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什麼樣國家
❶ 新加坡是什麼樣的國家
問:新加坡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啊?
答:
新加坡是中國境外唯一的華人執政的獨立國家,華人佔全國人口的76%。它地處歐亞大陸的連接地帶,特殊地理位置及東西方文化在這里水乳交融,形成了新加坡自己的文化氛圍。它擁有世界上第一大機場、第二大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和港口)。它的機場服務質量及速度更連續三年被評為世界第一。而它的先進的通訊設備及信息傳遞系統,快捷的交通設施,完善的旅遊服務,優越的居住條件(90%以上的人擁有自己的房子)和生活水準,高素質的國民文化教育及其高速成長的經濟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就連香港、美國也位居其後。許多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和機構都在這里設置了辦事機構。
就業情況及外籍員工新加坡的經濟狀況及發展速度為整個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新加坡的失業率幾乎為零,而且每年還有近萬名來自世界各國的高級管理、技術人員被聘請來此工作。新加坡有許多行業依賴於外籍勞工。
治安環境新加坡的經濟格局、政體模式是亞太地區許多國家效仿的對象,而其治安環境更是亞洲地區的典範。在當今世界各大城市都被暴力、兇殺、吸毒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陰影所籠罩時,新加坡政府卻靠嚴格的法律、法規治理著國家,使其成為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國家。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有的保持鞭刑的國家之一,16歲以上的居民如違反有關法律條規,就有可能被處以鞭刑。法律嚴格規定18歲以下的青年不許抽煙、喝酒;21歲以下公民不許看限制級電影。
❷ 新加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比如有那些城市啊
老大,新加坡就一個城市,他就是個島國,
❸ 新加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國名來由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盤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人口概況截至2008年6月,新加坡人口總共有484萬名,比前一年增加了1.03%;其中,新加坡公民為316萬,永久居民為48萬,非居民為120萬。新加坡公民以主要種族區分:華族為272萬,佔74.7%;馬來族為49萬,佔13.6%;印度族為32萬,佔8.9%;余者為其他種族。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的華人基本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 自然地理 新加坡共和國 位於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水域率:1.444% 。屬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經濟發展
著名商業購物區烏節路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
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教育新加坡教育制度類似英國式制度,除了各語文類科外,均以英語為媒介語言。一般修讀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學後能選擇到初級學院、高中或理工學院就讀,前兩者半數以上能升上國內大學。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學院與三所大專學府,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都是亞洲頗具盛名的學府。
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各地區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令該國成為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
新加坡教育制度常被批評為過分依賴制式教材,不鼓勵個人獨立思想空間,強調以考試方式的區別學生素質(升學至上主義),貶低其他的學習方式及職業的貢獻,新加坡本土電影《小孩不笨》即以討論該制度可能扼殺其他新加坡各類型人才發展,及因個人無獨立思考的習慣將無法回應社會變遷挑戰為電影主題。
❹ 誰能具體說說新加坡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說漢語的是以漢語為第一母語的華人,他們中很多因為是幾代以前從福建或潮州等地移民而來,會使用福建話潮州話海南話廣東話的都有。
新加坡的確很安全,個人覺得原因在於地區太小,所以沒有資源紛爭。雖然自身也有自我防禦的一些武力,但是和大一點的國家不可相提並論。所以也不構成威脅。同時新加坡自己也沒有不良野心。另外作為亞洲少數的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新加坡與西方國家,與澳洲大陸的交流頻繁。所以很好地權衡著和亞洲國家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
新加坡不屬於封閉國家。從很多方面比如宗教和文化都開放於世界。然而學術自由不等同於政a治a自由,新加坡其實也是一a黨a專a政a國家。
❺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能成為最富有的國家
說幾個關於新加坡小知識吧
第一、新加坡的面積很小,只有724平方公里,還不如通州區面積大。由於面積太小,新加坡沒啥自然景觀,這里就是一個熱帶小島嶼,四面環海,除了聖淘沙等少數風景以外,來新加坡旅遊基本上都是看一些人文景觀。
(新加坡中學有不少中國學生,國內家長都是看中了新加坡發達的雙語教學)
第四、新加坡主要是華人構成的國家,漢語與印地語、馬來語、英語同為官方語言,當地華人也基本上都會講普通話,但是在工作場合英語是新加坡的第一語言。
當然,你會講英語也沒關系,你用漢語和當地華人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因此在新加坡溝通不存在任何不便。
❻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都是華人
新加坡有75%的華人,新加坡是由馬來人開埠的。
但是在明國時期特別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引發了中國第一次移民的高峰。中國有很多船員和漁民呆在了馬六甲(馬來西亞)一帶。他們的後代開始繁衍生息。
以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一個聯邦國家,被稱作馬來亞。後來在1965年,因為當時馬來亞首相不滿意李光耀的政見,率先宣布新加坡脫離馬來亞聯邦。8月9日,新加坡被動(注意是被動)的宣布獨立。隨後8月9日被稱為新加坡國慶日。
因為新加坡為華人統治地區。所以又引發了大批華人從馬來亞的馬六甲,柔佛等地遷入新加坡。
逐漸的新加坡華人佔大部分了。
但是由於近年新加坡華人不願意生孩子,而馬來人和印度人的生育率很高。所以新加坡華人比例在逐漸下降。
說的明白一點就是因為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唯一一個華人當政的政體,華人在新加坡的權益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東南亞華人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新加坡。
❼ 新加坡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真的是非常干凈嗎
二十世紀中後期,東南亞花園國家新加坡便以四季如夏,干凈衛生聞名世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作為旅遊達人,近年多次到新加坡旅行,走過主要景點和著名街巷,並深入當地的巴剎熟食中心,具有一定的發言權。
❽ 新加坡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❾ 新加坡是怎樣一個國家
自然地理: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面積699.4平方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8℃。
人口: 約500多萬人 ,其中多數為華人。華人佔77%;馬來人佔13%;印度人佔8%,其他種族2%。馬來語為新加坡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經濟:新加坡自然資源貧乏,經濟屬外貿驅動型,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國、日本、歐洲和周邊國家市場,外貿總額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倍。新加坡經濟曾長期高速增長,1960年至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
新加坡是世界上教育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具有實力雄厚並完善的教育系統,由於新加坡地理面積的有限、自然資源的匱乏,更決定了新加坡獨有的精英化教育方針。「能力、個性、價值」是新加坡培養人才的標准與方向。政府的大力投入,優秀的師資水平,靈活先進的教學設備,多元化的教學環境,成功的造就了無數學術、技術、藝術和體育等各個方面的人才。
新加坡教育基本組成包括:幼稚園、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前教育和大學教育
❿ 新加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 國家,怎麼什麼國家的人都 有,而且總理還是中國人! 有點納悶呢!難道是各國
不光是新加坡,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一些東南亞國家都有大量的華人。
目前,東南亞的華人人數佔世界各地海外華人總人數的將近80%。 這里的華人中大多數已經是第二代、第三代的華人後裔。
華人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就開始移居東南亞,到目前為止專家們還不十分清楚。史料記載柬普寨人的遠祖來自於中國的青藏高原。泰民族的遠祖原來居住在長江流域上游地帶,後來遷移到廣西、貴州及雲南各省,最終搬到了今天泰國的所在地。法國學者在對各種歷史事實進行研究之後,證明越南民族與中國的越族血統極為相近。這也似乎顯示越南人祖先來自中國說法的正確性。中國人擅長搞對外貿易。建立了古絲綢之路的中國人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往來也是十分紛繁的。
據介紹,幾千年來華商在這一地區特別活躍。除此之外,文化、宗教的交流也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鄰國的關系。唐三藏到西天取經,也經過了不少東南亞國家。明朝時,鄭和還下過西洋,甚至到過澳大利亞北端的達爾文市。 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加強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關系。但是華人移民史的專家,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的王賡武教授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 明清『海禁』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
他說:「鄭和下西洋這段故事很有意思。是否是鼓勵中國跟東南亞有什麼密切的關系這個還是一個疑問。鄭和在最後(下西洋)返回之後,立刻就把這件事情完全忘掉了。所有的材料,資料都給毀掉了。明朝政府又開始實行『海禁』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所以就根本沒有鼓勵和東南亞有什麼特別的關系。」
王賡武教授說雖然海洋文化是一種開放型的發展動力,但是明清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凡是隨意出國者將會面對掉腦袋的嚴重後果。這就徹底地阻礙了這種移民浪潮的出現。
他說:「明清政府不鼓勵、不允許私人到海外做生意去。所以結果到東南亞經商的人不多。華商雖然在東南亞有很長久的歷史,但是人數並不多,很多非常勇敢的,膽子很大的冒險商人, 一方面,冒中國方面禁止商人出國的危險,另一方面,到東南亞去海上也很危險。」
不過到了清朝後期,這種政府的移民東南亞的限制就逐漸消失了。
* 天災人禍被迫離鄉背井 *
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曹雲華教授介紹說:「19世紀中旬,東南亞方面的原因是當時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進行開發,那麼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工。另一方面,中國國內在19世紀中期之後,也就是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破產的農民,或者是天災或是人禍、戰爭呀、飢荒呀等等的原因,他們在國內無法謀生,那麼他們就向外遷移。最近的一個地方當然就是東南亞了,也就是當時大多數人所稱的南洋。」
這種向東南亞大規模移民的浪潮就從此開始了。華人人數在東南亞地區驟然增加,這有沒有使當地人感到恐慌和不安呢?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的王賡武教授:「黃禍的問題是19世紀起,西方人對華工到美國去,到澳大利亞去引起當地的工人(不滿)而採取的一種排華政策。一種新的黃禍的概念。東南亞來說,本地的人他們沒有機會表示他們的意見。因為那裡根本是西方的殖民地。把華人帶到東南亞,鼓勵華人到這里工作的人還是西方人,所以華工(的人數)才會這么多的。」
* 流亡政府的基地 *
澳大利亞阿得來德大學政治系講師、東南亞問題專家陳傑博士說在移居東南亞的華人中,還不乏被迫逃離的異見人士。這對以後,孫中山等人發動共和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說:「在外族入侵的時候,漢人一旦被打敗之後,朝廷官員或是文武大臣跑到東南亞一代組織,按我們現在的話是流亡政府一類的組織,以便有機會以後打回去。這種現象當初是很多的。比如說現在越南等地一帶有很多的華人社區事實上它的來源就在於此。例如明朝滅掉以後,那些反清復明的人就跑到越南,做一個流亡基地。還有蒙古人把宋朝滅掉之後,南宋還是有些敗將等等跑到東南亞一帶,也是建立一種反攻的基地。所以在以前封建朝代中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盡管當時很多華人認為他們只是僑居海外暫短的時間,在近況改變之後再重返家園,但是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就這樣世代定居在了東南亞。不過他們對中國還有著藕斷絲連的一種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