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毛利文化怎麼問候

紐西蘭毛利文化怎麼問候

發布時間: 2023-02-28 09:26:17

A. 紐西蘭毛利人會見客人的最高禮節是什麼

一、國名淵源

10世紀毛利人最無發現紐西蘭大陸。那時,毛利人稱其為「奧蒂羅」,意為「白雲綿綿的土地」。1642年荷蘭艾貝爾·塔斯曼抵達這里,稱這塊土地為「斯達特恩蘭特」,意為「我國之地」(指荷蘭)。但其上屬要他仿鏟本國的省名為其命名,因其形狀近似澤蘭省,故改稱為「新澤蘭」。荷蘭語中的「新的海中陸地」之意。後來,由於英國的佔領並向此地大批移民,又將其名英語化,這樣就成為「紐西蘭」了。

二、地理位置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扼南太平洋的海、空交通要沖。

三、主要概況

紐西蘭全國面積26.8112萬平方公里。人口334.7萬(1988年),大多為歐洲移民後裔,毛利人佔12.5%,華僑和華裔佔0.57%。

紐西蘭全國劃分28個市,90個自治鎮、3個鎮區和85個郡,市、自治鎮、鎮區和郡均為平行建制,按人口密集程度劃分。首都惠靈頓。貨幣為「新元」。通用英語,毛利人用本民族語言。

四、社交習俗

紐西蘭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四面臨海紐西蘭, 土著民族史久遠;

會客禮節極特殊, 碰鼻為禮表情感;

國民多為英後裔, 性格習俗隨祖傳;

坦誠直率無拘束, 生活樂趣頗廣泛;

待人盛情重禮貌, 態度真摯講和善。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紐西蘭熱情好客,有尊敬長輩的傳統。紐西蘭毛利人能歌善舞。男子跳舞時還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吐舌頭、瞪眼睛、做鬼臉等)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女性多頭戴花環,腰系蒲草裙,用手的姿勢及抖動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他們對初次來訪的尊貴客人款待盛情,主人要集合全部落的人,並用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歌舞來歡迎賓客的到來。在這時候,客人要在手持刀劍的武士面前,拾起一塊事先放置好的木塊交給頭人,以表示真誠的友誼。他們把水視為純潔神聖之物,重要集會上都要舉行潑水儀式,向參加者的身上灑清水,以此來互相祝福。他們以用「燒石燒飯」(即:將灶內鵝卵石燒紅後,潑上一瓢冷水,再把盛有食物的鐵絲筐放進灶里,先蓋濕土,最後用稀泥糊嚴,經過數小時,飯即成熟)招待客人為最高禮儀。

紐西蘭喜歡與客人談論有關國內外政治、天氣和體育等話題。他們對狗懷有特殊的感情,視狗為「終生的伴侶」、「牧羊的衛士」。他們歷來珍愛幾維鳥,把幾維鳥看成是民族的象徵,並喻其為國鳥。他們偏愛銀蕨,視其為國家的象徵。

五、禮節禮儀

紐西蘭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慣用握手施禮;和婦女相見時,要等對方伸出手再施握手禮。他們也施鞠躬禮的,不過鞠躬方式獨具一格,要抬頭挺胸地鞠躬。紐西蘭的毛利人會見客人的最高禮節是施「碰鼻禮」,碰鼻子的交數越多,時間越長,禮就越重。

一般禮儀

這里不通行給小費。小費往往會遭到謝絕。

在建立起一種較為輕松隨和的氣氛之前,應恪守禮儀。

稱謂與問候

見面或告別時握手為禮。若對方是女性,應等她主動伸手。

約會與准時

預先約會是可取的,客人應爭取略早一點到達。

款待與饋贈

來訪者通常邀請客戶在旅館或飯店裡共進午餐。業務上的會見安排在主人的辦公室里。你若應邀去紐西蘭人家裡吃飯,以帶力或葡萄酒之類不顯眼的禮物,但不是非帶不可的。

交談

紐西蘭人喜歡談論國內和國際政治局勢、天氯以及體育運動。他們喜歡那些了解他們文化的來訪者。

應迴避的話題是種族問題。不要把紐西蘭作為澳洲或「澳大拉西亞」的一部分。

六、信仰忌諱

紐西蘭人大多數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他們把「13」視為凶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設法迴避「13」。他們在國內忌諱男女同場活動。即使看戲或看電影,通常他們也分為男子場和女子場。他們視當眾剔牙和咀嚼口香糖為為文明的舉止。他們視當眾閑聊、吃東西、喝水、抓頭皮、緊褲帶等作風為失禮的舉止。紐西蘭人的毛利人,對有人給他們照象是極為反感的。紐西蘭人不願談論有關種族方面的問題。他們不喜歡吃帶粘汁或過辣的菜餚。

七、飲食習慣

紐西蘭毛利人經常利用地熱蒸制牛肉、羊肉、馬鈴薯等食品,這些食品通稱為「夯吉」。他們製作「燒石烤飯」的原料有芋頭、南瓜、白薯、豬肉、牛排、雞、魚等,在鐵絲筐內分層一次燒製成,然後灑上鹽、胡椒粉等食用。

紐西蘭人樂於品嘗中國菜餚。有些人習慣使用刀叉,也有人用手抓飯吃。

紐西蘭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餚花樣,注重菜品量少質精。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甜、酸、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食。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豬肉、雞、鴨、蛋品、野味、魚、蝦等,喜歡西紅柿、芋頭、南瓜、土豆、青菜、辣椒、菜花、黃瓜等蔬菜;調料愛用咖喱、番茄醬、味精、胡椒粉等。

⑤製法 對炒、煎、烤、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蘇菜、京菜、浙菜。

⑦菜譜 很欣賞雞火煮干絲、番茄牛肉、糖醋魚、脆皮雞、油爆蝦、黃油菜花、烤鴨、炒山雞片、烤肉、烤方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特別喜歡喝葡萄酒、啤酒,愛喝礦泉水、咖啡、紅茶和香片花茶等飲料。

⑨果品 愛吃香蕉、菠蘿、獼猴桃、葡萄、草莓、西瓜等、乾果喜歡杏仁、花生米等。

B. 在紐西蘭打招呼時,碰鼻子的時長有什麼講究嗎

在一個美麗的國度紐西蘭,對於他們來說碰鼻子是一種特別的問候禮。在我們國家,最親熱的一種問候禮就是擁抱吧,不過這些只會發生在熟悉的兩個人中間,對於陌生人有可能連握手都不存在,更不要說在異性之間,而對於紐西蘭人就不一樣了,陌生人之間就會碰鼻子。

在塔拉烏伊拉火山,當地的導游會詳盡地介紹毛利人的傳說、歷史和火山結構等,包括帶領遊客四驅車半日游,從羅托魯瓦出發,穿越風光如畫的農地以及紐西蘭最大的人造森林,到達塔拉烏伊拉火山腳後再登上巨大火山口的邊緣;也可乘滑翔降傘落到火山口,或者採用遠足方式登上1111米高的頂峰,沿途遊客還有機會看到一些珍奇的野生動植物。

C. 紐西蘭周末最喜愛的社交方式

紐西蘭人喜歡周末去酒吧聚會,和朋友一邊喝啤酒,一邊聊天,但是聊天的內容多是體育、國內外新聞、旅遊、天氣這些話題。

紐西蘭人的生活習慣和社交禮儀,紐西蘭是典型的移民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造就了它獨特的多元文化。紐西蘭主流文化既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部分,也保留了自身傳統的毛利文化,這些都對紐西蘭人的生活習慣和社交禮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天就來看看紐西蘭人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社交禮儀。

會面禮儀

1.著裝

紐西蘭人講求實用主義,對穿著不會過分講究,只要合身舒適即可,所以大部分紐西蘭人穿著都比較簡單、隨意。如果有較為隆重的宴會或者是需要出去應酬的場合,一般男士會穿西裝,女性一定要化妝且身著禮服,以表示對其他人的重視和尊重。

2.問候禮節

紐西蘭人的問候禮節深受歐洲文化的影響。見面或告別的時候,一般會行握手禮,擁抱和貼面禮也是可取的方式。男性跟女性握手時,需要等女性先伸出手才能與之握手。握手要有一定力度,且目光直視對方並互致問候。鞠躬時也不需要彎腰,一般抬頭挺胸,身體稍微前傾即可。如果是跟陌生人打招呼則無需使用以上禮節,直接行注目禮,面帶微笑並給予問候。

3.商務會面

商務交往中,紐西蘭人不像中國人那樣講求人情關系,追求的是公平交易。商務會談的地點一般會定在當地人的辦公室里,而且一般不需要互贈禮物。在商務會談的過程中,由於紐西蘭人固有的刻板印象,一旦提出了價格,通常不能再三更改,因為他們都沒有像中國人那樣討價還價的習慣。生意談成之後,可以通過共進午餐的方式來表示謝意。



D. 紐西蘭的毛利人使用怎樣的方式來表示問候的

毛利人見面問候行碰鼻禮,用你的鼻子碰對方的鼻子

E. 毛利人的習俗有那些

毛利人的傳統見面禮節,是與尊貴的客人碰鼻,即雙方鼻尖互相觸碰二三次,以表示對客人的友好和祝願。

歡迎儀式上,毛利人除了載歌載舞外,還會遵照傳統,對客人們吐舌頭、瞪眼睛、扮鬼臉。據說,這樣既可以驅邪避災,還可以察看來人是敵是友。

毛利人各族要戰爭前他們就先跳一種樹戰威脅的舞名字叫「哈卡」(Haka)。哈卡的目的是表示他們勇士要開始宣戰或把敵人嚇怕和趕走。



(5)紐西蘭毛利文化怎麼問候擴展閱讀

毛利人種族歷史:根據他們毛利長子的傳說,在公元800年的時候,有一位人叫庫佩(Kuрe)愛上個村人的妻子,然後有一天他就把她丈夫殺死。庫佩怕那村莊的人發現後會報仇,他就准備好他的生活用品,准備離開那個島。

劃船好幾個晝夜後庫佩終於遇見一片很陌生的新地,這個特別大的陸地上有很長的一片白雲,所以庫佩就稱這地為「阿提呵羅啊」 (Aotearoa),英文為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意思就是「長白雲之鄉」 。

庫佩他就劃船回到他家鄉跟他村的各位報告說這一大塊新的島無人居,土地肥沃,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巨鳥後來被稱為「墨阿」。

初期的時期只有一些島民到「啊提呵羅啊」專門來尋找與打獵這個「墨阿」巨鳥,他們一邊點火燒森林,一邊打獵,所以這種「墨阿」巨鳥在幾百年後歐洲人發現紐西蘭時,早就絕種消失了。

在南島的西海岸有一位女青年發現了一種綠玉他們稱為「軟玉」(Pounamu)。這是被毛利人視為聖物的材料,許多人形像,尠配件,武器等都用這種玉石製成的。

十四世紀,僻居南太平洋的毛利人,開啟了紐西蘭 文明史。數百年來他們發展出嚴謹的部落制度,階級制度。在西方文明尚未到達之前,毛利一直生活在他們傳統社會形態之中。

F. 各個國家的問候方式是什麼

1.問候方式一:握手

適用國家: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埃及等國。

握手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禮節之一,也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問候方式之一。

在美國和加拿大,人們見面時要非常有力地握對方的手,但時間很短。而在墨西哥、埃及,人們雖然也以握手的形式來問候對方,但時間要略長一些,溫柔一些。

2.問候方式二:鞠躬

適用國家:日本、韓國。

在日本和韓國,人們見面時,通常要鞠躬,以示對別人的尊敬。

在日本,行鞠躬禮時,一般不能說話,寒暄通常是在行禮之後。在正式嚴肅場合行禮時如果說話,對方會視為不敬。

3.問候方式三:把手放胸前

適用國家:泰國、印度尼西亞。

泰國人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時,會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印度尼西亞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把手放胸前,是指放在自己胸前!大家可千萬別放到對方胸前去了啊!

4.問候方式四:擁抱

適用國家:俄羅斯、巴西等國。

在俄羅斯、巴西等國,好朋友見面時經常是擁抱對方。

擁抱時也別抱得太緊哦!否則就會給對方造成不適。

5.問候方式五:碰鼻子

適用國家:印度、澳洲。

印度人的問候方式是見面時以鼻額相碰, 彼此緊緊擁抱。此外,澳洲毛利人喜歡碰鼻子行禮。

6.問候方式六:親吻面頰

適用國家: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

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歐洲大部分國家,兩個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親吻彼此的臉頰:先是右側,然後左側。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對方,也可以通過握手以示友好。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在大多數歐洲國家是一種慣例。

(6)紐西蘭毛利文化怎麼問候擴展閱讀:

各國問候方式:

1.澳洲毛利人喜歡碰鼻子行禮。

2.阿拉伯人常用」在你面前的是你的親人,在你面前擺著的是平坦的道路」,來表示問候。

3.印度人的問候方式是見面時以鼻額相碰,彼此緊緊擁抱。在非洲, 有的民族見面後互問」你出汗的情況怎樣」, 以表示關心與問候。

因為這個地區流行熱病,得了熱病的人,皮膚就會變得乾燥,而健康人的皮膚一般是濕潤的,因此在這里,皮膚出汗與否是衡量人們是否健康的標志[2]。

4.尼泊爾賓主相見時, 雙手合十,口中道聲「納馬斯得」。在山區, 主賓相見時,主人伸出舌頭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因為舌頭和心都是鮮紅的,紅舌頭代表赤誠的心。

5.非洲有的部落有個奇怪的禮節,即表示珍愛一個人或一個物時, 要吐唾沫。當部落的戰士第一次遇到小孩時,要朝他吐口唾沫。

在觸摸一件新武器時,要先在自己手上吐唾沫。這可能是一種古老的遺俗,因為一些原始人認為,口水可以避除邪惡。

6.回族是誠實憨厚、講禮貌的民族, 待客十分熱情。回族親友相逢, 要互道」色倆目」;談話時,不能左顧右盼,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不能挑剔牙齒, 或將手指塞進鼻孔中;不能當著別人的面吐痰、抹鼻涕。

家裡來客人後, 主人要馬上沏茶、備飯, 一般不能對客人說「你喝茶嗎? 」、「你吃飯了沒有? 」喝茶要喝蓋碗茶, 要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冰糖、核桃仁、紅棗、葡萄乾、桂圓等滋補品,然後盛水加蓋, 雙手捧遞。

7.阿爾巴尼亞的禮儀有很多講究。在阿爾巴厄亞語中,對生病、生育、喬遷、婚喪,都有成套問候的語言。如過生日時, 人們會說「祝像高山一樣長壽」、「像雄獅那樣結實」;生育時, 人們祝產婦「再生100 個」;辦喪事時,人們通常講「與您同哀」、「望您逢凶化吉」、「化悲哀為樂」等。

8.對美國人而言,他們並不會到處擁抱、親吻遇見的每一個人。當然,女性們可能會在見面時彼此緊抱一下以示友好;而且在某些上流社交圈裡,輕吻對方的面頰是很普遍的禮節。

但除了對家人與好友外,美國人通常不會經常隨便擁抱他人。此外,並不是每一位美國人都習慣擁抱他人。因此,不要隨便把手臂環住下一個你碰到的美國人。他可能會跟你一樣地不自在。

9.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鍾為宜;如果遇見好友,彎腰的時間要稍微長些;在遇到長輩的時候要等長輩抬頭以後才可抬頭,有時甚至要鞠躬很多次[1]。

10.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

11.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泰國人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是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的方式。

12.印度尼西亞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13.馬來西亞,兩人雙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對方雙手掌中)一下。雙手微觸額頭一下。雙手微觸胸前一下。

國內的問候方式:

一、問候禮儀

問候是見面時最先向對方傳遞的信息。對不同環境里所見的人,要用不同方式的問候語。和初次見面的人問候,最標準的說法是:「你好」、「很高興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等。

如果對方是有名望的人,也可以說「久仰」,「幸會」;與熟人想見,用語可以親切、具體一些,如「可見著你了」。對於一些業務上往業的朋友,可以使用一些稱贊語:「你氣色不錯」、「你越長越漂亮了」等待。

二、稱呼禮儀

在社交中,人們對稱呼一直都很敏感,選擇正確,恰當的稱呼,既反映自身的教養,又體現對他的重視。

稱呼一般可以分為職務稱、姓名稱、職業稱、一般稱、代詞稱、年齡稱等。職務稱包括經理、主任、董事長、醫生、律師、教授、科長、老闆等;姓名稱通常是以姓或姓名加「先生、女士、小姐」;

職業稱是以職業為特徵的稱呼,如:秘書小姐、服務先生等;代詞稱是用「您」、「你們」等來代替其他稱呼;年齡稱主要以「大爺、大媽、叔叔、阿姨」等來稱呼。

使用稱呼時,一定要注意主次關系及年齡特點,如果對多人稱呼,應以年長為先,上級為先,關系遠為先。

三、介紹禮儀

介紹就基本方式而言,可分為:自我介紹、為他人作介紹、被人介紹在種。在作介紹的過程中,介紹者與被介紹者的態度都要熱情得體、舉止大方,整個介紹過程應面帶微笑。

一般情況下,介紹時,雙方應當保持站立姿勢,相互熱情應答。

G. 紐西蘭的禮儀習俗有哪些

一、信奉基督教。
二、飲食以西餐為主。喜歡喝啤酒,人均年啤酒消費量達110公升。國家對烈性酒嚴加限制,有的餐館只出售葡萄酒,專賣烈性酒的餐館對每份正餐只配一杯烈性酒。飲茶也是紐西蘭人的嗜好,一天至少七次,即早茶、早餐茶、午餐茶、午後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茶館遍布各地,許多單位都有專門的用茶時間。
三、紐西蘭人性格相對國內較拘謹,見面和告別均行握手禮。在與女士交往中女方先伸出手,男方才能相握。鞠躬和昂首也是他們的通用禮節。
四、原始居民毛利族人之間傳統的相互問候致意的方式是相互摩探鼻子。
當地大部分居民是英國人的後裔,因此,這里流傳的是許多英國人的身勢語和示意動作的習俗。他們對大聲喧嚷和過分地裝腔作勢是表示不滿的。當眾嚼口香糖或用牙簽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
五、紐西蘭人用歐洲大陸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終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warning!!!打哈欠的時候,務必要捂住嘴。給別人拍照,特別是給毛利人,一定要事先徵求同意。

H. 紐西蘭的毛利語有文字嗎如題 謝謝了

有的 毛利語是紐西蘭土著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另兩種官方語言為英語 English 和紐西蘭手語 The New Zealand Sign Language 。 毛利人從太平洋諸島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基本上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無礙。 文字與發音 毛利語採用拉丁文字,只有15個字母,分別如下: 母音:A, E, I, O, U 子音:H, K, M, N, Ng, P, R, T, W, Wh 當中「R」是顫音,「Wh」基本上發/f/音或/Φ/音,但北部亦有發/h/音或/hw/的。 毛利語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毛利人對紐西蘭的稱呼) Haere mai 歡迎 Haere rä 再見 Hangi 傳統烹調方法,食物埋在土裡做熟 Hapü 次部落 Hongi 碰鼻子,表示正式的問候 Hui 開會討論特定的問題 Iwi 部落人 Kai 食物 Kaiako 教師 Ka pai 好 Kawa 海關 Kia ora 毛利人問候語,也用來表示感激和贊同 Köhanga 知識巢(幼兒毛利語學習中心) Kura 學校,學院 Mana 聲望,威信,身份 Marae 毛利人的公共場所(通常包括禮拜堂、餐廳、廚房和清洗區) Me 和 Mihimihi 問候語 Pakeha 毛利人對非毛利人的稱呼 Rangatira 地位高的人 Reo 語言 Tamariki 孩子 Tängata whenua 土著人 (當地人) Tangi 葬禮 Taonga 價值(精神上、人格上) 和實際財產 Tapu 神聖 Tënä koe 你好 Te reo 語言(毛利語) Tiriti 條約 Waka 獨木舟, 船 Wänanga 大學 Whänau 家庭 Whare 住宅,禮拜堂 Whenua 土地

I. 毛利文化

毛利人約於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從傳說中的哈瓦基乘木筏遷徙至此,並從此定居。今天,生活於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繼承了毛利的傳統文化。他們對族人聚首的時刻,如葬禮尤為重視,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會面的難得時刻,總趁機回鄉。說毛利人一旦離開人世,便會與祖先會合,並憑著他們賜給的力量,賦予子孫精神力量與指引。毛利人極重視他們的傳家寶物,如權杖、綠玉項鏈等,深信它們蘊藏看祖先的靈氣。他們會將這些家傳之寶傳給世代子孫。過去,毛利人與他們居住的環境有極密切的關系,並創造及流傳著許多相關的神話傳說,如森林之神及大海之神等。透過傳統歌曲舞蹈流傳坊間,成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懷唐伊條約》的簽訂,保留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資源的擁有權,使這種獨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現在成為紐西蘭一大旅遊特色。
在紐西蘭,你會時刻感覺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個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生活。同樣,其中毛利人的碰鼻禮和紋面廣為我們所熟悉。
毛利人是天生的藝術家,尤其對音樂和舞蹈有獨到之處。從傳教士那裡學習贊美歌的旋律和和聲,再經過巧妙的運用,發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樂。和夏威夷草裙舞類似的毛利歌舞,除了在羅沱路亞以毛利音樂表演外,在紐西蘭的節日慶典上,也是主要的。
除了音樂和舞蹈外,在美術方面,木雕也表現了毛利的文化特徵,無論是獨木舟上的雕刻,城塞村入口處的雕刻,集會場所前面及周圍的雕刻等,皆充分顯示了毛利人將雕刻藝術融入日產生活中。而目前這種木雕品已成為贈送他人的最佳禮物。
毛利人木雕工藝出眾,石雕手藝也不錯。最著名的是在紐西蘭綠石上雕刻提基神像,該綠石被毛利文化視為護身符,是非常珍貴的。
遊客可拜訪一戶毛利族會堂,觀賞毛利傳統迎客儀式。每一戶毛利會堂皆由家園的老樹沃卡巴巴(Whakapapa)所雕琢而成。

毛利人最早時是亞洲居民,三世紀時向南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遷徒。當歐洲人還在懷疑地球的彼端有沒有土地時,位於夏威夷南方的夏威基(Hawaiki)島民,已乘著木筏向南方探索,並在西元八五○年來到紐西蘭。第一批進駐的毛利人給這個杳無人煙的島嶼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長雲裊繞之島(Aotearoa)。

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布在北島和南島的許多地方。他們從豐富的自然資源中獲取食物並有著簡單的貿易行為,所謂的「毛利文化」便日漸形成,並在口耳相傳的文化之下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來。

公元1642年,第一個歐洲航海家來到這里,當時大多數的毛利人還生活在北島的溫暖地帶。荷蘭人阿貝爾‧特斯曼在這一年靠岸停泊,為這土地命名為Staten Landt,即為後來的紐西蘭。

1769年,英國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到達這個綠意盎然的島嶼,沿著海航行,並且與毛利人展開貿易活動,宣稱英國對這塊土地擁有主權,當時,毛利人在此已居住超過一千年以上了。

然而在毛利人的思想中,並沒有所謂的『土地所有權』,更無法認同歐洲人想要瓜分土地一事。為了平息沖突,英國政府與毛利酋長於一八四○年簽署『懷唐基條約』(Treaty of Waitangi)。

在進入二十世紀時,紐西蘭的毛利人減到四萬人左右,此時歐洲學者甚至認為,毛利人有可能像澳洲塔斯馬尼亞的原住民一樣,從此消失在歷史之中。

在歐裔執政者的懷柔政策下,現在毛利人約占紐西蘭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五,羅托魯瓦(Rotorua)是毛利人大規模集中的最大城,毛利社區及雙語學校林立,還有毛利電視節目。

土著文化
毛利人是白雲之鄉(Aotearoa)紐西蘭的土著居民,早在1000多年前,他們乘坐遠航獨木舟(waka hourua)離開自己的家鄉哈瓦基(Hawaiki)來到此地繁衍生息。現在,毛利人雖然只佔紐西蘭總人口的14% ,但其語言和文化卻對紐西蘭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

絢麗多彩的文化
毛利人的文化絢麗多彩,體現在他們對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的追求之中。傳統藝術包括:雕刻、編織、組舞(kapa haka)、講演(whaikorero)和紋身術等在全國各地歷久不衰。藝師們不僅繼承了祖先沿用數百年的技藝,更發展創造出了新的技和形式。毛利人的當代文化包括:藝術、電影、電視、詩歌、戲劇和嘻哈樂等。

體驗波華里(Powhiri)。
體驗紐西蘭土著居民毛利人的歡迎儀式-波華里(Powhiri)。

泰里歐毛利――毛利語
來到紐西蘭的遊客立刻就會注意到許多地名來自於毛利語。最初,遊客可能感到毛利語如同天書一樣,簡直不知道如何發音。事實上, 毛利語很有邏輯,發音方式很規則,這點與英語不同。

應該如何拼讀Onehunga、Whangamomona、Kahikatea和Nguru這幾個詞呢?
毛利語有5個母音: a、e、i、o、u (a音如car里的a、e音如egg里的e、i音如tee里的ee、u音如to里的o)。毛利語有8個與英語幾乎相同的輔音――h、k、m、n、p、r、t和w。還有2個與英語不同的輔音――wh和ng。許多毛利人會把wh念得像英語的f。而ng的音與英語song里的ng發音相似,但是在毛利語中,這個輔音可以放在字首。

Kia ora――您好!
如果遊客使用這句問候語向紐西蘭人打招呼,無論是毛利人還是白人, 都會愉快地回應。

Kia ora――您好
Kia ora tatou――大家好
Tena koe――向您問好(問候一個人)
Tena koutou――向大家問好
Haere mai――歡迎
Nau mai――歡迎
Kei te pehea koe――近來可好?
Kei te pai――好
Tino pai――很好
Haere ra――再見
Ka kite ano――下次再見(再見)
Hei konei ra――回頭見

毛利人的禮儀
毛利人是玻利尼亞人的一支,有著自己獨特的禮儀。欣賞毛利人禮儀的最佳場所是毛利人會場(marae)。紐西蘭的很多旅行社都會組織遊客到毛利人會場一睹風采。

歡迎儀式(Powhiri)
歡迎儀式(powhiri)以挑戰(wero)為序幕。由主人(tangata whenua)一方的勇士向客人(manuhiri)提出挑戰。這名勇士通常手持長矛(taiaha),會將一個象徵性的東西(通常是一段小樹枝)放到地上,客人應將樹枝撿起,以示自己為和平而來,不抱任何敵意。然後,主人一方的女士們(kuia)會為遠道而來的客人表演節目(karanga),通常是高聲呼喚或吟唱。來客中的女賓們在經男賓前方步入會場時應做出回應。

歡迎詞(Whaikorero)
進入毛利會場里的聚會廳(wharenui)後,迎接客人的將是友好的問候(mihimihi)和熱情洋溢的歡迎詞(whaikorero)。為了充分表達自己的真誠和友好,毛利人可能會演唱些迎賓歌曲(waiata)。通常,客人在向主人行以碰鼻禮儀(hongi)後,客人可以向主人(tangata whenua)贈送禮品(koha)。歡迎儀式結束後,主客一起入席進餐(kai)。

故事與傳說
毛利文化是一種充滿故事和傳說的口頭文化。根據毛利文化的創世說,原為一天的天父(Ranginui)和地母(Papatuanuku)被子女們活生生地分開之後,才有了天地之分。很多毛利人的雕刻與藝術作品都形象地描述了這場爭斗過程。

釣上一座島
毛伊(Maui)神話傳說中提到了紐西蘭的誕生。傳說上帝十分喜歡惡作劇。他掌管著太陽,使白日變得越來越長。然而,上帝最大的沽名釣譽之舉是聲稱自己釣上了北島,並稱之為毛伊之魚(Te Ika a Maui)。如果您在航空地圖上看一下北島的形狀,不難發現,北島的確很像一條魚。毛利人認為北島的最北端是魚尾,而威靈頓港(Wellington Harbour)是魚嘴。在傳說故事中,毛利人將南島稱作是毛伊的獨木舟(Maui's waka),斯圖爾特島(Rakiura)則是毛伊的錨(punga)。

J. 紐西蘭 毛利文化

紐西蘭毛利人的文化 毛利文化的起源和風俗可追溯到其祖先移民來紐西蘭之前的謎樣年代。 毛利人是阿奧提亞羅亞的「大地原居民」,其文化是紐西蘭生活模式的一個組成部份。 傳統上,毛利人都是工藝精湛的藝術家,向以編織及雕刻馳譽世界。他們也是出色的獵人、漁夫、園藝家和戰士,到了18世紀末,歐洲人才陸續來到紐西蘭,最初是捕捉鯨和海豹的人,接著便是傳教士和移民。 家族觀念是毛利社會結構的中心思想,是指家族本身及其繁衍的大家庭,也是組成一個部落分支的成份,而一個部落分支正是組成一個部族的成份。即使今日,毛利人較喜歡以大家庭形式生活在一起,顯示了傳統生活模式的持續性。然而,隨著都市化的影響,毛利人口之中也出現了不少小型的核心家庭。 音樂和舞蹈是毛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他們十分喜愛歌曲和傳統舞蹈。而且,毛利文化是透過音樂、歌曲、雕刻品、編織技術、其它手工藝、說故事及宗族譜代代相傳的。 毛利藝術的力量和美妙也體現於建築雕刻之上,例如有雕刻的會堂;也有些體現於各種寶物包括木、骨和綠玉石。 雕刻和編織工藝當然是與傳統生活模式息息相關,也是基於實際需要,因為,毛利族並沒有文字,他們的歷史和宗族譜便靠會堂或房屋上的雕刻記錄下來。例如,在有雕刻的會堂前面的雕刻已記載著這房屋的歷史,其頂端的雕像乃代表其祖先。 毛利人的衣料、繩子及斗篷,多用亞麻及其它天然纖維來編織。堅硬的紐西蘭翡翠(又叫綠玉石)原本是用來造武器及雕刻工具的。 毛利人的文化十分豐富和多姿多彩,是因為他們與大自然別具關聯,其居住環境正是海洋、河流、湖泊和森林。 這里說的傳統舞蹈主要是指戰士舞,由於紐西蘭國家欖球隊馳譽國內外,他們每逢應戰前都會跳毛利戰士舞。 刺青是毛利族傳統的紋身藝術,通常刺在面上,其目的和用途都是十分神聖的,刺青的圖案與雕刻式樣有緊密的相關象徵意義,以前必須由族內神職人員的刺青專家執行,現在則由刺青藝術家來做。真正進行刺青時是沒有麻醉葯的,該是非常痛楚,而且可能歷時幾個月才完成。所以這是個人勇氣的表現,不適合膽小者。 毛利人與土地有著一種非常強烈的精神聯系,他們認為土地、土壤和水都是「寶物」,毛利人視他們自己是這項寶物(土地)的監護人,因土地是當地人民的團結力量之源和身份依歸。 紐西蘭四周環海,所以毛利人與海洋有著強烈的聯系。根據傳說,毛利人的祖先原居於庫克群島或其附近。他們是劃獨木舟來的,第一艘到達的獨木舟是由Kupe帶領,並在北島北部登岸。 紐西蘭的原居民都是能乾的漁夫,而且會遵從釣魚的慣例。按慣例捕獲的海產是不可交易或出售的。 2. 禱文:有一段禱文是主客雙方都要說的,以確保大家安全和儀式暢順。 3. 試探來意:傳統上主方要確定來人的意圖是友還是敵,所以會由這家人最敏捷和最強悍的戰士負責執行試探任務。 8. 禮物:是由客方送給主方的,並且是由客方的最後一個演說者放下的,顯示所有演說都已完成。傳統上,禮物是毛利人認為貴重的物品──綠玉石、鯨骨、斗篷或其它寶物,時至今日就會用金錢來代替,多寡輕重顯示來客的威望和聚會的重要性。 9. 碰鼻禮:這是傳統的打招呼方式,也是主客雙方的首次身體接觸,是雙方輕輕互碰鼻子和前額。 毛利文化不但沒有失傳,反而融入了現代生活,甚至越來越興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8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