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有哪些信天翁
㈠ 有哪些知名的信天翁鳥
黑眉信天翁:棲息在遠離陸地的北大西洋區域。黑色的眼睛給人一種憂郁的感覺。它的翼展長度有2.3米。
黑足信天翁:棲息在北太平洋海域的3種信天翁之一。渾身黑褐色,翼展長度約2米,在熱帶的太平洋島嶼上繁殖。
萊桑信天翁:白色的身體,背和羽的上面呈暗黑色。主要棲息在太平洋的萊桑島及其附近的島嶼。活動海域和黑足信天翁相似。翼展長度約2米。
王信天翁:翼展長度達3.15米。體型較大,羽毛呈白色,翅膀的兩端呈黑色。在紐西蘭和南美洲的南端繁殖。
烏黑信天翁:翼展長度2.15米,主要棲息在南部海域。
漂泊信天翁:是現存鳥類中翼展最長的鳥,可達3.4米。成年的漂泊信天翁外表很像王信天翁。它們的巢主要築在南極圈附近和南大西洋的一些島嶼上。
㈡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信天翁很大
信天翁是14種大型海鳥的統稱。最著名的信天翁有:黑眉信天翁,翅展約230厘米,於遠離北大西洋海岸外漂游,有黑色的眼紋。黑腳信天翁,翅展約200厘米,大部分為灰褐色,營巢於熱帶太平洋島嶼。皇家信天翁翅展約315厘米,成鳥羽毛大多為白色,外側翅上覆羽黑色,繁殖於紐西蘭附近島嶼及南美最南端。有記錄信天翁的翅膀最長達3.6米,是世界上翅膀最長的鳥類。從信天翁長達3米多的翅膀就可以看出信天翁確實是一種很大的鳥類。
㈢ 海燕和信天翁有什麼區別
海燕和信天翁是不同的鳥,它們同屬鸌形目,但是屬於不同的科,最明顯的特徵是體型相差懸殊:信天翁的體型大似鵝,海燕則跟普通的鳴禽差不多。
海燕是鸌形目海燕科約20種海鳥的統稱。體長約13~25厘米,體暗灰或褐色,有時下體色淡,腰白色。較大多數鸌形目種類翅短,翅尖呈圓形。嘴長適中。鼻管和上嘴的表面融合一起。除後趾外,均具蹼,後趾小而高位。尾長或中長,方形、叉形或楔形.外形特徵
南部海洋繁殖的大多數種類,短翅,方形尾,長腳,短趾。捕食小型海洋生物時兩翅張開,劈拍地飛過水面,例如黃蹼洋海燕(Oceanites oceanicus),在沿南極大陸和南極圈附近小島上繁殖,6~9月在北大西洋越冬。
北方的大多數種類翅較長,尾叉形或楔形,腳短而趾長;覓食時,像小海鷗一樣自水面掠過,偶爾降落水面。例如白腰叉尾海燕(Oceanodroma leucorhoa),在北大西洋繁殖,也繁殖於太平洋島上南至北緯28°左右。其他幾種叉尾燕見於太平洋北部。海燕也成為「暴風雨來臨前的預言者」
生活習性
海燕科動物與信天翁的體型差不多,但是個頭較小。它們有堅硬的鉤嘴和管狀的鼻孔。海燕是傑出的飛行家,人們常常贊美威爾遜海燕迎接暴風雨的挑戰。海燕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在南極地區海燕的數量較多。海燕每次只產一個卵。幼鳥由海燕父母照料,分工協作。
海燕家族中最美麗的要數雪海燕了。雪海燕一身潔白,只有眼睛的前面的羽毛和嘴是黑色的。它們以小魚、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在白雪皚皚的南極大陸邊緣,常常能夠看到海燕在距離岸邊不遠的海面上空盤旋。其實,那是雪海燕在尋找海浪從海底翻起的的小動物。雪海燕分布在南極大陸邊緣,雪海燕在每年的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產卵。暴風海燕又叫威爾遜暴風海燕。暴風海燕的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長。在飛行的時候,暴風海燕可以展現出強壯的翅膀。暴風海燕經常在海面上空翱翔。伸展的翅膀可以使暴風海燕幾乎垂直地上升。它的尾巴在控制飛行方向的時候,可以象扇子一樣展開。它甚至還能用兩條腿來幫助掌握平衡。它們以鯨油和海洋小動物為食。
信天翁屬於鸌形目、信天翁科,共4屬21種。他們分別分布在從約南緯25°至流冰群島的南半球海域,並利用該區域內的島嶼進行繁殖。
保護狀況
阿島信天翁和紐西蘭信天翁兩個種類目前被列為極危種,另有兩個瀕危種,13個易危種。
形態特徵體型
長從Thalassarche屬的68~93cm至Diomedea屬的110~135cm;翼展從178~256cm至250~350cm(同樣以上述兩屬為參照)。
體羽
白色,翼尖深色;雌鳥白色,眉、背、翼正面和尾為深色。
巢
大部分築一土坑,襯以羽毛和草;熱帶種類較少築巢,加島信天翁則不築巢。
卵
一窩單卵,白色。孵化期65~79天。
飲食:烏賊、魚、甲殼類、漁船廢物。
分布
從約南緯25°至流冰群的南半球海域,並利用該區域內的島嶼進行繁殖,(有17種);北太平洋(3種)以及加拉帕哥斯群島和秘魯外海(1種)。
棲息地
海洋。信天翁是14種大型海鳥的統稱。它們在岸上表現得十分馴順,因此,許多信天翁又俗稱「呆鷗」或「笨鳥」。信天翁是最善於滑翔的鳥類之一。在有風的氣候條件下,能在空中停留幾小時而無需拍動其極其長而窄的翅膀。它們需要逆風起飛,有時還要助跑或從懸崖邊緣起飛。無風時,則難於使其笨重的身體升空,多漂浮在水面上。也像其他鳥一樣,能喝海水。通常以烏賊為食,也常跟隨海船吃船上的剩食。信天翁僅在繁殖時才成群地登上遠離大陸的海島。在那裡,成群或成對從事交配行為,其中包括展翅和啄嘴表演,伴隨著大聲鳴叫。每窩產一枚大白卵,產在地面上或簡易堆起的巢里。親鳥輪流孵卵。幼雛成長很慢,尤其是大型種類者;幼雛孵出後3~10個月才長齊飛羽,之後在海上渡過5~10年,在到陸地配對前,換過幾次羽。信天翁壽命很長,是僅有的能活到老死的鳥類之一。海員一度對它們頗為敬畏,認為殺死信天翁會帶來厄運。
最著名的信天翁有:黑眉信天翁,翅展約230cm,於遠離北大西洋海岸外漂游,有黑色的眼紋。黑腳信天翁,翅展約200cm,大部分為灰褐色,營巢於熱帶太平洋島嶼。皇家信天翁翅展約315cm,成鳥羽毛大多為白色,外側翅上覆羽黑色,繁殖於紐西蘭附近島嶼及南美最南端。有記錄信天翁的翅膀最長達3.6m,是世界上翅膀最長的鳥類。
㈣ 紐西蘭動植物原始且獨特,分析其成因
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紐西蘭的野生的動植物才會保存得如此完好,具體奉上:
1:歷史原因:
【歷史家確信紐西蘭是一億多年前古代岡瓦納大陸的分離島嶼。多年來與外隔絕,令許多古時的稀有動植物品種得以保存至今,逃過絕種厄運。著名的植物學家David Bellamy更稱這里為[挪亞方舟],可見紐西蘭確是大自然的寶庫,更是生態學家的主要研究地域。
對喜好研究大自然歷史的人士來說,紐西蘭蘊藏著無數自然寶藏,是不容錯過的旅遊點,變化之大,令人難以置信,非親歷奇景難以感受。其氣候,岩石種類和地形的變化,與一般大陸性地域展現的面貌回然不同。在奧塔哥(Otago),只須一天車程,遊客便能置身涼快的海岸環境,親睹信天翁及企鵝的趣致生態。】
紐西蘭另一地形特色便是長達一萬五千公里的海岸線。北部亞熱帶以至南部極地(Sub-Antarctic)的不同海洋生態環境特色。
紐西蘭的動物:
紐西蘭更是珍貴生物的故鄉。其中之一是體形龐大的摩阿(Moa),最高可達兩人的高度.毛利人捕捉它們作為食物,成為絕種的原因.
奇異鳥(Kiwi)--紐西蘭的鳥類多在陸地上生活,不回飛行.最負盛名的,莫如奇異鳥,它是紐西蘭的國徽標志,更是紐西蘭銅幣及獼猴桃的名稱.
威卡--另一種不能飛行的鳥類。它們只有小母雞般大,對人類毫不懼怕,最愛於郊外停車場出現,向人類索取飼糧。
搭卡赫(Takate)--曾被認為已絕種,直到一九四八年在偏遠的峽灣國家公園(Fiordland)山區才被重新發現。屬極稀有品種,現仍面臨嚴重的絕種威脅。
山鸚鵡(Kea)--這種綠色鳥類對人類毫不懼怕,更有強烈表演欲,喜歡在人前出沒。
信天翁(Royal Albatross)--擁有巨大的翅膀,愛群體出現,在紐西蘭主要海岸。每年在丹尼丁(Dunedin)附近海岸登陸繁殖,成為一大旅遊特色。
企鵝(Penguins)--這種人見人愛的生物,於紐西蘭沿岸經常出沒。遊客可到觀賞區欣賞他們的豐姿,更可一睹稀有的黃眼企鵝。
脫阿達拉(Tuatara)--貌似晰蜴的爬蟲類動物,是唯一生存至今的古鱷魚類家族成員。亦可能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生物。
遊客參加當地的海洋生物觀賞團,除欣賞海豹和海獅的生態外,亦可追逐鯨魚的蹤影,在南島東北部的觀鯨勝地,遊客更可坐船出海,近距離觀賞這些龐大海洋生物的英姿。
紐西蘭沒有蛇,但有其他幾種土生的爬行類動物。斑點楔齒蜥是其中最有趣的一種,它是一億年前就滅絕的爬行類動物中唯一的倖存者。
紐西蘭的植物:
紐西蘭與其他陸地的長期隔絕導致島上特殊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的進化。這個國有曾經幾乎被常綠的原始森林覆蓋,其中包括一些世界是最古老的植物種類。現在大約保存有62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它的重要性已被人們重新認識,許多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的建立就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在紐西蘭並不象在其他國家那樣明顯。但象貓、狗、雪豹和負鼠這些被引進的動物卻對當地動物群及其棲息地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某些動物滅絕,更多的動物已經很少見了,僅在近海島嶼上勉強生存。目前紐西蘭實施的一些保護物飼養計劃獲得成功,而今人們仍在制定重要的保護辦法以幫助幾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品種。
2:現實原因,因為紐西蘭重視保護動植物還為此立法,具體舉例:
雖然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在紐西蘭並不象在其他國家那樣明顯。但象貓、狗、雪豹和負鼠這些被引進的動物卻對當地動物群及其棲息地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某些動物滅絕,更多的動物已經很少見了,僅在近海島嶼上勉強生存。目前紐西蘭實施的一些保護物飼養計劃獲得成功,而今人們仍在制定重要的保護辦法以幫助幾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