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文化是怎麼來的
Ⅰ 紐西蘭文化(最好是民族文化)
這些太啰嗦了~~~~紐西蘭是由rangitoto island 噴發出來的~紐西蘭原民族是毛利人~但後來被英國人用計謀給佔領了·原來的國寶是KAOKA的鳥類~後來被毛利人給吃干凈了~現在就剩下沒翅膀的鳥KIWI bird 奇異果=獼猴桃=KIWI fruit 因為顏色和表皮的毛都很想KIWI鳥所以起名為這個
Ⅱ 紐西蘭的歷史
波利尼西亞定居者約在公元十世紀來最先來到紐西蘭(毛利國名為長白雲之鄉Aotearoa)。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 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長白雲之鄉,並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估計毛利人口為十萬人,大約二千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Waitanyi)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並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然而,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9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
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只十齣過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Ⅲ 紐西蘭的由來
紐西蘭是一個志向遠大的小國。從雄偉壯麗的南阿爾卑斯山到鬱郁蔥蔥的天然灌木林及肥沃的牧草地,以其無語倫比、風格迥異的景觀吸引著縱多的遊客.
從地理學角度而言,人類涉足這個遍布島嶼的國家只是瞬間之事,是地球最後一塊被人類定居的土地。許多動植物仍保持著原古侏羅紀的風貌。這種異乎尋常的現象使紐西蘭在科學研究領域佔有獨特且寶貴的地位.
紐西蘭是約一千年以前被來自於太平洋的毛利族人所發現。「大地之子」的毛利人從太平洋地區出發,在尋找新大陸的航程中,他們以星光導航,最後來到了這個國家定居。他們看到森林覆蓋的山上雲霧繚繞,因此,把這塊陸地命名為"長白雲之鄉"
隨後,歐洲探險家在十七和十八世紀相繼來到這塊土地,竟相開拓本地蘊藏的豐富資源。在1840年,毛利酋長簽署了由英國女王保證為毛利人提供保護並保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捕魚權不受侵犯的協議。按照這個里程碑式的條約-《懷唐伊條約》的規定,紐西蘭建國,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早期開拓者在披荊斬棘的奮斗中與毛利人共同發揮他們的探索精神和不屈不饒的堅毅性格。在藝術和科學、體育和文化、政治,貿易和旅遊、電影和娛樂等眾多的領域內都有重大成就。紐西蘭是第一個賦予婦女投票權、第一個實施行八小時工作制、第一個創立福利社會的國家。厄爾尼斯特‧羅斯福特爵士首先發現原子的秘密,而埃德蒙特‧黑勒瑞爵士與舍帕 • 騰辛則是最早攻克珠穆朗瑪峰的登山家。
紐西蘭極為依賴貿易的情況使這個國家成為外向型經濟國家。與英國的傳統聯系已經變得很鬆散,與太平洋沿岸國家、亞洲以及更遠的臨國建立了新的聯系。作為全球貿易國家,紐西蘭堅持自由寬松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而紐西蘭國內則已經大力地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競爭力,紐西蘭的關稅在世界上是最低的.
今日紐西蘭正以歐裔紐西蘭人和毛利人的夥伴關系創造一個太平洋國家的形象。這種夥伴關系的核心是《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作為國家團結和文化之間互相理解的象徵將繼續存在下去.
通過旅遊、移民及緊密的經濟和政治接觸,來自許多其他國家的人為紐西蘭帶來越來越多的特色、文化、傳統和歷史。我們致力為來自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全體紐西蘭人建立嶄新的具有積極意義的民族關系准則。
Ⅳ 紐西蘭的由來
紐西蘭的由來:
10世紀,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12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350年起,毛利人在紐西蘭定居。
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並宣布佔領。
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1856年,紐西蘭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4)紐西蘭文化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紐西蘭國家概況:
國名:紐西蘭(New Zealand)。
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首都:惠靈頓(Wellington),市區人口20.3萬、大區人口約50萬(2015年11月)。平均氣溫夏季16℃左右,冬季8℃左右。
簡況: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南、北兩島被庫克海峽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國面積的75%以上,平原狹小。河流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利資源豐富。
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全國最高峰。海岸線長約1.5萬公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1350年起,毛利人在紐西蘭定居。1642年荷蘭航海者在紐西蘭登陸。1769年至1777年,英國庫克船長先後5次到紐西蘭。此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並宣布佔領。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
1907年獨立,成為英國自治領,政治、經濟、外交受英國控制。1947年成為主權國家,同時為英聯邦成員。
Ⅳ 紐西蘭 毛利文化
紐西蘭毛利人的文化 毛利文化的起源和風俗可追溯到其祖先移民來紐西蘭之前的謎樣年代。 毛利人是阿奧提亞羅亞的「大地原居民」,其文化是紐西蘭生活模式的一個組成部份。 傳統上,毛利人都是工藝精湛的藝術家,向以編織及雕刻馳譽世界。他們也是出色的獵人、漁夫、園藝家和戰士,到了18世紀末,歐洲人才陸續來到紐西蘭,最初是捕捉鯨和海豹的人,接著便是傳教士和移民。 家族觀念是毛利社會結構的中心思想,是指家族本身及其繁衍的大家庭,也是組成一個部落分支的成份,而一個部落分支正是組成一個部族的成份。即使今日,毛利人較喜歡以大家庭形式生活在一起,顯示了傳統生活模式的持續性。然而,隨著都市化的影響,毛利人口之中也出現了不少小型的核心家庭。 音樂和舞蹈是毛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他們十分喜愛歌曲和傳統舞蹈。而且,毛利文化是透過音樂、歌曲、雕刻品、編織技術、其它手工藝、說故事及宗族譜代代相傳的。 毛利藝術的力量和美妙也體現於建築雕刻之上,例如有雕刻的會堂;也有些體現於各種寶物包括木、骨和綠玉石。 雕刻和編織工藝當然是與傳統生活模式息息相關,也是基於實際需要,因為,毛利族並沒有文字,他們的歷史和宗族譜便靠會堂或房屋上的雕刻記錄下來。例如,在有雕刻的會堂前面的雕刻已記載著這房屋的歷史,其頂端的雕像乃代表其祖先。 毛利人的衣料、繩子及斗篷,多用亞麻及其它天然纖維來編織。堅硬的紐西蘭翡翠(又叫綠玉石)原本是用來造武器及雕刻工具的。 毛利人的文化十分豐富和多姿多彩,是因為他們與大自然別具關聯,其居住環境正是海洋、河流、湖泊和森林。 這里說的傳統舞蹈主要是指戰士舞,由於紐西蘭國家欖球隊馳譽國內外,他們每逢應戰前都會跳毛利戰士舞。 刺青是毛利族傳統的紋身藝術,通常刺在面上,其目的和用途都是十分神聖的,刺青的圖案與雕刻式樣有緊密的相關象徵意義,以前必須由族內神職人員的刺青專家執行,現在則由刺青藝術家來做。真正進行刺青時是沒有麻醉葯的,該是非常痛楚,而且可能歷時幾個月才完成。所以這是個人勇氣的表現,不適合膽小者。 毛利人與土地有著一種非常強烈的精神聯系,他們認為土地、土壤和水都是「寶物」,毛利人視他們自己是這項寶物(土地)的監護人,因土地是當地人民的團結力量之源和身份依歸。 紐西蘭四周環海,所以毛利人與海洋有著強烈的聯系。根據傳說,毛利人的祖先原居於庫克群島或其附近。他們是劃獨木舟來的,第一艘到達的獨木舟是由Kupe帶領,並在北島北部登岸。 紐西蘭的原居民都是能乾的漁夫,而且會遵從釣魚的慣例。按慣例捕獲的海產是不可交易或出售的。 2. 禱文:有一段禱文是主客雙方都要說的,以確保大家安全和儀式暢順。 3. 試探來意:傳統上主方要確定來人的意圖是友還是敵,所以會由這家人最敏捷和最強悍的戰士負責執行試探任務。 8. 禮物:是由客方送給主方的,並且是由客方的最後一個演說者放下的,顯示所有演說都已完成。傳統上,禮物是毛利人認為貴重的物品──綠玉石、鯨骨、斗篷或其它寶物,時至今日就會用金錢來代替,多寡輕重顯示來客的威望和聚會的重要性。 9. 碰鼻禮:這是傳統的打招呼方式,也是主客雙方的首次身體接觸,是雙方輕輕互碰鼻子和前額。 毛利文化不但沒有失傳,反而融入了現代生活,甚至越來越興旺。
Ⅵ 紐西蘭介紹
紐西蘭,又譯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
14世紀時毛利人在此定居,1642年後,荷蘭人和英國人先後到此。184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47年獲得完全自主,成為主權國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
紐西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6)紐西蘭文化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紐西蘭的文化傳統:
1、飲食
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想品嘗地道的紐西蘭風格,可點羊肉、豬肉、鹿肉、鮭魚、小龍蝦、布拉夫牡蠣、鮑魚、貽貝、扇貝、甘薯、奇異果和樹番茄(tamalillo)等烹制的菜品。
2、藝術
紐西蘭的藝術與文化得自於各個種族,產生了結合毛利人、歐洲人、亞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質。紐西蘭的藝術圈反映了這種融合。紐西蘭最有價值的繪畫中,有些是由查爾斯·高第(Czarles Goldie)於19世紀所畫的毛利人畫像。
3、文學
有許多紐西蘭作家將毛利文化與傳說寫進英文文學作品中。凱莉·胡姆(Keli Hulme)以極具創意的小說《The Bone People》而獲得權威的布克文學獎的肯定。
4、語言
官方語言:紐西蘭官方規定了三種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毛利語、紐西蘭手語。毛利語(Maori):毛利人從太平洋諸島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無礙。毛利語是紐西蘭土著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紐西蘭
Ⅶ 「毛利文化」是紐西蘭古老文化的代表,你對紐西蘭的毛利文化有哪些了解
「毛利文化」是紐西蘭古老文化的代表,你對紐西蘭的毛利文化有哪些了解?
1.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原住民。
2.在紐西蘭,你總會感受到毛利文化的存在。毛利人是天生的藝術家。毛利文化是紐西蘭特別重視保護的純天然文化。依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毛利人原本是亞洲的居民。他們在公元3世紀穿越海洋,遷移到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群島。
6.毛利人男女都能夠唱歌。男子舞蹈更震撼。他們所跳的「哈卡」,是驍勇善戰的場面。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開幕式上,數十名身材魁梧的毛利人手持神器,像勇敢的戰士一樣,在廣闊的草原上跳著「哈卡」舞。武士們都是赤裸上身,胸口、背部和手臂上都有醒目的紋身,給人一種威勢的感覺。落幕的時候,排到論壇領袖面前的武士們,再次瞠目結舌。這一次,不是表述「頑強」和「堅毅」,而是對各國領導人表明熱烈歡迎。
7.與在其他國家地位遭受擠壓或同化的少數民族不同,毛利人在紐西蘭有著很大的話語權,他們的文化儲存完好。傳統語言毛利語甚至被我國法律承認。真的很少見。
Ⅷ 紐西蘭的教育優勢,可以介紹一些紐西蘭的社會文化嗎
紐西蘭的教育優勢,全球教育體系,國際聲譽。紐西蘭政府敞開大門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每年都有大量的留學生來紐西蘭讀中學、大學、研究生院或英語學校。紐西蘭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舒適的生活方式得到人們的認可。那可以介紹一些紐西蘭的社會文化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