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對華出口多少美元

紐西蘭對華出口多少美元

發布時間: 2022-04-22 07:51:14

1. 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首個自由貿易區協定是什麼

據中國新浪網報道:4月7日,紐西蘭將完成它經貿歷史上的第四個「中國第一」:第一個與中國完成自由貿易區(FTA)談判的發達國家。 6日,紐西蘭總理克拉克帶領的150人政界、商界代表團已經抵達北京。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和紐西蘭貿易部長菲爾·戈夫(Phil Goff)今天將在北京正式簽署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協定——「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 雙方的FTA談判始於2004年11月,後來歷經15輪磋商,最終在今年完成。紐西蘭此前在經貿方面有三個「中國第一」:第一個完成中國入世雙邊談判的國家,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第一個與中國展開FTA談判的發達國家。 根據紐西蘭發行量最大的《紐西蘭先驅報》(New Zealand Herald)報道,在該FTA實行之後,紐西蘭的對外貿易將增長2.25億美元,同時將在關稅上節省1.2億美元的支出。而隨著FTA的逐漸運行,大部分敏感農產品的關稅將在2020年才全部取消,而紐西蘭的出口商將逐漸獲益。 對中國企業來說,實行中新FTA協定後,對紐西蘭出口產品或者到紐西蘭投資,都將逐步享受更為優惠的關稅或國民待遇,從而降低出口成本。 去年中國出口紐西蘭的主要產品包括電子機器和設備、機械設備、服裝、傢具、玩具、鋼鐵產品等。紐西蘭出口中國的主要產品則包括乳製品、木材、紙漿及其他紙製品和羊毛等。2007年中國紐西蘭貨物貿易總額75.5億新元(約合55.9億美元),同比增長10.4%。中國是紐西蘭第三大貿易夥伴國,是紐西蘭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紐西蘭官方曾預計,雙方FTA的形成將縮小目前的順差,在未來20年紐西蘭對華出口將增長39%,而中國對新出口會增長11%。 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完成FTA談判的發達國家,在外界看來,這個FTA的重要意義還在於會給發達國家傳遞信息,尤其是對中國多次施壓的歐盟與美國貿易官員。 事實上,中國目前還與澳大利亞在進行FTA談判。紐西蘭貿易部長菲爾·戈夫之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有貿易協定,所以如果中澳達成自貿區協定,對紐西蘭反倒更有利。 此次隨克拉克總理一起訪華的紐西蘭企業界代表中有許多是該國著名企業,包括奧康電子有限公司、Provenco公司(寶韻)等。

2. 紐西蘭的經濟狀況

紐西蘭是高收入經濟體,人均名義 國內生產總值(GDP)為 36,254 美元。紐西蘭嚴重依賴國際貿易,特別是農牧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量的50%。使紐西蘭容易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木材是第二大出口產品佔7%。服務業是紐西蘭經濟中占最大比例,其次是製造業和建築業,然後是農業和原材料開采。旅遊業在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2016年為紐西蘭的GDP貢獻了129億紐西蘭元約5.6%,並為紐西蘭勞動力提供了7.5%的支持。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地熱和水力發電)占紐西蘭總能源供應的40.1%。僅地熱發電一項就占紐西蘭能源的22%。紐西蘭的教育體制承襲英國的優良傳統,全國實行統一的教育體系,教育經費開支占政府開支第三位。加之富有創意的改革,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制之一。紐西蘭高等學府擁有優秀的學術教育水平,曾先後培養出4位諾貝爾獎得主。

3. 紐西蘭在中國主要進口什麼產品

  1. 由於出售的農場用途多被改變,其中放牧物業只佔43%,而且多數放牧的是肉用牛羊,乳業農場只佔22%,這一情況導致牛奶價格隨著農場成交量上升而上漲,目前牛奶銷售價格已平均上漲了11%。紐西蘭農民聯合會預計,隨著近年來園藝市場發展興旺,很多交易的農場用於園藝產品生產,這將進一步降低乳製品的供應量。

  2. 紐西蘭農場成交量上升導致乳品價格上漲 根據數據分析顯示,新對外貿易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旺盛的需求,特別是紐西蘭對中國出口的奶粉產品增速明顯,是拉動新貿易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數據顯示,新對華出口奶粉產品為40億新元,占對華出口總額的40%,創歷史最高記錄。新半數出口奶粉產品銷往中國。

  3. 據紐西蘭地產協會統計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紐西蘭共有554個農場出售,同比增長20%。而成交價格則有所下降,每公頃平均成交價格從最高的1.89萬新元下降到1.15萬新元。

  4. 2013年中新兩國雙邊貿易總額為182.19億新元,其中對華出口99.57億新元,同比劇增45.2%;自華進口82.62億新元,同比增長7.1%。按照完整年度計算,中國首次成為紐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取代了澳大利亞自1989年起連續保持23年的地位。同時中國也正式取代澳大利亞首次成為紐西蘭第一大出口市場。

  5. 根據紐西蘭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紐西蘭進出口貿易總額為964億新元,其中出口貿易總額481億新元,同比增長4.4%;進口貿易總額為483億新元,同比增長2.4%

4. 2013年中國、俄羅斯、日本、美國同蒙古國各有多少貿易往來最好有具體數字

沒有找到2013年全年的,手上只有一個2013年前5個月的,還有2010年上半年(比較全)的:

「截至2013年5月,蒙古的對外貿易額約為41.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6億美元,減幅約為5%,其中,進口減少1.8億美元,出口減少5570萬美元。蒙對外貿易年增長率減幅為11%,其中進口增長率減幅17%,出口增長率減幅6%。貿易順差達到825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40萬美元,減幅為13%。

其中,蒙中兩國貿易總額約19.9億美元,占蒙古對外貿易額的49%,蒙俄貿易總額約6010萬美元,佔15%,較去年同期,蒙中貿易額減少10%,蒙俄貿易額減少22%。」

————————————————————————————————————————————

2010年上半年蒙古國與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對外貿易。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26.649億 美元,同比增長61%。出口額13.0867億美元,同比增長71.5%,進口額13.562億美元,同比增長51.9 %,外貿逆差4760萬美元。同比減少63%。蒙古國主要貿易國為中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韓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家。

上半年蒙古國對中國貿易總額14.6185億美元(注:中國海關統計中蒙雙邊貿易額為17億美元,蒙古海關統計中未包括旅貿商品貨值1.29億美元,因中蒙海關統計口徑有所區別,雙方海關統計數據實際相差1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出口11.0219億美元。進口3.5965億美元,蒙古在中蒙貿易中始終保持著順差,貿易順差為7.425億美元。上半年對華貿易額占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55.1%。中國連續十一年成為蒙古最大貿易夥伴國。對華貿易額占蒙古國對亞洲國家貿易總額的85.5%。從蒙古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家進行的貿易來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國家有中國(14.6185億美元)、俄羅斯(5.3245億美元)、加拿大(1.096億美元),與以上3個國家的貿易額占蒙古對外貿易總額的78.9%。其餘117個國家的貿易額占蒙古對外貿易總額的21.1%。貿易額在5000萬--9500萬美元的國家有韓國、美國、日本。貿易額在1000—5000萬美元的國家有德國、法國、新加坡、義大利、烏克蘭、英國、澳大利亞、泰國。蒙古與多數國家間的貿易額維持在100—1000萬美元之間,還有貿易額在100萬美元以下的象徵性貿易夥伴也不少,甚至幾十萬美元的也有。上半年蒙古國與古巴貿易總額只有1.22萬美元。

上半年蒙古國與53個國家進行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額中,84.3%為對中國出口;8.3%為對加拿大出口;2.6%為對俄羅斯出口;1.4%為對韓國出口;0.9%為對德國出口;0.8%為對義大利出口,對以上國家的出口占出口總額的98.3%。在出口總額中銅礦精粉佔29.3%,同比增長4.4個百分點;原煤佔24%,同比增長9.1個百分點;黃金(未加工或半成品)佔8.2%,同比下降13.9個百分點;鐵礦石佔6.3%,同比增長2.4個百分點;原油佔5.9%,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鋅礦石、精粉佔5.2%,同比持平;螢石、精粉佔2.1%,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鉬礦粉佔2%,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梳絨佔1.3%,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其它產品佔15.5%。上半年蒙古國與109個國家進行進口貿易。進口貿易額中,37.5%為俄羅斯進口,同比增長5.3個百分點;26.8%為中國進口,同比增長4.3個百分點;5.8%為美國進口,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5.7%為韓國進口,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5%為日本進口,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2.4%為德國進口,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2%為法國進口,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1.5%為新加坡進口,同比增長0.2%。從以上國家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86.5%。

上半年蒙古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家貿易情況如下:

一、與亞洲貿易夥伴國家貿易總額17.106億美元,出口11.298億美元,進口5.808億美元,順差5.489億美元。其中:

1、對中國貿易總額14.618億美元,出口11.0219億美元,進口3.596億美元,順差7.425美元。

2、對韓國貿易總額9569.36萬美元,出口1834.24萬美元,進口7735.12萬美元,逆差5900.88萬美元。

3、對日本貿易總額6819.76萬美元,出口59.2萬美元,進口6760.56萬美元,逆差6701.36萬美元。

4、對新加坡貿易總額2089.97萬美元,出口13.82萬美元,進口2084.97萬美元。逆差1946.77萬美元。

5、對泰國貿易總額1075.13萬美元,出口110.39萬元,進口964.74萬美元,逆差854.35萬美元。

6、對印度貿易總額772.48萬元,出口33.61萬美元,進口738.87萬美元,逆差738.87萬美元。

7、對越南貿易總額 725.27萬美元,出口279.59萬美元,進口445.66萬美元,逆差166.07萬美元

8、對香港貿易總額 528.82萬美元,出口102.17萬美元,進口426.65萬美元,逆差324.48萬美元。

9、對哈薩克貿易總額327.19萬美元,出口53.61萬美元,進口273.58萬美元,逆差219.97萬美元

10、對伊朗貿易總額85.33萬美元,出口83.39萬美元,進口1.94萬美元,順差81.45萬美元。

二、與歐洲貿易夥伴國家貿易總額7.239億美元,出口6753.75萬美元,進口6.564億美元,逆差5.889億美元。其中:

1、對俄羅斯貿易總額5.424億美元,出口3380.31萬美元,進口5.086億美元,逆差4.747億美元。

2、對德國貿易總額4396.15萬美元,出口1134.51萬美元,進口3261.64萬美元,逆差2127.13萬美元。

3、對法國貿易總額3816.84萬美元,出口1134.64萬美元,進口2682.2萬美元,逆差1547.56萬美元

4、對義大利貿易總額1967.838萬美元,出口1093.48萬美元,進口958.49萬美元,順差134.98萬美元。5、

5、對烏克蘭貿易總額 1709.41美元,出口118.54萬美元,進口1590.87萬美元,逆差1472.32萬美元。

6、對英國貿易總額1426.74億美元,出口544.52萬美元,進口882.22萬美元,逆差337.7萬美元。

7、對瑞士貿易總額229.28萬美元,出口127.55萬美元,進口101.73萬美元,順差25.82萬美元。

三、與美洲貿易夥伴國家貿易總額 2.0998億美元,出口1.108億美元,進口9915.47萬美元,順差1168.92萬美元。其中:

1、對加拿大貿易總額1.093億美元,出口1.080億美元,進口1570.79萬美元,順差9538.84萬美元。

2、對美國貿易總額8100.63萬美元,出口274.72萬美元,進口7825.91萬美元,逆差7551.19萬美元。

3、對墨西哥貿易總額430.56萬美元,出口600美元,進口430.5萬美元,逆差4300萬美元。

4、對阿根廷貿易總額223.35萬美元,無出口,進口223.35萬美元,順差223.35萬美元。

5、對古巴貿易總額1.12萬美元,無出口,進口1.12萬美元,逆差1.12萬美元。

四、與澳洲貿易夥伴國家貿易總額1611.88萬美元,出口5.22萬美元,進口1606.66萬美元,逆差1601.43萬美元。其中:

1、對澳大利亞貿易總額1189.6萬美元,出口5.22萬美元,進口1184.38萬美元,逆差1179.16萬美元。

2、對紐西蘭貿易總額422.38萬美元,出口100美元,進口422.28萬美元,逆差422.27萬美元。

五、與非洲貿易夥伴國家貿易總額414.44萬美元,出口44.1萬美元,進口370.34萬美元,逆差326.24萬美元。其中:

1、對南非貿易總額 338.92萬美元,出口2.71萬美元,進口336.21萬美元,逆差333.5萬美元。

2、對查德貿易總額31.39萬美元,無進口,順差31.39萬美元。

3、對摩納哥貿易總額7.79萬美元,出口6.79萬美元,進口1萬美元。逆差5.79萬美元。

4、對埃及貿易總額18.21萬美元,無出口,進口18.21萬美元。

5. 中國疫情為何對紐西蘭影響這么大中國和紐西蘭的貿易總額究竟有多少

自2018年以來,中國穩居紐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據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統計,2018年中新貨物貿易額1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中方出口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3.2%;中方進口1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8.2%。中方出口產品以電話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傢具為主;進口產品以乳品、原木、羊肉為主。

實際上,當我們成為紐西蘭的最大貿易夥伴的時候,我們的發展也會對紐西蘭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如往年的新年出國游,不少人會選擇溫暖的紐西蘭出遊,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乖乖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讓紐西蘭少賺了一大筆錢……

6. 紐西蘭的出口走向,你了解多少

乳製品,粗羊毛,鹿茸,肉製品等,主要出口到中國的是乳製品。
乳製品仍然是目前紐西蘭對華出口的最大品類,預期今後航空和農業科技等高科技產業將提供更多的出口增長潛力。2013年中國首次超越澳大利亞,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截至 2013年12月31日,紐西蘭當年對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了45.30%,出口額達到99.6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518億元)。今年2月剛剛履職的紐西蘭貿易發展局大中華區總裁高恩(Glen Murphy)在接受商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了上述信息。高恩表示,乳製品仍然是目前紐西蘭對華出口的最大品類,預期今後航空和農業科技等高科技產業將提供更多的出口增長潛力。紐西蘭貿易發展局(NZTE)是紐西蘭政府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管理部門。根據NZTE提供的數據,過去一年,中國超越長期處於第一位的澳大利亞,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出口市場,從出口額計算,同比增幅達到了45.30%。據了解,這一強勁的增勢,與2008年10月1日生效的《中新自由貿易協定》休戚相關。這份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規定,紐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63.6%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中國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進口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數據顯示,協定簽署前的2007年,中國是紐西蘭第三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而僅僅兩年後,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紐西蘭第二大貿易夥伴,至去年更攀升到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7. 紐西蘭國土面積那麼小,為何能成為乳製品出口大國呢

紐西蘭:紐西蘭屬於大洋洲,被稱為「世外桃源」,國家雖小但非常富裕,2019年紐西蘭的人均GDP達到4萬多美元(280000元人民幣)。紐西蘭曾被《每日電訊報》評為世界上最好國家。是紐西蘭第4次贏得全球桂冠。

8. 紐西蘭和中國之間的貿易

據紐西蘭統計局統計,2009年紐西蘭與中國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59.7億美元,下降0.8%。其中,紐西蘭對中國出口22.9億美元,增長29.1%,占紐西蘭出口總額的9.2%,提高3.4個百分點;紐西蘭自中國進口36.9億美元,下降13.2%,占紐西蘭進口總額的15.2%,提高2.1個百分點。新方貿易逆差14億美元,下降43.5%。中國為紐西蘭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動物產品是紐西蘭對中國出口最多的商品,2009年出口8.9億美元,增幅高達51.7%,占紐西蘭對中國出口總額的比重提高至38.9%。木及製品、食品飲料、紡織品及原料等對中國的出口也紛紛提高,2009年出口額達到4.5億美元、2.2億美元和1.5億美元,分別增長87%、51.4%和8.2%;此外,木漿等纖維素漿對中國出口下降22.8%,出口額為1億美元;上述四類商品合計占紐西蘭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0.3%。

機電產品和紡織品及原料是紐西蘭自中國進口的重要商品,2009年進口額分別為13.9億美元和7.1億美元,下降7.5%和10%,合計占紐西蘭自中國進口總額的57%。傢具玩具等雜項製品是自中國進口的第三大類商品,進口額為3.3億美元,下降11.7%;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分居第四和第五大類進口商品,進口額分別為2.3億美元和1.7億美元,下降27.2%和5.4%;上述三類商品合計占紐西蘭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9.8%。在這些產品上,美國、澳大利亞等是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

2010年才過了2個月。。不會那麼快有數據出來的。。年底吧。。統計局就會出數據了。

9. 請教高人給下關於加拿大和紐西蘭的貿易情況和歷史的各種資料萬分感謝。

一、2010年中加雙邊貿易概況

據加拿大統計局統計,2010年加拿大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59.9億美元,增長25.2%。其中,加拿大對中國出口128.7億美元,增長31.7%,佔加拿大出口總額的3.3%,增長0.2個百分點;加拿大自中國進口431.2億美元,增長23.4%,佔加拿大進口總額的11.0%,增長0.2百分點。中國是加拿大最大逆差來源國,逆差為302.5億美元,增長20.1%。中國為加拿大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的進口來源地。

礦產品加拿大對中國出口的第一大類產品,2010年出口額為27.4億美元,增長29.1%,佔加拿大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1.3%。纖維素漿、紙張是加對中國出口的第二大類商品,出口額21.0億美元,增長60.3%,佔加對中國出口總額的16.3%。賤金屬及製品是加對中國出口的第三大類商品,出口額15.4億美元,增長24.8%,佔加對中國出口總額的12.0%。2010年加拿大對中國食品飲料煙草、動植物油脂和木及製品出口額大幅上揚,分別增長449.9%、169.8%和137.9%,其中,食品工業的殘渣及廢料增長849.9%。

加拿大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傢具玩具產品和紡織品及原料,2010年合計進口288.6億美元,佔加拿大自中國進口總額的66.9%。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繼續保持優勢,傢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鞋靴傘等輕工產品分別列加拿大自中國進口大類商品(HS類)的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六位,佔加拿大進口市場的46.0%、40.3%和69.9%,在這些產品上美國、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國是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

二、2010年中新雙邊貿易概況

據紐西蘭統計局統計,2010年紐西蘭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達到83.9億美元,增長36.3%。其中,紐西蘭對中國出口34.9億美元,增長52.5%,占紐西蘭出口總額的11.1%,增加1.9個百分點;紐西蘭自中國進口49億美元,增長26.6%,占紐西蘭進口總額的16%,增加0.9個百分點。新方貿易逆差14.1億美元,下降10.9%。中國為紐西蘭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動物產品是紐西蘭對中國出口最多的商品,2010年出口額大幅增長至16.5億美元,增幅高達85.6%,占紐西蘭對中國出口總額的比重提高至47.3%。對中國木及製品、紡織品及原料、木漿等纖維素漿出口也紛紛提高,出口額達到7.2億美元、2.1億美元和1.6億美元,增長59.7%、41.2%和63.6%;但對中國的食品飲料等出口下降,出口額為1.9億美元,下降14.9%;上述四類商品合計占紐西蘭對中國出口總額的36.9%。

機電產品和紡織品及原料是紐西蘭自中國進口的重要商品,2010年進口額分別為17.7億美元和9億美元,增長23.6%和20.9%,合計占紐西蘭自中國進口總額的54.5%。傢具玩具等雜項製品是第三大類進口商品,進口額為4.4億美元,增長24.2%;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分居第四和第五大類進口商品,進口額分別為3.2億美元和3億美元,增長33.4%和75.9%;上述三類商品合計占紐西蘭自中國進口總額的21.7%。在上述產品上,美國、澳大利亞等是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

10. 日企退出中國後會去什麼國家

一國經濟對出口的依存度高還是低,都是相對而言的。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63個國家中,日本經濟的出口依存程度排第158位,歸根結底是內需型經濟模式。「無對華貿易,日本經濟將破綻」、「中國應貿易制裁日本」等說法都言過其實。反映出對日本經濟真實情況的誤讀,也沒有認清中日經濟高度互補的現實。為防止政治、領土紛爭走向全面沖突,提升經濟合作對政治沖突的抑制力更顯得尤為必要。

上周,一位好友從國內返回東京,聚餐時問及回國感受,他感嘆道,「別提了,國內的人還在熱議釣魚島呢,哪怕是一些有學識、文化的人都覺得,中國要打日本,那就像打著玩兒似的,隨便一捏就把小日本捏死了。很多人陶醉在對日經濟戰的『勝利果實』中,覺得日本嚴重依賴中國,離開了中國,日本經濟就垮了。」
中國國內彌漫的這一氛圍,即使沒回國,筆者也深切地感受得到。隨著中日關系日趨緊張,中國國內不分左右、不分廟堂江湖,各路專家呼籲「對日經濟戰」的聲音不絕於耳,且自告奮勇地出謀劃策,大談該如何打才能確保「擊敵要害、勿傷自己」。
為迫使日本讓步,中國在換屆之後是否會打出「經濟牌」還需要觀察。但至少截至目前來看,政府層面的動作並未過多涉及經濟領域,9月上旬局部地區出現了強化日本產品通關檢查等,但很難稱得上是「經濟制裁」,政府方面也予以否認。
准確地說,所謂「對日經濟戰」的論調基本上仍限於民間,其思維邏輯不外乎,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上升期的中國只要抱定「殺敵一千」的決心,以承受部分損失來換取「讓日本經濟倒退20年」(人民日報語),同時寄望於受損的日本財界向政界施壓。

那麼,甚囂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的所謂「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是否屬實呢?這股在中國悄然興起的論調如同「地球繞著太陽轉」一般不容置疑。當筆者在微博上寫「日本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幾乎可忽略不計」時,認同者只是極少數,這些認同者們也糾結「該如何讓打著雞血、盲目自信心爆棚的國人接受這一事實」。不過,大部分還是質疑聲,而且很多人調侃「博主沒喝醉吧」。
但是,面對毫不懷疑地相信所謂「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論調的人,當筆者詢問「依據是什麼」時,幾乎得不到讓人信服的回答。對方要麼回答不上來,要麼想當然地稱「中國市場這么大」、「在華日企這么多」,有的則直接拿媒體報道的所謂日系企業在華生產、銷售出現減少來說事。一些專家學者回復的答案中,最關鍵的依據也無非是兩條: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出口國、而且有望成為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場。
這些依據自然有一些道理,但恐怕忽略了一點:若因為「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出口國,且有望成日本最大海外市場」,就推導出「日本經濟嚴重依賴中國」這一結論的話,恐怕需要一個基本的事實前提,即日本經濟嚴重依賴出口或外部市場,換句話說,日本是所謂的「貿易立國」或「外向型經濟」。

那麼,日本是「貿易立國」嗎?日本經濟對出口或外部市場的依賴度到底有多高?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國就存在一種解讀,把日本的經濟崛起歸結為「貿易立國」路線的成功,這一觀點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但其實存在認知誤區。
中日兩國的經濟崛起之路極為不同,日本在經濟崛起過程中,有三大中國崛起沒有的成績——建立了健全的社保制度、培育了成熟的中產階級、造就了扎實的汽車、電子等基礎工業,這些因素註定了日本經濟崛起的動力主要來自個人消費、公共投資及企業設備投資,而絕非出口貿易。
一國經濟對出口的依存度高還是低,都是相對而言的。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是典型的出口型國家,1967年的出口依存度只有11%,如今為50%左右;德國在1970年只有16.4%,如今維持在40%,甚至50%以上;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在1993年達到19.6%,1994年達到21.3%後就一直高於20%,2006年升至最高的39.1%。
反觀日本經濟,從1960年至今,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年是2007年,達17.6%,大部分年份為10%左右,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63個國家中,日本經濟的出口依存程度排第158位。事實上,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0年也公開承認,「日本經濟的出口依存度實際上較低」。
為何日本給外界的印象是「出口型」國家呢?實際上,這一始於1980年代的印象恐怕與當時的特殊背景有關。日本在1980年代前期,出口依存度相對較高(13%-15%),當時盛贊「Japan as No.1」,加上日本GDP基數龐大導致日本的出口額顯得很大,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也非今日可比,且與歐美等國存在巨大順差,以致貿易摩擦不斷。而且,日本的出口業多為大型跨國企業壟斷,其動向分外惹人關注。
但事實上,日本根本就算不上是「出口依賴型」經濟體,而是與美國相同,歸根結底是內需型經濟模式。「無對華貿易,日本經濟將破綻」、「中國應貿易制裁日本」等說法都言過其實。

那麼,被反復引述的所謂「日本對華貿易依存度達20%,中國對日本只有9%,日本對中國依賴性更高」的說法是否正確呢?
不妨看下最新的2011年度中日貿易統計。數據顯示,日本2011年對華貿易總額為3449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14.3%,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占日本對外貿易總量的20.6%。其中,對華進口為1834億美元,同比增加20%,占其進口總量的21.5%;對華出口為1615億美元,同比增加8.3%,占其出口總量的19.7%,對華貿易為赤字。但鑒於日本對華貿易有一部分經由香港,若一並算入的話,日本2011年對華貿易約黑字111.7億美元。
這些數據顯示,「日本對華貿易依存度達20%」的說法大致屬實,但由此得出「日本對中國依賴性更高」的結論還為時過早。主要原因在於兩國經濟的貿易依存度相差巨大。從兩國貿易對各自GDP的影響來看,結論絕非「20%」和「9%」這般懸殊。2011年中日貿易額(3449億美元)只佔日本GDP(6.53萬億美元)的5.28%,佔中國GDP(7.49億美元)的4.6%,日本對華出口(1615億美元)約占日本GDP的2.47%,中國對日出口(1834億美元)則佔中國GDP的2.45%。可以說,向對方國家的出口,對本國GDP的貢獻度大致相同,極端點說,若雙方停止貿易往來,對彼此經濟的打擊基本上一樣大,甚至是中國遭受的影響會更大,原因就在於中日兩國的貿易構成大為不同。
日本對華出口以成品或半成品為主,對華出口品中過半數(約52%)為協助生產其他產品、服務的「資本財」(Capital Goods),而非「消費財」(Consumer Goods)。在2011年的對華出口中約70%為會直接影響中國製造業正常運營的機械和零部件,代替性相對不高,有些核心部件甚至根本無替代品,中國面向歐美的出口品中,實際上很大部分需要藉助從日本進口的中間產品或部件才能完成整個製造生產。
中國對日出口仍主要為原料或生活類初級品,生活類初級品的替代性不言而喻,即使在原料進口方面,日本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也遠沒有媒體宣傳得那麼大,占日本原料進口最大比重的是中東地區,而非中國。包括稀土在內,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其實是短期的,長遠來看遠沒有媒體渲染得那麼嚴重,更何況就連稀土在內,中國都無法做到長期禁運,中國若對稀土長期禁運,日本若無法短期內保證稀土供應,勢必造成日本國內精密部件生產不足,而這勢必將影響含中國在內的中下游生產鏈(註:稀土問題比較復雜,另撰文分析)。
靠「日本對華貿易依存度達20%、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對日貿易依存度只有9%,日本只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國」這樣過於簡單的表面邏輯,並不能反映復雜的中日貿易實情,及其對彼此經濟的影響。

那麼,中國媒體所謂的「若離開了中國市場,日本經濟將難以自立」,屬實嗎?
首先看下日本在華企業數。對此,中國媒體的報道在數據上是混亂的,2萬家、3萬家、5萬家等說法不一。擁有亞洲最大企業資信資料庫的日本帝國數據銀行(TDB)9月27日發布的統計顯示,截止8月底,進駐中國市場的日企總數為14394家,其中製造業居首位,共5951家,其次為批發業,共5057家,這些企業構成了日本對華投資的主體。
日本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國,中國則是日本第三大投資對象國。日本JETRO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對華直接投資余額從1999年至今一直處於增長中,截至2011年末約為834億美元,這一數額不可謂不龐大。但是,如果做下比較便知,這實際上與日本對荷蘭的直接投資余額(849.5億美元)大抵相當,是日本對亞洲直接投資余額的32%、對美直接投資余額(2755億美元)的30%、海外直接投資總余額(9647億美元)的8.6%、日本GDP的1%。極端點說,拋開波及效應和中國的損失不談,即使日本一夜之間喪失在華全部投資,日本約1%的GDP直接受影響。
其次,媒體對日系企業受損的計算嚴重失切。比如有報道稱,以日產汽車等為首的日系汽車廠商在「918」期間的停產損失約為2.5億美元,其計算方式是停產造成減產1.4萬輛,日系品牌車平均每輛1.8萬美元(1.4×1.8=2.52)。這種計算簡單但粗早,因為忽略了這些打著「日系品牌」的汽車實際上多為「中國製造」,而且中日汽車領域的合資多為五五對半出資,因產量和銷售減少造成的損失,中方企業一樣承受損失,而由此造成的稅收減少更多地轉嫁到了中國身上。中方企業承受的壓力和損失之所以沒有表面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缺乏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日媒會大加報道日企的受損,中方企業的受損卻無人關注,在敏感的民粹情緒面前,中方企業才是真正的「啞巴吃黃連」。
對日企而言,中國市場是一塊骨頭,既是骨頭就需要啃,而不是放在嘴裡嚼一下就能吃的,能啃得了骨頭就自然能吃得了肉。日本中央大學戰略經營研究科教授服部健治在4日的日本華人教授會議上稱,「日企應兼及進軍其他市場,但無法在中國市場上成功的企業,去別的市場也不能成功。在艱難的中國市場上經受酸甜苦辣是積累海外市場經驗的捷徑。」他預測,「截止2013年底,日企轉向他國的可能性比較低,但2014年將迎來經營大轉換,日企在維持在華業務現狀的前提下,會大舉開始進入擁有5億人口的東南亞、12億人口的印度,以及巴西和俄羅斯等市場」。
中國無疑是日企重要的海外市場,但若過高評估這一重要性的程度,甚至拔高認為「離開中國市場日企無法存活」,那就未免言過其實。
總體上講,在經濟抵制問題上,中日的看法截然相反。中國認為日本將受嚴重打擊,日本則認為中國受損更大。日本拓殖大學教授朱炎曾總結稱,「日本實際的反應與中國的想法存在錯位。在華日企遭受一些損失,對日本整體經濟的影響實際上並不大。日本國內認為,這些企業多為現地生產,而且這么多年已獲利甚豐,因此並不持同情態度。與過去財界被譽為『經濟內閣』時代比,日企的話語權已大大削弱。日本相信中方在得不償失的情況下只能主動放棄反制。」
筆者認為,討論所謂的「經濟戰」、以及「哪方受損更大」,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理解全球化時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實態,更沒有認清中日經濟仍具有極強的互補性這一基本事實。在中日兩國仍存在短期無法解決的政治、歷史、領土等問題的情況下,為防止政治紛爭走向全面沖突,提升經濟對政治的抑制力更顯得尤為必要。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9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3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2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6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1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3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2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9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