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水苔如何使用
『壹』 水苔種植技術
今天和大家聊聊水苔的養殖,水苔又叫泥炭蘚,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和北美開始泥炭蘚種植技術研究,其中以加拿大、德國的研究水平最高,取得的成果最多。1995年,加拿大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泥炭地的恢復工作,僅在魁北克就恢復了42公頃的泥炭地;到2000年止,加拿大利用泥炭蘚已經恢復了150多公頃的泥炭地。全世界泥炭蘚屬植物有200多種,但是,能夠用於泥炭濕地恢復的種類並不多,常用的種類有粗葉泥炭蘚、銹色泥炭蘚、黃小泥炭蘚、疣壁泥炭蘚等。
1.水苔的介紹
水苔——泥炭蘚屬,包括:粗葉泥炭蘚、密葉(及其變種)泥炭蘚、瓢葉泥炭蘚、寬葉(及其變種)泥炭蘚、闊邊泥炭蘚、紅葉泥炭蘚、多紋泥炭蘚、東亞泥炭蘚、中位泥炭蘚、暖地泥炭蘚、大(及其變種)泥炭蘚、卵葉泥炭蘚、緣葉(及其變種)泥炭蘚、鐮葉泥炭蘚、五列泥炭蘚、岩生泥炭蘚、柔葉泥炭蘚、垂枝(詹氏)泥炭蘚、刺葉泥炭蘚、鈍葉泥炭蘚、偏葉(及其變種)泥炭蘚、白齒泥炭蘚、尖葉(及其變種)泥炭蘚、狹葉(及其變種)泥炭蘚、呂宋泥炭蘚、加薩泥炭蘚、小孔泥炭蘚、原亞洲種泥炭蘚、禿葉泥炭蘚、廣舌泥炭蘚、絲光泥炭蘚、毛壁泥炭蘚、截葉泥炭蘚、羽枝泥炭蘚、異葉泥炭蘚、稀孔泥炭蘚、細葉泥炭蘚。
泥炭蘚屬生於酸性之沼澤地及濕原中,泥炭蘚群落為構成低濕原及高濕原的主要成分,有的湖沼可由於泥炭蘚群落的生長繁衍,下部泥炭層多年沉積,形成泥炭土(好東西),一些種子植物的侵入及滋生,逐年至使湖沼變淺,以致轉變為陸地和森林。反之,有時小片沼澤泥炭蘚群落可由於泥炭蘚大量吸收空氣中水分,大量繁殖而形成大面積的高濕原,致使林地沼澤化,以致引森林毀滅。由此可見,對泥炭蘚群落生態和發育的研究利用,對於沼澤地及底層泥炭之研究利用是極重要的。同時,由於泥炭蘚植物往往大面積叢生,呈松軟之海綿狀、具有吸水量大且吸水速度快的特點,長度在3-50cm左右,是涵養水源的非常重要的苔蘚植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開始用於軍事及醫葯領域,多數種類均可加工後代替脫脂棉,做敷料和製作急救包原料。
二戰後西方發達國家廣泛用於農業園藝無土栽培,特別是日本、韓國、台灣、泰國、荷蘭、英美等發達國家用於高檔洋蘭(蝴蝶蘭、卡特蘭、文心蘭、大花卉蘭等)的無土栽培。
世界水苔主產國有中國、紐西蘭、巴西、智利、秘魯等,但都是野生採集加工利用。然而,由於世界上水苔產品用量大,產量低,基本上是好產品難求、中低產品不夠用,國際市場行情非常好的局面,這就導致了惡性競爭、濫采加工。有的國家甚至將水苔原產地的泥沼土挖出加工利用,從而導致世界上眾多地方的水苔產品的產量大減,品質嚴重下降,許多地區出現了滅絕的現象,使得眾多原產水苔的地區水源嚴重不足,生態遭到嚴重破壞。而且野生的水苔質量參差不齊、產量少。因此,研究人工種植方法意義重大。
『貳』 剛買的水苔用前需要怎麼處理
新買的水苔需浸潤之後再擠干水分,在更換水苔的時候要先把蝴蝶蘭的爛根剪掉後,再用水苔包裹蝴蝶蘭,進行種植。
可單獨或和其它基質混合使用,容易栽培,可將水苔剪短,以利於今後移栽,把植物小苗用水苔栽培,長大了要上土盆的時候,可以直接把包裹著水苔的根部放到花盆裡,再加土填滿;
這樣可以安全使植物度過適應期,不至於因為忽然改變生長環境使植物出現不適應甚至死亡。嫁接時在植物的新鮮切口包裹上水苔,加一層塑料包好,可以促使傷口盡快癒合。
廣泛用於各種蘭花的栽培,是種植栽培基質上等材料之一。
水苔使用前先把乾燥的水苔浸泡在清水裡一段時間,吸飽水的水苔會漸漸恢復生機,體積變大數倍,就可以用了。
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養滿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裡,根系會和水苔自然結合一起生長。最大的好處是,水苔可以在水中製造氧氣,幫助植物根系發育,為根系製造一個比純粹的營養水更理想的生長環境。
『叄』 水苔怎麼用
1、單獨使用,純水苔可用於栽培大多數的食蟲植物;
2、與泥炭、珍珠岩等混合使用,提高基質的透氣、保濕性能;
3、局部運用,可放在基質的上部保濕,也可放在盆底,防止細顆粒基質流失,提高基質的保濕性能,增強盆底的透氣性。
4、製作微景觀也可以使用。
水苔的價值有:
廣泛用於各種蘭花的栽培,是種植栽培基質上等材料之一。水苔使用前先把乾燥的水苔浸泡在清水裡一段時間,吸飽水的水苔會漸漸恢復生機,體積變大數倍,就可以用了。
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養滿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裡,根系會和水苔自然結合一起生長。最大的好處是,水苔可以在水中製造氧氣,幫助植物根系發育,為根系製造一個比純粹的營養水更理想的生長環境。
純天然產品,材料干凈,無病菌,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保水及排水性能好;具有極佳的通氣性能;不易腐敗,可長久使用,換盆亦不必全部更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