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澳大利亞紐西蘭什麼時候建交

澳大利亞紐西蘭什麼時候建交

發布時間: 2022-06-05 13:26:18

⑴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關系怎樣

紐西蘭不是澳洲。

紐西蘭(英語:New Zealand),又譯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南島、北島兩大島嶼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

(1)澳大利亞紐西蘭什麼時候建交擴展閱讀:

一、紐西蘭區域位置

有長白雲之鄉(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譽的紐西蘭屬於大洋洲,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澳大利亞東南方約1600公里處,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新喀里多尼亞、湯加、斐濟。地理坐標在34°~47°S、174°~62°E之間。

紐西蘭國土面積為268680km²(世界國家和地區第75名)。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佔2.1%,國土長1600公里,東西最寬處寬450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

紐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面積75%以上。兩座主要島嶼(南島與北島)面積約為266200km²。

二、澳大利亞區域位置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東部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東北隔珊瑚海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相望,北部隔著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與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相望。

⑵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獨立的歷史

紐西蘭於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紐西蘭5000萬年來一直無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紀,才有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於1642年發現紐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陸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紐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署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 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9世紀8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20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1935年,選出紐西蘭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齣國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大陸」,來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澳大利亞鱷魚的數量基本跟人口齊平,甚至可能比人口還要多。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現在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萬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Botany 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現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編輯本段]聯邦政制 英國人不斷移居後,在澳大利亞逐漸建立起六個各自為政的殖民區(現在成為了澳大利亞六個州,可理解為六個省),繼新南威爾士、塔斯曼尼亞建立殖民區之後,西澳、南澳、維多利亞和昆士蘭四處相繼於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區,到1900年之前,當時的六塊地方使用同樣的貨幣(英鎊與便士),但各自為政,甚至各自發行郵票,彷彿六個國家一般。各殖民區之間和睦相處,聯系也不斷加強,建立統一的聯邦勢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原來的六個殖民區遂成為聯邦下屬的六個州。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總督為其代表,但澳大利亞總督實際上不幹預政府的運作。澳大利亞政府為聯邦制,有六個州及兩個領地(北領地和首都領地),各州設有州長,負責州內事務。澳大利亞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黨派聯盟組成,每屆政府任期三年。內閣是政府的最高決策機關,現共有三十名部長。國家最高的行政領導人是總理。

⑶ 中國與世界大國建交的時間分別是什麽

最新中國與世界各國建交日期(截至2005年10月25日)
塞內加爾2005年10月25日
亞 洲

阿富汗1955年01月20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84年11月01日
阿曼1978年05月25日
亞塞拜然1992年04月02日
巴基斯坦1951年05月21日
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
巴林1989年04月18日
朝鮮1949年10月06日
東帝汶2002年05月20日
菲律賓1975年06月09日
喬治亞1992年06月09日
哈薩克1992年01月03日
韓國1992年08月24日
吉爾吉斯斯坦1992年01月05日
柬埔寨1958年07月19日
卡達1988年07月09日
科威特1971年03月22日
寮國1961年04月25日
黎巴嫩1971年11月09日
馬爾地夫1972年10月14日
馬來西亞1974年05月31日
蒙古1949年10月16日
孟加拉國1975年10月04日
緬甸1950年06月08日
尼泊爾1955年08月01日
日本1972年09月29日
塞普勒斯1971年12月14日
沙烏地阿拉伯1990年07月21日
斯里蘭卡1957年02月07日
塔吉克1992年01月04日
泰國1975年07月01日
土耳其1971年08月04日
土庫曼1992年01月06日
汶萊1991年09月30日
烏茲別克1992年01月03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03日
敘利亞1956年08月01日
亞美尼亞1992年04月06日
葉門1956年09月24日
伊拉克1958年08月25日
伊朗1971年08月16日
以色列1992年01月24日
印度1950年04月01日
印度尼西亞1950年04月13日
約旦1977年04月07日
越南1950年01月18日

非 洲

阿爾及利亞1958年12月20日
埃及1956年05月30日
衣索比亞1970年11月24日
安哥拉1983年01月12日
貝南1964年11月12日
波札那1975年01月06日
蒲隆地1963年12月21日
赤道幾內亞1970年10月15日
多哥1972年09月19日
厄利垂亞1993年05月24日
維德角1976年04月25日
剛果共和國1964年02月22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1961年02月20日
吉布地1979年01月08日
幾內亞1959年10月04日
幾內亞比索1974年03月15日
迦納1960年07月05日
加彭1974年 4月20日
辛巴威1980年04月18日
喀麥隆1971年03月26日
葛摩1975年11月13日
象牙海岸1983年03月02日
肯亞1963年12月14日
賴索托1983年04月30日
利比亞1978年08月09日
盧安達1971年11月12日
馬達加斯加1972年11月06日
馬里1960年10月25日
模里西斯1972年04月15日
茅利塔尼亞1965年07月19日
摩洛哥1958年11月01日
莫三比克1975年06月25日
納米比亞1990年03月22日
南非1998年01月01日
尼日1974年07月20日
奈及利亞1971年02月10日
獅子山1971年07月29日
塞席爾1976年06月30日
蘇丹1959年02月04日
索馬里1960年12月14
坦尚尼亞1964年04月26日
突尼西亞1964年01月10日
烏干達1962年10月18日
尚比亞1964年10月29日
中非1964年09月29日
塞內加爾2005年10月25日
歐 洲

阿爾巴尼亞1949年11月23日
愛爾蘭1979年06月22日
愛沙尼亞1991年09月11日
安道爾1994年06月29日
奧地利1971年05月28日
白俄羅斯1992年01月20日
保加利亞1949年10月04日
比利時1971年10月25日
冰島1971年12月08日
波蘭1949年10月07日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995年04月03日
丹麥 1950年05月11日
德國1972年10月11日
俄羅斯(前蘇聯)1949年10月03日
法國1964年01月27日
芬蘭1950年10月28日
荷蘭1972年05月18日
捷克1993年01月01日
克羅埃西亞1992年05月13日
拉脫維亞1991年09月12日
立陶宛1991年09月14日
列支敦斯登1950年09月14日
盧森堡1972年11月16日
羅馬尼亞1949年10月05日
馬爾他1972年01月31日
馬其頓1993年10月12日
摩爾多瓦1992年01月30日
塞爾維亞和黑山(前南斯拉夫)1955年01月02日
挪威1954年10月05日
葡萄牙1979年02月08日
瑞典1950年05月09日
瑞士1950年09月14日
聖馬利諾1971年05月06日
斯洛伐克1993年01月01日
斯洛維尼亞1992年05月12日
烏克蘭1992年01月04日
西班牙1973年03月09日
希臘1972年06月05日
匈牙利1949年10月06日
義大利1970年11月06日
英國1972年03月13日

美 洲

阿根廷1972年02月19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1983年01月01日
巴貝多1977年05月30日
巴哈馬1997年05月23日
巴西1974年08月15日
玻利維亞1985年07月09日
多米尼克2004年03月23日
厄瓜多1980年01月02日
哥倫比亞1980年02月07日
古巴1960年09月28日
蓋亞那1972年06月27日
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
美國1979年01月01日
格瑞那達1985年10月01日
秘魯1971年11月02日
墨西哥1972年02月14日
聖露西亞1997年09月01日
蘇利南1976年05月28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74年06月20日
委內瑞拉1974年06月28日
烏拉圭1988年02月03日
牙買加1972年11月21日
智利1970年12月15日

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

澳大利亞1972年12月21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1976年10月12日
斐濟1975年11月05日
吉里巴斯1980年06月25日
庫克群島1997年07月25日
諾魯2002年07月21日
密克羅尼西亞1989年09月11日
薩摩亞1975年11月06日
湯加1998年11月02日
萬那杜1982年03月26日
紐西蘭1972年12月22日

⑷ 誰有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建交時間表

最新中國與世界各國建交日期(截至2005年10月25日)
塞內加爾2005年10月25日
亞 洲

阿富汗1955年01月20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84年11月01日
阿曼1978年05月25日
亞塞拜然1992年04月02日
巴基斯坦1951年05月21日
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
巴林1989年04月18日
朝鮮1949年10月06日
東帝汶2002年05月20日
菲律賓1975年06月09日
喬治亞1992年06月09日
哈薩克1992年01月03日
韓國1992年08月24日
吉爾吉斯斯坦1992年01月05日
柬埔寨1958年07月19日
卡達1988年07月09日
科威特1971年03月22日
寮國1961年04月25日
黎巴嫩1971年11月09日
馬爾地夫1972年10月14日
馬來西亞1974年05月31日
蒙古1949年10月16日
孟加拉國1975年10月04日
緬甸1950年06月08日
尼泊爾1955年08月01日
日本1972年09月29日
塞普勒斯1971年12月14日
沙烏地阿拉伯1990年07月21日
斯里蘭卡1957年02月07日
塔吉克1992年01月04日
泰國1975年07月01日
土耳其1971年08月04日
土庫曼1992年01月06日
汶萊1991年09月30日
烏茲別克1992年01月03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03日
敘利亞1956年08月01日
亞美尼亞1992年04月06日
葉門1956年09月24日
伊拉克1958年08月25日
伊朗1971年08月16日
以色列1992年01月24日
印度1950年04月01日
印度尼西亞1950年04月13日
約旦1977年04月07日
越南1950年01月18日

非 洲

阿爾及利亞1958年12月20日
埃及1956年05月30日
衣索比亞1970年11月24日
安哥拉1983年01月12日
貝南1964年11月12日
波札那1975年01月06日
蒲隆地1963年12月21日
赤道幾內亞1970年10月15日
多哥1972年09月19日
厄利垂亞1993年05月24日
維德角1976年04月25日
剛果共和國1964年02月22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1961年02月20日
吉布地1979年01月08日
幾內亞1959年10月04日
幾內亞比索1974年03月15日
迦納1960年07月05日
加彭1974年 4月20日
辛巴威1980年04月18日
喀麥隆1971年03月26日
葛摩1975年11月13日
象牙海岸1983年03月02日
肯亞1963年12月14日
賴索托1983年04月30日
利比亞1978年08月09日
盧安達1971年11月12日
馬達加斯加1972年11月06日
馬里1960年10月25日
模里西斯1972年04月15日
茅利塔尼亞1965年07月19日
摩洛哥1958年11月01日
莫三比克1975年06月25日
納米比亞1990年03月22日
南非1998年01月01日
尼日1974年07月20日
奈及利亞1971年02月10日
獅子山1971年07月29日
塞席爾1976年06月30日
蘇丹1959年02月04日
索馬里1960年12月14
坦尚尼亞1964年04月26日
突尼西亞1964年01月10日
烏干達1962年10月18日
尚比亞1964年10月29日
中非1964年09月29日
塞內加爾2005年10月25日
歐 洲

阿爾巴尼亞1949年11月23日
愛爾蘭1979年06月22日
愛沙尼亞1991年09月11日
安道爾1994年06月29日
奧地利1971年05月28日
白俄羅斯1992年01月20日
保加利亞1949年10月04日
比利時1971年10月25日
冰島1971年12月08日
波蘭1949年10月07日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995年04月03日
丹麥 1950年05月11日
德國1972年10月11日
俄羅斯(前蘇聯)1949年10月03日
法國1964年01月27日
芬蘭1950年10月28日
荷蘭1972年05月18日
捷克1993年01月01日
克羅埃西亞1992年05月13日
拉脫維亞1991年09月12日
立陶宛1991年09月14日
列支敦斯登1950年09月14日
盧森堡1972年11月16日
羅馬尼亞1949年10月05日
馬爾他1972年01月31日
馬其頓1993年10月12日
摩爾多瓦1992年01月30日
塞爾維亞和黑山(前南斯拉夫)1955年01月02日
挪威1954年10月05日
葡萄牙1979年02月08日
瑞典1950年05月09日
瑞士1950年09月14日
聖馬利諾1971年05月06日
斯洛伐克1993年01月01日
斯洛維尼亞1992年05月12日
烏克蘭1992年01月04日
西班牙1973年03月09日
希臘1972年06月05日
匈牙利1949年10月06日
義大利1970年11月06日
英國1972年03月13日

美 洲

阿根廷1972年02月19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1983年01月01日
巴貝多1977年05月30日
巴哈馬1997年05月23日
巴西1974年08月15日
玻利維亞1985年07月09日
多米尼克2004年03月23日
厄瓜多1980年01月02日
哥倫比亞1980年02月07日
古巴1960年09月28日
蓋亞那1972年06月27日
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
美國1979年01月01日
格瑞那達1985年10月01日
秘魯1971年11月02日
墨西哥1972年02月14日
聖露西亞1997年09月01日
蘇利南1976年05月28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74年06月20日
委內瑞拉1974年06月28日
烏拉圭1988年02月03日
牙買加1972年11月21日
智利1970年12月15日

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

澳大利亞1972年12月21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1976年10月12日
斐濟1975年11月05日
吉里巴斯1980年06月25日
庫克群島1997年07月25日
諾魯2002年07月21日
密克羅尼西亞1989年09月11日
薩摩亞1975年11月06日
湯加1998年11月02日
萬那杜1982年03月26日
紐西蘭1972年12月22日

⑸ 請問紐西蘭在哪裡的啊

紐西蘭
New Zealand
太平洋西南部的國家。面積26.75萬平方千米。人口354萬(1994)。英國移民後裔佔86% ,毛利人佔9%。通用英語。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首都惠靈頓。

地理 介於赤道和南極洲之間 ,由南島 、北島兩個大島和許多小島組成,略呈東北-西南走向 ,南北長1250多千米,東西最寬只有300多千米 ;在澳大利亞東南 ,中隔塔斯曼海,相距1600多千米。全境多山,平原狹小,山地和丘陵佔全國面積75%以上,河流多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力資源豐富。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山區多冰川和湖泊,不少山峰在海拔3000米以上 , 其中庫克山海拔3764米 ,為全國最高峰。兩島間的庫克海峽既是聯系南、北兩島的海上橋梁,又是溝通塔斯曼海與南太平洋的深水航道。主要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歷史 14世紀時已有毛利人在此定居 。1642年荷蘭航海者塔斯曼曾在此登陸。1769~1777年 ,英國庫克船長先後5次來此。此後,英國向紐西蘭大批移民。1840年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了《懷唐伊條約》,規定紐西蘭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英國被迫同意紐西蘭獨立,成為英聯邦自治領,但政治、經濟、外交仍受英國控制。1947年獲得完全自主,仍為英聯邦成員。1935年以來由工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1990年10月大選,國民黨獲勝,11月組成政府。1993年11月大選 ,國民黨蟬聯執政。
政治 無成文憲法。其憲法是由英國議會和紐西蘭議會歷次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國樞密院的某些決定所構成。議會只設眾議院,由普選產生 ,任期3年 。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總督為女王代表,由女王任命,任期5年,總紐西蘭南島風光督C.蒂澤德夫人 ,1990年12月就任。最高行政機構是總督和內閣成員組成的行政會議,由總督主持,總督缺席時由總理或高級部長主持。總督行使權力必須以行政會議的建議為指導。內閣掌握實權,由議會多數黨組成 。1997年12月組成的內閣 ,總理兼安全情報事務部長J.希普利。
紐西蘭主要政黨有 :①紐西蘭國民黨 ,於1936年由統一黨和改良黨合並而成。②紐西蘭工黨,1916年成立。
經濟 新西 蘭是經 濟發達國家 。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732.13億紐西蘭元。
貨幣單位 紐西蘭元 ;匯率 為 1.85 新 西蘭元兌 1 美元(1993年平均值)。
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729萬公頃 ,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6.8%,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木材約200萬公頃 。漁產資源豐富,200海里經濟區內每年捕魚潛力約50萬噸 。礦藏主要有煤、黃金、鐵礦、天然氣,還有銀、錳、鎢、磷酸鹽 、石油等,但儲量不大。
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的經濟基礎。羊肉和奶製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居第二 ;粗羊毛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農業高度機械化。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燕麥 、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工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食品、皮革、毛毯、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還陸續建立了一些煉鋼、煉油、煉鋁和農用飛機製造等企業。紐西蘭經濟嚴重依賴外貿。澳大利亞、日本、美國、歐洲共同體12國為紐西蘭主要的貿易對象。紐西蘭重視發展同加拿大、東亞國家和中東國家的貿易,同時越來越把貿易重點轉向亞太地區。主要進口車輛、機電設備、原油、橡膠等,主要出口肉類、羊毛、奶製品、林木產品 、水果、魚類等。紐西蘭風景優美,旅遊勝地很多,旅遊業是紐西蘭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交通運輸發達,港口眾多,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鐵路總長4426千米;公路總長9.2萬千米 ;海運有航線9條 ,港口40個。
文化教育 受英國傳統文化影響較深 。土著毛利人的雕刻藝術和歌舞在紐西蘭文化中佔有一定地位。實行免費普及教育,對6~15歲青少年實行義務教育。
主要報刊有《 紐西蘭先驅報 》、《 奧克蘭明星報 》、《晚郵報》、《新聞報》。紐西蘭報聯社是全國性的新聞通訊社。紐西蘭廣播電台成立於1925年。紐西蘭電視台於1962年正式播放節目。
對外關系 紐西蘭外交的基本政策是維護世界和平 、特別是南太平洋地區的和平,保障紐西蘭的主權與安全,促進與其他國家的經貿關系。主張全面裁軍,禁止核武器,減少沖突和加強國際合作。
紐西蘭與中國於1972年12月22日建交 。建交後 ,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發展順利。1992年兩國雙邊貿易額為3.66億美元。
紐西蘭同英國有著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1990年,新、英雙邊貿易額為13.2億美元。紐西蘭同澳大利亞關系密切。1944年兩國簽訂了《堪培拉條約》,為雙方政治磋商和經濟合作奠定了基礎。1983年簽訂了《進一步密切經濟關系協定》。1990年6月 ,宣布開始建立澳 、新自由貿易區。1992年雙邊貿易額為38億美元。
紐西蘭歷屆政府都強調同美國的關系和《澳新美安全條約》的重要性。兩國經濟關系一直較正常。199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28億美元。
紐西蘭同日本於1952年建交。日本是紐西蘭主要貿易對象之一,也是紐西蘭外資和旅遊業收入的重要來源。
紐西蘭同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同東盟國家的關系密切 。紐西蘭支持東盟國家關於在東南亞建立和平、自由、中立區和無核區的主張。在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等問題上一直同東盟保持密切聯系。紐西蘭積極參加東盟每年召開的對話會議 。東盟國家是紐西蘭對外援助的主要對象之一。
紐西蘭同南太平洋島國有著密切的傳統關系,已同所有獨立的南太平洋島國建交,並向其中絕大部分國家派駐了外交使節。紐西蘭每年向南太平洋島國提供的雙邊援助占其雙邊外援總額的70%以上。

⑹ 1972年我國外交有何轉變

1.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3.隨後,世界許多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掀起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⑺ 誰能告訴我:和我國建交的主要國家和建交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日期簡表

(按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

同一洲的國家以其國名簡稱的英文字母為序)

(截至2005年11月25日)

國 名
建 交 日

阿富汗
1955.1.20

亞美尼亞
1992.4.6

亞塞拜然
1992.4.2


巴林
1989.4.18

孟加拉國
1975.10.4


汶萊
1991.9.30

柬埔寨
1958.7.19

塞普勒斯
1971.12.14

朝鮮
1949.10.6

東帝汶
2002.5.20

喬治亞
1992.6.9

印度
1950.4.1

印度尼西亞
1950.4.13

伊朗
1971.8.16

伊拉克
1958.8.25

以色列
1992.1.24

日本
1972.9.29

約旦
1977.4.7

哈薩克
1992.1.3

科威特
1971.3.22

吉爾吉斯斯坦
1992.1.5

寮國
1961.4.25

黎巴嫩
1971.11.9

馬來西亞
1974.5.31

馬爾地夫
1972.10.14

蒙古
1949.10.16

緬甸
1950.6.8

尼泊爾
1955.8.1

阿曼
1978.5.25

巴基斯坦
1951.5.21

巴勒斯坦
1988.11.20

菲律賓
1975.6.9

卡達
1988.7.9

韓國
1992.8.24

沙烏地阿拉伯
1990.7.21

新加坡
1990.10.3

斯里蘭卡
1957.2.7

敘利亞
1956.8.1

塔吉克
1992.1.4

泰國
1975.7.1

土耳其
1971.8.4

土庫曼
1992.1.6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84.11.1

烏茲別克
1992.1.2

越南
1950.1.18

葉門
1956.9.24

國 名
建 交 日

阿爾及利亞
1958.12.20

安哥拉
1983.1.12

貝南
1964.11.12


波札那
1975.1.6

蒲隆地
1963.12.21


喀麥隆
1971.3.26

維德角
1976.4.25

中非
1964.9.29

葛摩
1975.11.13

剛果(金)
1961.2.20

剛果(布)
1964.2.22

象牙海岸
1983.3.2

吉布地
1979.1.8

埃及
1956.5.30

赤道幾內亞
1970.10.15

厄利垂亞
1993.5.24

衣索比亞
1970.11.24

加彭
1974.4.20

迦納
1960.7.5

幾內亞
1959.10.4

幾內亞比索
1974.3.15

肯亞
1963.12.14

賴索托
1983.4.30

賴比瑞亞
1977.2.17

利比亞
1978.8.9

馬達加斯加
1972.11.6

馬里
1960.10.25

茅利塔尼亞
1965.7.19

模里西斯
1972.4.15

摩洛哥
1958.11.1

莫三比克
1975.6.25

納米比亞
1990.3.22

尼日
1974.7.20

奈及利亞
1971.2.10

盧安達
1971.11.12

塞內加爾
1971.12.7

塞席爾
1976.6.30

獅子山
1971.7.29

索馬里
1960.12.14

南非
1998.1.1

蘇丹
1959.2.4

坦尚尼亞
1964.4.26

多哥
1972.9.19

突尼西亞
1964.1.10

烏干達
1962.10.18

尚比亞
1964.10.29

辛巴威
1980.4.18

國 名
建 交 日

阿爾巴尼亞
1949.11.23

安道爾
1994.6.29

奧地利
1971.5.28


白俄羅斯
1992.1.20

比利時
1971.10.25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5.4.3

保加利亞
1949.10.4

克羅埃西亞
1992.5.13

捷克
1949.10.6

丹麥
1950.5.11

愛沙尼亞
1991.9.11

芬蘭
1950.10.28

法國
1964.1.27

德國
1972.10.11

希臘
1972.6.5

匈牙利
1949.10.6

冰島
1971.12.8

愛爾蘭
1979.6.22

義大利
1970.11.6

拉脫維亞
1991.9.12

列支敦斯登
1950.9.14

立陶宛
1991.9.14

盧森堡
1972.11.16

馬其頓
1993.10.12

馬爾他
1972.1.31

摩爾多瓦
1992.1.30

摩納哥[1]
1995.1.16

荷蘭
1972.5.18

挪威
1954.10.5

波蘭
1949.10.7

葡萄牙
1979.2.8

羅馬尼亞
1949.10.5

俄羅斯
1949.10.2

聖馬利諾
1971.5.6

塞爾維亞和黑山[2]
1955.1.2

斯洛伐克
1949.10.6

斯洛維尼亞
1992.5.12

西班牙
1973.3.9

瑞典
1950.5.9

瑞士
1950.9.14

烏克蘭
1992.1.4

英國
1972.3.13

國 名
建 交 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
1983.1.1

阿根廷
1972.2.19

巴哈馬
1997.5.23


巴貝多
1977.5.30

玻利維亞
1985.7.9


巴西
1974.8.15

加拿大
1970.10.13

智利
1970.12.15

哥倫比亞
1980.2.7

古巴
1960.9.28

多米尼克
2004.3.23

厄瓜多
1980.1.2

格瑞那達
1985.10.1

蓋亞那
1972.6.27

牙買加
1972.11.21

墨西哥
1972.2.14

秘魯
1971.11.2

聖露西亞
1997.9.1

蘇利南
1976.5.2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74.6.20

美國
1979.1.1

烏拉圭
1988.2.3

委內瑞拉
1974.6.28

國 名
建 交 日

澳大利亞
1972.12.21


庫克群島
1997.7.25


斐濟
1975.11.5


密克羅尼西亞
1989.9.11


紐西蘭
1972.12.22


巴布亞紐幾內亞
1976.10.12


薩摩亞
1975.11.6


湯加
1998.11.2


萬那杜
1982.3.26

--------------------------------------------------------------------------------

[1] 1995年1月16日,我與摩納哥正式建立領事關系。

[2] 1955年1月2日,我與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後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建交。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宣布成立。中國駐原南斯拉夫大使館改為駐南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中國駐原南斯拉夫大使改任駐南聯盟共和國大使。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將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⑻ 中國建交時間表的建交時間表

同中國建交的國家時間表列舉如下:

1,法國(France):1964年1月27日。

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國名源於中世紀前期的法蘭克王國。自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後,西部法蘭克王國沿用其名稱並演變為法蘭西。

「法蘭西」(France)這一稱呼最早出現於11世紀的《羅蘭之歌》中。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漢字文化圈中,中國稱其為法蘭西,簡稱法國。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呈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陸。

2,德國(Germany):1972年10月11日。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佔領區的德國西部頒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的德國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

3,荷蘭(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

嚴格來說,荷蘭是指尼德蘭(Netherlands)中一個地區的名稱,也就是北荷蘭省與南荷蘭省兩地的合稱。在七省聯合共和國時代,荷蘭被用來轉喻代指尼德蘭(Netherlands)整體。

另一個常見的俗稱,稱他們為Dutch,用於稱呼荷蘭的主要族群,也就是荷蘭人(Nederlanders)。這個單字源自英語,由德意志(Deutsch)這個單字分化出來,最早來自拉丁語:Theodiscus,本義為部落的,或人民的。

4,美國(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nited States),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5,英國(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主體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英國本來是英格蘭王國的簡稱),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大英帝國(後改稱英聯邦)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倫三島是指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和威爾士(Wales),由於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位於愛爾蘭島,其餘眾多島嶼面積過小,所以不包括在內。

(8)澳大利亞紐西蘭什麼時候建交擴展閱讀:

截止2020年3月仍有16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名單如下:

亞洲:不丹。

歐洲:梵蒂岡。

非洲:史瓦濟蘭。

大洋洲: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

北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南美洲:巴拉圭。

⑼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建交時間表

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78個)(更新於2018年8月21日)

一、亞洲國家(46個)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亞美尼亞(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亞塞拜然(Azer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國(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汶萊(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普勒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東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喬治亞(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約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薩克(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寮國(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馬來西亞(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馬爾地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緬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爾(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鮮(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賓(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韓國(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蘭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敘利亞(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國(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庫曼(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烏茲別克(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葉門(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二、歐洲國家(43個)

阿爾巴尼亞(Albania):1949年11月23日—今

安道爾(Andorra):1994年6月29日—今

奧地利(Austria):1971年5月28日—今

白俄羅斯(Belarus):1992年1月20日—今

比利時(Belgium)1971年10月25日—今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1995年4月3日—今

保加利亞(Bulgaria):1949年10月4日—今

克羅埃西亞(Croatia):1992年5月13日—今

捷克(Czech Republic):1949年10月6日—今

丹麥(Denmark):1950年5月11日—今

愛沙尼亞(Estonia):1991年9月11日—今

芬蘭(Finland):1950年10月28日—今

法國(France):1964年1月27日—今

德國(Germany):1972年10月11日—今

希臘(Greece):1972年6月5日—今

匈牙利(Hungary):1949年10月6日—今

冰島(Iceland):1971年12月8日—今

愛爾蘭(Ireland):1979年6月22日—今

義大利(Italy):1970年11月6日—今

拉脫維亞(Latvia):1991年9月12日—今

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1950年9月14日—今

立陶宛(Lithuania):1991年9月14日—今

盧森堡(Luxembourg):1972年11月16日—今

馬其頓(Macedonia):1993年10月12日—1999年2月9日;2001年6月18日—今

馬爾他(Malta):1972年1月31日—今

摩爾多瓦(Moldova):1992年1月30日—今

摩納哥(Monaco):1995年1月16日—今

黑山(Montenegro):2006年7月6日—今

荷蘭(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今

挪威(Norway):1954年10月5日—今

波蘭(Poland):1949年10月7日—今

葡萄牙(Portugal):1979年2月8日—今

羅馬尼亞(Romania):1949年10月5日—今

俄羅斯(Russia):1949年10月2日—今

聖馬利諾(San Marino):1971年5月6日—今

塞爾維亞(Serbia):1955年1月2日—今

斯洛伐克(Slovakia):1949年10月6日—今

斯洛維尼亞(Slovenia):1992年5月12日—今

西班牙(Spain):1973年3月9日—今

瑞典(Sweden):1950年5月9日—今

瑞士(Switzerland):1950年9月14日—今

烏克蘭(Ukraine):1992年1月4日—今

英國(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今

三、非洲國家(53個)

阿爾及利亞(Algeria):1958年12月20日—今

安哥拉(Angola):1983年1月12日—今

貝南(Benin):1964年11月12日—1966年1月9日;1972年12月29日—今

波札那(Botswana):1975年1月6日—今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 ):1973年9月15日—1994年2月4日;2018年5月26日—今[1]

蒲隆地(Burundi):1963年12月21日—1965年1月29日;1971年10月13日—今

喀麥隆(Cameroon):1971年3月26日—今

維德角(Cape Verde):1976年4月25日—今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964年9月29日—1966年1月1日;1976年8月20日—1991年7月8日;1998年1月29日—今

查德(Chad):1972年11月28日—1997年8月12日;2006年8月6日—今

葛摩(Comoros):1975年11月13日—今

剛果(布)(the Congo):1961年2月20日—今

剛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4年2月22日—今

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1983年3月2日—今

吉布地(Djibouti):1979年1月8日—今

埃及(Egypt):1956年5月30日—今

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1970年10月15日—今

厄利垂亞(Eritrea):1993年5月24日—今

衣索比亞(Ethiopia):1970年11月24日—今

加彭(Gabon):1974年4月20日—今

甘比亞(Gambia):1972年12月14日—1995年7月25日;2016年3月17日—今

迦納(Ghana):1960年7月5日—1966年10月20日;1972年2月25日—今

幾內亞(Guinea):1959年10月4日—今

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1974年3月15日—1990年5月31日;1998年4月23日—今

肯亞(Kenya):1963年12月14日—今

賴索托(Lesotho):1983年4月30日—1990年4月7日;1994年1月12日—今

賴比瑞亞(Liberia):1977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0日;1993年8月10日—1997年9月9日;2003年10月12日—今

利比亞(Libya):1978年8月9日—今

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1972年11月6日—今

馬拉維(Malawi):2007年12月28日—今

馬里(Mali):1960年10月25日—今

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1965年7月19日—今

模里西斯(Mauritius):1972年4月15日—今

摩洛哥(Morocco):1958年11月1日—今

莫三比克(Mozambique):1975年6月25日—今

納米比亞(Namibia):1990年3月22日—今

尼日(Niger):1974年7月20日—1992年7月30日;1996年8月19日—今

奈及利亞(Nigeria):1971年2月10日—今

盧安達(Rwanda):1971年11月12日—今

塞內加爾(Senegal):1971年12月7日—1996年1月9日;2005年10月25日—今

塞席爾(Seychelles):1976年6月30日—今

獅子山(Sierra Leone)1971年7月29日—今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1975年7月12日—1997年7月11日;2016年12月26日—今

索馬里(Somalia):1960年12月14日—今

南非(South Africa):1998年1月1日—今

南蘇丹(South Sudan):2011年7月9日—今

蘇丹(Sudan):1959年2月4日—今

坦尚尼亞(Tanzania):1964年4月26日—今

多哥(Togo):1972年9月19日—今

突尼西亞(Tunisia):1964年1月10日—1967年9月26日;1971年10月8日—今

烏干達(Uganda):1962年10月18日—今

尚比亞(Zambia):1964年10月29日—今

辛巴威(Zimbabwe):1980年4月18日—今

四、北美洲國家(15個)

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1983年1月1日—今

巴哈馬(Bahamas):1997年5月23日—今

巴貝多(Barbados):1977年5月30日—今

加拿大(Canada):1970年10月13日—今

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2007年6月1日—今

古巴(Cuba):1960年9月28日—今

多米尼加(The Dominican Republic):2018年5月1日—今[2]

多米尼克(Dominica):2004年3月23日—今

薩爾瓦多(El Salvador)[3]2018年8月21—今

格瑞那達(Grenada):1985年10月1日—1989年8月7日;2005年1月20日—今

牙買加(Jamaica):1972年11月21日—今

墨西哥(Mexico):1972年2月14日—今

巴拿馬(Panama):2017年6月13日—今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74年6月20日—今

美國(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今

五、南美洲國家(11個)

阿根廷(Argentina):1972年2月19日—今

玻利維亞(Bolivia):1985年7月9日—今

巴西(Brazil):1974年8月15日—今

智利(Chile):1970年12月15日—今

哥倫比亞(Colombia):1980年2月7日—今

厄瓜多(Ecuador):1980年1月2日—今

蓋亞那(Guyana):1972年6月27日—今

秘魯(Peru):1971年11月2日—今

蘇利南(Suriname):1976年5月28日—今

烏拉圭(Uruguay):1988年2月3日—今

委內瑞拉(Venezuela):1974年6月28日—今

六、大洋洲國家(10個)

澳大利亞(Australia):1972年12月21日—今

庫克群島(Cook Islands):1997年7月25日—今

斐濟(Fiji):1975年11月5日—今

密克羅尼西亞(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1989年9月11日—今

紐西蘭(New Zeland):1972年12月22日—今

紐埃(Niue):2007年12月12日—今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1976年10月12日—今

薩摩亞(Samoa):1975年11月6日—今

湯加(Tonga):1998年11月2日—今

萬那杜(Vanuatu):1982年3月26日—今

註:以上國家排序按英文字母順序。

(9)澳大利亞紐西蘭什麼時候建交擴展閱讀:

一、亞洲區

1990年南北葉門合並後,同中國建交時間被確定為1956年9月24日。該時間是中國同北葉門(時稱葉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系的時間。

中越建交於1950年,當時越南正在進行抗法戰爭。二戰結束後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五十萬人慶祝大會上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誕生。然次年妄圖重塑殖民輝煌的法國卻公然撕毀和平協議而大舉入侵,在南方佔領區「綏靖」,在北方厲行「蠶食」、「掃盪」和「封鎖」。中越建交後,中方做出了全面援越的決定。

二、歐洲區

1964年的中法建交被西方媒體稱為「外交核爆炸」。當時戴高樂政府奉行獨立自主政策,寄希望用緩和、諒解與合作替代對抗,以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尋求適應性和靈活性。

中國同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建交時間分別是1949年和1972年。1990年10月兩德以東德並入西德方式實現統一,如此中德建交以1972年為准,今年則是兩國建交45周年。

而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1月分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後,均同中國商定繼續沿用1949年10月6日為雙方建交日期,且中方同捷斯聯邦簽署的條約及協定繼續有效。

三、非洲區

非洲可謂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1956年中國埃及的建交揭開了新時期中非關系發展的新篇章。非洲些許國家同中國建交的變遷較「頻繁」,如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建交時間即為1975年-1997年和2016年末至今;與賴比瑞亞建交時間則為1977年-1989年、1993年-1997年和2003年至今……

四、大洋洲區

其中紐埃和庫克群島屬准主權國家。所謂准主權國家,是指已高度自治,並被部分國家承認為主權國家的地區。除以上兩者外另包括科索沃和馬爾他騎士團。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1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0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