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為什麼光腳圖片

紐西蘭為什麼光腳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31 02:16:16

A. 在國外為什麼有那麼多赤腳走路的人啊

您好!這種現象在國外是比較普遍的。尤其是紐西蘭、緬甸等國家。
緬甸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赤腳的,這是他們的習慣;
紐西蘭以赤腳為習慣,他們的小學、中學都是允許學生赤腳的,並且體育課必須赤腳。
原因:1.西方國家該現象普遍,只是國內接受的少
2.長時間赤腳可以減少感冒,對身體實際有好處
3.路很乾凈,不會生病

B. 紐西蘭人是買不起鞋子嗎,為什麼這么多人光腳

相信現在肯定都是已經能夠有不少的人察覺到了,隨著我們現在時代不停變遷和改變,我們的社會也都是隨之而變化了不少,我們現在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與從前相比那也都是不同了,人們的生活也是因此而變得更加的不同,人們現在的生活質量和經濟水準與從前相比也都是提高了不少,幸福指數也是在不斷的增高。

其實由此可以見得紐西蘭是一個及其在意自由的國家,其實除了紐西蘭以外,有許多的國家也都是如此,例如美國因為追求自由而出現了無褲日,在歐美許多女生的眼裡認為內衣束縛了自己,所以有了不穿內衣的活動,這些事情都是在表明他們都非常的看重自由。

C. 紐西蘭人因何都喜歡光腳出門,地面這么干凈嗎

一個國家往往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風俗,這是在歷史發展中決定的,而旅遊這件事,就是去探訪和了解這樣的文化風俗,從而理解它的內涵和欣賞它的文化,和包容它的差異,因此旅遊才會那麼吸引人,吸引那麼多人出門旅遊。不過文化風俗畢竟是當地歷史原因決定,因此有讓人傾心的旅遊文化,例如西班牙的西紅柿節,讓人釋放壓力和不滿,很是有趣。也自然會有讓人費解的文化風俗,例如這個紐西蘭的“光腳文化”。

紐西蘭又叫做“紐西蘭”,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國家,准確來說是在太平洋的西南部,領土由北島和南島,聯合其他小島一起組成,以庫克海峽分割,和斐濟和湯加等地相望。而這個國家和澳大利亞很是相似,南半球的氣候都比較平和,因此孕育出了很多的農產品大國,就比如阿根廷,就比如澳大利亞,還比如紐西蘭,它是國際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出口值排名第一的國家,因為經濟的高達發達,城市建設發達,且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景觀,所以也成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之一,深受國際遊客的喜歡,包括我們中國遊客,都是這個國家的“常客”。

D. 紐西蘭人為什麼很多都光腳出門他們不怕被扎嗎

一個國家往往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風俗,這是在歷史發展中決定的,而旅遊這件事,就是去探訪和了解這樣的文化風俗,從而理解它的內涵和欣賞它的文化,和包容它的差異,因此旅遊才會那麼吸引人,吸引那麼多人出門旅遊。不過文化風俗畢竟是當地歷史原因決定,因此有讓人傾心的旅遊文化,例如西班牙的西紅柿節,讓人釋放壓力和不滿,很是有趣。也自然會有讓人費解的文化風俗,例如這個紐西蘭的“光腳文化”。


不過不管原因如何,紐西蘭人確實都光著腳在戶外活動,這一定程度推動了紐西蘭人的環境整潔,不可否認紐西蘭發達的經濟下,當地的公路,公園等公共地區的環境都比較整潔,也比較少有碎玻璃等東西,而這也讓紐西蘭的補胎店一直都不算多,經常得好幾公里才看到一家。

E. 紐西蘭人上體育課為什麼要赤腳

紐西蘭人上體育課應該不會強硬要求赤腳,但是紐西蘭這個國家赤腳的人很多,尤其是一些十幾歲的小女孩,可能完全不需要鞋襪,甚至從來沒穿過鞋襪,那她們上學就是赤腳上學,所以才會出現體育課很多人赤腳,但並非有要求必須赤腳

F. 我到了紐西蘭後可以整天打赤腳么

這個必須可以的,那裡還推崇赤腳呢,你要是有特殊情況,在國內也是可以的,不過一般人可能會被笑話,只要自願就好,我遠房表妹苗族的,14歲女孩子可漂亮了,可是家裡長輩太信奉傳統,過去苗族女孩是根本沒有鞋子穿的,都要打赤腳,現在有了鞋子才穿鞋,不過也會出現這樣的例外,因為我們血緣關系比較遠,解除的比較少,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那時候她7、8歲的時候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拖完地她赤腳一進來滿地黑腳印,後來我們兩個熟了以後聊天,她說她接受了赤腳,她的老師同學也接受了,就當作少數民族,你到了紐西蘭這種比中國還開放的國家不是隨便嗎,何況穿鞋的才是少數人

G. 為何在紐西蘭的時候,隨處可見有人光著腳

因為在紐西蘭的時候,人們都不是特別的注重穿鞋,有時候也會因為出門比較匆忙,會導致他們忘記去穿鞋。但是其實說實話,紐西蘭中也存在著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促使著他們不穿鞋,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他們的思想,即使是有些人在之前穿鞋,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之下,他們也變得開始不穿鞋了。

更何況紐西蘭和我們國家的穿衣行為習慣也是不一樣的,他們更趨向於穿衣自由,但是我們更趨向於穿衣整潔體面,所以文化導致紐西蘭人民光著腳走路。

H. 喜歡光腳的國家

紐西蘭

因為這是紐西蘭當地的一種文化所造成的,紐西蘭的許多人們認為穿鞋子就是束縛了自己,人們應該要更加自由的行走,擺脫掉鞋子等身外之物的束縛,這才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加的自由。

例如美國因為追求自由而出現了無褲日,在歐美許多女生的眼裡認為內衣束縛了自己,所以有了不穿內衣的活動,這些事情都是在表明他們都非常的看重自由。

簡介:

紐西蘭又叫做「紐西蘭」,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國家,准確來說是在太平洋的西南部,領土由北島和南島,聯合其他小島一起組成,以庫克海峽切割,和斐濟和湯加等地相望。

而這個國家和澳大利亞很是類似,南半球的氣候都比較平和,因此孕育出了許多的農產品大國,就比方阿根廷,就比方澳大利亞,還比方紐西蘭,它是世界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出口值排名榜首的國家,因為經濟的高達興旺,城市建設興旺,且保留了許多的自然景觀,所以也成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之一。

I. 為什麼紐西蘭人在大街上都不愛穿鞋

紐西蘭人到底有多愛光腳出門?

沒去過紐西蘭的人根本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文化。

紐約時報的旅行作家在一次紐西蘭之旅後,曾在稿件中這樣寫道: 「不是所有人都光腳,但這是一個足夠大的群體,足以引起遊客的轟動和不安。」

在網路上搜索紐西蘭光腳,除了當地人的文化自信,就只剩下遊客對這種看起來就腳痛的做法的疑惑。

光腳的紐西蘭人出現在各種公共場合:超市、辦公室甚至是公共衛生間,不得不讓人重視他們強硬的腳底功夫。

對於西方人來說,這就和中國人都會武術一樣不可思議。

在紐西蘭航空最受歡迎的廣告中,靚麗的女孩也光腳走遍了每一個充滿紐西蘭風情的景點,正如他們平時的習慣一樣。

「你很難想像將自己的嫩足赤裸地放在40度高溫的馬路上,這和把腳架在火上炙烤沒有什麼區別,我甚至能聞到空氣中的腳味兒。」

一位匿名網友在帖子中寫道,表示 紐西蘭人的赤足是他在上一個夏天最難以理解的事情。

同樣的,關於紐西蘭人為什麼不愛穿鞋的疑問充斥著整個社交網路,它被稱為現代的十大未解之謎之一。

有人曾嘗試在紐西蘭的土地上光腳行走,不到3米就宣告失敗,並表示紐西蘭的馬路並沒有獨特的觸感和神奇的功效。

這讓不少好事之徒試圖挖掘在沙礫和水泥上行走的深層含義,有網友認為這是來自毛利土著的神秘保健法,並強調是從霍比特人的穿著里推斷的真相。

也有人猜測這是紐西蘭本土流行的宗教儀式,用來清除人體內的污穢,這也是紐西蘭人看起來更崇尚自由和與世無爭的原因。

「可以保證,沒有一雙被鞋子保護大的腳能忍受在馬路上行走,如果不是修煉過某種秘術,紐西蘭人不會和我們存在同一本人類起源里。」

一切說法都邏輯自洽,但又無法讓人完全信服,甚至連跟帖里的紐西蘭人都不能完全說明這種習慣的來源,只表示從祖父輩開始就被教導能光腳就別把腳塞進鞋子里。

一位在坎特伯雷大學工作了6年的英語和文化研究講師艾琳·麥基(Erin Mackie),曾在給《Litsener》雜志的投稿里,表達了自己對紐西蘭人在公共場合光腳的行為的不解和憤怒。

但她並沒有得到關於光腳文化的答案,而是收到學校的解聘書。

「她將紐西蘭人的公開光腳描述為落後、不文明、充滿危險並且排斥北美人的行為。」

「這是對毛利人傳統的攻擊,足以說明她是名卑劣的種族主義者。」

學校工作人員在事後的采訪中說道。

這種說法讓紐西蘭人光腳的秘密露出了一點苗頭,被紐西蘭人推廣的光腳現象還是和當地的毛利人脫不了干係。

在毛利人的文化中,一切的行為都與大自然聯系,並遵循尊重地球的原則。

在他們看來,人造的鞋履是對地球的一種踐踏,光腳才是一種放鬆和自由的態度,在毛利人的聚會場所穿鞋將被認為是對神聖場所的褻瀆。

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的彼得·弗朗西斯(Peter Francis)博士曾對700名紐西蘭學生進行研究調查,發現近一半的人都習慣於光腳。

AUT人類潛能中心的莉莎·麥凱(Lisa Mackay)博士也指出, 紐西蘭人的光腳並不是來源於貧富差距,它更應該被稱為一種文化規范。

他們的研究甚至發現,在 體育 比賽中,有59%的人光腳比賽,近半數的人在100m和200m的田徑比賽中光腳奔跑。

盡管地面堅硬,但20%的男孩表示願意光腳跑完3公里。

不得不佩服紐西蘭人血液里的天賦異稟,這也難怪即使在高溫烘烤的馬路上,光著腳的當地人都能赤裸相對。

「這讓我們的腳趾更能自由地呼吸紐西蘭的清新空氣。」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紐西蘭人都能放下體面,就像不是每個美國總統都愛刷推特。

但只要你豁得出面子,也能在紐西蘭體驗一次真正的天人合一。

J. 不愛"干凈"的紐西蘭人

在紐西蘭第一次看到人打赤腳時,我們正在等待從奧克蘭飛往基督城的航班.那是我們紐西蘭之旅的第三天,七月份,正是紐西蘭最寒冷的冬季,我們正要從氣溫較暖的北島飛向更靠近南極,更加寒冷的南島.

基督城是紐西蘭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南島最大的城市,是進出南島和南極的門戶.但基督城的位置在南島中部遼闊的坎特伯雷平原的邊陲,並不算最冷的地方,與最南端的斯圖爾特島比起來,還是相對比較暖和的.至少從手機上查到的氣溫數據來看,當天基督城的最低氣溫在零度左右,並不算太冷.然而,當我在機場候機室看到兩個光著腳踩在地上的孩子時,還是吃了一驚——這兩個年幼的孩子竟要這樣光著腳走出候機大廳,穿過空曠的機場,踩著冰涼的舷梯,飛向寒冷的基督城嗎?他們的父母究竟有著怎樣堅硬的心腸啊?!

事實上,孩子的父母看上去並不象鐵石心腸的樣子,他們就如此地普通的紐西蘭人一樣,長著一張誠實純朴的臉,腮幫子上肉嘟嘟的,面色異常健康紅潤.正是1840年以來典型的從英國鄉村移民到此地的農夫的模樣.那兩個孩子一個看上去四五歲,另一個大概只有一兩歲,剛剛學會走路沒多久,正是樂於到處亂竄,做一些無序的布朗運動的年紀.於是,滿候機室就見她甩著光腳丫子"啪啪啪"滿地跑.直到快登機時,地勤人員過來提示孩子的父母,大概是說不能光腳登機之類的,那兩個粗枝大葉的父母才笑嘻嘻地給兩個孩子穿上了鞋襪.

飛機在基督城降落,我們前往租車公司去取房車.這次紐西蘭之旅才算是正式開始了.

我們租的是一輛賓士的Britz房車. 這是一輛長七米八,高三米的六人房車,因此,這次除了我,諾爸和我們九歲半的兒子阿諾外,與我們同行的是我的老同學小芳,和她那一對十一歲的雙胞胎兒子大毛和小毛.趁著小芳同學還在公司里和接待人員簽著各種租車合同的時候,我和諾爸已經迫不及待地和三個孩子跑到停車場上去找我們的房車了.這是一家規模很大的租車公司,停車場上停了好幾十輛房車.一位金發瘦削的中年女士帶領我們找到了我們的房車,房車門剛一打開,孩子們就急不可待地沖了上去,同時發出了陣陣驚呼,因為房車上設施非常齊全,除了三張床以外,有獨立的衛生間,四個灶的煤氣灶台,洗手池,烤箱,電冰箱,電視機,微波爐等等,並且異常整潔干凈.之前預訂這輛車時,為了省錢,我選了一輛舊車,本以為車況可能會不太好,至少看上去可能會比較破舊了.沒想到這輛已經運行了好幾年的舊車依然這樣光亮整潔,能夠維持這樣的車況,可以想見使用者和租車公司對它的細心呵護.

接著,金發女士向我們逐一演示了房車上各種用具的使用方法.比如煤氣灶如何打開,抽水馬桶如何沖水,座位在夜間如何把它變成床等等.這時小芳同學已辦完了相關的租車手續,我們開始收拾行李,把大大小小的行李箱和包裹塞進房車上的各個儲物櫃.當我們收拾好行李,打開灶台和洗手池一側的抽屜時,再一次震驚了.幾個抽屜里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六份刀叉,大小餐盤,玻璃水杯和葡萄酒杯.各式炊具也一應俱全.每一樣餐具和炊具都擦得油光鋥亮,就象是新的一樣.我不禁在心裡感嘆道:紐西蘭人真愛干凈!然而,我的想當然很快就被接下來的事實顛覆了.

我們之前在北島的兩天因為只去了霍比屯和地熱公園,都是遊客聚集的地方,還沒有來得及到奧克蘭的大街上轉一轉,可以說對紐西蘭人的日常生活還一無所知.因此,當我們開著房車走上基督城的大街,看到滿大街的大人孩子們好多都只穿著一條短褲,光著一雙腿,有的甚至是光著腳丫子在吹著瑟瑟寒風的大街上行走的時候,我們對紐西蘭人的了解才剛剛開始.

在去紐西蘭之前,我對於光腳的最深刻的印象來自於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電影中的巴萊在深山密林中赤腳飛奔如履平地的形象令人難忘.我因此以為赤腳是原住民與大地打交道的方式.在紐西蘭如果有人打赤腳的話,那也應該是這里的土著毛利人.然而,事實上,那些"赤腳大仙"們分明都是純粹的白種人.

我們中國的古話說"寒從腳下起".所謂穿得暖最重要的就是腳下要穿得暖.腳下不冷,身上才不會冷.這幾年在網上常被垢病的所謂"秋褲"就是為了腿上不冷才成了中國人寒冬之必備品,至於溫暖舒適的鞋襪就更不必說了.因此,當我在紐西蘭乍一見"赤腳大仙"們隨處可見時,著實吃驚不小.後來司空見慣了,也就自我安慰道:大概老外們從小飲食結構和我們不同,身體更為強壯,再加上從小鍛煉,所以不畏寒冷.這樣自顧自寬慰一番後,也就心安了,不再有沖上去勸她們穿上鞋襪的沖動了(當然,之所以沒沖上去,英語不濟才是主要原因).

然而,關於''冷"的疑問雖然慢慢消退了,關於"臟"的疑問卻愈加升騰起來——地上這么臟!怎麼踩得下去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房車之旅.

第一天,由於對房車的性能還不是很了解,我們決定就住在基督城的Top 10 Holiday Park. Top 10 Holiday Park是紐西蘭最普及的連鎖房車營地,設施比較齊全.營地里除了有房車的充電停車位外,也有一些小木屋可以供給遊客居住.此外還有公共廚房,衛生間和洗衣間等設施,有些大一點的營地還提供游泳池和兒童的游樂場.

去營地之前,我們在基督城的Newworld超市裡大肆采購了一番,准備在基督城營地的公共廚房嘗試第一次在紐西蘭做飯.房車里雖然也有灶具,但畢竟空間太小,而且車上的煤氣如果用完了還得自己找地方去充,相對比較麻煩.所以我們一路上基本上都是在營地的公共廚房做飯.

既然是公共廚房,總覺得大家共用炊具,抹布等等有點不太干凈.所以之前在國內時我早已備下了一塊塑料案板和幾塊全新的抹布.炊具基本上就用房車上的.在中國,象我這樣的女人算是粗放型的,所以我只是把炊具簡單沖洗一下就用上了.如果是象我媽那種有點潔癖的女人的話,肯定是要把所有的炊具和餐具用開水燙過一遍以後才會使用的.

一進營地的公共廚房,發現我們來得有些晚了,幾個灶台和洗手池都已經有人了.我們只好見縫插針地煮了些水餃,煎了幾根烤腸就解決了晚餐. 營地里的客人除了我們來自中國,其它還是以紐西蘭本地人為主,偶爾也能遇到從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來的亞洲人,但還是以白人居多.大概是房車露營這種旅行方式在亞洲還不太普及,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出遊的亞洲人還是比較少吧.

吃過晚飯, 我和小芳同學用自帶的抹布把餐具和炊具清洗干凈,擦乾收好.至於公共區域,比如餐桌,灶台和洗手池,就用廚房裡公用的抹布洗凈擦乾,以便後來者可以正常使用.

把自己用過的公共區域清洗干凈,這個之前在准備攻略時我已經注意到了,老外都是很自覺這么做的,我們作為中國人,出了國門,當然也要注意這些生活小節,以免影響中國人在外的形象.這方面我一向都很注意,所以清理衛生時比在家還一絲不苟.然而,這時我突然留意到其它人都是用廚房裡公用的抹布洗自己的餐具和炊具,我看了一眼小芳同學,她顯然也注意到了,我們對視一眼,都沒有作聲. 廚房裡公用的抹布雖然看上去並不臟,但一想到不知多少人用過了,心裡總是不太舒服,紐西蘭人用起來卻毫不介意,他們究竟愛不愛"干凈"呢?我們都有些困惑了.就這樣一路帶著疑問來到了但尼丁.

但尼丁是紐西蘭的第四大城市,被喻為"蘇格蘭以外最像蘇格蘭"的地方,市中心隨處可見維多利亞青石建築,散發出濃濃的歷史感.我們住在離城市中心不遠的一個營地Dunedin Holiday Park.這是一座設計得非常具有藝術感的營地.每棟木屋的外牆都畫著各式各樣的卡通形象,從白雪公主到蝙蝠俠不一而足.營地後方是一大片長滿荒草的曠野,穿過這片曠野就可以到達海灘,從海灘遠眺,可以望見遠處死火山形成的山丘上一幢幢五顏六色的小屋,象是童話里的世界。

營地從房車通向公共廚房和衛生間的路上,被精心畫上了一串小鴨子的腳印,象是要指引著鴨子們從那裡穿過馬路,這份童心和幽默感令人會心一笑.這天深夜,我順著鴨子的步道走去衛生間洗漱.洗了一半,衛生間的門被推開了,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光著腳怯生生地走進來,靦腆地朝我笑了一下,就進了衛生間的隔間.我飛快地洗漱完畢,回到房車上.終於忍不住與小芳同學展開了一場關於干凈和臟的大討論.

我略為激動地說道:"就算是不冷吧,她一路從房車走到衛生間,肯定要經過泥巴地,踩在地上不臟嗎?再這樣一路走回去還怎麼上床?難道回去再洗個腳?穿上鞋不比再洗個腳方便嗎?再說我看她那樣兒回去也不會洗腳了,估計隨便拿塊布擦兩下就睡了,也許擦都不擦就睡了!"

小芳同學顯然也積壓了很久的困惑,說道:"我今天也看到有個很漂亮的年經女孩拎著一件衣服進衛生間,然後就把衣服扔在衛生間的地上,我一開始以為她是要洗那件衣服,所以扔在地上,誰知她洗完手又把衣服從地上拾起來,抱在手上出去了,分明還要再穿的.我的媽呀!地上再干凈也是公共衛生間的地啊!我真是沒法理解!"

於是我們的討論開始演變成了一場吐嘈大會.小芳同學繼續說道:"還有那公共廁所的馬桶,她們都是一屁股就坐下去了.你想想看,那馬桶多少人坐過,如果沒有一次性馬桶墊,至少應該用衛生紙墊一下吧,不然就只好撅著屁股上了."聽到這里,諾爸忍不住"撲哧"一下笑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撅著屁股上廁所不知道算不算中國人的發明.以前有些中國人因為嫌棄坐便器臟,就踩在墊圈上上廁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國外的廁所會在牆上畫一個蹲在坐便器上的小人,然後打把叉,表示這種如廁姿勢不對.撅著屁股上廁所總比踩在墊圈上文明,至少不破壞公共設施,只是撅久了難免頭暈眼花,苦了自己罷了.記得在台灣時,有一次我曾向諾爸感嘆道:"台灣的衛生間真好,很多都是蹲坑,比較干凈."諾爸照例非常學術化地總結道:"覺得蹲坑干凈,這只能說明華人的底層思維模式都是一樣的."

"大概是老外對於干凈和臟的理解和我們不一樣吧."為了避免這場討論變成紐西蘭人的批判大會,我說道:"以前在國外也常看見老外不管是在海灘,還是火車站,隨便找塊地鋪上一塊布就可以躺下睡,老外在這方面好像真的是不講究——不過,象紐西蘭人這樣,隨隨便便就光著腳的,以前還真是沒怎麼見過."

諾爸說道:"這里的馬路很乾凈,沒有垃圾和碎石,不會割傷腳,馬路之外就是草地,光腳踩在地上應該很舒服,其實我也想試試光腳到處走的."

我們開始從吐嘈中冷靜下來,試圖理解紐西蘭人的想法.我說:"紐西蘭人對於孩子的教育真的跟我們很不一樣,讓孩子光腳也許是他們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一種方式.要說他們不愛干凈的話,你看他們在公共廚房裡每次做完飯都收拾得乾乾凈凈,而且是全家動手,連四五歲的孩子也在幫忙把餐具用抹布擦乾.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這么說吧,也許他們對自己的個人衛生比較不拘小節,但對公共責任卻一絲不苟.從這個角度也許能夠理解他們對於干凈和臟的想法了吧."

小芳同學道:"有道理,我們中國人對於個人衛生很講究,但卻缺乏公共責任心.你看我們做飯的時候孩子都是在一邊玩,沒有一個人來幫忙,似乎覺得做飯就是媽媽的事,飯做得不好還要責怪媽媽,缺乏感恩之心,如果讓他們也參與到做飯和洗碗的過程當中,學會承擔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將來長大了,也才會學著承擔他們在社會當中的責任."

我笑道:"說得對,我們一定得讓孩子們在紐西蘭做一次飯."

返回基督城前夕,我們向孩子宣布了讓他們最後在基督城做一次飯的決定.話音未落,孩子們一片嘩然.然而,當他們確知這個決定已經不容更改後,便開始興奮地分配任務,我們先讓他們把冰箱里剩餘的食材了解了一下,再大致告訴他們這些食材在現有條件下能做什麼菜,然後再讓他們自己把每個菜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看著他們三顆興奮的小腦瓜湊在一起商量洗菜,切菜和炒菜的任務如何分配,我們覺得讓他們自己做飯的決定無比正確.

房車之旅的第十三天,我們又回到了基督城.在營地的最後一餐,將由孩子們親自動手完成.阿諾分到的任務是把速食的炒飯在微波爐里加熱.然後炒一個大蔥炒雞蛋,拌一個沙拉.為此,他必須學會微波爐的使用,學會用很不好用的小刀切水果和蔬菜(紐西蘭沒有我們中國人熟悉的菜刀,只有小刀),盡管看著他用那把很鈍的小刀給獼猴桃削皮時我心驚肉跳,生怕他把手給切了,但我還是忍著心疼,讓他自己動手.事實證明我的擔心純屬多餘,孩子們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強大.

這是非常豐盛的一餐,孩子們做了一桌子菜,也許算不上是美味佳餚,但孩子們都盡心盡力.我想,責任感是一個很大的詞,靠說教也許永遠也不能明白什麼是責任感,但就在洗菜,切菜,炒菜這些瑣碎的小事中,在孩子們心裡,很多觀念也許慢慢就建立起來了.

第二天下午,我們把車開回到租車公司,接待人員讓我們把自己的行李拿下車,將垃圾收好扔進垃圾箱,有多餘不用的東西可以另外裝袋放在指定的地點給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使用.因為我們之前租車時為了能夠盡快辦好還車手續,趕上回奧克蘭的班機,已經額外支付了一筆最後清理打掃房車的費用,所以我們最後只是把車上所有的東西歸了位,沒有進行最後的清掃.但看著公司清潔人員走進房車的身影,我相信我們的房車必將再一次以整潔干凈的面貌迎接新的客人,這也算是我此行對紐西蘭人建立起來的信心吧.

在奧克蘭最後逗留的兩天,我們去了一次高架橋港.港口裡停泊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遊艇和帆船,是一個拍照的好去處.出乎意料的是,那裡還有一個兒童游樂中心.孩子們歡呼雀躍,在游樂中心肆無忌憚地玩耍著.突然,我發現大毛不知什麼時候早已脫去了鞋襪,把褲腿捲起老高,無拘無束地在滑梯和沙坑裡爬來爬去.我笑著指給小芳同學看:"你看,大毛已經紐西蘭化了."我們都笑了起來.

後來我才知道,在紐西蘭,中小學生上體育課都是必須打赤腳的.這也許是來源於一種更加健碩的世界觀吧.尤其是隨後在網上看到一張紐西蘭的主教大人光著腳笑嘻嘻走在大街上的照片後,對於紐西蘭的"赤腳大仙"們,我終於釋然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