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紐西蘭精神病多
1. 紐西蘭的福利怎樣,當地人性格怎樣
三大移民國家 AU NZ CA
可以說NZ是整個福利最好的 也是自然環境最好的 無論從養老 醫療 住房 失業各個方面講 你可以去考證。
但是移民難度的 NZ的投資移民是最有難度的 技術移民還是可行
CA 和AU的投資移民都比較容易 尤其是CA 他們的技術移民的話 因為AU 開設了TAFE這樣一個工作 移民雙保證的課程 所以AU的技術移民應該是整個3國最快的吧 這就是為什麼澳洲 中國人最多的原因
順便說下氣候 CA比較偏冷 AU而是炎熱乾燥 沒看新聞40度熱浪都要熱死人的 NZ是氣候最佳的不冷不熱。
所以綜上個人覺得NZ是最棒的
說排外的話 澳洲怎麼地都比歐洲好很多
歐洲是最排華的 尤其是什麼義大利啊 法國啊 還有些小國家 人家喜歡日本人 香港人 聽到大陸人就暈了 因為大陸人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麼好影響
2. 世界上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是哪個國家哪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最高
紐西蘭———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
有些評論家說紐西蘭人的「生老病死全給國家包了」。紐西蘭這個福利國家是現行人道主義精神的完美範例。絕大多數紐西蘭人順理成章地接受一切福利待遇,以為這是他們生來就有的權利,同時也是政府回報支持者的明證。
不管福利制度到底對國民帶來正面還是負面影響,有一點可以肯定,紐西蘭歷屆政府,尤其是工黨政府,已經制定了這樣一種制度,使絕大多數紐西蘭人的基本生活和普遍健康得到保障。所有公民都有權享受這種制度的優惠。
紐西蘭人的基本工資、家庭津貼、醫療津貼和退休金,都按統一定額發放,無須事先進行個人經濟狀況調查。政府稅收用來供給眾多的津貼:由於國庫主要來源於累進所得稅,福利國家實際上也是一種收入再分配製度。其理論依據來源於「家庭是社會的重要成分」這一信念。盡管家庭津貼現在已不是政府的主要開支,但由於它仍然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支付給大多數紐西蘭人,自然成為他們一生中首享的福利項目。年齡在16歲以下(包括領養和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兒童,以及16—18歲之間、尚未工作的青年都可得到生活費。該筆錢可以從郵局領取,也可以以母親的名義每月存入郵政儲蓄帳戶里。
社會福利部下屬兒童福利廳為兒童提供廣泛的照顧。公民退休或是達到一定年齡(尤其是婦女)以後由國家負責安排他們的晚年生活。養老金是社會福利開銷最大的項目。其發放形式有兩種,受益人可以而且只能任擇其一。第一種是老年津貼,享受對象是所有60歲以上的退休者和部分55歲以上的婦女。老年津貼不用交稅,而且享受老年津貼的公民還可以額外工作掙錢,不過當工作收入超過一定數額時,老年津貼會有所減扣直到完全終止支付。另一種是普通養老金(受益人可以視具體情況更換養老金形式)享受對象是所有65歲以上持有居留證(在多數情況下是20年)的公民。普通養老金同老年津貼等值,但是前者及其受益人的任何額外收入都要征稅。
其它社會福利津貼的目的在於出現意外情況時保障國民的收入。最大的單項津貼為喪偶的婦女(子女尚未獨立的母親得到的津貼更多)而設。那些遭丈夫拋棄,或丈夫在精神病院住院6個月以上的婦女也有權享受這項津貼。該項津貼在發放前都要作個人經濟狀況調查。因傷病臨時輟工8天以上可得到疾病和傷殘津貼。1974年紐西蘭頒布了綜合性質的事故賠償方案。那些先天性或偶發事故中永久必致殘者,包括盲人在內,都有資格得到傷殘津貼,對於傷殘礦工的福利則另有特殊規定。
紐西蘭婦女的平均壽命為75歲,男人為69歲。這一統計數字表示著紐西蘭人健康狀況良好。紐西蘭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紐西蘭人的平均壽命比澳大利亞人、蘇格蘭人、美國人都長,比丹麥人、英格蘭人、威爾士人、挪威人、瑞典人和俄羅斯人略短些。在紐西蘭,心臟病死亡率最高,癌症次之。雖然政府在醫療方面投入不少,但健康服務並非完全由國家承擔。公共醫院,不管是普通醫院還是精神病醫院,都由地方選舉組成的醫院董事會負責管理,中央政府予以資助。
公共醫院與私人醫院互助為補充,後者擁有全國1/6的病床。所有私人醫院都必須在健康部登記。所有公共醫院治病一律免費,醫院的手術設備由國家無償提供。在私人醫院(私人婦女醫院包括在內)或由私人醫生治病的費用,可按統一標准報銷一部分,餘下的由病人自行承擔。注冊葯劑師根據醫生葯方列出的所有葯品一律免費提供給病人,國家給予補償。私人機構也提供其它健康服務,而且常常得到政府資助。如具有私營性質的普朗克特社團,在大多數鎮上和郊區開設醫務所,並為疑難病症開設一系列專科醫院,同時也對撫養兒童提供咨詢服務,健康部派遣護士組前往學校進行衛生醫療檢查。健康部野營委員會對康復中的病人及問題兒童舉辦野營活動。私人牙醫的服務也面向大眾,16歲以下患者的醫務費由國家支付,學前兒童和小學生由學校牙醫服務處負責。大多數小學校園里都設有這種機構,由經過特殊訓練的牙科護士組成。
3. 為什麼西方的變態和精神病那麼多
因為西方評判橋褲變態和精神病病人的標准比較低,於是稍微有些心理和行為異常的就是心理疾病了。但這些在中國根本就不算啥問題、不算是敏仿簡病。大態
4. 關於精神病症,你知道多少
我們這個學期剛剛學了精神病學,所以對這個疾病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老師問我們,你們覺得精神病是一種疾病么?我們說是,那麼為什麼呢,其實一個人的疾病不僅僅是機體出現了問題,當你的精神方面出現了障礙那也算是一種疾病。
比如說我們常見的精神障礙有,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等等,精神症狀是異常精神活動的表現,它涉及人們精神活動的各個方面,並通過人的外顯行為,如儀表動作,言談舉止,神態表情以及書寫內容等表現出來的,這是精神障礙的廣泛意義。
老師上課講了很多關於患者的例子,有那些抑鬱症纖型患者因為家屬一時沒看住就上吊自殺的,還有往自己身上捅刀子的。聽起來真的心裡拔拔涼。但是其實他們的心裡有我們正常人難以理解的痛苦。再比如說,有一些人有被害妄想症,這種人總是覺得別人要害他。還有一些由於吸毒,酒精中毒這些引起源基的精神障礙。其實我們剛聽完課的時候感覺自己都沒那麼正常了。
其實同性戀也是精神障礙的一種,我也挺質疑的但是確實是。
我們上一周去精神病院見習,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有一點點忐忑,因為在我印象中的精神病患者都比較可怕,他們會打人罵人,有些抑鬱症患者每天都想著怎麼樣去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去的那一天真的有所改觀,我們對待那些患者並雹豎謹不是害怕,而是同情,可憐。他們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他們沒辦法擁有自己的家庭,精神是一個人的支柱,當支柱沒了,這個人也就塌了。
5. 精神病已成亞太第二大健康問題
精神病已成亞太第二大健康問題
現今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導致精神病病發也越來越嚴重,下面精神病已成亞太第二大健康問題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精神疾病已成亞太第二大健康問題
“在亞太地區的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中,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精神疾病的重要性,” 日本金澤大學全球事務組織副教授 Atsuro Tsutsumi 在報告中說,“但對其關注度仍低於其他重大疾病。”
事實上,精神疾病已經成為亞太地區傷殘所致生命年損失 (years lost e to disability/YLD) 的第二大因素。
傷殘所致生命年損失,是20世紀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引入的疾病衡量方法,其將病情的普遍情況與病情在發展過程中導致的患者虛弱程度相結合。由於精神疾病的發病時間相對較早,它所導致的總損失年數很高。按照這一標准,在報告涉及的15個國家和地區中,精神疾病平均占據了傷殘所致聲明年損失總數的20%以上。
更為嚴重的是,馬辛說,抑鬱症嚴重時,會出現悲觀絕望的心態,甚至有自殺的行為,15%到20%的抑鬱症患者會選擇自殺結束生命。
中國被劃入較落後的組別
該研究共涉及15個亞太地區的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研究針對不同國家在精神衛生方面的工作成果進行了評估。
按照環境、可及性、機會以及治理4類18個指標,研究對亞太地區的15個國家進行了評估和排名。這15個國家可以清晰分出四個組別,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得分均超過90分,位列第一、第二,屬於第一組別;中國台灣、中國香港與新加坡、韓國、日本作為亞洲高收入國家,列於第二組別;中國大陸得分為45.5分,位列第九,與馬來西亞、泰國同屬第三梯隊;印度、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則排在最後一個組別當中。
報告還稱,同一組別的國家在協助精神病患者融入社會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是類似的,但不同組別之間的程度相差很大。
“治療缺口”巨大
報告指出,中國的精神疾病存在巨大的“治療缺口”——需要治療卻沒有尋求或未能獲得治療的患者所佔的比例極高。在我國,有92%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接受治療,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位於第四組別的印度(90%)。目前,未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總人數估算為 1.58億。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精神科醫生過於稀少。官方數字顯示,中國目前每10萬人僅擁有1.7名醫師,全球這一平均數字是3.96名。盡管這一數據在近年來顯著提升。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衛計委“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顧問馬弘教授依然指出:“我們沒有足夠的精神科醫生。”
南方周末記者曾在西藏地區采訪調研時發現,當地幾乎找不到精神科醫生,更沒有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葯物。
報告同時顯示,14%的中國注冊精神專科醫生沒有受過任何訓練,另外有29%的人只有三年的大專教育證書。整體看來,受過良好訓練的精神健康人員處於嚴重缺失的狀態。
中國計劃在2020年將精神專科醫生人數增加到4萬人。馬弘說,“我對於如何完成這一目標存在一些擔憂。”
686項目——社區化治療的中國實踐
報告提及,關於精神衛生服務轉向基層治療方面的建議眾多,但是在中低收入國家的成功案例很少。中國的“中央補助地方衛生經費重度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簡稱 686 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現狀。
這被稱為是一個為精神病人“解鎖”的項目。所謂“解鎖”是一個完整的流程,包括由精神科醫生和護士在內的專業團隊在關鎖現場對患者實施解鎖, 將患者接到指定的精神專科醫院進行診斷和住院治療(系統葯物治療,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工娛治療或改良電休克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患者病情好轉或穩定後出院,回到社區繼續接受隨訪、服葯、康復和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干預措施。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是686項目的牽頭單位。馬弘說,從 2005 年的 60 個試點開始,截至2012年,“686”項目已在全國解鎖精神病患者2000多例,2012年一年就解鎖救治286例,到 2014 年底,已經覆蓋了中國 87% 的行政區,最終將覆蓋整個國家。
“686”項目最大的意義是帶動了全國的精神衛生發展,建立了服務網路和信息平台,出台了工作規范和操作流程,培訓了大量的基層人員和患者家屬,將以往被“鎖”住的精神病人回歸家庭,回歸社區。
她補充說,在這期間,項目共登記了 430 萬名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到 2014 年底,已為315 萬名患者提供以社區為中心的管理和服務。
“綜合社區團隊應持續擴張,潛在的專業人才資源也不應被忽視,例如家庭成員可以通過培訓成為病例管理員。”馬弘總結道。
除了實踐,亞太地區國家也都開始了實質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報告認為,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中國標志性的首部精神衛生法。歷經27年的討論,2012年10月,中國通過了第一部精神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該法案於2013年生效。
新的精神衛生法正式強制要求部分治療免費,但報告認為法律的實際益處有限,治療仍然受限。馬弘說,她所在機構的未發表研究發現,在擁有兩名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中,93% 的家庭會陷入窮困。
附:關於抑鬱障礙
定義
抑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臨床表現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抑鬱障礙主要包括:抑鬱症、惡劣心境、心因性抑鬱症、腦或軀體疾病患者伴發抑鬱、精神活性物質或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伴發抑鬱、精神病後抑鬱等。
抑鬱症中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現躁狂發作,此時應診斷為雙相障礙。抑鬱症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發病常與應激事件有關,急性發作者大多數可明顯或完全緩解。預後一般較好,不留人格缺陷,但部分可能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2003年一項針對北京15歲以上的人群進行抑鬱障礙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抑鬱障礙患者的終生患病率6.87%,女性高於男性。
抑鬱障礙的發生與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有關。在抑鬱症患者的調查中發現大約有40%~70%的患者有遺傳傾向。此外,生化因素、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心理社會環境因素、人格因素、兒童期的經歷、軀體疾病、精神活性物質的濫用和依賴、葯物因素等都可成為抑鬱障礙發生的危險因素。證據表明,陽性家族史、生活事件、人格缺陷等因素的聯合作用可使個體發生抑鬱障礙的危險顯著增高。
疾病負擔
抑鬱障礙具有高發病、高復發、高致殘的特點,研究顯示其復發率高達80%,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沉重的經濟負擔,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WHO研究顯示,抑鬱症位居1990年全球疾病負擔的第5位。而在15~44歲年齡組的前10位疾病中,有5項為神經精神疾病(抑鬱症、自殺與自傷、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和酒/葯物依賴)。抑鬱症、自殺/自傷是精神障礙中導致疾病負擔損失最大的問題。
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繼冠心病後的第二大疾病負擔源。精神障礙與自殺所佔疾病負擔將名列第1、2位(20.2%),而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分列第3~5位。抑鬱症、自殺與自傷,以及老年痴呆的疾病負擔明顯增加,而抑鬱症仍是精神疾病負擔中的最主要問題(1990年為44%,預測2020年將為47%)。
抑鬱障礙對患者及社會的影響
抑鬱障礙可顯著影響個體的心身健康、社會交往、職業能力及軀體活動。抑鬱障礙相關的心理社會功能損害包括:不能上班、工作能力下降、婚姻不和諧以及親子關系問題等。最重要的是,抑鬱障礙者的自殺、自傷,甚至殺害親人的危險性增高,2/3抑鬱症患者曾有自殺想法與行為,15%~25%抑鬱症患者最終自殺成功。自殺在青年及老年人中發生率較高,認為可能與酒精和葯物濫用率的增加有關。
自殺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之一,是導致抑鬱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國的自殺率目前為22.2/10萬人,且農村自殺率高於城市3~4倍,。和抑鬱障礙有關者占自殺的40%~70%左右。
疾病主要症狀
抑鬱障礙的典型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思維緩慢和意志行為降低,其中以情緒低落最為重要。典型症狀可見早晚有所變動,具有晨重夕輕的變化。在精神檢查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情緒:情緒低落是抑鬱障礙的核心症狀。患者大多數時候顯得情緒悲傷、心情壓抑、自我評價降低,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等。部分患者有深深的內疚甚至罪惡感。
興趣:絕大多數患者會出現興趣減退及愉快感缺乏。
疲勞感、活力減退或喪失:患者做什麼(包括自理生活)都需別人催促或推他一把,否則就根本不想動。有不同程度的疲乏感,且通過休息或睡眠並不能有效地恢復精力。對工作感到困難,常常不能完成任務。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無助感。
思維及言語:患者往往思維活動減慢、言語活動減少。思考過程困難,一些簡單的問題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決斷能力明顯降低,變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焦慮或激越症狀:患者有焦慮、緊張等症狀,老年抑鬱症患者這類症狀往往更為突出。
軀體症狀(食慾、體重、睡眠及性慾):多數患者表現為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有某種形式的睡眠障礙等,性慾低下在抑鬱症患者相當常見。
自殺:由於情緒低落,自我評價低,患者很容易產生自卑、自責,並感到絕望,因此抑鬱症患者很容易產生自殺觀念。
慢性疼痛:慢性功能性疼痛和抑鬱障礙密切相關。慢性功能性疼痛可成為抑鬱症的重要症狀或就診的主訴,而抑鬱症狀使各種原因所產生的疼痛症狀明顯加重。
治療策略
對抑鬱障礙患者的治療主要包含葯物治療,心理治療及電痙攣治療等。抗抑鬱葯能有效解除抑鬱心境及伴隨的焦慮、緊張和軀體症狀,有效率約60%~80%。根據國外抑鬱障礙葯物治療規則,急性期推薦使用新型抗抑鬱葯,如SSRIs、SNRIs、NaSSAs等類葯物。
對抑鬱障礙的治療要有針對性,自始至終、全面改善或消除抑鬱的核心症狀,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工作、學習、生活),最大限度地減少復發。同時應提高人群對精神健康的意識及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糾正不正確的看法,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病恥感,促使患者主動就醫治療。全社會應爭取不斷改善抑鬱障礙防治,提高患者的治癒率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疾病負擔。
;6. 世界上哪個國家精神病最多
個人認為人群中精神病比例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很不幸也很不願意說,很有可能是我們的祖國或者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