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打仗後總有紐西蘭幫忙
❶ 在滑鐵盧打敗拿破崙的惠靈頓將軍,跟現在的紐西蘭首都惠靈頓有關系嗎
紐西蘭首都惠靈頓
紐西蘭首都惠靈頓(Wellington)位於紐西蘭北島的最南端,扼庫克海峽咽喉。她三面青山環繞,一面臨海,懷抱著尼科爾遜港。整個城市滿目蒼翠,空氣清新,四季如春。惠靈頓地處斷層地帶,除臨海有一片平地外,整個城市依山建築。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嚴重破壞。現在的惠靈頓是1948年後重建的。人口42.4萬(2001年12月)。
公元10世紀,波利尼西亞人來此定居。1840年,英國同當地毛利人族長簽訂條約後,大批英國移民來到這里。最初,英國人稱該地為「不列顛利亞」,意思是「英國的地方」,以後逐步擴建城鎮,發展到今天的規模。1815年以戰勝拿破崙的英國名將惠靈頓公爵的名字為該鎮命名。紐西蘭淪為英國殖民地後,一度把奧克蘭定為首都,但紐西蘭南島居民認為奧克蘭遠在北島北部不宜作為首都,幾經爭議,終於在1865年選定了惠靈頓為首都。
❷ 紐西蘭和英國的關系是什麼
紐西蘭和英國的關系是友好和恰的關系。紐西蘭是前英國殖民地,而且兩國之間的主體民族都來自英國,文化,風俗和語言都很接近,兩國的歷史淵源也很相似,價值觀也一樣。所以這兩個國家是親密盟友,可以說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還都是五眼聯盟的成員。
紐西蘭和英國的關系
紐西蘭於1917年宣布為獨立國家。從此,紐西蘭脫離了英國的統治,然而,獨立後的紐西蘭仍然保留了總督的位置,仍然是英聯邦成員國。這些象徵性的名譽只是表明了紐西蘭曾經同英國的關系,而沒有法律賦予的實際權力。現在紐西蘭是一個獨立自主的西方國家。
紐西蘭是英聯邦的成員國,在歷史上與英國有淵源較深,所以國旗相似。說淵源較深,是因為它們以前是英國殖民的地區的時候,是新開發地區,土著人較少,隨著時間的演變,白人占的比重比較大,所以是非常友好的關系。
❸ 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為什麼總是追隨美國
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是在二戰後才跟著美國混得,二戰之前除了美國以外,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都是跟著英國混,直到二戰把英國打廢了,大家才轉投美國門下。
(在美國的外交策略中,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是最高級別盟友,德法只能排第二級)
那麼為啥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不選擇獨立發展呢?
說實話,這三個國家不是不想獨立發展,而是自己的實力不夠,必須抱大腿。
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本國人口只有3700多萬,國內市場有限,加國經濟非常依賴南邊的美國市場。而加拿大的北邊是俄羅斯,加俄國在北極的矛盾非常尖銳,如果不是美國罩著,加拿大根本干不過俄羅斯。
❹ 誰能詳細說一下紐西蘭在二戰的作戰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紐西蘭隨英國參戰,主要是輸送兵員並供應食品和毛織物等軍需品。由於出口市場有保證,工業有所發展,一度出現經濟繁榮。同時因對德宣戰,紐西蘭佔領了德屬西薩摩亞。戰後,紐西蘭參加了巴黎和會(1919),簽署《凡爾賽和約》,加入了國際聯盟,成為一個主權國家。1920年,國際聯盟將西薩摩亞交紐西蘭「託管」,紐西蘭並和英國、澳大利亞共管諾魯。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紐西蘭自治領對內對外政策的獨立。1935年,工黨執政時期,增加農場主收入和提高工人工資,縮短工時,提供就業機會,興建公共工程與住宅,擴大社會福利事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紐西蘭參戰,基於國家安全的原因,紐西蘭轉向依靠美國,加強與美國的合作。1942年後,美軍駐扎到紐西蘭,1951年簽訂了《澳新美安全條約》。1947年,紐西蘭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獲得完全自主,但仍為英聯邦成員。
在二戰中,紐西蘭陸軍在歐洲及非洲戰場參加的主要戰役有希臘戰役、克利特島戰役,北非戰場的全部戰役,直到進攻義大利。實際上在這些作戰中,紐西蘭部隊都受英國人的指揮,比較出彩的要算克利特島戰役中紐西蘭第22、23營、第四旅等部隊讓斯圖登特將軍的傘兵著實吃了大苦頭。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紐西蘭陸軍初期主要跟隨美軍行動。後來隨著美軍主導太平洋戰場的各個戰役,紐西蘭陸軍逐漸轉向歐洲、非洲戰場配合英軍作戰。
紐西蘭海空軍在二戰中也多作為英聯邦軍隊或者盟軍的一部分進行作戰。與陸軍類似,在歐洲及非洲戰場,紐西蘭部隊多受英軍指揮,而在太平洋戰場則多受美軍指揮。總體來說,紐西蘭軍隊作為英聯邦軍隊的一部分,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記得紐西蘭在二戰中共犧牲了8-9千人左右的樣子。
❺ 紐西蘭和英國什麼關系
歷史上紐西蘭是就像印度、澳大利亞等一樣是都是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不過後來都獨立了。雖然獨立了但紐西蘭還是英聯邦國家,所以紐西蘭的國旗上還有個象答做征英國的米字旗。
紐西蘭(NewZealand),又譯紐西蘭,是一個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的國乎舉滾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南島、北島兩大島嶼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歲余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
2018年,紐西蘭被聯合國評為全球最清廉的國家。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紐西蘭排名第八。
❻ 為什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參加英聯邦運動會
因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歷史上都有濃重的英國色彩。雖然他們已經獨立,英國女王仍然是這兩國的女王,
美國獨立戰爭以後,英國為了取代其在北大西洋的殖民地,開始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尋求建立其罪犯流放地。第一隻由11艘艦船組成的載有1500人的艦隊 - 其中一半是英國政府流放的罪犯 - 於1788年到達博特尼灣(Botany Bay)。而澳洲的悉尼就是在英國的第一個罪犯流放地發展起來的。
英國政府於1840年停止了向澳洲的南威爾士(New South Wales)流放罪犯的行動,但直到1868年才停止向西澳大利亞流放罪犯。在大約80年間,有大約16萬名英國政府的罪犯被流放到澳洲。相反,每年到澳洲的自由移民人數高達5萬。
在1850年代,由於淘金熱刺激了歐洲人向澳洲移民。勞工的短缺、廣大的叢林、浩瀚的土地、以及由於農耕、采礦和貿易等而帶來的新的財富,對形成獨特的澳洲社會結構和對外部環境和文化的敏感性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01年,澳洲殖民者組成了澳大利亞聯邦,成立了澳洲共同體。如同加拿大,英國女王仍然是澳大利亞的女王,但澳大利亞已經是一個有著宗教和演講自由的獨立、民主的國家。
《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是1840年英國王室與紐西蘭毛利人之間簽署的一項協議。它在紐西蘭建立了英國法律體系,同時,也確認了毛利人其土地和文化的擁有權。該條約被公認為紐西蘭的建國文獻。
自18世紀末,庫克船長發現紐西蘭之後,前往紐西蘭定居的人數與日俱增。截止到1839年,生活在紐西蘭的歐洲白種人(Pakeha)約計2000人。鑒於貿易者和定居者之間的無法活動的不斷增加,英國政府於1833年任命詹姆士•巴斯比(James Busby)為英國公使(British Resident),以保護英國的貿易利益,遏制日益增長的無法活動。
盡管巴斯比(Busby)對維護治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無法活動以及向白種人變相出售土地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英國政府認為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紐西蘭的統治。1840年,威廉•霍布森上尉(Captain William Hobson)被派往紐西蘭擔任行政長官,其使命就是通過與當地的毛利人酋長簽訂條約,取得英國對紐西蘭的統治權。
❼ 為何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
作為西方陣營核心的美國有很多盟友,但在美國看來,盟友也分親疏遠近,曾有人給美國的盟友劃分「級別」。
比如最外圍是日本、韓國、新加坡這樣的戰略打手。日本、韓國、新加坡都是黃種人,和以白種人為主的美國不是一路人,純粹是互相利用關系。外圍的是東歐諸小國,比如波蘭、波羅的海三國,這些國家是美國用來對付俄羅斯的。而一心想投靠美國的烏克蘭在美國看來,可能連盟友都算不上,就是個戰略替死鬼。其次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西歐、北歐諸國,這些國家和美國文化相近,但這些國家在美國看來也不是完全值得信任的。比如德國和法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不願意給美國當炮灰。
真正死心塌地跟著美國的只有四個國家,就是歐洲的英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洲的加拿大。這四個國家才是美國值螞岩得信賴的親密夥伴。
簡單介紹四個國家的基本情況。英國是個位於歐洲大陸以西的島國,主島大不列顛島是歐洲面積第一大島。英國面積約24.4萬平方公里,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部分,首都倫敦。澳大利亞是大洋洲的主體部分,大洋洲的陸地面積約897萬平方公,澳大利亞一個國家就佔了769.2萬平方公里。有人說:大洋洲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就是大洋洲,這話略誇張,但也基本屬實。紐西蘭也是大洋洲國家,位於澳大利亞東南約1600公里的海面上。紐西蘭由兩大島——北島、南島以及一些小島組成,陸地面積27萬平方公里,首都惠靈頓。加拿大是美國僅有的兩個鄰國之一(北鄰加拿大,南鄰墨西哥),加拿大的西北和南線與美國有漫長的邊界線,長達數千公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最二大的國家,998.46萬平方公里,僅次於面積1707.5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首都渥太華。
美國盟友這么多,為何偏偏是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是美國最值得信賴的國家。很簡單啊,他們是同根同源的親兄弟,母語都是英語。美國是以白人為主,但佔美國主流的還是講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或譯薩克遜)人,即使美國總統來自其他族裔,也不會影響盎格魯-撒克遜對美國的主導地位。美國的「母國」是英國,同時也是全世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母國」。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後來衰落了,其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由於美國也是盎格魯-撒克遜主導的國家,所以英國還是願意跟著美國「混江湖」的,畢竟大家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英國人口有6600多萬,盎格魯-撒克遜人就占約84%。
英國本土並不大,但英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還是英國占據了世界上銀物洞很多殖民地,其中就包括美國。盎格魯-撒克遜「開枝散葉」的還不只有美國,也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直到現在,盎格魯-撒克遜人在這三個國家都處於主導位置。加拿大的東北部有個魁北克省,以法國後裔為主,經常鬧獨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魁北克省的法裔受不了加拿大以盎格魯-撒克遜為主導,法裔在加拿大更像是二等公民。澳大利亞全國人口2544萬,其中約74%是英國人或愛爾蘭人的後裔,紐西蘭的情況和澳大利亞差不多。
美國加上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這五個國家組成了一個之前不怎麼出名、最近非常出名的組織——五眼聯盟(Five Eyes)。五眼聯盟是五國在通信監聽領域交流合作的成果,五國之間互通有無,同聲同氣,同進同退。美國嘴上喊什麼民主、自由,實際上都是為美國霸權服務的。美國又是個非常敏感的國家,不是自己人是根本信不過的。對日本、德國、法國,美國都只是當成「江湖朋友」,有時互相給個面子,真到商量大事的時候,美國只會和英、加、澳、新四國商量。
位於中東的以色列和美國的關系非常特殊,但以色列的人口主體猶太人並不屬於盎格魯-撒克遜體系,雙方之間多少還有是一點隔閡的。美鋒枯國重視以色列,大致有兩個原因:一、猶太人在美國勢力強大;二、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保持戰略存在的重要橋頭堡。
加拿大由於和美國山水相連,在五眼聯盟的位置不如外洲的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更顯眼,加拿大更像是美國的後勤基地。比如二戰時,美國在加拿大建立了細菌作戰實驗室,加拿大對此全力配合。
英國是美國控制歐洲的重要戰略棋子,讓英國盡可能破壞歐洲的整體性和統一性,絕不能搞什麼歐洲合眾國。澳大利亞(包括紐西蘭)則是美國亞太戰略的重要戰略基地,美國和澳大利亞保持密切合作,就能有效監視亞太地區的動向。
圖-紐約中央公園
這五個國家之間也有利益沖突,比如英國曾打壓美國的獨立,加拿大甚至還把白宮給燒了。但是,一旦涉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整體利益,五國會抱成團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