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語都會帶什麼音
A. 為什麼新加坡的華語大概有兩種口音 一種比較像台灣人講國語的口音 一種比較像大陸那邊的口音
我國(新加坡)的華語是否帶有任何口音,並不是所謂來自中國或台灣兩地,重點本地的華語口語已趨向於本土化,參雜當地多元環境背景,與中國或台灣有異,正如中國的華語口音何嘗不是南腔北調。
B. 新加坡國語是什麼語言
馬來語為國語,官方語言包括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種國家。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確將馬來語定義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尊重新加坡土著人民使用的語言。由於考慮到內部和外部因素,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其主要語言和教學語。
新加坡華語以北京話為主。但由於受當地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新加坡華語與普通話仍有明顯差異。直到1979年華語運動以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社會得到廣泛應用。
(2)新加坡華語都會帶什麼音擴展閱讀: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相同的簡化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簡體字是人類漢字的主要形式,但有時也出現了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是英文,因此官方通信、商業通信和其它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通常以英語為基礎。
C. 新加坡的華語到底是以粵語為主還是以閩南話為主
1979年前以閩南話為主,1979年後以講漢語普通話為主。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跟普通話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
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第二廣泛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
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甚廣,新加坡華語已成為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
根據2015年官方所作的住戶調查,新加坡在家說英語的家庭比率,首次超越在家說華語的家庭。
華語家庭減至34.9%,英語家庭增至36.9%,主要以方言溝通的家庭則減少至12.2%。因為英語已成為新加坡人的主要用語,其他語文都只能扮演次要的角色。
相信未來華語在新加坡的社會功能和實用價值,只會越來越微小。
(3)新加坡華語都會帶什麼音擴展閱讀
新加坡華語
大致上,新加坡華人會根據自己所屬的漢語方言、語言文化組、籍貫或祖籍來做歸類。
新加坡華人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於多樣化,通常可以由自己所講的方言來做辨認。
但是廣府人是在保留自己方言方面做得最成功,36%的廣府人在家中講粵語,在家中講華語(即漢語普通話,以下相同)或英語的廣府人的比率分別只佔32%和28%。
相反,多數的福建人和潮州人都在家中講華語。雖然籍貫或祖籍的觀念在年輕族群當中稍有淡化,但一般新加坡華人仍會對自己的籍貫或方言組產生認同,甚至會相當重視或保留自己的方言。
D. 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的拼音是用的什麼
香港,澳門從來不用拼音。 只有用英文形式表示的粵語發音。
台灣使用注音字母(類似日本的假名),有很少人會使用「通用拼音」。
新加坡早就改用了中國內地的文字表達,使用簡體字,和「漢語拼音」。
E. 新加坡人說什麼語音
您好。生活中,
說的最多是英文。
因為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所以英文起了橋梁的作用,促進了各族之間的交流。
在新加坡,英語是
,幾乎所有的政府文件都是英文寫的,平時出去買東西說的也是英文。
當然,新加坡有75%的華人(包括中國籍的),所以,在新加坡,普通話也是通用的,大部分
都會說,但是口音和中國人略有不同。
此外,新加坡有四個
,分別是英語,華語(也就是中文),馬來語和
(印度語的一種)。另外,
也常說方言,例如
和粵語。但是僅限於老一輩的,年輕人很多隻是借用其中的
(也就是罵人的話)
都是自己一個個字打的,希望採納~!
F. 新加坡的電視劇都是什麼語言配音
一般來說都是中文配音,因為新加坡90%都是中國人,大家平時常用的語言有兩種 中文和英文。根據需求也會用中文配音的。不過也有部分用英文
G. 新加坡華語和普通話的區別
新加坡華人講華語(mandarin),英文也講,遇到華語不會說的詞的時候 他們一般用英文帶過(還沒碰到過他們有不會說的英文用華文帶過的) 中老年的新加坡人愛講華文,也愛讀華文報,青少年則相反,現在80%以上的新加坡家長都是同自己的孩子講英文,中小學生之間幾乎都講英文(華校的除外) 很少有青少年讀華文報,雖然他們的華文也說的比較好,但他們覺得認漢字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照這樣發展下去,再過50年新加坡的華文報紙可能絕種),95%以上新加坡人上網都是用英文輸入法和瀏覽英文網站的,剩下的5%估計都是會上網的老一輩新加坡人或者是華文報章編輯.
新加坡華語,通稱華語或華文,是指新加坡華人圈中普遍使用的現代標准漢語.除了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華語也是新加坡官方語言之一.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跟普通話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
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第二廣泛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甚廣,新加坡華語已成為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
總體來說,新加坡人華語的發音是很標準的,雖然地方音有點重(同台灣人的普通話類似,因為都是講閩南語出生的),但只要是中國漢族人,就沒有聽不懂的.剛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同他們交流,會遇到個別詞理解不同的問題,歸納如下: =號左邊為新加坡華語,右邊為中國普通話,下同
1.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
這是第一個讓我產生誤會的詞,去年我代表新加坡象棋隊參加"新馬中國象棋對抗賽", 比賽前一個星期我在新加坡象棋總會同新加坡大師賴漢順下練習棋, 期間我問他"你要參加比賽嗎?" 他回答說"不懂也~"
不懂? 沒聽懂我說的話? 我又問了一次,他還是說"不懂" — —! 後來才明白不懂就是不知道,不曉得的意思,例如
"我不懂什麼時候才可以去","我不懂他要不要來"
2. 青色=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麼顏色,以前我的朋友跟我過馬路等紅綠燈時,他就給我說"OK,青色了,LET'S GO~" 還好現在懂"綠色"的新加坡人越來越多了~~~~
不過也有中國人先不太適應的,因為青色在我們看來是另一種顏色,英文有個詞叫cyan,就是我們說的那種青色的意思,我問我朋友cyan你們用華文怎麼講,他想了半天說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他反問我"是那種青青藍藍的顏色,是不是?"— —!
3. 講=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都是"我跟你講哦","我上次跟他講","他沒有跟我講過"
4.做工=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我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為中國人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干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 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把你看著...
5.課室=教室
這個理解也不會有問題,習慣就好了,新加坡人也猜得出"教室"的意思
6.玩臭=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哇,你很狡猾哦", 新加坡人明白狡猾的意思,不過他們更愛說玩臭,反倒是很多國人不懂玩臭的意思
7.沒有劃=不劃算(吃虧)
"買那個沒有劃的"="買那個不劃算的",新加坡人懂"不劃算" 中國人不一定懂"沒有劃"
8."臭雞蛋"="我靠"
口頭禪,也可以簡說為"雞蛋啊"
9.時間詞的先後
"不用等他了,我們吃先"="不用等他了,我們先吃" 另外新加坡人不愛說"...之前",而是"before..." 比如"before我來的時候,他都吃完了"="我來之前,他都吃完了"
10 切=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11.有料=有能力
"你想做這個工的話,自己必須要有料"="你想干這行的話,自己必須有那個能力."
12.青菜=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於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比如"沒關系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13.德士=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14.新加坡說什麼語言?羅厘=大貨車
源自英語lorry, "我搬家叫了一輛羅厘來"="我搬家叫了一輛大貨車來"
15.巴士=公交車
中國人都懂什麼是巴士,但沒有新加坡人懂什麼叫"公交車",更不要對他們說什麼"趕公交車"之類的,說"坐巴士"就行了
16. 10千=1萬
乍看有點廢話,但是新加坡人真的很少用"萬"這個數詞(打麻將時除外),比如說一輛車標價99000元,他們會說"99千",還有比如說"我一個月的薪水3千,半年就是18千"之類的 雖然他們知道1萬=10千,但他們寧願用千也不用萬,原因大概是他們習慣跟著英語的思維來表達數字, 比如15,000 fifteen thousand,直譯過來就是15千.
17.游干泳=搓麻將
這是我感到最搞笑的說法了,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為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游干泳
18 花紅=獎金
"我年底要拿花紅哦"="我年底要拿獎金哦" 在政府部門做工的人(civil servant,中國俗稱公務員) 每年都有花紅拿,數額大概是你4個月的salary, 但那種每個月都能拿的獎金似乎不叫花紅,我只知道新加坡人稱其為bonus,具體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用哪種華文來說~
19.還錢=付錢
新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 比如中國人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如中國人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中國人會用 "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20.好料=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比如"哇,什麼好料?"="哇,什麼好東西?" "你吃了什麼好料,長這么大支"="你吃了什麼好吃的,長這么胖"
21.燒=燙
新加坡人不說"燙",而是說"燒",比如你跟新加坡人吃火鍋,你剛要吃才從鍋里夾起的食物時,他會善意的說"小心哦,很燒的"~
22.樂齡人士=老年人
新加坡MRT(地鐵)里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詞,形容的也比較形象,人老了嘛,是該安享晚年(樂齡)了
23.auntie=嬸,姑,姨,娘 uncle=叔,伯,舅,爸
新加坡人對長輩和親人的稱呼都是統一的, 管你是我三叔二嬸,大爸二娘,還是舅舅姨媽,auntie,uncle一律包干
H. 新加坡普通話和台灣的普通話有什麼不同
沒什麼不同~~~
新加坡普通話有新加坡的音
台灣的就有台灣腔~~
新加坡人講話習慣在句子後面加
啦,勒,咯,咩各種感嘆字- -...
還喜歡參雜一些英文,或方言什麼的~~~
聽久了就會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