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小洋甘菊長在什麼地方
A. 洋甘菊的超詳細種植方法
洋甘菊種植方法如下:
1.洋甘菊主要是種子播種,因為洋甘菊喜歡冷涼環境,所以比較適合秋播,洋甘菊為二年生草花,秋天播種,翌年的3~5月為開花期,繁殖主要靠種子播種。
洋甘菊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土質深厚、疏鬆壤土為佳。種子直播,每穴2-3粒,植株間距15-25CM,2-3個月施肥一次,充分澆水,植株長的較肥大茂盛,有利生長。洋甘菊中一年生草本植物,適合早春初夏氣候,栽培容易,以根莖分株方式繁殖,或用扦插繁殖,平常要多維持通風良好,以免滋生蚜蟲。
拓展資料:
洋甘菊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全株無毛,有香氣。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裂片細條形,頂端具尖頭。花期4-5月,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直徑1.5-2厘米。
外層花冠舌狀,白色,內層花冠筒狀,黃色。瘦果極小,長圓形或倒卵形,種子細小,1克種子約有10000多粒。母菊是栽培較多的品種,一個為純正西洋甘菊,為一年生。另一個為羅馬甘菊,為多年生。
B. 洋甘菊特點及花語
洋甘菊特點
小洋甘菊二年生或多所生草本,高 5-20cm 。莖直立或斜生,被灰白色綿毛。葉柄長,基部擴大 ; 葉片矩圓形或卵形,長 3-4cm ,寬 1-1.5cm ,羽狀深裂,裂片 2-5 對,每個裂片又 2-5 淺裂或深裂,先端小裂片卵形或寬條形,先端鈍或漸尖,全部葉片被灰白色綿毛至幾無毛。
洋甘菊頭狀花序單生於長 4-16cm 的梗上 ; 總苞直徑 7-12mm ,被疏綿毛或幾無毛 ; 總苞片 3-4 層,草質,外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邊緣幾無膜質,內層總苞片短於外層的一倍半,條狀矩圓形,邊緣寬膜質 ; 花托明顯凸出,錐狀球形 ; 花黃色,全部筒狀,具 5 齒裂。瘦果長 1.8-2.2mm ,無毛,具 5 條從肋,先端具長約 1mm 的膜質小冠,小冠,小冠 5 淺裂。花、果期 4-9 月。
洋甘菊花語
洋甘菊,一聽名字就知道產地是在外國的,不錯,它源產地是在德國,它其實就是甘菊的一種類型。不過,無論是花卉形狀還是習性,比起甘菊來都有自己的特點:約 30 公分高,中心黃色,花邊白色,葉片帶有毛茸茸的特性。
傳說中洋甘菊是用來奉獻給太陽神 , 而且能治熱病,所以古老埃及中指稱它是屬於月亮的葯草,因為它有清涼的效果、溫和的抗憂郁作用 , 可安撫不安與易怒的情緒,所以它的花語中帶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 也就是:越挫越勇、苦難中的力量。
C. 洋甘菊是什麼東西是菊花的一種嗎
洋甘菊是菊科植物,是菊花的一種。
洋甘菊是菊科植物,原產歐洲。洋甘菊、羅馬洋甘菊和德國洋甘菊有許多共同的特徵:約30公分高,中心黃色,花瓣白色,略為毛茸茸的葉片。洋甘菊精油也是非常流行的保鍵和葯物製品。洋甘菊都有幫助睡眠的功效,緩解病人的發炎和疼痛症狀,緩解由神經性皮膚瘙癢引起的失眠。中國也有大量栽培,用以入葯和制茶。
形,頂端具尖頭。花期4-5月,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直徑1.5-2厘米。外層花冠舌狀,白色,內層花冠筒狀,黃色。瘦果極小,長圓形或倒卵形。種子細小,1克種子約有10000多粒。母菊是栽培較多的品種,一個為純正西洋甘菊,為一年生。另一個為羅馬甘菊,為多年生。
母菊、羅馬洋甘菊和德國洋甘菊有許多共同的特徵:約30公分高,中心黃色,花瓣白色,略為毛茸茸的葉片。德國洋甘菊長得小,這三種洋甘菊的精油都含藍香油煙(一種高效的抗過敏物質),但它主要存在於精油而非整株植物中。德國洋甘菊中的藍香油煙含量稍為多一點,顏色為深藍色,有時被稱作「匈牙利洋甘菊」。
D. 洋甘菊和雛菊一樣嗎
洋甘菊與雛菊的區別是:
1、洋甘菊植株比雛菊高,洋甘菊能長到30至50公分左右,而雛菊只有10幾公分高,密集矮生
。
2、洋甘菊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直徑1.5-2厘米。外層花冠舌狀,白色,內層花冠筒狀,黃色。瘦果極小,長圓形或倒卵形。而雛菊頭狀花序單生,直徑2.5-3.5厘米。花葶被毛;總苞半球形或寬鍾形;總苞片近2層,稍不等長,長橢圓形,頂端鈍,外面被柔毛。
3、洋甘菊有水果香,似蘋果的香氣,雛菊沒有。
洋甘菊是菊科植物,原產於英國,栽種於德國、法國和摩洛哥。洋甘菊的別稱又叫羅馬洋甘菊、德國洋甘菊。約30到50公分高,中心為黃色,花瓣為白色,葉片略感毛茸茸。
由洋甘菊提煉出來的洋甘菊精油也是非常流行的保鍵和葯物製品。因為洋甘菊可以幫助睡眠,緩解病人的發炎和疼痛症狀,緩解由神經性皮膚瘙癢引起的失眠的功效。中國部分地區也有在大量栽培,用以入葯和制茶。
E. 小甘菊這么養 如何養小甘菊
1、在花盆中栽種洋甘菊,可以把它擺放在陽光充足的陽台或窗檯上。如果是種在地裡面,就只能種在院子或花壇上。可以將洋甘菊擺放在離家裡比較近的地方,這樣也能聞到洋甘菊的花香。如果養護得當,還可以不斷收獲洋甘菊的花朵,能欣賞到它那清新的小花。
2、洋甘菊有自播的屬性,如果種在地里時,它的種子就會掉落在地面上,很容易蔓延。可以它種在花盆中就可以限制它的生長。在花盆中栽種的洋甘菊,土壤中的水分會乾燥得更快,有利於這洋甘菊的生長。如果土壤經常潮濕,對洋甘菊的生長肯定是不太好的。
3、種植洋甘菊的花盆,要有較大的排水孔。最好是選擇一些透氣性排水性都很好的陶盆或瓦盆。花盆不僅要大,且要有較多或較大的排水孔。在鋪上土壤之前,可以在排水孔處墊上碎瓦片和陶片,另外要使用一些疏鬆排水好的土壤栽種,要保證整個花盆足夠穩固。
4、不過用陶盆栽種洋甘菊,由於溫度的變化,冬天如果溫度過低,很容易破裂,所以一般是選擇樹脂型塑料盆栽種。花盆不用太深,但卻要足夠寬,它需要足夠大的空間延展開來,分布是比較淺的。
5、種洋甘菊的環境要保持涼爽。在炎熱的環境下,特別是盆栽養護的洋甘菊,溫度甚至比地栽的要高一些。如果是栽種在一個溫暖的地方,在白天過度炎熱時,養護溫度超過37度的時候,就要把它擺放在稍微遮陰的地方。
6、洋甘菊是喜歡涼爽的環境的,溫度過高要遮陰,保證環境涼爽,有較為充足的光照。不要把它擺放在溫度過高的地方,更不要使用深顏色的花盆栽種,畢竟花盆顏色較深,特別容易吸收熱量。
7、花盆和土壤在使用之前最好提前殺菌消毒。土壤最好是選擇一些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土壤里可以多添加一些泥炭土或椰糠,適當混入一些珍珠岩,再添加一些有機土。洋甘菊可以用播種或分株繁殖來培育。洋甘菊播種的時間一般是在秋季,霜凍來臨之前的6~8周進行播種育苗。
8、栽培洋甘菊,可以先用育苗盆培育,也可以直接將它們撒在院子里的土面上。種子均勻地撒在土面上,覆蓋一層半厘米厚的細沙,只需要將種子掩埋起來即可。接著就可以把它擺放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洋甘菊的種子是需要陽光才能發芽的,不要覆蓋太厚的河沙。後期要緩慢澆水,保持土壤微微濕潤,大概兩周之後,洋甘菊幼苗慢慢地長出來了。
9、幼苗長出來之後,也要維持土壤濕潤,慢慢見光,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要避免溫度過高,保持涼爽的環境。幼苗生長旺盛之後,要適當去掉一些長得不夠健壯的幼苗。每個育苗盆保留一株幼苗即可。等它的幼苗長大到3厘米高,就可以進行間苗了。
10、洋甘菊的幼苗植株高度長到8厘米以上,就可以進行移栽了。可以直接帶土移栽花盆中或移栽到戶外。剛移栽的洋甘菊可以先養在通風遮陰處,一周之後再慢慢見光。如果戶外沒有霜凍的地方,就可以直接移栽到戶外。剛移栽的前一周是需要保持土壤微微濕潤。
11、在洋甘菊生長前期,因為洋甘菊的根是長的比較淺的,在植株長得還不夠健壯時,就特別容易缺水。要等它們站穩腳跟之後,才能適應適當的乾旱。等洋甘菊生長健壯後,可以等土面下三厘米以下都幹了,再給它補充水分。洋甘菊的植株長到30厘米以上之後,就不用過度頻繁澆水了。
12、後期洋甘菊養護期間要注意定期補充薄肥。如果土壤過度貧瘠,就會導致洋甘菊的植株長得太高,而且會長得特別脆弱。一般是每隔一個月給它補充一次有機薄肥,注意施肥的濃度不要太強,一般是平常濃度的一半就可以了。
13、洋甘菊的花朵開放之後,可以隨時收獲,這樣可以促進它們下次開花更好。洋甘菊的花朵收獲之後,可以從枝條的底部進行修剪。之後定期補充復合肥,這樣洋甘菊就會重新長出新的分枝。
14、養護洋甘菊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37度以上,否則溫度較高時就要增強通風,保證環境遮陰。如果是生活在夏季炎熱的地方,溫度接近37度時,洋甘菊就會停止生長了。
15、在天氣開始變冷之後,又要把洋甘菊搬到一個稍微涼爽溫暖的地方,這樣可以保持多年增長。德國洋甘菊一般都是作為一年生植物栽種的。羅馬洋甘菊通常作為多年生植物栽種。它們都不能忍受寒冷,不能忍受霜凍,養護溫度要保持在2~5度以上。
F. 怎麼種洋甘菊啊
西洋甘菊為常綠多年生草本,株高25厘米,多分枝,具有青蘋果香,香味濃郁。西洋甘菊常綠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較強,耐半陰,栽培容易。而且西洋甘菊具有安眠、消除壓力、不安、利尿、皮膚柔軟、利消化、能減輕頭痛、幫助睡眠、舒暢心情,改善過敏的皮膚的功效。這里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西洋甘菊的種植栽培技術。
西洋甘菊種植栽培
西洋甘菊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土質深厚、疏鬆壤土為佳。種子直播,每穴2-3粒,植株間距15-25CM,2-3個月施肥一次,充分澆水,植株長的較肥大茂盛,有利生長。
西洋甘菊中一年生草本植物,適合早春初夏氣候,栽培容易,以根莖分株方式繁殖,或用扦插繁殖,平常要多維持通風良好,以免滋生蚜蟲。松軟而濕潤的土壤,陽光充足,排水良好是西洋甘菊生長的條件。利用部份以用花為主。
常用播種、分株和扦插繁殖。西洋甘菊播種,9月秋播,發芽適溫15-18℃,播後7—10天發芽,發芽整齊。分株,秋季進行好於春季,開花早而繁盛。扦插,在花前剪取頂端嫩枝,長5-7cm,插後10-12天生根。
西洋甘菊幼苗期溫度不宜過高,以13-16%為宜,否則易徒長罹病。並注意及時間苗,苗高10cm時定植於10cm盆。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控制用量,否則花期推遲。花後剪除地上部,有利基生葉的萌發。
常有葉斑病和莖腐病為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盲蝽和潛葉蠅,用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殺。
西洋甘菊常綠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較強,耐半陰。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在長江流域冬季基生葉常綠。西洋甘菊開花繁茂,花瓣潔白、平展,具香氣。花梗挺拔。盆栽適用於花壇、花境和建築物前擺放,翠綠有光、自然飄逸。切花或盆栽點綴陽台、窗檯,觀賞期長,更感風姿雅韻,清晰明朗。
G. 洋甘菊和雛菊的區別
葉片形狀,雛菊的葉片一般呈現蓮座式,洋甘菊的葉片大多是羽裂式;株型大小,洋甘菊的株型可長至50厘米,雛菊的株型較小,一般高約10厘米;花朵形狀,雛菊的花型一般比較大,洋甘菊的花型較小,且有著細長的花瓣;生長習性,洋甘菊性喜陽光,生長環境需透氣性好,雛菊性喜陰涼,不耐高溫。
1、葉片形狀
洋甘菊適合生長在光照充足且透氣通風的環境中,最好使用疏鬆透氣的沙質壤土種植,土質需深厚且排水性要好,它具有較好的耐寒性。雛菊適合生長在寒冷涼爽的環境中,它不耐高溫,但也需適度的陽光,種子一般在22~28℃的環境中發芽。
H. 西洋甘菊的介紹
西洋甘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西洋甘菊又稱德國甘菊、母菊,學名 Matricariachamomilla L. ,為菊科母菊屬越冬性一年生草本植物。西洋甘菊是最古老的芳香植物之一,花和精油具有抗炎症、解痙等作用,自古即被視為可鎮靜及舒緩效果絕佳的葯草,廣泛用於食品、化妝品、消毒劑、醫葯等領域中,是一種具有開發潛力的芳香植物和葯用植物。三明市農業科學院(原為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於 2009 年從紐西蘭引進試種,並經 2010 ~ 2015 年連續 6 年的試驗摸索,發現在三明地區露地栽培有一定難度,主要原因:其開花期在 4 月上旬至 5 月中旬,如遇持續陰雨天氣,植株易倒伏,未能及時採收造成花朵腐爛和過熟,導致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但在避雨條件下栽培,每667 m2 鮮花產量可達 310 ~ 339 kg,百克乾花精油含量達 0. 800 mL 左右。莖直立,圓柱形,亮綠色,基部或頂部多分枝,莖高 60 ~ 80 cm,寬幅 30 ~ 40 cm。根系紡錘狀,分布較淺。葉互生,光滑,無柄無毛,羽狀長披針形,暗綠色。花頂生,頭狀花序,初期呈半球形,後逐漸伸展成圓錐形,中空,有甜香;花序由14 ~ 22 個白色舌狀花和黃色的筒狀花組成,盛開時舌狀花有向下擺動的特徵(圖 1)。果實為0. 8 ~1. 2 mm 的灰白色瘦果,種子千粒重約 0. 1 g。
I. 洋甘菊產地主要分布於哪些地方
洋甘菊產地遍及世界各地,以歐洲各國出產的品質為佳。原產於英國,栽種於德國、法國和摩洛哥,母菊產歐洲、亞洲和中國新疆,現中國南方和北京。 洋甘菊的地理習性 喜肥,喜濕潤,怕澇,不耐乾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長勢健壯,低窪易澇地不宜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鹽鹼地均能生長。根系發達,生根力強,是一種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處都可種植。在蔭蔽處,生長不良。 主要分布:歐洲各國,如:英國、德國、義大利的羅馬等國家。
J. 洋甘菊和小雛菊區別
洋甘菊和小雛菊是有本質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兩者的外觀是不相同的。洋甘菊的植株顯得更大,高度在30厘米至50厘米左右,而小雛菊的外觀相對較短,植株在10厘米左右。
第二,兩者的花狀是不相同的。小雛菊是單生的,而洋甘菊是頂生的,前者的花苞片呈半球型,後者是舌狀的。
第三,兩者果實的形狀不相同。小雛菊是倒卵形狀的,而洋甘菊卻是長圓形的。
第四,兩者的生長習性不一樣。小雛菊在冷涼環境中成長,洋甘菊在光照充足通風好的環境下成長。
兩者除了有以上區別外,葉子也有區別的。洋甘菊的葉子上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裂片是細條形,然而小雛菊的葉子是匙形的,葉子的頂端比較圓鈍,基部的位置漸漸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