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什麼軍事沖突
⑴ 新加坡裝甲車事件到底怎麼樣了!有什麼內幕
在很久之前,大約是6、70年代,新加坡就在台進行軍事訓練,因為新加坡國土太小了,人口密集,無法進行陸軍訓練。
在和中國建交後,中國也知道這件事情,但沒有做太激烈的反對。
而最近,新加坡一再到美國,支持所謂的重返亞太,所以。。。。。。。
算是一次外交博弈。
似乎有一些情報人員的參與,就知道這么多了。
⑵ 如果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因領海糾紛,美國偏向誰的概率大一些
雖然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與美國都有關系來往,但是美國肯定還是幫新加坡的可能性大,畢竟新加坡與美國之間經濟來往和軍事來往關系都不一般,而馬來西亞與美國之間的關系則平平。
眾所周知新加坡與美國之間的關系一直保持著友好往來,就連新加坡國民對美國的好感度也十分強。反觀馬來西亞與美國的關系只能說兩國保持著良好的往來關系,但是很一般,沒有什麼重要的軍事或者經濟上面的往來。
⑶ 中國和新加坡有哪些爭端
一 政治制度上的爭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個積極的反社會主義制度的人,這也是為何新加坡長時間與台灣關系較好的原因。
二 領海上的爭端。新加坡糾集了東南亞五個國家,聯合了西方強國,在我國南海領域進行股份制石油開采,對我靠近漁民無禮進行扣押。
三 自由貿易協定實行上的爭端。
四 對於中國在新馬之爭中新加坡一直認為中方偏向馬來西亞,也有爭端。
五在美國是否更多的參與亞洲各項事務上的爭端
⑷ 新加坡三軍戰力如何為何號稱東南亞的「以色列」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也是世界上除中國外,唯一一個漢族人口佔主體的國家。雖然國土面積不大,可是它的地理位置卻非常特殊,扼守太平洋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讓新加坡成為世界貿易體系裡的重要中轉站,並由此攫取了大量利益,從原本一貧如洗的小漁村,一躍而成為人均GDP高達6.4萬美元的發達國家。
所以說,除非馬印等國的領導人腦子抽了,否則斷不會做出進攻新加坡這種愚蠢的舉動。尤其是馬來西亞,考慮到國內佔比25%且控制了國民經濟命脈的華人,指不定還會上演一次「迎王師」的舉動呢,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馬來西亞可是要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⑸ 新加坡那麼富,但是軍事實力很弱,但是卻從沒見到有哪個國家去挑釁去...
哪個告訴你新加坡的軍事實力很弱了?新加坡常備軍超過6萬人,戰備軍人超過50萬,軍費開支超過100億美元,比邊上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牛多了,裝備也很強,擁有導彈、潛艇、F-15SG多用途戰斗機、F-16D/F戰斗機、KC-135空中加油機、支努干直升機、M1坦克、豹2坦克、BIONIX陸戰車等比較先進的重型中遠程軍事裝備,武器裝備之精良在東南亞堪稱第一,按裝備的技術水平和數量來說,這個世界上也是排的上號的。
具體上來說,新加坡擁有東南亞最強的海軍,四艘8500噸級堅忍(Enrance)級兩棲登陸艦 ,六艘3200噸級可畏級導彈護衛艦,六艘勝利(Victory)級小型導彈護衛艦 ,六艘海狼(Sea Wolf)級導彈快艇 ,四艘挑戰者級(Challenger class 瑞典海蛇級)潛艇,四艘兀洛(Bedok)級掃雷艦,碾壓周圍那些連導彈都沒有的海軍簡直不要太輕松。同時還擁有東南亞最強的空軍,裝備了兩百多架先進飛機,F-15SG有24架,F-16D超過70架,長弓阿帕奇超過20架,這點裝備很多大國都拿不出來。陸軍無非規模小點而已,裝備也是一點不弱,但是要把戰備軍人算進去的話規模的短板都不存在,別忘了中國也無非200萬後備役而已,美國也是這點水平,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居然有50萬之多,編制包括5個師,主戰坦克超過500輛,裝備的坦克包括M1A1和豹2A4、豹2A6、AMX-13SM1,整個東南亞還有誰拉的出這么多先進坦克的?
加上新加坡外交上完全倒向美國,境內軍事基地完全向美國開放,由美國來保證安全,美國提供給新加坡的武器裝備都是最好的,比如F-15戰機的雷達和航電都是F-15系列裡最強的,連美國自己都還沒有換裝,戰斗機的數據鏈也是最新的。
與之相對應的,新加坡的兩個鄰國才相對比較弱勢,無非國土面積大一點,人口多一點而已。印尼這么大面積,國防軍總兵力不過25萬,軍費開支還不到30億美元,連軍人工資都發不齊,裝備還是6、70年代水平。馬來西亞稍好一點,年軍費還不超過50億美元,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國軍費加起來還不到新加坡一家的數字。
⑹ 如果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因領海糾紛,誰占上風的可能性最大
新加坡的武器要比馬來西亞先進的多,規模也比馬來西亞好,但是地方太小,戰略縱深太狹窄,如果沒有援軍的話不如馬來西亞。
其實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一家人,後來馬來西亞覺得新加坡是彈丸之地,而且不收拘束,後來進行全民公決,在大馬內決定去留。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離馬來本土較遠,所以不易管轄,在全民公決舉行之後,新加坡里幾乎所有人都贊成獨立,緊接著便一分為二。
但是新加坡的戰略縱深實在太過狹窄,很有可能導致在沖突爆發的開始就被馬來西亞將自己所有空軍基地形成火力壓制,假若這樣情況就很糟糕,會對後面的一系列狀況都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所以在新加坡准備充分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搏一搏的,軍事實力還是有的,也有厲害的援軍。不過由於美國的壓制,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應該不會打起來,畢竟他們還要考慮之後的發展。
⑺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海上爭端升級,兩國會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發生軍事沖突的幾率非常的小,雖然他們因為一直矛盾不斷,但是這兩個國家卻始終沒有動手的舉措,而且因為他們之間的矛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還在商討解決辦法,所以是不太可能發生落實沖突的。
但是因為這次相撞事件發生之後,新加坡外交官認為馬來西亞並沒有遵守他們之間的條約,所以新加坡表示非常的氣憤,而且新加坡的外交部還對馬來西亞發出聲明,呼籲他們撤回駛進新加坡的船隻,要不然的話他們會採取強硬措施,而且新加坡外交部還表明,如果馬來西亞不撤回他們在新加坡海域的船隻的話,那麼這些船隻在海域上發生的任何事故都要由馬來西亞承擔。
⑻ 為什麼新加坡的軍事實力這么弱卻不怕被人打-
新加坡軍師實力弱,是誤讀。新加坡國土面積小,但軍事實力一點都不弱。
首先新加坡的軍事投入是非常高的。在整個東南亞,越南是公認的軍事實力第一,但軍費開支沒有新加坡多。越南軍費排名世界第51位。新加坡軍費總量世界24位,人均軍費世界第4,軍費總量是越南的4倍,人均軍費整整是越南的40倍!從這方面看,新加坡對軍事的投入是非常高的。
其次,從裝備看,新加坡也是很有實力的。新加坡擁有東南亞最先進的空軍戰機部隊,有東南亞最好的潛艇部隊。
再次,從訓練水平看,他們也是很高的。新加坡常年在台灣和以色列進行訓練演習,訓練時間及水平也遠高於周邊鄰國。
新加坡做這些,就是為了時刻防備發生戰事。如果爆發戰事,估計開戰後新加坡空軍就可以把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空軍在1周內敲掉。潛艇就能封鎖周圍海域,空軍可以在馬來西亞和印尼主要港口和海軍基地布雷封鎖。
但是新加坡國家太小,無戰略縱深。利於速戰速決,最怕持久。但是考慮到新加坡和美英都是軍事盟國,戰爭爆發後,自己只要能頂上2周時間,美軍就會趕到救援了。而已新加坡目前的軍事實力,和鄰國對抗,完全可以支持2周。
⑼ 美國保證新加坡的獨立嗎 如果印尼攻打新加坡,美國會出兵保衛新加坡嗎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因此必須能夠「御敵於國門之外」。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蝦」理論,即新加坡應成為「能產生劇毒的小蝦」,既能與「魚群」共存,又不會被「大魚」吞掉。這實際上是強調新加坡武裝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懾能力,使大國不敢對新加坡輕舉妄動。這是新加坡「全面防禦」國防政策的重要支柱。
具體來講,新加坡軍事安全戰略有三項原則:一是「毒蝦」原則。新加坡軍事安全戰略講究威懾,一是讓對手懾於其軍隊的戰鬥力,二是讓對手懾於其全民的抵抗力。新加坡有一支在東南亞地區現代化水平最高、有較強的空中打擊能力和地面突擊能力的精銳部隊;除正規軍外,新加坡還有25萬預備役部隊,只要6個小時就能基本完成動員。與此同時,新加坡的經濟、社會、民事、心理等諸多方面的應變能力也非常強。
二是「魚群」原則。新加坡國小人少,軍隊沒有實戰經驗,單靠自身力量難以確保國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聯防自保,尋求集體安全,靠集體的力量遏制潛在的敵人。總理吳作棟把新加坡比作一條小魚,小魚要活著就要和其他魚在一起,置身於魚群之中,靠結群來自保。新加坡的安全體系有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維持和加強與馬來西亞、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的5國聯防。第二個層次是推動東盟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並創造條件把東盟合作的領域擴大到地區安全方面。第三個層次是支持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三是「大魚」原則。新加坡講遏制,靠的是雙管齊下,既要加入「魚群」,又要拉住大魚。這條大魚,就是美國。
新加坡認為,「美國是一條友善的大魚,能阻止其他大魚到本地區鬧事」。所以,新加坡一向支持美國在本地區保持軍事存在,並把美國的軍事力量引入新加坡。如果有人想吃掉新加坡這條小魚,除了要考慮五國聯防和東盟這兩個魚群外,還要特別考慮一下美國這條大魚答不答應。如此,新加坡就能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達到保衛自身安全的目的。
陸軍
目前陸軍兵力有4.5萬人,陸軍編制為5個師,每個師包括有步兵、裝甲兵、炮兵、工程兵、後勤等兵種。裝備有350輛坦克,各種火炮150門,裝甲運兵車1000輛,反坦克武器90件。陸軍編成如下5個師司令部,2個聯合兵種師,轄有:1個機械化步兵旅和2個步兵旅,外加一個戰斗工兵營、一個通信營、1個裝甲偵察營、一個防空炮兵營和一個炮兵營;一個空運機動旅;一個炮兵旅;2個突擊旅;6個工兵營;3個通信營。陸軍的裝備如下:300多輛AMX-13輕型坦克;22輛AMX-10PAC90火力支援車、24輛步兵戰車、22輛輪式裝甲偵察車;2000輛V-200突擊隊員輪式裝甲車,250輛輪式裝甲車;720輛輛火力支援車、約有15至20門M-71155毫米炮,50門FH-88 155毫米炮,36門LG-1 105毫米炮;60毫米、81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迫擊炮;數量不詳;30部「米蘭-2」反坦克導彈發射車;裝有GIRAFFE雷達的20毫米、35毫米、40毫米L70防空火炮,其數量不詳;300枚RBS-70近程防空導彈,36枚裝在M-113車輛底盤上的MISTRAL/SANTAL地對空導彈;其他若干種反坦克武器數量不詳。此外,新加坡計劃再購置AMX-10P步兵戰車若干輛。目前,有175輛火力支援車正在改裝成裝有25毫米火炮炮塔的機械化步兵戰車。將有175輛M-113火力支援車經改裝裝上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FH-88 155mm牽引式火炮在繼續生產,以便最終完全取代M-71炮。有300輛BV-206履帶式車輛正在交付使用之中。
海軍
海軍部隊由海上艦隊、海岸部隊、海軍後勤部隊組成,海軍人數為4500人。新加坡海軍共有各型艦艇40餘艘。海軍兵員有0.45萬人,還有於預備兵員0.45萬人。海軍艦隊轄有第一、第三支隊,負責攻擊艦和支援艦的部署。海岸司令部負責新加坡海峽的平時值勤業務。海軍後勤司令部負責支援海軍的作戰。海軍艦隊裝備如下:小型護衛艦3艘,掃雷艇2艘,6艘導彈護衛艦,6艘導彈攻擊快艇,6艘快速攻擊炮艇,5艘坦克登陸艦,3艘登陸艇和其它若干艦艇。海岸司令部的裝備如下:8艘巡邏艇,12艘海岸巡邏艇。海軍陸戰隊擁有35艘小型海岸巡邏艇和汽艇,外加攻擊艇約450艘。海軍航空兵購置4架用運輸、搜索和救援的Fokker50飛機。這4架飛機屬海軍所有,但由空軍來飛行和維修。據報道,海軍計劃用6艘大型巡邏快艇來取代那6艘快速攻擊炮艇。
空軍
空軍是新加坡三軍中實力最強、裝備最現代化的,新加坡空軍人數約為6000人,由戰斗機中隊、直升機中隊、運輸機中隊、防空中隊等組成。新加坡現有樟宜空軍基地、巴耶利巴空軍基地、三巴旺空軍基地、丁加空軍基地等4個空軍基地。空軍的編成和裝備如下:2個戰斗機中隊,裝備有32架F-5E戰斗機和5架F-5F戰斗機;4個戰斗機地面攻擊中隊,裝備有40架A-4S/A-4SU戰斗機和6架TA-4S戰斗機,以及6架F-16A/B戰斗機、1個戰斗機偵察中隊,裝備有6架RF-5E偵查戰斗機、2個運輸機中隊,裝備有4架Fokker50飛機,1架KC-130加油運輸機和5架C-130H運輸機;1支聯絡部隊,裝備有12架飛機;1支空中預警部隊,裝備有4架E-2C預警飛機;三個直升機中隊,裝備有各種類型的直升機102架、2個教練機中隊,裝備有教練機59架。此外,新加坡空軍還裝備有為數眾多的地對空導彈部隊和雙35毫米高射炮。據報道,新加坡空軍訂購18架F-16C/D戰斗機,從1998年起開使交貨。空軍訂購6架CH-47D飛機,擬於1997年交貨,其中3架擬用於搜索和救援任務,另外3架擬用於實施重型裝備運輸任務。此外,還擬購置約30架先進的教練機和6架裝有導彈的巡邏機。新加坡還引進了美製「小牛」式電視導向空對地導彈系統,並改裝了A-4S天膺機,增強了電子戰能力。新加坡空軍還擁有4架KC-135A空中加油機,它是亞太地區空中加油能力最強的國家。
⑽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其軍事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但是為什麼沒有被其它強國消滅或者侵略
新加坡周邊並沒有強力的軍事大國,加之地理位置獨特,成為域外大國控制本地區的戰略支點。
新加坡武裝部隊現役部隊總兵力為7.16萬,其中陸軍5萬人,編為3個混合師(各轄2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1個偵查營、1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1個工程兵營)、1個快速反應師(轄3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另有可用人數129萬和預備役35萬人。裝備各種艦只35艘,各型飛機210餘架、豹2A4形、百夫長等戰車、重火炮及導彈以及輕兵器等裝備。 新加坡軍隊主要在國外訓練。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組成「五國聯防」。重視全民防衛教育。致力於建設第三代「智能」軍隊。2011年國防預算達120.8億新幣,佔GDP百分比6%。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