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的學習故事指什麼

紐西蘭的學習故事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12 01:08:09

Ⅰ 在課程開展中,學習故事應該屬於哪個環節

說到教學過程,大家應該都熟悉,有朋友問教學過程包括哪些環節,當然了,還有人想問教學環節包括哪幾個部分,這到底怎麼回事呢?其實如何做好教學副校長的工作呢,下面小編就會給大家帶來教學過程的五個基本環節,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教學過程的五個基本環節

做過很多教學設計,教學環節一般來說有四個。

1、導入環節(如創設情境導入,故事導入等,舊知識回顧,建立新舊知識聯系)

2、講授新課

3、課堂小結

4、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包括以下環節:

1、引起求知慾:教學應從誘發和激起求知慾開始,從作好學習的心理准備開始;產生了知與不知矛盾,出現了求知的內在動力。

2、感知教材:如果學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識,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則理解書本知識就比較容易。

3、理解教材:是教學的中心環節。

4、鞏固知識:只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所學基礎知識,才能順利吸收新知識,自如運用已有知識。發展學生的記憶力。

5、運用知識:重視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

6、檢查知識、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作自我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7、運用時要注意的問題: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注意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要割裂;每個階段的功能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教學過程的功能,是指參照教學目標而在教學過程中能收到的實際效果。

1.育人功能 :即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發展。

2.發展功能 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目標乃是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首先,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進而理解和掌握知識。

其次,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形成基本技能的過程。

再次,教學過程也是教給學生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並內化為個人的經驗、智慧和能力。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智慧和能力,而且發展情感、態度和意志品質。

Ⅱ 紐西蘭的學習故事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哪些啟示

學習故事由紐西蘭瑪格麗特·卡爾教授在早期課程框架的理念下針對傳統評價而提出的新的評價模式。卡爾教授並沒有給學習故事一個明確的定義,通過對文獻的整理分析發現,學習故事主要是對兒童在日常環境中行為的觀察,具有結構性和敘事性,主要採用文字或照片等媒介來記錄兒童學習,分析兒童在其中所表現出的有助於學習的心智傾向——感興趣、參與、堅持、溝通、承擔責任,然後為兒童制訂下一步學習計劃,幫助兒童建構自己作為學習者的形象。

Ⅲ 您認為紐西蘭學習故事與傳統的教育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新穎和進化。
1、紐西蘭學習故事對比傳統的教育故事,區別在於新穎,可以讓孩子更好吸收知識。
2、紐西蘭學習故事對比傳統的教育故事,聯系是進化,是對傳統教育故事的進化,可以讓孩子更好吸收知識。

Ⅳ 發現兒童的力量

《發現兒童的力量》講述的是北京市西城區三義里第一幼兒園,引進紐西蘭「學習故事」的理論與實踐,在幼兒園落地生根,給老師們的兒童觀帶來巨大改變的故事。書中用敘事的手法真實再現了老師們在邊看、邊實踐、邊反思的探究歷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她們主動尋找答案的過程。

自從2014年開始接觸紐西蘭的學習故事,打動我的不是如何書寫寫故事,而是紐西蘭國家早期教育課程框架中老師們的理想宣言:讓「兒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的身份成長的,身心健康,有安全感、歸屬感,知道他們能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這與我們傳統的學前教育觀念有著很大的出入。在「安吉游戲」的帶領下,自主游戲風靡全省全市,至今已經走過了整整四個年頭,在游戲課程的推進中,我們覺得最難改變的是教師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在幼兒園的實踐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老師對孩子無所不在,有意無意,有形的無形的「控制」,會時不時拿出大剪刀修剪小樹,以防止小樹長歪。《發現兒童的力量》描寫的案例也正是我們在開展自主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想要改變教育觀念,需要讓老師們從源頭上思考「兒童是什麼樣的人」---兒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要重視兒童的自發活動,要給予兒童自我發展的空間。只有讓老師們重新認識兒童,才能讓老師們慢慢學會了放手,還孩子們自由。一味的提倡在自主游戲中讓老師「管住手」「閉上嘴」,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它代表的是教師對兒童的信任,是教師「信任兒童是有能力的個體」的兒童觀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Ⅳ .紐西蘭的學習故事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哪些啟示

學習故事是來自紐西蘭早期教育機構的課程評價體系,其主要特點為是動態的,形成性的評價,評價發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兒童的學習成果是學習傾向的獲得,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兒童學習,對促進我國教師專業發展和課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Ⅵ 學習故事來源哪裡

學習故事的起源
「學習故事」這個概念性名詞最早出現於《TeWhariki》即紐西蘭國家幼教課程大綱,它是紐西蘭幼教改革中不可或缺的。MargaretCarr教授則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故事可以真實記錄學習的復雜性,其中包含了教師對幼兒的支持政策以及如何鼓勵幼兒學習;同時也融合了學習的情境性,在兒童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將學習的認知、社會性特徵以及學習效果融為一體,正文還能運用多方面的感官如聲音等進行學習,強調孩子的主動參與性。於是,她提出用「學習故事」這種方式來記錄、評價和支持兒童的學習。
「學習故事」與傳統的觀察記錄相比,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Ⅶ 幼兒園學習故事和游戲觀察記錄的區別

「學習故事(Learn‎ing Story‎)」是由紐西蘭‎學前教育學‎者卡爾提出‎的。家長可以用「學習故事"來評‎價兒童,同時它又可以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它是通過兒童在真實‎情景中的觀‎察和記錄提供一種‎反映兒童發‎展的持續性‎畫面,能用來記錄‎和交流兒童‎學習的復雜‎性。與此同時,它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的途徑。很多幼兒園也曾嘗試讓‎教師通過撰‎寫「學習故事」學習一種觀‎察、分析兒童的‎方法,引導教師關‎注兒童的學‎習過程,提高教師分‎析、解讀兒童行‎為的能力以‎及教育敏感‎性。

「游戲觀察紀錄"是指在游戲環節中觀察兒童的狀態和心情,以及通過對游戲的積極性從而了解兒童的一種方法。

拓展資料:游戲觀察實錄:

角色游戲開始了,大家紛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開‎始扮演,俊俊小朋友選擇了到「銀行」扮演工作人‎員。大家都過來‎取錢,俊俊小朋友‎會一個一個‎的問:你需要取多‎少錢?但是游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就過來告訴‎我:俊俊來搶錢‎了。我走過去一‎看,俊俊和亮亮‎手裡拿著幾‎張銀行的錢‎,在爭搶,誰也不肯松‎手,俊俊一邊搶‎一邊在嘟嘟‎囔囔的說著‎什麼。我問俊俊:為什麼要搶‎別人的錢呢‎?俊俊說因為‎銀行里沒錢‎了。

分析:

幼兒到了大‎班年齡,開始能夠把‎行為規則化‎,從而獲得是‎非觀念,但其行為常‎常表明,他們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現之一就‎是搶東西的‎現象很嚴重‎,不過與其他‎年齡段的幼‎兒不同的是‎:幼兒會邊搶‎邊說理由,由於大班幼‎兒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言語水平‎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表現開始‎增加。

措施:

調動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決大班幼兒已‎具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力問題,不僅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也是對‎他們進行了‎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可以設置「小記者」、「評論員」,組織一些熱‎點話題的討‎論活動,請小記者講‎講發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後集眾家‎之長,總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所以在講評‎時,我請小朋友‎一起來幫俊‎俊想一想辦‎法:當銀行的錢‎被領完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大家有的說‎可以讓銀行‎的工作人員‎來做一些錢‎,也有的說可‎以叫店裡的‎人來存錢。大家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俊俊也表示‎方法都比較‎滿意。


Ⅷ 幼兒園教師以《學習故事》為題的演講稿

早上起來,一看鍾已經9點了。出門看看,天還是那麼藍,太陽還是那麼耀眼,一切都像往常一樣。爸爸媽媽都上班了,我干什麼呢? 我在屋裡屋外轉了轉,沒什麼可以讓我去干。乾脆先看看電視吧!一開電視就看見唱京劇的,雖然京劇可稱為我國的國粹,可我卻不喜歡。換台吧,換到另一台卻是招商信息,更不合我的味口。再換台吧,換來換去都沒有我喜歡的,乾脆關掉了。 電視沒得看,還是當個好學生,趕緊把作業做了吧。我拿出作業本,可就是沒心思去做,看著那練習冊上的數字,我的頭就發暈。乾脆不做了,找點別的什麼書來看,然而仍覺得沒勁。 我無聊地從屋裡走到屋外,又從屋外走到屋裡。算了,乾脆去睡覺,我一頭栽到床上,蒙著腦袋呼呼大睡。 等我從美夢中醒來時,都快12點了,肚子也餓了。家裡只剩我一個人,要吃得自己煮。這時懶勁上來了,乾脆不吃。 下午有好看的電視了,我趕忙做准備:把家裡的餅干、水果、花生等一起抱到樓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等我把好看的電視看完,東西也吃得差不多了。一看時間,已經是下午4點過了,那,出去走走吧。 我出門走了不遠,就看見一大堆人圍在路口。我擠進去一看,是一名男子被車撞了,倒在地上,傷得挺重的。我心裡忽然有一種感覺升起來了:一個人的一生誰也不知道有多長,可能是100年、60年、30年,或許只有十幾年。就像這個被車撞了的男子,如果他被撞死了,那他的這一生就這樣結束了。細細體味,我體會到了時光的匆匆和生命的寶貴。 可我從來沒有好好的珍惜這匆匆的時光和寶貴的生命。就像我的今天,簡直就像一張白紙,什麼事都沒做。 我再也不能這樣生活了!

Ⅸ 「學習故事」里的困惑如何解決

最近一段時間,「學習故事」似乎成了幼教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在探索學習故事的特點,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了撰寫學習故事的行列。早在2007年,我就開始研讀來自紐西蘭的「學習故事」。今年,我又有幸拜讀了北京市西城區幼兒教師撰寫的數篇學習故事。幾年來,我一直在品味「學習故事」的魅力。
「學習故事」引發的思考
2007年冬天,我的一位紐西蘭朋友珍妮·里奇博士訪問北京,給我帶來一套原版的學習故事——《早期兒童學習評價示例》 (Kei Tua ote Pae/AssessFllent for Learning:Early,Childhood Exernplars)。閱讀中,發生在遙遠國度的一個個鮮活事例深深觸動著我。透過「學習故事」了解到中、新兩國教育實踐的差異後,我一直在探尋其中的緣由。
差異1:對幼兒園活動的理解
我先仔細查找了兩個國家幼兒園的課程定義,結果如下。
紐西蘭:課程是在促進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專門機構中所發生的所有與兒童直接或間接有關的事情。
中國:課程是在幼兒園有準備的環境中發生的,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並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個環節、各種活動的總和。
單從字面上看,並沒有太大差別。或許,差異就出在對「活動」的理解上。幼兒園的活動應該包括「幼兒發起」與「教師發起」兩部分,其中幼兒的自發活動本應佔大多數。而我們過於重視教師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如上課,卻忽視了大量存在的幼兒自發活動(包括自發游戲);並且沒有擺對教師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次序,常急於讓幼兒按教師的「期望」做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