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對外貿易主要通過什麼
⑴ 紐西蘭在中國主要進口什麼產品
由於出售的農場用途多被改變,其中放牧物業只佔43%,而且多數放牧的是肉用牛羊,乳業農場只佔22%,這一情況導致牛奶價格隨著農場成交量上升而上漲,目前牛奶銷售價格已平均上漲了11%。紐西蘭農民聯合會預計,隨著近年來園藝市場發展興旺,很多交易的農場用於園藝產品生產,這將進一步降低乳製品的供應量。
紐西蘭農場成交量上升導致乳品價格上漲 根據數據分析顯示,新對外貿易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旺盛的需求,特別是紐西蘭對中國出口的奶粉產品增速明顯,是拉動新貿易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數據顯示,新對華出口奶粉產品為40億新元,占對華出口總額的40%,創歷史最高記錄。新半數出口奶粉產品銷往中國。
據紐西蘭地產協會統計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紐西蘭共有554個農場出售,同比增長20%。而成交價格則有所下降,每公頃平均成交價格從最高的1.89萬新元下降到1.15萬新元。
2013年中新兩國雙邊貿易總額為182.19億新元,其中對華出口99.57億新元,同比劇增45.2%;自華進口82.62億新元,同比增長7.1%。按照完整年度計算,中國首次成為紐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取代了澳大利亞自1989年起連續保持23年的地位。同時中國也正式取代澳大利亞首次成為紐西蘭第一大出口市場。
根據紐西蘭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紐西蘭進出口貿易總額為964億新元,其中出口貿易總額481億新元,同比增長4.4%;進口貿易總額為483億新元,同比增長2.4%
⑵ 奧克蘭是什麼之都
奧克蘭,紐西蘭北部的濱海城市,最大城市,面積1086平方公里,人口146萬,奧克蘭有很多帆船,被稱為「帆船之都」
⑶ (2013北京)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紐西蘭對外聯系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原因.(2)分析南島降水
(1)讀圖可知紐西蘭為島國,遠離世界大多數國家,調動知識可知紐西蘭經濟發達,進出口貿易量大,根據圖中國際機場和和主要海港的分布可知紐西蘭對外運輸中貨運依靠水運,客運依靠航空.
(2)根據經緯度可知紐西蘭南島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坡位於盛行西風迎風坡,降水量較大,東側為背風坡降水量少.
(3)讀圖從人文、自然兩個角度對比南北二島,機場、海港、陸路交通線均是北島較多,北島平原地形比例較大、緯度低熱量充足,城市較為密集.
(4)讀圖可知紐西蘭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帶,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貌景觀獨特,地熱資源豐富,溫泉較多,是度假療養的好地方.
故答案為:
(1)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島國,經濟發達.
(2)地處西風帶,西側為迎風坡降水量多,東側為背風坡降水量少.
(3)緯度較低,熱量條件好;地勢較平坦(平原面積較大);機場密度較大(數量多),路網密度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較大(數量較多).
(4)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或板塊構造邊緣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內力作用強烈).觀賞火山地貌等景觀,利用溫泉等地熱資源度假療養.
⑷ 中國對紐西蘭主要出口什麼產品有什麼優勢
產品:衣服、鞋帽、玩具、家電、電子產品,食品等等。
我覺得優勢是雙方的,中國和紐西蘭兩國具有不同的資源稟賦,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一個是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但自然資源比較缺乏;另一個是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產業發展比較集中,農、林、牧業發達,經濟的外向化程度較高。所以兩國很容易達成相關貿易協定。
依據《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紐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將自中國進口產品關稅逐步降低為零。目前為止已經超過9成的中國產品進口到紐西蘭是0關稅。
⑸ 中國疫情為何對紐西蘭影響這么大中國和紐西蘭的貿易總額究竟有多少
自2018年以來,中國穩居紐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據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統計,2018年中新貨物貿易額1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中方出口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3.2%;中方進口1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8.2%。中方出口產品以電話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傢具為主;進口產品以乳品、原木、羊肉為主。
實際上,當我們成為紐西蘭的最大貿易夥伴的時候,我們的發展也會對紐西蘭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如往年的新年出國游,不少人會選擇溫暖的紐西蘭出遊,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乖乖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讓紐西蘭少賺了一大筆錢……
⑹ 奧克蘭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奧克蘭介紹
1、奧克蘭(Auckland),紐西蘭北部的濱海城市和紐西蘭最大城市,面積1086平方公里,人口146萬,奧克蘭有很多帆船,被稱為「帆船之都」,奧克蘭是全世界擁有帆船數量最多的城市,故又被稱為「風帆之都」,是南半球主要的交通航運樞紐,也是南半球主要的港口之一。
2、奧克蘭是紐西蘭的經濟、文化、航運和旅遊中心,也是紐西蘭最大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由於其發達的經濟,怡人的環境,高水準的生活和迷人的風景。所以奧克蘭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位於南太平洋南緯37度,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全球最重要的跨國公司都在奧克蘭設有辦事處,奧克蘭事實上也是紐西蘭的「經濟首都」。奧克蘭是紐西蘭對外貿易、旅遊的門戶,是重要的公路、鐵路和航空交通樞紐。奧克蘭市是紐西蘭最大最繁忙的商業金融中心,紐西蘭的股票交易所及多家大銀行的總部就設在這里,紐西蘭的首都早先設在奧克蘭,但在1865年遷至北島南端的惠靈頓。現今的奧克蘭仍然為紐西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南太平洋的樞紐,旅客出入境的主要地點。
⑺ new zealand是哪個國家
new zealand是紐西蘭。
紐西蘭(英語:New Zealand),又譯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北島、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政治體制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
對外貿易:
紐西蘭嚴重依賴外貿。2012年外貿總額為932.83億新元,其中出口額460.64億新元、進口額472.19億新元。主要進口石油、機電產品、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等,出口乳製品、肉類、林產品、原油、水果和魚類等。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2021年11月3日,紐西蘭貿易與出口增長部國務部長菲爾·特懷福德宣布,紐西蘭已經正式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
⑻ 紐西蘭的經濟是怎樣發展的
紐西蘭經濟屬市場經濟,十分依賴國際貿易,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歐盟、美國、中國和日本。它的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規模不大,主要產業為旅遊業和第一產業(農業等)。過去幾十年的自由市場改革,取消了外商投資的許多障礙。世界銀行在2005年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簡介傳統上,紐西蘭的經濟依賴第一產業的產品,如羊毛、肉類和奶製品。約1920至1930年代後期,奶製品出口通常占其出口總額的35%左右,在某些年份更高達45%。
1950年代,這些產品的需求殷切,紐西蘭經濟從而受惠。然而,其後這些商品價格下降,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亦影響紐西蘭與英國的貿易,從1970年至1990年,紐西蘭的經調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相對購買力,從經合組織平均水平的約115%,下降到80%。自由化,自1984年以來,紐西蘭政府進行了重大的經濟結構調整,由依賴英國給予優惠市場准入的農業經濟,轉型到成為更工業化、可以在全球競爭的自由市場經濟。這種發展推動了實際收入,擴大和深化工業的技術能力,並遏抑通貨膨脹的壓力。自1990年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逐步追上較大型西歐經濟體的水平,但兩者仍然有差距。紐西蘭對貿易十分依賴,其增長前景很受亞洲、歐洲、美國的經濟表現影響。1985年和1992年間,紐西蘭的經濟增長了4.7%,但同一期間,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增長28.2%。從1984-1993年,通貨膨脹平均每年為9%,兩次紐西蘭的信用評級下降,外債翻了兩番。
1986年和1993年間,失業率從3.6%上升到11%。有效的農業系統是紐西蘭的出口支柱。領先的農業出口產品包括肉類、奶製品、林產品、水果和蔬菜、魚和羊毛。紐西蘭是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的直接受益者,受惠行業包括農業和一般的乳製品行業。該國擁有大量的水電,亦有可觀的天然氣儲備。領先的製造業有食品加工、金屬加工、木材和紙製品。一些製造業如汽車裝配已完全消失,製造業在經濟中的重要性是在普遍下降。展望和挑戰,紐西蘭的收入水平,在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之前較大部分西歐國家( 如西班牙,愛爾蘭)高,比英國,法國略遜壹籌;但自此也從來沒有恢復。例如,紐西蘭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少於西班牙,約為美國的60%左右。紐西蘭的經常賬赤字約國內生產總值的8-9%,但其公共債務則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2%(2006年,估計),這比起許多發達國家為低。然而,在1984和2006年之間,凈外債增加11倍,約1820億紐元。適度的公共債務和較大的凈對外債務,反映大部分的凈對外債務是由私營機構持有,歷史,1900-1970年代,紐西蘭的經濟政策傾向施行保護、監管和補貼。
1960年代,紐西蘭的貿易表現開始轉差,主要是由於來自英國的出口收入下降。1955年紐西蘭有65.3%的出口輸至英國,隨著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這一比例在1973年6月結的一年,已下降到26.8%。1980-1990年代,紐西蘭進行了經濟改革。自1984年以來,政府消除包括農業在內的補貼、開放進口法規、容許匯率自由浮動、取消利率、工資和價格控制,又降低邊際稅率。從緊的貨幣政策和著力減少政府預算赤字,使通貨膨脹率從1987年的18%以上的年增長率逐步下降。放鬆管制創造了一個非常方便營商的規管架構。2008年,世界銀行的全球商業友好國家中,紐西蘭排第2名。
⑼ 紐西蘭跟澳大利亞簽了什麼貿易條約
中文叫跨塔斯曼海協議 Trans-Tasman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相關協定:
1.「跨塔斯曼海相互承認協定」(the Trans-Tasman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簡稱TTMRA):此協定是在CER的基礎上延伸制定的,在1998年5月1日開始生效。由此,澳新兩國間的貿易一體化得到了進一步推進。根據此新協議的安排,在兩國其中一國得以合法銷售的貨物,原則上可以在另一國銷售;類似地,在一國注冊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員在另一國亦可從事相同職業(醫療從業者除外)。
2.「跨塔斯曼海旅遊協定」(the Trans-Tasman Travel Arrangement ,簡稱TTTA):互相允許對方公民到本國旅行、工作和居住。這種人員的自由流動是澳新雙邊緊密經濟和社會關系的關鍵因素,強調了雙方更廣泛關系的「自然人對自然人」的特點(註:原文為people-to-people nature)。目前紐西蘭有30萬人在澳大利亞居住,而澳大利亞有5萬人在紐西蘭居住。每年有大約100萬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人在兩國間流動。
3.「社會安全協定」(Social Security Agreement):1994簽訂,規定兩國平均分攤為兩國公民到對方境內居住提供收入支持的開支。
4.「健康協定」( Australia/New Zealand Health Agreement): 1986年簽訂,允許臨時到對方國內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人必須得到與所到國國民相同待遇的「立即、必要的醫療救護」。後來修正的條款規定把醫院之外的醫療救護作為除外,但仍保留提供在醫院外救護的要求(即在醫院外救護不享受國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