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牛肉粉多少錢一斤
A. 在新加坡~吃一碗面要多錢,不是方便麵。
新加坡~吃一碗面要多錢,不是方便麵
A:看是什麼面,在那裡吃。如果在小有名氣的連鎖店,比如翡翠拉麵小籠包,或者Ajisan ramen 日本拉麵之類,一般6.5-9元。如果在kopitiam, food court之類的連鎖食閣(大多數在購物中心裡,有空調),炸醬面,牛肉麵,刀削麵之類保持有中國特色的面,或者韓國日本攤位的面,一般4.5-6。如果是本地的面,比如大蝦面,鹵面,叉燒面之類,在咖啡店(coffee shop,就是沒有空調的在居住區附近的一樓,或者市場附近的有很多攤位的大棚里)價格一般是2.5-4;在連鎖食閣稍微貴0.5-1。
一天三餐最普通能用多少錢,RMB.
A;至於吃飯,呵呵,一般菜飯、雞飯一盤2.5-3,面/米粉3-5。(coffee shop)如果節儉一點的話,一個月的開銷,可以控制在200之內=1000rmb。不過,工作人士就比較難控制在這個范圍之內,因為要看一般同事都去什麼地方午餐。而學生,比如nus,ntu的食堂cateen都相對便宜。早餐,如果是麵包,更便宜。
總體而言,因為新加坡的發達程度,所以食宿之類基本生活消費的開銷占工資收入的比重比較低。
目前貨幣對款率大概是1新元:5rmb。
關於住宿方面,可以參考http://..com/question/14905177.html
只是如果是學生,一般選擇多人一間房間,nus.ntu學生大多是2人間200-250或者單間280-330,而自費的私立學校的學生比較節儉,4-6人一間150-180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B. 新加坡的飲食文化跟中國差在哪裡啊
新加坡主要為華人,也有其他比如馬來西亞、泰米爾人等,所以和中華的差距大同小異,在保留中華美食基礎上增添了其他國家的飲食。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以及西歐人等,因其種族的多元化,新加坡的飲食因而豐富多彩。無論是中式菜餚、西式快餐、日本料理、韓國燒烤、泰國餐、印尼餐,還是馬來風味、印度風味的飲食,這里都有。新加坡被稱為美食天堂,在這里不用出門,就可以吃到異國的飲食。
新加坡也有自己的特色菜,這是由長住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華僑,融合中國菜與馬來菜所發展出來的家常菜,稱為娘惹。另外,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食物有:海南雞飯、福建炒麵、鮮蛤炒果條、炒蘿卜糕、釀豆腐、沙煲飯、雲吞叉燒面、蝦面、鹵面、魚丸果條面、牛肉粉、魚頭米粉、肉骨茶、山瑞湯、魚頭爐等,除了這些,各式點心和粥類也很可口,如炸香蕉、五香蝦餅、水晶包、春卷、潮州式薄餅、黃梨餅、皮蛋粥、豬肉粥、魚粥、雞粥、鴨粥等。這些食物,都是早期過來的中國移民,沿用了福建,廣東那邊的飲食習慣,風味,加上自己的風格,逐漸形成了新加坡自己的特色食物。
C. 津市特產有哪些
【津市藠果】
津市藠果是津市農業的一大特色產業,其種植分布在湖南省第二大淡水湖——西毛里湖的沿湖坡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土壤條件和小氣候。津市藠果結構緊湊、皮層多、長卵形、單個重6—10克,具有潔白晶瑩,新香嫩脆的特性,同時富含粗蛋白、脂肪、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粗纖維、氨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比其他產地藠果更勝一籌。近年來,津市推行藠果無公害標准化栽培管理,藠果整體品質大幅提升。
【津市牛肉粉】
津市牛肉粉館的牛肉米粉具有辣、熱、香、鮮的特點。牛肉油碼爛度適中,鹹度適宜,牛肉從進店到製成油碼,都有十分嚴格的規定,牛肉進店立即用鐵鉤掛上,分老、嫩、肥、瘦切成一斤左右重的塊子,主在清水裡浸泡,冬於時間稍長,夏天只泡一小時左右,再用清水反復漂洗,擠壓,排出血水直到清水。然後撈起,用配製的香葯煮熬,所有的香葯有大小茴、砂仁、中安、桂枝、甘草、陳皮、公母丁、花椒、三乃、十景香、甘松等20多種,香葯用紗布包好放在爐鍋底部,上面放牛肉,爐鍋不加蓋,讓牛肉的腥臭散發出去,煮熬時湯中有血泡浮起,立即將血泡舀出,同時根據牛肉的肥瘦加放適量的牛油以增雖鮮味。牛肉煮到手指能捏爛時便撈起,攤放在器皿內,待冷卻後切成小塊,以備做油碼,在煮熬了牛肉的湯內加入二分之一的清水,再行燒開,然後收盡浮油,澄清湯汁,使之透明晶瑩,再將清湯舀進另一隻爐鍋,作為原湯,下粉時加放在米粉內,這樣,製作的牛肉米粉湯鮮味美。
【米粉火鍋】
米粉火鍋俗稱「燉粉」。新近出現的事物。當地人每逢節假日,都喜歡邀上三親四友,找一家小餐館坐下,點上一份「燉粉」,邊吃邊聊,拉拉家常。
燉粉的吃法很簡單:先在桌上擺個小酒精爐,點燃。擱上一小缽(常德很常見的土陶缽)事先做好的牛肉,加熱一段時間,再把另行放置在大碗里的米粉挑進缽里,就著牛肉和肉湯一起煮。稍後片刻,再用湯勺把燙好的米粉或者肉和湯一起盛到每個人面前的小碟里,然後就可以吃了,如果你高興,還可以點上一碗汽水肉,或者油香豆腐,這樣滋味更好。
【津市米粉】
最能代表津市米粉特色的,當屬坐落在市中心風景優美的三湖公園旁的劉聾子牛肉粉館。
津市劉聾子牛肉粉館創辦於40年代初期,因其創辦人是一個劉姓的聾子,粉館因而得名。開辦之初,就因其風味獨特而風靡津澧,現在更以其獨有的風格遠招天下來客。
真正的津市米粉,碼料種類特別多。僅僅是牛肉粉,就分為清燉、紅燒、麻辣三種。此外,你還可以品嘗到酸辣、肉絲、排骨、雞肉、三鮮、肥腸、豬蹄、墨魚,甚至水魚等各種口味的米粉。
如今的津市人吃米粉已改換了口味——以清淡粉湯、碼料為主,若喜辣則自取辣質佐料。這與外地人津市米粉辣味印象相反。
說到燉粉,還是劉聾子牛肉粉館的最有名。
【木子腐乳】
木子腐乳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產。木子腐乳王是李氏祖傳食品中的瑰寶,產品入口清香,回味圓暢,風味獨特,令人難忘,一掃市井俗味,尤生香雅之感,實為居家、旅行、饋贈之佳品。
木子腐乳(又名湖南十八子腐乳)是津市市十八子食品有限公司的知名品牌,木子腐乳秉承悠久的傳統工藝、優選天然的綠色大豆、採用科學的配製方法,使一個民間珍品,憑著「差異化」的特色,煥發出強大的產品生命力和市場穿透力。木子腐乳以「粘口清香、純正圓暢、麻辣香溢、回味悠長,鮮明的產品特點。1999年11月獲得湖南省首屆名優特濃副產品博覽會優質產品獎,此後產品被帶入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法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2000年12月4日歐盟商業聯合會及世界AWB組織經過評選,專門授予」腐乳王「美稱,並榮獲」金盾獎。【麻蓉酥糖】
酥糖各地都有,似乎是從江浙一帶傳播開的,津市的酥糖應該算是當中的極品了。清朝時曾經作為貢品上貢。特點是甜香可口、入口即化、油而不膩。
現在最好的津市酥糖應該是湘泰食品廠出產的。
D. 我在民勤學牛肉麵
蘭州拉麵,由於經營者的民族不同,經營的地方不同,各地的方言不同,因此有不同的稱為。通常的稱為有:蘭州清湯牛肉麵、......蘭州牛肉拉麵、蘭州牛肉麵、牛肉拉麵、拉麵、抻面、扯麵、拉條、板面、甩面。
蘭州拉麵歷史據說已有兩百多年。是蘭州本地人馬保子最早創制。馬保子年輕時,靠挑擔賣涼面為生。因為生意好,後來就在城裡東城牆邊租了三間門面,開設鋪子,取名「八社會館」專門經營羊肉肝子湯面,買賣越來越大。時,一個叫楊新的老闆在八社會館附近開了一家清湯牛肉麵館,吸引了不少顧客,搶走了馬保子的生意。為了壓倒對方,奪回生意,馬保子偷偷地跑到楊老闆開的面館察看,回來後,他開動腦筋,在羊肉肝子湯里對上雞湯和牛骨湯,味道格外鮮美,這樣,顧客又回到了八社會館。
馬保子年過五十,就把「八社會館」交給二兒子馬傑三經營。自己做技術指導,馬傑三精明能幹,接過父業之後,兢兢業業,製作更加精細。過去只經營大寬面一種,後來又設計出一窩絲、韭葉、二細、小寬、蕎麥楞等五個品種。自此,馬保子清湯牛肉麵名氣日盛,成為一絕。
近二十年來,蘭州牛肉麵不斷向全國各地延伸,經營者之間簡稱其為「蘭州拉麵」。中央電視台(1994年)「正大綜藝」有過對蘭州拉麵專題采訪節目演播。蘭州拉麵,除了對它的技術要求很高以外,就是特別強調了和面時加入面團中的「硼灰水」,它是起鹼的作用,有別於其他地方拉麵的特點。傳統的蓬灰,是西北戈壁灘上的一種野生植物叫蓬鹼草,經燃燒後,其枝乾的析出物,它與草灰凝結成硬塊,經火燒、水煮、沉澱後的鹼性溶液即蓬灰水。
現在蘭州拉麵使用的是蘭州大學力司化工廠研製生產的司頓牌速溶蓬灰(也叫蘭州牛肉拉麵制劑)行業簡稱拉麵劑。干凈衛生,除去蓬灰中的鉛、砷、氰、氫等對人體有害成分,使人們食用更加放心。
蘭州拉麵。大街小巷、小區、小吃店、小吃城、工廠、學校食堂都能經營,人們在早晚皆可食用。大店則全天經營,店前排隊是經常現象。一碗標準的牛肉拉麵端上來會給人一種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之感,使人觀之食慾大增。牛肉拉麵是一種具有高營養的食品,將其作為快餐食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A 學拉麵概況
蘭州拉麵是一種技術,誰學會了誰就可以拉。蘭州人不是個個都會,不是天生就會,也是學的。
學習傳統的蘭州拉麵方法,只有極少數聰明絕頂的人能在幾天內學會,在這里我們不否認有的天才腦袋瞟就瞟得會,但要達到能做生意的水平,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一般人需要幾個月有的甚至一年多。即使學會了將來還會出現問題,還沒有等您摸熟,生意已經做死了。
一個拉麵師傅手藝,要達到能夠獨立做生意的水平,一般需要5000多元的投資,還不完全包括自己摸索的時間摺合的工資和費用,很多拉麵師傅都有做死幾個拉麵館,最後自己被迫走人的經歷。可以說拉麵師傅的手藝是以犧牲幾個拉麵館為代價換來的。有的乾脆改行,有的摸出了一些經驗,自己能解決,可以肯定,要付出昂貴的代價,不僅浪費了時間和金錢,更影響了生意。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之所以有人說拉麵培訓是騙人的,並不是他們當時沒有學會,並不是師傅真的故意騙了他,而是師傅靠感覺和經驗這種不科學的、模糊的、抽象的、不具體的東西來教他的。換句話說,就是你的親兄弟,靠那種不科學的方法,也不可能在短時間真正把你教會,只不過學個表面動作而已,裡面的很多問題心裡都是黑的。
拉麵培訓是中國小吃技術含量最高、技術難度最大的培訓,不僅需要有長期的打工和開店經驗,更需要有長期的拉麵培訓經驗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這些是絕對不能忽視拉麵培訓的重要因素。
拉麵是小吃製作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門技術,很多年來,人們一直可望而不可即。本中心沈師傅二十多年前先後從師四個師傅,總算進了拉麵的門,對於拉麵的很多具體問題,師傅講的含糊其辭只有靠自己琢磨。
拉麵一年四季就是那幾個簡單的動作在重復,一個動作練一萬次,幾天也練會了,也練熟了,腦筋聰明的瞟就瞟得會。那麼為什麼幾百年來都需要一年半載學得會呢?問題在面上!變化無窮!
傳統的學習拉麵方法是靠感覺的,用那種傳統方法練習,即使學習一年半載,只不過是盲目地經過反復碰撞,產生了一些感性認識。因為沒有從根本上了解拉麵的本質,學習一年多,拉麵仍然出問題的比比皆是!
沈師傅是一個很執著的人,幾十年來,從打拉麵工,到開拉麵館、小吃店,到教拉麵、教小吃,不斷實踐總結研究,憑著一股子鑽勁,終於剖解了學習拉麵的難題。
世界上什麼變化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拉麵也不例外。沈師傅通過長期實踐,掌握了拉麵四季變化的規律,他的拉麵絕密配方,使人頓開茅塞,從此不再糾結於表象,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
他研究發明的百拉百順的和面配料和簡捷的溜條、拉條方法,保證您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季節,都能一和即成,一拉即出,得心應手,百拉百順!
他的發明,使蘭州拉麵由原始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科學頂點;他的發明,真正揭開了蘭州拉麵的神秘面紗!對中國民間特色小吃的發展和中國小吃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發明,結束了兩百多年來蘭州拉麵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多學習的歷史,開辟了一個即學即用的新時代!
近幾年,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馬來西亞等國和地區的老闆都親自來武漢學習過他的技術。還有一些出國打工人員准備回國來武漢找他學習。作為傳授中國小吃的專業人員,我們引以為自豪,將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由於我們發明了這種方法,加之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詳細分析,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因此利用我們的方法,任何一個想做拉麵的正常成人,都可以在幾天內學會。
B 面的有關常識
有了快速實用的拉麵技術,但還要有好吃的面、好吃的牛肉和好喝的湯,拉麵生意才會紅火。
先說面。
小麥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按植物學歸屬進行分類,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綱,禾本科。
小麥通過加工磨粉除去麩皮的稱為麵粉,也稱小麥粉。不除去麩皮的稱全麥粉。公元前7000年埃及已有麵粉,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是小麥的故鄉。
在我國,3700前奴隸社會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禾、粟、黍、稷、菽、麥等字。禾(水稻的植株)、粟(音速。小米,通稱穀子)、黍(音鼠。黍子、黃米、性糯)、稷(音,季。一說為穀子,一說為黍子,一說為高粱。古人奉稷為穀神,與土神「社」合稱「社稷」)、菽(音同「書"。豆類的通稱,不辨菽麥)、麥(小麥)。
2200年前,先秦時發明了石磨,姑且稱那時的麵粉為全麥麵粉。春秋戰國時有了旋轉磨,到了漢朝才在民間普及。西漢以前磨齒為凹坑形,東漢時出現了輻射狀,至西晉以後,磨齒大都成八區斜紋形,石磨從發明到成熟經歷了五百多年。到了晉代,才發明了將麩、面分離的「羅」。晉人《餅賦》載「重羅之面長飛雪白」《齊民要術》也有「絹羅之」「細絹篩」的記述。
以上說明,我們祖先是3700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商代,開始食用小麥的。2200年前也就是秦二世當朝的三年前後開始食用全麥麵粉,1700年前的晉代開始食用真正意義上的麵粉。
小麥的分類:按照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按照麥粒的性質分為硬小麥和軟小麥;按照顏色分為白小麥和紅小麥。
麵粉的分類:按照麵筋含量分高精粉、中精粉和低精粉;按照加工精度分特製粉、標准粉、普通粉和麥麵粉;按照用途分為麵包粉、發酵粉(或面條粉)、糕點粉。 麵粉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佔75%左右),我們常吃的麵粉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糊精和少量的糖。它為人體提供的是能量(屬於糖類,提供熱能),是人體活動的動力來源。麵粉經過分解後的碳水化合物飲食行業稱澄粉或小麥澱粉。它可塑性強,用它製作的產品晶瑩剔透,是做花式面點、玉兔餃、金魚餃、涼皮的主要原料。
麵粉含蛋白質6%——14%,是維持人體生命的七大營養成分之一。麵粉中的蛋白質,飲食行業稱為麵筋。濕麵筋含量30%以上稱高精粉,適合做麵包、膨化食品;濕麵筋含量26——30%稱中精粉,常用來做饅頭、包子、面條;濕麵筋含量小於20%稱低精粉,常用來做蛋糕、餅干之類。以上標准,是國家於1988年開始頒布實施的。麵粉中的蛋白質,是麵筋菜和涼皮的主要原料。它在和面中形成的網路結構,對於面製品特別是拉麵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指出的是,在所有的穀物中,只有麵粉的蛋白質才能形成麵筋網路,只有麵粉通過發酵,蛋白質形成的麵筋能包裹氣體,從而做出海綿狀柔軟暄騰的美食。
麵粉中含有1%——2%的不飽和脂肪酸,易於氧化酸敗,不利於麵粉的儲藏,但利於面製品的加工。
麵粉中的礦物質是用灰分來測定的,一般含量小於或等於0.70%——1.40%,它是加工精度的具體體現。
我國現行麵粉等級標準是1986年頒布的,按照加工精度將麵粉分為四個等級:特製一等粉灰分含量
〈=0.70%,濕麵筋含量〉=26%,特製二等粉灰分含量〈=0.85%,濕麵筋含量〉=25%,標准粉灰分含量
〈=1.10%,濕麵筋含量〉=24%,普通粉灰分含量〈=1.40%,濕麵筋含量〉=22.0%. 以上標准,是國家於1986年開始頒布實施的。
麵粉中含有少量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B及酶類,還含有13.5%左右的水分,每個廠家、每批產品、每個季節含水量都不可能一樣,因此,和面時要考慮到含水量的變化。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寶塔提供的科學飲食依據,正常的成人一天食用谷類300——500克(6兩——1斤)。如果是一日三餐,那麼一餐需要二到三兩左右的糧食,相當於成品三——五兩純糧食製品。
這就是我們餐飲行業應該掌握的一份分量。過多,易加重腸胃負擔,造成肥胖,浪費糧食資源;過少,能量不足,影響他人工作效率。
按照現在大部分拉麵館一份的分量,基本上可以滿足,現在一般一斤麵粉拉三碗,大碗的一碗有4——5兩。各人可根據自己年齡、體力、性別的實際情況,適量增減。力求少吃多餐,飲食多樣化。
C 蘭州拉麵的秘密——拉麵制劑
在大西北茫茫戈壁灘,生長著一種神奇的植物——蓬蓬草,深秋枯黃後燒成的灰就叫蓬灰。蓬蓬草又叫蓬柴草、蓬鹼草、灰蓬、沙蓬、水蓬、飛蓬、蓬草、蓬柴。因其形狀酷似抖蓬,所以也叫抖蓬草。過去,人們用它代食用鹼和面蒸饅頭,現在就只有拉麵館用得著它。正宗蘭州牛肉拉麵非用蓬灰水和面不可。
蓬蓬草是大西北最平凡,最常見,最不引人注意的一種野草。無論是在一望無際的大漠戈壁,還是在乾旱貧瘠的鹽鹼沙灘,無論是在山澗溝壑,還是在田間地頭,隨處都可以見到它茂盛的身影,有如勤勞朴實,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西北漢子。
就像廣大農村以前用皂角洗衣服一樣,蓬蓬草含鹼量高,也是肥皂和洗衣粉的經濟替代品。隨手拔上一把碧綠的蓬蓬草,在衣服上搓洗,就可以把衣服洗得乾乾凈凈。特別是對油漬具有非常好的洗凈效果。 蓬蓬草發芽時是極小,極嫩,極翠綠的兩片嫩葉,長大後成蓬狀,莖銀白色,葉細小如針,酷似鹿頭上的茸角,又好似嫩綠晶亮的翠果,秋季開黃色小花,花落結籽,結籽後葉變枯黃而落,只剩枝乾和籽,風吹籽落,來年再生長。籽粒又含澱粉多,可做飼料。三年困難時期,人們磨其籽面充飢,苦澀難咽。
蓬蓬草的愛情故事
在深秋一對對西北農夫,莊稼收拾完了之後,或騎驢或趕車,去到草蓬生長的地方,安營紮寨,搭個窩棚,壘個土灶,就開始工作了。人們先把一坡一窪的灰蓬棵拔下來,扔在那兒,讓風吹日曬。等把那一坡或一窪的灰蓬棵拔到差不多的時候,就在順風的地方挖一個很大的灶坑,把曬得半乾的灰蓬塞進去,點燃。
這時候,你站在高處,夕陽如熟透的柿子,掛在山頂,大地明暗分明,光線嫣紅柔和,原野趨於靜謐。幾縷乳白的,淡藍的煙霧斜斜地升起來,像一株株被風吹斜的樹木。在夕陽的照射下,和漸漸暗淡的大地形成鮮明的對比。夕陽,原野,風和煙霧,還有遠山,村莊,構成一副水墨畫。風景也好,水墨畫也罷,只不過是供有閑情逸致的文人墨客們欣賞的景色,而對於這些燒制蓬灰的莊稼人,是無暇顧及這些虛無的東西的,景物再好能當飯吃?他們的心思全用在自己的工作上,只有收獲是最實在的,在他們心目中那才是美。
西北一日兩餐,忙乎了半天,女人開始燒水做飯了。當然是最簡單的掐疙瘩。男人就把那些乾乾濕濕的蓬棵不間斷地塞進灶坑,噼噼啪啪地燒,經風一吹,就燃得更旺,男人黝黑的臉膛被烤成古銅色。等把灶坑燒滿了,拔下的灰蓬也差不多燒完。於是,停下來,待火一滅,就在熱灰里倒上水,呲啦啦,冒出一股濃濃的白煙。這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男人用長繩把驢子栓在附近有草的地方,女人在地窩棚里鋪開氈襖拉開皮襖,男人女人和衣相擁著。女人望著滿天的星星還在想心事,男人的酣聲就已經驚天動地了。太陽出山的時候,也是深秋最冷的時候。夜裡落了霜,大地像一個老婦人,多皺的老臉搽了一層雪花膏似的,很是難看。窩棚里的男人和女人像冬眠的一對旱獺,沉沉地還在夢里。整個原野也睡著了一樣,靜靜的,清冷的風聲是它均勻的酣聲。日上三桿的時候,人們醒了,一個個從溫熱的皮襖里鑽出來,男人迎著太陽,長長地打個哈欠,再伸個懶腰,懶懶地前走幾步,背過身子,灑上一泡;女人也不避男人,就在不遠出,褲子一丟,屁股亮亮地,耀得男人不敢睜眼。
坑灶里的灰已經冷卻,男人用鐵杴把結了塊的灰撬起來,一塊一塊的一大堆。綠澄澄的,像煉化的玻璃,又似燒過的爐渣。他們拿回家,留一些自己用,其餘的幾毛錢一斤賣了。還有的就當禮物送給城裡的親友。聽老年人說,在他們小的時候,蓬灰除了食用,還用來洗衣服,洗頭。那時候農村裡沒有食用鹼,也沒有洗衣粉和肥皂,所以,燒蓬灰是農家必不可少的事情。
蓬蓬草蘊含著西北農民淳樸的愛,那一碗碗香噴噴的拉麵,不正是他們的愛情之花么?
現在燒蓬灰已不再是為了自己食用,而是一種賺錢的營生了。他們把蓬灰送到專門的加工廠,工廠再進行復雜的程序,加工提煉製成拉麵劑,批發給食品添加劑市場,然後再零售給所有的蘭州牛肉麵館。以保證拉麵館的正常運行,使神奇的拉麵飲食文化傳遍祖國大地。
在國外發展的朋友也不用擔心拉麵劑買不到,蘭州拉麵劑廠家可以辦理航空托運。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食品食檢查最嚴格的國家都有我們的學員在哪裡經營,說明蘭州拉麵劑完全符合國際食品健康標准!
拉麵劑,也就是蘭州牛肉麵里必須添加的添加劑,它主要是作用於面團里的麵筋蛋白,使麵筋蛋白中巰基上的氫原子更加容易發生交聯,從而改變麵筋蛋白質的原子排列組合,快速形成分子間的網路骨架結構,提高面團的柔軟性,可塑性,從而便於抻拉。如果蘭州拉麵不添加拉麵劑,是拉不出那麼細、那麼長的,也不會有那麼筋道柔韌的口感。在蘭州,經常吃牛肉麵的顧客都知道的是蓬灰,但真正的已不是傳統的蓬灰了,而是取而代之的拉麵劑。傳統蓬灰是一種蓬草燒成的,最後將蓬草析出物放在開水裡熬制提煉出所謂的蓬灰,這就是傳統的蓬灰加工工藝。
蓬灰的主要成分還是鹽和鹼,化學名稱是碳酸鉀,分子式K2CO3,分子量是138。含有鉛、砷,且含量超過國家規定的標准。傳統的、天然的東西不一定都是無毒無害,應該相信科學。蓬灰已經經過上百年的使用。是蘭州牛肉拉麵歷史發展中的傳統添加劑,由於生產工藝的局限性,已經基本淘汰。蓬灰一般只在拉麵中使用。
現在市面上使用的蓬灰,一種是用蓬草燒成的,就是蓬蓬草燃燒後剩下的草木灰,冷卻後硬如石頭,使用前先用錘子砸碎,放在鍋里用水熬,取上面的清水使用;一種是工業根據蓬灰成分配製的速溶蓬灰——拉麵制劑。速溶蓬灰裡面配製了食用鹼(碳酸鈉,化學分子式Na2CO3)蓬草提取物。工業配製的蓬灰,比用蓬蓬草燒制的蓬灰更安全,更衛生,更健康,但仍然含有微量鉛、砷成分。衛生監督所一直定期不定期對拉麵館使用的蓬灰進行抽檢,發現配製蓬灰的鉛、砷含量不僅遠遠低於燒制蓬灰。而且含量遠遠低於國家規定的標准。目前,市面上拉麵館很少使用蓬灰和面,多半用的是市售的成品拉麵劑代替。
蓬灰——蘭州拉麵制劑的來源,出自天然,成份純真。如今風靡全國的蘭州牛肉拉麵非此不成。蓬灰,還是製作釀皮、灰豆湯、麵包、糕點的上好佐料,比人工食用鹼要好出許多。
倘若說因為蓬灰含有微量的砷、鉛而拒絕食用,那真是談「砷」色變,因噎廢食,貽笑大方了!殊不知只要是土裡長的東西,包括水,都含有砷、鉛,我們天天吃的糧食麵粉、大米都含有砷、鉛,你難道不吃飯了嗎?中國《食品中砷限量指標》(GB2762-2005)的限量值(大米無機砷0.15μg•g-1,麵粉無機砷0.1μg•g-1,只要是符合健康標準的盡管放心食用!蘭州人吃了沒有提純的蓬灰做的拉麵,吃了一百多年,一直安然無恙!現在使用的是經過提煉的拉麵劑,更加安全放心,何憂之有?!讓我們放開心情去欣賞那魔術般的拉麵,領略拉麵師傅給我們帶來的美食享受吧!
E. 新加坡有什麼特產
新加坡特產----美珍香肉乾
玫瑰蘋果是一種像梨一樣的小型水果,果皮有時呈粉紅或淡綠色,果肉如海綿般多汁而無味。因而新加坡人喜愛蘸著醬油或辣椒吃,這樣一來,口味非常獨特。
F. 在新加坡打工期間去馬來西亞旅遊
吉隆坡廉價旅店 Tune Hotel我就住過, 其實距離PUDU(富都)也不太遠.如果腳力好, 而且也要天氣允許, 其實我覺得走也是不錯的.因為從PUDU走到TUNE HOTEL都有一些不錯的景點. 當中就會經過....
1.PETALING STREET(茨場街, 遊客們稱中國城)這里應該有很多人介紹過這地點吧. 本人也常經過這里, 上下班, 逛書局, 吃吃東西. 吃的話, 早上有一個路邊擋的粥不錯, 附近還有擋是買烤鴨的. 至於晚上都很多吃的檔開, 不過我和我朋友經過那些很多外國人吃東西的海鮮店, 都覺得他們被砍. 而且, 我朋友說, 有一間店還只是招呼外國人, 本地人是不歡迎的...=="還有一檔"牛肉粉面"檔, 我覺得不錯, 價錢是比普通的貴點點拉(RM 5, 普遍RM 3, 4). 可以吃辣的有一檔 (ASAM LAKSA), 那裡問問人就可以了.還有燒魚. 那裡衛生條件不太好,吃路邊檔就是這點危險.
2.CENTRE MARKET (文化街,街頭都聚集很多外勞得小心, 不過大家都算是那裡的遊客,不會突然攻擊人, 只怕有趴手. 不過只要在KL吉隆玻都要注意這點). 這里都有很多一些小飾品, 畫等等. 有室內和室外.
3. 獨立廣場(DATARAN MERDEKA). 那裡也是一個景點, 我常經過就看到很遊客在那裡拍照,獨立廣場附近有National Historical Muzium 博物館(蠻小的, 只要RM 1入門費), 附近還有一座圖書館. 和以前的舊高庭法院.建築還蠻漂亮的.
然後, TUNE HOTEL就是延續著DATARAN MERDEKA, 可以說是一個在頭一個在尾...(想想其實距離還真的蠻遠的,汗=="). TUNE HOTEL附近有SOGO百貨公司, 對面還有一間大學.
本人曾經就從PUDU 走到過獨立廣場大約就要20分鍾左右. 如果從廣場走到TUNE HOTEL就不太清楚了. 如果走走停停,那裡也可一玩上一天.而且忘記說, TUNE HOTEL 過後去TITIWANGSA, 也就是"大馬之眼""EYE OF MALAYSIA的摩天輪也不遠.
基本上除了計乘車(TAXI), 公車也可以到達這些地方.公車的服務有RIPID KL 有一種票是RM2可以用一天, 不過票分3種. 有紅票(RM2),藍票(RM2), 青票(RM1), 都走不同的路線. 如果省麻煩買一種可以通用的,(RM5)然後就可以用一天踏不同號的公車. 如果沒錯的話, 只要踏一次公車就可以從PUDU到達TUNE HOTEL, 實際號碼就不清楚, 要問問公車的人員.
除了公車, 輕快鐵(捷運) STAR LRT就有從PUDU到達SOGO附近...PUDU那站是叫"RAKYAT PLAZA" 至於SOGO那站就要問問人了, 我不常去那裡. 只要到了SOGO, 過兩條馬路就到TUNE HOTEL了.
還有, TUNE HOTEL可能現在剛開, 應該有些人還不懂的, 如果你說TUNE HOTEL人家不知道你就說SOGO附近, 這里就只有一間SOGO應該不會搞錯.
這里只是我一些些的建議,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旅途愉快.
G. 新加坡結婚移民費用大概多少新加坡有哪些美食呢
新加坡結婚移民費用大概多少?
1、移民投資。老外項目投資150萬余元新加坡幣,可以直接申請變成新加坡永久居民。投資人必須要先注冊有限公司,隨後遞交投資計劃書和有關文件。資金以理財方式存有新加坡政府部門,項目投資最少須運營5年。
5、花費層面:移民投資得話,你企業的銷售額必須要有5000萬新元;必須項目投資250萬新元到一個項目實體線。在企業的占股比例需要達到30%可以這么說早已非常高標准。
新加坡有哪些美食呢?
1、肉骨茶:這道美食用中葯材、蒜頭和香辛料,再加上生豬肉骨烹製成的,吃時配上白米飯和辣椒黑生抽;
2、沙爹:沙爹是指傳統馬來西亞燒烤牛肉、牛肉和雞肉,容下了東南亞很多國家特色美食的精髓;
3、海南雞飯:海南雞飯是新加坡的一道准「國菜」。雞脯肉、白米飯、配上心靈雞湯、切成片的絲瓜和辣醬一起服用;
4、辣椒蟹:新加坡位於亞熱帶,本地人為了能排暑去毒,所吃的各類美食口感側重香辣口感。但在各種各樣新加坡傳統式香辣口味美食中,則以辣椒蟹更為知名。辣椒蟹就是把整個的大龍蝦割開,連肉帶殼再加上茄汁、朝天椒一起拌炒成的。
H. 關於成都小吃的問題
1.一環路東三段祥和里小區,有家重慶土灶火鍋味道不錯。斜對面有家竹之屋(好象是這個名字),菜品都是與竹子有關的,客人也多,中午人尤其多,泡椒雞雜、泡椒腰花不錯,綠豆排骨湯一定要點。繼續往前走,有個面館在煙草專賣的對面,泡豇面真好。推薦。
2.建設路那邊82信箱宿舍後門正對到有個擺攤攤賣缽缽雞的,味道不擺了。
3.原川劇二團旁的青蛙火鍋,他們寫的是「特色湯鍋」,現在搬到新鴻路108號,就是電信營業廳的斜對面。名字叫「四合院」。
4.牛王廟的吳記怪味面搬到書院西街去了。
5.牛王廟的吳記怪味面。好吃慘了,面裡面的那一些燉的稀爛的肘子肉,加上亮燦燦的紅湯,真是非常舒服。
6.華陽還有很多家,比如左岸花都轉彎進去那家人最多的鱔魚;華陽城裡面一家魚頭火鍋;還有兩家鰱魚;一家稀飯;一家干鍋... (華陽的兔頭超好吃)
7.現在新修那座安順「廊橋」臨河有排新開的酒吧,有一個胖太婆鹵的雞翅尖很好吃!
8.望平街上「三隻耳」冷鍋魚,6點以後去排隊要排2個小時能吃上。
9.望平街成華國稅旁的川東人家,雞雜煨鍋好吃慘了。
10.游樂園後門旁邊有家灌湯包子好吃。從灌湯包子這條路往石油路方向走,右手邊有家鵝掌湯鍋,味道不錯。
11.新華職高門口的燒烤,絕對巴適。就是不曉得拆遷走沒有。
12.猛追灣街上還有一家玉排骨,沙鍋豆花和排骨堡味道好。
13.青龍巷的「葉鴨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鴨,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鴨,晚上6點基本基本就不營業了 ,而且開了大概20多年了,從來沒有擴大過營業面積,最近拆遷到文武路,公安局旁邊。
14.四二0廠宿舍與五冶宿舍區之間的路上有家「辣王」,炒龍蝦。
15.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鍋,味道很好,但是裡面小偷眾多,從老闆到服務員,個個都是高手。還有一家大嘴蛙(就是冷鍋青蛙)好吃.
16.牛王廟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晝可羅雀,夜則人潮人海中。來牛王廟,吃非首要,重在學習蜀都之氛圍,重在看遍全城美女。
17.電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條路上有家「回民餐館」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吃,值得去吃。(這個我知道,現在搬到八里小區了,呵呵••方便我,八里小區被我吃了個遍,那有家牙牙飯,強烈推薦。還有地道的冒節子肥腸粉。)
青羊區
18.永陵路口到北巷子方向,有家九尺鵝腸火鍋店,味道鮮美,環境衛生,鮮鵝腸、嫩牛肉,推薦!
19.博美裝飾城(就是太升南,北路交界的那個十字路口)往紅星路方向走,在工商大廈對到的那個小街裡面有家錦新生煎包子,包子不咋樣,煮涼粉很好吃。!
20.體育中心順城街那道門旁有家紅灶老家川菜館,兔頭與雙流老媽兔頭有一拼,而且很便宜,還有霍香魚頭不能不吃,毛芋頭也不錯,蘸白糖吃起滑膩香甜。
21.西安路上棗子巷附近有家老朋友火鍋好吃,就是有點辣,雪花筍子一定要吃,又嫩又脆,還有紅味的嫩牛肉,麻辣鮮香!
22.西南財經大學南側門外有一家『月梅燒烤』店,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那裡的燒烤和大盤雞也很好吃,還有其他很東西,曾經在西南財大學習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店!
23.蘇坡橋有一家「道君鵝腸(鴨腸)」生意只火爆~~鵝腸和鴨腸、鴨舌都是當天的,最好吃鴛鴦鍋,白鍋的湯很滋補,燙完菜來一份銀絲粉,下到白鍋裡面煮熟和到湯湯撈起來吃(不要蘸油碟)~那個感覺只有吃了才曉得了~~記到,一定要到最後一家,招牌是「道君」的,因為在它的前面沿街都開了很多火鍋,本來是想借光的,但是幾乎都門可羅雀,「道君」就是最後一家了,且有300多桌子,和免費停車場。 24.五丁橋頭的光頭香辣蟹就是好吃。
25.長順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點以後去就沒有位置了。
26.東城根街北沿線菌王火鍋,湯鮮菌嫩,營養豐富。
27.包家巷有個小館子「羅羊肉」,當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點。
28.槐樹街「葉抄手」不擺了。
武侯區
29.國學巷往南門大橋走,紅門街小學旁一家串串,好像是叫「燕來」,喜歡吃香菜牛肉的無論如何都要去吃一盤哈,先做好等號30分鍾的准備,但是絕對值得,當然,你可以去早點搶位置免得等哈。
30.成都老公館的菜,雖然貴了些,但能吃到許多四川美味菜餚,特別是「涼粉鰱魚」「辣椒兔」、「櫻桃肉」,嘖嘖!味道正宗。
31.雙楠有一家「老吳家」的「武陵山珍」,全是野山菌類火鍋,味道特鮮,更適合怕麻辣的朋友一品。(就在我們學校前面幾站,看到過)
32.在武候區,新加坡花園附近,過了二環路人南立交橋第一個小口子轉右,到了家樂福南門店轉左,找到紫荊東路轉右,第一個丁字路口轉左,50米遠有家「稻香村火鍋」,特色風味是火鍋料爆炒兔頭和鴨下巴,巴適慘了,價錢又不貴!
33.成都磨子橋新世紀電腦城後面有一家匯川魚館,IT業者無人不知,他的辣子魚和涼拌蘿卜絲非常好吃。另有一特點,老闆一般會親自幫你點菜,速度奇快,熟客點菜時間一般不超過15秒。不足之處,價格偏貴。美領館附近有一家白果墩雞超好吃~~超純味.
34.雙楠置信北街有家「四川好人」餐廳,弄的川東鍋兒巴適得很,每次我們都吃得油暴暴的。老闆是電影演員雷漢(就是演哈兒師長里頭那個毛軍長的)。另外,他們泡的泡菜才安逸,有7、8個品種,還有土豆泥。
35.在高升橋的七道堰街(交警總隊賓館前面),有一家豆花飯,味道好極了,而且便宜,酸菜豆花三塊五一人,葷豆花五塊五一人,豆花和飯隨便吃,可以點菜,葷四素一,特別推薦:鮮肉圓子和酥肉,好吃啊.
36.菊樂路上「宣兔頭」(超有名的),雙楠小區「周大媽」兔頭別有風味。
37.棕北有家跳跳魚,是白湯熬的魚蘸碟子吃,那個嫩哈。
38.濱江路原南紅游泳池邊,有家」PAUL「酒吧,是兩個老外兩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是成都老外的根據地。價格便宜。
39.肖家河有一家黃辣丁,味道異常鮮美,地盤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憑欄而吃,可惜河水有點臭。但不影響魚的鮮嫩美味,吃完魚後再喊老闆開火下素菜,特別推薦藕片。
40.玉林中學(高中部)旁邊的小街上有個大盤雞,28元(小份,送三盤手工面,送三個二兩白酒),四個人可以吃飽。(這個我吃過的,現在漲價了)
41.玉林菜市有一家重慶盆盆蝦,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個味,還有田螺,(老闆說是胡(音)螺,不懂哈)爽!!!
42.體育館旁邊有一家蔣排骨,總店在郫縣,味道也不錯。(這個我愛吃,但蔣排骨都拆咯,體育館南門那個位置除了一家眼鏡店,其他開撒子都開不起走。蔣排骨的總店在犀浦,總店的菜比城裡面的都好吃,劃算,走那邊經常吃。)
)
錦江區
43.四川大學東區電信科斜後方有家賣餃子的,什麼餡都有,而且好吃,每天中午人爆滿。川大校園里有一旱冰場里的東西也好吃.
44.錦江區紅旗橡膠廠後門處有家餃子館叫「春陽水餃」,有點歷史了,有紅味和清湯兩種,分餃子和抄手,味道巴士慘了,以前在郵校(沙河堡)讀書的時候,經常去吃,記得那時女生都要吃半斤,好霸道哦,呵呵(現在春熙路好像也有一家春陽)
45.郭家橋西街上有個「老捏兒」每天晚上擺一盆「缽缽雞」,比那個廖記棒棒雞好吃多了!
46.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裡頭那家蕎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這個我吃過。那家蕎面在成都市不錯,但是郫縣最大那條街上有一家更好吃的,一定要吃干拌的,味道只精闢)
47.華興煎蛋面的紅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48.金家壩有家光頭魚火鍋,用花鏈肉燙,味道比較正宗,不過相對辣一點,而且鋪面很小,稍晚就沒有位置了。
49.煙袋巷的火鍋粉,好吃。(非常贊同)
50.伊藤樓下的牛肉粉,好吃。華聯樓下的缽缽串串,好吃.(好吃,太貴了,葷素7角,還要油碟錢,吃的心痛)
51.何氏冷鍋魚。去成都,恨不得抱之而睡,煮之而眠。總府街王府井背後,即春熙路之馬路正對面,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聞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視,即睹冷鍋魚。店上牌匾只寫冷鍋魚三字,名頭卻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後』s冷鍋魚,婦孺皆知。所謂冷鍋魚,即紅湯煮沸之魚片也。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且有新鮮筍干輔之,更具風味。汝問何魚?不曉得也。(哈哈,這個吃過的,主要是我很喜歡吃魚,雜都覺得好吃)
52.賴湯圓。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麥當勞亦不及。吾最愛其中珍珠圓子,個小,入口冰涼,糯而不膩。厭甜食者忌。
53.大慈寺,錦江區政府旁邊的小街上(書院西街)有一家雲南過橋米線,味道不錯!(就在我們學校附近,但還沒吃過)
54.鹽市口廣場,大業百貨的對門,有一家張烤鴨 ,不錯。
55.在龍舟路有一家孔亮鱔魚火鍋,味道鮮美!價格合理,是吃過眾多中比較好的一家。(真的好好吃!)
56.會展中心背後,有兩家川菜很有名,朋輩餐當家菜牛肉園子湯和涼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紅刪福川菜館」,鍋碗瓢盆都是川西風格,每道菜都別具風味,個人覺得:「酸辣蕎面」「土豆番茄匯麵皮」「蒜香小排」「牛肉紅湯餃」「涼拌蘿卜干」極爽。
57.西延線金牛區法院背後有家樂山牛華麻辣燙,是用沙鍋堡湯料,我自己覺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燙好吃多了,而且比較衛生。玉林麻辣燙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衛生。亂七八糟的。
58.北門張家巷有家「江門葷豆花」,兩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魚香茄子」,魚香茄子是先用油跑過一道,再淋汁,是絕對正宗的川菜做法。
郊區
59.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一。推薦「番茄豆腐」。
60.溫江公平鎮的「胬菜一絕」,沿街擺滿超過200張桌子。
61.清江路上「盆盆蝦」,「板凳抄手」都是好東西。
62.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
63.都江堰夜啤酒上有賣「蕎面饃饃」,來的人吃了好多都還要打包。
64.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後來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最近去了幾次,發現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6 5.宜家二樓的瑞典餐廳也不錯,那個義大利面好吃。
6 6.同仁路那邊的小通巷裡面一家叫:宏願生態魚庄,要吃花鰱魚,現在才12.8一斤,吃完晚上還可以到旁邊不遠的寬窄巷子喝茶。
67.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吃「蔣排骨」,排骨少吃一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
68.雙流中心場河濱路,肉德娃火鍋,可品嘗到新鮮田雞,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要早點去,去完了沒車位。
69.成都西郊,四川工業學院旁邊有家鎮江飄湯,好吃!!!!
70.高家村附近的「啜園」很不錯,環境飲食衛生狀況都算是農家樂中的精品。96路到高家村下車(往高新西區方向)54路目前的終點站附近。
71.雙流白衣小區旁邊有家叫「喬一喬」的怪味鵝唇和兔頭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去了雙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72.都江堰有一家尤氏兔頭和雙流的兔頭有比頭哦!
73.川師後門有一家豆花火鍋還不錯,是正宗瀘州人開的。至少在成都范圍里算可以了。(確實)
74.王府井旁邊那條街上的金油碟火鍋!雖然每次都要被辣的洗舌頭,但是,吐血推薦!!
75.青石橋肥腸粉斜對面新開的一家叫「金紅油抄手」巴適哈,品種多,價格比較公道;青石橋蕎麵店裡的蕎面也非常好吃.
7 6.我介紹個:電子科技大旁邊有個 手提串串 超級美味 (其實這東西貌似便宜,其實劃不來哈)
7 7. 還有文殊院對門的開了幾十年的甜水麵和十八中的蛋烘糕!無敵咯```
7 8.愛樂酒店,就是川音門一出來的對面,有個小面館,裡面的抄手和雜醬面.超級牛B無敵的好吃~
7 9.文殊坊那邊有有家買涼粉涼粉的只有那麼巴適了!!!!一絕!!!
8 0. 七中門口的徐老八••怪味面還是好吃 雜醬面也巴適的很!!
8 1. 新城市對面的 小譚豆花 超級好吃 每天人爆滿
8 2.川音愛樂酒店出來那裡的小面館門口掛的一個「雞湯飯」的牌子,裡面的素椒雜醬面簡直好吃得板啊,還可以燙一元的菜喲~~~~~~ (對78的補充 應該是一家吧。。)
8 3.吐血推薦紅牌樓北街17號的牛雜火鍋~辣的窒息~夠香~便宜又王道~不吃會後悔~
8 4.同仁路那邊的吉祥街有個陳雞婆 後頭的涼拌土雞和雞湯簡直不擺了~!
8 5.野山珍老鴨湯。。。就鹽市口不遠處( 被極力推薦 具體地址貌似高架橋附近)
8 6.中道街有家串串,每天中午都排隊,下午五點以後就基本不賣了,確實好吃。
8 7.羅馬假日廣場的漢城軒,那裡很多韓國菜,但是只有漢城軒最好吃,裡面有榻榻米,下午去要排號 等超久 但是好吃 而且價格公道 特別是石鍋拌飯味道不擺了
8 8.新城市廣場對面街裡面的烤盤自助27塊一個人,一條街都是,天天很多人吃,好像還可以沒親自試過。
8 9。祖母燉品裡面的湯不錯,喝了就曉得是花了功夫燉了的。南門有一家,武侯祠那邊有一家。
9 0。川大南門那家雙皮奶正宗。
9 1.喜歡風味的朋友可以去武侯祠大街那有家阿熱藏餐,好像吃過的人都說不錯。
9 2.北海道自助還將就吧,倒是可以吃爽就是了。
9 3.北門上高筍塘那有家花溪牛肉米粉,清湯的但是有特色。
9 4.紫荊那邊一家紅杏8錯,很有名,味道好,但是不貴。
那邊還有一家湯鍋叫醉美,吃起很有意境。
9 5.往體院走白家肥腸粉家的冒菜很香。
9 6.同樣是一環路體院再過來點有家何食麵,細面,他家的料基本上都是現炒,就算是普通的牛肉麵,都很香,正宗牛肉麵就是這個味。
9 7.新城市斜對面路口的雪娃娃刨冰強大。
9 8王府井下面的麻辣燙串串好吃,下次只要土豆,有點小貴。
9 9。味千拉麵的炒烏冬面,個人認為比湯面好吃。
I. 10元錢能吃到什麼早餐
我國地域遼闊,十里不同俗,早餐也各具特色。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早餐之於武漢是一份熱騰騰的熱乾麵,之於廣州是一道道精緻茶點,之於西安則是一碗噴香的羊肉泡饃……早餐千百種,你最愛哪一口?
長春的蛋堡,也叫雞蛋漢堡,是用雞蛋、麵粉製作的一道早點,里邊包含肉餡和整個煎蛋,外面撒上孜然粉等調料,口味獨特,3元一個,5元兩個,物美價廉。
J. 馬上要去新加坡生活了,聽說那邊很多東西比國內貴,如果從國內帶些東西過去最應該帶些什麼呢
衣物類
新加坡是只有夏天的! 在新加坡常穿的有T恤、牛仔褲、長褲、休閑短褲等夏季著裝,大多數的時間,衣著都是比較隨意的。
1. T恤類衣物千萬不要帶多了,過來再買吧。一來因為各個地方風格其實很不一樣,國內帶過來的衣服據經驗很多都顯得有些別扭。比如在校園里大致可以從衣服上猜出是哪裡人。雖然新加坡衣服品位也一般,但入鄉隨俗是句老話吧。二來,何必帶一堆衣服增加行李重量呢。據我所知道的,放假時候都會有人帶很多不穿的衣服回國,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2. 因為空調的緣故,新加坡室內室外溫度常常會差10度,需要1,2件薄外套(不要套頭的,不方便脫)。
3. 短褲建議不要多帶。其實這邊是穿長褲的。也不熱的,習慣了就好。而且短褲很多限制,比如圖書館什麼的地方就不準穿。室內空調一般很冷,穿短褲凍昏了哭都哭不出來的。
4. 鞋子,更是不要多帶。這邊的運動鞋(哪怕是名牌)和涼鞋,拖鞋都不算太貴。對經常打球的男生來說,球鞋可多帶一兩雙。
5. 正式服裝: 男生帶較好的襯衫、領帶、西褲及皮鞋一套。需要穿西裝場合較少,並非必須。女生更簡單,大方一點的西裙就可以了,不過襯衫時不時地還是會有需要,還有黑色皮鞋搭配。在宿舍里可能會有Formal dinner需要著晚宴裝,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會有presentation要求穿工作式正裝。
葯品類
一般小病可以在本地看的。所以帶的葯是因人而異的。
感冒發燒葯(抗生素,沖劑等等。本地醫生也會給你開,所以不嫌看病麻煩的話可以不帶的),清火消炎葯(比如夏桑菊,牛黃解毒片),腹瀉葯, 防蚊蟲叮咬葯(清涼油,花露水等),外傷消毒葯(創可貼,棉花,雲南白葯,跌打葯,這些對喜歡運動的人很有用),眼葯水,等等。另外,身體比較虛弱的人, 可以帶些維生素,營養品,調節性的葯物。女生生理周期可能因為到了異地而紊亂,烏雞白鳳丸也可以適量攜帶。常用葯品有備無患。但不要帶過多量,因為可能相當多的葯品還沒使用就過了保質期。 一定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決定。
生活用品
床單毛巾被一套就好,兩套也可以,用來換洗。少量毛巾,杯子和牙刷。其實這些都可以方便地買到,價錢也不是很貴,帶少量的只是對付剛開始的幾天。 宿舍有床墊和枕頭。一般沒有空調,所以想要涼席的話就只有自己帶了。
書籍學習類
少帶點書,書很重的。雖然臨走時雄心勃勃,過來了後通常沒什麼時間看。學習方面的書,我不贊成帶中文版。直接看英文的最好,不然養成依賴性壞處很大。文史方面的書,其實中文圖書館里都有。再說,真想看總找得到,不想看的話送上門也不會看。字典沒有太大必要,圖書館里也有。平時用文曲星或電腦上的詞霸就夠了。文具這邊到處有賣,也不貴。
娛樂與電子產品類
隨身聽,CD機,照相機等電器,有就帶,沒有就過來再買。手機和手提電腦有的話一定帶來。起初的手機話費不會很高,預付費的手機SIM卡可以在島內很多購物中心買到。如果沒有手機可以考慮到這邊來以後簽手機計劃,並可低價買到新款手機。很多人隨身帶了筆記本電腦,因為過渡課程期間,尤其是讀國大預備班的,由於沒有住在學校而不能隨時使用學校的電腦設施。但是沒有筆記本電腦也問題不大,一是可以使用校內電腦,二是入學以後可以貸款買電腦。這些在後面的章節有詳細的介紹。離不開漫畫的人可以帶一些,這邊漫畫是原版,不僅貴,而且幾乎不出租。另外根據自己喜好帶些東西,比如: 書畫用具,溜冰鞋,球拍,篆刻的石頭(這邊沒有的)和刻刀,樂器,游泳衣等等。
食品類
對食物挑剔,又會做飯的人可以帶一些調料 (四川的一定要帶豆瓣啊)。零食也可以帶的。總的來說推薦: 牛肉乾,特色糖果,酸辣粉絲,老乾媽,粥的原料,泡茶的乾果。(其實這邊的裕華國貨也基本都可以買到) 另外,方便麵在新加坡種類繁多,不要帶哦。
錢
初到新加坡可以帶些錢,以備應急。人民幣、港幣、美元等都可在這里很方便地兌換成新幣。基本上每個購物中心都有換錢的地方。具體兌換匯率請查詢相關網站信息。 一年的時間其實也是彈指而過。請理智冷靜地整理你的行李,而這種功力其實是在一次次的放假中慢慢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