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非典一日三餐吃什麼
『壹』 2003非典資料 (最好50字左右)
30餘個國家和地區
2003年爆發的「非典」是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一場疫病危機,其中中國內地是重災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日內瓦時間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9日下午2時,席捲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SARS疫情,已經導致全球累計臨床報告病例8421例,其中中國內地5328例,佔63%;全球死亡病例784例,其中中國內地340例,佔44%。
「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國內地出現病例並開始大范圍流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疫情主要發生在粵港兩地;2003年3月以後,疫情向全國擴散,其中尤以北京為烈。2004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解除對北京的旅遊禁令,表明中國內地抗擊「非典」取得勝利。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在病症的病原體被確定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病症的特點而定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也有媒體將該病按英文簡稱SARS音譯為薩斯病、沙斯病、沙士病或煞斯病。由於SARS與香港特區之英文簡稱HKSAR相近,港府曾有一段時間稱該病毒為「SRS」,把代表急性的"A"刪去。
SARS病毒是武爾班尼(Carlo Urbani)發現的。武爾班尼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醫生。他在越南研究本病毒時受到了感染,其後於2003年3月在泰國不治殉職。研究指出,本病是由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冠狀病毒科成員所引起的,應該是由已被感染的人所咳出的飛沫傳染,傳染需要靠近的接觸。此病平均引致7%-15%的病患者死亡。但具體數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各地都不相同。WHO同時警告,該病死亡率在未來有可能達到15%。不同年齡段的死亡率為:24歲和以下人群死亡率為1%,25到44歲死亡率為6%,45到64歲死亡率15%,65歲以上的死亡率則超過50%。
截至2003年7月11日的疑似SARS病例(**)
(國家及地區名稱由英文字母排列)
地區 病例 死亡 康復
澳大利亞 5 0 5
巴西 1 0 1
加拿大 250 38 194
中國大陸(*) 5327 348 4941
香港(*) 1755 297 1433
澳門(*) 1 0 1
台灣(*) 307 47 (***)
哥倫比亞 1 0 1
芬蘭 1 0 1
法國 7 1 6
德國 10 0 9
印度 3 0 3
印尼 2 0 2
義大利 4 0 4
科威特 1 0 1
馬來西亞 5 2 3
蒙古 9 0 9
紐西蘭 1 0 1
菲律賓 14 2 12
愛爾蘭 1 0 1
韓國 3 0 3
羅馬尼亞 1 0 1
俄羅斯 1 0 1
新加坡 206 32 172
南非 1 1 0
西班牙 1 0 1
瑞典 3 0 3
瑞士 1 0 1
泰國 9 2 7
英國 4 0 4
美國 71 0 67
越南 63 5 58
總共 8069 775 7452
(*) 根據WHO公布的資料,中國大陸、
香港、澳門以及台灣的病情是分開公布的。
(**) WHO最後公布統計數字是在2003年7月
11日,但是之後有所調整。
(***) 未公布調整後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