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南北島為什麼牧場廣

紐西蘭南北島為什麼牧場廣

發布時間: 2022-12-31 04:10:49

『壹』 紐西蘭南北二島的區位有利因素

地表豐富。
紐西蘭南北二島的區位位於兩個版塊之間形成了丘陵、火山等地貌,所以紐西蘭南北二島的區位有利因素就是使地區的地表更加豐富了。
紐西蘭(英語:NewZealand),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全國由南島、北島兩個大島和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南北島之間是庫克海峽。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境多山,平原狹小。總面積約2700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15000千米。

『貳』 紐西蘭牧場分布區的地形特點是什麼並說明紐西蘭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紐西蘭農業用地1564.03萬公頃(摺合15.6萬平方公里),其中畜牧業用地1152.91萬公頃、耕地75.94萬公頃。紐西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業國家之一,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左右,從事畜牧業的人口約占農業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養羊、養牛最多的國家。紐西蘭農場遍布全國各地,總體南島多於北島.因為南島比北島雨水更充足,經濟不如北島發達,荒地更多.
原因
1、氣候適宜畜牧業發展。紐西蘭地處南太平洋,南緯34º-47º,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2月)平均溫度26℃,冬季(7月)平均溫度12℃。降水量10003000mm,大部分地區牧草可全年生長,多年生黑麥草和白三葉混播的人工草地是主要的草地類型,牧草產量達1100020000kg/(hm2·a)。
2、家畜生產成本低廉。由於氣候條件優越,採用劃區輪牧的方式,家畜終日在草地上採食,節省了棚圈等設施和勞力的費用,畜牧業生產成本僅相當於歐美國家的40%。

『叄』 紐西蘭的經濟活動主要分布在南北哪個島為什麼

首先,相對南島,北島以丘陵為主,比起山地為主的南島要好;其次,北島氣候較為溫和,跟更利於農業發展;再次,北島城市較多,較大,奧克蘭為經濟中心,市場較為廣闊....

『肆』 紐西蘭成為著名畜牧業國家的原因

1。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紐西蘭是位於太平洋西南方向的以一個島國,由於四面環海,加上緯度較低,四季陽光充沛,降雨適量,因此紐西蘭具有得天獨厚發展畜牧業的氣候條件。
2.紐西蘭人對畜牧業資源的合理管理。
紐西蘭之前也出現過因為過度放牧而造成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恢復了正常,從此,紐西蘭人逐步意識到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嚴格遵從「草畜平衡」的原則,即有多少牧草養多少家畜,盡量是草場的產草能力跟家畜所需的牧草量達到平衡狀態。
3.不同時期放牧畜群不同。
紐西蘭的牧場主會針對草的生長過程而決定不同時期放牧的畜群,例如在初春草還是嫩芽的時候,畜群主要由小羊羔組成,因為小羊羔的食量相對較小,對生長期的草場造成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同時,嫩草是優質飼料,有利於小羊生長。
4.良種牧草
紐西蘭人比較注重牧草品種的選育,他們根據當地土壤狀況以及氣候條件選育最好的牧草品種。經過100多年的努力,紐西蘭已建成人工草場910多萬hm2,約佔全國草場總面積的70%,幾乎覆蓋了整個平原和丘陵。人工草場一般是以70%的黑麥草籽和30%的紅、白三葉草籽混播。三葉草喜溫暖氣候,夏季生長量大,起固氮作用,而黑麥草則在冷涼、潮濕的冬、春、秋季節都能生長。這種科學的結合能使全年草量比較均衡。人工草場每半月即可輪牧一次,每公頃可養羊15-20隻,高的可達20隻以上,比植被好的天然草場提高5-6倍。同時人工草場播種一次可使用多年。另外,紐西蘭的農牧場主十分重視人工草場的管理,為防治草場退化,人工草場每年要用飛機施肥1-2次,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區,施肥時還要加入硼、硫、銅、鋅等微量元素肥料,以保證家畜營養的需要。紐西蘭盡管人工草場比重很大,但對天然草場也很重視,採取了一些有力保護措施如根據國家專設的研究機構應用遙感監測和實地調查取得的數據,對不同地區分別確定牲畜頭數。
5.良種牲畜
紐西蘭飼養的牲畜已全部良種化,並按各地的雨量、溫度與自然條件飼養不同畜種,實行區域性專業生產。通過畜種的不斷改良使得畜產品生產能力大大提高。近幾年來,紐西蘭每年的畜產品出口額都佔全國出口總額的50%以上,其中每年出口的胴體羔羊就有3 000萬只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羔羊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國。其中黃油、乳酪等乳製品行銷世界上50多個國家。
6.草原投資機制合理
紐西蘭政府為了充分發展畜牧業,對不同地區的草場實行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投資辦法。
(1)凡是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方,草場均為牧場主私人所有,投資建設草場由私人負責,草場可以自由轉賣。
(2)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荒漠草場多為國家所有,牧場主要通過合同租用,或者由國家土地開發公司建成可利用的草場後,再賣給牧場主。為了鼓勵牧場主對草場進行開發和建設,國家曾經對大面積圍欄、平整土地、大型水利工程等項目給予一定的投資補助,並發給低息和無息貸款。紐西蘭政府的這種做法改善了草原的整體狀況,草原的載畜能力提高。隨著市場的逐步完善,近年來逐步減少或停止了對私人草場建設的優惠,實行市場化原則,除保留少量的化肥補貼外,投資全部由私人負擔。
7,流通渠道暢通
紐西蘭畜產品流通採用了靈活有效的形式。畜產品流通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通過拍賣市場出售。羊毛和活畜大部分是通過拍賣市場成交的。二是直接出售。目前,少量的羊毛和少量的牛、羊,不通過拍賣市場出售,而由出口商直接到農牧場收購。三是合作社經營。紐西蘭奶品生產者局在全國設有奶製品公司。奶農生產的奶,由公司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出口。

『伍』 紐西蘭南島西側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比重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紐西蘭種植業欠發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地形因素:紐西蘭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廣大,平原面積狹小,耕地面積小,因此不適宜發展種植業。
2.氣候因素:紐西蘭位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各月降水分配較為均勻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各月降水分配較為均勻的氣候特徵反應了當地的陰雨天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因此不利於種植農作物,但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多汁牧草可以用來飼養牲畜,所以紐西蘭的畜牧業發達。
因此紐西蘭種植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是光照和地形。

『陸』 紐西蘭牧場分布區的地形特點,並說明紐西蘭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紐西蘭農場遍布全國各地,總體南島多於北島.因為南島比北島雨水更充足,經濟不如北島發達,荒地更多.
紐西蘭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1:自然環境好,氣候好,雨水充沛,草長得快.
2:畜牧經驗豐富,過去英國把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當作後備倉庫,當英國打仗的時候,國內的畜牧業必然受影響,需要靠澳新提供肉,奶等產品.
3:紐西蘭山地多,平原少,不適合開展大規模農業種植,而畜牧業不受地形限制.
4:畜牧業比農業成本低,紐西蘭地廣人稀,人力資源貴,放牧1,2個人就能解決了,如果種地需要大量人力.

『柒』 分析紐西蘭南島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

紐西蘭地處南緯34°~47°之間,除北島北部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外,其
余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盛吹西風,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豐沛。
南島由於西風和地形的影響,降水量西多東少,西海岸一般在 2,000~5,
000毫米,個別地方可高達6,500毫米;山地東坡為雨影區,降水量少,一
般為500~700毫米,克盧薩河中游僅335毫米。降水的季節分配,除南島內
陸全年少雨、夏雨偏多外,大部地區終年有雨,冬季稍多。東部沿海平原夏
溫稍高,降水較多,這種終年溫和濕潤的氣候有利於森林和草被的生長,宜
於牛羊終年放牧。

『捌』 紐西蘭南島比北島冰川廣布原因

北島主要是丘陵,山地少只佔全島面積的18%,且海拔高度低。山地分布多偏於東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在1,500米左右。南島主要是山地,占該島面積的
70%,且高度大,許多高峰超過3,000米,中部的庫克山海拔3,764米,是紐西蘭最高峰。高山頂部多雪和冰川,現代冰川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

『玖』 下圖是紐西蘭地形和牧場分布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紐西蘭領土由南島和北島組成,面積26.8萬


⑴沿海平原和坡度較平緩的山地丘陵地區溫暖濕潤的氣候;海運便利;國際市場需求大;技術條件和品牌知名度
⑵西風帶、海峽與西北風一致;喇叭口狀海峽,兩岸陡峻加劇風浪(狹管效應);冬季南北溫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大,風力更強

『拾』 紐西蘭「南島大開發」,難

作為南半球少有的發達國家,紐西蘭也和其他國家一樣面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最顯著的就是北島要遠強於南島,這也就是迫使了紐西蘭實施南島大開發政策。可作為只有兩座島嶼的國家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地域發展差異呢?

紐西蘭的國土主要是南北兩島組成,但兩座島嶼又各有特點。北島主要以丘陵低地為主,有茂密森林和肥美低地。紐西蘭最長的河流——懷卡托河就在北島。在這之外北島還分布著眾多湖泊和河流,東海岸更點綴著海灣和小港。

北島豐盛灣 來源.Pexels

紐西蘭南、北島自然差異和港口城市分布示意

南島的地形地貌主要是高山,南阿爾卑斯山貫穿南島的西部,佔了南島一半面積。高地中的河谷地帶則是湖泊的集中分布地區。南島的西海岸受到峽灣切入陸地的影響形成鋸齒狀的海岸線,東海岸則是紐西蘭最大的平原地帶。

位於紐西蘭南島西部的南阿爾卑斯山脈,是整個南島的天然分水嶺。「南阿爾卑斯山脈」一般是用來泛指整座山脈,組成這座山脈的其他眾多小山脈有許多各自不同名稱。來源.Pexels

南島衛星雲圖 來源.Pexels

1000年前毛利人的先祖乘船到達紐西蘭。在對紐西蘭進行 探索 後毛利人選擇了北島作為主要定居地。北島的地勢相對起伏小,且具有肥美低地和適合航行的海灣港口。對於航海民族來說,港口可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因而定居北島後,毛利人在島上發展種植業,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手工業,建設港口與其他太平洋島嶼進行航海貿易。

毛利族(Māori),為紐西蘭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波利尼西亞人。「Māori」這個詞在毛利語語境中表示「正常」或「正常人」之意,當時的歐洲人進入紐西蘭地,毛利人便如此自稱。外邦人則稱呼「Pakeha」(原意有「反常人」的意思。)。圖為毛利酋長畫像。來源.Pexels

1840年英國與紐西蘭的毛利人酋長們簽訂《懷唐依條約》。英國獲得了紐西蘭土地的統治管轄權,正式將紐西蘭變為殖民地。然而有趣的是條約簽訂的雙方對於這份條約都是各有不同的理解。《懷唐依條約》有英語和毛利語兩個版本,由於當時毛利語與英語互不相通的原因,很多條款內容在不同語言版本下所表達的意思都不一樣,自然而然地雙方對條約內容存在著巨大差異。

在條約簽署之後,毛利人認為紐西蘭仍屬於他們,條約用來向白人指出並時刻提醒他們已做出的交換;白人則相信,他們已經獲得了"實質性的統治權"。

緊接著的便是熟悉的殖民劇情,大量大批的歐洲移民從歐洲,主要是英國遷移到紐西蘭。在經歷殖民政府和移民的變相掠奪以及多次反抗戰爭後,毛利人的 社會 組織徹底瓦解,大量土地被殖民者掠奪,紐西蘭徹底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紐西蘭國旗左上角的英國「米字」圖案 來源.Pexels

奪取土地後歐洲殖民者在紐西蘭發展起畜牧業、林業和種植業。這些主要是配合英國當時的殖民地農業供應政策,主要是為英國本土輸送原料和初級農產品。北島地區多半島和海灣,多優良港口,十分有利於原料和初級農產品的出口運輸。同時多港口讓北島承接外來移民變得十分便利,移民也可以選擇在多個不同的港口定居。相比之下南島南島雖面積較大,但全境多山,溫度較低,發展經濟要稍遜於北島。何況南島地區不如北島那樣多海灣良港,只有西海岸克萊斯特切奇地區有優質港口。因此在起步階段北島就優先建立起了初步的經濟生產體系並推動了城鎮人口的快速發展,南島則發展相對緩慢很多。

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劣勢,政治上的因素也讓南島落後。奧克蘭是英國殖民者登陸紐西蘭後的首個定居點,也是殖民者指揮中心,地位等同於紐西蘭的首都。而之後殖民者也確實將奧克蘭定為首都。北島更是多了一層政治因素的加持。在1865年,紐西蘭政府為了實現南北島平衡發展才決定將首都前往惠靈頓。

遠眺紐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的海港大橋和中央商務區 來源.Pexels

在維多利亞山眺望惠靈頓港及市區 來源.Pexels

20世紀的20年代來自諾魯的磷肥大量進入紐西蘭,磷肥配合"濕潤"地區的氣候,讓紐西蘭待開墾的貧瘠土壤生長出牧草。懷卡托、瑪納瓦圖(Manawatu)和塔拉納基這樣的森林和沼澤地地區都開始發展起奶牛養殖業。同一時期戰後的經濟繁榮帶來消費主義的盛行,加上紐西蘭此時是將自己定位為大英帝國的牧場,依靠英國的投資發展牧業並輸送奶製品等農產品。因此為了滿足國內外巨量的農產品需求,紐西蘭除了開墾拓荒北島剩餘的荒地外,還積極發展密集型農業。這也就帶來了北島地區新一輪的人口增長,而森林轉換成牧場也帶來新城鎮的出現和舊城鎮的擴大。

紐西蘭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來源.Pexels

不過這些好事都只發生在北島地區。南島未開荒的土地都主要集中在山地,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南島缺少優質港口,不利於農產品的出口,交通運輸上的劣勢使得南島沒有實現像北島那樣搭上這趟世界經濟的快班車。

二戰結束後紐西蘭有感於戰時供應品海外供給困難,因而開始布局建設自身體工業體系。1945年後紐西蘭出現一些小規模工業企業,60年代末70年代初這些工業企業集中發展成為規模以上企業。然而紐西蘭採取了犧牲南島發展北島的區域發展策略。這些都是紐西蘭在70年代以前所建立了三大主要工業區,即奧克蘭、惠靈頓和克萊斯特徹奇。而這三大工業區只有克萊斯特徹奇分布在南島,其餘兩個都在北島。對於以出口經濟為主的紐西蘭來說,光有土地人口城鎮可不行,還需要港口。北島的港口不僅數量多且大多適用於發展外貿港,南島相比之下只有東海岸的克萊斯特切奇符合外貿海港的條件。

紐西蘭第三大城市、南島第一大城市克萊斯特切奇 來源.Pexels

工業的發展對勞動力提出新的要求,紐西蘭開始積極引入國外成熟的技術工人移民,為工業發展提供勞動力。為工業而來,勞動移民自然而然會是集中遷入主要的工業城市,這也就帶動各大工業城市的城鎮化。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毛利人跟隨著城鎮化進程,開始離開鄉村社區進入鄰近的城市,開始了毛利人的城市化進程。這些毛利人進入城市後成為廉價勞動力,從事工業或是服務業的生產服務。

紐西蘭南、北島人口集中地區和鐵路分布差異 來源.Pexels

但在整個戰後的經濟發展時期紐西蘭的工業分布是極其不平衡的。絕大部分的工業企業都位於北島,相比之南島只在克萊斯特切奇地區建立起了製造業體系。因為該區域是南島東海岸少有的良港,非常適合初級工業品的出口和工業品的輸入。

因此在整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戰後經濟時期。北島的工業發展的速度超過南島,到70年代中,全國工業企業的75%都集中在北島。最終形成了紐西蘭北強南弱的經濟格局。

70年代全世界都進入了滯漲的發展低迷時期,紐西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巨大沖擊。世界性經濟危機就帶來了海外移民的大量減少,從而連鎖導致紐西蘭人口急劇減少,加上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使得紐西蘭失去了傳統的出口市場。在這兩大打擊下,紐西蘭城市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三大工業區除了奧克蘭外惠靈頓和克萊斯特徹奇兩大工業區在製造業和銷售業中,就業率的發展處於倒退或停滯不前的狀態。這一種現象推動了紐西蘭城市分散化和經濟結構調整。

停滯性通貨膨脹簡稱「滯脹」,70席捲全球 來源.Pexels

在這次滯脹危機中盡管製造業和銷售業處於低迷,但三大工業區開始調整經濟結構,發展信息服務業。奧克蘭就走在其他兩位的前面,奧克蘭信息服務業增加速度遠遠超過其它兩市。特別是在金融、保險及房地產中奧克蘭的增長度是另外兩市的二倍。惠靈頓和克萊斯特切奇不僅要承受就業增長停滯倒退和城市轉型的劇痛,更要將以往的製造業和銷售業對外分散,在限制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動和城市發展的同時也引起了城市的分散化。這就導致了北島餘下地區的就業增長率超過了奧克蘭。而南島餘下地區,雖然其就業增長率仍不及北島的一半,但還是與就業率下降的克萊斯特徹奇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這次經濟結構調整對南島地區來說是復雜的。南島獨秀一枝的克萊斯特切奇工業區可謂是元氣大傷。南島當時向其它地區分散製造業的發展措施束縛了克萊斯特徹奇市製造業的發展,使克萊斯特切奇的眾多工業部門處於停滯不前狀況甚至出現倒退的情況。而相應的服務業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造成了該地區的城市和工業分散。雖然南島其他地區承接了一部分製造業,實現了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但南島其他地區畢竟基礎薄弱,即使接受了來自克萊斯特切奇的製造業也沒有實現飛躍式發展,倒是一種緩步發展的態勢。

紐西蘭南島皇後鎮 來源.Pexels

這樣的發展態勢也就造成了奧克蘭逐步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奧克蘭逐步發展成為紐西蘭的核心,成為紐西蘭第一大城市。這也就帶來南島地區的發展落後和民眾的不滿,畢竟北島有奧克蘭和惠靈頓兩大工業區,加上奧克蘭強大的主導作用。南島的發展自然而然是無法趕超的。在南北島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紐西蘭政府最終決定投入資源,對南島進行開發。是平衡紐西蘭南北島的發展,帶動整個紐西蘭實現均衡發展避免核心獨大的重要規劃。

奧克蘭天際線 來源.Pexels

回顧紐西蘭南北島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地理劣勢和長期的重北輕南政治政策讓南島長期發展落後於北島。盡管紐西蘭政府並沒有想過平衡南北兩島,但過去都因為各種因素,主要是政治和經濟因素的影響,而沒有產生實質效應。進入21世紀紐西蘭再次對南島進行大開發同樣是平衡南北島發展的考量,也是關乎國內南北穩定團結的政治策略。

長耳兔 地緣谷成員

參考資料:紐西蘭: 歷史 、民族與文化.趙曉寰 喬雪著;紐西蘭史.菲利帕·梅因·史密斯;列國志 紐西蘭.王章輝;紐西蘭城市的分散化.方文常;90年代以來紐西蘭經濟發展特點及趨勢.湯明潔 朱彤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