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諾獎得主有哪些人

紐西蘭諾獎得主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 2023-04-20 01:03:29

Ⅰ 諾獎得主布拉格是哪個國家的人

有10+2位澳大利亞人獲得了諾貝爾獎;
那10位分別是:
1、弗蘭克·麥克法蘭·波內特於1906年獲得諾貝爾獎
2、霍華德·沃和畝爾特·弗羅里於1945年獲得諾貝爾獎
3、勞倫斯·布搏握拉格於1915年獲得諾貝爾獎
4、勞倫斯·布拉格的父親威廉·布拉格於1915年獲得諾貝爾獎
5、彼得·查爾斯·都第博士於1996年獲得諾貝爾獎
6、約翰·瓦卡普·康弗瑟於1975年獲得諾貝爾獎
7、帕特里克懷特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獎
8、巴里·馬歇爾博士於2005年獲得諾貝爾獎
9、弗蘭克·麥克法蘭·波內特於1960年獲得諾貝爾獎
10、約翰·克魯·艾克勒斯於1963年獲得喚銀森諾貝爾獎
剩餘兩位:阿列克桑德拉·普洛克霍洛夫於1964年獲得諾貝爾獎
伯納德·卡茨於1970年獲得諾貝爾獎
最後那兩位曾經是澳大利亞人,後來移居海外。
總之,有10位澳大利亞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有兩位曾經是澳大利亞的公民獲得了諾貝爾獎。

Ⅱ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

盧瑟福的一生,創建了原子物理學,啟動了放射性科學研究,並開創了使用人工加速粒子轟擊進行核裂變實驗的先河。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里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

撰文|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歷史 上有許多出色的科學家,按媒體喜歡的說法,都不幸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 歷史 上也有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里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

當然,這個人是 歷史 上的唯一: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1908年,他本人因「對元素蛻變和放射性物質的陵睜化學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1年,他的助手Frederick Soddy(1877-1956)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2年,他的博士後Niels Bohr(1885-1962)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7年,他的助手Charles Wilson(1869-1959)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5年,他的學生James Chadwick(1891-1974)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3年,他的學生George de Hevesy(1885-1966)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4年,他的博士後Otto Hahn(1879-1968)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8年,他的學生Patrick Blackett(1897-1974)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0年,他的學生Cecil Powell(1903-1969)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1年,他的學生John Cockcroft(1897-1967)和Ernest Walton(1903-1995)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8年,他的學生Pyotr Kapitsa(1894-1984)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外,和盧瑟福有過重要合作的諾貝爾獎得主還有幾位同事:Francis Aston (1922年化學獎),George Thomson (1937年物理學獎),Edward Appleton (1947年物理學獎)。

Ernest Rutherford(1871.8.30-1937.10.19)

盧瑟福出生在紐西蘭一個叫做Nelson的小地方。1842年,他父親James隨家人從蘇格蘭移民到紐西蘭定居,後來的職業是修車輪的工匠。他母親Martha Thompson是個初等學校的英語教師。家中有十二個孩子,他排行第四,因而童年並沒有獲得父母特別的眷顧。

盧瑟福小時候在家鄉的公立學校上學,1890年獲得獎學金到了紐西蘭大學讀數學和物理。1893年本科畢業後,1894年又完成了碩士和另一個科學學士學位。其間沒有記錄表明他有特別過人之處。1895年,他獲獎學金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的Trinity學院物理系,在卡文迪許(Cavendish)實驗室當研究生,師從「電子」的發現人、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教授。

盧瑟福的頭像印在紐西蘭發行的100元紙幣上

在卡文迪許實驗室里,盧瑟福和導師一起研究X射線如何改變氣體的導電性能。他發明了一個簡單實用的電磁波檢測器。更有意義的是,他創造了一種用粒子的散射來研究物質結構的新實驗方法,即盧瑟福散射。值此,他發現了天然放射性有好幾種,然後把帶正電的命名為α射線,帶負電的命名為β射線,後來的實驗證實了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同時,他還基於實驗作出預言,存在一種在磁場中不會偏轉而且穿透能力極強的射線。這種射線於1900年由法國物理學家Paul Villard在實驗中證實,並按盧瑟福排序命名為γ射線。

盧瑟福在研究導師Thomson的電子分布模型時遇到了極大的困惑。該模型認為正電荷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原子球內。為了驗證這個假說,盧瑟福使用高能α粒子去轟擊金屬薄膜。由於入射粒子能量很高,如果原子中電荷是均勻分布的話,他預期幾乎所有入射粒子都將不受影響地穿過金屬薄膜。但實驗結果卻大相徑庭,有約1/8000的入射粒子被散射了回來,而且散射角大於90度。他感到十分驚訝和迷惑,說:「這慶空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像你用一座尺差歲15英寸大炮去轟擊一張紙而你竟會被反彈回來的炮彈擊中一樣。」也就是說,原子不可能是一個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這啟發了他去構思新的原子模型。

Thomson提出的原子模型(藍色大球代表原子,黃色小球代表電子)

1897年盧瑟福畢業,次年到了加拿大McGill大學的物理系,獲得Macdonald Chair的教職。1902年,他和青年助手Frederick Soddy以及德國來的博士後Otto Hahn一起,提出了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並證實放射性導致從一種元素到另一種元素的嬗變。Soddy和Hahn後來在1921年和1944年分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05年,盧瑟福應用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其半衰期,計算出太陽的壽命約為50億年。這一創舉開辟了用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去估算礦石古物和天體年齡的有效途徑,被沿用至今。

當年,現代物理學的中心仍然在歐洲。於是,1907年盧瑟福決定返回英國。他在曼徹斯特大學物理系任職Langworthy Professor。1908年,他因為「對元素蛻變和放射性物質的化學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10年,George de Hevesy從匈牙利來到了曼徹斯特,成為盧瑟福的學生。他在那裡順利地進行了第一次放射性示蹤劑實驗,後來在1943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11年,盧瑟福領導的團隊成功地用實驗證實了在原子中心有個原子核,從而創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即盧瑟福模型。該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盧瑟福散射。1913年,Niels Bohr從丹麥來到了盧瑟福的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隨後兩年在那裡任職,與盧瑟福密切合作研究原子結構並引進了量子相關概念。這兩項研究及後續工作讓他於1922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1919年,盧瑟福回到劍橋物理系,接替導師Thomson退休後的Cavendish Professor教職。盧瑟福同時把曼徹斯特大學的學生James Chadwick帶到了劍橋。這一年,他倆進行了 歷史 上第一次核反應實驗,用α粒子轟擊氮核,從核中打出了一種基本粒子即氫原子核。盧瑟福把它命名為質子。1920年,盧瑟福預言原子核里有不帶電荷的中性粒子。這個猜測後來在1932年由Chadwick在實驗中證實,稱之為中子,因而在193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盧瑟福的助手Charles Wilson利用他發明的「雲霧室」(Cloud Chamber)清楚地觀察到微粒運動的足跡,讓科學家們發現了其他一些新粒子,隨後榮獲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24年,盧瑟福的學生Patrick Blackett改進了雲霧室,同時觀測了400000個α粒子的碰撞。他發現原子核分裂之前會吸收α粒子,後來獲194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32年,盧瑟福的兩位學生John Cockcroft和Ernest Walton一起,第一次用高能加速器實現了核轉變,例如用質子轟擊鋰可分裂出兩個α粒子。兩人在1951年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盧瑟福還有一個學生Pyotr Kapitsa,出生於聖彼得堡,大學畢業後到了劍橋留學。他在盧瑟福指導下利用雲霧室做電磁場方面的實驗。後來他轉向低溫物理的研究,發現了液氦超流體性態。他在多年以後即1978年84歲時,以此過往的成就榮膺姍姍遲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紀念盧瑟福的郵票

盧瑟福的一生,創建了原子物理學,啟動了放射性科學研究,並開創了使用人工加速粒子轟擊進行核裂變實驗的先河。為了紀念盧瑟福,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於1977年8月宣布,把周期表的104號元素命名為「」(Rf, Rutherfordium)。

盧瑟福1903年被遴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後來於1925-1930年出任該學會院長。盧瑟福獲得的其他榮譽包括英國皇家學會的Rumford Medal(1905)和Copley Medal(1922),Turin 科學院的Bressa Prize(1910),英女王冊封的爵士(1914),英國皇家藝術會的Albert Medal(1928),英國IEE的Faraday Medal(1930),以及紐西蘭大學的博士學位和Pennsylvania、Wisconsin、McGill、Birmingham、Edinburgh、Leeds等著名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931年,他被紐西蘭授予Nelson Baron(男爵)稱號,所以他的全名後來寫為Erne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

1937年10月19日,盧瑟福因腸阻塞並發症在劍橋逝世,享年66歲。他被安葬在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長眠在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牛頓和Lord Kelvin的墓旁。

對於這位偉大科學家盧瑟福的人品,後人有一句簡短的評語:「他從來沒有樹立過一個敵人,也從來沒有失去過一個朋友」。

盧瑟福在Westminster Abbey的墓碑

我國高能物理學家張文裕(1910年1月9日-1992年11月5日),193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34 年作為第三屆英國庚子賠款公費赴英留學,在劍橋大學師從盧瑟福,1938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於1957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院士。他的夫人王承書院士(1912年6月26日-1994年6月18日)也為國人熟識。她1934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44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來為祖國研製原子彈隱姓埋名三十年。

張文裕、王承書夫婦在福建泉州的故居博物館

Ⅲ 除了居里夫人外,還有誰曾獲得諾貝爾獎

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美國物理學家巴丁因發明世界上第一支晶體管和提出超導微觀理論分獲1956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化學家鮑林因為將量子力學應用於化學領域並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並致力於核武器的國際控制並發起反對核實驗運動而榮獲1954年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

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由於發現胰島素分子結構和確定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及結構而分獲1958和198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01年
荷蘭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1902年
德國赫爾曼·費歇爾
合成了糖類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烏斯
提出了電離理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

1904年
英國威廉·拉姆齊爵士
發現了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元素並確定他們在周期表裡的位置。

1905年
德國阿道夫·拜耳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1906年
法國穆瓦桑
研究並分離了氟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1907年
德國愛德華·畢希納
對酶及無細胞發酵等生化反應的研究。

1908年
紐西蘭歐內斯特·盧瑟福爵士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1909年
德國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對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國奧托·瓦拉赫:
在脂環類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國瑪麗亞·居里
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

1912年
法國格利雅
發明了格氏試劑,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法國保羅·薩巴蒂埃
發明了有機化合物的催化加氫的方法,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1913年
瑞士阿爾弗雷德·沃納
對分子內原子成鍵的研究,開創了無機化學研究的新領域。

1914年
美國西奧多·理查茲
精確測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國理查德·威爾施泰特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國弗里茨·哈伯
對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國沃爾特·能斯特
對熱力學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國弗雷德里克·索迪
對放射性物質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國弗朗西斯·阿斯頓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1923年
奧地利弗里茨·普雷格爾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奧地利理查德·席格蒙迪
對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的證明,確立了現代膠體化學的基礎。

1926年
瑞典斯維德伯格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德國海因里希·維蘭德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確定。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對甾類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國亞瑟·哈登和瑞典漢斯·奧伊勒-克爾平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國漢斯.費歇爾
對血紅素和葉綠素等的研究,特別是血紅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國卡爾·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1932年
美國蘭格繆爾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4年
美國哈羅德·尤里
發現了重氫(氘)

1935年
法國弗列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伊倫·約里奧-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蘭Petrus (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
通過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1937年
英國沃爾·霍沃思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羅·卡勒
對類胡蘿卜素,黃素和維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奧地利理查德·庫恩
對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國阿道夫·布特南特
對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奧波德·雷吉卡
對聚亞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發獎。

1941-1950

1941年:未發獎。
1942年:未發獎。
1943年
匈牙利格奧爾格·赫維西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1944年
德國奧托·哈恩
發現重核的裂變

1945年
芬蘭阿圖里·維爾塔南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特別他提出的飼料儲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薩姆納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美國約翰·那斯羅蒲和溫德爾·斯坦利
在生產純酶和病毒蛋白質方面所作的准備工作。

1947年
英國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對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納·蒂塞利烏斯
對電泳現象和對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復雜性質的研究。

1949年
美國威廉·吉奧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0年
德國奧托·狄爾斯和庫爾特·阿爾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1951-1960

1951年:埃德溫·馬蒂松·麥克米倫,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發現了超鈾元素

1952年:阿切爾·約翰·波特·馬丁,理查德·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對色譜的研究和發現

1953年:赫爾曼·施陶丁格
對高分子研究以及確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萊納斯·鮑林
化學鍵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維格諾德
對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爾·諾曼·欣謝爾伍德爵士,尼科萊·尼古拉耶維奇·謝苗諾夫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1957年:亞歷山大·羅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的結構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質,特別是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爾溫·卡爾文
研究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馬克斯·佩魯茨,,約翰·肯德魯
研究了肌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卡爾·齊格勒,居里奧·納塔
對聚合物的研究,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研究

1964年: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國)
通過X射線在晶體學上確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1965年: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機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羅伯特·馬利肯
在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羅納德·喬治·雷福德·諾里奇, 喬治·波特
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薩格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薩格倒易關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頓,奧德·哈塞爾
發展了以三級結構為基礎的構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費德里克·勒盧瓦爾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爾茨伯格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爾·安芬森,斯坦福·穆爾,威廉·霍華德·斯坦因
前者:對核糖核酸結構的研究,後兩位:對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奧托·費歇爾,傑弗里·威爾金森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羅·約翰·弗洛里
在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大分子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研究

1975年:約翰·沃爾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爾·普萊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後者: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亞·普里高津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貢獻

1978年:彼得·米切爾
為化學滲透理論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喬治·維蒂希
將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於有機合成之中

1980年:保羅·伯格, 沃特·吉爾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吉爾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謙一, 羅德·霍夫曼
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1982年:艾倫·克盧格
通過晶體的電子顯微術在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方面的貢獻

1983年:亨利·陶布
對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機理的研究

1984年: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開發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傑羅姆·卡爾勒
在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方法上的貢獻

1986年:達德利·赫施巴赫, 李遠哲, 約翰·波拉尼
他們對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研究

1987年:唐納德·克拉姆, 讓-馬里·萊恩, 查爾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對結構有高選擇性的分子

1988年:約翰·戴森霍爾, 羅伯特·胡貝爾, 哈特姆特·米歇爾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維結構的確定

1989年:西德尼·奧特曼, 托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質的發現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
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
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
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 邁克爾·史密斯
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
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 馬里奧·莫利納, 弗蘭克·羅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 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博士, 理查德·斯莫利
他們發現了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 約翰·沃克爾,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爾: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斯科:離子傳輸酶的發現, 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約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後者: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
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00年:艾倫·黑格,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 白川英樹
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紀

2001-2010

2001年:威廉·諾爾斯, 野依良治, 卡爾·巴里·夏普雷斯
諾爾斯和野依: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羅德里克·麥金農
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
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伊夫·肖萬、羅伯特·格拉布斯、理查德·施羅克
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Ⅳ 誰獲得過諾貝爾獎

1901-1910
1901年
荷蘭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1902年
德國赫爾曼·費歇爾
合成了糖類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烏斯
提出了電離理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

1904年
英國威廉·拉姆齊爵士
發現了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元素並確定他們在周期表裡的位置。

1905年
德國阿道夫·拜耳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1906年
法國穆瓦桑
研究並分離了氟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1907年
德國愛德華·畢希納
對酶及無細胞發酵等生化反應的研究。

1908年
紐西蘭歐內斯特·盧瑟福爵士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1909年
德國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對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國奧托·瓦拉赫:
在脂環類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國瑪麗亞·居里
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

1912年
法國格利雅
發明了格氏試劑,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法國保羅·薩巴蒂埃
發明了有機化合物的催化加氫的方法,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1913年
瑞士阿爾弗雷德·沃納
對分子內原子成鍵的研究,開創了無機化學研究的新領域。

1914年
美國西奧多·理查茲
精確測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國理查德·威爾施泰特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國弗里茨·哈伯
對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國沃爾特·能斯特
對熱力學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國弗雷德里克·索迪
對放射性物質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國弗朗西斯·阿斯頓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1923年
奧地利弗里茨·普雷格爾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奧地利理查德·席格蒙迪
對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的證明,確立了現代膠體化學的基礎。

1926年
瑞典斯維德伯格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德國海因里希·維蘭德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確定。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對甾類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國亞瑟·哈登和瑞典漢斯·奧伊勒-克爾平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國漢斯.費歇爾
對血紅素和葉綠素等的研究,特別是血紅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國卡爾·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1932年
美國蘭格繆爾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4年
美國哈羅德·尤里
發現了重氫(氘)

1935年
法國弗列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伊倫·約里奧-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蘭Petrus (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
通過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1937年
英國沃爾·霍沃思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羅·卡勒
對類胡蘿卜素,黃素和維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奧地利理查德·庫恩
對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國阿道夫·布特南特
對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奧波德·雷吉卡
對聚亞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發獎。

1941-1950

1941年:未發獎。
1942年:未發獎。
1943年
匈牙利格奧爾格·赫維西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1944年
德國奧托·哈恩
發現重核的裂變

1945年
芬蘭阿圖里·維爾塔南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特別他提出的飼料儲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薩姆納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美國約翰·那斯羅蒲和溫德爾·斯坦利
在生產純酶和病毒蛋白質方面所作的准備工作。

1947年
英國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對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納·蒂塞利烏斯
對電泳現象和對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復雜性質的研究。

1949年
美國威廉·吉奧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0年
德國奧托·狄爾斯和庫爾特·阿爾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1951-1960

1951年:埃德溫·馬蒂松·麥克米倫,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發現了超鈾元素

1952年:阿切爾·約翰·波特·馬丁,理查德·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對色譜的研究和發現

1953年:赫爾曼·施陶丁格
對高分子研究以及確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萊納斯·鮑林
化學鍵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維格諾德
對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爾·諾曼·欣謝爾伍德爵士,尼科萊·尼古拉耶維奇·謝苗諾夫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1957年:亞歷山大·羅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的結構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質,特別是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爾溫·卡爾文
研究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馬克斯·佩魯茨,,約翰·肯德魯
研究了肌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卡爾·齊格勒,居里奧·納塔
對聚合物的研究,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研究

1964年: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國)
通過X射線在晶體學上確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1965年: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機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羅伯特·馬利肯
在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羅納德·喬治·雷福德·諾里奇, 喬治·波特
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薩格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薩格倒易關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頓,奧德·哈塞爾
發展了以三級結構為基礎的構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費德里克·勒盧瓦爾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爾茨伯格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爾·安芬森,斯坦福·穆爾,威廉·霍華德·斯坦因
前者:對核糖核酸結構的研究,後兩位:對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奧托·費歇爾,傑弗里·威爾金森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羅·約翰·弗洛里
在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大分子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研究

1975年:約翰·沃爾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爾·普萊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後者: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亞·普里高津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貢獻

1978年:彼得·米切爾
為化學滲透理論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喬治·維蒂希
將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於有機合成之中

1980年:保羅·伯格, 沃特·吉爾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吉爾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謙一, 羅德·霍夫曼
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1982年:艾倫·克盧格
通過晶體的電子顯微術在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方面的貢獻

1983年:亨利·陶布
對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機理的研究

1984年: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開發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傑羅姆·卡爾勒
在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方法上的貢獻

1986年:達德利·赫施巴赫, 李遠哲, 約翰·波拉尼
他們對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研究

1987年:唐納德·克拉姆, 讓-馬里·萊恩, 查爾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對結構有高選擇性的分子

1988年:約翰·戴森霍爾, 羅伯特·胡貝爾, 哈特姆特·米歇爾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維結構的確定

1989年:西德尼·奧特曼, 托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質的發現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
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
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
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 邁克爾·史密斯
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
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 馬里奧·莫利納, 弗蘭克·羅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 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博士, 理查德·斯莫利
他們發現了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 約翰·沃克爾,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爾: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斯科:離子傳輸酶的發現, 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約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後者: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
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00年:艾倫·黑格,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 白川英樹
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紀

2001-2010

2001年:威廉·諾爾斯, 野依良治, 卡爾·巴里·夏普雷斯
諾爾斯和野依: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羅德里克·麥金農
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
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伊夫·肖萬、羅伯特·格拉布斯、理查德·施羅克
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Ⅳ 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是誰

截至2021年,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按時間先後順序分別是居里夫人、萊納斯·卡爾·鮑林、約翰·巴丁、弗雷德里克·桑格。

一、居里夫人

波蘭裔法國女物理學家、化學家居世高里夫人(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榮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滑飢她也是法國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的第一位女教授,是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諾貝爾獎的評選考核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信返返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諾貝爾獎二次得主

Ⅵ 2009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誰,詳細信息

2009諾貝爾醫學獎

獲獎人:卡羅爾•格雷得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傑克•紹斯塔克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記者潘治)生老病死,這或許是人類生命最為簡潔的概括,但其中卻蘊藏了無數的奧秘。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位美國科學家,憑借「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成果,揭開了人類衰老和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的奧秘。

在生物的細胞核中,有一種易被鹼性染料染色的線狀物質,它們被稱為「染色體」。正常人的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它們對人類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眾所周知,決定男女性別的就是一對染色體。在染色體的末端部分有一個像帽子一樣的特殊結構,這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則是幫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長度等結構得以穩定。

「染色體攜有遺傳信息。端粒是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它能夠保護染色體,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損時能夠恢復其長度。」獲獎者之一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介紹說:「伴隨著人的成長,端粒逐漸受到『磨損』。於是我們會問,這是否很重要?而我們逐漸發現,這對人類而言確實很重要。」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解釋了端粒如何保護染色體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藉助他們的開創性工作,如今人們知道,端粒不僅與染色體的個性特質和穩定性密切相關,而且還涉及細胞的壽命、衰老與死亡等等。簡單地說,端粒變短,細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長度就能得到保持,細胞的老化就被延緩。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陸續有研究發現,端粒和染色體等雖然與細胞老化有關,進而影響衰老,但並非唯一的因素,「生命頃橋衰老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進程,它有許多不同的影響因素,端粒僅僅是其中之一」。

「這是有關人類衰老、癌症和幹細胞等研究的謎題拼圖中重要的一片,」新聞公報說,「他們的發現使我們對細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維度,清楚地顯示了疾病的機理,並將促使我們開發出潛在的新療法。」

信息時報訊據《中國日報》報道,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5點45分許,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人科學家高錕、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的威拉德•博伊爾和美國人喬治•史密斯三人共同獲得這一榮耀。

「他們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實用的創新,為科學探索提供了新工具鋒乎鎮。」評獎委員會在聲明中說。評委會說,高錕因為在「光學通訊領域的光傳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獎金500萬瑞典克朗,博伊爾與美國人史密斯因發明「成像半導體電路」而分享另外500萬瑞典克朗。

香港中文大學前任校長高錕一九九六年在「高錕星」命名典禮上。 圖為香港中文大學向中新網提供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這是高錕、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從左到右)的照片。 新華社/路透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新華社記者吳平攝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 (記者和苗 吳平)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銀粗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高錕在「有關光在纖 來源:深圳衛視《正午30分》 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博伊爾和史密斯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將分享今年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金。
隨後,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努德格倫用一根光纖電纜形象地解釋了高錕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錕就取得了光纖物理學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計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導纖維中進行遠距離傳輸,這項成果最終促使光纖通信系統問世,而正是光纖通信為當今互聯網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另一位評委英厄馬爾•倫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數碼照相機深入淺出地描述了另兩位科學家的成就。他說,博伊爾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發明了CCD圖像感測器。這個感測器好似數碼照相機的電子眼,通過用電子捕獲光線來替代以往的膠片成像,攝影技術由此得到徹底革新。此外,這一發明也推動了醫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在疾病診斷、人體透視及顯微外科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用途。
在記者招待會上,厄奎斯特還撥通了博伊爾的電話向他表示祝賀。85歲高齡的博伊爾表示,能夠成為今年的獲獎者他非常激動,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獲得諾貝爾獎。
高錕1933年生於中國上海,人稱「光纖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博伊爾1924年出生於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兩人發明CCD圖像感測器時均供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諾貝爾科學獎通常頒發給年齡較大的科學家,因為獲獎成果都經過了幾十年的檢驗。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今年公布獲獎名單的第二個諾貝爾獎項。本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獨享或分享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

中國網10月7日訊 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剛剛揭曉,英國人拉瑪克里斯南、美國人斯泰茨、以色列的約納什因在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中的貢獻共同獲該獎。(周翔)
諾貝爾獎得主感言:

我們只是一群

努力者的代表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科學是高度合作的事業,」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在得知獲獎消息後說,「很多人對核糖體的研究作出了貢獻。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只是一群努力者的代表。」

「哦,你知道嗎,」拉馬克里希南在確認獲獎後對媒體說,「我接到獲獎通知電話時的第一反應還認為這是個玩笑,我有個朋友經常和我開玩笑,我還誇獎他說話有瑞典口音。」

「我真的,真的很高興!」年屆七旬的以色列女化學家阿達·約納特在接到獲獎通知電話時,雖然語調平靜,但言語之中卻充滿了喜悅,「這么說,我是繼居里夫人、約里奧-居里、霍奇金之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第四位女科學家了?」

接到來自瑞典的電話時,托馬斯·施泰茨正打算去體育館健身。「電話那頭建議我別去了,因為接下來會有不少電話找我。」施泰茨解釋說,有關核糖體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研發新型抗生素。

核糖體——

生命化學工廠

中的工程師

生命體就像一個極其復雜而又精密的儀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崗位上各司其職,有條不紊。而這一切,就要歸功於彷彿扮演著生命化學工廠中工程師角色的「核糖體」:它翻譯出DNA所攜帶的密碼,進而產生不同的蛋白質,分別控制人體內不同的化學過程。

諾貝爾獎評委會介紹,這些科學家們不僅讓我們知曉了核糖體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層面上揭示了核糖體功能的機理。在醫學上,人們正是利用抗生素來抑制細菌的核糖體從而治療疾病的。評委會說,三位科學家構築了三維模型來顯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體功能的,「這些模型已被用於研發新的抗生素,直接幫助減輕人類的病痛,拯救生命」。(新華社電 記者潘治)

為什麼諾貝爾獎多頒給老者

許多人對諾貝爾獎的印象是,它經常頒發給老者,而不是正值創造力巔峰的中青年科學家和學者。比如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仍然是老者。華裔科學家高錕生於1933年,美國人史密斯生於1930年,博伊爾則生於1924年。

其實諾貝爾獎的頒獎原則就是要保證獲獎成就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基礎性研究成果由提出到被廣泛認可,往往有一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的檢驗。此外,將獎項頒給取得了讓人們心服口服的成就的人,可以避免急功近利、「立竿見影」的科研獲獎心態。

比如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並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這一成果打破了當時的許多醫學教條,但也經過了20多年,人們才漸漸發現這一成果的巨大價值。因此在2005年,兩人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美國科學家拉斯·昂薩格早在1931年就發表了論文《不可逆中的相互關系》,大大推動了熱力學研究,可是直到37年後的1968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才授予他化學獎。

還有某類成果依靠一個人在某一時間的發明是無法實現的,必須前赴後繼才能最終出成果。比如早在1970年,法國化學家伊夫·肖萬就已經詳細地從理論上解釋了烯烴復分解反應是如何進行的,並且列舉了促進這種反應的催化劑的物質成分。直到1990年,肖萬的理論才第一次被美國化學家理查德·施羅克應用在實踐中並製造出效果優良的催化劑。兩年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又發展了施羅克的成果,製造出在空氣中更穩定的催化劑。他們三人因此獲得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伊夫·肖萬獲獎時已74歲,而施羅克和格拉布也已經60多歲。

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是2007年經濟學獎得主萊昂尼德·赫維奇。獲獎時,他已是90歲高齡。赫維奇1917年出生於莫斯科,後加入美國國籍。他最早提出了「機制設計理論」,並因此與另外兩位經濟學家分享了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而這一理論的提出也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了。

諾貝爾獎也並非總是「姍姍來遲」,華裔科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從發表論文到195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有一年時間。這被稱為奇跡。但他們的成果屬於可以馬上驗證的開創性成果,而大多數諾貝爾獎成果都經過了長時間的考驗,許多發表成果的年輕科學家或學者到獲獎時已經成為老者。不過,從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記者楊駿)

三得主小傳

拉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於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國國籍。拉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羅達大學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76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獲生物學研究生學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魯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1982年至1999年曾先後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學獲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做博士後,1970年至今在耶魯大學工作。

約納特1939年出生於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來大學獲學士學位,1964年在希伯來大學獲碩士學位,1968年在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獲X射線晶體學博士學位,1970年她組建了以色列第一個蛋白晶體學實驗室,目前在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工作。約納特曾因細菌抗葯性方面的研究於2008年獲歐萊雅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女性得主 鳳毛麟角

在諾貝爾獎百餘年的歷史上,共有789位獲獎者,然而女性獲獎者卻少之又少,所佔比例不到獲獎總人數的5%。

諾貝爾獎女性得主中雖不乏居里夫人這樣兩度獲獎的傳奇人物,但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到2008年為止,只有35位女性曾獲諾獎殊榮。她們所獲獎項主要集中在和平獎、文學獎以及生理學或醫學獎三個獎項,人數分別為12位、11位和8位。在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方面,居里夫人獲得了1903年物理學獎與1911年化學獎,除居里夫人外,只有1名女性獲物理學獎,3名女性獲化學獎。而經濟學獎從1969年開始頒發至今無一位女性獲獎。

歷史上,曾有一些傑出女性被認為足以摘取諾貝爾獎的桂冠,但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實現。例如,沃森與克里克因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聞名,他們因此與威爾金斯分享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實際上,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在這一歷史性的發現中作出巨大貢獻,她未能獲獎在學術界曾引起長久爭議。

(新華網北京10月4日電 記者劉石磊)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記者和苗 吳平)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美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3人共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其中約納特是自1964年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科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首先宣讀了獲獎者名單。他說,拉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約納特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獎,核糖體是進行蛋白質合成的重要細胞器,了解核糖體的工作機制對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隨後,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貢納爾·馮·海伊內和評委莫恩斯·艾倫貝里通過投影儀圖片展示,分別詳細地介紹了3名獲獎者的成就。他們介紹說,生物體每個細胞中都含有脫氧核糖核酸(DNA),基於DNA上攜帶的信息,核糖體便能合成蛋白質,如血紅蛋白、免疫系統的抗體、胰島素、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等。這些蛋白質在生命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它們在化學層面上組成並控制著生命。因此,有關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能夠被迅速應用到實際中,沒有核糖體存在,病菌就無法存活,當今醫學上很多抗生素類葯物都是通過抑制病菌的核糖體來達到治療目的的。

他們說,3名獲獎者通過獨立的研究工作,分別採用X射線蛋白質晶體學方法繪制出3D模型來體現合成核糖體的成千上萬個原子的位置,他們繪制的模型已被廣泛應用於新抗生素的研製,以減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在記者招待會上,厄奎斯特撥通了約納特的電話向她表示祝賀。約納特在接受媒體現場電話連線采訪時表示,獲悉這一消息時她非常高興,從來沒想到自己能獲此殊榮。她說,雖然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學中很重要,但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科學家們繼續尋找答案。

拉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於印度金奈,施泰茨1940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約納特1939年出生於耶路撒冷。他們將平分諾貝爾化學獎獎金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
瑞典文學院8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德國女作家和詩人赫塔·米勒。瑞典文學院在頒獎決定中說,米勒的作品「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她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詳細]

赫塔·米勒:得知獲獎很吃驚
米勒通過她的出版商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對自己獲獎感到「非常意外」。米勒曾多次獲得德國的文學獎項,其作品包括小說、詩歌和隨筆等。1982年,米勒的處女作、短篇小說集《低地》出版。她的其他作品有《河水奔流》《行走界線》《那時狐狸就是獵人》等

赫塔·米勒代表作:《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
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我本是一隻受傷的小獸,很想前行,卻無路可尋。在茫茫網路,是你的手將我牽引。是的,你是上天安排下出現的,而我必定將在你的命令下消失。
據法新社報道,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9日宣布,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獎評審會主席托爾比約恩·亞格蘭(ThorbjoernJagland)表示,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奧巴馬,是表彰他「在加強國際外交及各國人民之間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東方網10月12日消息:據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消息,10月12日中部歐洲時間下午13時00分左右(北京時間19時00分左右),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奧利弗·E·威廉姆森 。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獲頒200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她對經濟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對普通人經濟治理活動的研究」,而瑞典科學院將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奧利弗·E·威廉姆森,以表彰「他對經濟治理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的經濟治理邊界的分析」。埃莉諾·奧斯特羅姆1933年出生於美國,現供職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奧利弗·E·威廉姆森1932年出生於美國,現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兩位經濟學家將各獲得一半獎金。

諾貝爾獎金原本分為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獎五項。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全稱應為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經濟學獎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第一次頒獎。

按照傳統,2009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將在今年12月10日舉行。除和平獎頒獎儀式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以外,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都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與去年相同,今年諾貝爾獎每項獎金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79萬元人民幣)。

Ⅶ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pingxuan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 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出席並授獎。

1989年
奧爾特曼(S.Altman) (1939-)
奧爾特曼(S.Altman) 美國人,因發現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獲獎.
1978年和1981年奧爾特曼與切赫分別發現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這項研究不僅為探索RNA的復制能力提供了線索,而且說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質是同時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遺傳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質是生物起源的定論。

切赫(T.R.Cech) (1947-)
切赫(T.R.Cech)美國人,因發現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與奧爾特曼共同獲得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
他們獨立地發現核糖核酸(RNA)不僅像過去所設想的那樣僅被動地傳遞遺傳信息,還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細胞內的為生命所必需的化學反應.在他們的發現之前,人們認為只有蛋白質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證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學反應,並於1982年公布其研究結果.1983年證實RNA的這種酶活動.

1990年
科里(E.J.Corey) (1928-)
科里,美國化學學家,創建了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使有機合成方案系統化並符合邏輯。他根據這一理論編制了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程序,於1990年獲獎。
60年代科里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為實現有機合成理論增添了新的內容。與化學家們早先的做法不同,逆合成分析法是從小分子出發去一次次嘗試它們那構成什麼樣的分子--目標分子的結構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學鍵可以斷掉,從而將復雜大分子拆成一些更小的部分,而這些小部分通常已經有的或容易得到的物質結構,用這些結構簡單的物質作原料來合成復雜有機物是非常容易的。他的研究成功使塑料、人造纖維、顏料、染料、殺蟲劑以及葯物等的合成變得簡單易行,並且是化學合成步驟可用計算機來設計和控制。
他自己還運用逆合成分析法,在試管里合成了100種重要天然物質,在這之前人們認為天然物質是不可能用人工來合成的。科里教授還合成了人體中影響血液凝結和免疫系統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質等,研究成果使人們延長了壽命,享受到了更高層次的生活。

1991年
恩斯特(R.Ernst) (1933-)
恩斯特,瑞士科學家,他發明了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而獲獎。經過他的精心改進,使核磁共振技術成為化學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他還將研究成果應用擴大到其他學科。
1966年他與美國同事合作,發現用短促的強脈沖取代核磁共振譜管用的緩慢掃描無線電波,能顯著提高核磁共振技術的靈敏度。他的發現使該技術能用於分析大量更多種類的核和數量較少的物質,他在核磁共振光譜學領域的第二個重要貢獻,是一種能高解析度地."二維"地研究很大分子的技術。科學家們利用他精心改進的技術,能夠確定有機和無機化合物,以及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維結構,研究生物分子與其他物質,如金屬離子.水和葯物等之間的相互作用,鑒定化學物種,研究化學反應速率。

1992年
馬庫斯(R.Marcus) (1923-)
馬庫斯,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他用簡單的數學方式表達了電子在分子間轉移時分子體系的能量是如何受其影響的,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電子轉移過程理論的基礎,以此獲得1992年諾貝爾獎。
他從發現這一理論到獲獎隔了20多年。他的理論是實用的,它可以解除腐蝕現象,解釋植物的光合作用,還可以解釋螢火蟲發出的冷光,現在假如孩子們再提出"螢火蟲為什麼發光"的問題,那就更容易回答。

1993年
史密斯(M.Smith) (1932-2000)
加拿大科學家史密斯由於發明了重新編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點突變」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誘變」而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獎。該技術能夠改變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術。
這種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變為病毒DNA的單鏈形式,然後基因的另外小片斷可以在實驗室里合成,除了變異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斷和正常基因的相對應部分分列成行,猶如拉鏈的兩條邊,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個DNA鏈的其餘部分完全可以製作,形成雙螺旋,帶有這種雜種的DNA病毒感染了細菌,再生的蛋白質就是變異性的,不過可以病選和測試,用這項技術可以改變有機體的基因,特別是穀物基因,改善它們的農藝特點。
利用史密斯的技術可以改變洗滌劑中酶的氨基酸殘基(橘紅色),提高酶的穩定性。

穆利斯(K.B.Mullis) (1944-)
美國科學家穆利斯(K.B.Mullis) 發明了高效復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於1993年獲獎。利用該技術可從極其微量的樣品中大量生產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獲得了一個新的工具。
85年穆利斯發明了「聚合酶鏈反應」的技術,由於這項技術問世,能使許多專家把一個稀少的DNA樣品復製成千百萬個,用以檢測人體細胞中艾滋病病毒,診斷基因缺陷,可以從犯罪的現場,搜集部分血和頭發進行指紋圖譜的鑒定。這項技術也可以從礦物質里製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簡便,操作靈活。
整個過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質倒在試管內,通過多次循環,不斷地加熱和降溫。在反應過程中,再加兩種配料,一是一對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兩端作「引子」;第二個配料是酶,當試管加熱後,DNA的雙螺旋分為兩個鏈,每個鏈出現「信息」,降溫時,「引子」能自動尋找他們的DNA樣品的互補蛋白質,並把它們合起來,這樣的技術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
科學家已經成功地用PCR方法對一個2000萬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蟲的遺傳物質進行了擴增。

1994年
歐拉(G.A.Olah) (1927-)
歐拉,匈牙利裔美國人,由於他發現了使碳陽離子保持穩定的方法,在碳正離子化學方面的研究而獲獎。研究范疇屬有機化學,在碳氫化合物方面的成就尤其卓著。早在60年代就發表大量研究報告並享譽國際科學界,是化學領域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這項基礎研究成果對煉油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項成果徹底改變了對碳陽離子這種極不穩定的碳氫化合物的研究方式,揭開了人們對陽離子結構認識的新一頁,更為重要的是他的發現可廣泛用於從提高煉油效率,生產無鉛汽油到改善塑料製品質量及研究製造新葯等各個行業,對改善人民生活起著重要作用。

1995年
羅蘭 (F.S.Rowland) (1927-)
克魯岑、莫利納、羅蘭率先研究並解釋了大氣中臭氧形成、分解的過程及機制,指出:臭氧層對某些化合物極為敏感,空調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噴氣式飛機和汽車尾氣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會導致臭氧層空洞擴大,他們於1995年獲獎。
羅蘭,美國化學家,發現人工製作的含氯氟烴推進劑會加快臭氧層的分解,破壞臭氧層,引起聯合國重視,使全世界范圍內禁止生產損耗臭氧層的氣體。

莫利納 (M.Molina) (1943-)
克魯岑、莫利納、羅蘭率先研究並解釋了大氣中臭氧形成、分解的過程及機制,指出:臭氧層對某些化合物極為敏感,空調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噴氣式飛機和汽車尾氣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會導致臭氧層空洞擴大,他們於1995年獲獎。
臭氧層位於地球大氣的平流層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損害,而正是他們闡明了導致臭氧層損耗的化學機理,並找到了人類活動會導致臭氧層損耗的證據,在這些研究推動下,保護臭氧層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重大環境課題,1987年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逐步在世界范圍內禁止氯,氟,烴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作用。
莫利納,美國化學家,因20世紀70年代期間關於臭氧層分解的研究而獲1995年諾貝爾獎。莫利納與羅蘭發現一些工業產生的氣體會消耗臭氧層,這一發現導致20世紀後期的一項國際運動,限制含氯氟烴氣體的廣泛使用。他經過大氣污染的實驗,發現含氯氟烴氣體上升至平流層後,紫外線照射將其分解成氯.氟和碳元素。此時,每一個氯原子在變得不活潑前可以摧毀將近10萬個臭氧分子,莫利納是描述這一理論的主要作者。科學家們的發現引起一場大范圍的爭論。80年代中期,當在南極地區上空發現所謂的臭氧層空洞--臭氧層被耗盡的區域時,他們的理論得到了證實。

克魯岑 (P.Crutzen) (1933-)
克魯岑、莫利納、羅蘭率先研究並解釋了大氣中臭氧形成、分解的過程及機制,指出:臭氧層對某些化合物極為敏感,空調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噴氣式飛機和汽車尾氣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會導致臭氧層空洞擴大,他們於1995年獲獎。
臭氧層位於地球大氣的平流層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損害,而正是他們闡明了導致臭氧層損耗的化學機理,並找到了人類活動會導致臭氧層損耗的證據,在這些研究推動下,保護臭氧層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重大環境課題,1987年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逐步在世界范圍內禁止氯氟烴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作用。
克魯岑,荷蘭人,由於證明了氮的氧化物會加速平流層中保護地球不受太陽紫外線輻射的臭氧的分解而獲獎,雖然他的研究成果一開始沒有被廣泛接受,但為以後的其他化學家的大氣研究開通了道路。

1996年
克魯托(H.W.Kroto)(1939-)
克魯托H.W.Kroto)與斯莫利(R.E.Smalley)、柯爾(R.F.Carl)一起,因發現碳元素的第三種存在形式—C60(又稱「富勒烯」「巴基球」),而獲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斯莫利 (R.E.Smalley)(1943-)
斯莫利 (R.E.Smalley)與柯爾(R.F.Carl)、克魯托(H.W.Kroto)一起,因發現碳元素的第三種存在形式—C60(又稱「富勒烯」「巴基球」),而獲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柯爾 (R.F.Carl)(1933-)
柯爾(R.F.Carl)美國人、斯莫利(R.E.Smalley)美國人、克魯托(H.W.Kroto)英國人,因發現碳元素的第三種存在形式—C60(又稱「富勒烯」「巴基球」)而獲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1967年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R.Buckminster Fuller)為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設計了一個球形建築物,這個建築物18年後為碳族的結構提供了一個啟示。富勒用六邊形和少量五邊形創造出「彎曲」的表面。獲獎者們假定含有60個碳原子的簇「C60」包含有12個五邊形和20個六邊形,每個角上有一個碳原子,這樣的碳簇球與足球的形狀相同。他們稱這樣的新碳球C60為「巴克敏斯特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在英語口語中這些碳球被稱為「巴基球」(buckyball)。
克魯托對含碳豐富的紅巨星的特殊興趣,導致了富勒烯的發現。多年來他一直有個想法:在紅巨星附近可以形成碳的長鏈分子。柯爾建議與斯莫利合作,利用斯莫利的設備,用一個激光束將物質蒸發並加以分析。
1985年秋柯爾、克魯托和斯莫利經過一周緊張工作後,十分意外地發現碳元素也可以非常穩定地以球的形狀存在。他們稱這些新的碳球為富勒烯(fullerene).這些碳球是石墨在惰性氣體中蒸發時形成的,它們通常含有60或70個碳原子。圍繞這些球,一門新型的碳化學發展起來了。化學家們可以在碳球中嵌入金屬和稀有惰性氣體,可以用它們製成新的超導材料,也可以創造出新的有機化合物或新的高分子材料。富勒烯的發現表明,具有不同經驗和研究目標的科學家的通力合作可以創造出多麼出人意外和迷人的結果。
柯爾、克魯托和斯莫利早就認為有可能在富勒烯的籠中放入金屬原子。這樣金屬的性能會完全改變。第一個成功的實驗是將稀土金屬鑭嵌入富勒烯籠中。
在富勒烯的制備方法中略加以改進後現在已經可以從純碳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管—納米碳管。這種管直徑非常小,大約1毫微米。管兩端可以封閉起來。由於它獨特的電學和力學性能,將可以在電子工業中應用。
在科學家們能獲得富勒烯後的六年中已經合成了1000多種新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的化學、光學、電學、力學或生物學性能都已被測定。富勒烯的生產成本仍太高,因此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今天已經有了一百多項有關富勒烯的專利,但仍需探索,以使這些激動人心的富勒烯在工業上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1997年
因斯.斯寇(Jens C.Skou) (1918-)
1997年化學獎授予保羅.波耶爾(美國)、約翰.沃克(英國)、因斯.斯寇(丹麥)三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生命的能量貨幣--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
因斯.斯寇最早描述了離子泵——一個驅使離子通過細胞膜定向轉運的酶,這是所有的活細胞中的一種基本的機制。自那以後,實驗證明細胞中存在好幾種類似的離子泵。他發現了鈉離子、鉀離子-腺三磷酶——一種維持細胞中鈉離子和鉀離子平衡的酶。細胞內鈉離子濃度比周圍體液中低,而鉀離子濃度則比周圍體液中高。鈉離子、鉀離子-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的離子泵在我們體內必須不斷地工作。如果它們停止工作、我們的細胞就會膨脹起來,甚至脹破,我們立即就會失去知覺。驅動離子泵需要大量的能量——人體產生的腺三磷中,約三分之一用於離子泵的活動。

約翰.沃克(John E.Walker) (1941-)
約翰.沃克與另兩位科學家同獲得1997年諾貝爾化學獎。約翰.沃克把腺三磷製成結晶,以便研究它的結構細節。他證實了波耶爾關於腺三磷怎樣合成的提法,即「分子機器」,是正確的。1981年約翰.沃克測定了編碼組成腺三磷合成酶的蛋白質基因(DNA).

保羅.波耶爾(Panl D.Boyer) (1918-)
1997年化學獎授予保羅.波耶爾(美國)、約翰.沃克(英國)、因斯.斯寇(丹麥)三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生命的能量貨幣--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保羅.波耶爾與約翰.沃克闡明了腺三磷體合成酶是怎樣製造腺三磷的。在葉綠體膜、線粒體膜以及細菌的質膜中都可發現腺三磷合成酶。膜兩側氫離子濃度差驅動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羅.波耶爾運用化學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機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個由α亞基和β亞基交替組成的圓柱體。在圓柱體中間還有一個不對稱的γ亞基。當γ亞基轉動時(每秒100轉),會引起β亞基結構的變化。保羅.波耶爾把這些不同的結構稱為開放結構、鬆散結構和緊密結構。

1998年
約翰.包普爾(John A.Pople) (1925-)
約翰.包普爾(John A.Pople),美國人,他提出波函數方法而獲諾貝爾化學獎。他發展了化學中的計算方法,這些方法是基於對薛定諤方程(Schrodinger equation)中的波函數作不同的描述。他創建了一個理論模型化學,其中用一系列越來越精確的近似值,系統地促進量子化學方程的正確解析,從而可以控制計算的精度,這些技術是通過高斯計算機程序向研究人員提供的。今天這個程序在所有化學領域中都用來作量子化學的計算。

瓦爾特.科恩(Walter Kohn) (1923-)
瓦爾特.科恩(Walter Kohn),美國人,因他提出密度函數理論,而獲諾貝爾化學獎。
早在1964-1965年瓦爾特.科恩就提出:一個量子力學體系的能量僅由其電子密度所決定,這個量比薛定諤方程中復雜的波函數更容易處理得多。他同時還提供一種方法來建立方程,從其解可以得到體系的電子密度和能量,這種方法稱為密度泛函理論,已經在化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因為方法簡單,可以應用於較大的分子。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 (1946-)
艾哈邁德·澤維爾1946年2月26日生於埃及。後在美國亞歷山德里亞大學獲得理工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在賓西法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76年起在加州理工學院任教。1990年成為加州理工化學系主任。他目前是美國科學院、美國哲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歐洲藝術科學和人類學院等多家科學機構的會員。
1998年埃及還發行了一枚印有他本人肖像的郵票以表彰他在科學上取得的成就。
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及出生的科學家艾哈邁德·澤維爾(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應用超短激光閃光成照技術觀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如何運動,從而有助於人們理解和預期重要的化學反應,為整個化學及其相關科學帶來了一場革命。
早在30年代科學家就預言到化學反應的模式,但以當時的技術條件要進行實證無異於夢想。80年代末澤維爾教授做了一系列試驗,他用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激光閃光照相機拍攝到一百萬億分之一秒瞬間處於化學反應中的原子的化學鍵斷裂和新形成的過程。這種照相機用激光以幾十萬億分之一秒的速度閃光,可以拍攝到反應中一次原子振盪的圖像。他創立的這種物理化學被稱為飛秒化學,飛秒即毫微微秒(是一秒的千萬億分之一),即用高速照相機拍攝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分子,記錄其在反應狀態下的圖像,以研究化學反應。人們是看不見原子和分子的化學反應過程的,現在則可以通過澤維爾教授在80年代末開創的飛秒化學技術研究單個原子的運動過程。
澤維爾的實驗使用了超短激光技術,即飛秒光學技術。猶如電視節目通過慢動作來觀看足球賽精彩鏡頭那樣,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讓人們通過「慢動作」觀察處於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原子與分子的轉變狀態,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化學反應過程的認識。澤維爾通過「對基礎化學反應的先驅性研究」,使人類得以研究和預測重要的化學反應,澤維爾因而給化學以及相關科學領域帶來了一場革命。

2000年
艾倫-J-黑格 (1936-)
艾倫-J-黑格,美國公民,64歲,1936年生於依阿華州蘇城。現為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固體聚合物和有機物研究所所長,是一名物理學教授。
獲獎理由:他是半導體聚合物和金屬聚合物研究領域的先鋒,目前主攻能夠用作發光材料的半導體聚合物,包括光致發光、發光二極體、發光電氣化學電池以及激光等等。這些產品一旦研製成功,將可以廣泛應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顯示器等許多領域。

艾倫-G-馬克迪爾米德 (1929-)
艾倫-G-馬克迪爾米德,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今年71歲,他出生於紐西蘭,曾就讀於紐西蘭大學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以及英國的劍橋大學。1955年,他開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他是最早從事研究和開發導體塑料的科學家之一。
獲獎理由:他從1973年就開始研究能夠使聚合材料能夠象金屬一樣導電的技術,並最終研究出了有機聚合導體技術。這種技術的發明對於使物理學研究和化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其應用前景非常廣泛。
他曾發表過六百多篇學術論文,並擁有二十項專利技術。

白川英樹 (1936-)
白川英樹今年64歲,已經退休,現在是日本築波大學名譽教授。白川1961年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理工學部化學專業,曾在該校資源化學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1979年回國後到築波大學任副教授,1982年升為教授。1983年他的研究論文《關於聚乙炔的研究》獲得日本高分子學會獎,他還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門》、《物質工學的前沿領域》等書。
獲獎理由:白川英樹在發現並開發導電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貢獻。這種聚合物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上去。他因此與其他兩位美國同行分享了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1年
威廉·諾爾斯(W.S.Knowles) (1917-)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和美國科學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三位化學獎獲得者的發現則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現在,像抗生素、消炎葯和心臟病葯物等,都是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製造出來的。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許多化合物的結構都是對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樣,這被稱作手性。而葯物中也存在這種特性,在有些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療作用,而另一部分沒有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這些葯是消旋體,它的左旋與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結構中。在歐洲發生過妊娠婦女服用沒有經過拆分的消旋體葯物作為鎮痛葯或止咳葯,而導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應停"慘劇,使人們認識到將消旋體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學獎得主就是在這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使用一種對映體試劑或催化劑,把分子中沒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開人的左右手一樣,分開左旋和右旋體,再把有效的對映體作為新的葯物,這稱作不對稱合成。
諾爾斯的貢獻是在1968年發現可以使用過渡金屬來對手性分子進行氫化反應,以獲得具有所需特定鏡像形態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轉化成工業產品,如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葯L-DOPA就是根據諾爾斯的研究成果製造出來的。
1968年,諾爾斯發現了用過渡金屬進行對映性催化氫化的新方法,並最終獲得了有效的對映體。他的研究被迅速應用於一種治療帕金森症葯物的生產。後來,野依良治進一步發展了對映性氫化催化劑。夏普雷斯則因發現了另一種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獲獎。他們的發現開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領域,對學術研究和新葯研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成果已被應用到心血管葯、抗生素、激素、抗癌葯及中樞神經系統類葯物的研製上。現在,手性葯物的療效是原來葯物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轉化已成為制葯工業中的關鍵技術。
諾爾斯與野依良治分享諾貝爾化學獎一半的獎金。夏普雷斯現為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學院化學教授,將獲得另一半獎金。

野依良治(R.Noyori) (1938-)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和美國科學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們在不對稱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許多化合物的結構都是對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樣,這被稱作手性。而葯物中也存在這種特性,在有些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療作用,而另一部分沒有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這些葯是消旋體,它的左旋與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結構中。在歐洲發生過妊娠婦女服用沒有經過拆分的消旋體葯物作為鎮痛葯或止咳葯,而導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應停"慘劇,使人們認識到將消旋體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學獎得主就是在這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使用一種對映體試劑或催化劑,把分子中沒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開人的左右手一樣,分開左旋和右旋體,再把有效的對映體作為新的葯物,這稱作不對稱合成。
1968年,諾爾斯發現了用過渡金屬進行對映性催化氫化的新方法,並最終獲得了有效的對映體。他的研究被迅速應用於一種治療帕金森症葯物的生產。後來,野依良至進一步發展了對映性氫

Ⅷ 居里夫人獲得過哪兩次諾貝爾獎 獲得的是什麼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一生共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4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一)居里夫人所得獎金
1898年 若涅獎金,巴黎科學院.
1900年 若涅獎金,巴黎科學院.
1902年 若涅獎金,巴黎科學院.
190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金(與享利·柏克勒爾和比埃爾·居里合得).
1904年 奧西利獎金(巴黎報業辛迪加頒發,與埃都亞·布郎利合得).
1907年沖拿差 阿克托尼安獎金,英國皇家科學協會.
1911年 諾貝爾化學獎金.
1921年 埃倫·理查茲研究獎金.
1924年 阿讓德依侯爵1923年大獎金,附銅獎章,全國工業促進會.
1931年 卡麥倫獎金,愛丁堡大學頒發.
(二)居里夫人所得獎章
1903年 伯特洛獎章(與比埃爾·居里合得).
1903年 巴黎市榮譽獎章(與比埃爾·居里合得).
1903年 戴維獎章,倫敦皇家學會(與比埃爾·居里合得).
1904年 馬特奇獎章,義大利科學學會(與比埃爾·居里合得).
1908年 克爾曼大金獎章,利爾工業協會.
1909年 埃利約特·克瑞生金獎章,佛蘭克林研究院.
1910年 亞爾伯特獎章,皇家藝術學會,倫敦.
1919年 西班牙阿爾豐斯十二世大十字勛章.
1921年 本哲明·佛蘭克林獎章,美國哲學學會,費拉德爾菲亞.
1921年 約翰·斯考特獎章,美國哲學學會,費拉德爾菲亞.
1921年 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金獎章,紐約.
1921年 威廉·吉布斯獎章,美國化學學會,芝加哥.
1922年 美國放射學學會金獎章.
1924年 羅馬尼亞政府一級褒獎,有證書和金獎章.
1929年 紐約市婦女俱樂部聯合會獎章.
1931年 美國放射學學院獎章.
(三)居里夫人所得名譽頭銜
1904年 莫斯科帝國人類學及人種志之友協會名譽會員.
1904年 英國皇家科學協會名譽會員.
1904年 倫敦化學學會外國會員.
1904年 巴塔維哲學學會通訊會員.
1904年 墨西哥物理學會名譽會員.
1904年 墨西哥科學院名譽院士.
1904年 華沙工業及商業促進委員會名譽委員.
1906年 阿根廷科學學會通訊會員.
1907年 荷蘭科學學會外國會員.
1907年 愛丁堡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08年 聖彼得堡帝國科學院通訊院士.
1908年 布朗斯威克自然敏梁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09年 日內瓦大學名譽醫學博士.
1909年 波倫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1909年 捷克科學文學藝術學士院外國合作院士.
1909年 費城葯劑學院名譽職員.
1909年 克拉科夫科學院現任院士.
1910年 智利科學科學院現任院士.
1910年 美國哲學學會會員.
1910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外國院士.
1910年 美國化學學會會員.
1910年 倫敦物理學會名譽會員.
1911年 倫敦通靈研究學會名譽會員.
1911年 葡萄牙科學院外車通訊院士.
1911年 曼徹斯特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12年 比利時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2年 聖彼得堡帝國實驗醫學研究院合作會員.
1912年 華沙科學學會實任會員.
1912年 雷姆堡大學哲學部名譽職員.
1912年 華沙攝影學會會員.
1912年 雷姆堡工藝學校名譽散皮博士.
1912年 維爾那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3年 阿姆斯特丹皇家科學院特別院士(數學部及物理學部)
1913年 北明翰大學名譽博士.
1913年 愛丁堡科學及藝術聯合會名譽會員.
1914年 莫斯科大學物理醫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4年 劍橋哲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4年 倫敦衛生學研究院名譽會員.
1914年 費城自然科學院通訊院士.
1918年 西班牙皇家醫療電學及醫療放射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9年 西班牙皇家醫療電學及醫療放射學學會名譽會長.
1919年 馬德里鐳研究院名譽院長.
1919年 華沙大學名譽教授.
1919年 波蘭化學學會會員.
1920年 丹麥皇家科學及文學學士院普通院士.
1921年 耶魯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芝加哥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西北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史密斯學院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維爾斯利學院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賓夕法尼亞女子醫學院名譽博士.
1921年 哥倫比亞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匹茲堡大學名譽理法博士.
1921年 賓夕法尼亞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21年 布發羅自然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紐約礦物學俱樂部名譽會員.
1921年 美國放射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新英格蘭化學教師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1年 美國博物學博物院名譽會員.
1921年 新澤西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工業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克力斯提阿尼亞學士院院士.
1921年 諾克斯藝術及科學學士院終身名譽院士.
1921年 美國鐳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挪威醫學放射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紐約法國同盟會名譽會員.
1922年 巴黎醫學科學院自由合作院士.
1922年 比利時俄國科學組名譽院士.
1923年 羅馬尼亞醫療礦泉學及氣候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3年 愛丁堡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23年 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數學家及物理學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4年 華沙市名譽市民.
1924年 姓名與巴斯特並列刻於紐約市政廳某建築上.
1924年 華沙波蘭化學學會名譽博士.
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學名譽醫學博士.
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學名譽哲學博士.
1924年 里加市名譽市民.
1924年 雅典通靈研究學會名譽會員.
1925年 波蘭盧布林醫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6年 馬羅「旁提菲西亞·泰伯林那」普通會員.
1926年 巴西聖保羅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6年 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1926年 巴西女權發展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6年 巴西聖保羅葯劑及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6年 華沙工藝學校化學部名譽博士.
1927年 莫斯科科學院名譽院士.
1927年 波希米亞文學及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7年 蘇聯科學院名譽院士.
1927年 美國州際醫學研究生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7年 紐西蘭研究院名譽會員.
1929年 波蘭波茲南科學之友學會名譽會員.
1929年 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29年 格拉斯哥市民名譽市民.
1929年 聖勞倫斯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9年 紐約醫學科學院名譽院士.
1929年 美國波蘭醫科及齒科聯合會名譽會員.
1930年 法國發明家及學者協會名譽會員.
1930年 法國發明家及學者協員會名譽會長.
1931年 日內瓦世界和平聯合會名譽會員.
1931年 美國放射學學院名譽職員.
1931年 馬德里純物理學及自然科學學士院外國通訊院士.
1932年 哈雷德國皇家自然科學院院士.
1932年 華沙醫學學會名譽會員.
1932年 捷克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33年 倫敦英國放射學研究院及倫琴學會名譽會員.

Ⅸ 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納什

樓主是要問什麼呢?
(1)約翰·納什介紹:。。。。埋者
(2)他的「200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演講稿:理想貨幣與漸近判碰理想貨幣

我今天要講的實際上是我在英格蘭沃爾根學校講過的,在美國的布朗大學也講過,基本上是一致的內容。在2002年,我還曾經做過一個講座,也涉及到我現在所提到的一個項目,當然我在北京大學的合作當中,也提到過這一點。另外,還有一份出版的材料,也是以理想貨幣為題的,這是在美國的南方經濟學刊上,在2002年發表的。大家看到,現在這個就是我演講的題目,我想先介紹一下有關的情況。

這是第一頁,這是主題目,被稱為貨幣的商品有久遠的歷史。實際上,被稱為的貨幣的特殊商品有一個非常久遠的歷史,我們不斷被貨幣所控制,而且希望得到越來越多的貨幣,不願意失去貨幣,在思考貨幣的時候會失去理性,貨幣會更加缺乏效率,所以有很多不同流派的觀點,包括主流的凱恩斯主義觀點,被兜掘液談售給大家,被社會認為是一個準的准則。他主要的論點就是少其為多,或者換句話說,劣質的貨幣比優質的貨幣好得多,在經濟學理論中有一條劣幣驅逐良幣。而這可以與30年代凱恩斯主義興起的觀點有鮮明的對比,而後者對政府的政策產生廣泛的影響。

下面這個小題目關於貨幣哲學的偏離,我必須要壓縮我的發言,不會完全地講述,我想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對介紹對貨幣的一些看法,顯然貨幣不適於放在聖殿當中,而貨幣也有它適用的價值,所以這兩者有一些相互對立的。下面一個話題,也是不得不壓縮的,另外因為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內容都在這么短的時間講出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們想了解全部的內容,可以到我的網站上去看一看。你們只要到普林斯頓大學的網站,然後在個人搜尋的網頁搜尋納什就能找到我的網站,以及可以找到網頁的連接,也是與數學系相連接,這也是我工作的部門,理想貨幣就是我所研究的領域之一。你們可以在那裡找到全部內容。這個題目是福利經濟學。在經濟方面,到底我們能做些什麼,貨幣是進行商品交換的一個中介,包括貿易政策,開支,一個國家的福利,包括世界的福利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如果出現高失業率,簫條等等這樣一些情況,最佳的政策選擇是什麼,在這里我想建議的是,參考下面幾個做法和方法,當然他們不是凱恩斯主義的做法。

下面一個題目就是貨幣效用和博弈論。這里提到的博弈論,貨幣和博弈論有著根本性的聯系,大家想一想,作為博弈論各方很可能是有效用驅動才去行動的,也就是什麼使它能夠獲益,比如可能是錢,或者說這種效用可以以貨幣來衡量。如果有兩方參與博弈,有可能是合作性博弈,或者是競爭性博弈,或者是包含了兩方面。如果各方以貨幣來交易的話,那麼他就可以來衡量他所面臨的局面,比如每一方可以看看它的所得或所失,這就實現了效用的轉移。如果貨幣實現的效用轉移的話,就相當於你拿錢去買東西,如果你以貨易貨的方式,效率就會低很多。一個部落是以易貨的方式來維持的,這是一種古老的社會交易方式。而在更為復雜的交易形式當中,貨幣的引入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博弈可以分為兩者,可轉移為效用的博弈,和不可轉移為效用的博弈。現在實行的是第一種形式的博弈,概括地說,如果第二種博弈如果轉化為第一種博弈的形式,都是有利的,不論好人壞人。所以我們應該來推動這種效用的轉移,比如說泰國的貨幣或者是瑞士的貨幣來實現。如果我們的合同是一個較長的實現,那麼這兩種區別是可以必須明顯地辨別出來的。如果你不相信這個貨幣的幣值的話,你就不願意來放款。因為在放款的期間,你有可能不能保持這個幣值。你可能希望有抵押,因為有通貨膨脹的壓力存在。

我也聽到蒙代爾教授介紹的拉丁美洲的情況,包括房地產的情況,尤其以美元標價的房地產情況。因為他們不大清楚未來幣值怎麼變化,所以他們認為地產的價格相對穩定一些。凱恩斯主義者,這是下一個題目。我覺得實際上,凱恩斯是多緯度的,很多人只繼承了他的一方面。他的思想是科學嚴謹的,可能我們現在聽到在華盛頓的凱恩斯主義者和其他的地方的不大一致,在華盛頓可能他們涉及到美國的財政政策,包括聯儲的政策等等。所以我想定義一下凱恩斯主義,我們就把它定義為一個思想的流派,這是一個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英鎊和美元貶值中興起的流派,特別是凱恩斯主義者會支持中央銀行和財政部,而這些部門會持續的來追求經濟福利的目標, 不太注重貨幣的長期聲譽和與之相伴的金融企業的信譽。實際上,凱恩斯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格言「對我們來說都已經死了」。近代我們看到的凱恩斯主義的發展,這個小題目是凱恩斯主義的批判,我想在這里有很多批評意見,因為很多的科研工作,尤其是美國經濟學家之後所做的研究,也是集中關注於宏觀經濟,所有這些努力,都是起源於凱恩斯主義的思想流派的。在數學方面我們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從過去的古典數學理論當中找出一些經典的理論,然後在它的基礎上予以發展。比如有一些公理是建立在其他公理基礎之上,之後我們又有一些公理和定理。所以凱恩斯的經濟學派就有點像缺乏公理的推導。

實際上,在科學史上,尤其在19世紀以前,數學家那個時候並不太關注公理和推斷,所以我想在宏觀經濟方面,我們可以把經濟學做的一些研究比作是缺乏公里的一些研究,有點像幾何。也就是說,有一些圓並沒有確定他的圓心和半徑就畫出來了。在經過一段時間,一些國家經過了逐步的通貨膨脹之後,也會碰到類似的問題。中央的當局他們也需要在長期來保持貨幣穩定的價值,在香港他們就在這么做。至少他們是控制住了美國通貨膨脹率給香港所造成的一些影響。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凱恩斯主義的傾向,他們非常願意看到通貨緊縮,因為價格可能會下降,而持續的通貨膨脹是可以接受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就看到一些國家採取的一些貨幣的政策。回首過去,從18世紀到19世紀,到20世紀,英格蘭銀行實際上也在採取一種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中央銀行到底應該怎麼做,我想他們的公理並不是無誤的。而凱恩斯在上個世紀30年代風行以後,對這方面就非常淡漠了。

對我而言,好像凱恩斯主義更多是治療性的理論,當然我們很難對這種治療性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我們還可以問一下,如果持續地使用這種治療性手段的話,長期會有什麼不良的影響?我想再一次提出理想貨幣的概念,這也是我在每篇論文當中首先提出的。金和銀在過去是作為交換的基本的貨幣,這也是一種交易的基本的標准,它提供了一種穩定性。盡管這兩種貴金屬都並不是在價值上而言保持穩定的。而現在如果你還可以選擇以黃金來交易的話,你會有一些其他的不同的看法。實際上貨幣的價值和其他的一些貨物或者是寶石等等,他們的價值也是相互關聯的。他們本身也是有天然的價值的,而且這個價值有可能被扭曲。我的建議就是要使用一種指數,把更多商品和產業的價格指數化,這就包括銀、黃金、銅、鎳、鈾等等,不僅涉及到工業金屬,還包括能源等等,但是我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套指數,只是一個概念,也就是工業價格消費指數。那麼貨幣的基本的價值可以以此為基礎,但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為這個指數做定義,這有點像金本位或銀本位這些標准。但是它又不會存在使用貴金屬作為貨幣的價值的扭曲。

更近一段時間,我注意到一個現象,也就是通貨膨脹目標政策。實際上首先來看一看所謂的目標,這個概念好像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說這些官員實際上在承認,無論他們怎麼談,他們工作當中碰到的困難,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官員們,他們盡管說自己工作困難重重,但是最後認為貨幣的供應是可以控制通貨膨脹的。也就是說,他們不斷把這個工作作為一種藝術,而實實在在進行的一項工作。如果他們不斷印錢的話,貨幣的價值會走低。通貨膨脹政策的流行,實際是始自紐西蘭,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這些國家當中都可以看到。我們看到紐西蘭更多是一個受凱恩斯思維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地方。
如果有很多的國家都使用通貨膨脹目標的政策,因為有很多的地方只是在理論上在探討這個問題,在俄羅斯好像沒有公開的表明他的是贊揚這個政策的。實際上,有關這方面有時候也受到一些立法的影響,因為有些立法規定一個國家必須要保持貨幣的幣值,而這些有關的當局卻並沒有這樣做,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有格雷頓森林體系,他們更多是把黃金和美元聯系在一起,他們使用黃金賭博。最終而言都會看到,這方面的一些變動,如果絕大部分貨幣都使用通貨膨脹目標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比較這些貨幣,比如說一些債權可以和一些商業的金融公司相比較,我們還可以比較一些平級的公司。這種目標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每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當然可以通過衡量它的生活成本來衡量它的通貨膨脹率,我們也可以看到,有的時候生活成本的嘗試並不一定代表通貨膨脹。有的時候生活成本會逐漸的上升,但是這可能是由於技術的進步所造成的,因為人們不再需要那麼辛苦的勞動。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