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多少年被水淹沒

紐西蘭多少年被水淹沒

發布時間: 2023-01-15 02:03:22

『壹』 紐西蘭歷史,你知道多少

毛利人約在一千年前乘坐一支或多支雙體獨木舟來到鬱郁蔥蔥的紐西蘭。他們是技術嫻熟的航海家,依靠星星的導航,乘風破浪,尾隨候鳥遷移的航跡來到南太平洋。
根據毛利人的歷史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乘坐獨木舟船隊,從哈瓦依基來到北島東北海岸。據說塔希提航海者庫佩是第一艘獨木舟-瑪塔赫羅瓦號的船長。他的妻子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奧蒂羅阿」(意即「長白雲之鄉」)。
玻里尼西亞定居者抵達紐西蘭後,很快在這片充滿飛鳥和近海哺乳類動物的新大陸上,適應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當人口以每30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長,豐富的資源逐漸組建消耗殆盡這些定居者被迫改變生活方式,他們學習根據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將它們貯存起來。與眾不同的毛利文化逐漸形成,出現了許多圍繞移居「長白雲之鄉」的神話和傳說。
歐洲移民史
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偶然發現紐西蘭的歐洲探險家, 尋求的是一個傳說中的南半球大陸。
最早來到這里的是荷蘭船長阿貝爾塔斯曼。 塔斯曼指揮兩艘商船從貿易港口麥瓦出發,於1642年末在南島最北部的一個避風港灣下錨。 塔斯曼船長沒有能夠和當地毛利人建立起友好關系,他的四名船員在流血沖突中被殺死,發生沖突的地點從此得名「屠夫灣」。 後來,一名荷蘭繪圖員沿襲荷蘭一個沿海省份的名字, 從此此地稱為「紐西蘭(New Zealand)。
歷史上記載第二名抵達這里的歐洲人是一個多世紀後的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 他指揮「努力號」進行一次科學探險航行並在茫茫大海終於1769年看到了北島的東海岸。 庫克船長環繞北島和南島航行,繪制了南北島地圖,記錄了有關毛利人的情況並採集了動植物標本。
庫克在1773年和1777年再次來到這里,並記錄了他的所見所聞。 由此引發了歐洲旅行到紐西蘭的浪潮。 新來到這里的大多數人是商人, 捕鯨人, 捕海豹人及傳教士, 短期停留的商人熱衷於開發紐西蘭的資源, 向海外出口大量貴重的商品。 然而,傳教士也希望把基督教傳入紐西蘭。
懷唐伊條約
至1840年,大約有十一萬五千毛利人及兩千名歐洲移民者,歐洲移民顯著的影響了毛利人的文化、經濟生活。毛利人酋長開始日益關注他們的土地和文化所遭受的破壞及無節制的開發。他們向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尋求幫助。作為當時主要的海上強國,英國被視為有能力提供保證以及法律和秩序體系。英國樂意接受這些要求,因為他們想防止法國人和美國人獲得對這片新土地的任何控制。
1840年二月間,五百名酋長簽署了紐西蘭的建國文件-《懷唐伊條約》。該條約賦予女王購買毛利人土地的權利。作為回報,毛利人以夥伴關系享有英國國民的所有權利和優待。保證毛利人擁有其土地﹑森林及捕魚權利的條款使條約順利簽署。
條約簽署時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但在大量移民對土地需求的壓力下以及英國當局堅持其權威,致使條約的影響力減弱。一些毛利人部落拒絕出售土地,或者在他們的部落土地上拒絕接受英國法律,因此觸發了1860年間的紐西蘭戰爭,造成大量土地充公及其它不公正的事件。至1890年間,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紐西蘭土地仍掌握在毛利人手中,四分之一的土地以非常不利於毛利所有者的條件租借給歐洲人。
國家成長史
在十九世紀的中、後期,特別是1882年第一次運送冷凍肉品至英國之後,紐西蘭的成長便是以畜牧業為基礎,在此世紀的中期,由於在南島發現了金礦,亦帶起了一陣經濟的繁榮。
前所未有的社會進展伴隨著 經濟成長,在1893年,紐西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給予婦女投票權的國家,老人年金制度於1898年開始實施,成為1930年代全面性社會福利制度的先鋒,這又是另一個世界第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紐西蘭以英國在歐洲站在同一陣線,在中東則與土耳其並肩作戰,傷亡相當慘重,當時每三個介於20歲到40歲的男人中,就有一個受傷或犧牲於戰場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紐西蘭部隊的足跡從歐洲、中東、東南亞到太平洋地區,戰後紐西蘭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之一。
從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農業為紐西蘭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但在最近幾十年間,成長逐漸趨緩,然而從1984年起,紐西蘭政府便大刀闊斧的推動經濟改革,希望紐西蘭更具生產力,並提高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受理歷史的不公正待遇
過了一個世紀以後,紐西蘭民眾開始認真對待毛利人的訴求,並由政府採取行動。在1975年,政府成立了懷唐伊法庭,開始受理毛利人對違反懷唐伊條約的起訴。
迫於毛利人的壓力,1984年的工黨政府同意該法庭受理對政府不當作法的起訴,時間追溯到1840年。這種轉變使政府可以統籌考慮幾代人尚未解決的不公正待遇問題。《懷唐伊條約》目前在維護紐西蘭民族觀系中佔有中心地位,作為民族和解的依據而受到毛利人和白人的共同承認。在近年中,政府一直積極地處理以條約為基礎的起訴,以便解決歷史上的不公正待遇。

『貳』 紐西蘭南島中部遭遇「百年一遇」嚴重洪災,4千人疏散,目前情況如何

紐西蘭南島中部遭遇“百年一遇”嚴重洪災,4千人疏散,目前情況如何?情況並不樂觀,4000多人被緊急撤離家園。當地地區發現了百年難遇的歷史洪災,所以導致很多人都被迫離開家。這個房屋的摧毀就像是世界末日一樣,所以當地的情況其實並不樂觀,滔天的洪水淹沒了農村的土地,而且很多人還失蹤了。

當地情況並不樂觀,很多人都失蹤

對於這個地方的洪災,我感覺還是挺復雜的,因為有很多人都已經失蹤了。洪水淹沒了這些土地和房子,而且房子被摧毀的就像是世界末日來臨的一天。感覺還是比較糟糕的,所以說很多人都只能被迫離開。當地非常的慘,就像是地震了一樣,滔天的洪水襲擊到了紐西蘭當中,而且還有很多人都失蹤了。感覺還是比較悲慘的,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多多製作一些措施,不要讓老百姓流離失所。

『叄』 紐西蘭的歷史

波利尼西亞定居者約在公元十世紀來最先來到紐西蘭(毛利國名為長白雲之鄉Aotearoa)。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 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長白雲之鄉,並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估計毛利人口為十萬人,大約二千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Waitanyi)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並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然而,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9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

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只十齣過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肆』 紐西蘭連日暴雨引發洪災,數百家庭緊急疏散,目前當地救援工作進展如何

紐西蘭連日暴雨引發洪災,數百個家庭緊急疏散。當地的救援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已經有200多戶家庭進行了緊急疏散。因為紐西蘭15個小時內達到了一個月的降水量,讓人看上去便覺得十分害怕。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超過30多厘米的降水量,河流已經決堤。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只能夠選擇保護好自己。其實救援人員施展的非常到位,否則的話便會有更多的人遭到傷害。挽救了200多個家庭的性命,那才真的是做了很大的善事。

總的來說一定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天氣預報,看一看有沒有散發出災難預警。必須要給家裡面隨時購買一些逃跑的物件,防止災難來臨時只能束手就擒。平時可以在家裡面儲存救生艇或者一些食物和飲料,因為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雖然在災難來臨的時候逃跑不了,但也可以用來救救急。

『伍』 求2011-7月5日-8月20日世界各地發生的自然災害,最好有發生原因,詳細 回答方法: 自然災害: 原因:

7月全球重大災害性氣候事件:
一、熱浪侵襲西班牙和葡萄牙
6月底7月初,熱浪襲擊了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一些地區氣溫超過40℃,至少造成5人死亡。7月下旬,該島再次遭受熱浪侵襲,葡萄牙南部的大部分地區27日最高氣溫達45℃,有些地區發生森林火災。
二、巴爾干半島持續高溫天氣
7月上旬到中旬,希臘大部分地區氣溫高達40℃。馬其頓出現持續近一周的高溫天氣,首都斯科普里和南部地區氣溫甚至高達43℃,滾滾熱浪至少造成15人喪生。羅馬尼亞也出現全國性的持續高溫天氣,氣溫最高達38℃。
三、瑞典南部暴雨成災
7月上旬以來,瑞典南部連降暴雨,導致部分地區洪澇成災,公路交通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四、羅馬尼亞遭遇暴風雨襲擊
月內,羅馬尼亞大部分地區相繼遭到暴風雨襲擊,洪澇災害造成至少7人喪生,不少房屋和農作物被淹,部分地區電力和交通中斷。
五、德國、義大利山區7月降雪
7月上旬,德國及義大利東北部地區氣溫急劇下降,11日,巴伐利亞山區降大雪,阿爾卑斯山也飄起了雪花。
六、南亞地區洪水泛濫
7月初以來,南亞經歷了最近15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等國連降暴雨,洪水泛濫。印度阿薩姆幫24個地區中至少有22個受災,比哈爾邦幾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被洪水淹沒;孟加拉國已有2/3的地區被淹。
七、阿富汗暴雨引發洪水
7月中旬,阿富汗中部一些地區因罕見暴雨引發大面積洪水,至少造成10人死亡。
八、日本遭熱浪暴雨襲擊
7月初,日本還處於梅雨季節,但各地已相繼出現高溫天氣,全國有20個縣和地方的氣溫超過35℃,至少7人熱死。下旬,關東地區又出現創紀錄的酷暑天氣,東京20日最高氣溫達39.5℃,為1923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甲府市的氣溫甚至高達40.4℃。
九、朝鮮遭強台風和暴雨襲擊
7月上旬,朝鮮遭受今年第7號強台風襲擊,暴風雨引發洪水,1700多民居被淹沒,上萬公頃耕地被沖毀,很多地區的基礎設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江原道和黃海南道災情尤重。
十、加拿大遭暴雨冰雹襲擊
7月中旬,加拿大艾伯塔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部分城市分別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雹和大暴雨的襲擊,許多電線被大風刮斷,一些道路和居民住宅被水淹沒。
十一、寒流肆虐秘魯
秘魯南部地區入冬以來頻遭寒流侵襲,到7月上旬,已有47人被凍死,寒流還給當地的農業和畜牧業造成嚴重的損失。
十二、紐西蘭洪水
7月18日,連續兩天的降雨使紐西蘭奧希瓦斯皮特引發洪水,大約1500人被撤離。

2011年7月地質災害
7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223起,其中滑坡645起、崩塌263起、泥石流271起、地面塌陷31起、地裂縫7起、地面沉降6起;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17起,30人死亡、10人失蹤、2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62億元。
重大災害實例
(1)7月5日,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柳樹壩發生崩塌,造成18人死亡、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
(2)7月3日,四川省安阿壩州茂縣南新鎮綿簇村發生泥石流,造成8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28103.8萬元。

『陸』 世界上快被水淹的是那幾個國家

4.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國土面積僅有26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小島國,也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其土地貧瘠,基本不適農耕,也沒有儲水區和天然資源。海岸常受海水侵蝕,土地也是有減無增,經濟發展也是非常落後,該國人民主要靠打漁為生。吐瓦魯群島因地勢極低,最高海拔僅4米,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吐瓦魯造成嚴峻威脅。現在該居民正逐漸撤離,舉國搬遷至紐西蘭。

『柒』 兩極冰川融化的原因

(1)氣候變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專家們採用航測、衛星觀測和實地考察等手段,對尼泊爾境內3252個冰川和2323個冰川湖以及不丹境內的677個冰川和2674個冰川湖進行了長達3年的觀測,結果表明這些地區的氣溫比20世紀70年代增加1℃,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實又一次表明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在未來幾十年裡面臨的最大威脅。紐西蘭科學家對其境內48座冰川進行拍照和分析後形象地把冰川比喻為"銀行",由於這些年來那裡高氣壓盛行,西風減少,導致天氣乾燥,降雪明顯減少,以致於"銀行"入不敷出,因為冰川靠自然降雪來補充,以保持動態平衡,體現著冰川積累和消融的收支平衡。如果不利天氣繼續下去,那裡的冰川還將繼續萎縮。
(2)人為原因
我國學者對祁連山冰川研究後提出,冰川退縮除了自然氣候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脹,超載放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亂挖中葯材,濫采地下水。50 年間,甘肅人口翻了一番多,而耕地僅增加了4%,人地矛盾導致新中國成立後的20年間,西北地區先後搞了三次大規模毀林開荒,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甘肅全省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85.6%,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氣候惡化反過來又加劇了冰川的萎縮。

『捌』 紐西蘭有多少年歷史

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紐西蘭於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紐西蘭5000萬年來一直無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紀,才有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
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於1642年發現紐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陸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
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玖』 紐西蘭就那個破島,什麼時候跟日本一樣沉沒

紐西蘭怎麼你了,紐西蘭對中國人還是相對比較友好的,不要亂說話。

『拾』 紐西蘭經常被提起,為什麼卻很難在地圖上找到呢

說到紐西蘭這個國家,大家一定經常聽到關於紐西蘭美麗的風景的文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地上找過紐西蘭這個國家。當你打開地圖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很難找到這個國家。紐西蘭在大西洋,西南部地處比較偏遠。又在國家比較稀少的南半球,導致許多國家在製作地圖的時候,都會以習慣性的忘記紐西蘭這個國家。


紐西蘭風景優美。當中國處於冬天的時候,紐西蘭恰好處於夏天那個時候去紐西蘭旅遊是最合適不過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