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人是什麼時候來到紐西蘭
『壹』 紐西蘭的由來
紐西蘭的由來:
10世紀,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12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350年起,毛利人在紐西蘭定居。
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並宣布佔領。
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1856年,紐西蘭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1)毛利人是什麼時候來到紐西蘭擴展閱讀:
紐西蘭國家概況:
國名:紐西蘭(New Zealand)。
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首都:惠靈頓(Wellington),市區人口20.3萬、大區人口約50萬(2015年11月)。平均氣溫夏季16℃左右,冬季8℃左右。
簡況: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南、北兩島被庫克海峽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國面積的75%以上,平原狹小。河流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利資源豐富。
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全國最高峰。海岸線長約1.5萬公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1350年起,毛利人在紐西蘭定居。1642年荷蘭航海者在紐西蘭登陸。1769年至1777年,英國庫克船長先後5次到紐西蘭。此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並宣布佔領。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
1907年獨立,成為英國自治領,政治、經濟、外交受英國控制。1947年成為主權國家,同時為英聯邦成員。
『貳』 為什麼說毛利人是最能戰斗民族毛利人有何歷史
最後,一部分勇士沖了出去,其餘的人全部戰死在陣地上。英國人雖然取得這次戰斗的旺利,但也被毛利戰士的英勇精神所攝服。從此以後,他們不敢輕易深入“王國”的內地,只敢在邊沿的地方進行襲擾。於是,戰爭就這樣打打停停、斷斷續續地進行著。直到1866年時,英國正規軍都撤走了,只留下了一個團。而成千的毛利戰士,還在“王國”內部的要塞里堅持戰斗。最後,英國人利用毛利人內部的分裂,打敗了毛利人。1872年,毛利人的主要領導者都宣布停止戰斗,毛利人稱之為“白人的憤怒”的這場戰爭結束了。
毛利戰士們的鮮血沒有白流,英國人不得不向毛利人作出某些讓步,毛利人和白人一樣取得了選舉權,白人政府承認毛利人與白人在法律上平等。1872年,紐西蘭的上議院的兩個席位是專門留給毛利人的,毛利人的王國,也被承認是獨立的,英國的官員和土地丈量員不準進入“王國”的領土。
毛利人的英勇戰斗,使毛利人與其他殖民地土著的命運大不相同,他們最早獲得了和白人一樣的地位,而且還用自己的文化影響著白人。白人的文化和毛利人的文化現在已經非常融洽地結合在一起,大家相處得也很好,這對於紐西蘭的國家建設來說,當然是很有利的。
『叄』 毛利人的歷史
『肆』 最早來到紐西蘭的土著居民來自於哪裡
據說跟台灣高山族是一個部落的
『伍』 紐西蘭的毛利人最初是從哪裡遷徙過來的
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土著居民 多數考古學和歷史學者認為毛利民族是從庫克群島和波利尼西亞地區而來,科學家甚至發現其與台灣原住民族的DNA很接近,在語言文化上也十分相近,皆為南島語族族群。
『陸』 毛利人是如何遷移到紐西蘭的
毛利人原來居住在塔希提島,大約在公元950年前後,毛利人從波利尼西亞中部向南方作探險航海時發現了紐西蘭,於是便不斷地向紐西蘭移民,公元1350年,最後一批毛利人遷移到了紐西蘭定居。毛利人最初在紐西蘭的北島居住,後來又分散到紐西蘭的其他島嶼。
『柒』 紐西蘭的歷史
波利尼西亞定居者約在公元十世紀來最先來到紐西蘭(毛利國名為長白雲之鄉Aotearoa)。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 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長白雲之鄉,並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估計毛利人口為十萬人,大約二千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Waitanyi)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並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然而,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9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
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只十齣過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捌』 紐西蘭的發現和發展史
公元前十世紀,波利尼西亞人最先來到紐西蘭,一直到公元12世紀,全國分布了許多定居點。
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觀察到紐西蘭島嶼,並以一個荷蘭的地名命名這塊土地。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圖,但沒有登陸。
1769年,英國海軍船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跟隨而至。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
到1840年,毛利人開始到達十萬人。大約二千名歐洲定居者分布在沿海地區(毛利人稱其為"Pakeha"意思是白人)。
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要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
紐西蘭於1840年成為英國王室管轄的一個殖民地。紐西蘭毛利部落首領於1840年2月6日簽署了《懷唐衣條約》《TheTreatyofWaitangi》。該條約是毛利人和英國王室之間的協議,被視為紐西蘭的建國文件。
該條約給予定居者在紐西蘭的居住權。該條約亦承諾毛利人將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資源,按照他們的意願可以長久保持。條約談到毛利人將對土地及其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且承諾組織政府以維護全體人民和和平和秩序。該條約亦承諾他們享有與英國國民同等的權利。條約簽署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大多數人去南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並且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發現了金礦。然而,自本世紀之交,來北島定居的人多於南島。 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的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
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西蘭的農產品需求開始增加,1950年代,全國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持續對肉類、乳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經濟開始下滑,特別是1970年代英國加入歐共體後,紐西蘭開始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
1980年代,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從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步入21世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美國經濟出現大滑坡。而紐西蘭採取了良好的貨幣政策,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持續上升,勞動就業市場出現較大需求。
目前紐西蘭經濟正處於平穩發展當中。
『玖』 最早到紐西蘭的人是什麼人且稱那叫什麼
研究表明中國人最早於2000年前就到過紐西蘭:::
來源:佛山資訊網日期:2006-6-5
一般認為,最早發現紐西蘭的歐洲人是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他於1642年發現了紐西蘭南島的西海岸;1769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了紐西蘭東海岸。而有「業余歷史學家」之稱的貝爾的研究顯示,中國的船隻2000年前就到過紐西蘭。
貝爾今年先後兩次到紐西蘭南島城市克賴斯特徹奇進行考古研究。他發現,在現今克
賴斯特徹奇的博塔尼克公園所在地1000年前曾存在一座有4000名居民的中國城,並建有一座城堡,這是他在南島發現的30個中國遺址之一。貝爾說,克賴斯特徹奇是中國人在南島的首都,這一研究結論無可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