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流感怎麼樣
『壹』 人如果感染豬流感什麼症狀
豬流感是一種由A型豬流感病毒引起的豬呼吸系統疾病,該病毒可在豬群中造成流感暴發。通常情況下人類很少感染豬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國等地也出現過人感染豬流感病例,患者大多為與病豬有過直接接觸的人。
病因:
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人感染後會出現類似流感症狀。
症狀:
與感冒類似,出現發燒、咳嗽、疲勞、食慾不振等。
傳播速度快:
人體對新變異病毒沒有天然抗體。
傳播方式:
打噴嚏、咳嗽和物理接觸都有可能導致新型豬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傳播。
易感人群:
確診因感染豬流感病毒而死的人大多數年齡在25歲至45歲之間,感染病毒的患者也以青壯年為主,而非老人和兒童。
預防:
充足睡眠、勤於鍛煉、勤洗手、室內保持通風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治療:
感染早期用達菲(Oseltamivir)有效。
資料:
人感染豬流感的途徑:
可能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生豬或接觸被豬流感病毒感染的環境,或通過與感染豬流感病毒的人發生接觸。人感染豬流感後的症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個人防護措施有:
避免接觸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後;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後將紙巾丟進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現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應戴口 本次流行的豬流感,是由一種傳統流感病毒變異引起的,它殺傷力強,卻沒有特殊的症狀,因此更為危險。
撰稿·黃祺(記者)
准備打一場硬仗
「奧巴馬沒得流感」——美國白宮發言人在25日晚上通報,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沒有出現流感症狀,健康狀況良好。此前的本月16日,奧巴馬出訪墨西哥,墨西哥人類學家費利佩·索利斯陪同他參觀了墨西哥城的人類學博物館,一周以後,索利斯突然死亡,死因後來被墨西哥醫療部門證明「可能是流感致死」。
連美國總統都正在受到豬流感的威脅,全世界每一個人,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安全擔憂。
截止4月27日晚,墨西哥已經有149人因感染豬流感死亡,疑似感染人數可能超過4000人,是這次豬流感的 「重災區」。墨西哥本是崇尚美食的奔放國度,但現在,首都墨西哥城已經草木皆兵,每個人戴著口罩出行,全國學校停課,這樣的景象,經歷過2003年SARS的中國人,最能夠感同身受。
其次受害嚴重的是美國,到28日,美國有44人確認感染豬流感,所幸目前還沒有因此死亡的病例出現。
26日之前的豬流感感染報告,基本上局限在墨西哥和美國,但幾乎一夜之間,歐洲的英國、法國、西班牙,以及加拿大、紐西蘭相繼報告發現疑似豬流感感染者。28日,西班牙通告確診歐洲第一例豬流感感染病人。在同一天,韓國發現疑似豬流感患者,這是亞洲第一例疑似患者。
可以肯定的是,豬流感正在向全球擴散。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26日宣布,隨著豬流感疫情暴發,美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事態。世界衛生組織在4月 27日晚把三級警告上升到第四級,表示一種新病毒在人際間傳播,可以引起更為嚴重的「群體性」暴發。
各國的反應不算過分,已經有很多事實證明,感染者曾經到過豬流感流行地區,豬流感正在人與人之間快速傳播。
紐約市長確認,8名皇後區的中學生感染了豬流感。皇後區是紐約墨西哥裔市民聚居的一個社區,很多居民經常到墨西哥旅遊或者探親。這所學校一些學生曾在不久前的春假期間去過墨西哥,回到紐約後,有100多名學生以及一些學生的家人出現流感症狀。
紐西蘭的十多名中學生和一名教師最近也被確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他們也曾到墨西哥旅遊。當地衛生官員說,目前還不能肯定這些學生感染的是豬流感病毒,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對於那些尚未發現感染者的國家,首要的任務是把病毒抵禦在國門之外。日本人是最喜愛海外旅行的人群之一,日本政府近日舉行會議,認為當前的工作要點,是根據日本政府的「新型流感對策行動計劃」,著重防止豬流感病毒入境以及向在海外的日本人提供支援。一些旅行公司已經終止組團到墨西哥旅遊。
豬流感並不是一種新疾病,它經常在豬中傳播,過去也曾偶然傳染給人。豬流感的症狀與普通流感也並無二致,一般感染者會出現發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等,有的會出現嘔吐、腹瀉以及轉為嚴重肺炎。與往常季節性流感一樣,豬流感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等傳染,有時手接觸了病菌然後碰到嘴巴、鼻子,也會染病,一個感染者即便沒有出現症狀,也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下一個人。正因為本次豬流感與普通流感非常相似,它的傳染將極其隱蔽。
普通的外表下隱藏巨大的殺傷力,這是最可怕的。
從墨西哥和美國發端的豬流感,呈現出強大的人傳染給人的能力,病毒在墨西哥造成的死亡率,也前所未見。如果感染者難以甄別,那麼傳染的鏈條就難以截斷,再加上高死亡率,豬流感將給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帶來巨大的挑戰。
「關閉學校」、「加強邊境檢疫」、「拉響公共衛生緊急警報」……這些熟悉的字眼讓人很不舒服,但問題是,這次,「狼」可能真的來了。
這一次,為何不同?
26日晚間,記者采訪香港大學微生物學副教授管軼,他曾因在SARS和禽流感上的研究成果,登上美國《時代》周刊,但他自己的「老本行」,正是豬流感。
《新民周刊》:豬流感並不是新出現的疾病,為什麼這次流行非常危險?
管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豬流感。
豬流感和人流感基本上是同一個「祖宗」,都是H1N1型流感病毒,1918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流感暴發,就是由這種病毒引起,從1918年到現在90年間,這種病毒從來沒有消失過。
後來,世界上又發生了兩次流感暴發,1957年,H2N2病毒代替H1N1,1968年,H3N2代替H2N 2,到1977年以後,人體內感染的流感病毒,就有了H3N2和H1N1兩種。
豬經常跟人、跟禽類接觸,從1969年開始,豬身上發現了人的H3N2病毒,到1975年,豬的H3N2病毒又出現了變異株。1979年,在歐洲,科學家從豬身上發現了來自禽類的H1N1病毒。H3N2的變異株與來自禽類的H 1N1病毒發生雜交,1985年,這個雜交病毒在歐洲引起豬中間的流感暴發。
1985年的暴發,是這次豬流感的「禍根」。也就是說,現在,豬感染的流感病毒變得非常復雜,比人自己感染的流感病毒更加復雜。豬流感傳染給人,人的免疫力還不能辨識那些我們沒有感染過的病毒,死亡率就會增加。
這次墨西哥病人感染的流感病毒,已經證明是3重、4重不同病毒的感染,有的基因來自H1N1,有的來自禽類流感,有的來自人流感的基因。
《新民周刊》:為何墨西哥死亡人數多,而美國感染者症狀比較輕?
管軼:各個國家的衛生條件不同,人的免疫情況也不同。美國感染者症狀輕,有好的一面——證明人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病毒被感染者攜帶,會造成更加廣泛的傳染。從這個角度講,症狀輕也可能是壞消息。
《新民周刊》:過去,也有豬流感感染人的事件,與這次有什麼不同?
管軼:歷史上一直有豬流感感染人的偶發個案。1976年,美國新澤西州500名士兵感染豬流感,但沒有人死亡。當時美國政府非常緊張,大量接種疫苗,後來,因為疫苗引起不良反應,接種停止。
過去的感染事件有偶發性,由於流行病學調查是個復雜的工作,大多數病例都沒有得到仔細的調查。
《新民周刊》:您對這次豬流感暴發的預測是?
管軼:這次感染事件證明,豬流感在人間的傳播已經很成熟,風險性很高。
前面說過,人流感與豬流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對於那些人感染過的病毒基因,我們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這叫「交叉保護」,但對於那些沒有「見過」的,就無法抵抗。人對豬流感的「交叉保護」能力有多少,現在看,很差。
對於豬流感會在多大范圍傳播開,我感到很悲觀。全球性的暴發是可能的。由於豬流感已經高度適應人體,它的繁殖速度會比SARS病毒更快。
《新民周刊》:您對疾控、防疫部門有些什麼建議:
管軼:幸好,華人去墨西哥旅遊的人數不多。但是,我們應該盡早地啟動防疫措施,現在的反應速度還是太慢,一旦病毒進入中國,再要抵抗就非常難了。香港已經啟動了措施,在進出口海關,檢查發熱病人。
歐洲很多國家很快發現了感染者,這證明我們已經失去了控制的第一時間,現在就是看能抵擋多久。
研究出針對本次流感的疫苗,只需要三五周的時間,但真正投入生產到給大家接種,還需要一段時間,問題是,在這個時間中,流感擴散的速度怎樣。
『貳』 關於世界歷史上幾次大流感的問題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則稱此為法國型流行性感冒。
歷史
流感期間 Camp Funston 的緊急軍事醫院。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但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然而在當時的說法則指出,這波流感是源於中國南部,由1917年中國支援歐戰的勞工所傳播,但並無相關證據。4月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也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
西雅圖的電車服務員拒絕沒有口罩的乘客搭乘。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蘇聯的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麥什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1])。8月27日,流感傳入美國,並在波士頓的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並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並發症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同年10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戴口罩的西雅圖警察,1918年12月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至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台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緱等地,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2]。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原住民則為3.5%[2]。
麻薩諸塞州的 Emery Hill,放屍體的帳篷,1919年5月29日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至於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有兩種假說: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歷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二是青壯年免疫系統較好,在消滅外來病毒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發燒、發炎現象也較嚴重;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 (Cytokine storm),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神袐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編輯] 最近研究
重建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在當時,人們還不清楚流行性感冒是由什麼病原體造成。直到1933年,英國科學家 Wilson Smith 、 Christopher Andrewes 及 Patrick Laidlaw 才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並命名為H1N1,從此人們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由於人們是到後來才知道致病原因,以及當時絕大多數的死者遺體為防傳染都已經焚毀,加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險性,此後數十年,人們對於該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在1997年,美國科學家傑弗里·陶貝格爾(J. Taubenberger)在《科學》周刊上發表了他與同事利用遺傳學技術得出的研究成果,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種與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關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國家[來源請求]的豬體內發現這種病毒。
1998年2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AFIP)轄下所屬的分子病理部門在阿拉斯加的 Brevig Mission附近發現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愛斯基摩女子的屍體。Brevig Mission 在1918年11月由於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樣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質。這個樣本給予科學家第一手資料來研究這個病毒。
據2001年10月英國媒體報道,英國科學家正力圖根據10名死於1918年大流感的倫敦人的遺體,找到引起這場流感的病毒樣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組特徵,研究它為什麼具有這么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們成功製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4年2月6日,《科學》雜志報道了兩支隊伍,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重建了1918流感的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A 糖蛋白),並從中了解該蛋白分子如何改變形狀來允許其從鳥類移到人類身上。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布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目前很難變成人傳人。
[編輯] 死亡人數
目前的死亡人數尚無定論,最保守估計是2000餘萬人。由於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爭剛結束時期,因此大部份的國家都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
國家及地區 時間 死亡人數 死亡率
(每10萬人) 備注
北美洲
美國 1918年10月–1919年7月 548,452 527 [3]
加拿大 1918年10月–1919年7月 約43,500 約500
墨西哥 1918年10月–1919年7月 約300,000 約2,300
瓜地馬拉 1918年 43,733 約2,200 [4]
其他北美國家 – 約140,000 約1,000
南美洲
阿根廷 流行期間 約10,200 約120
烏拉圭 流行期間 約2,050 約140
巴西 流行期間 約180,000 約600
智利 流行期間 約35,000 約1,100
其他南美國家 流行期間 約100,000 約500
歐洲
英格蘭和威爾士 1918年6月23日–1919年5月10日 198,000 640 [5]
愛爾蘭 1918年–1919年4月 18,367 404 [6]
蘇格蘭 1918年7月–1919年4月 16,917 416 [7]
丹麥
冰島 1918年7月–1919年4月 約12,374 約350
瑞典 1918年7月–1919年4月 約24,780 約420
瑞士 1918年7月–1919年4月 23,277 600
德國 1918年 約225,330 約370
奧地利 1918年7月1日–1919年7月1日 20,458 300
法國 1918年5月–1919年4月 約166,000 424
西班牙 1918年5月–1919年5月 約170,000 約830
義大利 1918年 約375,000 約1,060
俄羅斯 1918年–1919年 約450,000 約500
其他歐洲國家 – 約462,800 約400
亞洲
日本 1918年8月–1919年7月 257,363 425 [8]
日治台灣 (日本) 1918年末–1920年2月 44,700 約1,200 [9]
英屬印度 (英國) 1918年–1919年 約12,500,000 約4,000
海峽殖民地 (英國) 流行期間 約3,500 420 [10]
其他亞洲國家 1918年–1919年 約3,000,000 約600
大洋洲
澳大利亞 1918年9月–1919年9月 13,320 266
紐西蘭 1918年 (歐洲人)5,550
(毛利人)1,130 500
2,260
夏威夷 (美國) 1918年–1919年 1,559 600 [11]
菲律賓 (美國) 1918年11、12月 936,686 890
荷屬東印度 (荷蘭) 流行期間 約800,000 約1,600
南太平洋群島 – 約50,000 –
非洲
南非 1918年8–11月 139,471 2,280 [12]
馬達加斯加 (法國) 流行期間 113,957 3,500 [13]
其他非洲國家 1918年 約1,100,000 約1,000
--------------------------------------------------------------------------------
紐約、倫敦、巴黎和柏林在1918年6月至1919年3月的死亡率。單位:每千人。洲 死亡人數[14]
北美洲 107.6萬
南美洲 32.7萬
歐洲 216.3萬
亞洲 1575.7萬
大洋洲 96.5萬
非洲 135.3萬
全世界 2164.2萬
資料來源:Epidemic Influenza- A survey, p.228 &229, Edwin O. Jordan, 1927
[編輯] 參見
瘟疫
傳染病
禽流感
感冒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
2009年豬流感爆發
[編輯] 參考書目
Niall Johnson: Britain and the 1918-19 Influenza Pandemic: A Dark Epilogu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006. ISBN 0-415-365600
Jordan, E.O., 1927. Epidemic influenza: a survey. Chicago: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叄』 美國紐西蘭是不是豬流感。瘋牛病的疫區
可以進口,紐西蘭對瘋牛病控制的較嚴格,因此沒有影響的
至於H1N1,還是有的,但由於地廣人稀,並不構成威脅
因此,正常的進出口是不受影響的.
『肆』 1928年發生在歐洲的那次病毒
西班牙流感 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陷入自相殘殺之中,死亡者一千多萬,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然而,就在這場浩劫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場流感的爆發奪去了2000萬到4000萬人的性命,這就是上世紀人們聞之色變的西班牙流感,或稱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學家研究發現,西班牙流感實際上就是禽流感的變異。 西班牙流感並不是從西班牙起源的,它最早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中(1918年2月)。「西班牙流感」(SpanishLady)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流感傳到了西班牙,總共造成800萬西班牙人死亡!!這次流感也就因此得名「西班牙流感」。
美國遠征軍把病菌帶到歐洲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處於大動亂、大改組,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發生了。當時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稱之為西班牙流感。由於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發生在1918年故也稱之為1918年流感。
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1918年3月11日午餐之前,軍營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嗓子疼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之後的周末,這個軍營里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很快又傳播至底特律等3個城市→3月美國遠征軍乘坐船帶至歐洲前線→4月傳播至法國軍隊,然後至英國和其他國家軍隊→5月達義大利、西班牙、德國、非洲,印度孟買和各爾各答→6月由英國遠征軍傳播至英國本土,然後至俄羅斯、亞洲達中國、菲律賓、大洋洲至紐西蘭→1919年1月達澳大利亞,即不到一年時間席捲全球。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5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多萬,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亡總人數還多。這次流感呈現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特徵。以往的流感總是容易殺死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這次的死亡曲線卻呈現出一種「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這次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
西班牙國王也不能倖免
美國死亡人數50萬,僅10月10日費城就有759人死於流感,西班牙800萬人患病,包括國王阿方索三世在內,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電車停運;英國喬治五世也未倖免,英格蘭和威爾士死亡達20萬,皇家艦隊三周無法入海,影響作戰;印度孟買死亡700萬;一些因紐特人村遭受滅頂之災,有一村80人死於流感73人;20%的西薩摩亞人死於流感。許多國家屍體堆山;加拿大渥太華有軌電車沒有乘客;學校,歌舞劇院,電影院無燈光,游泳池和保齡球館空無一人;南非一個小鎮由於缺乏棺木,毯子裹屍體草草下葬,白天滿街出殯,夜晚救護車穿梭。
1918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國,3月始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警察患病過半,哈爾濱40%人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上海也出現過兩個流行波。
翻閱資料,看到1918年11月6日上海《申報》的一篇報道,題為《救治時疫之布告》。報道全文刊登了當時定海縣知事馮秉乾撰寫的一份布告,是一首通俗的六言詩:
定邑城鄉內外,近來疫症流行。
由於天時亢旱,井河飲料不清,
加以人民習慣,多不講究衛生,
以致釀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頃。
民生疾苦如此,本縣軫念殊深,
特與醫家考證,厥病是為風瘟。
主治宜銀翹散,有無咳嗽須分。
葯味照方加減,初起服之極靈。
茲將各方列後,布告縣屬人民,
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請醫生,
趕緊照方買葯,連服自可安寧。
方葯並非貴品,萬勿吝惜錢文,
須知身命要緊,不可迷信求神,
妄食香灰神水,轉致誤害己身。
按照清潔方法,大家認真實行,
既於衛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務望通人達士,解說不借口唇,
使彼無知鄉愚,俾得一體遵循。
「風瘟」是中醫對流感的稱呼,「銀翹散」為清代醫家吳鞠通研製,是治療流感的名方,可謂對症下葯。
美國另一個研究小組也在《科學》雜志發表文章,他們已經在老鼠身上成功再造了1918年的病毒。他們發現的一些基因密碼將有助於對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出預報和准備。
『伍』 1918年人類最大流感病毒,美國是怎麼做的
1918年,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個年頭,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德國與英法聯軍的西線戰場。對於德國而言這一年的春季攻勢,將是他們取得勝利的最後機會,他們必須在美軍抵達之前,沖破英法聯軍的防線佔領巴黎,盡快結束戰爭。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決定這場戰爭命運走向的,不是雙方的將領和政客,而是一場悄無聲息的流感。
直到科學發達的今天,科學家們通過了各種研究手段也只能確認1918年大流感病毒。可能來源是禽類也只能確認1918年大流感病毒,是一種獨特的、致命的、自然進化的混雜產物,但對於它當時如產生以及源於哪種動物,依舊一無所知。
不過慶幸的是這場全球性的流感,帶動了整人自然科學研究領域的巨大變革。這為未來爆發的禽流感,以及各病毒的防禦和治療奠定了基礎。
『陸』 紐西蘭進入氣候緊急狀態,這個狀態意味著什麼
隨著紐西蘭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這意味著全球變暖現象越來越嚴重。2020年12月2日根據中央社的報道,紐西蘭的總理宣布該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其實不僅是紐西蘭,全球變暖現象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嚴峻的考驗。現在世界各國都積極的去響應和面對這一難題,並且提出了許多解決的措施和辦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應對全球變暖這一現象做出自己的貢獻。比如提倡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等等。保護環境和氣候是一件可以造福子孫後代的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事,值得每一個人為之付出,努力並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