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年是什麼年
1. 中國的「小年」指的是哪天,那些地區有過「小年"的風俗新加坡、台灣等地是否也有該傳統
小年是指農歷臘月二十三、基本上全國各地,包括港澳台、新馬泰。都有過小年的習俗。
對於我們北方人來講,小年說什麼都得吃頓餃子。送灶神也有,好像吃糖瓜就是南方人的事了
2. 新加坡有什麼節日
1、八月九日國慶節
當天政府一般會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慶典活動。
2、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農歷春節
過年時,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采購年貨。除夕前1周都會熱鬧到凌晨,有很多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作精彩表演。
3、四月五日清明節
是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日前後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4、四月七日食品節
食品節是新加坡和美國紐約的一年一度的傳統性節日,但兩地的日期不同,而且慶祝活動的形式也各有特色。到了這一天,這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會製作食品互相問候。
5、農歷八月十五端午節
原本是屈原投江紀念日,現在發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節日。
6、農歷七月初一到三十號中元節
在這期間有宴會、歌台表演、喊標福物等活動,十分熱鬧。
7、農歷四月十五日衛塞節
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盤紀念日。
8、回歷九月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星月才可開齋。
9、回歷十二月的第十天哈芝節
回教徒前往回教聖地朝聖後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慶祝儀式主要是宰殺牛羊,感謝真主。
10、公歷在一月至二月間大寶森節
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住屋周圍點上燈,迎接守護神和幸運女神。
11、公歷在十月至十一月間屠妖節
此時家家戶戶點燃油燈,家人以姜油塗抹全身,表示純潔和清白。
12、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
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基督教堂會舉辦特別的慶祝儀式,教徒也會唱聖詩、訪問家庭。
13、一月一日元旦
新加坡雖然大大小小的節假日不少,可是政府並沒有像中國這樣制定「黃金周」計劃,除春節大年初一,初二放假外,他們只是對節日的當天實行放假。
(2)新加坡小年是什麼年擴展閱讀:
4月 1日 愚人節 4月 5日 清明節 4月 7日 世界衛生日 4月9日 菲律賓勇氣日 4月13日~15日 泰國潑水節/泰國宋干節/泰國新年
4月17日 食品節(新加坡) 4月20日 菲律賓濯足節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團結日 4月25日 讀者節/世界兒童日 每年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 國際秘書節
3. 新加坡過年的風俗和我們中國有哪些不同
新年是中國最傳統最喜慶的節日,而在新加坡這個華裔人口佔70%以上的地方,
如果新年在新加坡旅行,農歷大年三十,一定要到牛車水參加新年倒數派對,當新年鍾聲敲響的一刻,絢麗的煙火將照亮牛車水的夜空。
新年的第一天,可以體會一下新加坡華人的過年習俗——撈魚生,就是用新鮮生魚肉,配以瓜絲、水果絲和各類蔬菜,大家圍坐一起,一邊用筷子將各種美味高高夾起,一邊用廣東話說「撈起!撈起!」借著「撈喜」的諧音,祝福來年風生水起。
吃完「撈起」,可以到聖淘沙看花展,或者到新加坡河畔看歌舞表演,或者就在烏節路血拚一番。另外千萬不能錯過的是妝藝大遊行,36輛法拉利跑車和5個巨大的花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舞遊行保准讓你眼花繚亂,遊行結束,還有通宵的街頭舞會,鉚足精神狂歡一整夜吧。
貼春聯
早在節日降臨前一個月,一般華人家庭都開始忙碌,准備一番。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住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春聯的習俗據說起源於漢代。那時候,人們是把神仙「神荼」和「郁壘」的畫像貼在兩扇門上。傳說這兩個神仙是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人們把他們貼在門上可以消災避難。宋朝的春聯已演變為在對聯上寫吉利聯語的習俗。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常見的有 「財源廣進」「步步高升」「富貴滿堂」等等。春聯在新加坡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徵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牆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年糕
在新年前夕,一般家庭都忙著製作糕餅等食品,既可當禮品,也可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又稱黏糕〕是一種象徵吉利的新年必備佳品。這種用糯米製成、帶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義。
送禮
送禮是向親戚朋友表示敬意與愛意的表現,根據華人尊老敬賢的傳統,幼輩應送禮物給年長者。比如女婿在春節前一周送禮給岳父岳母,為了表示吉利,禮品都是雙數的,在傳統禮節上,受禮人都要回禮,以表示謝意。這種互贈禮物的習俗,正是華人「禮尚往來」的處事態度。
團年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祭祖
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迎春
在新加坡,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正迎春。一般華人仍有迎接財神爺的習俗,人們也在這一天涌到寺廟去許願或祈求平安。
拜年
傳統上,拜年的習俗是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不過對於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說,跪拜是令人感到彆扭的,他們都不再遵循這種習俗,現在普遍的做法是,雙手捧著一對柑向長輩祝福。
送柑是中國南方人的過年習俗,由於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而華人有「好事成雙」的觀念,因此當人們提著一袋袋柑向親友拜年時,袋裡裝著的柑不是個粒就是個粒。為了對長輩表示尊敬,送柑須用雙手奉上。按照習俗,當客人告別時,主人也得以柑回禮,以示互祝好運。
春節不僅是海外華夏子孫傳承中華文化的日子,也是中華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現在海外華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幾乎遍布全球,他們帶著對中國新年的一往情深,把華人的春節祝福也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4. 新加坡建國時間是哪一年
新加坡建國時間是1965年。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獨立後一個月,新加坡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新加坡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
新加坡的氣候特徵。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
5. 新加坡過新年
「獅城之國」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是由新加坡本島和其他幾十個毗鄰的小島組成的總面積約640平方公里的國家,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幾個國家之一。新加坡河流貫整個國家,是新加坡的母親河。 但是這個面積小的國家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卻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新加坡全年氣候溫暖,特別適合旅遊。新加坡市是著名的花園城市,干凈整潔又充滿都市氣息。聖淘沙島等就是本著度假聖地的宗旨發展起來的。新加坡的自然生態保護得如此之好,很難相信在一個現代都市中能環抱中一個天然保護區,並擁有著世界上首個夜間動物園。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著將近12000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前來旅遊觀光。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分別是漢語、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別看新加坡國家小,卻是個有著差不多兩百多個民族的國家。因為人口復雜的關系,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現象。這些現象影響著新加坡,形成多個民族文化區,同時成為新加坡的購物觀光勝地。目前,雖然馬來人是當地土著,但是占人口總數絕對優勢的卻是華人,全國人口75%以上都是華人。
新加坡在二戰時期曾為日本佔領,在這個風光的城市中遺留下不少二戰遺跡,這些標志式的紀念物與新加坡的眾多歷史古跡一起,講述著它風起雲涌的歷史。 新加坡是個美麗的國家,人們友善而好客;新加坡又是個海納百川的地方,在這里可以看見歷史與現代的結合,本土和外來的結合。
交通
外部交通
在東南亞,新加坡是不折不扣的航空中心,依靠著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空中網路,把東南亞和歐洲、美洲以及大洋州緊緊聯系在一起。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她的航線通達54個國家和地區,127個城市之多,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由中國到新加坡也很方便。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雲南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等都有航班,每周都有新加坡與北京、上海、 廣州、廈門、杭州、昆明和成都等城市之間的航班。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主要城市之間除了長途巴士外,還有有火車可以來往。
內部交通
新加坡內部不但交通發達,而且設施都是非常先進的。除了地鐵、出租和巴士外,遊客還可以自己租車游覽甚至坐三輪車游覽。
歷史
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於是「獅城新加坡」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文化
早期的各地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使各民族文化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共存。最主要就的是華人、馬來西亞和印度文化。 宗教信仰方面,華人一般信仰佛教,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在新加坡,幾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信仰者。這些人信奉著自己的神靈,尊重著別人的信仰,所以他們在同一個國度里融洽和平的相處,一派祥和。 飲食方面,新加坡的習慣里更是有著東南亞各個國家飲食文化的影子。走在新加坡的大街上,隨處可以見到中餐廳、馬來餐廳和印度餐廳等,人們不但能很容易在新加坡找到正宗的東南亞國家的口味,也能很容易在新加坡的特色菜里吃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口味。
如今的新加坡,社會治安良好,市民居住環境整潔。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國家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包括宗教信仰、飲食、服飾等等,形成了新加坡與眾不同、包容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總而言之,新加坡文化就是一種高度融合了其他國家文化的精髓,兼收並蓄並在此基礎上有很好發展的一種文化形態。
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適合到新加坡旅遊。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 23-31℃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每年的11月到翌年正月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在6月到8月。沒有台風,日夜溫差不大。 由於新加坡氣候常年如春,建議穿著輕便的棉質衣服,帶好雨具。
節日
差不多每一個月里都有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跨度上的一個特點;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屬於自己國家的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的又一個特點。
有人說在新加坡生活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而且節日與節日之間的性質和慶祝方式都非常不一樣,每一個節日都能給人新鮮感,所有的人都能因為節日而變得更加快樂。 因為新加坡華人佔大多數,所以中國人的節日在新加坡是最受重視的,從農歷新年到思念親人的中秋節,幾乎都原汁原味,與中國國內如出一轍。甚至還有老子誕辰紀念這樣古色古香的節日。其他如馬來、印度等國家的節日也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特別是十月的屠妖節亮燈和開齋節亮燈,各種節日活動齊聚一堂,節日市場熱鬧非凡。
現在,除了這些傳統的節日外,新加坡又有了許多國際性的節日,比如三月的時尚節、四月的世界名廚峰會、六月的藝術節、七月的美食節等等。這些節日不但充滿了現代感,更是拉近了到新加坡旅遊、生活的各國人民的心,使得大家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圍里。
旅遊最佳時間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適合到新加坡旅遊。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 23-31℃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每年的11月到翌年正月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在6月到8月。沒有台風,日夜溫差不大。 由於新加坡氣候常年如春,建議穿著輕便的棉質衣服,帶好雨具。
交通指南交通
外部交通
在東南亞,新加坡是不折不扣的航空中心,依靠著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空中網路,把東南亞和歐洲、美洲以及大洋州緊緊聯系在一起。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她的航線通達54個國家和地區,127個城市之多,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由中國到新加坡也很方便。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雲南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等都有航班,每周都有新加坡與北京、上海、 廣州、廈門、杭州、昆明和成都等城市之間的航班。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主要城市之間除了長途巴士外,還有有火車可以來往。
內部交通
新加坡內部不但交通發達,而且設施都是非常先進的。除了地鐵、出租和巴士外,遊客還可以自己租車游覽甚至坐三輪車游覽。
美食小吃新加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島,這里匯集了各地美食精華,中餐、日本料理、韓國燒烤、泰國餐、法國餐、義大利餐,甚至是越南餐、黎巴嫩餐,你都可以在這個小島上品嘗到。
【主食類】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也叫白切雞飯或簡單的叫作雞飯。雞肉是海南文昌雞的做法,但飯卻與雞脂肪一起煮,所以特別香滑,這也是海南雞飯和在海南島吃的雞飯不同之處。
炒棵條: 棵條也就是河粉,炒棵條的主要成份有河粉和面(混在一起炒),配料有廣東臘腸、蛋、蚌等,加入黑甜醬一起炒,因此味道有點甜。
炒福建面: 炒福建面也叫炒蝦面或炒蘇東面,蘇東是魷魚的馬來名,所以你應該猜到配料是蝦和魷魚,主食是面(還加粗米粉)。炒福建面和在福建廈門一帶大排檔炒麵有點相似,味道可能有一點不同 。
印度炒麵: 印度炒麵、米粉、河粉、飯可能只有在東南亞才能找到,它們是印度人到東南亞後發明的。基本上,特點是以茄醬主調味料。
【副食類】
沙爹: 馬來族的串燒羊肉、牛肉和雞肉,是東南亞小販吃品的極品。 沙爹要沾沙爹醬一起吃。在中國所謂的沙爹味式沙爹醬就源自馬來的沙爹醬,吃過馬來族沙爹 和沙爹醬的人都會覺得中國的沙爹味遠遠比不上馬來沙爹,不信就到新加坡試試。在新加坡,沙爹小販不多,每個晚上,沙爹小販會在老巴剎側擺檔,是吃沙爹的好地方。沙爹是小販食品中最貴的一種。
海鮮燒烤: 鮮燒烤用的特製辣椒醬,用香椒葉包起來烤,其中以魚燒烤最受歡迎。
印度羅渣: 羅渣,馬來語是大混合,和英語的沙拉一樣,印度羅渣的材料很多,隨你選,多是麵粉製品沾特製甜醬吃。
華人羅渣: 華人羅渣主要材料有油條、沙葛片、青瓜片、菠蘿片、豆芽、花生碎、魚露醬、黑甜醬,象沙拉一樣,混呀混呀混。
五香: 五香是傳統福建廈門一帶的小吃,在新加坡五香檔賣的不只是五香,還有腸、魚餅、蝦餅,各式各樣類似的五香魚餅的小吃讓你選擇。
【湯】
印度羊肉湯: 在上海你也許吃過咖哩牛肉湯面,味道有點像新加坡的印度羊肉湯,很可能上海咖哩牛肉湯面是從印度羊肉湯取得配方。印度羊肉湯的咖哩香料比上海咖哩牛肉麵更濃 。
中國葯材羊肉湯: 不是這么容易找到中國葯材羊肉湯的小販,但中國葯材羊肉湯是一些新加坡人喜歡的湯食,一碗湯一碗飯,這樣就是一餐。
肉骨湯: 新加坡肉骨茶不是茶而是湯,主要材料是肉骨,主要香料是五香,一般新加坡人的吃法是一碗湯一碗飯當一餐。
【甜品】
摩摩嚓嚓: 摩摩嚓嚓也是東南亞三大小販甜品之一,有熱冷兩種吃法,用椰漿水煮芋頭和番薯塊,由於椰漿含膽固醇,摩摩嚓嚓也沒有了,小一輩的新加坡人還不知它是三大小販甜品之一。
文頭雪: 文頭雪是一塊大果凍蓋一層削冰,另有一粒酸柑,酸柑是綠色的象小桔子一樣水果,比乒乓球還小,好像是橙縮小幾倍。味道有點像檸檬。總的感覺,文頭雪帶檸檬味。新變種文頭雪有雜果文頭雪,顧名思義是加了不同樣的水果塊。
紅豆冰: 紅豆冰是東南亞獨有的三大小販甜品之一,是小販甜品之王。其實就是加糖漿的削冰,配料有紅豆和果冰,堆成一座削冰山。
Chendol: Chendol也是用椰漿水和赤糖焦做成的甜品,Chendol是甜品名也是其中一種配料名,Chendol就像綠色條形粉類品。現已被健康食品的潮流淘汰。Chendol也曾是三大小販甜品之一。
購物指南先得坊
(Centrepoint) 這里有羅敏申百貨商店和生鮮超市,主要商品是時裝、傢具、玩具、新鮮肉類等。 遠東購物中心 (Far East Shopping Centre) 這是一個尋找紀念品、珠寶、體育用品、古董的好地方。 國際大廈 (International Building) 在列特大廈(Liat Towers)對面,出售最流行的服裝。
烏節中豪坊 (Midpoint Orchard)
裡面有音樂、藝術精品店和美食區。 奧奇大廈 (OG Building) 位於索美塞捷運站對面,裡面有孕婦、兒童用品,是青少年和年輕父母喜歡的地方。
義安城 (Ngee Ann City)
被喻為東南亞最大的購物區,這里最大的購物中心是高島屋(Takashimaya),裡面有商場、專賣店、餐館、健身俱樂部和展覽館 烏節翡翠 (Orchard Emerald) 想買平價商品,就去這里。 烏節商業中心 (Orchard Plaza) 主要銷售相機和電子器材。
烏節坊 (Orchard Point)
買這里的化裝品、護膚品和香水能打很大的折扣。 太平洋廣場 (Pacific Plaza) 裡面有美國最大的唱片連鎖店。 柏麗廣場 (Park Mall) 有許多傢具專賣店。 專業購物中心 (Specialists Shopping Centre) 有銷售旅行用品、尤其是冬裝的百貨公司。 麒麟大廈 (The Heeren) 一個巨大的HMV音樂商店構成了它的特色。 柏麗宮 (The Paragon) 裡面有許多男士用品專賣店,如Dunhill、lanvin,底層有Sogo百貨。這座大廈正在裝修,預計1999年底完工,不過還照常營業。
都德閣 (Tudor Court)
有極受歡迎的婚紗精品店。 濱海廣場 (Marina Square) 這里有兩家迷你戲院和室內、室外兩個自由市場。 克拉碼頭星期天跳蚤市場 (Sunday Flea Market)位於新加坡河畔的克拉碼頭,每逢星期天都有一個Sunday Flea market市集。80多個攤位上琳琅滿目的物品包括古董、收藏品、名牌貨和許多新奇古怪的商品等。到那兒慢慢逛,你也許大有收獲。市集從早上10:00開放到傍晚6:0 0 ,市集附近是座落於翻新過的舊貨倉內的商店,里頭的商品包括各類二手貨、古董、絲綢服飾、首飾等。
如何去:乘搭計程車最為方便。從萊佛士坊地鐵站(EW14/NS26)附近乘搭水上'計程車'或從政府大廈地鐵站(EW13/NS25)乘新巴32號。
民俗節慶節日
差不多每一個月里都有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跨度上的一個特點;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屬於自己國家的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的又一個特點。
有人說在新加坡生活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而且節日與節日之間的性質和慶祝方式都非常不一樣,每一個節日都能給人新鮮感,所有的人都能因為節日而變得更加快樂。 因為新加坡華人佔大多數,所以中國人的節日在新加坡是最受重視的,從農歷新年到思念親人的中秋節,幾乎都原汁原味,與中國國內如出一轍。甚至還有老子誕辰紀念這樣古色古香的節日。其他如馬來、印度等國家的節日也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特別是十月的屠妖節亮燈和開齋節亮燈,各種節日活動齊聚一堂,節日市場熱鬧非凡。
現在,除了這些傳統的節日外,新加坡又有了許多國際性的節日,比如三月的時尚節、四月的世界名廚峰會、六月的藝術節、七月的美食節等等。這些節日不但充滿了現代感,更是拉近了到新加坡旅遊、生活的各國人民的心,使得大家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圍里。
注意事項旅遊簽證材料:
護照:
有效期應在六個月以上(從出國日期開始計算),並至少有一張空白簽證頁。同時提交護照照片頁復印件。
Form 14A簽證申請表格(原件):
用英文填寫完整,並有申請者親筆簽名。申請表格可在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官方網上下載。
照片:二張(一張貼在表格上,另一張供掃描用)。照片應符合下列要求:三個月內的近照;正面免冠(如按特殊宗教或風俗要求戴帽或配飾,帽子或配飾不得掩蓋申請者面部特徵);面部尺寸為25毫米寬,35毫米高。
中國身份證:
原件及復印件。
在職證明:
申請人若為在職員工,必須提供由就職公司出具的在職證明信原件一份。證明信中需註明公司同意其休假,並詳細註明申請者在該公司任職時間、職務及工資。在職證明信必須列有公司及有關聯系人的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信函加蓋公章。
財力證明:
申請人若無工作,則必須提供證明其個人經濟狀況的文件,如銀行存款證明,房產證等。
戶口簿:
申請者戶口簿全本原件及復印件。如為集體戶口,可在公安局辦理戶籍證明,並提供原件及復印件。
簽證費:
人民幣153元,不退還,不找零。
遞交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11:30
領取時間:周一至周五下午4:00至4:30
簽證辦理時間:3個工作日。
簽證有效期:5周,從遞交簽證材料日起生效。此時間指簽證批准至入境新加坡的最長時間,與在新加坡停留的時間無關。在出發前1-2周申請簽證為宜,過早申請導致簽證過期就必須重新辦理。
逗留天數:最長30天,實際期限由入境時由移民與關卡局官員決定。
網上申請簽證:可通過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網站SAVE申請。
多次往返簽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成都、昆明、廈門、大連、沈陽、天津、西安和福州15個中國城市的居民(以護照簽發地為准)可以申請赴新加坡2年多次往返的簽證。申請者遞交相關材料,並通過新加坡使/領館的批准後,2個工作日就可以拿到新加坡2年多次往返的簽證。費用是人民幣400元。
96小時特許過境免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過境的中國遊客,如果持有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紐西蘭、英國、美國、德國或瑞士8個國家中任何一國的有效簽證(最少一個月的有效期)或長期通行證以及96小時內離境的機票到新加坡過境,便有機會享受在新加坡落地過境96小時特許免簽證待遇。新加坡同時推出樟宜機場到市區之間免費班車、免費市區游覽、訪客地鐵通行證、的士導游等服務。過境的遊客還可以在機場的新加坡旅客詢問中心領取免費的小吃券或者免費的淋浴券。
新加坡駐華使館:
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外秀水北街1號
電話:010-6532 1115
新加坡駐上海領事館:
地址:上海市萬山路89號
電話:021- 62785566
新加坡駐廣州領事館
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233號中信廣場辦公樓2418室
電話:020- 38912345
新加坡駐廈門領事館:
地址:廈門市廈禾路189號銀行中心05-07/08室
電話:0592-2684691
新加坡駐成都領事館:
地址:成都市順城大街308號冠城廣場31-D
電話:028-86527222
新加坡習慣禁忌
禁忌
1、衣著:在參觀廟宇和回教堂時,衣著必須端正,手腳都得有衣物遮蓋。
2、脫鞋:到訪印度寺廟和回教堂,都得在進門之前脫鞋,到本地人家裡作客也是如此。
3、進餐:在吃印度餐或馬來餐時,請用右手。
部分當地法規:
1、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清潔的城市之一。遊客必須隨時注意保護環境衛生,隨便吐痰、棄物要罰款1000新元。
2、新加坡主張禁煙。公共汽車、劇場、影院、餐館和裝有空調的商店、政府機關辦公室都屬禁煙區,違禁要罰款500新元。
3、行人須走人行橫道。翻越欄桿罰款50新元,如果50米內無人行橫道,要從交通指示燈下過馬路。
4、口香糖是不被進口、攜帶、食用,違者罰款。
6. 新加坡人出生年年齡怎麼算的是出生年份-14嗎(如:1980年-14)
本土新加坡人計算年齡,是根據西歷出生年份,如1980年,今年是2019年 - 1980年,是39歲。
7. 新加坡過春節嗎
新加坡人也過春節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一年中各種民族節日很多。重要的有華人的春節、西方的聖誕節、馬來人的開齋節、印度人的大寶森節、新加坡國慶節。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華傳統的春節是最隆重、最具影響力的節日。
春節是地地道道的中華傳統的體現;春節的熱烈和喜慶的氣氛,比起中國大陸和台港地區毫不遜色,甚至更覺隆重。之所以如此,一是由於新加坡華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摯愛,二是彰顯多元文化的特色和亮點,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前去觀光度假和購物。
每逢春節,新加坡華人家家戶戶寫春聯、貼福字,屋裡屋外紅紅火火;買年貨、做年菜、除夕吃團圓飯喜氣洋洋;民間也興拜年、祝福、送紅包和壓歲錢,圖個吉利。
南洋華人還用獨特的方式來歡慶華人年,那就是一家人歡聚一堂「撈魚生」。「撈魚生」是一種菜式,以生魚條為主食,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絲、白芝麻、花生碎,調和五香粉、胡椒粉、醬汁等,裝成一個大盤。「撈魚生」儀式開始時,便由一人發令,其他人一起把大盤中的菜物高高撈起,並齊聲高喊:「撈起,撈起(撈喜),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 。「撈魚生」帶有吉祥的意味,祈求來年好運,能發大財。一份考究的魚生,價值新幣千元以上。品嘗過這種既當菜又當飯的魚生,確有其特色,但並無當地人那份興致和著迷。
春節的市場上張燈結綵,人山人海,一派繁忙景象。特別是牛車水(唐人街)更是大量出售華人風味食品,中國民族服飾和林林總總的吉祥物。那裡鑼鼓喧天,舞龍隊、舞獅隊盡情表演。一年中唯有春節這一天,這里可以燃放煙花爆竹,節日的氣氛非常濃郁。
「春到河畔迎新年」 是每年春節活動的重頭戲,舉行的地點是濱海灣。在那裡春節期間有各種文藝演出,有各式雜貨市場,有中華各地特色小吃,還有迎新燈展,並在新加坡河兩岸燃放大型煙花。春節還展出手工扎制的巨龍形彩燈,四川成都的燈彩,廣西民俗文化表演,還有LED舞龍隊,都是新的亮點。一年一度的妝藝大遊行,往年都在烏節路等鬧市區舉行,今年移至新加坡河進行水上大遊行,載歌載舞如同揚州古運河花船表演,不知哪個更加出色。
聞名遐邇的新加坡風景區聖淘沙,新春花會已經開幕,100萬株花卉竟相綻放,奼紫嫣紅,爭奇斗艷,美不勝收,這可算是熱帶雨林的南洋島國春節展示的一大特色。
8. 新加坡春節重要標志
一、春到河畔:濱海灣花園迎新年
活動日期:2020年1月23日-2月1日
活動時間:14:00-23:00
活動地點:The Float @ Marina Bay濱海灣浮動舞台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
自1987年起,新加坡每年農歷新年都會舉辦「春到河畔」 慶祝活動。這一標志性的活動在國民服役廣場,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濱海灣浮動舞台舉行,這項活動已成為本地人和遊客慶祝農歷新年不可或缺的傳統節慶活動。包含繽紛的新年造型燈飾,還有大型煙火秀、特色表演、各國特色美食街。整個春節慶祝活動期間,現場每天都會燃放煙火,渲染喜慶氛圍,前往國民服役廣場(濱海灣浮動舞台)飽覽以濱海灣天際線為背景的煙火表演,這獨一無二的景觀肯定讓您難忘。
二、新加坡妝藝大遊行
活動日期:2020年1月31日-2月01日
活動地點:
從 F1 維修站大樓 (Formula One Pit Building) 一直延伸到國民服役廣場(前稱濱海灣浮動舞台)
1 Republic Boulevard , Singapore 038975
若要挑一項最能體現新加坡多元文化特色及其精髓的活動,那要屬妝藝大遊行了 – 令人驚嘆的絢麗多彩花車、舞龍和高蹺,令人目不暇接。妝藝大遊行已舉辦四十餘年,場面壯觀、熱鬧非凡,被譽為是「新加坡的巴西嘉年華」, 也是新加坡農歷春節期間,最熱門的必訪慶典之一。來自全世界20餘國的表演者在此齊聚一堂,身穿特色服飾,到新加坡的中心地帶遊行,包括牛車水、烏節路和濱海灣,讓新加坡的農歷年更加熱鬧。
三、亮燈活動
時間:一般時間19:00-24:00,周六延長至凌晨2:00
地點:牛車水一帶,余東旋街、新橋路、橋南路和花園天橋
從農歷新年的前幾周開始,牛車水的街頭亮燈活動就已拉開過年序幕,街頭兩邊掛滿設計精美的燈籠,吸引遊人紛至沓來。您還能感受到新加坡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濃濃歡慶氛圍,慶祝活動豐富多彩,有精彩紛呈的大遊行,還有歡騰動感的舞獅表演,包括舞龍舞獅、歌唱表演、煙火秀、雜技表演和有趣的互動游戲,不容錯過!
四、逛年貨市場
地點:牛車水
過農歷新年,不買年貨怎麽行?當然新加坡的中國新年也不例外羅,熱鬧非凡的年貨市場,濃濃的節日氛圍,是新加坡農歷新年期間不可錯過的景象。農歷新年期間上市的各種精選節日美食讓人慾罷不能。鳳梨酥、味道濃郁的梅子千層糕、香脆的雞蛋卷、入口即化的椰汁糕點、辣蝦卷、肉乾,這些只是美妙味覺盛宴中的一部分罷了。不如各種小吃都品嘗一下吧!盡情享受吧,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
9. 請問新加坡是什麼時候過新年的是聖誕節嗎美國又是什麼時候過新年的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有華裔、印度人、馬來人、東南亞人、還有世界各國人民。華裔還是咱們過春節的時候過新年,馬來有馬來的新年。通常他們聖誕節到元旦節期間和過新年差不多。美國也一樣。
5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因所用歷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會舉行慶祝的具體日期和活動形式也有差別。
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9)新加坡小年是什麼年擴展閱讀
聖誕節人物形象主要指聖誕老人,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紀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聖尼古拉斯。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尼古拉斯死後被尊為聖徒。聖誕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10. 新加坡過中國新年還是西方新年
都過,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所以過得節日也比較多,屬於中西方結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