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駝羊毛毯多少錢
Ⅰ 去年到紐西蘭買了一條羊駝毛被,使用時發現被子有一股濃重的羊騷味,如何除異味
衣物上有異味,可放在通風處晾一段時間,看異味是否可以慢慢除去。
若無法除去,需清洗,含毛衣物一般需乾洗,可先查看衣物的洗滌標簽。
(1)若需乾洗,建議拿到專業的乾洗店進行清洗,以呵護衣物纖維健康。
(2)若可水洗,可參照洗滌標簽,將衣物用洗衣液稀釋液浸泡15-20min,按正常的洗滌程序清洗趕緊,最後一遍清洗時使用柔順劑(可洗衣物自然留香),後將衣物脫水,晾乾。可有效去除衣物異味。
Ⅱ 怎樣養殖駝羊
一、羊駝生產性能與經濟價值:
羊駝主要的用途是產絨,以擁有珍貴而特殊的羊絨著稱。它的毛細長柔軟,富有彈性,韌性較好,強度是普通羊毛的三倍,保暖系數是普通羊毛的兩倍,是世界羊絨最稀少的一種服裝、地毯原料,用來製作高檔的時裝,價值非常高。羊駝肉含脂肪少,價值也不菲,是肉業養殖的首選品種。皮張是皮製品的原料,羊駝皮製作的皮鞋價格也是世界首位。
(一)產毛性能:一頭成年羊駝每年剪1次,一般一年可產毛1.4~3.5公斤。 羊駝2.5歲長成成羊(但未體成熟),出生一年後即可剪毛,此時產毛量1.2公斤左右。產毛高峰期平均8年,以後逐漸減弱。羊駝毛品質良好。凈毛率達到70%~80%.長度為9.1~12.6厘米。 羊駝以生產高檔羊駝毛而著稱,可以製作成高檔的時裝。在紡織上一般均用本色的羊駝毛與綿羊毛混紡,大部分紡織長毛絨,少部分作裝飾織物。近年來已開始進入精紡產品系列,生產高光澤織品,也可以做毛毯、外套和襯衣等。由於羊駝絨有22種天然色彩,因而成為市場上非常青睞的紡織原料。與山羊絨相比,它的纖維長度和韌性都佔了絕對的上風,由羊駝絨毛製成的時裝輕柔暖和,穿著舒服,手感好,價格很昂貴,經濟價值非常高。羊駝毛1994年的價格為每千克17.6美元,目前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產品供不應求,市場潛力巨大。2011年7月份,市價升至每公斤385美元,一年毛的收入人民幣近萬元,而開士米羊毛每公斤才110美元。在歐洲市場,一件用羊駝毛特製的大衣售價最高可達2.5萬美元。一隻普通羊駝每次修剪可提供製作4~6件毛衣的羊駝毛。 目前,秘魯政府正在邊遠地區積極推廣發展羊駝的人工飼養,開發羊駝的潛在價值,以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因此,羊駝毛也被人們稱作「軟黃金」。羊駝毛具有的優點是:
1.羊駝有白色、黑色、灰色、淺黃褐色、棕褐色、褐色、紅色等22種天然顏色。
且具有天然的蠶絲般的柔和光澤,這使得100%純毛製成的織物具有鮮明的色彩,並能保持它原有的美麗色澤,永不褪色,既環保又方便。如要染色又很容易,又可以產生更多的顏色。
2.羊駝毛較綿羊毛易加工,且費用低,原因是除油脂少外,表層鱗片較平滑,故不易粘結.加之毛質極佳,其長毛型單根纖維可延伸數十厘米,其彈性為現知所有天然纖維之最。
3.羊駝毛具有不尋常的堅韌性,纖維抗拉強度可以與化纖媲美,強度是普通羊毛的三倍,加工不會改變它的強度.因此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堅固耐用不起皺,不變形。
4.羊駝毛的中空結構使其質量很輕,且具有很高的保暖價值,故較其他動物毛具有更好的保暖性。穿起來舒適、暖和(保暖系數是棉花的2.5倍,是普通羊毛的兩倍) 、 輕柔。
5.羊駝毛很易於洗滌,而不需貴重的化學處理,這是因為它缺少羊毛脂,這也使它很易被人接受。
6. 很少有人對羊駝毛過敏,即使有人對羊毛或安哥拉羊毛過敏,也不會對羊駝毛過敏。
總之,羊駝毛製作的衣物具有輕便、柔軟、易洗、彈性好、保暖、光澤華麗美觀、舒適耐用、不過敏等優點, 絨毛質量大大高於一般羊毛, 在國際上有軟黃金之稱,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值得大力提倡飼養。
(二)成年羊駝體重。48~64公斤(另據報導平均體重有75kg的,屠宰率為55%--60%),每隻成年羊駝可產凈肉35.40公斤, 羊駝肉質鮮嫩,瘦肉多,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膽固醇較低,是人類健康食品。4種鮮味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占肌肉總量的31.61%(干樣),而谷氨酸含量高達13.12%,故1歲以下的羊駝肉味道鮮美,但性成熟以後有較強的膻味。
(三)乳也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產奶量低, 在好的牧地上放牧,日產乳量僅為0.5公斤。
(四)羊駝皮:3歲以內的羊駝羔皮可製成地毯、被子和各種工藝品。
(五) 繁殖性能:羊駝為誘導排卵型動物,到達繁殖年齡後,一年四季均可發情配種,發情症狀表現為有求偶欲,願接受公羊駝交配或其它母羊駝爬跨,興奮不安,敏感和食慾減退。陰道紅腫,有黏液流出,但發情症狀表現不明顯。母羊駝初情期一般在10月齡左右,12個月後,體重45~50公斤時達性成熟期,配種時間以1.5~2歲配種較為適宜,但一般一歲後即開始配種(有報道稱6月齡可懷孕,甚至3~4月齡出現受孕)。交配刺激後約96%在第二天排卵,約4%在第三天排卵。母羊駝的生殖能力可到13~15歲。公羊駝初情期(開始產生精子時期)不太明確,2歲左右性成熟,2~3歲即可繁殖配種(雄性羊駝體成熟要5歲,體重約63公斤左右)。基本1年1胎,單胎,雙胎極少。母羊駝產後配種時間以產後18天交配為最佳。在人為控制自然交配下,每隻公羊駝每天可配種1次,每周休息1天,受胎率很高,一般母羊駝配1次就受孕。羊駝交配為卧式交配。交配過程包括求偶、勃起、爬跨、交配、射精等一系列性行為序列過程。交配前,公羊駝通過嗅母羊駝陰部追逐母羊駝等行為來求偶,求偶完成後母羊駝卧倒在地,公羊駝前肢爬跨到母羊駝背臀部,後軀下蹲。交配時公羊駝雙耳微顫,鼻孔膨大,發出「吭嗯」 的喉音。交配時間平均20~25分鍾(5~65分),受年齡、季節和交配頻率等因素影響。交配5~8分鍾後便開始第一次射精,有人認為為分段射精。每次射精量0.5~3.1ml,平均2.25ml左右。射精後公羊駝站立,是立即終止性活動的表現。母羊駝交配1周後,如用公羊駝試情,母羊駝表現為威嚇、逃離,甚至出現噴鼻等拒絕交配行為,即表示母羊駝已懷孕。母羊駝妊娠期335-352天,妊娠期長短與交配季節(春季交配的妊娠期最長,冬季交配的最短,可相差18天多)、緯度高低有關。據紐西蘭Davis研究發現,60隻春季交配的妊娠期平均為348.9±1.4天,102隻秋季交配的為336.4±1.4天。而澳大利亞Vaughan的研究報導稱春季交配的妊娠期最長(351.0±4.1天),依次是夏季(346.7±2.1天)、秋季(336.9±4.9天)和冬季(330.6±2.8天)。
妊娠羊駝的分娩:羊駝分娩前1~2個月,採食量顯著增加,腹圍增大,產前15~30天乳房開始增大,產前3~5天乳房顯著增大,泌乳准備完成。臨產前1~2小時有離群現象,選擇產仔地點。
分娩:分娩時間大多集中在白天7~15點之間。9點是分娩高峰期。與其它動物基本一致,分為開口期、產出期和胎衣排出期。
子宮頸開口期:表現為起卧頻繁、排糞排尿頻繁,回頭觀腹,僅有陣縮,沒有努責。陰門可見分泌物增加,伴隨哼叫聲。也有個別表現不明顯。這個階段可能持續2~6個小時。
胎兒產出期:表現為痛苦的鳴叫和努責。開始時可見羊膜囊凸出於陰道口,一旦胎兒頭部產出,胎兒便不會退回母體,胎兒肩部為最寬之處,只要肩部露出,其餘部位即可迅速排出。當胎兒軀干產出後,努責通常停止,當胎兒後肢仍留在母羊駝體中時,經常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之後順利產出,臍帶一般也同時斷裂。羊駝分娩時大部分是站立產出胎兒,只有當胎兒過大時,母羊駝才變換為躺、卧、蹲伏和站立等不同姿勢。整個產出期通常為20~40分鍾。
胎衣排出期:羊駝胎盤屬上皮絨毛膜結構,胎兒產出後約經40分鍾(初產羊駝要77.13±38.61分),母羊駝開始重新努責,排出胎衣。母羊駝生後不會去舐舔仔羊駝,而是通過嗅聞以示愛。也不會吃掉胎衣。母羊駝通過發出「嗡嗡」 叫聲與羔羊駝保持聯系。羔羊駝產後1~2小時就會站立。2~3小時便能自動吃奶,哺乳期3~5個月。
對於初產羊駝以上三個階段都較長。
二. 飼養學特性
1.易於飼養和照管。羊駝性情比較溫順,喜歡與人親近。並且是群居動物,合群性強,喜歡小群生活在一起,一般5-10隻一群。雌獸一直由壯年雄獸帶領,群內的雌獸都非常忠於頭獸,一旦頭獸被敵害所傷,它們並不逃跑,而是聚在頭獸身邊用鼻子拱它,試圖讓它站起來一起走。人類就是利用這一特點,可一次捕殺一群羊駝。飼養時僅用兩道鐵絲或繩子拉成的欄就能圈養它們。 放養時無需牧羊犬陪同放牧飼養,只用鐵絲或木頭、竹桿等做成一人高圍欄圍住山地、山坡、或樹林地都可以放牧飼養。 羊駝從不到樹林和多岩的地方去。它性情機警,視覺、聽覺、嗅覺均很敏銳.奔跑速度也很快,每小時可達55公里,這些為它們在開闊地帶生活,逃避敵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適應性強。羊駝由於經濟價值髙,被視為家畜之貴族,但卻能吃苦,被譽為」能耐勞的貴族」。 拕能適應冰天雪地的寒帶,四季如春的溫帶和赤日炎炎的熱帶,即無論是高寒貧脊的山地,還是炎熱潮濕或乾旱的熱帶地區,羊駝都能很好地適應,包括晝夜溫差大的半沙漠地區都能適應。近年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繁育證明,它們在溫帶一亞熱帶海洋性濕潤氣候環境中也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和生產水平。經過專家考察,羊駝喜歡棲息在海拔高的草原和高原上,最高海拔可達5000米。羊駝對高海拔地域生態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我國中西部地區和青藏高原均適於飼養。
3.耐粗飼。羊駝為反芻動物,能消化含粗纖維的各種植物食草(乾草和鮮草) ,故可以粗飼料為主,與普通的羊食用的草類相同;羊駝可在半沙漠乾燥地區放牧。 亦可吃加工飼料。羊駝吃草的習慣同綿羊最接近,一般乾草和農作物的秸桿都是羊駝很好的採食和消化的飼料。在荒漠草場上有很好的採食能力,因此,羊駝既可以在農戶小群圈養,也適於牧區放牧管理,在人工草場上利用簡單的可移動圈欄實行分區輪牧可以提高草場的利用率。值得一提的是.羊駝的飼料效率要比美利奴羊高25%,美利奴羊每天要吃進相當於其體重2%的干物質,而羊駝每天只要吃進相當於其體重1.5%的干物質就夠了。1匹馬l天耗草量10千克左右,羊駝比馬吃得少。另外,羊駝在較低營養水平條件下生存,因此對我國廣大牧區的低營養水平的原生態草場更有特殊的意義。對生長期的幼齡羊、妊娠後期母羊、哺乳期(5個月)的母羊、配種期的公羊需要適當的補飼。
4.採食習性。羊駝的嘴是三瓣嘴,兔唇裂狀,吃起草來肉唇先著地,只撕食牧草的頂部,就是想吃也吃不到草根。羊駝的蹄子表面有硬殼,但底下有肉墊,屬於柔蹄動物,對土地表面傷害極輕,採食遊走時不損壞草場,有利於植被的快速恢復。羊駝在荒漠草場上有很好的採食能力。在跋涉採食過程中,從不過度採食。無論牧草質量、數量如何,羊駝總是穩步遊走,啃食一部分牧草的尖部和灌木草叢的梢部,保留大部分牧草的尖條。喜歡採食禾本科牧草,不吃植物的花穗,也不啃樹皮,更不會破壞最嬌嫩的植被,故也適宜灌木叢中草場放牧。 即使是在飢餓的狀態下,羊駝也是以擴大採食半徑來獲得食物,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動物。
5.飲水。日飲水占體重的5~8%。冬季日飲水1~2次,每次飲水量約0.5L,在炎熱的夏季日飲水2~4次,每次飲水量約0.5~1.0L。在炎熱的夏季或泌乳期需水量可達體重的10~15%。通常在午前和傍晚飲水,而晚上則很少飲水。
6. 喜干凈、厭污濁。習慣在固定地點排泄糞尿,在一個300平方米草場上一般有3~5個固定排泄點,記憶力極強,能准確找到排泄點,並經仔細嗅聞確認後方才排便。糞便呈橢園形或園形,正常為褐綠色,成駝每日排糞尿6~10次。其次,羊駝能通過搔抓、舐舔、抖動和打滾來維護體表衛生。打滾對於清除體表寄生蟲有一定意義,為此可設置專門「沙池」 供羊駝打滾。
7. 抗病力強。不易染上羊群易患的瘟疫病。對潮濕環境有調節力,故有抗爛腳病能力。一般不患虱子寄生蟲病,不怕綠頭大蒼蠅叮咬。 無需剪羊尾或修腳。
8. 羊駝外觀漂亮、可愛,清潔,有奇妙的好奇心,是人類友好的觀賞寵物。自身又有與人親近的習性,所以在旅遊景點養殖羊駝,可以吸引大量的遊客。國外有些富人還把它們作為寵物來養。
三、 飼養管理方法
(一)飼養原則
1.根據羊駝在不同時期內對營養的需要不相同的原則,為此應制定出相應的飼料喂量。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性能、節約飼料,並能減少疾病的發生。應對小羊駝、母羊駝妊娠後1/3時期、哺乳期和公羊駝配種期,應補喂一定量的補充精料,補喂量根據膘情決定。
2.飼料多種,合理搭配原則。飼料要力求多種多樣,合理搭配,使所含養分相互取長補短,互相補充,以滿足對營養的全面需求。飼料單一會降低適口性。比例不當,如豆科類草料喂得太多或太少,會造成消化或營養不良。又如當遇到糞便太干時,應增加青草類或多汁料的喂量;當糞便發稀時則應減少多汁料的喂量。到梅雨季節應適當增加精料和乾草喂量。冬季乾草多,則應搭配多汁飼料等。
3.青粗料為主,精料為輔原則。羊駝是草食性動物,對粗纖維有較強消化能力。當粗飼料喂得過少,能量料喂得過多,會發生腹瀉。當粗飼料喂得過少而蛋白質含量過高,也會引起乳房炎和生殖道疾病的增多。但在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條件下,粗飼料也不能喂得過多,否則食入能量和蛋白質減少,會引起飼料的消化率和轉化率降低,進而導致生長發育不良和生產性能的降低。
4.飼料飽腹原則。注意飼料體積、營養濃度和干物質含量之間的關系。在飼料定量條件下,單位體積內營養濃度過高,吃不飽;過低,吃不完。飼料的喂量既要滿足營養需要,又要滿足飽腹原則。喂量要根據羊駝的體重大小、消化力強弱、季節氣候和不同生理階段(妊娠、哺乳或空懷),靈活掌握。如對仔羊駝、幼羊駝,因消化力差,應配成高濃度、易消化的混合精料;而對青年羊駝、成羊駝,則應降低營養濃度。
5.合理調制,改善適口性和消化率原則。如豆類通過干炒後粉碎,不僅可改善適口性,還可破壞「抗胰蛋白酶」 等的付作用並提高消化率。對粗硬的飼料通過切細或粉碎可提高消化率。對籽實料要破碎或壓扁;粉料要拌濕;塊根塊莖類要切碎或刨成絲狀;土豆含糜蛋白酶抑制因子,要煮熟後才能喂等。
6.飼料相對穩定,逐漸變換原則。要更換新的飼料時一定要逐漸變換。一般第一天更換三分之一,過一兩天再更換三分之一,一周左右更換完畢,切不可突然一次更換。否則,容易引起拒吃、採食量下降或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7.先粗後精,少喂勤添原則。先喂粗料,後喂精料。先喂適口性差的,後喂適口性好的,以增加採食量。少喂勤添,適當增加飼喂次數,以減少飼料浪費。
8.定時、定量、定次數原則。三定原則可以養成羊駝良好的進食習慣,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有利於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否則,飢飽不均,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造成消化不良。對精料,青年羊駝、成年羊駝每天分二次。對於仔羊駝和幼羊駝,因消化力弱,食量少,而生長發育較快,精料更應少吃多攴。幼羊駝分三次,仔羊駝則要分4~5次投喂。
9.注意料水衛生原則。在飼料衛生上主要注意:
(1)不喂有毒的草料。如夾竹桃等。
(2)不要喂有農葯殘留的草料。噴灑農葯後的田間雜草要15天以後才能割喂。
(3)不喂霉變飼料。因含有黴菌或細菌的代謝產物如黃麴黴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4)不喂被病菌和寄生蟲污染的飼料。如露水草、雨水草、泥土草等。
(5)對於具有輕瀉性或可致便泌的草料要適當控制。前者如園白菜、葫蘿卜纓、苣蕒菜、油菜葉、青菜等。後者如聚合草等。
⑹不喂冰凍飼料。
⑺不喂大量的菠菜、牛皮菜、紫雲英等飼料,因這類青綠飼料中含有較多草酸,與鈣形成不易被消化吸收的草酸鈣排出體外而引起缺鈣。
(8)對水一定要保證清潔。
(二)管理原則
(1)講衛生原則。除料水衛生外,還要作到圈舍衛生、羊駝圈衛生、空氣衛生、羊駝體衛生和用具衛生。除每天堅持對圈舍要清除糞尿和殘留草料外。還要注意室內光線充足,通風但無賊風與過堂風,溫濕度適宜。飼槽要固定不變。
(2)定期消毒原則。萬一如發生疫病流行時對羊駝舍和場地可用0.1%升汞、或0.5%甲醛液、0.5%過氧乙酸、2%氫氧化鈉、3%來蘇爾、5%漂白粉、10%石灰乳、30%草木灰水消毒。飼用傢具(飲水器、料槽等)可用2%鹼水消毒後清水沖洗。
(3)定期防疫和驅蟲原則。每年春秋2次,全群驅蟲。如丙硫苯咪唑、百蟲殺、敵蟲銳克、吡喹酮、別丁、阿維菌素等(詳見說明書使用)。
2.保持安靜,防止驚擾原則。為此,羊駝舍要遠離居民區100~200米以上,更應遠離交通要道。要防止狗、貓入內,並消滅老鼠。
3.分群管理原則。要按照年齡大小、公母性別和體質強弱三個方面進行分群管理。每群最大以200隻為宜。群中適齡母羊駝佔40%左右,還應包括30%用以生產駝絨的去勢公羊駝。配種季節公母羊駝之比為1:20-25。
4.注意種畜運動,增強體質原則。主要對公羊駝,在條件許可下,特別在配種前,將公羊駝放出籠外空曠、干靜、安全的地方進行10分鍾左右的運動,能顯著提高精子活力,並提高受胎率和產仔力。平時注意公羊駝運動,則能增強體質。對於育肥肉羊駝,圈養,禁止運動,以減少體能消耗。
5.做好防暑、防寒、防濕和採光工作。
(1)夏季防暑降溫:①在羊駝舍建築上要選擇地勢高燥、坐北朝南、避免陽光直射入內或夏季主導風向與房屋縱軸的夾角一般應為30~60度,前後排間距不得低於前排檐高的1.5倍、屋頂上增設通風孔、加厚屋頂、窗戶面積占室內面積1:16,產羔母駝和羔羊駝舍1:10~14等。②打開窗戶通風,或掛上深色窗簾以遮陽光。如中午室溫超過300C以上時,要用電扇吹風2~3小時,保證舍內溫度不超過270C,以防中署。曾有報導,溫度超過320C,濕度95%,發生過羊駝群體死亡事件。母駝羊舍標准溫度、相對濕度和風速參數分別為100C、80%、0.5m/s;育成羊駝舍分別為150C、75%、0.5m/s;羔羊駝舍分別為150C、70%、0.3m/s。③羊駝舍周圍栽樹並種植遮陰植物如爬壁虎、葛馬藤、或搭架種葡萄、南瓜、絲瓜等。④降低飼養密度。⑤增加飲水次數。⑥增喂多汁料,減少能量料。⑦對地面進行灑水。⑧剪毛。⑨拿走仔羊駝窩內墊草等。
(2)秋季防濕隔潮:秋季氣溫不高不低,但我國西南地區如四川、重慶、貴州等地多陰雨連綿,很適合各種病菌和寄生蟲的繁衍,要加以注意。另外,在春末夏初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也應特別注意防潮除濕。①羊駝舍應選在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建設。建築時在地面下鋪設油氈、塑料布或房屋底層離地面10厘米高,以隔斷與土層的聯系。②地面糞尿應勤掃,窗戶應常打開通風,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應常撒些吸濕物或消毒物如草木灰、生石灰、爐渣等。
(3)冬季防寒保暖:羊駝全身密生被毛,一般可抵抗零下100C的低溫環景,在寒冷地區應注意防寒保暖。如羊駝擠到一塊兒,就表示室溫已低。①關閉窗戶,防止賊風和過堂風。②保持地面清潔乾燥。③勤換仔羊駝墊草。④減少喂水次數。⑤增加精料喂量。⑥夜間用草簾遮嚴窗戶。
6. 飼養人員相對穩定原則
(三)幾項特殊管理
1. 剪毛:一般每年剪毛一次,根據各地氣候決定。通常春季在清明左右,秋季在白露之前。剪毛應選天氣溫暖且較穩定時進行。剪毛前不應飲水、補飼或過多放牧。剪毛後1~2周要進行一次葯浴,浴前要喝足水,身上無傷口。
2. 打耳號:為了育種需要,羔羊駝出生2~3天後,結合初生鑒定,即可進行個體編號。編號的方法主要有耳標法、剌字法和刻耳法,多用耳標法。耳標上前面用一個英文字母表示年,後面用數字表示個體號即成。
四.羊駝的飼養管理
(一)羔羊駝的飼養管理
羊駝羔出生重量一般在7.26kg(6~12kg),出生2~3小時後就能自動吃奶,但最好在1小時內幫助吃上初奶。據研究,羊駝產後1周內乳中含乳蛋白4.95%,1個月降到3.8%,20周後回升到4.42%。初奶中含有豐富的鹽類,其中鎂鹽比較高,使初奶具有輕瀉性,有利於排出胎便。7~10天以後開始訓練吃料和優質乾草,開始時將料塗在嘴唇上誘其舔食,經2~3天後,可在羔羊駝欄內放置飼料盤,任其採食。30日齡後精料逐漸加到50~100g。8周齡前不宜多喂青貯料和秸稈飼料,可補給少量切啐的胡蘿卜等莖飼料。3~4月齡每天補精料100~10g,5~6月齡每天補精料200~250g。青飼料、青貯料平均日喂量0.5~1.0kg,優質乾草0.3~0.5kg。
斷奶:一般採用4月齡左右早期斷奶。但對初生重小、瘦弱多病及氣溫過低季節,宜適當延長哺乳期。斷奶方法宜採取逐漸斷奶法。即斷奶前一周,逐漸減少餵奶次數和時間,一周後斷奶母子分開飼養。
由於母羊駝不像其它畜種會添干羔羊駝,因此出生後應立即用清潔的干布擦凈身上黏液。
1. 4月齡以下羔羊駝:玉米56.5%、麥麩10%、棉籽粕3%、豆粕10.0%、玉米酒精糟15%、石粉1.0%、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2. 4~6月齡羔羊駝:玉米60.0%、麥麩10%、棉籽粕3%、豆粕6.5%、玉米酒精糟15%、石粉1.0%、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二)青年羊駝的飼養管理
要保證營養需要,既不要過肥,又不要因採食過多靑粗飼料而形成草腹。
1.育成公羊駝:玉米59.5%、麥麩10%、棉籽粕3%、菜籽餅2%、豆粕5%、玉米酒精糟15%、石粉1.1%、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2.育成母羊駝:玉米60.5%、麥麩10%、棉籽粕3%、菜籽餅2%、豆粕5%、玉米酒精糟14%、石粉1.0%、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精料補充標准:育成公羊駝每天0.35~0.45kg。育成母羊駝每天0.30~0.35kg。
粗料:青飼料每天1.5~2.5kg,青貯料每天1~2kg,乾草0.2~0.4kg。
(三)成年母羊駝的飼養管理
1. 空懷期:應保持中等膘情,膘情較好的可少喂或不喂精料,但體況差的要加強補飼。配種前2到3周,每日喂精料0.2~0.4kg,青粗飼料自由採食,使母羊駝盡快恢復體況,以便保證配種受胎。
2. 娠娠期:羊駝胚胎在妊娠前6個月生長緩慢,三分之二的體重在妊娠的後三個月。因此應加強妊娠後期的飼養管理,要飼喂優質牧草或青乾草。根據母羊駝體況,每日補喂0.2~0.4kg精料,並注意補充多汁飼料。妊娠後四個月應加強補飼,每天每隻應補充精料0.3~0.5kg。青粗料自由採食。缺乏青草時,補飼胡蘿卜0.5kg。妊娠後2個月要近牧,防擁擠,防流產。
空懷及妊娠前7個月配方:玉米64.5%、麥麩10%、棉籽粕3%、菜籽餅2%、豆粕3%、玉米酒精糟12%、石粉0.9%、磷酸氫鈣1.6%、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妊娠後期4個月:玉米59.4%、麥麩10%、棉籽粕3%、菜籽餅2%、豆粕5%、玉米酒精糟15%、石粉1.1%、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3. 哺乳期:母羊駝分娩三天內少喂精料,以防消化不良。三天後逐漸增加喂量。哺乳前期每天補飼精料0.3~0.5kg,胡蘿卜0.5kg, 青粗料自由採食。哺乳後期要逐漸減少精料、多汁料和青貯料的喂量。斷奶前更應注意減少精料喂量。
(四)成年公羊駝的飼養管理
要全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忌過肥過瘦,保證體質強壯,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活力0.3以上。非配種期每日喂給精料0.1~0.2kg,乾草2.5~3.0kg,青貯料或多汁料0.5~0.8kg。配種前一個月開始增加精料,逐步過渡到配種期日糧。配種期每日喂給精料0.4~0.5kg,胡蘿卜0.5~1.5kg,乾草自由採食。配種高峰期每天增喂2枚雞蛋。要保證每天運動不少於2小時。圈舍要遠離母羊沱圈。
❶公羊駝非配種期配方:公羊駝配種期配方:玉米65.5%、麥麩10%、棉籽粕2%、菜籽餅2%、豆粕3%、玉米酒精糟12%、石粉1.0%、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❷公羊駝配種期配方:玉米61.5%、麥麩10%、棉籽粕3%、菜籽餅2%、豆粕6%、玉米酒精糟12%、石粉1.0%、磷酸氫鈣1.5%、食鹽1.0%、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2%。
(李思齊編)
主要參考資料:董常生等著:2010. 羊駝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Ⅲ 在紐西蘭買的羊駝毛製品有味道是不是質量問題
正常的, 有這個味道 證明就是正品呢。 這才透漏了他的本質,不用擔心、羊駝毛製品質量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