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多少人獲諾獎

紐西蘭多少人獲諾獎

發布時間: 2022-05-28 08:31:59

① 世界上有多少人奪得過諾貝爾獎

1901年萊涅·蘇利-普呂多姆(法國) 1902年狄奧多·蒙森(德國) 1903年比昂斯騰·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萊德里克·米斯特拉爾(法國),何塞·德·埃切加萊·伊·埃伊薩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 1906年吉奧修·卡爾杜齊(義大利) 1907年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英國) 1908年魯道夫·克利斯托夫·奧伊肯(德國) 1909年塞爾瑪·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爾·海澤(德國)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時)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國) 1913年拉賓德拉納斯·泰戈爾(印度) 1914年(未頒獎) 1915年羅曼·羅蘭(法國) 1916年卡爾·古斯塔夫·魏爾納·馮·海頓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爾·阿道爾夫·吉勒魯普(丹麥),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麥) 1918年(未頒獎) 1919年卡爾·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漢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爾·法郎士(法國) 1922年哈辛托·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葉芝(愛爾蘭) 1924年烏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萊蒙特(波蘭) 1925年喬治·蕭伯納(英國) 1926年格拉齊婭·黛萊達(義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國) 1928年西格里德·溫賽特(挪威) 1929年托馬斯·曼(德國) 1930年亨利·辛克萊·路易斯(美國) 1931年埃里克·阿克賽爾·卡爾費爾德(瑞典) 1932年約翰·高爾斯華綏(英國) 1933年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俄國) 1934年路易吉·皮蘭德婁(義大利) 1935年(未頒獎) 1936年尤金·奧尼爾(美國) 1937年羅傑·馬丁·杜·加爾(法國) 1938年賽珍珠(美國) 1939年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芬蘭) 1940年--1943年(未頒獎) 1944年約翰尼斯·維爾內姆·延森(丹麥) 1954年加·米斯特拉爾(智利) 1946年赫爾曼·黑塞(瑞士) 1947年安德烈·紀德(法國) 1948年托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國) 1949年威廉·福克納(美國) 1950年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英國) 1951年帕爾·法比安·拉格爾克維斯特(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法國) 1953年溫斯頓·羅納德·史本斯·邱吉爾(英國) 1954年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國) 1955年哈爾多爾·基里揚·拉克斯內斯(冰島)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內斯(西班牙) 1957年阿爾伯特·加繆(法國) 1958年鮑里斯·列昂尼德維奇·帕斯捷爾納克(蘇聯) 1959年薩爾瓦多·誇西莫多(義大利) 1960年聖瓊·佩斯(法國) 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 1962年約翰·斯坦貝克(美國) 1963年喬治·塞菲里斯(希臘) 1964年讓·保羅·薩特(法國) 1965年米哈依爾·亞歷山德洛維奇·肖洛霍夫(蘇聯) 1966年撒繆爾·約瑟夫·阿格農(以色列),奈麗·萊歐涅·薩克斯(瑞典) 1967年米格爾·安格爾·阿斯圖里亞斯(瓜地馬拉) 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 1969年薩繆爾·貝克特(愛爾蘭) 1970年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蘇聯) 1971年巴勃羅·聶魯達(智利) 1972年海因利希·伯爾(德國) 1973年帕特里克·維克多·馬丁達爾·懷特(澳大利亞) 1974年伊凡·奧洛夫·渥諾·強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馬丁松(瑞典) 1975年尤金尼奧·蒙塔萊(義大利) 1976年索爾·貝婁(美國) 1977年維森特·阿萊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 1978年以撒·巴什維斯·辛格(美國) 1979年奧迪塞烏斯·埃利蒂斯(希臘)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蘭) 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蒂(英國) 1982年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 1983年威廉·戈爾丁(英國) 1984年雅羅斯拉夫·塞費爾特(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克勞德·西蒙(法國) 1986年沃爾·索因卡(奈及利亞) 1987年約瑟夫·亞歷山德洛維奇·布羅斯基(俄國--美國) 1988年納吉布·馬哈福茲(埃及)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 1990年奧克塔維奧·帕斯(墨西哥) 1991年納丁·戈迪默(南非) 1992年德列克·沃爾科特(特里尼達) 1993年托尼·莫里森(美國) 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 1995年顯默斯·希尼(愛爾蘭) 1996年維斯拉瓦·希姆博斯卡(波蘭) 1997年達里奧·福(義大利) 1998年霍塞·薩拉馬戈(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德國) 按照這份名單,我們看看各國得獎狀況: 法國12人 美國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羅斯基) 英國6人 德國、瑞典各7人 義大利、西班牙各6人 俄國5人(包括布羅斯基) 丹麥、挪威、波蘭、愛爾蘭各3人 瑞士、智利、希臘、日本各2人 6個月前 - 檢舉

② 誰獲得過諾貝爾獎

1901-1910
1901年
荷蘭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1902年
德國赫爾曼·費歇爾
合成了糖類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烏斯
提出了電離理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

1904年
英國威廉·拉姆齊爵士
發現了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元素並確定他們在周期表裡的位置。

1905年
德國阿道夫·拜耳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1906年
法國穆瓦桑
研究並分離了氟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1907年
德國愛德華·畢希納
對酶及無細胞發酵等生化反應的研究。

1908年
紐西蘭歐內斯特·盧瑟福爵士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1909年
德國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對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國奧托·瓦拉赫:
在脂環類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國瑪麗亞·居里
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

1912年
法國格利雅
發明了格氏試劑,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法國保羅·薩巴蒂埃
發明了有機化合物的催化加氫的方法,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1913年
瑞士阿爾弗雷德·沃納
對分子內原子成鍵的研究,開創了無機化學研究的新領域。

1914年
美國西奧多·理查茲
精確測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國理查德·威爾施泰特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國弗里茨·哈伯
對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國沃爾特·能斯特
對熱力學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國弗雷德里克·索迪
對放射性物質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國弗朗西斯·阿斯頓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1923年
奧地利弗里茨·普雷格爾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奧地利理查德·席格蒙迪
對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的證明,確立了現代膠體化學的基礎。

1926年
瑞典斯維德伯格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德國海因里希·維蘭德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確定。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對甾類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國亞瑟·哈登和瑞典漢斯·奧伊勒-克爾平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國漢斯.費歇爾
對血紅素和葉綠素等的研究,特別是血紅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國卡爾·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1932年
美國蘭格繆爾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4年
美國哈羅德·尤里
發現了重氫(氘)

1935年
法國弗列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伊倫·約里奧-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蘭Petrus (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
通過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1937年
英國沃爾·霍沃思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羅·卡勒
對類胡蘿卜素,黃素和維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奧地利理查德·庫恩
對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國阿道夫·布特南特
對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奧波德·雷吉卡
對聚亞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發獎。

1941-1950

1941年:未發獎。
1942年:未發獎。
1943年
匈牙利格奧爾格·赫維西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1944年
德國奧托·哈恩
發現重核的裂變

1945年
芬蘭阿圖里·維爾塔南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特別他提出的飼料儲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薩姆納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美國約翰·那斯羅蒲和溫德爾·斯坦利
在生產純酶和病毒蛋白質方面所作的准備工作。

1947年
英國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對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納·蒂塞利烏斯
對電泳現象和對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復雜性質的研究。

1949年
美國威廉·吉奧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0年
德國奧托·狄爾斯和庫爾特·阿爾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1951-1960

1951年:埃德溫·馬蒂松·麥克米倫,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發現了超鈾元素

1952年:阿切爾·約翰·波特·馬丁,理查德·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對色譜的研究和發現

1953年:赫爾曼·施陶丁格
對高分子研究以及確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萊納斯·鮑林
化學鍵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維格諾德
對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爾·諾曼·欣謝爾伍德爵士,尼科萊·尼古拉耶維奇·謝苗諾夫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1957年:亞歷山大·羅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的結構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質,特別是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爾溫·卡爾文
研究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馬克斯·佩魯茨,,約翰·肯德魯
研究了肌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卡爾·齊格勒,居里奧·納塔
對聚合物的研究,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研究

1964年: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國)
通過X射線在晶體學上確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1965年: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機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羅伯特·馬利肯
在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羅納德·喬治·雷福德·諾里奇, 喬治·波特
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薩格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薩格倒易關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頓,奧德·哈塞爾
發展了以三級結構為基礎的構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費德里克·勒盧瓦爾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爾茨伯格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爾·安芬森,斯坦福·穆爾,威廉·霍華德·斯坦因
前者:對核糖核酸結構的研究,後兩位:對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奧托·費歇爾,傑弗里·威爾金森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羅·約翰·弗洛里
在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大分子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研究

1975年:約翰·沃爾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爾·普萊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後者: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亞·普里高津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貢獻

1978年:彼得·米切爾
為化學滲透理論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喬治·維蒂希
將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於有機合成之中

1980年:保羅·伯格, 沃特·吉爾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吉爾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謙一, 羅德·霍夫曼
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1982年:艾倫·克盧格
通過晶體的電子顯微術在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方面的貢獻

1983年:亨利·陶布
對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機理的研究

1984年: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開發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傑羅姆·卡爾勒
在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方法上的貢獻

1986年:達德利·赫施巴赫, 李遠哲, 約翰·波拉尼
他們對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研究

1987年:唐納德·克拉姆, 讓-馬里·萊恩, 查爾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對結構有高選擇性的分子

1988年:約翰·戴森霍爾, 羅伯特·胡貝爾, 哈特姆特·米歇爾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維結構的確定

1989年:西德尼·奧特曼, 托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質的發現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
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
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
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 邁克爾·史密斯
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
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 馬里奧·莫利納, 弗蘭克·羅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 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博士, 理查德·斯莫利
他們發現了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 約翰·沃克爾,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爾: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斯科:離子傳輸酶的發現, 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約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後者: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
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00年:艾倫·黑格,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 白川英樹
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紀

2001-2010

2001年:威廉·諾爾斯, 野依良治, 卡爾·巴里·夏普雷斯
諾爾斯和野依: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羅德里克·麥金農
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
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伊夫·肖萬、羅伯特·格拉布斯、理查德·施羅克
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③ 列出歷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歷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1901-1910
1901年
荷蘭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1902年
德國赫爾曼·費歇爾
合成了糖類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烏斯
提出了電離理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

1904年
英國威廉·拉姆齊爵士
發現了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元素並確定他們在周期表裡的位置。

1905年
德國阿道夫·拜耳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1906年
法國穆瓦桑
研究並分離了氟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1907年
德國愛德華·畢希納
對酶及無細胞發酵等生化反應的研究。

1908年
紐西蘭歐內斯特·盧瑟福爵士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1909年
德國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對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國奧托·瓦拉赫:
在脂環類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國瑪麗亞·居里
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

1912年
法國格利雅
發明了格氏試劑,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法國保羅·薩巴蒂埃
發明了有機化合物的催化加氫的方法,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1913年
瑞士阿爾弗雷德·沃納
對分子內原子成鍵的研究,開創了無機化學研究的新領域。

1914年
美國西奧多·理查茲
精確測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國理查德·威爾施泰特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國弗里茨·哈伯
對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國沃爾特·能斯特
對熱力學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國弗雷德里克·索迪
對放射性物質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國弗朗西斯·阿斯頓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1923年
奧地利弗里茨·普雷格爾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奧地利理查德·席格蒙迪
對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的證明,確立了現代膠體化學的基礎。

1926年
瑞典斯維德伯格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德國海因里希·維蘭德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確定。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對甾類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國亞瑟·哈登和瑞典漢斯·奧伊勒-克爾平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國漢斯.費歇爾
對血紅素和葉綠素等的研究,特別是血紅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國卡爾·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1932年
美國蘭格繆爾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4年
美國哈羅德·尤里
發現了重氫(氘)

1935年
法國弗列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伊倫·約里奧-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蘭Petrus (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
通過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1937年
英國沃爾·霍沃思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羅·卡勒
對類胡蘿卜素,黃素和維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奧地利理查德·庫恩
對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國阿道夫·布特南特
對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奧波德·雷吉卡
對聚亞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發獎。

1941-1950

1941年:未發獎。
1942年:未發獎。
1943年
匈牙利格奧爾格·赫維西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1944年
德國奧托·哈恩
發現重核的裂變

1945年
芬蘭阿圖里·維爾塔南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特別他提出的飼料儲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薩姆納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美國約翰·那斯羅蒲和溫德爾·斯坦利
在生產純酶和病毒蛋白質方面所作的准備工作。

1947年
英國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對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納·蒂塞利烏斯
對電泳現象和對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復雜性質的研究。

1949年
美國威廉·吉奧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0年
德國奧托·狄爾斯和庫爾特·阿爾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1951-1960

1951年:埃德溫·馬蒂松·麥克米倫,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發現了超鈾元素

1952年:阿切爾·約翰·波特·馬丁,理查德·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對色譜的研究和發現

1953年:赫爾曼·施陶丁格
對高分子研究以及確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萊納斯·鮑林
化學鍵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維格諾德
對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爾·諾曼·欣謝爾伍德爵士,尼科萊·尼古拉耶維奇·謝苗諾夫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1957年:亞歷山大·羅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的結構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質,特別是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爾溫·卡爾文
研究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馬克斯·佩魯茨,,約翰·肯德魯
研究了肌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卡爾·齊格勒,居里奧·納塔
對聚合物的研究,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研究

1964年: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國)
通過X射線在晶體學上確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1965年: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機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羅伯特·馬利肯
在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羅納德·喬治·雷福德·諾里奇, 喬治·波特
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薩格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薩格倒易關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頓,奧德·哈塞爾
發展了以三級結構為基礎的構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費德里克·勒盧瓦爾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爾茨伯格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爾·安芬森,斯坦福·穆爾,威廉·霍華德·斯坦因
前者:對核糖核酸結構的研究,後兩位:對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奧托·費歇爾,傑弗里·威爾金森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羅·約翰·弗洛里
在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大分子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研究

1975年:約翰·沃爾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爾·普萊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後者: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亞·普里高津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貢獻

1978年:彼得·米切爾
為化學滲透理論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喬治·維蒂希
將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於有機合成之中

1980年:保羅·伯格, 沃特·吉爾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吉爾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謙一, 羅德·霍夫曼
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1982年:艾倫·克盧格
通過晶體的電子顯微術在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方面的貢獻

1983年:亨利·陶布
對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機理的研究

1984年: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開發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傑羅姆·卡爾勒
在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方法上的貢獻

1986年:達德利·赫施巴赫, 李遠哲, 約翰·波拉尼
他們對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研究

1987年:唐納德·克拉姆, 讓-馬里·萊恩, 查爾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對結構有高選擇性的分子

1988年:約翰·戴森霍爾, 羅伯特·胡貝爾, 哈特姆特·米歇爾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維結構的確定

1989年:西德尼·奧特曼, 托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質的發現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
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
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
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 邁克爾·史密斯
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
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 馬里奧·莫利納, 弗蘭克·羅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 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博士, 理查德·斯莫利
他們發現了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 約翰·沃克爾,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爾: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斯科:離子傳輸酶的發現, 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約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後者: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
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00年:艾倫·黑格,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 白川英樹
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紀

2001-2010

2001年:威廉·諾爾斯, 野依良治, 卡爾·巴里·夏普雷斯
諾爾斯和野依: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羅德里克·麥金農
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
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伊夫·肖萬、羅伯特·格拉布斯、理查德·施羅克
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④ 按人口比例,__________是諾貝爾獎獲獎最多的國家

按人口比例,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從1901年諾貝爾獎創立,美國已有279名獲獎者。

1、諾貝爾獎,1901年首次頒發。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2、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每年頒獎一次,每個獎項一般由一人獲得,也有由兩人或以上分享的,還有由機構獲得的。

3、諾貝爾獎分設6個獎項: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4、截止至2018年,總計908個次、27次授予團體榮獲。其中美國是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

⑤ 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是

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Rutherford)英國物理學家。1871年8月30日生於紐西蘭,因研究放射性物質及對原子科學的貢獻,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

蘇格蘭農民的憨厚造就了一代偉人的高尚品德

歐內斯特?盧瑟福祖籍蘇格蘭,祖輩皆務農,1871年8月30日歐內斯特?盧瑟福出生了。盧瑟福兄弟姐妹一共12人,他排行老四。

自然是美麗的,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12個兄弟姐妹的生計全靠父母的勞作。盧瑟福的父親作過車輪工匠、木工和農民,他不停地勞動,再加上母親作小學教師的收入養活這樣一個龐大家族是非常吃力的。盧瑟福的兄弟姐妹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艱難,無需什麼人教育,他們都知道要想生活得好一點就得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需要踏踏實實的做事。春天耕地、播種,秋天收割莊稼都是全家出動:每一個成員都要分提一些責任,盧瑟福通常都去干農場上的一些雜務像劈柴、幫忙擠牛奶以充當差使等。全家人在勞動中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很少發生爭吵,勞動成果作為作家收獲的一部分,誰也不會據為已有。盧瑟福在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養成了相互協作、尊重別人的良好品質。後來盧瑟福成名之後,他的這種品質仍然保留著。他被科學界譽為「從來沒有樹立過一個敵人,也從來沒有失去過一個朋友」的人。在他的助手和學生中,先後諾貝爾獎的竟多達11人。

俄羅斯物理學家、1978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卡皮查,曾在盧瑟福領導下工作了14年。卡皮查是個能幹而很有思想的年輕人,盧瑟福很喜歡這個年輕人,兩人情同父子。盧瑟福專門建立一個叫蒙德的實驗室用於研究強磁場,任命卡皮查為實驗室主任。卡皮查在實驗室的牆上雕了一條大鱷魚,因為卡皮查非常敬重盧瑟福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精神而在英國「鱷魚」一詞,就含有這種意思。在背後卡皮查經常把盧瑟福叫做「鱷魚』,師徒之間就用這種玩笑來表示敬重和親密無間。

但是,1934年秋,卡皮查回國探親時被蘇聯政府留在國內不許他再回英國了。沒有實驗室卡皮查的才能就發揮不出來,一連3年卡皮查無事可做。盧瑟福決心幫助卡皮查,他利用自己的威望說服了蘇、英兩國政府,把蒙德實驗室的全部設備和儀器從英國搬到莫斯科,並派一名得力助手幫助卡皮查安裝。盧瑟福就是這樣幫助別人的。

1937年,盧瑟福去世時,卡皮查萬分悲痛。他在一篇悼念的文章中寫道:「盧瑟福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在他的實驗室中培養出如此眾多傑出物理學家,恐怕沒有一位同時代的科學家能與盧瑟福相比。科學史告訴我們,一位傑出科學家不一定是一位偉人,而一位偉大的導師則必須是偉人。」 而這位偉人的偉大品格就是在紐西蘭的農舍中培育出來的。

父親的心靈手巧,母親的樂觀向上、勤勞、朴實是盧瑟福的榜樣

盧瑟福的父親是一個聰明又肯動腦子的人,他勤奮又有創造性。在開辦亞麻廠時,他試驗用幾種不同的方法浸漬亞麻利用水力去驅動機器,選用本地的優良品種,結果他的產品被認為是紐西蘭最好的一類。他還設計過一些裝置能提高工作效率。

盧瑟福的父親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下,也喜歡動手動腦,顯示出他非同尋常的創造天賦。他家裡有一個用了多年的鍾,經常停下來,很耽誤事,大家都認為無法修理了。但是盧瑟福卻不肯輕易把它丟掉,他把舊鍾拆開,把每一個零件重新調整到位,清理鍾內多年的油泥,重新裝好。結果,不僅修好了,而且還走得很准。 當時照相機還是比較貴重的商品,盧瑟福竟然自己動手製作起來。他買來幾個透鏡,七拼八湊居然製成了一台照相機。他自已拍攝自己沖洗,成了一個小攝影迷。盧瑟福這種自己動手製作、修理的本領,對他後來的科學研究工作極為有用。在很多場合顯得高人一籌。

當盧瑟福遠渡重洋到英國從事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引進成績後,他應邀到英國學術協會作報告,正當他以實驗來證明自己的說法時,儀器突然出了故障。盧瑟福不慌不忙地抬起頭來,對觀眾說:「出了一點小毛病,請大家休息5分鍾,散散步或抽支香煙,你們回來時儀器就可以恢復正常了。」果然幾分鍾後又能看他的實驗了。沒有多年培養起來的動手能力和經驗是很難有這樣的自信心的。當時在場的一位一流物理學家對此頗有感慨:「這位年輕人(指盧瑟福)的前程將是無比遠大的。」

盧瑟福的母親出身於知識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數學家,母親也是一位教師。

作為教師的母親對孩子們的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她的一舉一動始終影響著孩子們的情緒。所以在生活的重負面前,她始終都保持樂觀的母親任勞任怨,以自己對待生活中困難的態度教育孩子們,正是這種行動的教育使得盧瑟福始終保持刻苦學習和熱愛勞動的本色。即使在成名之後,仍然保持著這種純朴的本色。難怪有的記者在采訪他之後稱,盧瑟福除了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之外,其餘的地方和典型的農民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幼年的盧瑟福與他的兄弟姐妹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區別。如果說有什麼不同之處,那就是喜歡思考、喜歡讀書。

在盧瑟福一生中曾起過重要作用的一本書,便是他10歲的時候從他母親那兒得到的、由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巴爾佛?司徒華寫的教科書《物理學入門》,這本書開始把他引上研究科學的道路。這本書不單單給讀者一些知識,為了訓練智力,書中還描述了一系列簡單的實驗過程。盧瑟福為書中的內容所吸引並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即從簡單的實驗中探索出重要的自然規律,這些對盧瑟福一生的研究工作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讀完書之後,盧瑟福將自己的年齡和名字歪歪斜斜地寫在書頁上,那時他差1個月滿11歲,推算起來是1882年7月。盧瑟福的母親一直珍藏著這本教科書,並且常常自豪地捧著這本書向孩子講述當年的故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學入門》一書的作者恰巧是湯姆遜在曼徹斯特時的老師,而湯姆遜又是盧瑟福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的導師。 讀書和思考一直伴隨著盧瑟福一生。他成為一個碩果累累的大科學家之後,仍然很重視讀書和思考。有一天深夜,盧瑟福看到實驗室亮著燈,就推門進去,看見一個學生在那裡,問道:「這么晚了,你還在干什麼?」學生回答說:「我在工作。」當他得知學生從早到晚都在工作時,很不滿意地反問:「那你什麼時間思考問題呢?」

靠獎學金讀書的孩子

盧瑟福5歲時上了泉林村小學,他的母親和外祖母都曾在此任教,後來由於家庭搬遷,他又轉學到福克斯希爾村小學。

盧瑟福的父母很重視子女的教育盡管家庭收入僅夠糊口還是錢供他讀書。為此一家人節衣縮食,在生活上非常刻苦,一直供他念完大學。許多年後,在一個很隆重的宴會上,盧瑟福十分感慨的說:「如果不是我的父親和母親,我永遠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由於家庭的收有限,相當一部分學費要靠自己來解決。上小學的時候,盧瑟福就利用暑假參加勞動。兄弟幾人一個期就賺了13英鎊。這些錢差不多夠一個學期的學費了。盧瑟福深深地理解父母的困難。他知道,要想上學就要靠自己勞動掙錢,後來他聽說學習成績優秀就可以得到獎學金,就更加努力學習。他學習的時候特別專心致志,即使有人用書本敲他的腦袋也不會分散他的注意力。

離開小學之後,盧瑟福大部分的學費要靠獎學金了,他參加了競爭一項州政府獎學金的考試獲得獎學金就可以進入納爾遜學院讀書,可以免交學費並提供食宿,結果盧瑟福以580分(滿分600分)的成績贏得了這項獎學金。在納爾遜學院學習期間,他獲得了很多獎勵並在最後一年獲得進入紐西蘭大學深造的獎學金。在獲獎的10人中,他名列第4名。

進入紐西蘭大學坎特伯雷學院之後,鼎瑟福更加努力學習,他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由於學習成績優秀,大學畢業時盧瑟福獲得了文學學士、理科學士和碩士學位,要想掙錢養家已經是足夠了,但是盧瑟福決心在科學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績。在校學習的時候他已經申請了進入劍橋深造的獎學金,因為該項獎學金是隔年一次的,所以他大學畢業後又在學校里繼續研究一年。 盧瑟福申請的是大英博覽會獎學金,它是由1851年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水晶宮舉辦的國際博覽會所賺來的錢設立的獎學金。這項獎學金的目的是授予學習成績特別出色,具有培養前途的學生,使他們能夠進入久享盛名的英國高等學府深造。凡屬英聯邦國家的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這筆獎學金。

盧瑟福參加了這項考試,結果盧瑟福和一個叫麥克勞林的人都具備了錄取條件,但名額只有一個。基金委員會經過爭論決定把獎學金授予麥克勞林。盧瑟福只好回家等待以後的機會了。 1895年4月的一天,盧瑟福正在菜園里挖馬鈴薯。母親高興地向菜園跑去,手裡拿著電報紙,並在空中不斷搖動,用勁地叫喊:「你取上啦!你取上啦!」盧瑟福不明白母親在干什麼,「誰取上了?取上什麼了?」盧瑟福不解地問道。等他看到了電報才明白,基金委員會改變了主意把這項獎學金授予他了。他立即扔下手中的鐵鍬,高興得跳起來:「這也許是我要挖的最後一個馬鈴薯吧!」

原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麥克勞林已經結婚,而基金會所給的獎學金無論如何也不能養活兩個人,麥克勞林決定留在紐西蘭。

這年9月,盧瑟福籌借了路費,告別了雙親,登上了開往英國的客輪,開始了他獻身科學的航程。

⑥ 哪個國家的人獲諾貝爾獎的人最多

美國佬拿的諾貝爾獎大多是50-,70年末的發現,
那時亞洲國家還是非常貧窮,歐洲國家也飽受二戰影響,元氣未能恢復過來
美國佬於是很容易的出點錢,就能把其他國家的人才搶過去,
加上和俄羅斯佬搞冷戰,所以很捨得在高科技領域上花錢,
正因如此美國佬才能到最多的諾貝爾獎了

亞洲是日本一共得過12個諾貝爾獎 中國華人得6次諾貝爾獎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蘭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的規律
1902年 E.FischerE.費歇爾德國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烏斯瑞典提出電離學說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國發現惰性氣體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國研究有機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國制備單質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納德國發現非細胞發酵現象
1908年 E.Rutherford盧瑟福英國提出放射性元素蛻變理論
1909年 F.W.Ostwald奧斯特瓦爾德德國研究催化、化學平衡、反應速率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國研究脂環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國發現釙和鐳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亞法國發現用鎂做有機反應的試劑(被稱為格式試劑)
P.Sabatier薩巴蒂埃法國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催化氫化反應
1913年 A.Werner維爾納瑞士提出配位化學理論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茲美國精確測定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爾施泰特德國研究植物色素,特別是葉綠素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國發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國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國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並證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頓英國發明質譜儀,用它測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爾奧地利發明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Zsigmondy齊格蒙迪奧地利闡明膠體溶液的多相性,創立膠體化學的現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維德伯格瑞典發明超離心機,用於研究分散體系
1927年 H.Wieland維蘭德德國研究膽酸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國研究膽固醇的組成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國闡明糖的發酵過程以及酶和輔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奧伊勒-凱爾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費歇爾德國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國研究化學上應用的高壓方法
F.Bergius貝吉烏斯德國
1932年 I.Langmuir蘭米爾美國研究表面化學和吸附理論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國發現重氫
1935年 F.Joliot-CurieF.約里奧-居里法國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約里奧-居里法國
1936年 P.Debye德拜荷蘭提出偶極矩概念並利用它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分子結構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國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類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B2的結構
1938年 R.Kuhn庫恩德國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國研究性激素
L.Ruzicka盧齊卡瑞士研究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
1940年 未頒獎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維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蹤法研究化學過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國發現重核裂變現象
1945年 A.Virtanen維爾塔寧芬蘭發明飼料貯藏保鮮法
1946年 J.B.Sumner薩姆納美國分離和提純結晶蛋白質酶
L.H.Northrop諾思羅普美國制備純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W.M.Stanley斯坦利美國
1947年 R.Robinson魯賓遜英國研究生物鹼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電泳和吸附分析,發現血清蛋白的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奧克美國研究超低溫下物質的特性
1950年 O.Diels第爾斯德國發現雙烯合成反應
K.Alder阿爾德

1951年 E.M.McMillan麥克米倫美國 人工合成超鈾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國
1952年 A.Martin馬丁英國 發明分配色譜法
R.Synge辛格英國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國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鮑林美國 闡明化學鍵的本質以解釋復雜分子結構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維尼奧美國 研究生物化學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謝苗諾夫前蘇聯 研究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
C.Hinshelwood欣謝爾伍德美國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國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國 測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發明極譜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國 發明放射性碳素測年法
1961年 M.Calvin開爾文美國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
1962年 M.F.Perutz佩魯茲英國 測定血紅蛋白結構
J.C.Kendrew肯德魯英國
1963年 K.Ziegler齊格勒德國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劑
G.Natta納塔義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劑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國 測定維生素B12等大分子結構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國 人工合成維生素B12、膽固醇、葉綠素等復雜有機物
1966年 R.S.Mulliken馬利肯美國 創立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
1967年 R.G.W.Norrish諾里什英國 發明測定快速反應技術
G.Porter波特英國
M.Eigen艾根德國
1968年 L.Onsager翁薩格美國 創立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理論
1969年 D.H.R.Barton巴頓英國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O.Hassel哈塞爾挪威
1970年 L.F.Leloir萊洛伊爾阿根廷 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譜學,特別是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結構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國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維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和蛋白質的折疊鏈的自然現象
S.Moore莫爾美國
W.H.Stein斯坦美國
1973年 E.O.FischerE.O.費歇爾德國 制備和測定了夾心麵包結構的金屬有機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國 研究長鏈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質與結構的關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國 研究有機分子和酶催化反應的立體休學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從事有機分子及其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國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結構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時 研究熱力學中的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爾英國 研究生物系統中的能量轉移過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國 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維蒂希德國 發現維蒂希重排反應,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國 操縱基因重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爾伯特美國 用化學方法決定脫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國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 創立前線軌道理論
R.Hoffmann霍夫曼美國 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則
1982年 A.Klug克盧格英國 以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質復合體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國 研究金屬配位化合物的電子轉移機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爾德美國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國 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法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J.Karle卡爾勒美國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國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學反應動力學
李遠哲美籍華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國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國 合成能模擬重要生物過程的有機化合物,為超分子化學奠定基礎
J.-M.Lehn萊恩法國
D.Cram克拉姆美國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國
解析了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闡明了其光合作用進行的機制
R.Huber胡伯爾德國
H.Michel米歇爾德國
1989年 S.Altman奧爾特曼美國 發現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國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國 提出有機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發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譜學方法
1992年 R.A.Marcus馬庫斯美國 創立溶液中的電子轉移過程理論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國 發明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發明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技術
1994年 G.A.Olah歐拉美國 研究碳正離子化學
1995年 P.Crutzen克魯岑德國 闡述對臭氧層厚度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M.Molina莫利納美國
F.S.Roweland羅蘭美國
1996年 H.W.Kroto克羅特英國 發現富勒烯
R.F.Curl,Jr.苛爾美國
R.E.Smalley斯莫利美國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國 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J.E.Walker沃克爾英國
J.C.Skou斯科丹麥
1998年 W.Kohn科恩奧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論,開辟處理復雜多電子體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國
1999年 A.Zewail茲韋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閃爍研究化學反應(飛秒化學)
2000年 艾倫·黑格美國 有關導電聚合物的發現
白川英樹日本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美國

⑦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和其基本情況。

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主范霍夫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溶液滲透壓的有關定律。

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荷蘭化學家,他關於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的假說,不僅能夠解釋旋光異構現象,而且還能解釋諸如順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順甲基丁烯二酸和反甲基丁烯二酸等另一類非旋光異構現象。

分子的空間結構假說的誕生,立刻在整個化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些有識之上看到了新假說的深刻含義,紛紛稱贊范霍夫這一創舉。



從1877年之後,范霍夫開始注意研究化學動力學和化學親合力問題。1884年,他出版了《化學動力學研究》一書。書中他不僅闡明了反應速度等化學動力學問題,而且還專門論述了化學平衡理論和以自由能為基礎的親合力理論。

這本書首先著重討論了化學反應速度及其變化規律。他創造性地把反應速度分為單分子、雙分子和多分子反應三種不同類型來研究。其次,范霍夫對於兩個方向相反的反應(即可逆反應)採用了化學平衡的觀點來研究。他首倡以雙箭頭符號來表明化學平衡的動態特性。

最後,他還給化學親合力下了明確的定義,並對它進行了研究。在物理化學領域中,范霍夫重點研究的另一個課題是稀溶液的滲透壓及有關規律。他做了許多關於溶液滲透壓的實驗,提出了一個能普遍適用的滲透壓公式。

PV=iRT i>1

式中P是溶液的滲透壓,V是其體積;R是理想氣體常數,T是溶液的絕對溫度。

范霍夫還證明,對許多物質來說:i值均為1,即滲透壓關系式為PV=RT。同時,他還對此式的應用以及i不等於的體系(電解質溶液)進行了大量研究。范霍夫從化學動力學開始,進而廣泛地研究了熱力學,特別是有關稀溶液的滲透壓問題。

他把化學動力學、熱力學和物理測定統一起來,建立了物理化學的基礎。正如范霍夫在創建立體化學時的遭遇一樣,物理化學的誕生也遇到了不少挫折。

瑞典有一位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名叫斯特萬·阿累尼烏斯。他根據自己對溶液導電性的研究,提出了關於溶液的電離假說。但這一新理論的出現立即遭到國內不少學者的強烈反對。為了尋求理解與支持,阿累尼烏斯把自己的論文寄給范霍夫請求詣正。

想不到身處異國的范霍夫一口氣讀完了論文後,不僅馬上領會了阿累尼烏斯的基本觀點,並且由此受到了極大啟迪。他的腦子豁然開朗:電離作用!對,電離作用!這正是電解質溶液i>=1的原因。范霍夫認為,如果溶液中的電解質確實分解為離子,那麼溶液中的粒子數就會增多。

同樣地,如果是由於粒子撞擊半透膜隔層而引起的滲透壓力,則很容易理解測量壓力為什麼會高於計算壓力值。他把自己的想法寫成論文並寫信告訴了阿累尼烏斯,表示完全贊同電離學說。

范霍夫關於電解質溶液的滲透壓的文章在斯德哥爾摩發表後,引起了德國科學家威廉·奧斯特瓦爾德的極大興趣。幾個月後,他專程來到阿姆斯特丹,同范霍夫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他倆一致認為阿累尼烏斯的電離學說是一種了不起的創造。

奧斯特瓦爾德對范霍夫說:「我認為,這是一個新理論的開端,它將會成為研究溶液特性的基礎。而您本人的研究,將會證實和發展這個理論。」他還倡議道:「事業需要大家更緊密地進行合作,把一切力量都聯合起來。」

當他得知阿累尼烏斯已決定要來阿姆斯特丹同范霍夫一起進行實驗,隨後還要去里加拜訪他時,非常高興。

1887年8月初,他們共同創辦的《物理化學雜志》第一期在萊比錫問世。這標志著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一物理化學的誕生。范霍夫同阿累尼烏斯、奧斯特瓦爾德的友誼與協作,使他們突破了國界和學科的局限,共同為新學科的創立奠基、為新興的基本理論的確立進行了頑強的戰斗。

固此,他們被譽為「物理化學的三劍客」。

范霍夫畢生從事有機立體化學與物理化學的廣泛研究,取得了累累碩果,使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1901年12月10日,他來到斯德哥爾摩,「在瑞典科學院舉行的隆重的授獎儀式上,發表了演講,他著重講到了關於溶液的理論方面的科學成就。

⑧ 急求!!!!!! 各國獲諾貝爾獎數

諾貝爾獎 (Nobel Prize) 創立於1901年,它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因發明硝化甘油引爆劑、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被譽為「炸葯大王」。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的聖雷莫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瑞典議會通過了《頒發諾貝爾獎金章程》,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遺囑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出資增設了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人。該獎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個獎項同時頒發。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全世界為保護環境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這項被稱為綠色諾貝爾獎的「聯合國——地球是一體」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由「地球是一體」協會在聯合國的贊助下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其中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20世紀60年代約為7.5萬美元,80年代約為22萬美元,90年代達到100萬美元左右。2001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5萬美元)。2005年每項貝爾獎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0萬美元)。 諾貝爾遺產到底有多少錢

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鮮花從世界各地空運而來,以表示對知識的尊重。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諾貝爾獎特別是和平獎在評選過程中有時仍受政治等因素影響。

諾貝爾獎評選的全過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沒有復議。在發表最後結果時,也只有獲獎人的姓名和簡要理由。有關評選的記錄和候選人材料等,50年內都不得向外界公開。即使過了這一時限,也僅供研究諾貝爾獎的專業人員查閱。諾貝爾獎各頒獎機構都極為強調其嚴格的獨立性。即便是瑞典和挪威政府,對評選結果也不能施加任何影響。 諾貝爾獎的紕漏

2003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音樂廳內,物理學獎得主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左)接受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頒獎。新華社/法新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1968年又增設了經濟學獎,獎金由瑞典中央銀行提供,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負責評定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首建於1786年,是以維護和發展瑞典文學和文字為宗旨的國家學院。18名終身院士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四公開宣布當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根據古老的傳統,退出文學院的院士名額將不添加,只有在現任院士去世後才增添新的院士。2005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克努茨·安隆德教授在當日出版的《瑞典日報》上撰文宣布退出瑞典文學院,原因是他對文學獎評委會2004年評選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滿。

諾貝爾獎的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這個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和原則為:

——評選過程的第一步是推薦候選人。推薦者必須有一定資格,他們必須是:前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某些國際性會議和組織的成員(和平獎)、各國議會議員和內閣成員(和平獎)。任何人都不能推薦自己為獲獎者。瑞典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推薦候選人工作在每年2月1日前結束,9月份左右推薦人把推薦報告遞交有關評選機構。評選委員會在對候選人的成就進行討論後,於10月中旬公布評選結果。各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對候選人的評審工作都是秘密進行的。

2004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到9月份時,各領域的獲獎人已基本內定,然後由評委會召開大會正式決定。

——10月的第二個星期里,選出本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選舉結果揭曉,立即通知獲獎者。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分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和平獎)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在瑞典,由國王為獲獎者授獎。
諾貝爾獎」對中國,意義何在

據統計,平均一個國家在建國後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中國成立50年了,為何竟沒有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戴上這頂科學皇冠?

1999年,毋國光、陳佳洱、楊福家和朱清時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國需要諾貝爾獎」,緊接著經濟學家何煉成就此也談了自己的意見。如今,「中國需要諾貝爾獎」成了中國人共同的呼聲。

諾貝爾獎對中國科學家的意義有多大?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得獎的意義在於鼓勵大家在基礎研究方面進行原始創新。諾貝爾獎對人類有重要的影響,在這些方面,中國科學家也應該做出應有的貢獻。

趙忠賢院士強調,諾貝爾獎並不是唯一的科學標准,並不能把它當做科學研究的唯一目標。因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規律———必然要進行科學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諾貝爾獎。獲獎並不是一個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認為從事科學研究不得諾貝爾獎不行,這就不對了。

■中國科學家為何沒獲「諾貝爾獎」

中國科技館館長、科學史專家王渝生介紹,中國科學傢具有諾貝爾獎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國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頓———吳有訓效應」、30年代趙忠堯的正負電子湮滅早期實驗、40年代錢三強、何澤慧夫婦的鈾核三分裂的發現、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

不可否認,我國曾多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趙忠賢院士認為,從科技史的角度講,中國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是有原因的。1901年頒發了第一次「諾貝爾獎」,而在1900年的時候,八國聯軍進北京,從此往後的半個世紀,中國都處於戰亂和列強壓迫之中,總體上說,基礎科學研究沒有什麼重大的發展。解放後,在科技上有了很大發展,但改革之前處於封閉的狀態。對我國來說,有很多問題,經濟、科學、國防,這時主要科技成就是「兩彈一氫」的研究,這一領域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但是,畢竟還很少。改革以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又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對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趙忠賢院士認為,建國後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有很多原因,從客觀上講,十年「文革」期間,國際上科技高速發展,而我們對基礎研究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這需要很長時間的恢復和積累;從主觀方面講,我們原始創新型基礎研究比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創新科技強調得不夠。

■百年中國科技史,給人何種啟示

楊振寧教授說,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評選的方法和成績,我不認為是正確的。關於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些方面,中國大陸到現在還沒有人獲諾貝爾獎。這個原因非常簡單。第一是沒有足夠多的經費。今天,不論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學研究,設備是非常貴的。中國現在漸漸上來了,可是與先進國家最好的設備相比還差一截。第二個原因是學術要有傳統。學術傳統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使年輕人知道哪個問題是值得去做的,哪個問題容易有發展前途。中國科學的傳統一時還發展不上來,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趙忠賢院士說,一個實驗室、研究所的學術積累和學術傳統非常重要。要注意積累,發揚傳統,不斷培養年輕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沒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但是索默菲實驗室卻有七個學生都拿到該獎,這就是因為索默菲實驗室的學術傳統影響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積累和傳統方面都做到了,不斷有年輕人發展起來,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創新科技就會出現,有人獲獎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據1996年統計數據,中國科研開發經費只佔GNP的0.5%,相對於發達國家(美國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絕對數量少,如果按人均則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這無疑是嚴重製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大因素。

談及產生差距的原因,我國著名科學家趙紅州教授認為有四點:其一,科學知識積累不夠;其二,科學研究時間不足;其三,缺乏科學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學人才識別和甄選機制。

楊振寧認為,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的落後。但他也逐漸樂觀起來,他認為中國科學家做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級工作的條件正在成熟。他說,兩年前,也就是中國大幅度增加科學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學正教授的年薪,算下來人均還不到2000美元。兩年來我看到政府給他們增加了許多,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我覺得中國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夠得到諾貝爾獎級的工作。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這恐怕已經有300年的歷史,當近代科學興起之後,中國卻出現落後了,而在700年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國科技的興盛與衰落的原因難道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嗎?

趙忠賢院士在談到中國技術史時說:「在文化上,我認為儒家文化抵禦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盡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華,在培養人的修養、為人處世、修身養性方面是先進的。從總體上看,這種文化機制不利於培養標新立異的科技人才。」

■中國科學家要拿到「諾貝爾獎」,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領域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他在訪問中科院物理所時,曾半開玩笑地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講了獲得諾貝爾獎應該具備的三個條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機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趙忠賢院士說,這些方面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很重要。他所說的「努力」,不僅指勤奮,還指要選准方向,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做出原始創新成果。他所說的「機遇」,還包含著所選的工作的意義大不大,有的雖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義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獎;他所說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們常講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人的特點也許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中庸,不太允許標新立異,雖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做起來就困難了。今後我們要學會容忍標新立異,鼓勵不同的學術觀點,同時要有安定、自由的環境和穩定的支持,為科學家創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條件。

真正的科學家的快樂是通過解決一個個科學問題來享受的,雖然他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一些,但他不會要求太奢侈的條件,當前最需要的是穩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熱愛科學、有科研素質的人才從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夠貫徹江總書記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國科學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創新工作,得獎的幾率就會增加。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得「諾貝爾獎」有什麼有利條件

中國農業科學家生物技術研究所劉德虎研究員說: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人才優勢。在國外,幾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華人,甚至一些在國內我都看不上的學生,到了國外,不知怎麼就成了人才了。

中國有人才,這當然是第一要素。楊振寧認為,要說優勢,我認為就是中國具有得這個大獎的人才條件。楊振寧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書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國學生,大家都認為中國學生質量最好,可以說中國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應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發展,中國這樣的人才是不成問題的。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一個好傳統,就是政府對教育非常重視,中國的年輕人非常勤奮。楊振寧認為,過去,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是經濟落後,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本土離諾貝爾獎已不是遙遙無期,而僅一步之遙!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得「諾貝爾獎」有什麼不利因素

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來說拿到國際大獎的不利因素是,中國科學家參與國際活動太少。過去不先進,人家有成見,還需要了解我們。作為基礎研究,與國際接觸、交流,尤其是與世界一流實驗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國際間交流不夠,原因往往是由於經費不足。劉德虎研究員說,一些科學工作者應邀參加國際會議,去前要先寫信給人家,看人家願不願意給你提供來往機票、食宿等經費。這就像「要飯的」一樣,花自己的錢理直氣壯,干嗎不花自己的錢?因為一年一個項目經費只一二十萬元人民幣,你去國外開會,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經費還會有多少呢?按項目進行投資,項目申請必須寫得非常完備,但是作為原始創新科技,又有誰能看得那麼細、看得那麼遠、看得那麼准呢?如果能先寫出結果再進行創新的話,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創新了嗎?

有專家認為,現在有的項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還要避免分散,應該把錢集中在真正獻身科學又有科學素養的人身上,鼓勵他們的好奇心。現在的評估體系不是把資金投資給科學家身上,甚至出現了該拿錢的人拿不到錢的現象;申請專利的體系跟不上,對已有科研成果的保護不力;科研的連續性不夠,不斷地申請,科研過程不斷地被打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中國科學家離「諾貝爾獎」究竟有多遠

中國多少年能夠拿到這個獎?楊振寧說,假如經濟增長快,還不止一個中國人會獲「諾貝爾獎」。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很快,而且中國領導人對科技發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對研究工作的投資也有大幅度的增長。

諾貝爾獎與中國擦肩而過的機會畢竟太少了。趙忠賢院士說,如果對個別事件做估計這很難。但是從整體水平來說,中國要拿諾貝爾獎,需要更多原始性創新科技。

任何一個原始創新科技都不是憑空出來的,不僅需要前人的研究作為基礎,也要不斷地產生新的觀念,不斷進行總結,才能挖掘出來。真能在前沿問題上做出比較深入的研究,會有重大原始性創新發現。

劉德虎研究員認為,關鍵不在於人聰明不聰明,而在於環境怎麼樣,只要科研環境改變了,中國科學家一定能拿到「諾貝爾獎」。最基本的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別人不了解的會了解,有成見的會改變。

■中國哪些科技領域最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

專家認為中國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領域具有問鼎諾獎的水平。丁肇中說,中國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與貢獻是世界一流的,中國高能研究無論理論還是實驗,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進的。他特別談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電工所以及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質的實驗。這一研究一旦獲得突破進展,當然是具有獲諾獎水平的。該實驗設備已於1998年在美國「發現號」太空梭上飛行,獲得了許多數據和成果,這是世界上公認的。而且參與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培養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專家與義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尋找暗物質的研究也備受國際矚目。一旦他們的研究能領先美、日完成,則必獲諾獎。據悉,截至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學領域的科學家。中國是少數建成原子對撞機的國家。在粒子物理學研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紹,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課題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國科學家將獲得不止一項諾貝爾獎。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國人類基因組工程負責人楊煥明博士不止一次說,基因研究不光拼技術,還拼資源,而中國的生物資源豐富。在這片資源的沃土上,隨時可能結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動物所從事的克隆大熊貓胚胎實驗一直令外國科技同行羨慕不已,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實驗材料。在中國,由於生物資源豐富,中國科學家可以做許多外國科學家想做但沒有條件做的研究。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有望形成中國生物科技的異軍突起。楊煥明說,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國已形成了上游基礎性研究與下游功能研究兼備的完整科研隊伍。中國是世界上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僅有的六國之一,發展速度已位於世界前列,從長遠看,中國有追上美、英等國的實力

⑨ 除了居里夫人外,還有誰曾獲得諾貝爾獎

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美國物理學家巴丁因發明世界上第一支晶體管和提出超導微觀理論分獲1956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化學家鮑林因為將量子力學應用於化學領域並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並致力於核武器的國際控制並發起反對核實驗運動而榮獲1954年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

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由於發現胰島素分子結構和確定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及結構而分獲1958和198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01年
荷蘭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1902年
德國赫爾曼·費歇爾
合成了糖類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烏斯
提出了電離理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

1904年
英國威廉·拉姆齊爵士
發現了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元素並確定他們在周期表裡的位置。

1905年
德國阿道夫·拜耳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1906年
法國穆瓦桑
研究並分離了氟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1907年
德國愛德華·畢希納
對酶及無細胞發酵等生化反應的研究。

1908年
紐西蘭歐內斯特·盧瑟福爵士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1909年
德國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對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國奧托·瓦拉赫:
在脂環類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國瑪麗亞·居里
發現了鐳和釙,提純鐳並研究鐳的性質。

1912年
法國格利雅
發明了格氏試劑,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法國保羅·薩巴蒂埃
發明了有機化合物的催化加氫的方法,促進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1913年
瑞士阿爾弗雷德·沃納
對分子內原子成鍵的研究,開創了無機化學研究的新領域。

1914年
美國西奧多·理查茲
精確測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國理查德·威爾施泰特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國弗里茨·哈伯
對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國沃爾特·能斯特
對熱力學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國弗雷德里克·索迪
對放射性物質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國弗朗西斯·阿斯頓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1923年
奧地利弗里茨·普雷格爾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奧地利理查德·席格蒙迪
對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的證明,確立了現代膠體化學的基礎。

1926年
瑞典斯維德伯格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德國海因里希·維蘭德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確定。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對甾類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國亞瑟·哈登和瑞典漢斯·奧伊勒-克爾平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國漢斯.費歇爾
對血紅素和葉綠素等的研究,特別是血紅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國卡爾·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1932年
美國蘭格繆爾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1934年
美國哈羅德·尤里
發現了重氫(氘)

1935年
法國弗列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伊倫·約里奧-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蘭Petrus (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
通過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1937年
英國沃爾·霍沃思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羅·卡勒
對類胡蘿卜素,黃素和維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奧地利理查德·庫恩
對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國阿道夫·布特南特
對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奧波德·雷吉卡
對聚亞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發獎。

1941-1950

1941年:未發獎。
1942年:未發獎。
1943年
匈牙利格奧爾格·赫維西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1944年
德國奧托·哈恩
發現重核的裂變

1945年
芬蘭阿圖里·維爾塔南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特別他提出的飼料儲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薩姆納
發現了酶可以結晶。
美國約翰·那斯羅蒲和溫德爾·斯坦利
在生產純酶和病毒蛋白質方面所作的准備工作。

1947年
英國羅伯特·魯賓遜爵士
對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納·蒂塞利烏斯
對電泳現象和對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復雜性質的研究。

1949年
美國威廉·吉奧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1950年
德國奧托·狄爾斯和庫爾特·阿爾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1951-1960

1951年:埃德溫·馬蒂松·麥克米倫,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發現了超鈾元素

1952年:阿切爾·約翰·波特·馬丁,理查德·勞倫斯·米林頓·辛格
對色譜的研究和發現

1953年:赫爾曼·施陶丁格
對高分子研究以及確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萊納斯·鮑林
化學鍵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維格諾德
對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爾·諾曼·欣謝爾伍德爵士,尼科萊·尼古拉耶維奇·謝苗諾夫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1957年:亞歷山大·羅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的結構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質,特別是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爾溫·卡爾文
研究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馬克斯·佩魯茨,,約翰·肯德魯
研究了肌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卡爾·齊格勒,居里奧·納塔
對聚合物的研究,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研究

1964年: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國)
通過X射線在晶體學上確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1965年: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機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羅伯特·馬利肯
在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羅納德·喬治·雷福德·諾里奇, 喬治·波特
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薩格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薩格倒易關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頓,奧德·哈塞爾
發展了以三級結構為基礎的構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費德里克·勒盧瓦爾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爾茨伯格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爾·安芬森,斯坦福·穆爾,威廉·霍華德·斯坦因
前者:對核糖核酸結構的研究,後兩位:對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奧托·費歇爾,傑弗里·威爾金森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羅·約翰·弗洛里
在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大分子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研究

1975年:約翰·沃爾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爾·普萊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後者: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亞·普里高津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貢獻

1978年:彼得·米切爾
為化學滲透理論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喬治·維蒂希
將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於有機合成之中

1980年:保羅·伯格, 沃特·吉爾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吉爾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謙一, 羅德·霍夫曼
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1982年:艾倫·克盧格
通過晶體的電子顯微術在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方面的貢獻

1983年:亨利·陶布
對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機理的研究

1984年: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
開發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傑羅姆·卡爾勒
在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方法上的貢獻

1986年:達德利·赫施巴赫, 李遠哲, 約翰·波拉尼
他們對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研究

1987年:唐納德·克拉姆, 讓-馬里·萊恩, 查爾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對結構有高選擇性的分子

1988年:約翰·戴森霍爾, 羅伯特·胡貝爾, 哈特姆特·米歇爾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維結構的確定

1989年:西德尼·奧特曼, 托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質的發現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
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
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
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 邁克爾·史密斯
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
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 馬里奧·莫利納, 弗蘭克·羅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 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博士, 理查德·斯莫利
他們發現了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 約翰·沃克爾,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爾: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斯科:離子傳輸酶的發現, 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約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後者: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
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00年:艾倫·黑格,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 白川英樹
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紀

2001-2010

2001年:威廉·諾爾斯, 野依良治, 卡爾·巴里·夏普雷斯
諾爾斯和野依: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 約翰·芬恩, 田中耕一
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羅德里克·麥金農
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歐文·羅斯
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伊夫·肖萬、羅伯特·格拉布斯、理查德·施羅克
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⑩ 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的國籍統計

各國獲獎人數大排名(獲獎者的國籍以他獲獎時的國籍為准,雙重國籍者,亦不重復計算):
A.諾貝爾物理學獎(162人,分屬於16個國家)
1.美國——71人(其中有五位華裔,他們分別是: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
2.德國——21人
3.英國——19人
4.法國——12人
5.俄國——8人
荷蘭——8人
6.瑞典——4人
7.義大利-3人
奧地利-3人
丹麥——3人
日本——3人
8.加拿大-2人
瑞士——2人
9.愛爾蘭-1人
印度——1人(拉曼,1930年)
巴基斯坦——1人(薩拉姆,1979年。他是1984年成立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的主要發起者,該學術機構的首任院長,著名的核物理學家)
B.諾貝爾化學獎(135人,分屬於19個國家)
1.美國--48人(有一位華裔,李遠哲)
2.德國--26人
英國--26人
3.法國--7人
4.瑞士—5人
5.瑞典—4人
6.加拿大-3人
荷蘭——3人
7.奧地利-2人
日本——2人
8.芬蘭,挪威,丹麥,義大利,比利時,俄國,匈牙利,捷克,阿根廷均為1人

C.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72人,分屬於20個國家)
1.美國--85人
2.英國--24人
3.德國--16人
4.法國--8人
瑞典—8人
5.瑞士—6人
6.丹麥—--4人
澳大利亞-4人
7.比利時——3人
8.奧地利-2人
荷蘭-2人
俄國-2人
義大利-2人
9.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南非(歐洲裔科學家)均為1人
D.前述諾貝爾三大科技類獎總排名(469人,分屬於26個國家)
1.美國--204人
2.英國--69人
3.德國--63人
4.法國--27人
5.瑞典—16人
6.荷蘭—13人
瑞士--13人
7.俄國--11人
8.丹麥--8人
9.奧地利-7人
10.義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時--4人
澳大利亞-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蘭,捷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為1人

E.菲爾茲數學獎排名結果(此獎由加拿大數學家、教育家約翰·菲爾茲(1863—1932年)發起倡立,因其高度的嚴肅性與權威性,被公認為「國際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每一次限定在2--4人,並且原則上只授予40歲以下的青年數學家。每位獲獎者獲得1500美圓獎金,獎章上刻有阿基米德的頭像。本獎於1936年在挪威開幕的第10屆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首次頒發,至2000年,累計已有43人獲獎,分屬於9個國家。):
1.美國——16人。丘成桐(1949年—— )在1982年第19屆ICM波蘭華沙大會上成為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華裔第一人。另一名美籍華人陳省身獲得過沃爾夫獎(1983、1984年連續兩屆)。沃爾夫數學獎由美國猶太裔實業家沃爾夫捐資設立,1978年起逐年頒發,其名氣和地位遜色於菲爾茲獎。
2.法國——7人
英國——7人。 1998年,在第23屆ICM德國柏林大會上,45歲的安德魯·懷爾斯憑借1996年破解了著名的費馬大定理的傑出成就而破例獲獎,獲得「特別貢獻獎」。
3.俄國——5人
4.日本——3人
5.比利時—2人
6.德國
義大利
瑞典 均為1人
F.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排名(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全稱應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中央銀行經濟學獎」,獲獎者亦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本獎自1969年起逐年頒發,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至2000年,累計已有46人獲獎,分屬於12個國家):
1.美國——30人
2.英國——4人
3.瑞典——2人
挪威——2人
4.法國、德國、荷蘭、加拿大、奧地利、俄國、印度(森,1998年)、 聖露西亞(W.A.劉易斯,非洲裔經濟學家,1979年)均為1人
G.各國大學獲獎人數前10強(僅限於對諾貝爾三大科技類獎項的獲獎統計。由於某一名獲獎者不同階段可能在不同的學校就學,因此,本統計結果不排除重復計算):
1.劍橋大學——56人(英國)
2.哈佛大學——38人(美國)
3.哥倫比亞大學—32人(美國)
4.芝加哥大學—22人(美國)
5.巴黎大學——19人(法國)
6.牛津大學——18人(英國)
7.加州大學——17人(美國)
8.加州理工學院—16人(美國) 柏林大學——16人(德國)
9.慕尼黑大學—15人(德國)
10.麻省理工學院—13人(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13人(美國)
小計:美國有7所大學入圍、英國有2所大學入圍、德國有2所大學入圍、法國有1所大學入圍。另外,獲獎人數排名在第11—16位(7—12人)的還有15所大學。其中,美國6所,德國2所,法國2所,英國、瑞典、丹麥、奧地利、日本各1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1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0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