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附加福利稅怎麼計算
『壹』 附加稅怎麼算
附加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1、當期應交增值稅乘12%等於應交城建稅7%加5%地方;
2、城建稅等於增值稅乘7%;
3、教育附加等於增值稅乘3%;
4、地方教育附加等於增值稅乘2%。
一、增值稅附加稅的計提標准如下:
1、增值稅附加稅分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不用交附加稅的,內資企業得交;
2、內資企業的增值稅要交附加稅,附加稅就是市區按增值稅的百分之七計算城建
稅,按百分之三計算教育費附加,按照百分之二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
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差額,銷項稅按照17%交稅。小規模企業,按照3%交增值稅。
二、附加稅的稅率如下:
1、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
2、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
3、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縣屬鎮的,稅率為1%;
4、教育費附加徵收率為增值稅稅額與消
費稅稅額的3%;
5、地方教育費附加徵收率為增值稅稅額與消費稅稅額的2%。
總的來說,稅收政策在不斷的變化,由社會經濟的發展的狀況所決定的,在必要的時候應當注意相關的民事法律法規的稅收政策的變化。
『貳』 附加稅怎麼算
應該根據應交增值稅計算,如:當期應交增值稅*12%=應交城建稅7%+5%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附加稅是按照國稅增值稅金額分別計算:
城建稅=增值稅*7%
教育附加=增值稅*3%
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2%
增值稅附加稅是附加稅的一種,對應於增值稅的,按照增值稅稅額的一定比例徵收的稅。其納稅義務人與獨立稅相同,但是稅率另有規定,是以增值稅的存在和徵收為前提和依據的。通常包括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
增值稅附加稅的計提標准
1、增值稅附加稅分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不用交附加稅的,內資企業得交。 從2010年12月起,外資企業也需要繳納附加稅
2)內資企業的增值稅要交附加稅,附加稅就是市區按增值稅的百分之七計算城建稅(縣鎮按百分之五計算城建稅);按百分之三計算教育費附加;按照百分之二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
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差額,銷項稅按照17%交稅。小規模企業,按照3%交增值稅。
增值稅的附加費具體稅種:附加稅費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為計稅依據計算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按區域設定不同的稅率,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教育費附加稅率為3%,地方教育附加稅率為2%。
中國現行稅制看,附加稅包括兩種:
(1)是根據正稅的徵收同時而加征的某個 稅種。這種作為稅種存在的附加稅,通常是以正稅的 應納稅額為其征稅標准。如城市維護建設稅,是以 增值稅、 消費稅、 營業稅的稅額作為計稅依據的。
(2)是在正稅徵收的同時,再對正稅額外加征的一部分 稅收。這種屬於正稅一部分的附加稅,通常是按照正稅的徵收標准徵收的。
附加稅的運用:
附加稅曾被廣泛使用。美國對超過一定數額的收入常採用附加稅的形式進行累進課征。
1960年,美國的聯邦所得稅對全部凈收入課征30%,同時對應稅收入總額在2500美元以上的,加征22%的附加稅。
中國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黨政府後期,各級地方政府在各種正稅上層層加征,附加稅名目繁多,僅田賦附加一項即有百餘種,其數額常常超過正稅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成為勞動人民在正稅負擔之外的又一沉重負擔。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叄』 fringe benefits tax
fringe benefit是額外津貼/福利/貼補
所以是除工資、獎金之外的福利,津貼的稅咯。
朗文商業詞典中的解釋:
附加福利稅-在有些國家,例如紐西蘭,一種由僱主支付的,對其給雇員所有附加福利的價值徵收的稅。縮寫FBT
『肆』 紐西蘭的工資稅後是怎樣的呢
稅前最低工資為$13.5每小時。
交多少稅要按個人的具體收入來定。
紐西蘭所得稅不區分所有制、內外資,目前的稅率為:
(4)紐西蘭附加福利稅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2010年國家黨政府降低了個人所得稅和公司稅(但提高了商品和服務稅),以鼓勵更多儲蓄和遏制消費。這在一定程度上由當時信貸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大環境決定。2015年出於對收入分配不均的擔心,政府提高了稅收抵免。
2016年至2016年間,紐西蘭政府的稅收增加了39%,公司稅和商品服務稅都增長了約53%,遠高於個人所得稅的29%。在這個時間段,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28%。
OECD報告稱紐西蘭擁有發達國家中最低的稅收水平。
『伍』 紐西蘭個人所得稅稅率
個人所得稅稅率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量化指標。
在紐西蘭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只要有收益,都必須要交稅,而繳多少稅取決於稅率的多少。公司一般是固定的稅率28%。但是個人的所得稅率是根據個人收入的高低有所不同的!
按照級別分別為10.5%、17.5%、30%、33%和39%。來收取。(見圖)
年收入:
$1萬4以下部分,稅率10.5%
$1萬4-$4萬8 之間的部分,稅率17.5%
$4萬8-$7萬之間的部分,稅率30%
$萬-$18萬之間是33%
再高就是39%了
咱們來看看大哥話語中暗含的深意和證據
假如我一年賺15萬
$0-$14,000(也就是$14,000)的部分稅率是10.5%,稅款是 $1,470;
$14,000-$48,000(也就是$34,000)的部分稅率是17.5%,稅款是$5,950;
$48,000-$70,000(也就是$22,000)的部分稅率是30%,稅款是$6,600;
$70,000-$150,000(也就是$80,000)的部分稅率是33%,稅款是$26,400;
年薪15萬 交稅4萬零420 到手是 10萬9580!
在大膽一點想,咱一年賺100萬,只看最高那一層100萬-18萬 等於 82萬的39% 就是稅31萬9千。好慘 咳,我怎麼斗膽跟資本家共情了!
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就是稅務局有個自己的計算器是按一年52周推算出年收入,估算如果平時的稅就多繳了,財年結束後IRD自動計算出實際應繳納的稅款,將多繳的部分退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陸』 附加稅怎麼算
附加稅又被稱為增值稅附加稅,增值稅附加稅一共有三種,具體如下:
1、城建稅=增值稅*7%;
2、教育附加=增值稅*3%;
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2%。
增值稅附加稅是附加稅的一種,對應於增值稅的,按照增值稅稅額的一定比例徵收的稅。其納稅義務人與獨立稅相同,但是稅率另有規定,是以增值稅的存在和徵收為前提和依據的。通常包括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
增值稅附加稅的計提標准具體如下:
1、增值稅附加稅分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不用交附加稅的,內資企業得交。 從2010年12月起,外資企業也需要繳納附加稅;
2、內資企業的增值稅要交附加稅,附加稅就是市區按增值稅的百分之七計算城建稅(縣鎮按百分之五計算城建稅);按百分之三計算教育費附加;按照百分之二計算地方教育費附加;
3、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差額,銷項稅按照17%交稅。小規模企業,按照3%交增值稅。
增值稅的附加費具體稅種:附加稅費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為計稅依據計算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按區域設定不同的稅率,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教育費附加稅率為3%,地方教育附加稅率為2%。
從中國現行稅制看,附加稅包括兩種:
1、是根據正稅的徵收同時而加征的某個稅種。這種作為稅種存在的附加稅,通常是以正稅的應納稅額為其征稅標准。如城市維護建設稅,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的稅額作為計稅依據的。
2、是在正稅徵收的同時,再對正稅額外加征的一部分稅收。這種屬於正稅一部分的附加稅,通常是按照正稅的徵收標准徵收的。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一)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二)進口貨物,為報關進口的當天。
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柒』 紐西蘭留學退稅福利
紐西蘭對於低收入群體是有很優惠的退稅福利的,這是紐西蘭政府對於低收入群體的一項財政補貼,對於咱們學生來講,可以退的稅主要是工資稅(PAYE)。如果上學時候有做兼職,那麼就可以申請退稅,當然前提是在工作期間正規打稅。
PAYE收取是按周計算的,每周都要從工資中扣除。PAYE一部分作為incometax,另一部分支付給ACC。可以申請退稅的部分來自於incometax。
在退稅前,大家一定要確認,已經注冊了IRD,得到了IRDnumber。有了這個,才能算合法打工,老闆才能給打稅,也就有機會申請退稅。如果想退稅,必須要工作至少滿一年,才能申請。但並不是說,一年之中都必須打工,哪怕斷斷續續,總共只打了幾周的工,也是有可以申請退稅的。http://mepzx.com/zd/lx
『捌』 移民紐西蘭必備的稅收及稅率常識
投資&稅收 紐西蘭是全球實施最有效率稅收制度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紐西蘭居民,不論你的入息是在任何地方賺取都要向紐西蘭當局繳交入息稅。而作為一個紐西蘭稅務居民,所有入息包括個人工資薪金、投資利潤、津貼和海外收入都要交稅。稅務法例所定下之稅務居民定義有別於普通的公民定義。擁有紐西蘭的公民權和居留權並不等於是稅務居民,相反,即使你並不是紐西蘭公民,你也有可能會被定為稅務居民。
稅務制度
在紐西蘭居住和經商,需要向紐西蘭稅務局納稅。通常,所有的商業活動者都必需做到:有一個稅號(IRD number)﹔每年向稅務局填報各種稅單,分期納稅﹔保留所有以英文書寫的生意記錄及交易文件,以便填報稅單並計算補稅或退稅金額。在紐西蘭經商主要涉及的稅種是所得稅、商品服務稅,它們每年貢獻了紐西蘭稅收收入的90%以上。
一、所得稅是紐西蘭最重要的稅種,每年政府的財政收入的65%來自所得稅,徵收的基本法律依據是1994年《所得稅法》和1994年《所得稅征管法》。
(一)納稅對象
紐西蘭是全球實施最有效率稅收制度的國家之一。作為一個紐西蘭居民,不能收入來源與何地,都要向紐西蘭政府繳納所得稅。即使不是紐西蘭公民,也可能按照稅務法被定義為稅務居民,所有收入包括個人工資薪金、投資利潤、津貼和海外收入都要繳稅。通常,判斷是否紐西蘭稅務居民要考慮以下因素:
1.個人在任何連續12個月中,住在紐西蘭天數超過183天,或者
2.在海外的紐西蘭政府部門工作,或者
3.與紐西蘭存在如下情形之一:
(1)時常階段性地在紐西蘭居住;
(2)在紐西蘭擁有、租借或接受財產;
(3)社會關系(主要安家地,孩子接受受教育,隸屬於紐西蘭團體);
(4)經濟關系(在紐西蘭有帳戶,信用卡,壽險,投資或退休金);
(5)僱傭情況(在紐西蘭有工作);
(6)有意向住在紐西蘭;
(7)在紐西蘭接受福利費,養老金和其它報酬。
移民每年在紐西蘭居住的時間不超過183天,無須在紐西蘭納稅。
(二)應納稅的收入
1.所有工作收入(全職、兼職、臨時)
2.獎金紅利
3.政府補貼、福利
4.各種利息
5.工商收入
6.出售土地、建築等的商業收入
7.股票、債券等的投資收入
8.書籍、電影、版權等的銷售收入
(三)能夠從商業收入中扣除的開支包括:能夠扣除的開支必須和收入直接相關,不允許扣除任何個人支出。
1.汽車費用、雇員和自僱人士為工作使用自己車的費用
僱主可以使用稅務局公里數表計算可以扣除的車費,自僱人士最多每年可以扣除5000公里。
2.出差費用
需要提供出差的原因、日期、路線、交通工具費用、住宿和餐費、分別花在商業和非商業活動上的時間。
3.公司用地的租金或者房屋折舊、地稅、電費和電話費
4.招待支出
5.為員工或者客戶的招待支出也可以作為可扣除的開支。在以下場合的食品和飲料費用可以全部扣除:
(1)出差(2)公開的推介會(3)在某些會議上。另外有一些招待支出可以扣除50%。
6.材料或貨物的開支,包括:文具和一般辦公室用品費用;
7.雇員薪水﹔
8.居民代扣稅和額外福利稅(詳見本文第二部分);
9.經過稅務局批準的福利捐贈。
(四)稅率
紐西蘭所得稅不區分所有制、內外資,目前的稅率為:
年收入 個體經營者和合夥人稅率 公司稅率
38000元以下 19.5% 33%
38001至60000元 33% 33%
60001元以上 39% 33%
未申報
以上所列個體經營者和合夥人稅率為超額累進稅率,比如個人年收入70000元的應納所得稅為:
38000×19.5%+22000×33%+10000×39%=18570
(五)支付形式
納稅年度通常由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隔年的3月31日結束,如果需要不同的報表日期,可以向稅務局書面申請並附上理由,得到批准方可。經商者通常需以繳納“預估稅”(provisional tax)的方式每年分三期繳付所得稅。每年財政年度結束時,業者需填寫報稅單並根據已繳納及未繳納之所得稅差額要求多退少補。稅務部門通常會在每年3月底之前送來稅務表單冊子等申報上一稅務年度的總的收入及稅務情況,有關表格必須在6月7日(工資收入者)或7月7日(其他人員)之前送到稅務局,所有未付完的稅必須在次年的2月7日前付清。
(六)雙重征稅問題
如果納稅人同時是紐西蘭和其他國家的居民,而且兩國都對居民來自世界范圍的收入征稅,那麼納稅人可能被雙重征稅。紐西蘭和一些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議,明確哪一國有優先征稅權和唯一征稅權。若海外的收入已在該國繳稅,則該收入在紐西蘭申報時可獲得扣減,扣減之數額不得超過紐西蘭之稅額。如要申請扣減,則要出示其他國家的納稅證明。
中國和紐西蘭於1986年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二、其他稅種
紐西蘭除所得稅外的其他稅種,有些來源於所得稅體系,比如居民代扣稅和附加福利稅,而有一些獨立於所得稅體系,比如商品服務稅和投資收益稅。
(一)居民代扣稅(Resident withholding tax,“RWT”)
居民代扣稅就是支付給紐西蘭居民的利息和分紅扣稅。這部分扣稅可以作為所得稅計算的扣減項目。
通常,銀行或其他同類型的機構會在你的戶頭或者投資利息中扣除“扣繳稅”。在報稅年度的終期申報時,可以把繳過了的“扣繳稅”抵消投資所得的收入部分。公司可在分發給股東的股息中也扣除“扣繳稅”。如果某公司把繳稅後的利潤,以分紅(dividends)的方式發給股東,股東也可在報稅時索要減扣,故此公司繳稅對其他股東也可以受益(dividendimputation)。
個人的居民代扣稅率一般是19.5%,公司的稅率是33%,非社團納稅人和信託公司也可以選擇33%或者39%的較高稅率。納稅者的個人年收入如果超過3.8萬新元,居民代扣稅率是19.5%,那麼年末就要補繳稅款(33%-19.5%=13.5%,即利息、分紅收入每1新元還要繳納13.5分稅款。)
(二)附加福利稅 (Fringe Benefit Tax,簡稱“FBT”)
所有提供給雇員的非現金福利都要繳交雇員福利稅,稅款是由僱主負責交付。提供福利相當於提供物品和服務,所以僱主要為提供給雇員的附加福利繳納GST.附加福利的價值包括了GST,所以僱主可以主張扣減福利的進項GST稅。為附加福利繳納的GST可以作為計算所得稅的收入的扣減項目。附加福利稅一般分季度繳納,附加福利稅的計算:僱主可以選擇(1)第1到第3財政季度繳納附件福利的49%或者64%,最後一季度適用混合稅率;(2)第1到第3財政季度繳納附件福利的64%,最後一季度適用64%或者混合稅率(三)商品服務稅商品服務稅(GST)是紐西蘭的一種非直接性增值稅,是對紐西蘭境內提供商品、服務和進口商品所征課的稅。征稅的法律依據是1985年《商品和服務稅法》。
商品服務稅徵收的對象並不是經商利潤或者營業額,而是針對消費,由消費者或者最終用戶最終支付,現行稅率是12.5%。比如零售商批發購買商品,需繳納商品價格的12.5%作為GST,在零售時,由最終消費者支付銷售價格的12.5%作為最終GST,同時零售商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退回批發時繳納的GST.
年營業額超過四萬新元(不包括商品服務稅)以上的人必需申請注冊並繳納商品服務稅。年營業額低於四萬新元的人可選擇不為商品服務稅注冊。注冊後的業者必需按時填報商品服務稅稅單(每一、二或六個月),並以多退少補的方式收取和支付商品服務稅。無登記注冊之業者無法收取或退還所支付之商品服務稅。
其他獨立於所得稅的稅種還有:贈與稅、支票稅以及對煙酒、石油製品所徵收的國內商品稅等。這些稅種影響很小,不詳述。
三、征稅體制
在紐西蘭納稅嚴格依法進行,稅法幾乎可以說是紐西蘭最復雜的法律部門,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修正案。
稅務局(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管理征稅體制,其權力和責任都由《稅收征管法》確定。《征管法》要求稅務局負責人——稅務委員行使職權,保證在法律范圍內最大程度的收稅。稅務局委員有權力制定規定,對征稅財產估價。《征管法》授權總督可以就《國家稅收法》的管理事項給稅務委員發指令,但是總督不能直接干涉征稅個案和進行稅法解釋。
2000年10月,政府組成了一個5人小組對紐西蘭的稅收體制是否最符合政府長期稅收利益進行審議,2001年10月,該委員會遞交最終報告,認為現行稅收體制是合理的,過去20年的稅制改革成果是正面的。
個人所得稅計算:紐西蘭 使用相對簡單的個人收入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收入的可繳稅部分以及應繳稅的額度,都會由您的僱主在經過您的確認後,在每次發放工資的時候直接通過財務軟體進行計算並繳納給紐西蘭國內稅務局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也就是著名的IRD。作為公司的雇員,無論全職還是兼職,都是不需要自己去考慮應該繳稅多少、去哪裡繳稅這種問題的,因為您的工資發到手中的時候就已經是稅後的部分了。
個人收入所得稅的英文名稱是Tax on Annual Income
紐西蘭個人收入所得稅計算方法
紐西蘭的個人收入所得稅按照稅前收入的額度按區間進行計算,每年的4月1日到第二年的3月31日算作一個完整的繳稅周期,在繳稅周期內您的全部收入都被稱為“可計算繳稅的部分”,其計算方法如下:
$0-$14,000,稅率10.5%
$14,001-$48,000,稅率17.5%
$48,001-$70,000,稅率30%
$70,001以上,稅率33%
所以,如果您的稅前年薪是10萬,那麼計算方法是$14,000 * 10.5% + ($48,000-$14,000) * 17.5% + ($70,000-$48,000) * 30% + ($100,000-$70,000) * 33% = $23,920.00。這樣您就可以清楚的按照額度區間對自己的工資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進行計算了,您也可以使用IRD官方網站提供的個人收入所得稅計算器來方便的進行計算
『玖』 附加稅的計算公式2022
一、各種稅的計算方式
1、增值稅
①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②進口貨物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③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2、消費稅
①一般情況:
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②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3、關稅
①從價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適用稅率
②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
③復合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4、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月預繳額=月應納稅所得額×25%
月應納稅所得額=上年應納稅所得額×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