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1980年發生了什麼
『壹』 紐西蘭的發現和發展史
公元前十世紀,波利尼西亞人最先來到紐西蘭,一直到公元12世紀,全國分布了許多定居點。
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觀察到紐西蘭島嶼,並以一個荷蘭的地名命名這塊土地。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圖,但沒有登陸。
1769年,英國海軍船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跟隨而至。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
到1840年,毛利人開始到達十萬人。大約二千名歐洲定居者分布在沿海地區(毛利人稱其為"Pakeha"意思是白人)。
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要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
紐西蘭於1840年成為英國王室管轄的一個殖民地。紐西蘭毛利部落首領於1840年2月6日簽署了《懷唐衣條約》《TheTreatyofWaitangi》。該條約是毛利人和英國王室之間的協議,被視為紐西蘭的建國文件。
該條約給予定居者在紐西蘭的居住權。該條約亦承諾毛利人將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資源,按照他們的意願可以長久保持。條約談到毛利人將對土地及其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且承諾組織政府以維護全體人民和和平和秩序。該條約亦承諾他們享有與英國國民同等的權利。條約簽署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大多數人去南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並且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發現了金礦。然而,自本世紀之交,來北島定居的人多於南島。 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的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
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西蘭的農產品需求開始增加,1950年代,全國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持續對肉類、乳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經濟開始下滑,特別是1970年代英國加入歐共體後,紐西蘭開始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
1980年代,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從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步入21世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美國經濟出現大滑坡。而紐西蘭採取了良好的貨幣政策,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持續上升,勞動就業市場出現較大需求。
目前紐西蘭經濟正處於平穩發展當中。
『貳』 紐西蘭最佳旅遊季節
紐西蘭最佳旅遊季節
紐西蘭又譯紐西蘭,是一個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的國家,以下是「紐西蘭最佳旅遊季節」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紐西蘭最佳旅遊季節
紐西蘭的四季變化其實並不明顯,從降水來說,全年降水分配十分均勻,不論你是哪個季節到的紐西蘭,都要隨身准備好雨具以防萬一。再說到溫度那就更不用擔心了,雖然南島比北島的緯度稍高,而且溫度確實比北島的要低一些,但整體看來,紐西蘭的冬季的最低溫會保持在十多度,而夏季的最高溫也不會達到三十度的,這種冬夏季相差不過十度的溫差對紐西蘭來說貌似每個季節都是最適合旅遊的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觀察更多的方面來確定出紐西蘭最佳旅遊季節的。
紐西蘭旅遊景點
奧克蘭
想像一個都市環境,在那兒,無論是誰,不出半小時,就能來到美麗的海灘、遠足徑以及迷人的假日島嶼。再加上陽光明媚的天氣,玻利尼西亞文化背景,還有美酒佳餚和購物天堂。您腦中的這幅畫卷就是奧克蘭的真實寫照。在毛利語中,奧克蘭的名字叫「Tamaki-Makau-Rau」,意思就是純潔的少女和一百個追求者,這是由於該地區有眾多部落的緣故。美麗的海港、島嶼、玻利尼西亞文化和現代大都市,這些元素組成了奧克蘭的生活方式,使之享譽世界。
基·督城
基·督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英國氣息,是英國以外最具英國色彩的城市。這里,十九世紀的典雅建築比比皆是,而到處花團錦簇、草木繁盛的景象,又為基·督城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譽。基·督城潔凈的道路、濃濃的林蔭、雅緻的環境、醇厚的文化氣息讓人迷醉。可乘城內的懷舊電車漫遊市內主要景點,如教堂廣場、藝術畫廊及博物館;或踏上馬車,欣賞市內明媚風光,懷舊氣息教人怦然心動。
皇後鎮
皇後鎮是一個被南阿爾卑斯山包圍的美麗小鎮,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城市。皇後鎮全處都是完美的觀光地點,夏季藍天艷陽,秋季為鮮紅與金黃的葉子染成繽紛多彩的面貌,冬天的氣候清爽晴朗,還有大片覆著白雪的山嶺,而春天又是百花盛開的日子。四季分明,各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市區附近的瓦卡蒂普湖(LakeWakatipu)是座深而藍的`高山湖,壯麗的山脈上幾座覆著白雪的綠棕色山點綴於背景中,從皇後鎮到山頂,則是一片綠油油的色彩。
福克斯冰川
這里因威廉姆·福克斯爵士而得名,冰川從南阿爾卑斯山脈南麓淌下,一直延伸到距海平面僅300米處的溫帶雨林。您可以走到冰川腳下,安排一次冰川上遠足探險,或者預訂一次空中觀光飛行。美麗的馬修森湖就在福克斯冰川附近,它是紐西蘭風景最美的湖泊之一。
瓦納卡
湖畔小鎮瓦納卡位於紐西蘭南島瓦納卡湖區,提供精緻生活、家庭娛樂和探險的迷人組合。這里有非常多的咖啡館、餐館和趣味商店。很明顯,瓦納卡地區喜愛航空。在飛機場,您可以安排觀光飛行或跳傘。小鎮每兩年舉辦一次壯觀的飛行展覽,展覽以經典軍用飛機為主要內容。在瓦納卡,冬天是繁忙的季節,小鎮擠滿了滑雪運動愛好者。當地的滑雪場地包括三錐山(TrebleCone)、卡德羅納(Cardrona)以及懷奧勞(Waiorau)。
愛歌頓農場
愛歌頓農場始建於1971年,佔地160公頃,在欄1200隻羊和120頭牛。來新的國際遊客在此可親身體驗農場生活。建立之初,農場即開始向公眾表演剪羊毛。1972年,曾五次獲得世界剪羊毛比賽冠軍的伊萬博文(IvanBowen)加入愛歌頓農場。1975年,農場增加了牛的表演。1980年,一場大火燒毀了整個農場。在農場還散發著焦土之氣時,伊萬博文以其紐西蘭人特有的堅定意志,在農場附近的山坡上繼續進行表演。1998年,伊萬博文以其為紐西蘭旅遊和社區做出的貢獻,獲得女王的嘉獎。1983年開始,農場創始人的後輩們接手農場,以先進的管理經驗經營,農場逐步走向世界。
米佛峽灣
於紐西蘭南島西南端的米佛峽灣國家公園是風景區中規模最大的峽灣,同時也是最完美地保存了紐西蘭自然景觀的一處峽灣。200萬年前,幾千米厚的巨大冰川移走後留下幽深的峽谷,灌入海水形成今天的峽灣,其中最長的嵌入陸地40千米。公園內現有14條峽灣,目前只有兩條峽灣初步開發,可供人們游覽。
毛利文化村
羅托魯阿不僅以其豐富的地熱景觀著名,更以其濃厚的毛利文化色彩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土著人,是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羅托魯阿便是毛利文化的中心。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可以在這里的毛利文化村欣賞獨特的、撼人心魄的毛利歌舞表演,觀看毛利人或古樸或精緻的雕刻,了解毛利人的歷史、文化和傳統。
陶波湖
陶波湖是紐西蘭最大的湖泊,在陶波地區,無論您在哪裡都可以看到一座火山。其實陶波湖本身就是最美的景緻,它形成於一次巨大的火山爆發,這次爆發大得連太陽都被遮蔽了。其實陶波湖和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樣,是一個隨時會噴發的超級火山,與黃石超級火山一起被並列為世界七大超級火山之一。
伊甸山
伊甸山位於奧克蘭市中心以南約5公里處,是一死火山的火山口。山頂設有瞭望台,視野開闊,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此外,還可參觀12世紀時毛利人要塞的遺跡。
;『叄』 紐西蘭首次了發現恐龍腳印化石嗎
紐西蘭首次了發現恐龍腳印化石嗎不是的,紐西蘭早在敗巧1980年代就已經發現了恐龍腳印化石。但是,最近紐西蘭確實發現了一些新的恐龍腳印化石,這些化石被認為是一些遠古巨鳥(moa)和一些小型恐龍留下的。這些化石發現在南島的賣枯拍一處海灘上,為研究紐西蘭的恐龍歷史提供了新的中羨線索。
『肆』 紐西蘭連發3次七級以上地震,紐西蘭在歷史上發生過地震嗎
紐西蘭東北部約1000km處的克馬德茨群島當地時間3月5日上午8:28發生里氏八點一級地震,而就在同一天紐西蘭北島附近海域還曾於凌晨2:27與清晨6:41分別發生了里氏七點三集合七點四級的強震
而《紐西蘭先驅報》稱 現在還不能判定這三起地震之間有直接關聯 最大的這次8.1級地震,震源深度僅有約19.4km
同時,第一波海嘯已抵達紐西蘭部分地區,諸如奧克蘭等重要城市,將於當地時間五日中午12點左右迎來首播。那場據太平洋海嘯中心的數據抵達紐西蘭的第一波海浪高度從30cm~1m不等。而就在第一波海嘯到來之時,紐西蘭民眾驚恐的發現 當地時間中午12:12,該國附近海域又發生了一次里氏6.2級別的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0km
嚴格意義上來說,離紐西蘭萬里之遙的加拿大其實是和紐西蘭都是拴在同一根繩的螞蚱,兩個地方都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特別是bc審核育空地區,這里算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一個較大的活躍地區 當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摩擦鹽城爆裂並產生斷層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那天大溫地區真的發生地震其實也不是件特別稀奇的事
『伍』 紐西蘭旅遊景點有哪些紐西蘭旅遊景點好玩么
紐西蘭旅遊景點,還是很多的,稀飯旅行給你介紹的,希望你喜歡~
推薦一:奧克蘭
在海港大橋蹦極,去奧雷瓦親水,從這里開始踏上紐西蘭之旅,大西洋的風緩緩吹過,空氣漂浮的除了大海的味道還有屬於陽光的氣息,
推薦二:皇後鎮
這里的景色就同她的名字一樣,優雅而和暖,不過,皇後也可以很瘋狂——試過從千米多的高空飛鳥般欣賞湖光山色么!來皇後鎮吧。
推薦三:尼爾森
尼爾森是世界上日照時間最長的城市,無論你什麼時候來,這里都會帶給你一段美好的時光。激發你所有的探險細胞,帶上太陽鏡和一雙舒適的鞋子來這里享受陽光吧。激發起你所有探險細胞,來探索三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公園嘗試一下觀光纜車、海上皮劃艇、攀岩、急流泛舟、騎山地車、航海、騎馬遠游或海豹游泳。
推薦四:惠靈頓
《魔戒》裡面的場景美吧,好奇什麼樣的地方孕育了導演傑克遜的「中土大地」么,自然就是這里——惠靈頓,我們叫他Welly
推薦五:基督城
基督城乃湖光山色之集大成者,不論是特卡波湖還是庫克山間,大自然在這里窮盡了所有的綠色,白天有「美色」相伴,夜晚星空作陪,豈不快哉!
推薦六:羅托魯瓦
五彩礦物池、火山泥、沸泥塘——各種火山景觀,毛利文化,《魔戒》取景地,羅托魯瓦是屬於火山與毛利人的城市。
推薦七:西海岸
西海岸是喜歡戶外活動的人的天堂。喜歡極端冒險的人士可以嘗試洞穴探險、漂流、劃獨木舟、劃皮艇和沖浪。簡單的冒險項目包括乘噴射快艇、冰川漫步、觀光飛機、山地自行車、騎馬旅行、徒步旅行、釣魚和淘金。而且不管你到哪裡,都有很多小路 - 長途的、中等的和短途的。
推薦八:羅曼德
娛樂活動包括各種海上運動。你可以釣魚、乘游覽船、海上劃皮艇、潛水和游泳。科羅曼德也是徒步旅行愛好者的天堂,靠近海岸的行走路線和叢林路線可以引領你來到巨大的貝克衫樹林、瀑布、采礦遺址和隱秘的沙灘。
『陸』 紐西蘭的歷史
波利尼西亞定居者約在公元十世紀來最先來到紐西蘭(毛利國名為長白雲之鄉Aotearoa)。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 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長白雲之鄉,並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估計毛利人口為十萬人,大約二千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Waitanyi)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並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然而,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9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
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只十齣過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
『柒』 紐西蘭地震的經過、結果
據英國媒體7月15日報道,當地時間15日21時22分(北京時間17時22分),紐西蘭南部地區發生里氏6.6級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員傷亡的報道。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方面已經取消了地震後發出的海嘯預警。 紐西蘭地質與核能研究所表示,此次地震為6.6級,並非先前美國和日本的地質部門測量的7.8級,震中在紐西蘭人煙稀少的峽灣地區,也就是位於該國最南端的城市英佛卡吉爾西北部大約150公里處。
峽灣地區的官員在地震發生後向當地居民發出警告,表示該地區可能會遭遇一場小型海嘯。當地媒體報道稱,居民們都感到了震動,商店貨架上的商品也都掉了下來,但並沒有人員傷亡。英佛卡吉爾地區的居民也感到了震動,當地的一位居民表示:「地震的時間比較長,房子都在動,門一開一合的,院子里的籬笆樁也在晃動。」
澳大利亞氣象局表示,地震發生後,他們發現紐西蘭海域有一股小海嘯向澳大利亞塔斯曼海域襲來,並漸漸向澳大利亞東南部海岸奔去。澳大利亞海嘯預警中心的克里斯?萊恩表示:「我們的深海浮標在塔斯曼海域南部察覺到了一股海嘯,不過由於海水太深,所以我們無法知道這股海嘯的高度。」
地震發生後不久,澳大利亞方面就將海嘯預警降至「小船預警」級別(smallboatalert),建議生活在低海岸附近的居民暫時搬到高處居住,在海中游泳的人也應到陸地上來。紐西蘭隨後也取消了地震後發出的海嘯預警。
紐西蘭峽灣地區以廣袤的山脈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聞名於世,但該地區地震活動頻繁。紐西蘭全國每年大約會發生1.4萬起地震。
『捌』 紐西蘭火山的噴發歷史
塔臘韋臘火山噴發
自18世紀末歐洲人開始在紐西蘭定居起,幾乎所有50次左右重大火山噴發都是沿華卡塔內(whakatane)斷裂帶發生。其中,1886年的塔臘韋臘火山突然噴發是到目前為止最致命的一次。塔臘韋臘火山實際上由三座山組成:瓦漢嘎、偌瓦黑和塔臘韋臘。-只因塔臘韋臘山頂的火山裂口最大,整個火山噴發便以它命名。
1886年6月10日凌晨半點出現了火山噴發的初始徵兆。地震引起地面顫動,開始很輕微,隨後震動頻率和強度均加劇。在此之前,有跡象表明火山即將噴發。比如,附近的火山噴泉前所未有地噴了45.7米多高,是正常高度的3倍。然而,這些跡象被當地的土著人所忽視。許多世紀以來,他們在火山溫泉中沐浴,在眾多的溫泉中和地熱蒸汽上烹飪。他們也曾領略過地震,目睹過火山噴發,但這些龐大的自然力量從未傷害過他們。然而這次卻不同尋常。
凌晨1時30分隨著一陣巨大的爆炸和刺眼的閃爍,瓦漢嘎穹窿突然噴發,射出一柱火山灰和岩屑。不到一小時以後,偌瓦黑火山也開始噴發。一束咆哮的地熱蒸汽和灼熱的碎片,象一柱火焰射向天空。相比之下,其上蘑菇形火山烏雲團顯得更濃密。鋪天蓋地的火山灰雲團,帶著猛烈噴發特有的能量,快速地在空中展開。
火山的動力是通過塔臘韋臘斷裂帶在脹開14公里開口後釋放出來的。遠處高空羽狀蒸汽團表明西南邊也在噴射。地面每約10分鍾仍在不停地顫動。至3點20分,隨著一陣劇烈的震動,巨大的火山口被一團脹大的蒸汽徹底炸開,拋向空中。破碎的礫片和海綿狀火山石在空中與冷卻的地熱蒸汽混合,形成火山泥落到樹木和建築物之上。
盡管輕微的爆發活動持續了兩天,然而此次噴發兩小時後基本告終。整個塔臘韋臘火山被炸得四分五裂。沿山頂縱向出現了一長達5公里,寬二至三百米的溝壑,最深處有240米,其內布滿了火山渣形成的陡壁。據估計,在數小時內的劇烈噴發中,5億立方米的火山灰被注入天空,散布在1.5萬平方公里的鄉土上。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那些巨額的落回到火山中的殘渣和碎石片。它們在地上的堆積厚度達60米,在高坡上甚至更厚。
母偌和特阿日科兩村全被埋在60米以下的火山渣、火山灰和火山泥中,共有156人在噴發中喪身。考慮到裂縫兩邊8公里內都是無法逃生的死亡區,這次紐西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火山噴發死亡人數如此之少,原因是噴發區內人煙稀少。 魯阿佩胡火山噴發
紐西蘭最近一次大的火山噴發是1995—96年發生在通各日瓦國家公園中的魯阿佩胡火山。它是紐西蘭每年接待遊客最多的公園。魯阿佩胡火山由數個火山錐組成,一個鑲嵌在另一個之上,都是每經數十、數百乃至數千年由各種大小不等的噴發形成的,最老的火山錐可追溯到23萬年前。與世界上其他火山不同,魯阿佩胡火山有一個處於終年冰封中的火山湖,它嚴重地影響著火山噴發方式。湖中的熱水噴射到周圍的冰雪上,常常引起水、泥、灰及其他火山碎屑物的泛濫。
在沉寂了20年後,魯阿佩胡火山於1995年6月底從山頂火山口壯觀地噴發了。早在年初就有輕微的地熱蒸汽噴出,火山口湖泊水溫變化無常。到6月份瞬息的地面震顫表明岩漿已侵入火山中,6月29日達到高潮,引起初次噴發,摧毀了湖旁監測器。更大的噴發發生在9月18日早上8點07分,但並未引起公眾和輿論界的注意。9小時後湖水溫度高達480℃,湖水以每秒1千升的速度向外溢出。湖中一中等大小的爆炸在附近的河中引起大量泥流,波及3個河谷,同時出現了3.6級的地震。大噴發後的第5天,頻繁的小規模噴發在火山口上空形成大塊乳白色蒸汽團,引起公眾極大興趣。下午4點57分,一連串3次大爆裂持續了18秒。在火山湖被完全沖破後,湖水、泥灰和岩漿中分離出來的石塊,連同噴發通道壁都被拋向距山頂數百米高空。這些物質形成了12公里高的噴發雲團。2千萬立方米的火山灰落向下風頭250公里范圍,迫使附近的國家公路關閉,輸電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經過了8小時連續不斷的噴射後,火山湖終於在lO月11日噴空。隨後噴出的是白熾的球狀熔岩,伴有火山焰和頻繁閃爍。噴發局限於乾涸火山盆中兩個極深的活噴發眼。斷斷續續的噴射活動一直持續到lO月中旬。10月14日的一次噴發又將大量的火山灰拋往空中,大都灑落在北島。最後一次重大的火山灰噴發出現在10月18日,但火山排放氣體的強度直到1996年3月才有所緩和。因火山噴發物大多聚集在冰雪覆蓋的山坡上部,強烈的降雨和春季融雪大范圍地移動了它們,再次造成火山泥流。
1996年的噴發出現在6月17日、7月6—8日和20日。爆發過程中火山湖面積不斷縮小,噴發的規律由短暫的、單一的、孤立的變成連續不斷的,持續時間從數分鍾到數小時。這些噴發將湖水、岩石和火山彈注向山頂,在遠處雪坡上引起火山泥流。共有l億立方米的火山灰和火山渣遍灑北島大地。
在過去1800年中,魯阿佩胡火山經歷過18次象1995—1996年那樣規模的噴發。平均而言,這樣的噴發每50至100年出現一次。盡管此次噴發引起了全球范圍的關注,但就世界規模和它形成歷史而言,它並非為一次重大的噴發,只是美國1980年聖海倫火山噴發的十分之一,還不及菲律賓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噴發的百分之一。但它還是強烈地向紐西蘭人顯示了火山危害。火山噴發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5千萬新元。這主要是因為火山噴發坐落在一個倍受青睞的戶外娛樂場附近。致使北島十幾個國內和國際機場關閉,1995年和1996年滑雪季節縮短,以及通各日瓦水電站無法正常發電等。 百年後第二次噴發
2012年11月21日,湯加里羅國家公園內的湯加里羅火山噴發,紐西蘭地質與核科學研究所發布了警報。湯加里羅山位於紐西蘭北島,今年八月的時候噴發過一次,那是其在超過一百多年來的第一次噴發。
『玖』 9·4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地震的地震原因
地處板塊交接 紐西蘭地質活動頻繁
紐西蘭是地處世界兩大構造板塊之間的島國,位於「太平洋火環」斷裂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澳大利亞大陸板塊相撞後俯沖到一個被稱作地幔的巨熱、巨壓區,該潛入過程為火山活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因此,紐西蘭具有高密度活火山及火山時常噴發的特徵,這些火山屬於「太平洋火環」的組成部分。該區的地質活動頻繁,地震活動活躍。
紐西蘭屬於地震、火山頻發地區,因此極易受到火山噴發、地震和海嘯的襲擊,遭受洪水、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每年有1000多個地震報告。
據統計,1900 年以來,紐西蘭平均每兩三年發生7級以上地震1次。1980年以來,發生5 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約有35 次。1848 年惠靈頓曾發生7.2 級地震,在隨後的1855年又發生一次8.2級的強烈地震。
此外,1929 年默奇孫7.8 級地震、1931 年內皮爾7.8級地震、1942年惠靈頓7.2級地震;1947年吉斯伯恩海嘯;1968年因阿嘎胡7級地震;以及1986 塔拉威火山爆發。最近的3次地震分別是2003年的弗特蘭德7.1級地震、2004年南島西岸和2006年克馬德克群島的7級地震。
首都惠靈頓是在活躍的地震斷層上發展起來的。在地質構造上,惠靈頓位於地震帶上,一條十分明顯的斷層縱貫區內,更是地震強發地區,1855 年發生8.2 級強震,將地面抬升了1.5米。而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是主要的活火山地帶,也遍布著死火山,其中包括600年前從海中出現的浪伊托托島。
位於南島的壯觀的群山,也是由於數千年以來位於太平洋和澳洲構造板塊碰撞而成,阿爾卑斯山斷層上升所形成,斷層移動時經常發生地震。
『拾』 紐西蘭是怎樣淪為英國殖民地的
紐西蘭於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紐西蘭5000萬年來一直無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紀,才有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於1642年發現紐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陸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紐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署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 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9世紀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20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1935年,選出紐西蘭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齣國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從90年代後期開始紐西蘭經歷了持續的經濟增長,失業率到3.5%的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