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為什麼紐西蘭防震

為什麼紐西蘭防震

發布時間: 2023-02-21 06:52:34

⑴ 紐西蘭的防震經驗對我國的防震減災有哪些啟示

主要有四:第一,隔震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科研人員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將特製的橡膠墊用於基礎隔震,目前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及橋樑上均採用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地震發生時能夠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第二,採取了適合本國特點的建築設計。其設計的木框架大玻璃輕型建築,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得以全面推廣,其質量輕、強度高等特性,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發生時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第三,建築立法把好質量關,政府在《建築法》和相關的建築規范中,對投資者、設計師以及設計圖、監督施工、責任追究,都有明確規定和流程,以確保建築安全。第四,重視防災減災教育。紐西蘭國家民防部印製防禦各種具體災害的宣傳品,內容包括災害的識別、預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經過長期的宣傳普及,普通民眾大都清楚地震發生後如何應對。

⑵ 為什麼這次紐西蘭地震可以零死亡呢

1、這種距離人口密集區有相當一段距離。
2、地震屬於中源地震,破壞力不是非常大。
3、距離震中30多公里的那個城市雖然有40多萬人口,但卻大多數人不在那裡過夜,那裡只是商業中心,也就是說地震時這40多萬人口中大部分人不在地震波及范圍。
4、房屋結構抗震級別高,不容易輕易被震塌,造成傷害。
5、當地人防震意識強,知道地震前應該做哪些防震准備,地震發生時該做什麼事情,地震後又應該做哪些事情。

⑶ 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發生6.1級地震,為何紐西蘭多地震發生

紐西蘭是一個多地震國家,時不時就會有關於紐西蘭突發地震的報道。其實,地震對於紐西蘭來說確實是常事,畢竟它們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難免會被地震所困擾。

總的來說,紐西蘭之所以會地震頻發,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導致的。不過,也正是由於紐西蘭是地震頻發國家,所以該國家在建築樓房和基礎設施時都會優先考慮抗震性,並且紐西蘭防震減災工作一直以來都做得很不錯,所以只要不是大地震,一般都不會影響當地人的正常生活。

⑷ 紐西蘭地震為什麼沒死人中國地震為什麼又死了那麼多人

震級都差不多,傷亡卻為啥差那麼大呢?在昨晚齊魯台「一天零一夜」中,「芝麻」總結的六條經驗,值得人們深思。一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隔震技術,紐西蘭在重要的建築和橋樑上,都採用了隔震減震裝置,能夠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二是倡導輕木型建築。紐西蘭建築研究協會是專門研究抗震建築的機構,當地住宅主要採用的都是他們設計的輕木型建築。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造價不高。三是完善的建築質量追責體系。紐西蘭在建築法和建築規范中,對投資者、設計師以及設計圖都做了具體規定。一旦建築出現問題,要追究建築商、設計師等相關人員的責任。四是防災教育完善。多年來,紐西蘭民防部多都會印製防禦各種災害的宣傳品,內容包括災害的識別,預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而且所有人人手一套。五是三級政府應急機制。紐西蘭政府對各種自然災害實行綜合管理。專門設立了民防部,一旦發生全國性重大自然災害,國家和地方的民防部門會立即投入工作。第六,也是最成功的災害保險。紐西蘭以法律形式建立了多渠道災害風險體系,採用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方式,它的地震保險制度也被譽作全球最成功的災害保險制度之一。

反思!紐西蘭7.2級地震為啥只有兩人重傷?
http://tieba..com/f?kz=882270103

⑸ 紐西蘭地震為什麼會0傷亡

紐西蘭位於兩大板塊交界地帶,每年都會發生成千上萬次地震。所以紐西蘭有很好的防震公共教育和嚴格的建築規則。紐西蘭地震多發區的建築都是所謂的「輕型木結構」,多數只有2層高,磚石材料僅僅用於外牆裝飾或建造房頂煙囪。在地震中,即使外牆倒塌,整棟木結構的房子也不會崩潰。紐西蘭人口還不到500萬,疏散的人口密度讓紐西蘭擁有足夠的空間讓民眾居住在獨立木屋中。由於地震頻發,紐西蘭是第一個開發並應用地震隔離系統設計的國家,「結構隔震技術」在紐西蘭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研究歷史。直到今天,紐西蘭在結構抗震工程領域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⑹ 紐西蘭地震為何和我們熟悉的慘烈地震不太一樣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⑺ 紐西蘭南島發生里氏7.2級地震為什麼沒有人員傷亡

海地傷亡原因
豆腐渣工程:海地60%的房屋都屬於危險建築,連遮風擋雨的功能都未必能實現,當然不可能防震和防颶風。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簡單的混凝土結構建築卻會在一定應力下轟然倒塌。而在主要工業國家,位於地震多發區的建築均裝有阻尼系統,允許它們在震動中倖存下來。在遭遇與海地相同的地震時,這些建築不但會來回晃動同時還會發生扭曲。

首都人口密集:海地四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太子港,所以傷亡巨大。
政府無自救能力:海地長期內亂不斷、經濟不振,政府幾乎沒有自救能力,只能苦等外國救援。海地政府在地震發生後幾乎無可作為。
過度砍伐森林:為獲取木炭來生火取暖做飯,海地人大規模砍伐城市周圍的森林,土地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不毛之地」。

另外也可以從比較智利和海地地震的角度來看問題
智利於當地時間27日發生里氏8.8級地震後,智利國家緊急事務辦公室發布最新消息稱已經有超過300人在地震中遇難,約有150萬戶房屋在地震中被毀,200多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地質專家介紹稱,這次地震釋放的能量,幾乎相當於今年1月海地太子港地震的500倍,但從目前的消息來判斷,地震給智利造成的災情遠沒有海地嚴重。就此,美國媒體分析認為其中原因不難理解,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智利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高,當地建築有著嚴格的建築質量標准和比較完善的應急措施,所以地震襲擊之後雖然很多建築受到損害但並沒有完全倒塌。而海地則不然,建築質量相當糟糕。因此有這樣的說法,「地震本身不會殺人,而建築會殺人」。
「你看盡管智利的建築在這次地震中有損毀,但程度不像海地的房屋那樣被全部摧毀,」非政府組織人道主義建築事務所執行主管卡梅倫?辛克萊介紹說。
辛克萊補充說,他在智利的同事為當地許多低收入家庭建造了住房,盡管房子的造價並不高,但卻棟棟都符合防震標准。然而,在海地,當地政府根本沒有制定房屋的防震標准。
第二,智利此次里氏8.8級的地震震中位於智利南部全國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東北90公里處,距離首都聖地亞哥有317公里,震源深度為34公里,震中也離人口稠密地區比較遠一些。
相比之下,海地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3公里,離首都太子港的距離也很近,因此傷亡人數十分巨大。海地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的強震已經造成海地22萬人喪生。
第三,由於智利是個「多地震、多火山」的國家,因此對於防備地震襲擊的准備工作做得比較好,當地居民的防震逃生意識比較強,地質專家的數量也遠遠高於海地。
在當天智利地震發生數分鍾後,總部設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人道主義建築事務所幾乎沒有接到任何求救電話,而在海地地震發生後,這家人道主義建築事務所設在海地的分部卻在短時間內接到了400多個電話。
另外,地震發生後,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在第一時間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智利中部受災最嚴重的幾個地區進入「災難狀態」,並要求國民保持冷靜。然而,在海地地震發生後,當地民眾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總統是否還活著。

⑻ 我想問的是,為什麼7級地震就把房子震塌了,紐西蘭7級地震甚至沒有人員傷亡!

主要是房屋破舊的原因!其次是地理環境!如果在平原的發達地區,就不會有這么大的損失!

⑼ 紐西蘭7.2級地震 為什麼無傷亡

紐西蘭南島4日凌晨發生里氏7.1級強烈地震,地震造成至少2人重傷、部分建築物和道路損壞,但迄今沒有傳出人員死亡的消息。

這種「幸運」其實並非出於偶然。一來,紐西蘭人口僅有437萬,居住分散,震中地帶人口密度不大。二來,紐西蘭應對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鑒。

隔震技術全球領先

紐西蘭隔震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科研人員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將特製的橡膠墊用於基礎隔震。目前,紐西蘭在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及橋樑上均採用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比如:議會內閣辦公樓和衛生部大樓均採用含鉛的橡膠墊將建築體和地基梁隔開。地震發生時,隔震裝置能夠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

房屋結構抗震性能好

紐西蘭建築研究協會是專門研究抗震建築的機構,其設計的木框架大玻璃輕型建築造價不高,較能被居民廣泛接受,而且這種建築的優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島里氏6.7級地震中得到充分證明。其後,在紐西蘭政府的大力倡導下,輕型木結構建築方式得以全面推廣,目前紐西蘭低層和多層住宅主要採用這種建築方式。實踐證明,輕型木結構因其自身質量輕、強度高等特性,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發生時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

立法把住房屋質量關

紐西蘭政府在房屋建築方面加強立法,嚴把質量關。紐西蘭在《建築法》和建築規范中對投資者、設計師以及設計圖都做了具體規定,建築師和設計師都可以監督施工。對於建築工程的審查,《建築法》規定投資者委託設計師進行圖紙設計後,要送交有關專業部門審核,建築物出現問題要追究建築商、設計師、政府審查人員的責任,以促使相關人員確保安全。

地震保險全球最成功

紐西蘭地震保險制度被譽為全球運作最成功的災害保險制度之一,其主要特點是國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國國情的多渠道巨災風險分散體系,以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來盡可能分散巨災風險。

民眾防震教育到位

政府重視對公民的防災、減災教育。多年來,紐西蘭國家民防部都會印製防禦各種具體災害的宣傳品,其內容包括災害的識別、預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經過長期的宣傳普及,紐西蘭普通民眾大都清楚地震發生後如何應對。

紐西蘭政府重視災害防禦工作,災害防禦機制行之有效。政府對各種自然災害實行綜合管理,專門設立了政府民防部,從中央政府到地區、地方三級政府均設有防災減災機構。一旦發生全國性重大自然災害,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國家民防總指揮部就會立即啟動,地區和地方的民防指揮中心也立即投入工作。

⑽ 紐西蘭地震為什麼會0傷亡呢

紐西蘭南島4日凌晨發生里氏7.1級強烈地震,地震造成兩人重傷、部分建築物和道路損壞,但迄今沒有傳出人員死亡的消息。紐西蘭總理約翰•基表示:「這起地震的破壞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唯一能成為奇跡的就是沒有人失去生命」。

7.1級的強烈地震,且是「淺源地震」,後果竟是「零死亡」,就直觀而言,確實堪稱「奇跡」。比較一下今年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類似震級地震的傷亡情況,這一印象無疑更為深刻。如今年1月12日海地發生的7.3級地震,傷亡數字便高達數十萬。再如我國今年4月14日發生的玉樹地震,同樣也是7.1級,死亡人數也超過2000人。

所謂「奇跡」,其中蘊含著某種「偶然」的性質和「僥幸」的成分。但是,一旦我們深入分析此次紐西蘭地震背後的種種社會現實,又不難發現,其之所以能夠「零死亡」,其實並不全都是「偶然」、「僥幸」等奇跡因素的結果,而是有著必然性的。

比如,紐西蘭「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建築物隔震、防震技術。再如,其嚴格嚴密的建築質量把關、監督追責標准。據悉,依據紐西蘭《建築法》「建築物出現問題要追究建築商、設計師、政府審查人員的責任」。這正如紐西蘭學者指出的,「紐西蘭有非常好的房屋建築標准,建築物跟類似海地這樣的其他國家相比要牢固得多」。此外,在「防災減災教育」,紐西蘭政府也極為重視,「各種具體災害的宣傳品,所有公民人手一套。」

事實上,正是在這一切看似平淡無奇的長期努力之下,紐西蘭雖然頻發地震,大地震也不算罕見,但每次人員傷亡都很少,如紐西蘭上次造成人員傷亡的地震還是在1968年,當時同樣為7.1級的地震,傷亡數字也僅僅是「3人死亡」。

可見,紐西蘭政府自稱「奇跡」,其實算是一種謙遜客氣的表達。這也就是說,對於上述「零死亡」,我們更需要去做的,並不是簡單地跟著別人驚嘆「奇跡」,而是認真反思借鑒這背後其實不奇的防震減震經驗。

令人遺憾的是,在紐西蘭發生地震的當天,就在我們的媒體上讀到這樣的新聞———在陝西西安,一個為鋼筋「瘦身」的地下產業鏈生意異常紅火。規格10毫米(直徑)的鋼筋被拉到9毫米後,每噸鋼筋便會多出380米,無形中增值760元。建築商和黑工廠擴張了收益,其高額利潤卻是以降低建築物抗震性為代價。
轉的希望能幫助樓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