的鯨魚差不多。

生活習性

紐西蘭大魚龍的外形跟海豚很像,具有流線型的身體,很適合在水中游泳和生活。據科學家估計,大魚龍游動的速度非常快,能夠達到時速40公里左右,下潛深度能夠達到500米,這樣的海洋適應能力已經能夠捕捉大范圍的海洋動物為食了,所以紐西蘭大魚龍才能長到這么大個。此外大魚龍的祖先是其實是陸地上的爬行動物,而且還是用下蛋的形式繁衍後代,只是不知道魚龍進化適應海洋生活後,還會不會爬到海岸邊下蛋傳宗接代。

Ⅲ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有何依據呢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有何依據呢?

這個問題有點不太嚴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分為過去的和現在的。

其實,405.8噸還遠遠不是紐西蘭大魚龍體重的上限,因為誰也無法排除這塊椎骨是這條紐西蘭大魚龍最小的椎骨的可能性以及這條紐西蘭大魚龍是幼年魚龍的可能性。

所以,紐西蘭大魚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Ⅳ 地質史上最大的海洋動物紐西蘭大魚龍都吃些什麼

紐西蘭大魚龍生活在三疊紀,長38米,重311.5噸。古生物學家J.Crampton於1878年在紐西蘭馬爾堡河岸附近發現了生活在恐龍時代,已滅絕的大型海生爬行動物——魚龍骨架化石,它的頭像海豚,擁有一個長的、有齒的吻。

科學家根據幾種已知同種魚龍計算,若紐西蘭大魚龍為薩斯特魚龍屬,按最大的西卡尼薩斯特來算是這樣的:體長38.6米重311.5噸。若紐西蘭魚龍為泰曼魚龍屬,457.2mm椎骨的紐西蘭大魚龍若為泰曼魚龍,按背椎算就是:28.6米,226.8噸;按尾基部算就是24.5-25.4米,143.4-159.7噸。若紐西蘭大魚龍為秀尼魚龍屬,則秀尼魚龍形的紐西蘭大魚龍身長34米,體重則達到可怕的405.8噸。


而世界已知最大的藍鯨體長不過可達33米,重只有181噸。所以紐西蘭大魚龍很可能屬於薩斯特魚龍屬,那它的體型毫無疑問將超越藍鯨成為已知最大動物。

Ⅳ 三疊紀最大的海洋生物紐西蘭大魚龍

紐西蘭大魚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生活在三疊紀,長38米,重311.5噸,紐西蘭大魚龍有可能吃小魚小蝦,屬於巨型濾食動物。

Ⅵ 體長可達38米 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紐西蘭大龍魚)

相信不少朋友在科幻片中都曾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巨大的生物翻湧而上,展開時可有數十層樓高,人類在這些生物面前就如同一直螻蟻,頃刻之間就會被碾於足下,絲毫沒有還手的餘地。那麼這些生物真的是編劇們憑空想像出來的么?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到底又有多大呢?

紐西蘭大龍魚簡介

紐西蘭大魚龍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生活在三疊紀,猜測長度15—38米,重311.5噸,紐西蘭大魚龍有可能吃小型頭足類,就像抹香鯨。有些魚龍頭兩側有一對大而圓的眼睛,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0厘米,而已知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藍鯨的眼睛,直徑也才15厘米。因此魚龍可以在光線暗淡的夜間或深海里追捕烏賊、魚類等獵物。

1、發現過程

紐西蘭大龍魚是可能是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生活在三疊紀,猜測長度15—38米,重311.5噸。古生物學家J.Crampton於1878年在紐西蘭馬爾堡(Marlborough)河岸附近發現了生活在恐龍時代,已滅絕的大型海生爬行動物——魚龍(ichthyosaur)幾塊骨骼化石。根據所謂已知不同種類魚龍化石推算出從9米到38米不等。但是這一切推論都站不住腳,因為不能僅憑少數脊柱骨骼就證明是常規尺寸,還是特殊個體?(如:姚明) 也不能說明它的脊椎軀干骨骼數量和骨骼排列。至今都沒有挖掘出一具完整骨架。

2、生活習性

一些科學家估計,魚龍可以下潛到海洋中500米的地方(藻谷亮介,2000年)。估計魚龍的游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0千米。如同今天的鯨目動物它們呼吸空氣和胎萌(有些成年魚龍的化石包含胎兒)。它體型與海豚極為相似,具有鰭狀構造與流線形的頭,十分適合游泳。魚龍的游泳速度快得驚人,依靠它那相互成直角的葉輪片狀的尾巴,時速可達40千米。估計為食用頭足類。

3、繁殖方式

雖然魚龍是爬行動物,其祖先是生蛋的,但是魚龍本身胎萌並不出奇。所有呼吸空氣的海生動物不是要到海岸上生蛋(如海龜和一些海蛇),就是得直接在水中產仔(如海豚和鯨)。由於魚龍流線型的體型它們相當不可能能夠爬到岸上生蛋。 魚龍是最為人所了解的海洋爬行動物之一。魚龍的口鼻部又窄又長,嘴上長有尖利的小牙,可以抓住魷魚或其他滑溜溜的動物。

總的來說,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是紐西蘭大龍魚,體長有9到38米不等。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體長不過24米,紐西蘭大龍魚的體長將近是藍鯨的兩倍。但是目前科學家還未發現38米的紐西蘭大龍魚的化石,只是從DNA中推測出了紐西蘭大龍魚的體長范圍,具體有沒有38米的紐西蘭大龍魚還有待考究。

Ⅶ 史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大 自然 是很神奇的,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 生物 ,我們人類是高高大大的,但是有比我們人類大好幾倍的 動物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史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

史上最大的哺乳動物
地球史上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天山副巨犀.

天山副巨犀,高5米,身長9米,體重近30噸。軀體抵得上一架飛機那麼大。它生長於距今約3000萬年的吐魯番地區,它是陸地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1993年元月,它的化石骨架於蘭新鐵路復線工程的吐魯番段飛躍火車站出土。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具巨犀骨架。如今,它從漸新世的棕紅色泥沙岩中站起來,走進高大、敞亮、具有現代化裝置的博物館的專設展館中,向人們訴說著洪荒時代的 故事 。

天山副巨犀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至少要吃500公斤食物。古生物學家通過分析副巨犀化石旁邊的岩樣,發現了該時代的 植物 花粉。這些植物花粉有胡桃樹、木屬科和豆科的植物,以及蒿屬和藜科植物。
世界 歷史 上體積最大的動物 排名
第十、阿根廷龍--屬於泰坦龍族,生活在白堊紀。體長35-43米,體重88-107噸。以樹上的葉子或其他植物為食,天敵是馬普龍和南方巨獸龍。

第九、瑞氏普爾塔龍--屬於泰坦巨龍類中普爾塔龍,生活在白堊紀。身長35-40米,體重80-110噸。值得一提的是,瑞氏普爾塔龍是群居性的恐龍,它們有時會做整體性的遷移。

第八、抹香鯨--是鯨魚中獨立的一科。體長18-24米,體重50-120.5噸,是當今海洋中僅次於虎鯨的二號霸主。抹香鯨是最大的掠食性食肉動物,喜歡吃大型烏賊、章魚和魚類,尤其喜歡吃大王烏賊。

第七、北太平洋露脊鯨--生活在第四世紀(260萬年前至今)的北太平洋海域中,體長19.8米,體重135噸。北太平洋露脊鯨的須毛很細,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

第六、平克山大魚龍--生活在三疊紀,是最大的薩斯特魚龍,體長30.5米,體重153噸,是巨型濾食動物。

第五、弓頭鯨--是須鯨亞目中最大的種類。體長21米,體重可達190噸。弓頭鯨以磷蝦和浮游動物為食。弓頭鯨是最長壽的動物之一,壽命最長可達200年,這個壽命只有爬行動物中的烏龜才有可能與之相比。

第四、易碎雙腔龍--屬於梁龍超科,生活在侏羅紀晚期。體長60-80米,體重130-220噸,是西半球最大的恐龍。

第三、藍鯨--是現今最大的動物,體長22-33米,體重150-240噸。目前已知最大的個體發現於上個世紀初,體長33.5米,體重240噸。藍鯨因身體呈流線型,像一把剃刀,而被稱為“剃刀鯨”。藍鯨捕食浮游動物,尤其是磷蝦,藍鯨一頓要吃4-8噸磷蝦。

第二、巨體龍--屬於泰坦巨龍類,生活在白堊紀的印度。巨體龍是最大的恐龍,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體長50-62米,體重220-300噸。

第一、紐西蘭大魚龍:體長38米,體重405.8噸,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世界十大巨型動物排名
1、最大的動物:藍鯨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是須鯨中最大的一種,最長者是1904年到1920年間捕於南極海域的一頭雌鯨,長33.58米,體重170噸。有記載的最長的鯨為兩頭雌性鯨,分別為33.6米和33.3米。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科學家測量到的最長的鯨長度為29.9米,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輛雙層公共 汽車 一樣長。藍鯨的頭非常大,舌頭上能站50個人。它的心臟和小汽車一樣大。嬰兒可以爬過它的動脈,剛生下的藍鯨幼崽比一頭成年象還要重。在其生命的頭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母乳。幼鯨的生長速度很快,體重每24小時增加90公斤。

藍鯨在分類學上隸屬於哺乳綱、鯨目、長須鯨科、長須鯨屬。由於多年來世界各國在各大海洋中競相獵捕,現在體長在25米以上的藍鯨已經很少見了。另外,鱗蝦的大量捕撈,也使藍鯨的覓食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據統計,半個世紀以前,全世界的藍鯨大約還有30萬只之多,到1974年尚有25000隻,而現在僅剩有大約2000隻了。盡管自1932年以來, 國際 上就已經對每年捕殺藍鯨的數量作了限制,但是這種世界上最大動物的前景仍然十分危險。

2、最大的陸地動物:非洲大象

世界的大象分兩種,一種叫亞洲大象,一種叫非洲大象。亞洲大象也很大,但是,它在世界陸地上還不是最大的動物。那麼.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誰呢?是非洲大象。主要區別在於它們非洲大陸形狀一樣的大大的耳朵,而亞洲象的耳朵較小,較圓。

一頭非洲雄性大象,長到十五歲左右的時候,它的身長就達到了八米以上;身高達到四米上下體重達到七至八噸,即一萬四千斤至一萬六千斤。 非洲大象,同亞洲大象相比.其特點:不僅尺寸大、體重,而且不論雄象、雌象都生長象牙;耳朵既大也圓;睡覺的姿勢,不象亞洲象站著睡,而是卧下睡。 不然,它不能安然地進入夢鄉。非洲大象出生以後,哺乳期大約為兩年的時間;長到十二歲至十五歲時,才是“婚配”的年齡;二十四歲至二十六歲時才停止長個。

在陸地上的哺乳動物中,大象的懷 孕期 是比較長的,一年半至兩年才能生下小象。這小象一落地,就有一米高,二百斤重。在自然界里,象的繁殖率比較低,大約要相隔五、六年的時間才生育一次。它們能活多長時間呢?在正常的情況下,其壽命可達六十歲,有的可活到一百歲的高齡。據資料記載,最大的普通非洲象是一隻雌象,體重13.5噸,身高(從象鼻到象尾)4.2米。

3、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

北極熊是世界上第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雄性北極熊身長大約240-260厘米,體重一般為400-800公斤。而雌性北極熊體形約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長約190-210厘米,體重約200-300公斤。到了冬季睡眠時刻到來之前,由於脂肪將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500公斤。北極熊雖然周身覆蓋著厚厚的白毛,但皮膚卻是黑色的,我們從它們的鼻頭、爪墊、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膚上就能窺見皮膚的原貌。而黑色的皮膚有助於吸收熱量,這又是保暖的好點子。北極熊的毛也非常特別,它們的毛中間是空的,這樣的構造可以把陽光反射到毛發下面的黑色皮膚上,有助於吸收更多的熱量。另外,皮膚下面厚厚的脂肪層進一步把嚴寒隔絕在了身體外面。

北極熊被我們分為六大種群:俄羅斯弗蘭格爾島-阿拉斯加西部種群;阿拉斯加北部種群;加拿大北極群島種群;格陵蘭種群;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俄羅斯法蘭茲約瑟夫群島種群以及西伯利亞北部至中部種群。

目前生活在世界上的北極熊大約有2萬多隻,數量相對穩定。為了保護它們的生存,早在1972年,美國就頒布過 法律 ,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獵北極熊。而到了1973年,北極圈內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和蘇聯更進一步簽署了保護北極熊的國際公約,公約除了限制捕殺和貿易以外,還進一步提出了保護其棲息地以及合作研究的條款。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獵物也相應減少,另外,即便 游泳 技術再出色,它們也無法長時間地待在海里,日益開闊的海面更增加了它們溺弊的危險。北極熊的未來恐怕不得不依賴人類更多的保護 措施 。

4、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

灣鱷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其分布在東南亞及澳大利亞北部一帶。成年雄性灣鱷平均身長4.8~5.5米,重770千克。最大者體長超過7米,體重超過1.5噸。現今最大的灣鱷體長7.1米,生活在印度的奧里薩邦。而歷史上所被證實的最大的灣鱷則出自澳大利亞,體長達8.6米。雌性灣鱷比雄性小很多,通常體長在2.5至3米間。灣鱷與其他鱷魚相比頸部鱗甲較薄,身體寬度較大。

灣鱷屬兇猛的大型鱷魚。具地盤意識。擁有適應高鹽度水質的生理結構。灣鱷位於濕地食物鏈的最高層,有些地區甚至比老虎更為可怕。幼體以捕食昆蟲、兩棲類、甲殼類、細小的爬行類及魚類為主,成體會捕食體形更大的動物,但主要以泥蟹、龜、巨蜥及水鳥為食物,部分體形更大的成體甚至會捕食水牛,牲畜、野豬及猴子。5-6月交配,7-8月產卵。在淡水江河邊的林蔭丘陵營巢產卵。每巢有卵50枚左右,卵殼白色鈣質,卵徑8 厘米。母鱷廝守巢旁,時時甩尾灑水潤巢,約75 -90天孵出小鱷。在澳大利亞,灣鱷更曾有食人,甚至襲擊船隻的記錄,故又名為“食人鱷”。

灣鱷體大,皮張質量好,價值高,鮮肉味道鮮美,尾部尤佳,皮可製革。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 飼養 灣鱷。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東南亞,甚至連本身不產鱷的歐洲也都有規模性的養殖場。

5、最高的陸地動物:長頸鹿

長頸鹿是非洲的一種特有動物,長長的脖子,抬起頭來,最高的雄長頸鹿身高可達6米,因此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還是世界上身體最高的珍奇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衣索比亞、蘇丹、肯亞、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等國,生活在非洲熱帶、亞熱帶廣闊的草原上。但是,長頸鹿的祖籍卻在亞洲。據古生物學家研究認為,長頸鹿起源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一些地方,從兩千多萬年至二三百萬年前,曾經生活著長頸鹿的祖先,不過頸和腿沒有現代那麼長。後來,由於地球生態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食物缺乏,脖子短點的長頸鹿因為夠不著高樹上的樹葉而相繼死去,脖子長點的則頑強地生存下來。

長頸鹿是膽小善良的動物,每當遇到天敵時,立即逃跑。它能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奔跑。當跑不掉時,它那鐵錘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長頸鹿除了一對大眼睛是監視敵人天生的“瞭望哨”外,還會不停地轉動耳朵尋找聲源,直到斷定平安無事,才繼續吃食。長頸鹿喜歡採食大喬木上的樹葉,還吃一些含水分的植物嫩葉。它的舌頭伸長時可達50厘米以上,取食樹葉極為靈巧方便。由於腿部過長,長頸鹿飲水時十分不便。它們要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而且在喝水時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所以群居的長頸鹿往往不會一起喝水。

6、最大的鳥:鴕鳥

又名非洲鴕鳥)是現存體形最大不能飛行的鳥類。產於非洲。屬鴕鳥目Struth-ioniformes鴕鳥科Struthionidae。雄鳥高約2.75米,重達155公斤。頸長幾乎占身體的一半,雌鳥稍小。鴕鳥卵是現代最大的卵。雄鳥體羽大部呈黑色,但翅和尾呈羽白色;雌鳥大部褐色。頭和頸的大部分淡紅至淺藍;稍有絨羽:頭小,喙短而稍寬;眼大,褐色具濃黑色睫毛。它們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帶。群居,日行性。嗅聽覺靈敏,善奔跑,跑時以翅扇動相助,一步可跨8米,時速可達70千米/小時,能跳躍達3.5米。以植物的莖、葉、種鴕鳥(Struthio camelus),左邊的是雄鳥。子、果實及昆蟲、蠕蟲、小型鳥類和爬行動物等為食。

鴕鳥常結成5~50隻一群生活,常與食草動物相伴。鴕鳥用強有力的腿(僅有兩趾,主要的趾發達幾乎成為蹄)逃避敵人,受驚時速度每小時可達65公里。若被逼於絕境,腳踢對手。鴕鳥主要以植物為食,沒有水也能生活很長時間。雄鳥互相爭奪3~5隻雌鳥,發出吼叫和滋滋聲。中世紀騎士喜用鴕鳥羽毛裝飾頭盔。鴕鳥皮可制柔軟、細致的皮革。因此在南非、美國南部、澳大利亞等地建立了鴕鳥養殖場,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行業衰退。鴕鳥皮可制柔軟、細致的皮革。鴕鳥經訓練後可供乘騎及駕單座兩輪車。鴕鳥對豢養條件不容易適應,可活50年。鴕鳥是不能飛行鳥類的典型。各地的鴕鳥在皮膚顏色、體形大小和卵的特徵方面稍有差別,以前認為,這是不同的種,其實只是鴕鳥的亞種。

7、最大的兩棲動物:中國娃娃魚

中國娃娃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體重64千克,身長1.83米。娃娃魚學名大鯢,是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有尾動物,主要棲息在洞穴、暗河中,它有3.5億年的歷史了,素有“活化石”之稱。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化石出土於中國內蒙古,距今約1.65億年。1988年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將之列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是中國的國寶之一。 娃娃魚呈棕楬色,背有黑 色斑 塊,頭為扁圓狀,生有成對的疣突,有四隻腳,身長約一公尺,體重則約為5~6公斤,生活在山中清澈、低溫的溪流中,在夏天末期產卵,約2~4個星期就可孵化。

由於娃娃魚生存年代久遠,被認為具有神奇的療效,且擁有豐富的無機鹽、氨基酸、蛋白質與脂肪等 營養 成分,因此價格昂貴,常遭人類捕捉來食用或觀賞,再加上生活環境遭受破壞,幾瀕臨滅絕。目前在中國,販賣野生的娃娃魚是違法的,但人工養殖的則不在此限(但有數量管制)。

8、最大的魚:鯨鯊

鯨鯊俗名豆腐鯊、大憨鯊,屬於全球性洄遊魚種,為已知體型最大的海洋魚類,有著13.6米的身長和22000千克的體重。鯨鯊隸屬鯊目須鯊目鯨鯊亞目鯨鯊科,體灰色或褐色,下側淡色,具明顯黃或白色小斑點及窄橫線紋。口巨大,附著在前方。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熱帶到溫帶海區。此種大鯊不但是鯊中的最大型,也是所有魚類中最龐大的。但它的性情很溫順,不攻擊人。鯨鯊的游動速度緩慢,常漂浮在水面上曬太陽。以浮游生物、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小魚為食。產量不大。吃食時,張開大口,把水和浮游生物一起吞進去,用鰓濾過食用,空長300多列6000多顆牙齒,並沒有作用。

鯨鯊為卵生,其卵30厘米長,9厘米寬,比駝鳥卵還大,據說是現生動物中最大型的卵。鯨鯊的肉可供食用,皮可製革,鰭可加工成魚翅,肝提取魚肝油,骨、內臟制魚粉。 鯨鯊真是一身是寶。

9、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巨型魷魚

這種巨型魷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也是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屬於頭足綱、槍形目、巨型魷魚科,許多中文文章里也把它稱為“大王烏賊”。其實魷魚與烏賊是有區別的,就普通大小的魷魚和烏賊而言,它們在外貌上很相似,但又有明顯的不同:魷魚身體狹長,有點像 標槍 的槍頭,所以又叫槍烏賊。魷魚的觸手沒有烏賊的觸手長,而且不能全部縮到身體內。不過由於大王烏賊這個詞彙用得比較久,所以許多正式的文章上也很常見,大概也算合法名稱了。

巨魷的兩只捕食性長觸手上末端膨大,上有強大吸盤,而吸盤環上長有利齒,其它8條觸手上也有長利齒的吸盤,這使得獵物一旦被抓住就難以逃脫,而尖而有力的喙狀嘴以可怕的效率解決無助的獵物。但它們巨大的身軀無法讓它們變成無敵的動物,相反,它們卻是抹香鯨最喜愛的食品,在死亡的抹香鯨胃裡常能見到難 消化 的巨魷的喙,而且許多抹香鯨的身體上都有巨魷吸盤上利齒留下的圓圈狀傷痕。巨型魷魚身長可長到14米。有記錄的最大的巨型魷魚身長10米,體重494克。

對於這種動物科學家知道得還不多,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們從沒見過野生的活體,我們所了解到的東西都來自沖到海灘上的巨魷屍體,更多的是來自漁民拖網中的屍體。它們是食肉動物,根據對它們胃中食物的研究,它們應該不是挑剔的食客,幾乎什麼都往肚子里塞。它們有進化完善的大眼睛,視力相當好,而它們生存的深層帶中有大量生物是發光的,這些巨魷就利用自己的大眼睛循光而去,輕而易舉地捕獵。

這種巨型動物是許多古代海怪 傳說 的主角,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還有沉船的船員 報告 說他們的難友在夜晚的黑暗中被這些生物吃掉,也有報道說有巨魷跑到海面,把小船上的人拖進大海。盡管所有的那些報道都沒有得到正式確認,但在許多圖畫中它們都被畫成可怕而強大的掠食者。

10、體重最大的昆蟲:巨人甲蟲

聽名字就知道很牛了,沒錯它就是世界上塊頭最大的昆蟲——巨人。巨人甲蟲,原產於非洲的熱帶雨林,從尺寸、重量和體積來看,它都可以算是最大昆蟲的之一。成熟的巨人甲蟲身長可達11.5厘米、重115克。幼蟲時,體重可以達到4盎司(約113.4g),但當它們變為成蟲後,體重將減輕一半。成年的巨人甲蟲有盔甲般的外殼,當它們展開兩對翅飛翔的時候,可以發出玩具直升飛機似的響聲。雄性巨人甲蟲的頭部有Y形的角,這是它在爭奪覓食地和交配時與其他雄性甲蟲戰斗的強有力的武器;雌性巨甲蟲頭部為鍥型,可以幫助它們在產卵時挖土打洞。在野生環境下,巨人甲蟲一般以成熟的水果和樹木汁液為食;圈養時,一般以貓食或者狗食作為飼料。
猜你喜歡:

1.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動物

2. 世界十大的沙漠排名情況如何

3. 冰河世紀是怎麼形成的

4. 世界動物之最大全:盤點奇妙的動物世界

5. 盤點十大史前海洋巨獸

Ⅷ 地質史上最大的海洋動物應該要數紐西蘭大魚龍,15小宇堂的回答

紐西蘭魚龍 ,英文名Hector's ichthyosaur(赫克托耳魚龍),是1874年發現的一種不明身份的魚龍的滅絕屬,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根據此種魚龍45厘米長的椎骨及其相對於 薩斯特魚龍 的相對解剖位置,研究者們估計其體型可能達到薩斯特魚龍的兩倍(薩斯特魚龍體長可達21米),甚至可能超過藍鯨(藍鯨體重約為100-150噸)。

但因為化石資料缺乏,關於此魚龍的體型的實情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上圖:各種魚龍圖鑒。乍看像是混了點鱷魚在裡面的鯨類圖鑒。O( _ )O~
而至於紐西蘭魚龍的食性,我們也只能從普通魚龍的食性來推測。
2017年,來自德國波西多尼亞頁岩的報道稱,在一塊 碳酸鹽結節 中,發現了有1.877億年 歷史 的 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體型大概是4米) 的椎骨,而且其中仍然含有 膠原纖維、膽固醇、血小板和紅細胞和白細胞 。這塊椎骨的結構沒有被石化,而是蘊含了可以識別生物分子的原始有機組織,這簡直是一塊稀世寶貝!如此非同尋常的保存狀況解釋了碳酸鹽結節的特殊保存環境。

這塊椎骨中發現的紅細胞大小是現代哺乳動物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考慮到 侏羅紀早期托爾階 時期的低氧水平,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改善氧氣攝入的適應性表現。而其中的膽固醇具有高碳-13同位素成分,這可能表明魚龍處於食物鏈中較高的生態位,且以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為主要食物。

上圖:狹翼魚龍。這個化石保存得也太好了!

因此,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巨型的紐西蘭魚龍的生態位應該比狹翼魚龍更高。或以大型的軟體動物(例如巨型魷魚)或大型魚類為食是一種假設,但考慮到其巨大的體型,它們也可能以其它魚龍或大型海生生物為食。
參照當前鯨類的食性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魚龍有濾食的特性,因此魚龍可能從生理結構上可能不同於須鯨,而從進化趨同的角度來看,它們的食性應該更接近於齒鯨或者海豚,諸如抹香鯨或長吻海豚。大多數魚龍有類似海豚的細牙齒,適宜捕捉軟體動物和魚類,尤其是像魷魚或者章魚之類。

上圖:魚龍捕食場景藝術想像圖——基本上就是基於海豚來設想的。

上圖:進化趨同:魚龍與海豚骨骼和體型的全對比(文字太多,恕不能一一翻譯)
總結一下
從進化趨同的角度來看,魚龍可以與現代的鯨類(包括海豚)的生態位類比,但魚龍可能並沒有進化出類似須鯨的濾食器官,因此我們可以把魚龍的食性限定到與齒鯨類類似。但現代齒鯨的身形都達不到題主所述紐西蘭魚龍的那個級別,因此解開紐西蘭巨型魚龍的食性之謎還需要科學界進一步的發現和研究。

科學家曾經認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體長33米多,重將近200噸。

1878年,在紐西蘭發現巨大的化石,科學家推測曾經有一種更大的動物,生活在距今兩億多年的三疊紀的海洋,這便是紐西蘭大魚龍。

紐西蘭大魚龍體型巨大,長可達38米,重300多噸。它不但是重量級選手,還是游泳健將,可下潛至500米海洋深處,瞪著直徑一尺有餘的眼珠子,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追擊獵物。

紐西蘭大魚龍是巨型濾食性動物,巨大的體型,靈活的身手,又長又窄的口鼻部,呼吸之間,巨量海水攜帶大量的小魚小蝦被吸入大魚龍的口中,隨即海水被吐出,魚蝦落入腹中,然而這不過是飯前小食。

更厲害的是,它有著無與倫比的沖擊力,嘴尖而長,兩邊長滿鋒利的小牙,一咬住滑溜溜的魷魚或烏賊,就絲毫不會松脫。這些才是營養又美味的大餐啊!
據估計,烏賊中的大王烏賊也是個大傢伙,一般成年大王烏賊身體可達20餘米,據稱日本看到過80米的烏賊。紐西蘭大魚龍以這樣的巨型生物為食,那可真是處於食物鏈的頂峰了。

然而紐西蘭大魚龍僅存在於三疊紀,現已消失在時間長河中,滅絕的原因還不為人所知,而作為食物的烏賊卻依然優哉游哉地生活於深海,想到這里,不由人不感嘆一番。

紐西蘭大魚龍真的是謎一樣的存在,這種比藍鯨還要大的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動物啦。

圖註:紐西蘭大魚龍(左上角黑色)與其他巨型動物的對比,圖片來自網路

紐西蘭大魚龍的化石發現於紐西蘭一條河流的河岸上,時間是1878年。發現化石的人很顯然並不知道其重要性,也沒有對化石進行加固和保存處理,最終化石遺失了,僅僅留下了數據。紐西蘭大魚龍的化石僅僅是一塊超大的脊椎骨,直徑為457毫米。根據這塊化石,古生物學家推測其長度可達39米,體重超過300噸!藍鯨的體長也不過30噸,體重150噸,可以想像紐西蘭大魚龍有多大!

圖註:紐西蘭大魚龍與人類的對比,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紐西蘭大魚龍與人類的對比,圖片來自網路

如果紐西蘭大魚龍真的能夠長那麼大,那麼問題來啦,它吃什麼呢?

今天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它的食物卻是小小的鱗蝦,根據測算,一頭成年藍鯨一天能夠吃掉4000萬只鱗蝦,重量足有3.7噸!

而最大的掠食者抹香鯨,它們主要以體長超過10米的大王烏賊為食。

圖註:抹香鯨捕食大王烏賊,圖片來自網路

對比以上的兩種鯨類,紐西蘭大魚龍不可能像藍鯨一樣鯨吞進食,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擁有濾食能力的魚龍呢。那麼主動捕食就成了紐西蘭魚龍最有可能的食性,在三疊紀時期,海洋中能夠填飽紐西蘭大魚龍肚子的就是其他大型魚龍類或者大型魚類(類似於侏羅紀時期的利茲魚)啦,當然也可能有潛在的巨型頭足綱生物,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

圖註:巨大的喜馬拉雅魚龍捕食其他的魚龍,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紐西蘭大魚龍的食性都屬於推測,因為這種動物是否存在依然成謎,期待未來能夠重新發現紐西蘭大魚龍的化石,以揭開這種神一般存在生物的真實面目。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