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廟會在哪裡

紐西蘭廟會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21 10:17:12

A. 「廟會」是怎麼來的第一次「廟會」是在哪兒舉行的求大神幫助

以下是網路資料 說的很詳實 可供參考 提起中國古代的廟會,人們會聯想到「廟」,認為廟就是道觀寺廟。顧名思義,廟會就是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活動。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辭海》這樣解釋:「廟會亦稱『廟市』。中國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經存在。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故稱『廟會』。《北平風俗類征·市肆》引《妙香室叢話》:『京師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貨雲集,謂之廟會。』這一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市集形式,解放後在有些地區仍被利用,對交流城鄉物資,滿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魏晉南北朝時,佛道二教興起,商品交換日益頻繁,寺廟為商業活動提供了商機,廟會就此開始了。廟會由祭祀活動而產生,因娛樂大眾而發展,為商品交換而興盛。 如今逛廟會重又成為百姓春節期間一項必不可少的民俗,許多地方的廟會,區別於過去在寺廟進行的傳統,改為在公園和廣場等開闊的地方舉行,主要是進行文化、貿易和娛樂活動,宗教活動已經很少了。 廟會上的傳統婚禮廟會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形式,反映民眾心理和習慣。它的淵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古老的社祭。 周代,王為群姓立社,稱為太社,自為立社,稱為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稱為國社,自為立社,稱為侯社。百姓二十五家為里,里各立社,稱為民社或里社。而社神是土地神,為民社的精神支柱,民眾向社神祈求風調雨順,就要進行社祭。 社祭時要有舞樂。《周禮·春官》:「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若樂八變,則地示(同祗,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禮矣;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可見,自古以來,祭神時總少不了舞蹈、音樂。這對後世廟會上祭神、娛神以至娛人的活動無疑是有深刻的影響。所以社祭是中國廟會產生的主源。 其次,因廟會的聚眾作用,故廟會又稱「廟市」。傳說黃帝時代「日中為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記載:「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有人推測春秋時期已有「廟市」,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寺廟與市場已經發生聯系。雖然這時的寺廟與市場的關系還不密切,其發韌之功殊無爭議。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跟。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戒、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 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里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群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 中國廟會是從古代嚴肅的宗廟祭祀和社祭及民間的信仰中孕育誕生。漢、唐、宋時期,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娛樂形式,尤其經過明清的進一步完善發展,突出商貿功能,從而成為人們經濟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間古廟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形式,廟會最早的形式是隆重的祭祀活動,是人們敬祀神靈、愉悅身心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廟會和集市交易融為一體,成為人們敬祀神靈、交流感情和貿易往來的綜合性社會活動。 在漫長的遠古社會,廟會和崇神是一體的。一直到商周時期,廟會都是一種不自覺的活動。 漢代以後,廟會向多元化轉變。漢代廟會的主體性質因為佛文化的傳入而發生了變化。從此,佛文化如滔滔洪水般湧向中州大地。伴隨著佛教教義的傳播,佛寺星羅棋布.分布於中原地區的名山、巨邑、小鎮。許多著名的寺院如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登封少林寺,臨汝風穴寺,鎮平菩提寺、石佛寺及瓦宮寺,信陽靈隱寺,光山凈居寺,安陽高閣寺,濟源盤谷寺,輝縣白雲寺,汝南小南海,永城崇法寺,許昌文明寺,項城高丘寺等,如雨後春筍,林立中原,並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於是,崇佛廟會應運而生,林林總總。中原地區廣大廟會群中,佛與道或分庭抗禮,或相互滲透,使廟會文化更加豐富。 唐宋時代的經濟高度發展,中原地區居於全國的領先地位,保持著中心位置。道教文化經過帝王們的倡導更迅速地繁盛起來。道教文化是強大的本上文化,廟、台、祠、宮、觀、庵等道教建築在中原地區的分布十分密集。如登封中嶽廟、洛陽關林廟、桐柏淮瀆廟、濟源濟瀆廟、湯陰文王廟、洛陽周公廟、內鄉文廟、准陽人祖廟、西華女媧廟、商丘閼伯台、鹿邑太清官和老君台、浚縣碧霞宮、濟源王屋山奉仙觀和陽台宮等,和各地的龍王廟、天爺廟、祖師廟、娘娘廟、火神廟、土地廟、城隍廟、關爺廟、山神廟、河神廟、禹王廟、聖母廟、二郎神廟、泰山廟、蟲王廟等,數不勝數。這些廟宇為日後廟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北宋時期,中原地區一度出現了經濟大繁榮和文化大繁榮,以東京開封為中心的城鎮經濟迅速發展,廟會亦應運而興。 明代是中原廣大地區廟會群昌盛的重要轉折時期。經濟飛速發展,使得在洛陽、黎陽(浚縣)、陳州(淮陽)等規模較大的城鎮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成為可能。明代手工業的繁榮,刺激了生產力的發展、也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廟會在這種背景條件下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繁密。 明代廟會有—重要的特點,就是「行會」或者稱為「會館」、「公所」的大量興起,使廟會更加秩序化。中原地區出現許多「山陝會館」,他們敬祀關羽,立祠建廟,特別是建造戲樓等祭祀場所,使廟會的影響和作用進一步擴大化。 廟會群和神話傳說的關系極為密切。原始神話主要反映中原地區氏族社會的生活,包括天地起源、人類誕生、文化發展和圖騰崇拜等內容。西華女媧城廟會、准陽太昊陵廟會、商丘閼伯台廟會、桐柏盤古廟會等,是原始神話集中流傳的場所,幾乎可以構成人類早期社會的發展史。

B. 現在哪裡還有廟會

你要說哪裡有的話可能哪裡都有。主要還是一些鄉村小鎮之類的地方較流行這種傳統,單是我所在的城市我知道的就有好多村莊和小鎮都會定期舉辦廟會。其實也沒什麼,主要就是街頭遊行湊個熱鬧而已。

C. 廟會,舞龍是哪個族

漢族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綉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1]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志。

D. 東京附近地區的廟會都是在哪裡大概什麼時間舉行

日本廟會叫作「夏日祭——花火會」的聚會,日本每年七、八月,在全國各地,會舉辦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廟會祭典,還有將近200個以上的花火大會,是最熱鬧的季節。人們通常穿著和服、搖著藝伎扇、跳盂蘭盆舞、一邊還興致勃勃地吃著章魚燒,看著燃放煙火。
花火會中還開設了不少傳統游戲如套圈圈、踢足球、微型高爾夫等,而最熱門的要數經典游戲「撈金魚」。 「撈金魚」是花火會的傳統游戲,每年都會吸引諸多遊客,花5元錢拿到一隻紙糊的魚網,只能撈一次,撈到的全歸你。

E. 車公廟有什麼好玩的,哪些比較推薦

車公廟好玩的有參拜車公像、欣賞雕像、誦經拜佛、逛廟會、3D夢幻館、豐盛町商業街、聖圓旗艦店桌游館、「黑暗中對話」體驗館等去處。推薦如下:

1、豐盛町商業街

整條步行街北側從財富廣場到東海商務中心,南側從有色金屬大廈到大慶大廈,東西全長500米。共分ABCD四個區,共設三層,負一層為下沉式露天街區,負二層與深圳車公廟地鐵站四個出入口融為一體,負三層為設備房。建有22個出入口串聯起周邊19棟寫字樓和3座星級酒店,D區負二層與東海商務中心無縫連接。

在不同行業中也能看見「黑店」的影子,與WWF「地球一小時」聯合推出「黑暗大使」活動,攜手中國(深圳)女子馬拉松推出「黑暗奔跑」也正因為創新的「黑暗精神」,體驗館在不到三個月內便收獲了阿里巴巴、騰訊、邁瑞醫療、TCL、艾瑞電子等大型企業客戶的一致好評。

F. 廟會的各地廟會

與國外熱舞加遊行的狂歡節相比,中國人的廟會更具地域特色。 天津皇會原稱「娘娘會」或「天後聖會」,民間口傳源於元明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清康熙四年(1665年)始,後更名為「皇會」流傳至今。天津皇會是舊時天津民間極為隆重的民俗活動。它最初僅為祭祀海神——天後娘娘而在其誕辰吉日(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
清康乾盛世,天津作為北方的經濟中心和大都會城市,康熙、乾隆皇帝曾頻繁駕臨津門。據說康乾兩朝皇帝在南巡過津途中,均為迎接駕臨舉行隆重的儀式,兩朝御賜黃馬褂,從此天津皇會名揚四方。
天津皇會的會檔(種類)分為三類:一是服務性質的,如掃殿會、凈街會、請駕會、梅湯會等。二是儀仗性質的會,如門幡會、太獅會、廣照會、寶鼎會、接香會、日罩會、燈罩會、鑾駕會、華輦會、護駕會、燈亭會、鮮花會等。三是以各類鄉村民間花會為基礎的表演,涉及內容相當廣泛。皇會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杠箱、鮮花、法鼓、門幡、秧歌、提爐燈、大樂、高蹺等40多種。可謂「百戲雲集」。
伴隨著天津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逐漸演化成一種獨特的將神祇崇拜、宗教信仰、問醫求子、祈福還願、賽會演劇、男女游觀、會親訪友、社會交往、城鄉商品交換等活動集於一體的廟會形式。 中嶽廟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東4公里處,太室山東南麓黃蓋峰下。每年農歷三月初十和農歷十月初十,這里都要舉行傳統的中嶽廟會。中嶽廟會源於古代統治者對山嶽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嶽廟會進入鼎盛期,中嶽廟會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商品交易場所。
中嶽廟會會期長達10天,人數最多達每天達20萬人次。廟會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習俗,如「拴娃娃」、拜乾爹、摸鐵人等。廟會上還有舞獅子、旱船、高蹺、火龍舞等民間藝術舞蹈表演,還可見到具有濃烈信仰色彩的各種紀念品「吉祥物」,如各種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 中國泰山東岳廟會,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俗、美食、武術、文化、服飾和商品交流活動。泰山東岳廟會的歷史源遠流長。始於唐末,興於宋,鼎盛於明清。唐末,東岳廟會已形成雛形,但活動的內容還僅限於慶賀岱嶽觀神像的落成。到了宋代,東岳廟會變成了慶祝泰山神生日的專題活動。到宋真宗時,東岳廟會被定為慣例,並予以延續。明代又增加了奉祀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內容。相傳碧霞元君的誕辰為陰歷四月十八。與原來慶祝東岳大帝的活動連在一起,遂使東岳廟會的時間更長、規模更大,東岳廟會由此達到了鼎盛時期。
東岳廟會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它集吃、住、行、游、購、娛、宗教文化為一體,內容豐富,是反映泰山以及周邊民俗的萬花筒。從獨具魅力的民間曲藝到令人驚心動魄的游藝競技,從多姿多彩的民間工藝到奧妙無窮的養生之道,東岳廟會可謂包羅萬象。明朝張岱在《岱志》中描述了東岳廟會的熱鬧場面:「斗雞,蹴鞠,走解,說書。相撲台四五、戲台四五。數千人如蜂如蟻,各佔一方,鑼鼓謳唱,相隔甚遠,各不相溷也」。其中,「相撲」也就是打擂,是東岳廟會的重頭戲。提起打擂,人們便自然會想起《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浪子燕青智撲擎天柱任原的精彩場面。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泰山東岳廟會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廟會文化的源頭之一,展現中國民俗文化的大舞台以及世界廟會文化的典型。今天,古老的東岳廟會又被賦予了新內容,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風采,成為泰山旅遊的新亮點。 福建龍岩連城縣羅坊鎮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都要舉辦盛大的「走古事」活動。「走古事」雖是北方「特產」,卻在明朝被常遭旱澇兩災的羅坊鎮百姓引進,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被譽為「山區的狂歡節」。
正月十五,以戲曲裝扮的幾個10歲左右的男孩立於轎台之上,由青壯年抬著,在彩旗、鼓樂隊的簇擁下,先在旱地里奔跑,隨後向村頭的河裡狂奔。誰先到達終點誰就贏,來年就會福氣連連。 馬街位於河南西南部,是伏牛山脈下的一個小村莊。每年正月,來自安徽、河北、山東等地的民間曲藝藝人都會雲集於此,參加在村東的田野上舉行的馬街書會。
正月十一、十二日是書會的前奏,正月十三為正會。這天,藝人們要先到火神廟祭祀火神,然後就各自選定場地,打木樁,掛喇叭,取琴、清嗓、開唱。每年的馬街書會還要把說得最好、書價最高、最受歡迎的藝人,評為當年的「書狀元」。在這里,雖然沒有西方狂歡節的張揚,卻成為傳統文化演繹的獨特狂歡節。 延安地區有趕廟會定親的習俗。定親廟會一般一年舉行兩次,第一次在農歷四月初八,第二次在農歷七月二十二日。
趕廟會時,男女兩家被媒人約到廟會上,男方家要帶上西瓜、蘋果等禮品。兩家人席地而坐,由男方家把帶來的食品擺出來,請女方家人品嘗。大人們談天說地,拉家常。如果男女青年互生愛慕,就會另找僻靜地方談情說愛去了。等談得差不多了,雙方家長會請媒人出面,議訂婚約。 北京的廟會之所以得以流傳,是因為它的存在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廟會的形成發展最初與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廟會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附設一些商業活動。久而久之,廟會主要成了老百姓的購貨市場,以滿足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宗教活動倒是次要的了。老北京「過日子」的家庭主婦們大都不願光顧大街上林立著的大商場和百貨公司,就像買菜到農貿市場一樣,她們到廟市上去買東西。廟會的商販們,也在一個廟會結束前,又把全部家當搬到另一個廟會。因此北京的廟會雖然地方不同,內容卻又大同小異,經常逛廟會者都知道,走到哪裡全都是這些人。
北京的廟宇中,有幾處的宗教活動是極富特色的。如正月初八的弘仁寺、十五日的黃寺、二十三的黑寺、三十日的雍和宮等。
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西城區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於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游覽志》說:「廟市者,以市於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歷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雲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由於廟會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綹之事」,少不了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
隨著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里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
護國寺
護國寺位於北京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北。廟會定在農歷每月七、八兩日。
護國寺廟會上貨攤多,貨物齊,在這里不僅買貨,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雜耍,是吃、穿、用、玩應有盡有。
隆福寺
隆福寺位於北京東城東四牌樓之西,是北京名剎之一,當初廟里的香火十分興旺,是「東西兩廟」之東廟。每旬九、十有廟會。隆福寺廟會的規模居京城廟會之首位。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種多樣,隨季變換,至今這里的小吃店還頗有名氣,保留著一些傳統品種,受到老北京人的歡迎。
解放後政府將各種攤販集中在廟前的大棚內,固定攤位,獨自經營。名曰「東四人民市場」,後改為國營百貨商場。80年代又把前面只有一層的營業大棚拆掉,換了一座高八層的商業大廈,改名為「隆福大廈」,原隆福寺廟的建築已盪然無存。
廠甸
廠甸位於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一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廟會,是老北京春節期間遊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當時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廠甸的。明嘉靖間為了皇宮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東華門、燈市口一帶的燈市部分移到琉璃廠附近。上元節時這時搭棚懸燈,熱鬧非凡。宣武門外是各省會館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於此,暇時多願到琉璃廠逛逛,對促進琉璃廠書肆和文物、南紙店鋪的發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廠甸廟會是由看燈逐漸形成廟會的,從乾隆年間就規模相當可觀了。廟會上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各色貨物五花八門,逛廟會的人是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無論男女老少到廠甸都能各有所獲。今天的廠甸廟會是北京城內唯一的開放式廟會,琉璃廠也被恢復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街。
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西便門外,復興門外白雲路之東。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九日有廟會。以宗教活動為主。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號稱「全真第一叢林」。白雲觀正月開廟的主要活動有山門「摸石猴」,窩風橋上「打金錢眼」,元辰殿十二生肖二十四孝圖前「尋找命星」等等。
龍潭湖廟會
北京春節龍潭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盛會。自1984年開始舉辦以來,已歷經三十一個春秋,成為北京市春節期間一項傳統性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在國內有廣泛的影響,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盛會、交流的平台、人民的節日,進一步展示北京發展活力,彰顯現代化都市文化休閑區的獨特魅力。 江陰的廟會(江陰集場),大多數是因為廟會興起的。據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古時候的寺廟因為要增加人氣,藉此提升寺廟的聲望,選定一個時日,杜撰一個名目。每逢這個節日,就會有全國各地蜂擁而來的信徒們趕來慶祝,有許多老百姓也來湊熱鬧,商販們就抓住商機,這樣就無形中由廟會形成了集場!
過了元宵節,江陰各地就陸續開始集場了!從農歷二月初八到八月二十八,江陰大大小小有40多個集場(廟會) 。 沈陽實勝寺又名皇寺,位於和平區皇寺路206號。創建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沈陽市一座規模較大,歷史較早的喇嘛廟。
寺院坐北朝南,呈長方形,佔地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原有建築,最南東西大道上有一對飛檐斗拱的木牌樓。正南是三楹黃綠琉璃瓦頂山門。門內兩側東為鍾樓,西為鼓樓,中有天王殿,後有大殿。在天王殿和大殿之間,東西都有配殿。在天王殿後兩側各有一座碑亭,內立滿、漢、蒙、回四體文字碑。
皇太極征服蒙古,所得這尊金佛最為重要,可惜於1946年金佛被盜,至今下落不明。解放後,1952年國家撥款對該寺的主要建築進行了維修,1962年1月、1963年9月沈陽市、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先後公布為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寺廟歸佛教協會管理。1985年以來市政府撥款,對山門、大殿和瑪哈噶拉樓進行修復。 台灣的廟會非常之盛,大小廟宇逢神明誕辰、成道日,一年到頭都有不同規模的繞境、進香、刈香等祈福活動。廟會繞境的區域,往往呈現該廟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而分靈廟回祖廟或庄廟前往人群廟進香,則代表不同廟宇的互動關系。
在廟會活動中、除各廟宇神轎外,會有儀仗、藝閣、陣頭,常綿延數公里之長。各藝閣、陣頭除職業表演團體外,仍有相當數量由各地方民眾組織而成。亦有各陣頭資深藝師前往國中、國小、大學或社區傳授宋江陣、十二婆姐、牛犁陣、官將首、八家將等傳統民俗陣頭。
在台灣南部盛行王爺信仰,廟會常結合王船醮儀舉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東港王船祭,南鯤鯓代天府逢王爺誕辰則有連月的進香熱潮。台灣中部則以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最為著名,北部則以艋舺青山王誕辰、霞海城隍廟廟會最為著名。
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華人社區在春節期間均有大型活動,以文藝遊行為主,廟市為輔。文藝表演主要為鑼鼓腰鼓、張燈結綵、舞龍舞獅、古裝遊行等。由於遠離故土,春節這一古老而鼎盛的節日能帶來歸依感,唐人街廟會上的節日氣氛相比大中華顯得更為濃烈。 有人說,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實喜歡喝豆汁的並不局限於民族,也不拘貧富。舊時,有穿戴體統者,如果坐在攤上吃灌腸或羊霜腸,就會被人恥笑,但在攤上喝豆汁則不足為恥。
賣豆汁的照例是從粉房將生豆汁躉來,挑到廟上,就地熬熟。前邊設個長條案,上擺四個大玻璃罩子,一個放辣鹹菜;一個放蘿卜干;一個放芝麻醬燒餅、「馬蹄」(此系另一種形式的燒餅,狀如馬蹄,故名。有椒鹽馬蹄、兩層皮的水馬蹄之分);一個放「小焦圈」的油炸果。案上鋪著雪白桌布,掛著藍布圍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圖案,標出「×記豆汁」字樣。夏天還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經營者通常為一、二人,不停地向遊人喊道:「請吧,您哪!熱燒餅、熱果子,里邊有座兒哪!」 茶湯是炒熟的糜子面,放上紅糖,用滾開的水一沖即成。油茶是用牛油或素油將麵粉炒熟,放上糖,用滾開的水一沖。茶湯和油茶都有所謂「八寶」之說。其實就是加上山楂條、青紅絲、葡萄乾、核桃瓤、瓜子仁等一些果料,使之香甜可口,別有風味。經營此業的多兼營「藕粉」。
經營此業者,通常是設一把紫銅的大茶湯壺,保證隨時有開水可用。 這是新正食品愛窩窩是將蒸熟的江米擀成小餅,包上冰糖渣兒、山楂糕、芝麻、青梅、摶成元宵形,裹上糯米粉,使之不粘在一起。一般有白糖、澄沙、棗泥的數種。為區別起見,上邊都做了紅點記號。廟會上賣愛窩窩的往往也賣元宵、年糕。

G. 地方文化和春節文化

春節文化

春節來歷:
據史書記載,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於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這個儀式雖然是在農歷十一月間,但歷來人們都認為它是新年習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但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乃原自漢武帝定下的歷法

<<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傳說夏朝的春節,是在相當於現在的的二月。西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建議創立了太初歷,把春節定在孟春正月。春節的確定及變遷,也反映了我國天文、歷法的發展和成熟。

農歷元旦,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年前准備:
祭灶
按中國人的習慣,每年一到陰歷十二月(俗稱臘月),就到了准備過年的時候了,特別是臘月二十三要祭灶,「臘月二十三,灶王老爺上西天。」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都要祭灶,人們供灶王已經供了2000多年,傳說灶君老爺是原始社會管理火種的人,也有的說是炎帝、神農、蘇吉利、張子郭等。

給灶王爺上供的目的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而祭灶用的就是關東糖。所以有兒歌唱到:「二十三,糖瓜粘」。有一種說法是:關東糖是粘的,粘住灶君的嘴,上了天就什麼也不說了。或者說他只說好話,甜話了。灶王龕上貼的對聯是:「天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灶的時候還要預備清水、草糧,這是給灶王的馬吃的。過去祭灶的時候不準婦女參加。

過年習俗:
守歲熬年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此時也一定要趕回家團聚。

守歲又稱「熬年」,有這樣一個傳說:

據說,老天爺為了讓天下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就把大門打開,把庫里的金銀財寶灑往人間。那個時辰,遍地金燦燦,銀閃閃,所有的磚頭、瓦塊、石頭都變成金銀了。但是,有一條規矩必須遵守,就是誰都不能貪心,揀到的金銀還一定得放在屋裡,等天亮才能開門。

李家莊有兄弟倆,老大為人尖酸刻薄,愛財如命;老二心地善良,勤勞忠誠。這年三十晚上,弟兄倆都坐在屋裡等著天門開。等啊,等啊,天門老是不開。老大想:我得想個辦法,等天門一開,就能不費力地多弄一些金銀。於是,他將一大堆大石頭和大磨扇都搬到了自己門口,准備天門一開就把這些東西搬進屋裡。老二卻一動也不動地坐著,耐心等待著。

三更時分,天門開了,院子里的磚頭、瓦塊果然都變成了金銀。老二把金銀放進筐里,搬回屋內,關上房門。老大拼出全力,把預先准備好的大塊石頭搬進屋內。他看著這滿屋的金銀,像吃了蜜糖似的甜透了心。他想,從今往後自己就是天下最有錢的人了。他著急地等待天亮,天卻總不亮。他耐不住了,也顧不上「不到天明不開門」的規矩,便開門出去看天。等他回到屋裡時,發現所有金銀又都變成了石頭,他氣得痛哭起來。老二等天大亮才打開門,一筐子金銀財寶把人眼都照花了。

後來,老天爺發現像老大那樣貪財如命的人越來越多,一生氣,就再也不開天門了。但人們為了希望能過幸福富裕的生活,總是存著僥幸的心理,痴心地等待著。雖然等了一年又一年,天門總不見開。但這天晚上,人們還是全家團聚在一起,點上蠟燭,等到天亮。就這樣,慢慢形成了「熬年」的風俗。這種風俗一直傳到現在。

各地習俗:
開封過年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歷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我國民間祭灶節,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說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有的在牌位兩邊對子上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為灶王爺餞行。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開封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開封人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獲,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鍾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干勁。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初一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舊時初二,開封城關四鄉,鞭炮聲、鳴笛聲、哨子聲響成一片,騾馬大車往來穿梭,絡繹不絕。

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過年食品:
年糕
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年糕是過年必備的節日食品,據說是從蘇州傳開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吳國為防敵國進襲,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

這天,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里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沒過多久,國王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饞言,賜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隨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里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著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城磚」,(就是年糕樣子的由來)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稱作年糕了。

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廟會游戲:
廟會由來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里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群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春聯年畫:
年畫
年畫最早起源於門神畫。自漢朝以前就已經有了。晉代的《荊楚歲時記》記載:「貼畫貓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與此相關的還有神荼、郁壘縛鬼的傳說。到了唐代,門神普遍傳為秦叔寶、尉遲敬德的形象。

現在,我們見到的最早的年畫是南宋的《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一般叫它《四美圖》,畫的是王昭君、班姬、綠珠、趙飛燕四大美人。到了明清時期,隨著刻版藝術的發展,年畫藝術也越來越繁榮起來。

由於年畫這一形式的出現,使繪畫開始從書齋廟堂走向平民百姓家。到清朝康熙年以後,年畫的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一些年畫作坊也逐漸擴大,其中最有名的是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河北的武強、山東的濰縣等等。這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著製作年畫的傳統和藝術,在年畫的題材方面除了表現傳統的民間故事之外,增加了許多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容。可以說,作為民間藝術的年畫,早已成為千家萬戶在新春佳節增添節日喜慶的一個重要裝飾。

參考資料:http://www.ccnt.com/news/news_year/view.htm?col=007

外國人與中國人對春節文化的不同看法:
在北京上大學的周吉坐了近30小時的火車來回重慶老家與父母過年。從去年春節到現在,他已經整整一年沒回家了。暑假時,他留在北京勤工儉學。

「但無論如何,春節是一定要回家的,春節應該全家團聚,」他說。

過年期間周吉沒有放焰火,因為市中心禁放。「我還記得小時候放焰火,家人和鄰居們都出來一起看。現在已經很多年沒碰過了。」他們沒有在家吃年夜飯,因為媽媽會很辛苦,爸爸早早地在飯店預訂了一桌。他也不去逛廟會,因為廟會上人太多。「忙了一年,只想好好休息。」

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會興高采烈地過聖誕節、情人節,對於他們,中國傳統的春節的主要內容是回家看看父母。

正因為這樣,許多民俗專家和學者以及一部分中國民眾驚呼:中國的春節要消亡了,我們要保護春節。中國政府去年也宣布,把春節和京劇、針灸、少林功夫等一起定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加強保護。

但是對許多外國人來說,他們似乎並不同意這一觀點。

在美國喬治敦大學學中文的巴西小夥子克里斯蒂安•貝林吉爾說,巴西聖保羅去年舉辦了大規模的春節慶祝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巴西人。

在中國留學的美國人瑞恩•鮑爾說,人們喜歡看遊行、放焰火,盡管他們可能對這些傳統沒有深刻的理解。「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節日的意義,還有為什麼每年都在不同的日子,但不管怎樣,他們還是對這個節日感興趣。」

「人們對中國越來越感興趣,因此全世界每年有越來越多地方舉辦春節慶祝活動,」利用寒假到中國旅遊的貝林吉爾說。活動的內容通常有舞龍,民樂演奏,還有品嘗中國傳統春節美食——年糕。

在舊金山,一家網站公布了由西南航空贊助的2007春節慶典節目單,這個城市還會在春節期間舉辦一年一度的「美國唐人街小姐」評選。此外,由花車、高蹺、樂隊,武術、雜技、舞龍、舞獅及繽紛的焰火組成的新春大遊行也格外熱鬧。

不僅紐約、舊金山、華盛頓這些大城市,甚至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小鎮也有慶祝中國新年的活動,通常由中國文化機構和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團體組織舉辦。

「如果舞龍舞獅已傳到紐西蘭的小鎮,我不認為中國的春節要消亡了,」來自紐西蘭的約翰•邁克唐納對記者說。

克里斯蒂安說:「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感興趣,因為她在經濟、政治各方面都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和藝術遺產以及傳承千百年的獨特傳統,這是一件幸運的事。很多現代中國人卻無暇欣賞自己國家的文化,他們應該感到羞愧。」克里斯蒂安說。

舊金山的愛德溫•楊說他的父母仍然保留著傳統過年的習俗——撣塵、布置屋子、准備年夜飯、拜年和祭祖,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只是在除夕去父母家一起吃頓年夜飯。

「我們不再在大年初一穿新衣服,也不怎麼出去拜年了。」楊說,提到過年的傳統可能會在中國消亡他就有些傷感,「如果在國內都消亡了,怎麼可能在舊金山延續下去呢?」

中國作家馮驥才說,老一輩覺得春節意味著穿新衣、放花炮、年夜飯,但年輕人把春節作為休息或旅遊的好機會。「生活好了,但壓力大了,人們需要在傳統節日里和家人團聚來獲得心靈的慰藉。」

H. 今年春節的廟會都在哪舉辦呀

地壇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地壇公園
內容:仿清祭地表演、民間花會、天橋絕活、雜技曲藝、時裝表演、茶藝
表演、兒童木偶劇等。
門票:6元
電話:64214657
路線:地壇西門:18、27、104、108、113、119、124、201、328、358、407、417(支)、758、803、850、858、912、415、847、849;地鐵
地壇南門:44、62、13、116、406、606、807、地鐵

白雲觀民俗廟會
地點:白雲觀
內容:民俗表演,風味小吃,道教文化等。
門票:10元
電話:63443666

廠甸廟會
地點:北起宣武區南新華街和平門路口,向南經虎坊橋路口至虎坊路文化廣場。
內容:老天橋技藝雜耍、曲藝相聲表演,傳統的獅子、高蹺、民俗彩車展示、舊北京的市井小販、年節的跳財神表演,祥子車、民族婚禮表演和以大糖葫蘆為代表的風味小吃等。
路線:地鐵和平門站、6路、14路、15路、23路、25路、53路、66路、102路、105路、百利寶102、603路等

大觀園紅樓廟會
地點:大觀園公園內
內容:「元妃省親表演」、「紅樓人物游大觀園」、「紅樓游藝」、「訓鳥、斗雞」、「圖書文化園」、「兒童游戲園」、「有獎猜謎」、「千塊奇石展」、「動感電影—太慮幻境」、「巨型剪紙展」、「紅樓文化藝術展」等項活動將盡顯文化廟會的風韻。 在大觀樓新建的中心舞台,演出精彩的京劇、歌舞、雜技,中國傳統服飾表演、紅樓杯票友邀請賽,紅樓杯跤王邀請賽,紅樓杯武術擂台賽,「百家民間特種手工技藝表演」。 而河南的盤鼓、山西的背棍、白洋淀的高蹺、北京的獅子王也將紛紛大展雄風。
門票:15元
路線:56路、59路、122路、721路、800路、939路、937路等大觀園站下車。

龍潭湖廟會
地點:龍潭湖公園
內容:傳統民俗表演、北京龍潭廟會家庭才藝大賽、汽車展 、首屆「家住南城」房展會,中國木偶藝術劇團現場表演、中國民間文化與收藏及裝飾藝術品交流展等活動。首屆「龍潭杯」攀岩大賽和萬人腕力大賽、「鐵騎兵團」極限輪滑表演, 棋類車輪賽,柔道、摔跤、跆拳道等重競技體育項目等待您的參與。
廟會還引進了北京城區規模最大的戶外人工冰雪大世界項目,屆時遊人可以觀冰燈、做冰雕、滑冰車、攀冰岩、練習滑雪、滑冰、打冰球、坐狗拉雪橇、騎雪地摩托車。
東南西北各色小吃也將薈萃龍潭廟會。
路線:8路、35路、41路、60路、116路、807路公共汽車均可到達龍潭公園

東岳廟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朝陽區東岳廟
內容:「福」文化展示是東岳廟的特色,遊客可觀看東岳廟「福」文化展示——走「福」路掛「福」牌、繞「福」樹、畫「福」布,還可觀看民俗展覽《人生禮儀》、《東岳廟歷史展》、《十二生肖——猴》及多種傳統民俗活動。廟會還推出東岳廟道教廟樂演奏、第三屆「東岳廟」杯民族民間體育比賽和工藝品、圖書、小吃售賣等活動。
門票:10元,團體8元
路線:112、109、110、846路、康恩專線神路街下車
自駕車:朝陽門往東500米
電話:65510151、65514148

民族大團結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中華民族園
內容:民族專題展覽、民族工藝表演、民族歌舞活動、民族形象展示、民族知識競猜、民間游藝比賽、民族建築游覽、共跳民族集體舞等項活動,還將有民族服飾、民族飾件、民族地區特產、民族工藝品、民族百貨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貿易,又提供深受京城老百姓喜愛的民族和地方小吃、民族茶飲等。
門票:成人20元/人
路線:特2路、819路、407路北辰路站下車
自駕車:北四環路和中軸路交匯處西側
電話:62063647;62063640;62063646

北京蓮花池廟會
地點:蓮花池公園
內容:本屆廟會以「金猴鬧春歸,歡樂過大年」為主題,為遊人准備了歌舞、戲曲、花會、雜技、游藝、體育、圖書音像、風味小吃、多種展覽等9大類100餘項民間民俗活動。
門票 :5元/人
路線:
南北路線:323、324、300、368、103運通、57、1、4、964、964支、321、309支、339路六里橋北里站下車,向北200米路東蓮花池公園西門入;
東西線路:特7、309、719、620、704、122、38、927、410、715、390、917、340、6、50路六里橋或蓮花池站下車西客站南廣場蓮花池公園東門入
西客站線路:48、937、21、52、47、823、848、320、373、609、特1、387路西客站下車,通過西客站通道,西客站南門出,蓮花池公園東門入。
電話:63466607

北京石景山游樂園第四屆「北京迎春洋廟會」
活動地點: 北京石景山游樂園
內容: 日本扇舞、朝鮮長鼓舞、拉丁舞、俄羅斯歌舞、卡通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埃人等異域風情表演。60多項娛樂項目中又增加了往復式過山車、夏威夷旋、魔怪屋、雲海沖浪、美洲探險等新項目。同時還有洋小吃一條街、傳統小吃一條街和以夢幻歐風商業街為中心的年節時令商業街。
票價: 門票8元 各娛樂項目單收費
電話: 68874060 68862547
路線: 一線地鐵八角游樂園,或乘公交325、327、337、354、385、389、503、620、621、622、728、747、817、921、956、958、959直達

北京八大處公園
地點: 八大處公園各寺廟
內容: 觀佛事、搓龍盆洗、敲鍾祈福等吉祥活動
票價: 成人10元,學生5元
線路:347路、389路、622路、736路、972路、958路八大處公園下車
電話:88964661-2189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兒童廟會
地點: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內容: 卡通大巡遊、「我的生活、我的快樂」家庭攝影活動、「我是卡通人」穿卡通服裝留念活動、「爺爺奶奶是這樣過年的」逛廟會活動、玩具大超市 、全家猜燈謎活動
票價: 2.5元(兒童充汽城項目單收)
線路:乘一線地鐵至玉泉路站或乘 747、728、389、337、373、308、605、958、621直達。
電話:68638071 88681792

紅螺廟會
地點:紅螺寺景區
內容:禮佛拜祖、滄州雜技表演、民間花會表演。貼餅子、菜團子、烤玉米、鐵板燒烤系列、糖炒栗子等各種各樣的小吃以及板栗、核桃、杏仁、西洋參等懷柔土特產品也會使遊客不虛此行,另外還將舉行喇叭溝門綠色食品展賣。
價格:門票30元/人
路線:東直門乘916路公共汽車至懷柔,轉乘小公共至紅螺寺
自駕車:東直門沿101公路至懷柔城區,在由青春路環島北行5公里即到
電話:紅螺寺60681175 60681639 懷柔旅遊咨詢:69659647

中華文化園旅遊文化節暨春節廟會
地點:大興區中華文化園
內容:民俗花會、文藝演出、民間游戲、古風文化樂園、游戲娛樂世界
路線:禮士路乘937西線、公主墳乘944路支線結、922路、967路、905路、423路明春苑下車。
自駕車:南三環玉泉營環島上京開高速路上京良路明春苑出口左轉即到。
電話:61224628 61221946

元宵節燈會
地點:金盞鬱金香花園
內容:逛花燈、猜燈謎有獎比賽,扭秧歌、耍龍舞獅、油畫展,逛小吃街、放爆竹、玩童年游戲
路線:703路快車、908路支線、735路郁到金香花園站下車
自駕車:機場高速公路葦溝出口與東葦路交叉口往南1000米
票價:無花展門票免費,有花展門票15元/人
電話:84327812-3699

I. 北京今年春節哪有廟會

皇家廟會 頤和園:宮廷廟會體驗江南水鄉 蘇州街宮市是全國著名的宮廷廟會,宮市將江南水街、園林美景、皇家文化,以及異彩紛呈的民俗表演與熱烈喜慶的節日布置等眾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再現了清代京都的喜慶、繁榮的景象,同時也讓遊客不出京城就可體驗到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 據介紹,今年的表演更是突出了喜慶的特點,分為民族演出、市民祈福、文化集萃與市井表演,松堂的腰鼓、太平鼓和北宮門的吉祥鼓,將在初一一同奏響。北宮門高蹺,攬濤樓上的京劇,松堂景區的雜技、宮廷舞、宮廷戲法等精妙的民俗表演將讓遊客大飽眼福。 時間:春節宮市為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節目表演時間為2月3日(初一)至2月7日(初五)。 門票:蘇州街10元頤和園20元 天壇公園:祭天樂舞熱烈 祭天儀仗威武 今年春節,天壇公園推出祭天樂舞、祭天儀仗展演。演出陣容包括祭天樂舞239人,祭天儀仗280人,在演出現場和周邊主要道路豎立五彩龍旗、雲旗、刀旗等1500面,懸掛燈籠1000隻。 時間:大年三十至初七 門票:聯票30元 北海公園:「皇帝」巡遊與民同樂 春節期間,「皇帝」和「格格」將駕臨北海,每天巡遊與民同樂。清乾隆時期,皇室每年臘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要在北海舉行盛大的祈福盛典。而當年只有帝王將相擁有的皇家福境,如今敞開大門讓百姓大過福癮。 市民可在北海享受「皇家游園」,其中包括三大看點:首先是大清「皇帝」和「大臣」,每天率領著隨從40餘人在北海巡遊、祈福,為遊客拜年。初一至十五還將舉辦書福、祈福、賜福儀式,為到公園祈福的遊客帶去祝福和「賜品」。同時,經過活動前期選拔出的兩名「格格」,將在皇帝巡遊時陪伴皇帝左右,為遊客表演現代歌舞。並且,春節期間北海將從東門鋪設一條長約千米的寬4米的紅地毯,京城市民可踏上紅地毯,走「星光大道」。 此外,北海還將同時舉辦金屬工藝品展、老北京民俗玩具展、著名漫畫精品展、唐卡展等多項活動。 時間:正月初一至十五 門票:20元 傳統廟會 地壇廟會:四台大戲鬧新春 天橋絕活亮地壇 據介紹,地壇春節文化廟會8天內將奉獻200場精彩演出,屆時將有四台優秀綜藝節目上演,原汁原味的北京老天橋民間民俗藝術,飛刀、飛叉、空竹、古彩戲法、口技、車技、吞鐵球、吞寶劍、輕功、硬功、中幡、摔跤等天橋絕活將連軸亮相,還將展示18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老手藝。廟會期間養生園內將舉辦健康養生講堂,將專程請來一些名醫為大家講授運動養生、飲食養生、起居養生等。 廟會上,除東來順、茶湯李等京城老字型大小外,還能品嘗到來自台灣的美食,台北西門町的阿宗面線、烤香腸、酥炸花枝丸、蚵仔煎…… 時間:大年三十至初七9:00—17:00 門票:團體8元,零售10元 龍潭廟會:中華絕技每日上演 廟會也要低碳 冰雪、公益是龍潭廟會的兩大亮點。據龍潭公園彭愛國主任介紹,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龍潭廟會首次舉辦雪上沖浪、戲雪樂園、雪橇樂園、雪雕觀賞、冰上游樂等冰雪文化嘉年華主題活動,大年初一,由300多名演員組成的花會隊伍,還將走上大街進行走街表演。另外,今年廟會還將再建5座「愛心圖書室」,並為殘聯、婦聯和新疆對口單位預留愛心攤位。今年春節期間,龍潭廟會將首次啟用「一卡通」通道,方便市民刷卡入園,凡通過「一卡通」通道入園遊客,廟會都會拿出0.5元購買碳排放,使龍潭廟會實現「零排放」,龍潭廟會還將在5號線地鐵口有免費接送車。 另外,彭愛國主任介紹,春節期間,在袁督師廟廣場將進行傳統花會表演、中華絕技表演,並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舉辦每日一技展示。廟會還邀請國家隊隊員表演摔跤、柔道、跆拳道、散打等精彩重競技體育項目,邀請國家圍棋隊專業選手與遊客下指導棋,與中國棋院網聯合舉辦中國象棋網路大賽,在中心島文化廣場上設立「世界城市展」展覽和龍潭湖展廳舉辦梅花、蘭花展。 時間: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七 地址:龍潭公園 門票:10元 免費班車地點為地鐵5號線天壇東門站,9:00-16:00; 蓮花池廟會:拜五顯財神 賞水仙雕刻 「過大年、看大戲、摸元寶、投金蟾」,蓮花池廟會邀市民沾財帶福喜過年。本屆廟會的亮點是設立「五顯財神祈福專區」,遊客通過「投金蟾」、「拜財神」、「摸元寶、沾財氣」、「扮財神、福臨門」、「吃福食、聚財源」等各種祈福互動活動,了解我國明代時期五顯財神廟廟會的歷史文化。蓮花池廟會突出蓮花池特色,重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景。廟會期間將在公園內布景模擬荷花,讓遊客冬日欣賞到亭亭玉立、嬌艷多姿的「荷花」。廟會還將打造京城廟會中唯一的水仙雕刻藝術展,展出「喜慶花籃」、「漁翁與金魚」、「茗壺秀色」等百餘件水仙雕刻優秀作品。 時間: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 門票:10元半價5元 大觀園廟會:元妃大觀園省親 紅學迷悟紅樓夢 歷年春節,以紅樓文化為內涵,以「元妃省親」為品牌,大觀園浩浩盪盪的省親隊伍總是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今年春節的「元妃省親」表演把《紅樓夢》書中的故事情節與真實的大觀園園林景觀相結合,藉助春節廟會的人氣,傳遞出古典名著中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全部由志願者組成的表演隊伍,更是凸顯了紅樓廟會的群眾參與性和互動性,為紅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走進大觀園,體驗紅樓夢的機會。 時間: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 寺廟廟會 香山公園:登香爐峰 寫祝福牌 系祈福柱 兔年春節,香山公園將舉辦「兔躍新春·香山登高祈福會」,包括香爐峰「吉祥登高」、碧雲寺「祈福迎春」等活動,將邀請遊客新年登香爐峰,站在台上祈禱祝福,書寫祝福牌,並系在「愛情、事業、健康、財富」祈福柱上,寓意步步登高,福運當頭。 時間:大年三十至初七 票價:10元 八大處公園:掛吉祥燈籠 請如意符 點智慧燈 「登山品茗吃素齋敲鍾進香祈福祥」,八大處公園於大年初一至十五推出「敲新年鍾,祈平安福,健康登西山」活動。春節期間,園內各寺廟推出掛吉祥燈籠、請如意符、點智慧燈、搓「龍洗盆」、打金錢眼、敲吉祥鍾等一系列傳統寺廟祈福活動。 時間:正月初一至十五 門票:成人票10元優惠票5元 洋廟會 石景山游樂園:小吃街吃遍百家中外小吃 今年石景山游樂園「洋廟會」將首次設立「兩條街」:第一條街是由國外經典洋快餐和中國傳統民俗小吃構成的百家千種小吃街;第二條街則由琳琅滿目的百家千種中外時令年貨小商品所構成。還將首次推出歡樂兔、春姑娘系列彩車。洋廟會期間,由春姑娘、歡樂兔彩車等八輛彩車、12個方陣、120名中外演員組成的五洲風情花車行進表演狂歡鬧新春。 時間:正月初一至初七 朝陽公園:春節看原汁原味異域風情 今年的北京朝陽國際風情節邀請了從英國、法國、匈牙利、俄羅斯、希臘、紐西蘭、西班牙、巴西等國70多名藝術家、11個藝術團體參加演出,屆時遊客將能欣賞到原汁原味的異域風情演出和獨特的街頭文化。各國的表演藝術家將在大年初一至初六的幾天中,帶來當地的風情表演。 風情節上,遊客們還可參與彈玻璃球、跳繩、跳房子、拍畫兒等游戲,逛風情一條街。其間還設有國際百姓大舞台、文明魔方大拼比、中外友人K歌賽——百姓K歌大舞台等活動,而美食匯、體驗童趣、Q逗嘉年華等也會讓人樂不停。 時間:正月初一至初六 賞冰玩雪 玉淵潭公園:和喜羊羊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春節期間,以「橙色」冰雪世界為主題的玉淵潭公園冰雪文化活動將讓小朋友樂翻天。 公園工作人員介紹,活動將分為雪上飛碟區、自由活動區、冬景觀賞區等主題區域。其中雪上飛碟區適合各個年齡群體,設多條雪圈滑道,每條滑道長約50米,可單人或多人同時參與。在為兒童量身定做的自由活動區,可以充分調動青少年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裝扮成喜羊羊、美羊羊等卡通形象的工作人員,將與遊客朋友一起開展打雪仗、堆雪人、爬雪山的游戲。遊客還可坐上由波爾山羊拉動的雪橇,感受馳騁北國雪原的風情。 時間:大年三十至十五,每天9:00-17:00 門票:活動期間公園門票2元/人次,冰雪文化活動區域票價20元/人(不含雪具租賃價格)。 地點:公園南門西側原水上樂園。 紫竹院公園:10萬平米冰面上演動感冰上狂歡 紫竹院公園「冰之夢」冰上健身文化活動無疑是一場真正的冰上狂歡,三處湖面共計10萬平方米冰面上,速滑場、練習場、冰球場一應俱全,冰車、冰船及32米長的冰滑梯與人們相約邂逅,冰上的速度和激情,將帶給你一個動感春節。 時間:每日9:00至16:30開放 門票:溜冰場入場票價20元,冰鞋租金10元/2小時 龍慶峽冰燈:看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 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其水源於海坨山東麓,龍慶峽歷年的冰燈有不同的主題,一組組冰燈、彩燈給遊人帶來美的享受,加上聲、光、電的巧妙設計,更使龍慶峽的冰燈藝術充滿魅力。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年年保留,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一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 時間:整個冬季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舊縣鎮古城村 門票:100元 交通: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至延慶縣城下車,再轉乘小公共即到。自駕車上京昌高速路,30.8公里後到達昌平出口,過延慶縣城見路標行駛即到。 轉自: http://wenwen.soso.com/z/q262786374.htm
求採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9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3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2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6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1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2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9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