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葉子為什麼能找到家
『壹』 2300萬年的樹葉被發現,科學家研究後擔憂:人類未來並不好過
筆者 東邪
地球 歷史 上發生過許多物種滅絕事件,雖然這些物種從地球上永久消失了,但它們還是有機會在地球上留下一些痕跡,例如化石。人類正是通過挖掘化石、對化石進行深入研究,才得以了解過去地球的部分 歷史 。比如通過發現恐龍化石和對它們進行大量研究,考古學家發現這類龐然大物曾經稱霸地球生物圈長達一億多年,稱霸的時間竟然比人類還要長久。
除了能從動物化石中獲取信息之外,研究人員還能從植悶盯指物化石中 探索 過去地球的氣候環境。有研究指出,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微生物,然後是植物,最後才是動物,因此對植物化石的研究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動物出現之前地球的情況。然而植物化石並不像動物化石那麼普遍,因為它們在自然條件下很容易腐爛分解,只有在特殊條件下才得以保存。
去年國外有一支研究團隊宣布發現了一些保存較完整的葉子化石,經鑒定這些葉子化石可能是2300萬年前的樹葉,這種情況在人類考古史上十分罕見。那麼這些葉子化石是在哪裡被發現的?通過對它們的研究,科學家們能獲得什麼信息?
樹葉化石是在哪裡被發現的?
根據該科學團隊的介紹,他們是在紐西蘭一座名為達尼丁的城市的一個農場附近發現這些葉子化石。由於和葉子化石一起出土的還有藻類植物、蒼蠅、甲蟲的化石,因此科學家將該區域定義為「化石沉積區」。如今這片化石沉積區已經是實實在在的陸地,但研究人員推測這塊地區在過去很可能不是陸地,而是一片湖泊。
為什麼這么說呢?如果該區域過去也是陸地,那麼樹葉掉落地後大概率會被微生物分解,不太可能有機會形成化石。但如果是湖泊的話,只要湖泊擁有足夠的深度,深水區域的含氧量就會維持在很低的水平,使得大多數微生物無法正常生存,進而導致動植物的屍體進入深水區域後可以保持較長時期不會被分解。
該研究團隊從化石沉積區中發現了大量動植物化石,經過斷代分析它們可能都來自2300萬年前。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生物最終都沉入湖底,並且逐漸變成了化石呢?有研究人員指出湖泊變成陸地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泥沼。泥沼同樣是含氧量非常低的區域,動植物的遺骸可以得到長期保存。此外,研究人員還一直認為當時的大環境應該發生了劇變,才導致許多生物的消失。
科學家從這些古老的化石中發現了什麼?
研究人員如何得出以上的推測呢?他們通過對其中的葉片化石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發現葉片化石蘊藏著一些與過去氣候相關的信息。這些葉片的保存完整度較高,其表面的紋路以及被昆蟲啃咬過的痕跡還清晰可見,因此研究人員相信它們的化學成分中沒有摻雜太多影響分析的東西,可以通過分析其中碳元素的情況來推斷2300萬年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
這種螞配方法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還會通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細胞中的葉綠體里進行,該細胞器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合成水和有機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就轉化到有機物中,而有機物就沉澱成為植物的一部分,氧氣就被排出則滲植物體外,因此可以通過分析葉片中的有機碳含量來大致推斷2300萬年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此外,研究人員對其他動物化石也採用了相同的方法,目的就是分析那個時期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然後將多項數據結合一起對比,得出最後的結果。多種樹葉化石的鑒定結果顯示,那個時期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0.045%,這是近3000多萬年來最高的水平。研究人員預測,在這種水平下,地球的平均氣溫至少上升3攝氏度左右,兩極的冰蓋可能全都融化了。
樹葉化石真的可以揭露地球過去的氣候嗎?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竟然靠一片小小的樹葉就能研究地球過去的氣候?在發現紐西蘭樹葉化石之前,《科學》期刊上就已經出現了相關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科學家對來自5500萬年前的樹葉化石進行深入研究後,發現它們似乎在講述那個時期地球上植物的生存狀況。5500萬年前,地球正處於全球氣候快速變暖的時期,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左右。
在如此大幅度的升溫背景下,南北極地區的冰蓋幾乎融化完了,就連原本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都開始向更高緯度地區遷移。科學家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了一種原本只分布在墨西哥灣岸區的植物,這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結合5500萬年前的氣候變化,科學家認為該植物應該是從低緯度的墨西哥地區遷移到相對高緯度的美國地區。
那麼這項研究對現在研究氣候問題有什麼幫助呢?來自美國國家自然 歷史 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斯科特·溫格表示,5500萬年前的極熱時期證明了植物會在氣候影響下發生遷移,那麼在人為製造的全球變暖下,未來植物也會出現相同的情況。因此當下可以通過長期觀察一些地區的植物分布情況來推斷氣候變暖發展到什麼程度了,這對制定應對方案十分重要。
在紐西蘭發現的葉子化石預示著什麼?
回到在紐西蘭發現的葉子化石上,它們在這個時候出現是否向人類傳遞什麼信息呢?對此該團隊的氣候學家認為,葉子化石所要傳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如果氣候變暖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那麼地球上許多生物最終都會變成地下化石。同時研究人員從葉子化石中獲取的數據顯示,目前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沒達到 歷史 峰值,因此人類還是有機會的。
眾所周知,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直接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超出穩定水平,人類活動在這方面的貢獻是最大的。任何一個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都有參與到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活動中,例如外出乘坐公交車或自駕車、平時吃飯使用一次性餐具、在家或外面用電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有些活動是不必要的,例如使用一次性餐具,自駕車,因此我們應該養成節能環保的意識,為節能減排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地球會變成第二顆金星嗎?
如果溫室效應繼續發展下去,未來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有人認為,看看地球隔壁的金星就知道了。在過去,人們將金星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因為金星和地球在體積、質量等方面都比較相似。而且金星和地球一樣有大氣層,但金星的大氣層要濃厚得多,而且經過探測金星大氣中存在十分嚴重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的含量超過50%。
溫室效應的結果就是導致金星地表的平均溫度常年都保持在450攝氏度以上,那麼什麼原因導致金星出現了如此嚴重的溫室效應呢?首先,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它比地球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這是金星上出現嚴重的溫室效應的其中一個原因。其次,金星地表存在許多活躍的火山,有的火山至今還保持活躍狀態,火山噴發會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
顯然,金星上的溫室效應是自然因素導致的,而地球的溫室效應主要是人類導致的,但地球確實有可能走上金星的老路,因為人類因素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在人類文明形成之前,地球氣候確實會存在冰期與暖期交替出現的情況,但人類的出現加快了暖期出現的速度,而且僅僅用了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就將溫室效應推到 歷史 較高的水平。
若以上假設實現,人類該去往何處?
如果未來地球真的變成了第二顆金星,人類可以去到哪裡避難呢?這時候很多人會把目光投向火星,一顆人類長期渴望登陸的行星。倘若地球的氣候環境發展到比火星的氣候環境還要差,那麼人類也沒有其他選擇了,只能逃到火星上避難。雖然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但月球的條件比火星差一些。
至於木衛二和土衛六等星球就更不用說了,它們和地球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距離。由此看來,火星是唯一的選擇,也是無奈的選擇。暫且不說未來人類移民火星的成功率有多高,設想一下當未來有一天人類真的移民到了火星,站在火星望向地球,應該沒有人會想到曾經賴以生存的家園最後也變成了第二個金星。
『貳』 紐西蘭亞麻好培植嗎
種植紐西蘭亞麻需要好好養護,需不需要大棚要看當地氣候環境
1、選地與選茬
選地紐西蘭亞麻根系發育弱,吸肥力差,幼苗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因此,種植紐西蘭亞麻要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保水保肥、排氣良好、地勢平坦及雜草少的地塊。亞麻適於中性及微酸性土壤,pH6.5-7.5,土壤有機質含量27-53mg/kg的條件可實現高產的目標。
2、耕翻整地
蘭西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春季十年九旱,且多大風天氣,亞麻的種子小,覆土淺,種子發芽需水多,所以提高播種質量,保住土壤水分,是亞麻一次播種保全苗的關鍵。原壟耙茬是我縣採取的主要整地方法,其做法是:一耙壓半耙,耙耮壓連續作業。耙茬整地不僅能創造平整疏鬆的表土層,還能減少10cm以下耕層的水分大量散失,有明顯的保墒作用。
3、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在施用有機肥的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有良好的增產效果。化肥可於播前或播種時用機械施入土中。施用量應根據土壤類型、肥力、酸鹼度、土質、種植密度和產量指標等來確定。輕鹼土類型以l:3:1的氮磷鉀比例,黑土類型以2:1:1的氮磷鉀比例。有條件的地方增施翠姆鋅肥、銅肥等微肥,也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4、播種
(1)選種:優良的品種是亞麻高產的內因。我縣選擇黑亞十號、雙亞七號等品種。(2)種子處理:播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徹底清除菟絲子、草籽和公亞麻,以及癟籽和土粒等雜質,使種子的凈度達~U95%以上,發芽率達到90%以上。為防治亞麻苗期病害,播前須進行種子處理。播前曬種4—5d。採用炭疽福美拌種,用葯量為種子量的O.3%,進行防治。(3)播種時期及播種量的確定:當播種深度的土溫穩定在7—7.5℃,土壤含水量不低於20%時進行播種,我縣一般在4月末到5月初播種。播種量的確定要根據土壤肥力情況和保苗株數來確定。土壤肥力高的地塊,每公頃保苗1500—1800萬株,播種量為105—112.5kg/h㎡。一般肥力地塊,每公頃保苗1350—1500萬株,播種量為97.5-105kg/h㎡。肥力差的地塊,每公頃保苗1200—1350萬株,播種量為90—97.5kg/h㎡。
『叄』 紐西蘭北島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可為什麼植被類型卻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沒人規定植被類型和氣候類型必須嚴格一一對應啊。
客觀上北島水熱條件優渥,降水足以支撐一定規模的森林發育,那地面植被當然不可能是典型的草原而是闊葉林
『肆』 關於紐西蘭
那是紐西蘭的國花,學名:銀蕨。
在毛利人的傳說之中,銀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後被邀請來到紐西蘭的森林裡生活,就是為著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義都非常重大。從前的毛利獵人和戰士都是靠銀蕨的銀閃閃的樹葉背面來認路回家的。因為,只要將其葉子翻過來,銀色的一面便會反射星月的光輝,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徑。
『伍』 世界盃紐西蘭隊標上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世界盃紐西蘭隊標上的葉子是:紐西蘭國樹,銀蕨的樹葉。
『陸』 紐西蘭有什麼動物
問題一:紐西蘭最有名的動物是什麼 10分 紐西蘭有名動物很多.孔雀、大蜥蜴、紐西蘭沙螽和大蝸牛等.紐西蘭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動物物種的終極寶庫.」不會飛的奇異鳥被紐西蘭人看作是國家的象徵.其他不會飛的鳥還有威卡秧雞(weka)、世界上最大的鸚鵡kakapo等等.海豹、海豚、企鵝、鯨等海洋生物也一定會讓你感到不虛此行!世界因為環境變化已經滅絕了很多野生動物了.有些是自然原因,有些就是人為對自然的破壞,亂捕殺造成的惡果.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但是最有名的動物還是奶牛。
問題二:紐西蘭有哪些動物 KIWI鳥, 還有有很多野鴨子。。。其他沒有什麼很特殊的,連蛇都沒有
問題三:紐西蘭有什麼動物 紐西蘭有哪些湖泊 紐西蘭總計約有30%的國土為保護區。另外,像kakapo鸚鵡、垂耳鴉、幾維鳥和大蜥蜴等珍稀與瀕危物種的研究和管理計劃也開始執行。紐西蘭是罕見鳥類的天堂。最著名的是不會飛的奇異鳥,紐西蘭的非正式國家標志。其它不會飛的鳥還有威卡秧雞(weka)及瀕臨滅絕的kakapo鸚鵡(即^鸚鵡),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鸚鵡,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較小的樹上。另一種奇特的鳥類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鸚鵡(原生高地鸚鵡),這種鸚鵡會飛,以不怕人類和大膽的個性而聞名。哈斯特巨鷹3米多的翼展或許並不驚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體重則超過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種鷹,因此哈斯特巨鷹堪稱史上最大的鷹。
十大湖泊北島Taupo,中文名陶波湖,風景區,面積623平方公里,最深163米,類型為火山湖
南島Te Anau,面積348平方公里,最深417米,類型為冰川湖
南島Wakatipu,面積289平方公里,最深380米,類型為冰川湖
南島Te Waihora/Elle *** ere,面積182平方公里,只有兩米深,因為這個是人為圍擋形成的湖
南島Wanaka,中文名瓦納卡湖,風景名勝,面積180平方公里,最深311米,類型為冰川湖
南島Manapouri,面積143平方公里,最深444米,冰川湖
南島Hawea,面積138平方公里,最深384米,冰川湖
南島Pukaiki,面積99平方公里,最深70米,冰川湖
南島Tekapo,中文名提卡波湖,風景名勝,面積87平方公里,最深120米,冰川湖
北島Rotorua,中文名羅托魯瓦湖,風景名勝,面積80平方公里,最深45米,火山湖
問題四:紐西蘭特有動物 Kiwi鳥,音譯為基維鳥。是紐西蘭特有的無翼鳥。珍貴程度相當於中鄲的大熊貓。紐西蘭人都稱自己是kiwi,可見kiwi鳥在紐西蘭受重視的程度。除了kiwi鳥以外,紐西蘭還有數不勝數的特有動物,除了樓上說的沙螽,紐西蘭大蜥蜴,還有塔卡黑秧雞 (takahe)、威卡秧雞 (weka),夜鸚鵡 (owl parrot),{鸚鵡 (kakapo),南秧雞(ruru),赫克托海豚等等
問題五:紐西蘭人對小動物有多愛 南半球大西洋東部島國紐西蘭,是世界上最早迎來新的一天的國家,領土面積與英國相仿,是我國台灣島的7倍。港台人按音譯稱其紐西蘭,荷蘭語紐西蘭的意思為「新的海中陸地」,最先登陸的島民毛利人則稱這里為「長長的白雲之鄉」。毛利人的這個美麗而浪漫的稱謂,我覺得最為貼切。
在紐西蘭的日子裡,我們先從南島的基督城向南,又從北島的惠靈頓向北,在這修長的島國南下北上,馬不停蹄,「雲游」的城鎮甚多,考察的范圍甚廣,那綠色的草原、廣袤的山野、澄澈的湖水、燦爛的星空,無不令人洗心革面,雪山皚皚、河水滔滔、鷗鳥翻飛……藍天白雲更是如影隨形。這么一個處處田園牧歌、約30%國土為保護區的既現代、又天然的國度,在1000年前,還鮮有人跡,在200年前還沒有國家。
大約在公元1100年,一個叫庫彼的波利尼西亞航海者發現了紐西蘭,他的妻子把這里取名為「長長的白雲之鄉」,回到波利尼西亞後,向人們描述了這塊美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年,作為波利尼西亞人的一支毛利人,由於家鄉食物的匱乏而開始移民紐西蘭,他們的獨木舟船隊浩浩盪盪,在北島羅托魯瓦附近的東海岸登陸,然後逐漸移居內陸。
羅托魯瓦是一個重鎮,熱泉噴涌,地熱資源豐富,幾乎家家有溫泉可泡。想必當年毛利人也是由此而樂不思蜀。在十八世紀,紐西蘭的毛利人約有十幾萬,他們與世隔絕,有自己的語言,無國家的概念,能歌善舞,醉心藝術,工於雕刻、編織等。在羅托魯瓦你能目睹毛利婦女嫻熟的劍麻搓繩手藝,也能欣賞他們美妙的歌舞表演,有趣的是,據維多利亞大學科學家進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應當源自中國,可謂「本是同根生」呀。
1642年,荷蘭探險家阿爾貝塔斯曼乘兩條船從爪哇、印尼南行探險,意外地抵達紐西蘭,成為第一個發現這塊土地的歐洲人,只是因為北島毛利人的抗拒而未登陸。記得我們的飛機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之間的海域經過時,飛行圖顯示:塔斯曼海,就是以這位探險家的名字命名的。
1769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在考察澳大利亞之前,也發現了紐西蘭,經與毛利人溝通,登上了陸地,便成為第一踏足紐西蘭的歐洲人。庫克船長在紐西蘭人的心目中,可謂舉足輕重,很多地方都能見到他的塑像,全國最高的、海拔3764米的山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庫克峰。
1840年,英國總督赫伯森從悉尼來到紐西蘭,與毛利人談判,在當年的2月6日,簽署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件――《懷唐義條約》,以後,紐西蘭便將2月6日定為國慶節。因為,這一天,英國人在紐西蘭的統治地位得以確定,大規模移民由此開始。在我們所經城市的顯要位置,幾乎都能見到記載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紀念碑。
問題六:紐西蘭什麼動物最出名的? 奶牛
問題七:紐西蘭的國家象徵 國名紐西蘭(New Zealand),英文縮寫NZ。 國旗紐西蘭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深藍色,左上方為英國國旗,右邊有四顆鑲白邊的紅色五角星。紐西蘭是英聯邦成員國,「米」字圖案表明同英國的傳統關系;四顆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該國位於南半球,同時還象徵獨立和希望。 國徽紐西蘭國徽的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五組圖案;四顆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徵紐西蘭;麥捆代表農業;羊代表該國發達的畜牧業;交叉的斧頭象徵該國的工業和礦業;三隻揚帆的船表示該國海上貿易的重要性。盾徽右側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側是持有國旗的歐洲移民婦女;上方有一頂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禮時用的王冠,象徵英國女王也是紐西蘭的國家元首;下方為紐西蘭蕨類植物,綬帶上用英文寫著「紐西蘭」。 國歌紐西蘭有兩首地位等同的國歌:《天佑紐西蘭》(GodDefendNewZealand)與《天佑女王》(GodSaveThe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天佑國王》(GodSaveTheKing)。《天佑女王》是英國的國歌及英聯邦的皇室頌歌。《天佑女王》一般不作為國歌演奏,而作為皇室頌歌使用。紐西蘭國歌前半部分為毛利語,後半部分為英語,有關紐西蘭國歌的應用,由紐西蘭文化及傳統部負責管理。 獨立日懷唐伊日(WaitangiDay),1840年2月6日。 每年的2月6日,是紐西蘭的懷唐伊日,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為紐西蘭的國慶日,1976年又被取消國慶日這一名稱。每年的這一天紐西蘭全國放假一天。1907年9月26日紐西蘭從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獨立,獲得 *** 。 國花M 國樹銀蕨(fern,koru)既是紐西蘭的國花,也是國樹。在毛利傳說之中,銀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後被邀請來到紐西蘭的森林裡生活,就是為著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義都非常重大。從前的毛利獵人和戰士都是靠銀蕨的銀閃閃的樹葉背面來認路回家的。 只要將其葉子翻過來,銀色的一面便會反射星月的光輝,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徑。銀蕨因其具有堅韌的生命力而成為紐西蘭的國樹。紐西蘭人認為,銀蕨能夠體現紐西蘭的民族精神,故此這種植物便成為了紐西蘭的獨特標志和榮譽代表,無論在人們胸前的襟章,或是產品和服務的卷標,舉國上下都可找到銀蕨的圖樣。 國樹四翅槐(FourwingsSophora),是紐西蘭的國樹之一,因其在紐西蘭分布較多,而又原產於紐西蘭,則被命名為國樹之一。多見於山谷、路旁、村落附近。喜光,深根性,生長較迅速。木材堅硬,有彈性,供造船舶、車輛、器具和雕刻等用;花蕾和果實入葯,花蕾稱「四翅槐花」或「四翅槐米」,性涼、味苦,功能涼血、止血,主治腸風、痔血等症。 國鳥幾維鳥(kiwibird)又名奇異鳥,學名為鷸鴕。幾維鳥是紐西蘭獨有的珍禽,並被選為該國的「國鳥」。紐西蘭最早的居民毛利人將這種叫聲為「keee-weee!」的鳥命名為奇異鳥。這種不會飛的鳥大小有如母雞,有一個細長的喙和細如毛發的羽毛。其力量驚人,可以將同類踢出1.5米遠。 幾維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易危(VU)。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Ⅱ:一級保護動物。 國石綠石,又稱綠玉,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綠輝石和鈉鉻輝石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 *** 體。 綠石被雕刻成的工藝品,被紐西蘭人視為護身符,而將綠石定為國石。
...>>
問題八:紐西蘭有沒有什麼危險動物 動物非人;不太理性,任何溫馴的;都可以一瞬間變天
問題九:紐西蘭地圖輪廓像什麼動物? 不是動物,是一隻反著的高跟靴子
問題十:紐西蘭有什麼特色? 紐西蘭飲食特色
紐西蘭人非常熱衷於他們的食物,且非常幸運的擁有各式各樣富有變化的食品。溫和的氣候使得多種水果或蔬菜皆能在此生長繁衍。以農產品為主的經濟國度意味著牛肉、羊肉、豬肉與雞皆可以合理童叟無欺之價格購得.除此之外,許多國際性的食品進口,以符合移民習慣與品味,特別是來自亞洲的移民。
你可從專賣食品店如肉店、魚店、水果店購買你所需的食品,超級市場有各式各樣的東西,且價格便宜。
以前大部份紐西蘭人都在家裡用餐,除非特別的節慶場合才會到餐廳。然而,隨著為數不少的家庭式的、廉價的、小型飲食店之興起,改變了此種狀況,越來越多的家庭一起出外用餐並不為稀奇。市場型的飲食形態在紐西蘭也開始盛行,有些設於偏靜地點的餐廳、咖啡店、酒吧在路旁設有座椅給顧客休息用餐,別具風情。
紐西蘭人喜愛到外賣快餐店(takeaways),傳統的外賣為炸魚與薯條(fish and chips),漢堡及批(pie)也是傳統的小食。
因著跨國性的快餐連鎖店如:麥當勞(McDonaIds)、肯德基(KFC)及溫蒂(Wendy's)等之引進而有所改變。以前紐西蘭人只有在星期五晚上才吃快餐,而現在幾乎在任何一晚都可能吃漢堡、炸雞與薯條。快餐通常較便宜且方便,但含脂肪量高。
傳統上,紐西蘭人喜愛吃小羊肉(lamb)及羊肉(mutton),因為羊的數目遞減,因此其他含高蛋白質之食品也受到青睞,越來越多的紐西蘭人改變習性,吃雞肉多於羊肉,如果此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則在此世紀末,吃雞肉的比例也會超過羊肉和豬肉,然而非肉類之蛋白質亦逐漸受到大眾之歡迎。傳統的紐西蘭餐以一道肉(羊、牛、豬或雞)、馬鈐薯、及二至三樣蔬菜――例如有綠色(綠花椰菜broccoli)、橙色(紅蘿卜carrots)、黃色(蕪菁swede)所構成。燒烤的晚餐,由肉及蔬菜加油放進烤爐中一起烤,通常一個星期吃一次,且大都在周末。
燒烤在夏季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可以在戶外進行,平常燒烤的食物包括牛扒、香腸、馬鈐薯與沙律(salad)。然而創新的廚師嘗試烤魚、貝類(蝦尤其受歡迎)、串燒烤肉與雞。
紐西蘭人的味覺嗜好在近幾年中已有顯著變化,也越來越講究。因為喜愛旅遊的紐西蘭人到海外旅遊嘗試許多新食品,並引進回國內。紐西蘭人喜歡款待親朋好友,你也會被邀請在朋友的家裡共進用餐,在夏天通常是以燒烤方式用餐。大部份的客人也需獻上一道菜式,如沙律或者一些肉(牛排或香腸),並且自備啤酒或酒。主人如果盼望客人帶一道菜來時,通常在邀請同時會告知客人需帶那款菜式。
另外一種普遍的款待方式為派對,通常為慶祝生日、周年慶、喬遷新居或者只為友好共聚作樂。在此種聚會中酒與甜品也經常用來款待客人。
晚宴通常較為正式,圉坐在餐桌用餐,由主人准備食譜,而主人宴請客人在餐廳用餐則較不普遍,除非是商業應酬,或者是婚宴。如果被邀約在餐廳一起用餐,通常是各付各的。參加晚宴時最好能帶一瓶酒或簡單的禮物給主人,如果你對酒的類別不清楚,可以直接問賣酒的人。紐西蘭有先進的制酒工業,生產一些超絕品味的美酒,特別是白葡萄酒。通常紐西蘭人不喜歡甜酒,除非與甜品一起使用,但是並不普遍。紐西蘭人也喜歡喝啤酒與烈酒。再次提醒你,你可與主人商討以取得明確的指引,如果你的主人不喜歡喝酒,而你帶自己的酒去是非常不禮貌的,除非你與他們非常熟絡或者他們建議你帶去。然而,大部份的紐西蘭人確實喜歡喝酒!有售酒執照的餐廳或者標明 BYO.Bring Your Own(即自備飲品)之餐廳皆到處可見喝酒的人士,有售酒執照的餐廳通常出售啤酒......>>
『柒』 生活常識
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飽。
幸福就像毛毛雨~~
『捌』 保存了2300萬年的樹葉,被科學家拿來研究,它預示著人類未來
筆者 龍葵草
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都無法永遠地生存在地球上,因為從以往的研究看來每經過一定的周期地球就可能發生物種大滅絕事件。在這些事件中,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生物無法躲過滅絕的厄運,從災難中倖存的物種則擔負起了再次讓地球生物圈發展起來的重任。但只要它們曾經在地球上生活過,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些痕跡,其中最常見的古生物痕跡就是其形成的化石。
人類文明的 歷史 只有短短的幾萬年,想通過幾萬年的時間去窺探過去幾千萬年、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的地球 歷史 ,必須通過古化石。從古生物化石中人類可以了解到過去地球某個時期的生物發展情況,還可以通過研究揭秘地球過去的氣候環境變化,並以此來推斷地球環境氣候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報道,前段時間有一支國際考古團隊在紐西蘭南部地區發現了一片有2300萬年 歷史 的樹葉化石。該消息震驚了很多考古界的專家,那麼這片古老的樹葉為何能保存至今?科學家們通過對它的研究發現了什麼?
一片樹葉為什麼可以保存兩千多萬年?
據了解,該考古團隊在紐西蘭南部的達尼丁城發現這片古老的樹葉化石,經過考證後他們確認發現樹葉化石的區域屬於化石沉積區,這意味著該區域可能存在更多的化石。果不其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後,該考古隊確實在該片區域發現了不少保存較好的古生物化石,包含藻類、甲蟲、蒼蠅等生物,其中的樹葉化石最引人注意。
從考古隊員拍攝的圖片來看,該葉片的保存完整度相當高: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葉片的鋸齒輪廓以及內部的葉脈紋理,葉子的尾部還存在兩個曾被昆蟲啃咬過的小洞。一般情況下,樹葉在自然條件下很容易被分解,能夠形成化石的往往是動物的骨骸,那為什麼這片樹葉不僅可以形成化石,而且保存完整度還這么高呢?
起初考古人員也抱有這樣的疑問,於是他們對該化石沉積區域進行地質勘探,發現那裡在過去很可能是一個遠古湖泊的床底,這意味著那塊區域曾經出現過氧氣含量很低的情況。再加運跡上湖泊底部的高壓和低溫,使得許多微生物無法生存,因此為許多生物的殘骸提供了較好的保存環境。
遠古樹葉化石如何反映地球的氣候變化?
研究人員表示,該葉片能讓現代人類了解2300萬年前地球的氣候變化情況。眾所周知,地球在 歷史 發展階段被人為地分為多個不同的時期,這些時期劃分的依據可以是生物的發展情況,或者氣候變換情況,因此就出現了耳熟能詳的「冰河時期」、「寒武紀」等名詞。植物之所以能充當地球氣候變化的指向標,是因為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和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因此一般可以通過檢測植物所含有的碳元素來獲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除了對古老葉片進行研究之外,研究人員還對從該區域發現的其他生物化石進行碳素研究,發現它們所生存的時期地球可能正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變暖效應,並通過計算得出當時地球平均冊悄衫氣溫比現在的平均氣溫至少高出3攝氏度。
在這種溫度下,兩極地區和高海拔地區的冰蓋、冰層、冰雪都已經融化了,進而導致更多陸地被海洋吞噬。此外,研究人員還根據葉片里的不同化學成分分析出2300萬年州腔前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數據顯示比任何時期的濃度都要高出0.045%。可能你會認為這種幅度的增長不算什麼,但事實是它導致了地球氣候進入了極端化。
這片古老的樹葉能給人類帶來什麼啟示?
這片有著2300萬年 歷史 的古老葉片帶領我們穿過時空隧道去了解過去地球的氣候情況,讓我們見證到了比如今地球氣候更加惡劣的氣候現象。筆者認為這同樣是對現代人類的警醒,現在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還未超過從古老葉片中獲得的數值,這說明現在的地球氣候還不是 歷史 上最糟糕的,因此人類還有機會挽回頹勢。
但如果人類還要一意孤行,那麼葉片化石也已經告訴了我們結局,經歷過極端氣候變化的生物最終都會消失。由此看來,一片不起眼的葉片化石竟然隱藏如此多信息,我們是否應該藉此機會正視當下的氣候變化問題呢?
逃避現實倒不如面對現實
談到地球氣候問題時,有人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認為反正未來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繼續生存,遲早都要將地球居民轉移去其他星球,氣候變化的問題可以暫緩。這種逃避現實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它的假設前提可能並不成立。首先,未來的地球不一定就不適合人類居住,關鍵看人類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系,如何改善環境氣候。
其次,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星際移民在未來也不一定能夠實現,當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情況越來越糟糕時,還有多少能力去建設火星基地?當下我們正在經歷人類 歷史 上前所未有的全球大流行疾病,這次疾病擊倒了多少國際企業,讓多少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讓多少人失去了生命,這些直接威脅人類 健康 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人們根本無法對未來抱有太大的希望。
因此與其逃避現實,倒不如面對現實。如今的現實情況是人類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猛烈攻擊,導致全球有將近一億人被這種病毒感染了。同時地球氣候也在不停變化,冬季的拉尼娜現象越來越明顯,因此當務之急便是各國盡力管控疫情,爭取各國的發展早日回到正軌,這樣國與國之間才有機會商討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
『玖』 紐西蘭的銀蕨葉,是什麼組織的標志
那個quantumnz說的挺對的,那個標志就代表紐西蘭,他們的體育團隊都用這標志,橄欖球,足球籃球 各種運動,就是一個紐西蘭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