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潮水漲落怎麼查
Ⅰ 日歷上的漲潮和退潮時間是開始退潮還是退完了初一十五退大潮么怎麼算退潮時間謝謝大神啦!
每個農歷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點和下午18:00潮位漲到最高,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後每天漲潮落潮時間往後拖延48分鍾。
漲退時間
規則半日潮漲退時間為每12個小時潮水漲退一個周期。簡易的潮水時間計算方式為:最高潮時間=農歷×0.8,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
假設: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1)紐西蘭潮水漲落怎麼查擴展閱讀:
海水的漲潮落潮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掌握了海潮的漲落時間規律,對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都可以帶來很多方便。有一種方法可以計算並掌握每天潮水漲落的時間。以青島為例。青島附近的海域是正規的半日潮。
按正規的半日潮推算,每次潮汐活動的周期為12.4小時多一點,一天漲落兩次。也就是每天的漲落潮時間要比前一天推後約0.8小時。各地潮汐具體的漲落時間不同。主要取決於陰歷日期、當地潮汐類型和所在的經度。
Ⅱ 如何看潮水漲跌
漲潮的形成條件萬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對地球的引力要強大得多,但太陽的引潮力卻不到月球的1/2。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引起海水漲落的引潮力(或稱起潮力)雖然起因是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但卻又不是太陽和月球的絕對引力,而是被吸引物體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引潮力和引潮天體的質量成正比,和該天體到地球的距離的立方成反比。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月球質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間的平均距離是月地間平均距離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從力學上證明潮汐確實主要由月球引起。打個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時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陽的貢獻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陽的引潮力雖然不算太大,但能影響潮汐的大小。有時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時是斥力,相互牽制抵消。在新月或滿月時,太陽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產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時,月球的引力作用對抗太陽的引力作用,產主低潮。其周期約半月。從一年看來,也同樣有高低潮兩次。春分和秋分時,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陽幾乎在同一平面上,這時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兩次高潮。此外,潮汐與月球和太陽離地球的遠近也有關系。月球的公轉軌道是個橢圓,大約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遠離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遠地潮大39%,當近地潮與高潮重合時,潮差特別大,若遠地潮與低潮重合時,潮差就特別小。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也是橢圓,在近日點太陽引力大,潮汐強,遠日點,引力小,潮汐弱。
從一天看來,因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潮汐波由東向西,沿周日運動的方向傳播,一次潮汐漲落經歷的時間是半個太陰日,即12小時25分,也就是所謂的半日潮,生活在海邊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規律地升落兩次。白居易「旱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的佳句便打此而來。
實際的潮汐還會受地理環境、海岸位置、洋流運動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以錢塘江潮為例,我們知道,錢塘江口的杭州灣呈喇叭口狀,越往裡越窄,加之漲潮時帶進的泥沙淤積在江底形成沙坎,從而造成潮勢洶涌澎湃。
月球的引潮力不僅會在地球上產生海潮,還會引起大氣潮。但是大氣潮遠沒有海潮這樣驚天動地,氣勢磅礴。又因為我們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難察覺的。除此之外,引潮力還會使地球的本體,包括地表(大陸和洋底以下各部分)產生潮汐,這種潮汐稱為固體潮,固體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儀器才能測出來,這可能對地球的引力場有細微影響。地球內部有一部分是液態的,因此那裡也會產生潮汐,有人認為地球內部的潮汐是誘發地震的原因之一。
作用總是相對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月球對地球有引潮力,反過來,地球對月球同樣也有引潮力。按理說,地球的質量比月球大80多倍,地球對月球的引潮力應是月球對地球引潮力的20多倍,然而,由於月球上沒有水,所以地球的引潮力無法在月面上「興風作浪」,但對月球的自轉起了制動作用,使月球變成一顆同步自轉的衛星,所以月球總以一面對著我們。而月球也通過與此相同的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轉變慢,使每日時間變長,同時地月之間的距離變大。
潮汐這一大自然奇觀不僅是重要的旅遊資源,而且對航海、漁業、鹽業等都有重要的影響,同時潮汐還可以用來發電。
潮汐發電與水力發電的原理相似.即把潮水漲落產生的水位差的勢能轉化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有人計算過,世界海洋潮汐能蘊藏量大約為27億千瓦,如全部轉化成電能,每年發電量大約為1.2萬億度。潮汐能不僅無污染,而且和海浪能、風能、太陽能這些再生能源相比還有其優勢,潮汐能可以不間斷地發電,而海浪能、風能、太陽能在較大程度上受氣候的影響。因此,如何開發和利用潮汐的巨大能量已成為當前許多國家研究的課題。有媒體報道,2003年第一座商用水下潮汐能發電站在挪威並網發電,預計5年內將有10萬人用上這種新能源。
所以說,潮水一般一天之內都有兩次的。一日之內,地球上除南北兩極及個別地區外,各處的潮汐均有兩次漲落,每次周期12小時25分,一日兩次,共24小時50分,所以潮汐漲落的時間每天都要推後50分鍾。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漲落,才使得海水能夠在某處漲潮時,其他地方的不漲的水給予暫時的補充,從而形成潮流,有利於海水環境的交換。漲潮的時候並不是多出來水 而是因為近海海域的海水在引力月球作用下向陸地一波波的運動形成潮汐 使得你在陸地上看潮就好像海水漲起來了一樣。 潮水漲退時間?規則半日潮漲退時間為每12個小時潮水漲退一個周期。簡易的潮水時間計算方式為:最高潮時間=農歷×0.8,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
假設:今天為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Ⅲ 怎麼看潮汐表
潮汐表用坐標圖來展示,橫坐標為每天的時間24小時,一般用0-6-12-18-0來表示24小時;縱坐標為每天潮水的漲、退潮高度,其中0代表所在地的海拔高度。
潮汐現象可視為由許多不同周期的分潮疊加而成,故任意時刻的潮高可表示為平均海平面在潮高基準面上的高度,表示分潮的圓頻率,為交點因子,d為格林威治開始時的天文相角,H和為分潮的調和常數──振幅和遲角。
求出的該港的潮汐調和常數,就能算出該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潮時和潮高以及每小時的潮高,作出逐日預報表。
(3)紐西蘭潮水漲落怎麼查擴展閱讀:
在半日潮占優勢的港口,通常列有各港的平均高潮間隙、平均大潮升(大潮平均高潮高)、平均小潮升(小潮平均高潮高)等潮汐特徵值;在全日潮占優勢的港口,一般列出回歸潮和分點潮的潮汐特徵值,可用以計算各港口大概的潮時和潮高,並了解附港的潮汐特徵等。
在潮汐表中,通常附有便於計算的圖卡和表,應用於已知高潮和低潮的情況下,計算高潮和低潮之間任一時刻的潮高或出現任一潮高的時刻。此外,有的潮汐表還附有各港口主要分潮的調和常數,或概略介紹附近海區的潮流。
Ⅳ 怎樣查海邊退潮時間表
下面以廈門為例,分享下怎麼查漲潮退潮時間。
工具/原料
潮汐表
方法/步驟
6/6 分步閱讀
打開中國海事服務網站。點擊進入港口潮汐表。
2/6
查詢港口選項區,選擇需要查閱的港口城市。
例如:亞洲/中國/福建/廈門。
3/6
點擊日期框,會彈出一個簡單的日歷表,選擇你想要查詢的日期,選好日期後,點擊「查詢」按鈕。
注意:這里的日期是公歷(陽歷)。
4/6
頁面下方就會顯示出所查詢城市對應日期的潮汐表。
5/6
滑鼠移動到圖形區域,還可以顯示不同時間的潮水高度值。
可以查出,2018年11月21日,廈門地區,中午11點左右適合去看海浪,下午5點左右適合去看海灘(潮高147cm)~
6/6
一般來說,每年都會有個大退朝的時期,這幾天,海水會退得格外遠,露出大片大片的海灘,這個時候也是最好玩的時刻啦!
拿廈門為例,一般農歷的六七八月份,月圓的時候,會有幾次大退潮,剛好趕上日落的話,就美不勝收啦!
注意事項
海邊注意安全,千萬不要隨便下水游泳,尤其是退潮的時候,非常危險!!!
Ⅳ 如何推算潮水的漲潮與落潮時間
到過海邊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現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海水的漲落發生在白天叫潮,發生在夜間叫汐,所以也所以也叫潮汐。我國古書上說「大海之水,朝生為潮,夕生為汐」。在漲潮和落潮之間有一段時間水位處於不漲不落的狀態,叫做平潮。
怎麼形成的呢?
先說平潮吧,就是海的一般狀態。我們都知道,地球在自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向外甩出的離心力。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旋轉張開的雨傘,雨傘上水珠將要被甩出去一樣,所以,平常狀態下海也是要波動的。。
再說潮汐。我們還知道,不僅地球自轉影響海的不平靜,我們地球還受到月球以及太陽的引力呢。想想看,當地球轉到順著太陽或月亮引力方向的時候,正對著太陽或月亮的那一面的海水是不是就被一種引力吸引了,吸引了就有一種往外流淌,要升起來向空中沖出去的力量?但是呢,畢竟月球引力不夠大,太陽又太遠,所以,它們只能是提升海水而已,讓海誰漲起來,並不能讓其進入太空的。。。當地球轉到偏移了太陽月亮引力方向的時候,自然就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明白了吧?所以說,潮水一般一天之內都有兩次的。一日之內,地球上除南北兩極及個別地區外,各處的潮汐均有兩次漲落,每次周期12小時25分,一日兩次,共24小時50分,所以潮汐漲落的時間每天都要推後50分鍾。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漲落,才使得海水能夠在某處漲潮時,其他地方的不漲的水給予暫時的補充,從而形成潮流,有利於海水環境的交換。
Ⅵ 漲潮退潮時間表
首先漲落潮,是每天兩起兩落,而且每天漲落潮的時間是不同的。
1、漲落潮的時間表,是按照陰歷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客人不知道這一點,所以查的肯定是錯誤的。
2、開始漲潮的時間點,是潮水最低的時候,從這個點開始漲,越來越高。
3、開始落潮的時間點,是潮水最高的時候,從這個時候開始落,越來越低。
4、開始漲潮了,雖然潮水是最低的時候,但是一定要離開了,漲潮是很快的,一不小心,就會被圍在大海了!幾乎每年都會有遊客因為漲潮圍困而葬身大海。
潮汐的推算方法:
漲潮:農歷上半月,即初一至十五,上午是當天的日子×0.8;上午漲潮時間加上12小時24(12.4小時)分即下午漲潮時間。下半月只要將農歷當天的日子減去15,再按照前面的公式計算就可以了。
計算漲落潮有一個口訣:初八二十三,一天兩個干;初一和十五,一天兩個滿。
如農歷初八,上午漲潮時間:8×0.8=6.4,即6點24分;下午:6.4+12.4=18.8即下午6點48分。日照沿海趕海拾貝的時間,大約落潮時間後兩小時至漲潮時間後一個半小時。
Ⅶ 漲落潮的時間,是如何判斷的
去過海邊的人可以看到,海水有一個周期性的現象: 到了一定的時間,水推波助瀾,迅速上升到高潮; 過了一段時間,上升的水退去,留下了低潮的沙灘。這個循環不斷地重復。這種海洋的運動叫做潮汐。潮是指白天海平面上升,潮是指晚上海平面上升,但我們通常把潮和潮都稱為「潮」。潮汐現象非常復雜。就海洋的漲落而言,各地的情況大不相同。有些地方幾乎看不見潮水,有些地方則有幾米高。在基隆,高潮和低潮之間的差距只有0.5米,而杭州灣的潮差是8.93米。
例如,在 Yulin Harbor,每日潮汐發生在15天內,其餘日子則為不規則的半日潮汐,潮差較大。無論何種潮汐類型,漲潮都發生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之後的兩三天,這兩天是漲潮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每個農歷月的第八天及第二十三天後的兩三天內,會出現潮差最小的小潮,潮差不會太高或太低。
Ⅷ 怎麼算漲潮退潮的時間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沖動之旅: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
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分,
3) 2002/1/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 (注:此公式是根據道聽途說及本人的一些經驗整理,尚有待進一步證實,尤其是高潮時間到底的維持多長,確實很難觀察判斷。)
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就是農歷十五和農歷三十都是12:00的水時,其他時候就都是40分鍾的倍數(以初八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鍾,就是12:00加上320分鍾,也就是5小時20分鍾,就是5:20和17:20)演算法比較煩瑣,夏天水時都會推後一些。
(8)紐西蘭潮水漲落怎麼查擴展閱讀
潮水類型
在一個潮汐周期(約24小時50分鍾,天文學上稱一個太陰日,即月球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所需的時間)里,各地潮水漲落的次數、時刻、持續時間也均不相同。潮汐現象盡管很復雜,但大致說來不外三種基本類型。
半日潮型
一個太陰日內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與後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幾乎相等(6小時12.5分)。中國渤海、東海、黃海的多數地點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島、廈門等。
全日潮型
一個太陽日內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頭、渤海秦皇島等。南海的北部灣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區。
混合潮型
一月內有些日子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較大,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則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中國南海多數地點屬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現全日潮,其餘日子為不規則的半日潮,潮差較大。
Ⅸ 如何查找當地退潮與漲潮時間
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
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
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
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一,方法一:
1、農歷日期小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
退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6
2、農歷日期大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
退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6
計算出的時間是12小時制的。
二,方法二:
1、當日高潮時間:
上半月計算方法:(農歷日期數-1)× 0.8+5.7 = 漲潮時間
下半月計算方法:(農歷日期數-16)× 0.8+5.7 = 漲潮時間
2、明日高潮時間計演算法:
今日漲潮時間+48分鍾 = 明日漲潮時間。
三,舉例說明:
今假設日漲潮為8點鍾,那麼明日漲潮時間就是8點48分。
Ⅹ 查漲潮退潮哪裡查
青島海洋預報移動客戶端軟體平台可以看大海漲潮落潮。
日前,青島海洋預報移動客戶端軟體平台全面上線運行,可隨時隨地查看青島近海的浪高、海溫、潮汐等海洋信息。
青島海洋預報移動客戶端軟體是新一代的海洋預報綜合展示平台,該平台可以為青島的沿海居民和遊客提供及時全面的海洋預報和海洋災害預警信息。
同時還為海洋從業者提供了雲圖、天氣圖、雷達圖等全方位數據信息支持。通過該平台,市民和遊客可隨時隨地查看青島近海的浪高、海溫、潮汐等海洋信息。
漲潮分析
再說潮汐。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因白天為潮,夜晚為汐,所以把白天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汐」。這種現象曾使古人很納悶,不知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後來細心的人們發現,潮汐每天都要推遲一會兒,而這一時間和月亮每天遲到的時間是一樣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著必然的聯系。
中國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經》中已提到潮汐與月球的關系,東漢時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論衡》一書中則明確指出:「濤之起也,隨月升衰」。但是直到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從數學上證明潮汐現象確實是由太陽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