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用什麼牌子的運動鞋
① 耐克這個品牌哪裡的怎麼樣介紹一下!謝謝!
當然是美國的了!bill bowerman – nike的創始人
1972年,俄勒岡大學的田徑教練,做為一名教練,他非常的關注他的運動員,了解運動員的運動需求
不僅僅是教練,他更是這樣一名老師. 他給他的運動員是 「競爭反應」 –學習如何獲勝.
bowerman他同時是個革新者,他在1962年富有靈感的紐西蘭之旅中,帶回美國的是新的跑步和體適能的新概念. 同時,很快在美國體育引起革命性的反響.他帶來了新的訓練方法,使得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得到了完全的改變.
對於忠誠,競爭,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bowerman一點一滴的灌輸給他的運動員,同時逐漸建立起今天nike合作文化的基礎.
鮑爾曼作為教練,致力於不斷使他的運動員表現的更好,因此,他為運動員設計了更不易使受傷,並可使他們表現的更好的運動鞋,他的鞋比起當時的運動鞋更輕質,舒適
他試用了各式各樣的材料,並讓他的運動員進行嘗試.
菲爾.耐特- nike的創始人 (1957)
他是一名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
他盡管沒有贏得很多的比賽,但是bowerman的「競爭反映」激勵著他,使他有著追求達到自己極限,表現最好的願望和慾望
菲爾.耐特曾在斯坦弗大學學習商業管理.他曾有一篇關於日本生產機會的文章指出,他相信,當時日本一種低價高質量的運動鞋將會在美國市場上代替德國的運動鞋的領導地位
鮑爾曼作為教練對他的運動員的准則也是耐特在商業上的原則.
「競爭反應」作出一個承諾
表現……精神上,身體上,情感上
關注……盡力做到最好
競爭至勝…….團隊合作
藍帶體育公司 的誕生(1962)
菲爾.耐特和比爾.鮑爾曼每人出資500美元達成協議,共同成立公司並承諾,要為運動員提供最具專業和更好的運動鞋.這個新的公司就是藍帶體育公司或brs..
當時是以代理商的身份代理日本虎牌運動鞋,同時主要的提供對象也是相對專業的運動員和教練.他們開始與運動員建立新的關系,同時很多將持續了他們的一生.
在獲得mba學位後,耐特開始了他的世界之旅. 在日本停留時,他聯系了生產高質專業運動鞋onitsuka tiger 運動公司.同時開始為他們尋找和開發在美國市場上的發展機會.這樣,就出現了新的公司,耐特命名為「藍帶體育」,------nike的前身
早期的零售店(1968)
1968年, 藍帶體育在美國oregon開了第二家零售店.他成為跑步者的天堂,因為在那時,沒有真正科技化的跑步鞋.所以跑步者突然覺得有一家真正為他們的運動公司和他們分享運動和跑步的激情.同時承擔起製造權威專業運動鞋的義務.
早期的零售店通常開在運動場邊,它提供了一個給nike雇員學習商業以及直接接觸了解我們的客人的場所.
nike公司建立的基礎.
鮑爾曼
我們要互相分享承諾和義務,那麼每個人通過團隊的合作都可以獲得比個人付出多得多的成果.
一個新的品牌的誕生(1971)
新的品牌在僅僅誕生六個月,耐特請了波蘭國立大學藝術系的一位女大學生,設計了具有速度和動力的標志。藍帶決定用這個swoosh,耐特說,「不是特別的喜歡,但是我相信它會因為我們和我們一起成長.」
品牌的名稱傑夫.強生,nike的第一位全職雇員,在夢中驚醒「nike」的靈感.「nike」,希臘勝利女神的翅膀.強生的建議在委員會經過一個星期的爭論後決定採用.
第一個標志
nike的名字和標志正式出現一起是在1972年
(1972)
第一次nike辦公室銷售產品是在波蘭.nike 每一個雇員都鼓勵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來到辦公室大樓光顧.
nike 開始了草根推廣(1972)
藍帶體育首次在1972年美國奧運越野賽中推出nike,同時跑步者第一次看到華夫外底的運動鞋,華夫底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鮑爾曼的太太為他製作早餐是華夫鍋底的靈感
運動鞋外底改變得到革命性的發展同時也革命了跑步,為運動鞋提供了更輕質,更耐磨的外底.
跑步者 mark covert 是第一個穿著nike華夫外底跑步鞋穿過終點線的運動員
(1972)sidney wicks穿著早期nike的運動鞋
1972年,nike簽下體育新星sidney wick. wicks 是最早穿著nike籃球鞋的運動員之一,正如bowerman所說的,nike 致力於為運動員提供輕質,更好穿著感的運動裝備
很多運動員相繼使用nike運動裝備.
nike的靈魂 (1973)1973年,美國記錄保持者 steve prefontaine成為第一位穿著nike運動鞋的田徑運動員. 通過被bowerman 的訓練,他使得很多年輕的運動員都走向了nike這個年輕的體育品牌.
prefontaine』s 之所以被成為是「nike 的靈魂」, 是因為他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頑強的鬥志.以及對勝利的慾望.
很可惜,他的生命只到了1975年,24歲的他在車禍中喪生.
華夫訓練者(1974)
和消費者的聯系
這個平面廣告最早出現在美國<跑步者雜志>的封底. 這是一個非常另人興奮的廣告,同時作成了小的便簽.同時他非常好的成為聯系消費者和nike品牌的情感方式.
事實上,「 there is no finish line」( 永遠沒有終點)也是nike的座右銘,nike從來不會自滿,總是要不斷的超越前面的成功,同時為我們的顧客提供最權威,最有動力的產品和服務.
從來不僅僅是產品,更是公司
華夫底的訓練鞋成為全美最好賣的運動鞋.
研究,設計和發展
nike繼續的創新科技.在這款為女性設計研發的運動鞋犯了趨勢性的錯誤.為了加強穩定性,但事實上,它並不符合人體運動原理.這時nike首次的科技革新錯誤.
nike開始學習如何使得專業運動鞋在運動中表現的更專業,符合生理學,物理學,以及所使用的材料使的運動鞋更具功能性
1976 - 1977
nike對跑步的支持
對女權的支持,表現在對女子長跑運動的支持
在1979年,nike通過引進第一條服裝生產線從而擴大了他的生意.服裝部門是從鞋類產品部門中分出來的.努力的工作和很好的意識---他們期待成功,同時他們也做到了.
服裝生產線的引進是nike在生意上一個謹慎的冒險的範例,也是nike品牌和生意的成長的表現.
light weight cushioning (1979)
弗蘭克.魯迪,以為航空工程師,在1979年為nike帶來了氣墊緩震的概念.frank rudy, an aerospace engineer, brings the concept of air cushioning to nike in 1979. 這個突破性的科技使得緩震貫穿運動鞋的一生,而不是象先前使用的泡沫橡膠來緩震在幾公里後就變得又硬又扁.
nike 氣墊,緩震,保護,輕質,同時可以彎成各種從而適合和支持各種款式的運動鞋以及各種可供發展.
nike氣墊擴大了nike的品牌,同時,也使的nike成為世界運動鞋市場的領導者霸主.
對世界運動鞋緩震歷史以及運動消費品工業的巨大貢獻.
突破性的運動鞋的誕生 1979年, 「tailwind」 運動鞋首次露面, 向世界介紹nike氣墊科技概念.這時候第一雙跑步鞋,價值$50, 同時成為運動鞋工業的革命.
tailwind的問世向世界展示了nike的創新精神.通過不斷的冒險嘗試和領導整個產業讓我們的顧客得到最好的表現.
1980 莫斯科奧運會steve ovett 和 sebastian coe. 一些nike的「第一」 :第一快nike的金牌, 第一年成為全美運動鞋第一銷量(超越阿迪達斯),同時我們第一歐洲總部在荷蘭成立.
nike開始他的草根推廣的同時開拓國際性的機會.
800米比賽
在美國的成長與發展擴大(1980 –1981)
國家足球隊
繼續我們在跑步與籃球的成功, nike 的分枝擴大到足球.
nike 進入足球市場提供最具專業的足球鞋,同時和職業球員一起推廣和發展.
n b a
就象在跑步方面的草根推廣一樣- 為運動員服務 –在其他運動項目是一樣的.
nike 佔領籃球市場同時成為nba運動員第一大穿著運動鞋的品牌
在1982, nike為超過50%的nba運動員提供專業運動鞋.
主要的橄欖球隊國家隊明星 mike schmidt與nike簽約, 因為 nike 不斷的繼續與發展科技進步的產品.
nike 在80年代中期成為橄欖球員穿著最多的運動鞋.
mike schmidt 也是在nike世界總部的校園里有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大樓.
新的世界記錄的創造
1981年, alberto salazar 穿著 nike 運動鞋在美國曼哈頓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
salazar 幫助我們的先鋒發展科技運動服裝的同時提高了nike在跑步市場的佔有率
他後來到美國nike總部體育市場部任職同時也在其中有一幢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樓
1984 奧運會
在這次奧運會上, carl lewis 獲得4枚金牌同時and joan benoit獲得地一塊女子馬拉松金牌.
58名nike支持的運動員獲得65枚獎牌.
利潤達到 $919.8 百萬.
走上軌道(nike品牌的集合概念) (1985)集合概念的繼續和發展john mcenroe 穿著著自己的獨特世界的nike運動裝備,進行了「走遍美國」的推廣活動,在世界上巨大的影響
back on track (collections reorganized the nike brand) (1985)1985年, 簽下芝加哥公牛隊的體育新人麥克.喬丹,他給nike帶來的是運動的創新,推動了產品的開發,同時不斷的關注整個的產品設計,發展,廣告,和市場.這種集合概念在發展,鞋類產品,服裝,價格,市場,廣告所有的在喬丹集合的概念下一體化.它是一個新的,更高關注率,超能量品牌的開始.
錯誤的方向
nike在面對reebok進入市場的反應策略 (1987)
reebok 當時進入市場,他為女性製造的一種軟皮面的鞋使得他的女性生意大大增長.nike因此生產了運動休閑皮鞋.結果在實際的穿著當中,這款鞋偏離我們的運動路線太遠了,同時對於與服裝配搭有不夠新潮.
引入休閑皮鞋. nike 是提供權威專業的,運動的產品?還是時尚產品的?
很少的關注- 離開運動
可視氣墊 – 產品創新 (1987) 1987年,氣墊王科技的運動鞋是最先可視的氣墊緩震.可視氣墊使的nike科技更加的容易理解, 同時加上運動鞋的出色表現,nike成功的確立了在運動鞋科技方面的領導地位.通過商業革命,氣墊王進入市場.
運動類別的發展1987同時也是nike全能鞋誕生的標志. nike 新的綜合訓練鞋過大了創新的邊緣,它足夠的緩震使的既適合跑步,同時也非常的適合其他運動及有氧健美訓練.消費者喜愛它,同時這個的發展也為1997年nike的生意帶來了價值 超過$500 百萬.
「just do it」 (1988)
超出想像的巨大成功的市場活動.
他很快的成為普遍的有時個人化的.它是運動的語言,運動的聲音.它帶來夢想.它意味著行動,沒有任何的借口,可以古怪,激動的,和超出想像的.這就是nike.
它真的成為了美國歷史的一部分
我們的使命是清楚明確的:
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和體適能公司
不斷創新革新的產品
不斷關注細節
情感的聯系
耐克世界校園開放 (1990)
nike世界校園在美國beaverton開放,其中有7幢大樓分別由我們的運動員的名字來命名.
校園的擴大 (1999)
nike校園不斷擴大,同時有包括了北部校園的6幢大樓和一個足球場.
nike的巨大投資 (1994)nike歐洲中心是nike在美國以外最大的投資,並於1994年9月開放,僅僅在完工350天
ehq (1999)
nike』s 歐洲中心, 設在歐洲荷蘭.
nike在其他國家的發展和成長(1997)
兩個客戶服務中心在韓國漢城和日本東京.
nike 亞洲 推動利潤從 $300 百萬96參政年度到 97財政年度的$800 百萬.
中國成為nike在亞洲最大的資源地和銷售市場
羅那爾多-----巴西球星
開始進入世界足球市場
1996 與巴西簽下合約,共同備戰1998年世界盃.
nike 帶來了世界歷史上最輕質的足球鞋,同時將足球鞋工業上進行了革命,從其美觀上,表現力上,更輕質,更舒適,注重速度和動力.
沖擊氣墊(1998)
1998 年nike第一位簽約女足球運動員.m9是最輕質的,同時具有速度感,舒適感,及控球,球感.
沖擊氣墊緩震– 氣墊可以抵抗外界加大的沖擊壓力,同時打破了傳統足球鞋的非常不舒服的穿著感.
運動裝備的革命
運動裝備部門開創冰球系列,冰鞋,以及手錶,眼鏡等
女子生意
女子生意的成長和擴大主要是在對健身,體適能的支持.
創新轉向生意
nike99年新品,presto誕生
就象腳上的t恤一樣.它是一場革命,一種更輕質,更舒適,更休閑的跑步鞋. 尺寸為(xxs, xs, s, m, l, xl) 同時有很多絢麗的顏色.
shox
在nike經過16年走走停停的研發,nike完全的新的緩震技術誕生---nike shox. 使用了賽程賽車上的系統的材料,通過彈力緩震柱避震,為新一代的跑步者提供了新的跑步運動裝備.
2000悉尼奧運會 –運動員的新品牌和創新的產品
nike設計的比賽服支持了奧運會中25個項目的超過2000多名運動員
奧運會為nike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展現運動產品科技,展現運動精神和激情的平台.
marion jones 獲得5塊獎牌( 3 金, 2銅)
bowerman – 獲勝
當你作為團隊中的一員會獲得大的多的成功比起個人來說
先進的 rd & d
生理運動實驗室.
對於產品設計和創新的更高要求
2002世界盃 – 增長我們的生意同時保持我們我們的真誠(運動)
nike 足球在世界上做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推廣,同時有了充滿雄心的網站nikefootball.com
贊助8支球隊
ronaldo進了11球
巴西隊贏得世界盃冠軍
只要平常普通的人在一起齊心協力工作,就可以創作非凡的,難以想像的結果
jeff johnson
nike第一位雇員
我們今天的使命
為世界上的每一位運動員帶來運動的靈感和運動的創新
*如果你有身體,你就是運動者……
② 20個澳洲和紐西蘭的流行品牌,低調有內涵,不輸紐約與巴黎
為了向你介紹世界各地最酷品牌名稱的最新資訊,讓你的 旅遊 物超所值,我們仔細調查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品牌。
我們繼續深入調查你必須知道的全球品牌-現在來到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當談到全球關注的創意設計時,這兩個四面環海的南太平洋國家不會逃過我們的眼睛。在從各處搜羅品牌時,每每都有重大發現發現。不過,它們在與紐約或巴黎品牌的競爭中毫不費力地佔一席位,足以證明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擁有一些令人興奮的創意。
Moreporks(紐西蘭)
Moreporks 懷舊且粗糲的街頭服飾態度結合了紐西蘭的日常服飾,從受外套啟發的營地帽和工作衫到運動服裝,如橄欖球衫,這些都是任何真正的 Kiwi 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Moreporks 的季節性搭配手冊通常以紐西蘭蔥郁的自然景觀為背景,當你在網上瀏覽品牌商品時,這增添了令人愉悅的視覺元素。
Penny Skateboards(澳大利亞)
最近,小型 Penny 滑板重返流行。Penny Skateboards 公司於 2011 年由澳大利亞人 Ben Mackay 創立,該公司把長板與早期 Santa Cruz Z-Boys 滑板形狀的特點結合起來。在 Ben 的父親從舊貨售賣中買回一塊小型塑料滑板後,Ben 產生了改造 Penny 板輪廓的想法,用塑料而非膠合板木材製造。甚至連街頭服飾大佬 The Hundreds 也與 Ben 的 Penny 板進行了兩次不同的聯名合作。
I Love Ugly(紐西蘭)
在創始人 Valentin Ozich 和 Barnaby Marshall 的率領下,I Love Ugly 已經幫助紐西蘭在街頭服飾版圖上占據一席之地。對於 Ozich 和 Marshall 來說,創造優質產品似乎輕而易舉,他們使街頭服飾粉絲能夠輕易地發現 I Love Ugly,盡管這個品牌的起源地並非傳統的 時尚 市場。除了紐西蘭本土的四家門店之外,該品牌目前還在洛杉磯經營一家旗艦店,證明它在區域內和全球范圍內的成功。看看 。
Lapse(澳大利亞)
來自悉尼的 Nat Taubman 和他的 時尚 品牌 Lapse 被稱為澳大利亞 時尚 界的新來者,其目標是推出更多更合身更 時尚 的男士成衣。Taubman 的努力主要體驗在對現代男裝的持續 探索 ,這帶來了 Lapse 的強烈男性氣質、低調和穿著美學。創立 Lapse 前,Taubman 在 Zanerobe 初試牛刀。
Butter Goods(澳大利亞)
隨著美國滑板大品牌的衰落,較小的獨立滑板品牌獲得了施展空間,開始占據市場。像 Butter Goods 這樣的品牌是當前人們重新關注滑板的原因之一,而這個來自珀斯的品牌一直在大量推出產品,毫不在意流行趨勢。
FEIT(澳大利亞)
盡管目前設在紐約,但 FEIT 由 Tull 和 Josh Price 兄弟在澳大利亞創立。2005 年,兄弟兩人共同使用"新派奢華風 (neoluxury)"一詞為他們限量、手工製作、可持續的運動鞋命名,此後,這個品牌證明了自己在奢侈鞋領域是有力的競爭者。品味出眾的細節與原始美學的精彩交織為品牌帶來了出色的效果。2014 年末,FEIT 向紐約旗艦店正式進軍。
Three Over One(澳大利亞)
Three Over One 品牌名稱的靈感主要來自復古手工製作,引自織機紡牛仔布過程中經紗穿過的三根緯紗。日式提花、反斜紋、象牙果實扣和棉質迴圈面料融合成精美的基礎單品,突顯復古服飾的經久力量。Three Over One 與澳大利亞製造商和洗衣店密切合作,打造出別具一格的舊世界服裝。
Perks and Mini(澳大利亞)
Perks and Mini (P.A.M.) 由夫妻搭檔 Misha Hollenbach 和 Shauna Toohey 經營,是一個來自墨爾本的生活方式品牌,透過迷幻鏡頭 探索 時尚 、藝術和音樂世界。Perks and Mini 的第一批作品早在 2000 年就已陸續進入商店,不久之後,這個品牌就在街頭 時尚 界斬獲重要且忠誠的追隨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迷幻圖案和無拘無束的視覺概念。你聽過迷幻的迪吉里杜蕾獨奏嗎?
Bassike(澳大利亞)
Bassike 創立於 2006 年,這個品牌名稱幾乎已經透露你所需知道的關於服飾的一切。品牌創始人 Deborah Sams 和 Mary Lou Ryan 注重高端基礎單品,但演變成當代極簡主義表現,他們還密切關注可持續性做法。Bassike 的主打產品在最近幾季有所增加,以補充品牌的各式牛仔和有機棉套衫產品。
Aēsop(澳大利亞)
頭發、皮膚和身體護理專家 Aēsop 致力於使用植物性和實驗室製造成分打造最優質的沐浴產品。對抗氧化性能的全面應用和精心挑選的內容只不過是 Aēsop 的開始,該公司令人難忘的品牌推廣已經使它在全球各地的頂級精品店占據一席之地,並在紐約、巴黎、香港等地開設多家旗艦店。查看最近開設的墨爾本 Aēsop Emporium。
Cocurata(澳大利亞)
作為澳大利亞 時尚 品牌 Ksubi 的創始人,George Gorrow 與他的朋友、來自紐約的美術館經營者 George Benias 共同創立了 Cocurata。據聯合創始人 Georges 稱,Cocurata 定位"高端街頭服飾,而不是低端 時尚 ",處在介於藝術項目和傳統 時尚 商店之間的地方。這個中性品牌的目標是生產在美術館環境或零售精品店兩相宜的服飾。
Claude Maus(澳大利亞)
前衛服裝品牌 Claude Maus 創立於 1999 年,並已因其簡潔、暗調的 時尚 作品成為澳大利亞的流行品牌,崇尚偏暗系風格。起初,設計師 Rob Maniscalco 使用假名 Claude Maus 在墨爾本舉辦藝術演出,但這個名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全系列的哥特風街頭服飾,以及男士和女士牛仔。
Chronicles of Never(澳大利亞)
Chronicles of Never 設計師 Gareth Moody 在澳大利亞品牌 Ksubi 起步,後來大膽地自創品牌。Chronicles of Never 最初是珠寶銘刻品牌,現在提供全系列男裝和女裝,以及定製鞋品,還有一個與 Graz Mulcahy 合作推出的眼鏡系列。Moody 中性化、男女皆宜的作品是精神、超自然和幻想元素的融合。
Zanerobe(澳大利亞)
Zanerobe 是澳大利亞主要男裝出口商之一,近年來因 Sureshot、Slingshot 斜紋布褲等廣受歡迎的款式贏得全球贊譽。有傳言稱,該品牌最初是 Leith Testoni 和 Jonathan Yeo 這對朋友之間的賭注,他們打賭誰能設計出更好的 T 恤。盡管我們不確定誰贏得了勝利,但 Testoni 和 Yeo 後來憑借獨特圖案和標志性剪裁成功打造出發展迅猛的品牌 Zanerobe。Zanerobe 的靈感設計是"澳大利亞酷"的恰當體現,這在最近使該品牌成為了領先者。
Shark Week(紐西蘭)
還記得幾乎所有人五年級時都曾在每個筆記本上畫過的 "S" 鉛筆素描嗎? Shark Week 也是。Shark Week 的傢伙們肯定很享受他們的設計方法,從徹底的"完全鯊魚"藍、粉紅和黃色裝備便可見一斑,與 2015 年立體剪裁、單色調的街頭服飾產品大相庭徑,被詡為最適合"擰脖"和"濕褲"。
Song for the Mute(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男裝品牌 Song for the Mute 由 Melvin Tanaya 和 Lyna Ty 掌舵,該品牌精心采購義大利和日本的所有面料,為紡織品發展帶來一種全面的方法。憑借對定製面料的出色眼光和創新設計,Tanaya 和 Ty 已使觸覺成為品牌基因必不可分的一部分。查看 。
Zambesi(紐西蘭)
Zambesi 成立於 1979 年,是紐西蘭 時尚 界資歷最長的成員之一。該品牌頗有新意地使富有想像力的面料、巧妙的細節和穿著舒適的剪裁彼此交織,這便是它的主要吸引手段。盡管該品牌似乎以大洋地區為中心——在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開設旗艦店,但 Zambesi 仍是該地區保守最佳的秘密之一,尚未在全球層面上完全引起共鳴。
Ksubi(澳大利亞)
Ksubi 是澳大利亞出品的一些最佳牛仔和眼鏡的代名詞,即使這個品牌名稱令你覺得陌生,你可能也聽說過他們玩的噱頭,在一次時裝秀中,他們把活生生的老鼠放了出來,這一事件後來成為令人牢記的 時尚 界軼事。微妙但辨識度極高的"雙加號"品牌標識出現在每條褲子的右後膝蓋上,已經成為牛仔世界的標志。即使經歷過去幾季的金融動盪,Ksubi 還是在 2015 年推出了富有做舊搖滾 時尚 美感的作品。
Kloke(澳大利亞)
顯然,澳大利亞對夫妻設計搭檔情有獨鍾,和這份榜單上的 Perks and Mini 一樣, Kloke 也是一個以這種方式經營的品牌。對於墨爾本品牌 Kloke 背後的夫妻 Amy 和 Adam Coombes 來說,2013 年在墨爾本開設旗艦店是品牌成長道路上的諸多墊腳石之一。Kloke 的主題圍繞技術服飾展開,不僅與穿著者發生互動,而且與穿著者的即時環境相互作用。品牌不拘一格的季節性靈感中包括軍裝和地形圖,圖案如地球表面的斷層線。
Neuw(澳大利亞)
盡管目前是落戶在澳大利亞,但 Neuw 的設計師 Par Lundqvist 一直痴迷於牛仔。在積累大量復古牛仔、學習定製的復雜細節,並用如此可觀的面料進行定製設計後,Par 著手與同事 Steve Little 及 Richard Bell 一起創立品牌。該品牌的招牌"黑色"系列採用黑色緯紗製成,打造出 Neuw 專屬的獨特一致性。
如果還想知道哪方面的澳洲信息,請盡情在評論中提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