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士兵紀念碑寫什麼

紐西蘭士兵紀念碑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24 04:28:23

❶ 墨西尼斯,打三個數字

應該是240
獨特旋律,四字真言,墨西尼斯是240
在懷斯特蔡特村周圍,聖埃洛伊、佩卡姆農場、聖芮偉航、克魯斯特拉特和斯潘布羅莫倫環形山見證了在梅西尼斯德國戰壕下引爆的19枚巨大地雷。村子裡的一塊信息板給彈坑指明方向,在離主廣場不遠的懷茨蔡特軍事公墓里有1000多處墓地。Spanbroekmolen附近的一個較小的墓地,孤樹墓地,埋葬了88名士兵,主要是愛爾蘭皇家步槍隊的士兵。這場戰斗的紀念碑包括懷茨蔡特和梅西尼斯之間N365上倫敦蘇格蘭軍團的紀念碑,標志著他們第一次行動的地點。在梅森(墨西尼斯)本身,在戰斗中被完全摧毀,有紐西蘭紀念公園和墨西尼斯山脊軍事公墓。阿道夫·希特勒據說是在1914年在梅森的教堂(重建的)接受戰傷治療的。梅森以南是現代愛爾蘭島和平公園,開放於1998年,以紀念二戰中犧牲的愛爾蘭士兵

❷ 人類為冰川辦葬禮,紀念碑上都寫了什麼

冰島是一個國土面積百分之十一被冰川覆蓋的國家,可是根據現在全球變暖的情況,科學家預測2200年冰島的冰川將全部消失。為此冰島人為冰川辦葬禮,那麼紀念碑上都寫了什麼呢?

三、冰島的環境還在進一步加速改變!

現在冰島的環境開始加速改變,人們對於環境的改變,已經感覺到危機!其實冰島就是全世界氣候變化的一個縮影,如果繼續下去話,地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之中!

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哪一次戰役中,澳洲的士兵幾乎全部陣亡

加里波利之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一部份

日期:
1915年2月19日 - 1916年1月9日

地點:
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島

結果:
鄂圖曼帝國勝利

起因:

領土變更:

參戰方

英國
法國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印度
紐芬蘭
鄂圖曼帝國

指揮官

伊恩·漢密爾頓、察爾斯·門羅
奧托·馮·贊德爾斯、穆斯塔法·凱末爾

兵力

開始:5師
結束:14師
開始:6師
結束:14師

傷亡

死亡44,072,
受傷97,037
死亡86,692,
受傷164,617

加里波利之戰

海戰–澳新軍團灣–海麗絲岬–克里希亞–蘇弗拉灣–薩利柏爾–獨松–尼克山谷–彎刀坡–80號山坡

加里波利之戰(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稱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然後佔領鄂圖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slari)。

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將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雙方約131,000死亡, 262,000受傷。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至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設澳新軍團節紀念4月25日登陸日期。

1.序幕

在1914年的馬恩河戰役之後,協約國和同盟國在法國北方和比利時一角的戰線上陷入了僵持狀態。法國大臣推薦採取「外圍戰略」的辦法打破僵局。

1914年11月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提出憑借英國海軍的實力打開達達尼爾海峽登陸,,然後在加里波利登陸,直取鄂圖曼首都君士坦丁堡(今),把土耳其逐出戰爭。一方面又減輕俄羅斯高加索山戰線的壓力。得到君士坦丁堡控制的金角海就可直通黑海,支援血戰的俄國軍隊。並且,希望藉此開辟南線,攻打奧匈帝國。此設想,在戰略上固然相當高明,但實行起來卻搞得一團糟。1915年1月2日英國政府接受了尼古拉二世的請求,決定在達達尼爾海峽展開一條新戰線。

2.海戰

不可抵抗號(HMS Irresistible)被水雷擊沉,3月18日。

英法兩國投入戰役的共計有62艘戰艦,以及大量輔助船隻,並指定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Sackville Carden)上將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艦隊從2月19日炮轟達達尼爾海峽。3月18日,16艘軍艦企圖強行闖入狹窄的海峽通道, 4艘軍艦立即觸發水雷,艦只慌忙撤退。

在陸地上,土耳其軍隊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情況下,紛紛丟棄陣地向內陸退卻,英國突擊部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率先沖上海岸。至此,德國軍事顧問奧托·馮·贊德爾斯(Otto Liman von Sanders)已洞悉對方計劃中的加里波利登陸戰,火速調動軍隊至戰區。土耳其軍隊掘壕堅守,依據半島復雜的地形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體系,又在該地集結炮兵部隊。

在英法軍隊准備擴大戰果時,隱蔽在陣地中的土耳其士兵一起開火,把正在攀登懸崖的英軍也打了個措手不及。3月3日,聯軍的首輪登陸行動宣告失敗,卡登上將也被當作傷員送回英國。

3.陸戰

為奪回海灘,盟軍判斷一定要以陸軍佔領加里波利,才可得到達達尼爾海峽控制權。協約國在埃及和希臘群島倉促中集結了一支近8萬人的遠征軍,其主力由當時在埃及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組成,即「澳新軍團」(ANZAC)。英國兵部大臣赫瑞修·基欽納(Horatio Kitchener)命有「詩人將軍」之稱的英國陸軍上將伊恩·漢密爾頓(Ian Hamilton)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與其對陣的是由馮·贊德爾斯率領的土耳其新編第五集團軍,有8.4萬人。當協約國遠征軍抵達時,兵力已被對方超過,土軍居高臨下,火力又占壓倒優勢。

3.1登陸

根據計劃,英軍和澳新軍團在同一天,分別從兩個不同登陸點上岸,英國軍隊從海麗絲岬(Cape Helles)登陸。在英國登陸之前,澳新軍團先在更北面近伽巴帖培(Gaba Tepe)的海灘登陸。

1915年4月25日夜,在掩護艦隊實施炮火准備後,協約國部隊同時展開登陸行動。由於澳新軍團士兵大多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再加上對半島地形一無所知,錯誤地登陸在目標以北的一個無名小灣(今澳新軍團灣)。同一天,英國和印度部隊在海麗絲岬同樣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法軍在海峽對面,達達尼爾亞洲一邊登陸,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軍。雖然建立了灘頭陣地,登陸軍根本就無法把部隊有效展開,實際上陷入了不穩固的、難以防守的立足點。

土耳其軍隊在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後來「土耳其之父」阿塔土克)的指揮下,隨即進行了猛烈的還擊。經過一夜的混戰,雙方死傷慘重,已登陸的1.6萬名澳新軍團士兵在土耳其軍隊炮火的壓制下,被困在臨時掩體中動彈不得,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又陷入了僵持局面。

3.2僵持

5月1日,土耳其軍隊大舉反攻協約國部隊最南面的一個登陸場。在戰斗中,英國戰列艦霍萊伊特號(HMS Goliath)、勝利號(HMS Triumph)和威嚴號(HMS Majestic)驅逐艦相繼被擊沉。結果英國撤離了大批艦只,這樣一來,登陸部隊便失去了海軍的支援,也失去了活力優勢。

5月6日至8日,協約軍向克里希亞(Krithia)進攻,死傷慘重,最終失敗。19日土耳其沿著整個澳新軍團前線又發起反攻。士兵在一連串自殺式沖鋒中戰死。澳新軍團無法佔領預定的山頭目標,他們被困守在一條從海灘到前沿不過400米的單薄的陣地上。

隨著夏季的來臨,上坡上遍地屍體,帶來痢疾、腹瀉和腸熱等疾病。半島上的澳新軍團士兵因氣候不適導致非戰斗減員持續增加。但協約國為了贏得此次行動的勝利,又調配了3個師的英軍前往半島。與此同時,馮·贊德爾斯也在拚命集結土耳其軍隊,准備迎擊新一輪的進攻。

3.3 八月進攻

1915年8月6日,新一輪的登陸戰在澳新軍團登陸場西北面的蘇弗拉灣(Suvla Bay)拉開。配合這個計劃的兩場戰斗在獨松(Lone Pine)和尼克山谷(The Nek)展開。這次行動由英國陸軍資深將領弗雷德里克·斯托普福德(Frederick Stopford)將軍指揮,由於土耳其人在蘇弗拉灣的防守比較薄弱,英軍在登陸時未遇到太多抵抗。可惜的是部隊上岸後未能及時擴大登陸場、鞏固灘頭陣地和向內陸推進佔領制高點,寶貴的戰機再次被錯過了。馮·贊德爾斯緊急從其他防線抽調了近2萬土耳其軍隊抵達蘇弗拉灣,搶先在薩里巴依爾山脊設置了一道臨時防線。凱末爾親自領土軍成功遏制了協約國軍隊前進的步伐。9月戰事開始又陷入僵局。

4.撤退

半島南岸W海灘,1月7日。

9月,漢密爾頓被召回並被解除了指揮權,察爾斯·門羅(Charles Monro)將軍接替了他,但協約國軍隊的傷亡人數仍與日俱增。初冬寒冷,許多兵士患病,嚴重凍傷迅速在部隊中蔓延,超過16,000人凍傷,有人甚至凍死。11月23日,國防大臣基欽納視察戰場後,不得不下令按階段撤退。9萬軍人秘密撤離加里波利,而土耳其人完全沒有發覺。整個戰役中,撤退是最成功的行動,傷亡不到10人。1916年1月9日,當最後一名澳新軍團士兵離開海灘後,這次一戰中最大的登陸戰也就正式宣告徹底失敗。

史學家分析此次作戰,計劃疏漏,指揮不當,配合不力,導致傷亡慘重。其中,失敗很大原因歸咎於指揮者的優柔寡斷,正如一名英國歷史學家所言:「這是一個正確、大膽而有遠見的計劃,但卻被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錯誤給斷送了。」

5.餘波

加里波利之戰有許多政治,軍事與文化上的後果。

5.1傷亡

· 協約軍:44,072戰死,97,037負傷

· 英國:21,255戰死,52,230負傷

· 法國:約10,000戰死,約17,000負傷

· 澳大利亞:8,709戰死,19,441 負傷

· 紐西蘭:2,701戰死,4,852負傷

· 印度:1,358戰死,3,421負傷

· 紐芬蘭:49戰死,63負傷

· 鄂圖曼帝國:86,692戰死,164,617負傷

5.2紀念

土耳其政府建立加里波利半島國立歷史公園紀念加里波利之戰而死的士兵。公園里建有紀念館、紀念碑和墓地。

今天,加里波利半島昔日戰場,許多已經變成了農場。惟獨澳新軍團灣模樣基本沒變,稱為了土耳其旅遊景點。

加里波利之戰,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代表了兩國的國家特徵:英勇頑強和隊友情誼(mateship)。因此4月25日,澳新軍團登陸的日子,被定為澳新軍團日,為紀念加里波利之戰犧牲的聯合軍團將士。今天,澳新軍團節已成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❹ 在美國韓戰紀念碑上怎麼刻著那麼多人陣亡呢

那些都是美軍陣亡士兵的姓名,美國非常注重戰時死亡者的數據統計和遺骸收斂工作,所以立了這么一個紀念碑來對韓戰和那些陣亡士兵表示紀念

❺ 異國風光的資料

紐西蘭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片凈土」,這里的純凈自然景色和土著人文被眾多遊客所稱贊,更是由於《指環王》在這里拍攝而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旅遊勝地。紐西蘭的景色可以很壯麗,可以很俊秀,紐西蘭可以表現出現代社會和古代文明之間和諧的統一景緻。

位於太平洋南部,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湯加、斐濟。紐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面積27萬多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面積75%以上,但這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北島第一峰魯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紐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積616平方公里。南島橫跨南緯40°~47°,島上有全國第一峰庫克山,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島的西南端有米福國家公園,奇峰兀突。

惠靈頓

紐西蘭首都惠靈頓,是紐西蘭的政治金融中心,它位於北島南端,面臨庫克海峽。相比北京數百萬的人口密度,它只有三十六萬人,人口密度甚至還比不上中國的其他省會城市。但這座城市是紐西蘭主要旅遊消費和旅遊人文景觀的聚集。

游覽自然風光在惠靈頓顯然不合適。這座城市作為紐西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當然是以現代建築風格和人文景觀制勝。其中惠靈頓的議會大廈是一棟形同蜂巢的現代化建築。是惠靈頓的象徵。它由三部分組成,由於獨特的外觀而被稱為蜂巢建築。這座建築於1980年竣工,內部設有大臣室。因為此樓形同蜂巢,因此蜂巢一詞也成為紐西蘭議會的代名詞。平時,建築物周圍沒有嚴肅的警衛,遊人可自由的散步。大部分時間還可參加有導游的免費旅遊團進入內部參觀。

惠靈頓的政府大樓則是南半球最大的木造建築物之一,這里保留有記載紐西蘭歷史的紀念碑,建成於1876年,佔地面積約為9,208平方米。位於市中心,巍然聳立卻並不高昂,記載紐西蘭的歷史,也成為政府機關引以為豪的一棟兼具古風和現代感的奇妙建築。

同樣在市中心還有唐布爾圖書館、植物園、舊聖保羅教堂、多明尼恩博物館、國立美術館等游覽勝地。這些建築都從不同風格上讓我們看到了惠靈頓這個神奇的城市所具有的特殊魅力,無論是現代風格還是古代移民風格,這些建築風格雖不統一,但合理統籌在不同的位置還是體現出了一份和諧。

在首都可以購買到紐西蘭翡翠、毛利人的木雕、披肩以及各種貝殼類食品、羊毛製品等等,走在主要的購物街蘭姆大道上,各色商店中令琅滿目的紐西蘭特色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同樣精彩的各種城市建築也在蘭姆大街上吸引著國外遊人的眼睛,無論是現代的線條,還是自然的貝殼,這些雕塑都體現著惠靈頓在現代和自然之間表現出的平衡。

離開了市中心,一定要到西南部的維多利亞山上去看看。維多利亞山的山坡上保存著1893~1906年紐西蘭總理塞頓使用過的辦公室,這位對紐西蘭政治立法有過重要影響的總理讓紐西蘭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婦女有選舉權的國家。維多利亞山附近是英國航海家庫克的紀念碑島。庫克船長曾在1769~1777年間先後五次到達紐西蘭。維多利亞背面的卡因枷鎖國家人造森林,佔地15萬公頃,綿延1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林之一。站在170米高的維多利亞山頂峰遠眺,視野開闊,整個惠靈頓市盡收眼底,傍晚時分,城市的夜景隨著海上的日落逐漸顯現出來,這種浪漫別有一番滋味。

夜上濃妝,惠靈頓被霓虹燈裝點成為了一個五顏六色的天堂,這個城市的美麗夜色甚至可以媲美西班牙的小島Ibiza。這里的夜店也可以每晚讓你感受這個旅遊勝地的瘋狂,各種表演讓你沉醉在其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紐西蘭奇異景觀

維多摩螢火蟲洞(Waitmo Cave)位於紐西蘭北島東岸,是紐西蘭最有名的天然奇景。 這里是世界罕見的活性岩石洞穴,該洞穴約在一萬五千年前形成,該洞穴的山上原有一個冰封的小湖泊,後由於氣候變化,冰雪漸漸退去,流入下方的石灰質之岩層裂縫,逐漸沖蝕成一個洞穴,因生成年代仍屬年輕,洞穴內尚有水流,而且洞穴仍在不斷擴大。下方因水流沖積較堅硬的黑石,造成如球一般圓滑的黑石滯留在洞口,非常可愛,但這些天然的圓石是禁止遊人帶走的。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許多昆蟲入內繁殖,其中有捕食昆蟲的螢火蟲,螢火蟲吐著一粒接著一粒如珠子般的粘絲,以及尾部發出的藍色螢光,星羅棋布攀附在岩洞深處的上方,像極了滿天星斗般迷樣的情景。洞內幽深,螢光閃爍,流水淬煉,令人不禁斂氣息聲。如果你想體驗這種滿天螢火蟲的浪漫感覺,那麼在這座岩中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紐西蘭的神奇灣深420米,長40公里,它是所有峽灣中最深的,長度屈居紐西蘭第二。該峽灣內有2個內灣和許多美麗的瀑布,其中包括位於大廳灣的布朗瀑布和位於深灣海倫那瀑布。布朗瀑布從619米的高處沖瀉而下。高達900米的司令峰是大廳灣入口處十分醒目的景觀。另外,神奇灣還是瓶鼻海豚、紐西蘭海豹和峽灣冠企鵝的棲息地。

游覽神奇灣最好的方式是跟隨當地旅遊團,先乘旅遊車,後乘遊船觀光。從瑪納波里出發的行程十分熱門,首先乘船越過瑪納波里湖到西灣,隨後乘汽車經過壯麗的威爾默特關,到達神奇灣入口處的深灣。中途還可以參觀位於西灣的地下發電站。如果從蒂阿瑙出發,不僅可以領略神奇灣的神秘,還可順道瀏覽瑪納波里湖和蜂巢山。途中經過的威廉莫特出口,是眺望神奇灣的最佳地點。

來到華卡雷瓦雷瓦地熱保護區集溫泉,這里集保健和觀賞於一身。區內煙霧彌漫,紐西蘭最大的間歇泉波胡圖就坐落在此地,胡圖泉水噴出高達30公尺,通常每天噴出20次,擎天水柱傾瀉而出,蔚為奇觀,成為羅托魯瓦的最佳地標。每次噴出泉水都吸引著眾多遊人駐足觀看。這里還是遊客療養的重要地區。該處溫泉之中還有上百種礦物質,尤其是硫磺泉頗為著名,可以治療各種皮膚病,即使沒有任何病,在這里的溫泉泡一泡,也是休閑解乏的一個絕佳選擇。

毛利人文

在紐西蘭還可以參觀毛利傳統文化中心,入口處有一個典型的毛利村落,中午大會堂中有傳統毛利歌舞表演。村落旁就是毛利藝術暨藝品協會展示及出售毛利族紡織品與雕刻品。

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土著人,是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毛利人最早是亞洲的居民,在3世紀時他們向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遷徙。毛利人的著名航海家庫比(kupe)在一次航行中發現了紐西蘭,此島被他稱為——Aotearoa——毛利語「奧特來羅瓦」意為「遙遠的白雲之鄉 」。1350年,毛利人分乘7隻獨木舟,橫渡了大約3,200公里的海洋,在太平洋上經過漫長艱險的航行到達了紐西蘭,毛利人也就成為紐西蘭最早的居民。早期的毛利人既無自己的書寫文字,又未與其他的文明社會接觸,但是在這個重洋圍困的孤島上,一個蒙昧民族卻按其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創造了精湛的文學與藝術,令世人驚嘆不已。他們的繪畫、木雕、編織和建築裝飾各具鮮明的藝術風格,展現出極佳的藝術天賦,不少作品現為世界各大博物館所珍藏。他們利用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如「森林之神」「大海之神」等來敘說自己的歷史和家族情況。「波依舞」是極有代表性的舞蹈,體現毛利婦女的婀娜多姿。男子舞蹈稱為「哈卡」也稱戰舞,是一種決戰前鼓舞士氣威懾敵人的舞蹈。紋身是一種裝飾也是地位的象徵,男子可紋在臉部、身體和臂部,女子只能紋在嘴唇或齶部。在英國殖民前,毛利人約有20多萬人,分為50多個部落,有部落聯盟。也有部分地區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分化明顯,出現了貴族和奴隸階層。社會以父系大家族公社為單位,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盛行刀耕火種,部分從事漁獵和採集。

羅托魯亞便是毛利文化的中心。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可以在這里的毛利文化村欣賞獨特的,撼人心魄的毛利歌舞表演,觀看毛利人或古樸或精緻的雕刻,了解毛利人的歷史,文化和傳統。

毛利文化村將毛利人的古老房屋,經過修繕後集中在這里,村的中央有一處展覽所,內部陳列了毛利人獨特的雕刻品,是遊客了解毛利族文化的最佳場所。這里您不僅可以一睹繁花似錦的毛利皇宮,衣著奇特的毛利原住居民的風景,更可以欣賞到擁有濃郁波利尼西亞風情的毛利舞蹈表演和他們極具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如果您有興趣,還可以體驗一下毛利人最獨特的「碰鼻禮」。

一進入文化村,就看見村口毛利人的紅色人體木雕,造型獨特,雕刻精美,看上去像族長的兩個毛利人在眾人的簇擁下攜手合作,象徵著毛利人萬眾一心,共存共榮。文化村裡面有毛利人的會議廳、住房和貯藏室等早期建築,柱子上雕有記述阿拉瓦部族歷史的精美圖案。會議廳門上雕有古代希內莫阿小姐不顧父親反對,女扮男裝,隻身橫渡羅托魯阿湖,與心上人喜結連理的故事。早期毛利人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櫚樹枝搭成,簡陋低矮,人在裡面無法直腰。各種貯藏室均有高腳支撐,工具室則類似我國雲南傣族的竹樓,但較矮小;族長的食品室,則離地很高,外形似雜技演員用竹子頂著的椅子;毛利人用於集會、祭祀、婚慶和接待客人的禮堂則顯得比較氣派,布置也很考究。遊客在這里不僅可以參觀毛利人的生活起居和木刻藝術,而且還可以欣賞毛利人的歌舞表演。文化村裡還專門設立了一個雕刻廠,裡面的雕刻工具大都是古代的石刀、石斧、石鑿等,遊人可以在這里親自體驗毛利藝人的雕刻生活。

參觀毛利文化村,不僅得到了極大的文化享受,而且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示。紐西蘭盡管建國歷史不長,文化底蘊不夠豐厚,但它們比較好地把土著毛利人的文化保留、傳承下來,並通過文化村的形式展示給世人。這不僅弘揚了紐西蘭的民族文化,而且累積了紐西蘭國家的文化底蘊。

紐西蘭的美景和人文共同構建了這個小島上最重要的旅遊資源,在繼承著毛利文化的基礎上,紐西蘭現代人正在創建一個更完美的人間凈土。
頂(0)踩(0)廣告位 廣告位 廣告位 廣告位 廣告位 廣告位1 評論 訂閱 收藏 頂部 返回列表 相關大洋洲:
紐西蘭:最後一片人間凈土澳洲新玩法 要多爽就有多爽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旅遊國家排行榜(組圖)悉尼:藍山咖啡集市情懷南澳大利亞:夢幻田園美酒飄香認識一個美麗的澳大利亞紐西蘭:感受皇後鎮魅惑的力量墨爾本:優雅之旅 粉妝新貴 發表評論:不能超過500位元組,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政策法規.

評價: 中立 好評 差評 表情: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本欄推薦

❻ 求世界各國標志性建築的簡筆畫

如圖所示分別是:帕特農神廟、自由女神像、大本鍾、獅身人面像、倫敦塔橋、莫斯科紅場、泰姬陵、羅馬角斗場、天安門

❼ 斯科特南極探險是怎樣的

之一:向南極進發

阿蒙森首次登上南極點之後的第33天,英國的斯科特極地隊也到達了南極點,但他們的經歷和後果與阿蒙森相比,有天淵之別。

1904年,斯科特完成首次南極考察回國後,就忙於四處講演和著書立說。不久又與女雕刻家凱思琳·布魯斯小組結了婚。1909年1月,當他得知妻子懷孕後,強烈的家庭意識使他想重新組織領導南極探險隊成為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以此來盡快晉升為將軍。

羅伯特·斯科特與此同時,斯科特得到一則使他大為吃驚的新聞:曾是他手下的沙克爾頓,1909年1月9日率領英國南極探險隊到達南緯88°23′的地方,離南極點只有180千米了。這則消息更加激起他重返南極的念頭。

斯科特組織了當時最為龐大的南極探險隊,包括7名軍官,12名科技人員,14名海軍士兵,並於1910年6月離開歐洲。

因為斯科特對用狗有偏見,而認為用機械運輸有前途,因此,他這次帶了三輛履帶式拖拉機,而拒絕了南森讓他用狗的建議。

1910年10月中旬,斯科特在墨爾本收到阿蒙森拍給他的電報,但並沒有引起他太大的注意。

「新大陸」號船長57米,吃水5.8米,總噸位392噸,最大航速為6.5節。1910年10月25日,斯科特乘「新大陸」號離開紐西蘭。12月9日,船進入浮冰區。漂浮的冰塊、冰山封鎖了航道,使前進十分困難。斯科特本想在聖誕節前趕到麥克默多海峽,但一直拖延到1911年1月3日,他們才來到克羅澤角近海,從望遠鏡中能看到他們上次設下的通信站。

第二天,來到羅伊茲角和冰舌之間的埃文斯角,斯科特決定在這里建基地,船靠在離岸23千米的固定冰旁後,立即開始卸貨和設營。

到1911年1月6日,米爾斯有了兩支狗隊在運輸,兩天後,奧茨套上了一些馬。一輛履帶式拖拉機在冰緣破裂時掉入海里,但另兩輛在從船到岸的冰面上拖運貨物中,大顯身手。到1月21日,一幢別具英國海軍海岸建築風格的小房,在埃文斯角落成了,所有物資也都卸運完畢。四天後,斯科特就帶領著12人、8匹馬和2支狗隊去布設倉庫了。他們沒有一個人是新手。三周以來,他們每天工作17個小時,抽空吃飯和睡覺。事實表明,狗和馬不可能一起齊心協力來運輸,因為它們的前進速度不同,要使它們同步,既損狗又耗馬。2月16日,他們才到達南緯79°27′,離斯科特計劃在80°的主倉庫目標還差67千米。他深知,若繼續往前走下去,有可能遇到南極寒冷黑夜的危險,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們就在這里把一噸重的燃料、食品卸下雪橇,設了一個倉庫,稱為一噸營地,然後趕忙返回。

對南極探險人員來說,浮冰是很大的威脅2月28日,鮑爾斯、徹里·加勒德和克林3人,帶著5匹馬去棚屋角。但由於浮冰的原因,直到6周後他們才回到埃文斯角基地。此次布設倉庫的旅行,結果令斯科特極為不安,狗雖無傷亡,但帶去的馬無一剩下,況且又沒有到達預定地點。

冬天來臨了,只能帶領他們在基地里進行各種准備工作:包裝食物、訓練馬狗,製作、維修或改進雪橇、衣服和拖拉機齒輪等。

之二:確定極地隊人選

等到冬去春來,斯科特把人員分成4個支援隊,每隊4人,每隊獨立,但人員可以互相調換,拖拉機、狗和馬在希望山以遠使用。他計劃用一個支援隊從希望山返回,另3個支援隊開始攀登比德莫爾冰川,大約上到半路,又一個支援隊返回,從剩下的兩個支援隊中挑選出4人組成極地隊,擔負到達南極點的重任,其餘4人返回。

每件事情都是按4人設計的,雪橇是由4個人拉著,帳篷睡4個人,炊具僅供4人用,每周定量按4人包裝。

1911年10月24日,埃文斯上尉等4人駕拖拉機離開棚屋角開往南緯81°31′,在那裡等待主隊。但他們離開棚屋角只走了64千米,拖拉機的注油系統就壞了,只好被扔在雪地里。埃文斯留下馬的飼料,拉著半噸補給品向約定地點前進。11月15日,他們到達胡珀山,並在那裡設下胡珀倉庫。

與此同時,斯科特和其他人於11月1日和2日離開棚屋角,途中見到拖拉機遇難,只是感到失望並沒有感到意外,他們裝好埃文斯丟下的飼料就繼續前進。路上積雪松軟,馬踏破不結實的外殼,拉著雪橇幾次掉進雪裡。他們在11月15日到達一噸營地。他們補充了倉庫的燃料和食品,對倉庫進行了重建。斯科特計算,從此處往返南極點,需要每天平均24千米的速度。在後來的16天中,他也毫不費力地保持著這個平均速度,按時到達胡珀山。

11月24日,第一支援隊返回,不是原計劃的4人,而是改為2人返回,這是斯科特的臨時決定。

他們隔一定的距離就殺馬,並布設倉庫,12月10日到達比德莫爾冰川腳下。第二天,狗拉著主隊取近路上了比德莫爾冰川,同時,第二支援隊的2個人和狗隊返回。

但是,這這僅僅開始而已,道路險峻,地面崎嶇不平,暴風雪隨時可能襲擊。但他們能夠每天行進,只在經過最險惡的地方,才不得不分段運雪橇。同時,一共由4個人組成的兩個支援隊回去了,現剩下8人繼續前進。斯科特停止了每天堅持平均速度的嘗試,改為記時法,每天拉雪橇前進9個小時,加上裝卸營地時間,每天平均工作15個小時,只在當天氣不許可的情況下他們才休息。

聖誕節這天,斯科特完成了到達南極點的極地隊的最後人選,改變了原來4人的想法,由5人代替。

之三:南極捐軀

1912年1月4日,極地隊出發了。在之前,他們把雪橇砍短了,而且對滑動裝置進行了修理。1月8日,他們穿過沙克爾頓創造的最南紀錄。此時,對斯科特來說,前途有兩種:要麼到達不了南極點;要麼,到達了南極點,但可能回不來。但對斯科特來說,只有前進一條路可走。

1月16日,他們到達了南極點,發現了一架帳蓬,裡面有一些被拋棄的工具和3條袋子,袋子里裝著兩打未開封的手套和襪子。另外,還有阿蒙森給斯科特的便條和一封信。阿蒙森在便條中請求斯科特把這封信轉交給挪威國王。他們對這架帳篷拍了照片,並畫出了它的圖樣,然後,升起了「可憐的被人欺辱的英國國旗」,並對這面旗也拍了照片。

他們在南極點呆了2天,重新確定了南極點的位置。測得的結果,與阿蒙森確定的南極點只差幾百米。這個誤差可能是儀器的誤差引起的,也可能都不那麼准確。

1月18日,他們開始返回。對斯科特來說,他的願望已成泡影,但他前面還有漫長的道路,還必須靠自己拉著補給品徒步走完。

雖然斯科特已經返程了,但是白天的工作量並沒有減少。行進路上,既無歡樂又無歌聲,只是每天9小時的艱難跋涉,同時,隊員們的傷也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2月7日,他們回到比德莫爾冰川的源頭,從倉庫里撿起只夠用3天半的定量,奔向該冰川半路的雲標山。食品太緊張了,3天半的食品,他們卻用了6天。因為他們跨越支援隊曾受阻的險惡的冰縫區,行進緩慢,最終到達了雲標倉庫,取出了4天的食品和一些地質樣品。

斯科特等人蹣跚地走著,終於來到了南冰障倉庫,本想吃個飽的隊員們卻發現油桶的焊錫已經被凍裂,煤油全部流失。這時,斯科特第一次對他們是否能回到基地感到懷疑。此時,他們的煤油只夠用5天了,所以除非他們加快步伐,否則到不了胡珀山。

當他們的煤油只剩下一點點時,氣溫突然急劇下降,斯科特在3月里的日記中已經清楚地表明,他和他的同伴對生存下去的勇氣一天天地減弱,絕望的情緒日復一日地增強起來。

南極斯科特紀念碑斯科特的最後一篇日記是3月29日寫的。日記中說:「自21日起暴風雪一直在刮。20日這天,我們每人只有兩茶杯燃料和夠兩天的食品。我們每天都准備啟程走完這17千米的路程,趕到救命的倉庫,但是,我們卻無法走出帳篷。假若我們走出去,那麼,暴風雪一定會把我們捲走,並埋葬於茫茫大雪原中。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我們要堅持到底,但是,我們的身體已經虛弱到極點了,悲慘的結局馬上就會來到。說起來也很可惜,恐怕我已經不能再寫日記了——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

他的日記的最後一句話是:「看在上帝的面上,務必請照顧好我們的家人。」

就這樣,斯科特為南極探險事業而捐軀了。直到1912年10月28日,他及同伴們的屍體才被發現。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