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南島為什麼有雨林
A. 為什麼紐西蘭南島多雪峰和冰川
南島緯度高,山地比重大,平均海拔高氣溫低;終年在濕潤的西風控制下,加之山地地形的抬升,降水豐富。
B. 紐西蘭南島山脈的成因
南島山脈形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是因為紐西蘭南島處於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因為是消亡邊界,所以兩板塊相互擠壓,相互作用,使得南島海拔不斷增高,所以就形成山脈。
紐西蘭南島是組成紐西蘭的主要兩個海島之一,位於紐西蘭南部,北以庫克海峽與北島相隔;南隔福沃海峽與斯圖爾特島相望,西距澳大利亞1600公里,東鄰湯加、斐濟。
南島海岸線長6900千米,有許多美麗的海灘,最北部費爾韋爾角至南端布拉夫,相距840公里,東西最寬處336公里,全島面積154037平方千米,是紐西蘭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第十二大的海島。
(2)紐西蘭南島為什麼有雨林擴展閱讀:
河流大部分自西部山區流經東南部平原,注入南太平洋。主要河流有克魯薩河、懷塔基河等。
全境多山,山地面積佔全國面積的50%,無論是茂盛的雨林、清澈的湖泊,還是綠草茵茵的和山坡、水清沙白的海灘,無不顯示紐西蘭的清新和美妙。
南島西海岸的南阿爾卑斯山脈是紐西蘭的最大山區,庫克峰是紐西蘭的最高峰,海拔3754米。東部沿海有狹長平原,以坎特伯雷平原最為重要。毛利語中的南島為"Te Wai Pounamu",翻譯成中文就是"綠玉水"的意思。
C. 紐西蘭南島降水分布特點及原因是什麼
降水分布特點:降水西部多,東部少。
原因:紐西蘭南島位於盛行西風帶;西部位於來自海洋的濕潤的西風帶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東部位於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少。
D. 紐西蘭南島有哪些景點好玩
如果你的足跡曾踏遍世界各地,你是否也會將紐西蘭比作是地球上比天堂更美的地方。這個國家似乎受到上帝的寵愛,無時無刻不接受著大自然最好的饋贈。滿眼蒼翠,水清如鏡。
而紐西蘭南島,則擁有你所體驗過的最純凈的自然景觀。你的眼睛暢游在如調色板般色彩壯麗、充滿張狂的景緻中,身體所呼吸到的卻是滿滿的清新與清澈。如果你是個熱愛擁抱大自然的人,紐西蘭南島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紐西蘭南島有哪些景點好玩呢,小編帶你一起看看。
格林諾奇奇幻色彩的魔戒小鎮
格林諾奇(Glenorchy)位於瓦卡蒂普湖(Wakatipu)最北端,距離皇後鎮車程約45分鍾,是通往眾多健行步道和中土魔幻世界的門戶。
格林諾奇蔚為壯觀的風景使這里成為了電影大片的首選拍攝地,《指環王》三部曲及《納尼亞傳奇》都在此大量取景。
![](http://www.gonzalobarr.com/images/loading.jpg)
從努蓋特角步行5分鍾便可到達燈塔,欣賞海岸線兩端迷人的風景。從燈塔向下看去,能夠見到眾多的海豹懶洋洋地躺在岩石上,或者在礁石間游泳嬉戲,享受慵懶舒適的怡人時光。最好隨身攜帶望遠鏡,以便能近距離觀察生活在這里的海豹群。
努蓋特角同時也是海獅、灰鷗、鷺鷥、黃眼企鵝、篦鷺和塘鵝的棲息地。海象和豹形海豹偶爾也會造訪此處。如果向水中注視一會,還可能會看到赫氏海豚的蹤影。
沿著步道,從努蓋特角一路輕松步行至怒吼灣(Roaring Bay),在這里你可以偷偷「躲」起來等待黃眼企鵝的出現,和他們來一次浪漫邂逅。清晨和日落是最佳的觀景時間。
E. 紐西蘭南島降水分布特點及原因是什麼
降水分布特點:西北部降水多,東南部降水少;
原因:地處盛行西風帶,西北部位於西風帶的迎風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東南部位於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少。
F. 紐西蘭南島降水分布特點及原因是什麼
分布特點:紐西蘭南島西北部降水多,東南部降水少。
原因:紐西蘭南島西北部位於西風帶(西北風)的迎風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東南部位於西風帶(西北風)的背風坡,降水少。
G. 紐西蘭為什麼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山嶽冰川
全世界有冰川的地方很多,但是一直從高山上延伸到距海平面僅300米處的溫帶雨林,能讓普通遊人零距離傑出的冰川,全世界一共只有三座。其中兩座在紐西蘭南島。因此來紐西蘭如果沒有爬過冰川,就像到了中國沒有走上過萬里長城一樣。本文詳細介紹了紐西蘭冰川的特點和位置,前往冰川的路途,攀登冰川都有哪些不同的選擇,以及攀登過程中的奇風異景。
到紐西蘭來一定不能錯過的是南島西海岸的冰川, 阿爾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
這兩個冰川是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 冰川從阿爾卑斯山脈南麓淌下,一直延伸到距海平面僅300米處的溫帶雨林。你可以很輕松的走到冰川腳下,可以走上冰川零距離的接觸冰川,對身體素質沒有特別的要求。這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很難做到的,是紐西蘭非常獨特的一項must-do experience.
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非常相似,互相離的也不是很遠,到底選擇哪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愛好,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並咨詢了分別去過這兩個地方的洋人驢友,總結出一條重要的區別,
那就是弗朗茨•約瑟夫冰川要比福克斯冰川干凈一些,冰層更白更透亮一些。有了這條結論,作決定就不難了。當然是弗朗茨•約瑟夫冰川,而且我們決定參加8小時的冰川徒步旅行的項目。這項活動是所有活動中最熱門的一項,最好提前預訂。但是,西海岸的氣候變化無常,一年365天有300天有雨,年降雨量高到6-8米。這么大的降雨量是維持這個神奇冰川存在的來源;當然如果趕上這種雨天,那麼走冰川的難度大大增加,而樂趣大大降低。而且如果因為下雨而想取消的話,是沒有退錢一說的。所以想要最大程度的體驗冰川,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有相當嫻熟的登山技巧,也可以考慮自己登冰川,這兩個冰川中,只有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允許遊客自己攀登。但是,當地政府警告說:Unless you have the correct equipment and ice climbing experience, for your own and others safety, you should not consider climbing on the glacier. If you wish to walk on the glacier it is strongly advised that you go with a guided walk company. 掌門和我哪條都不具備,所以我們選擇跟向導上冰川,是全天8小時的那項, 可以在冰上體驗6個多小時。我們當時去的時候費用是90紐幣一位,今年聽說漲到了160紐幣一位。不過還是非常值得的。如果體能不太好,可以選擇直升飛機,390紐幣一位。
我們去的時候是十月底,春天,氣候要比冬天穩定一些。我們是從皇後鎮出發,計劃在Wanaka 湖停留兩個晚上,然後前往弗朗茨•約瑟夫冰川。 一路上我們都在關注冰川的氣象預報,其預報的准確度僅限於24小時之內。因此計劃一定要制定得很靈活,經得起隨時的調整。當我聽到明天的冰川是晴天,後天(也就是我們計劃登山的日子),氣候將轉多雲, 護法當即決定取消一晚上的住宿,提前一天趕往冰川。後來的事實證明了護法的英明果斷。 從lake Wanaka 出發到冰川將近500公里,估計需要至少5小時。這一段路途是山路,很是崎嶇,如果有暈車的朋友就開不快了。我們趕到冰川住處的時候已經快晚上九點了。從來沒有冰川的體驗的掌門和我都很興奮,熱烈地討論著明天上冰川的都要帶些什麼,會不會很冷,要不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迷迷糊糊中天光大亮了。好一個晴朗的天。湛藍湛藍的天空,零星的點綴著幾朵白雲,微風拂過,真真是個好的不能再好的天了,真真是太適合登冰川了! 為了保險起見,想想要在冰上行走一整天,掌門和我還是穿了毛衣毛褲,我還帶了手套,各自背了一個雙肩包,帶了足夠的水和食物,精神抖擻的出發了。到了集合的地點,已經有點出汗了,這才發現所有成員中就數我們兩個穿的最多又最沒用,因為我們穿的衣服都不防水。上冰川最關鍵的一點是要保持乾燥。唉,出洋相了,迅速的借了兩件防水外套換上。 向導發給我們每人一雙登冰川的專用靴子, 好沉阿, 一穿上兩條腿就象綁了兩大包沙袋一樣,邁不開步了。想想要穿著這雙鞋走八小時,心裡不免有些發怵;偷偷看了一眼掌門,只見掌門也瞪著兩條腿發呆。 我們兩個互相看了一眼,決定減輕裝備,精簡了一下食物,脫掉毛褲,只帶一個相機,這樣一來感覺輕松不少。 我們一行由20多個人,大多數是白人,歐洲,美洲來的,包括我們兩個,一共只有4個亞洲面孔。其他遊客大多比較年輕,20歲左右,利用假期出來游世界,身體看上去也比較強壯,大多數都是一身短打扮。我看著他們裸露的胳膊大腿,想想冰川,就替他們捏把汗,不過後來的事實還是證明我多慮了。
H. 紐西蘭南島為什麼多河流
地形影響。紐西蘭南島是組成紐西蘭的主要兩個海島之一,位於紐西蘭南,南島有一個很大的山脈,叫做南阿爾卑斯山脈,而這個山脈剛好與西行風垂直,被山脈擋住強風會使潮濕空氣往上升和然後形成降雨,南島由於西風和地形的影響,降水量西多東少,西海岸一般在2000到5000毫米,個別地方可高達6500毫米,受這樣的地形影響就形成了許多河流。
I. 紐西蘭的氣候
紐西蘭的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正如材料中所說,附近沒有大片陸地影響氣候變化,因此海洋性氣候特徵顯著,這樣,無論是氣溫年較差,還是日較差都很小,正如材料中所說:冬夏季的氣溫相差甚少,僅10度左右。這與中國夏季高溫、冬季寒冷的顯著大陸性氣候特徵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紐西蘭位於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邊界處,由於板塊碰撞擠壓,島上形成高大山脈,對氣流產生很大影響。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於中緯度地區,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西風自西向東吹,故山脈的西側為迎風坡,暖濕氣流沿迎風坡爬升,形成地形雨,雨量較大,而山脈的東側為背風坡,成為雨影區,降水量遠低於迎風坡。正如材料中所說:西南沿海地區可達5000毫米以上;東海岸僅5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