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居多少錢
㈠ 新加坡留學一年費用
1、新加坡學校的學費
新加坡大學課程的費用大概是每年6000到17000新元,如果留學生學習的是工藝學院則是每年9800新元,新加坡的預科大學是按月收費每月需要240新元,如果留學生是進入中學學習,則學費是每月130新元。
2、新加坡的教育捐款
新加坡的學生准證持有者需要每兩年向政府交納教育基金,外國留學生到新加坡留學也同樣需要交納此基金,不過新加坡政府規定進入大學、理工學院和私立院校的學生可以不用負擔基金費用,而中小學生、初級學院學生和專門學校的學生則是在交納范圍以內。
3、新加坡的獎學金
新加坡的政府、大學和民間組織都有為留學生設置的獎學金、助學金和補助計劃,留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申請,其中獎學金的申請主要條件是學生的成績優異、表現突出,助學金的申請則需要在獎學金的基礎上再加入學生家庭經濟收入的因素考慮,新加坡政府所提供的補助留學生都可以申請,但是需要在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3年。
公立大學所提供的助學金大約為學費的80%。
4、新加坡留學的食宿費用
新加坡的中學會為學生提供寄宿和宿舍,並在校內設有食堂和洗衣店等基本服務設施,這樣的學校寄宿費用大概是在每月1380到1600新元。
新加坡大學所提供的宿舍也包括伙食和洗衣服務,大概的費用是在每月160到350新元,不過新加坡的學校所提供的宿舍都只允許學生住一年,一年之後學生必須搬出宿舍另想辦法,另外,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的學生是不能住學校宿舍的。
新加坡當地人所出租的民居費用相對較高,是在每個月1000到2000新元之間,同樣也會提供三餐和洗衣服務。
留學生在新加坡留學期間如果是自己解決伙食,那麼每個月的花費也不會太多,只要200到300新元就足夠了。
㈡ 新加坡上大學和法國讀研,每年費用算下來大概分別多少 假設是三年的話,不打工。有經驗的麻煩一下
一.法國的精英教育、全額學費資助與生活費補貼吸引了很多中國學生。法國留學就業前景良好,法國留學公立大學,免學費,就業率高,法國的商科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出現了十幾所歐洲著名的高等商學院,同時去法國留學讀研費用遠遠低於去英聯邦國家的花費,去法國留學讀研費用是多少呢?如果在公立院校就讀,3年總花費(學費+生活費)不超過20萬人民幣;如果選擇私立院校,2年總花費不超過25萬。且經濟擔保要求不高,有7萬以上人民幣存款即可,無需存期和出示資金來源證明。
二.據了解,新加坡研究生留學費用一年花費大概在15000到30000新幣左右,當然會根據不同的學校有所不同。
新加坡學費
新加坡大學課程的費用大概是每年6000到17000新元,如果留學生學習的是工藝學院則是每年9800新元,新加坡的預科大學是按月收費每月需要240新元,如果留學生是進入中學學習,則學費是每月130新元。
現在新加坡研究生留學是一大熱門。新加坡國大和南大碩士研究生一年的標准學費是14800元新幣。
新加坡獎學金新加坡的政府、大學和民間組織都有為留學生設置的獎學金、助學金和補助計劃,留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申請,其中獎學金的申請主要條件是學生的成績優異、表現突出,助學金的申請則需要在獎學金的基礎上再加入學生家庭經濟收入的因素考慮,新加坡政府所提供的補助留學生都可以申請,但是需要在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3年。公立大學所提供的助學金大約為學費的80%。
新加坡留學食宿費用
新加坡的中學會為學生提供寄宿和宿舍,並在校內設有食堂和洗衣店等基本服務設施,這樣的學校寄宿費用大概是在每月1380到1600新元。
新加坡大學所提供的宿舍也包括伙食和洗衣服務,大概的費用是在每月160到350新元,不過新加坡的學校所提供的宿舍都只允許學生住一年,一年之後學生必須搬出宿舍另想辦法,另外,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的學生是不能住學校宿舍的。
新加坡當地人所出租的民居費用相對較高,是在每個月1000到2000新元之間,同樣也會提供三餐和洗衣服務。
留學生在新加坡留學期間如果是自己解決伙食,那麼每個月的花費也不會太多,只200到300新元就足夠了。
新加坡留學其他費用
在新加坡留學所需要的書本費大概是每月30到50新元,交通費是26到60新元,零花錢每個人都有所不同,大概范圍是每個月60到100新元。留學生只要獲得新加坡的學生簽證,都可以享受新加坡的免費醫療待遇,因此醫療保險費或醫葯費都是不會產生。
新加坡教育捐款
新加坡的學生准證持有者需要每兩年向政府交納教育基金,外國留學生到新加坡留學也同樣需要交納此基金,不過新加坡政府規定進入大學、理工學院和私立院校的學生可以不用負擔基金費用,而中小學生、初級學院學生和專門學校的學生則是在交納范圍以內。
祝你成功。
㈢ 高中生到新加坡讀大學,留學費用大概多少具體有哪些
新家園網留學專題
新加坡學校的學費:
新加坡大學課程的費用大概是每年6000到17000新元,如果留學生學習的是工藝學院則是每年9800新元,新加坡的預科大學是按月收費每月需要240新元,如果留學生是進入中學學習,則學費是每月130新元。
新加坡留學的食宿費用:
新加坡的中學會為學生提供寄宿和宿舍,並在校內設有食堂和洗衣店等基本服務設施,這樣的學校寄宿費用大概是在每月1380到1600新元。
新加坡大學所提供的宿舍也包括伙食和洗衣服務,大概的費用是在每月160到350新元,不過新加坡的學校所提供的宿舍都只允許學生住一年,一年之後學生必須搬出宿舍另想辦法,另外,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的學生是不能住學校宿舍的。
新加坡留學當地人所出租的民居費用相對較高,是在每個月1000到2000新元之間,同樣也會提供三餐和洗衣服務。
留學生在新加坡留學期間如果是自己解決伙食,那麼每個月的花費也不會太多,只要200到300新元就足夠了
新加坡留學的其他費用:
在新加坡留學所需要的書本費大概是每月30到50新元,交通費是26到60新元,零花錢每個人都有所不同,大概范圍是每個月60到100新元。留學生只要獲得新加坡的學生簽證,都可以享受新加坡的免費醫療待遇,因此醫療保險費或醫葯費都是不會產生。
㈣ 新加坡留學讀研一年的費用大概是多少
新加坡學校的學費
新加坡大學課程的費用大概是每年6000到17000新元,如果留學生學習的是工藝學院則是每年9800新元,新加坡的預科大學是按月收費每月需要240新元,如果留學生是進入中學學習,則學費是每月130新元。 現在新加坡研究生留學是一大熱門。新加坡國大和南大碩士研究生一年的標准學費是14800元新幣。
新加坡的教育捐款
新加坡的學生准證持有者需要每兩年向政府交納教育基金,外國留學生到新加坡留學也同樣需要交納此基金,不過新加坡政府規定進入大學、理工學院和私立院校的學生可以不用負擔基金費用,而中小學生、初級學院學生和專門學校的學生則是在交納范圍以內。
新加坡留學的食宿費用
新加坡大學所提供的宿舍也包括伙食和洗衣服務,大概的費用是在每月160到350新元,不過新加坡的學校所提供的宿舍都只允許學生住一年,一年之後學生必須搬出宿舍另想辦法,另外,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的學生是不能住學校宿舍的。
新加坡當地人所出租的民居費用相對較高,是在每個月1000到2000新元之間,同樣也會提供三餐和洗衣服務。
留學生在新加坡留學期間如果是自己解決伙食,那麼每個月的花費也不會太多,只要200到300新元就足夠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㈤ 貧困縣建新民居樓房多少錢一平方米
內蒙古清水河:貧困縣60億造城爛尾記
http://news.dichan.sina.com.cn南方網2010-5-14 7:39:15
提要:外觀氣派的縣政府大樓空置多年,野鴿在裡面安了家。南都記者 楊曉紅 攝銀汞山坡上的窯洞民居,顯得簡陋破舊。1998年,呼和浩特市委領導一次來到清水河縣開會,講話中建議:鑒於舊城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妨礙地方經濟發展,不如換個地方建新城。
清水河新城區——一幢幢爛尾樓在坡地上曬太陽。 新華社發
外觀氣派的縣政府大樓空置多年,野鴿在裡面安了家。南都記者 楊曉紅 攝
銀汞山坡上的窯洞民居,顯得簡陋破舊。 南都記者 楊曉紅 攝
如果當初把建新城的幾個億全埋進舊城改造,舊城變好了,誰願意走呢?
———老居民劉三
從兩山夾峙的狹隘山溝溝,搬到25公里外的一片陽敞坡,遷城計劃聽起來很美。
然而,對於一個至今未脫帽的國家級貧困縣,這個新城夢卻被現實無情擊碎。
據新華社報道,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計劃斥資60多億元建新城,但用地違規、資金不繼,一場歷時10年的造新城運動,結果是留下了一堆爛尾樓。
南都記者 楊曉紅 發自呼和浩特 左有銀汞山、右有平頂山。兩山夾峙中,一條終年清淺的淡水河穿城而過,清水河縣也因此得名。縣城所在的城關鎮,只有一條南北向的主街道———永安大街,路面寬約10米。由於已經有30多年路齡,如今它早已大坑小窪、破爛不堪。
早上6點多,縣城的高音喇叭還沒有響,79歲的郝連就來到了街對面的稍麥館吃早飯。「清水河、和林格爾、托克托這三個縣,解放時是呼和浩特的三大門戶,不拿下來,根本解放不了內蒙古」,老人土生土長,曾任清水河縣解放後第二任縣長,非常熟悉這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老縣城。
講起老縣城歷史,老人滔滔不絕,無比自豪,但一提到近10年在王桂窯鄉(現宏河鎮)崛起的新城區,他頓時語氣堅決:「那是個笑話,我們老住戶肯定不搬。」
空城 耗資2億成鳥巢
清水河縣是呼和浩特市最南邊一個貧困縣,與山西接壤。雖然南依長城,西瀕黃河,境內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但該縣自上世紀80年代初被定為國家級貧困縣以來,30多年一直未能脫帽。
1998年,呼和浩特市委領導一次來到清水河縣開會,講話中建議:鑒於舊城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妨礙地方經濟發展,不如換個地方建新城。2001年到2002年期間,上級領導再次到清水河縣,重提建設新城區一事。
「舊城是個山窪窪,各項硬體條件都差,街道也窄,歷屆縣領導也都想挪個地方大展手腳」,今年5月7日,縣政府辦主任王換成承認,為舊縣城挪窩的想法其實由來已久。
清水河縣國土局一份新城區建設匯報材料證實,2001年前,在呼和浩特市委建議下,新城區先是選址城關鎮北的喇嘛灣鎮、以及鄰縣托克托發電廠附近,並計劃佔用托克托縣一部分土地。由於要佔用部分農田,托縣農民強烈反對,呼和浩特市委多次出面協調無果,2002年,新城地址不得不改選到王桂窯鄉一側。
「之所以看中王桂窯鄉西北側的山坡,主要因為那裡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王換成解釋,新城區緊靠209國道,而且有山西大同至准喀爾煤礦的大准鐵路線通過,「再說這也是距省城(呼和浩特)最近的地方。」
今天,在距舊縣城25公里的宏河鎮(原王桂窯鄉)北,原本寬約兩車道的國道旁,突然豁出一條寬約50米、8車道的寬大路口,顯得十分氣派醒目。路口兩側,各有一幅美麗精緻的巨幅畫,畫面是清水河縣兩大著名景觀:層層梯田之上的北堡長城和險峻雄奇的黃河老牛灣風景。從這個路口進去,就是清水河新城。不過,經過10年的規劃建設,它並未如神話般崛起,而是成了一個巨大的爛尾樓工地。
走進新城,只見5平方公里范圍內,除了寬闊的中央水泥大道、綠化帶以及路兩旁一幢幢大樓,罕有人跡,儼然一座寂靜的空城。其中部分政府大樓已經完工,如用蒙文、漢文同時鐫刻的清水河縣地方稅務局大樓,建築外觀線條流暢、潔白靚麗,院內已建好近200平方米的草坪空地、升旗台等基本配套設施。沿坡道而上,大馬路兩側分別矗立著縣財政局大樓、未掛牌的縣政府大樓、縣法院、縣看守所,以及未全部完工的縣教育局大樓、縣一中教學樓等。而在中央大道後端,約有2/3的路面僅簡單鋪了一層沙子,路兩側的建築多半也只是打了地基,或建了少部分。
由於長期無人進駐,目前只有一位老人看管,這些漂亮的現代化洋樓已成了野鳥天堂。天氣晴好時進入新城,不聞人聲,只聽得一片鳥語啁啾。在精心裝修的縣政府大樓門廳,建築工人在天花板上留下了三個未封閉天窗,於是20多隻野鴿子飛到這里,大大方方在天花板上安下了家。即使有人走近,它們也只是轟的一聲飛開,轉而重新棲落在縣政府大樓高翹的屋檐上,久久不散。
「清水河一大怪,就是鳥住得比人還好,我們當地人都叫它(新城)鳥巢」,縣委宣傳部一工作人員調侃。
據清水河縣國土局統計,目前,這片空城區范圍內共有9項已成型建築工程、8項未成型建築工程,以及完成了3.8公里道路路基建設,新城雛形已具。呼和浩特市一名知情人士稱,新城實際投入的建設資金前後多達2億元左右。
猝死違規用地,資金不繼
按照當年規劃,清水河縣新城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60億元,然而早在2005年,新城就已被迫停工。
新城區建設進入實際運作階段是在2002年,那一年,清水河縣專門成立了新區建設機構。可是一個財力薄弱的貧困縣,當年財政收入不過約3000萬元,如何支付巨額的新城建設成本呢?
來自清水河縣工業園區辦公室的一份新區建設投資項目書表明:建設單位自籌資金佔26.23%,申請銀行貸款佔11.36%,申請國家投資佔12.48%,申請地方投資佔12.48%,對外招商引資佔31.94%,當地政府自籌佔5.42%。而建設項目總投資預計611272.89萬元,其中建設期利息支出1.2億元。
2003年下半年,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清水河新區建設的意見以及加快新區總體規劃和建設時序的要求下,清河水縣委、縣政府一邊積極招商引資,一邊開始動工建設新城區部分道路工程、給水工程和部分機關單位辦公樓。
「新城動工後,除少數政府機關自籌部分資金外,前期建設資金主要靠各建設單位墊資運轉,政府給承包商打白條,承包商再給工程隊打白條」,「類同空手套白狼」,縣委宣傳部門一工作人員透露,新城區建設開工以來,建建停停,一直進展緩慢。其中,銀行因為新城土地規劃一直未能報批,根本沒發放一分錢貸款。
2005年,地方財力不堪為繼,又缺乏大的招商引資項目及時注資,清水河縣新城區被迫停建。拖至2007年,新城區建設全面停工爛尾,工程隊撤走一空,先前一度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只剩下了近十幢簇新的機關大樓,孤零零地被晾在山坡上曬太陽。
「到2006年,市裡已基本斷定這個項目做不下去了」,呼和浩特市一前任領導接受采訪時認為,資金欠缺並不是新城猝死的根本原因,最關鍵因素還是卡在了用地規劃審批上。原來在新城區動工建設之初,其總面積5平方公里的新區城鎮規劃,就不符合1997年清水河縣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因此一直無法履行國家用地報批手續。
清水河縣國土局介紹,按規定,新縣城遷址項目必須由國家民政部審批,審批要件中要求必須符合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符合規劃的要進行修改。「但當初修改縣級土地規劃沒有相關規定,上級國土部門也無法支持,況且修改縣級規劃還需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報批工作就此擱了下來」,清水河縣國土局承認,作為當地「一把手」工程的新城區建設自動工以來,就已經形成了違規用地事實。
2006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下發《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批暫行辦法〉修訂的通知》,提出特殊情況下可以修改縣級土地規劃。2007年7月23日,清水河縣政府向上級市政府提出了修改縣域土地規劃的請示。
2008年2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復同意實施修改後的《清水河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然而,此時的清水河新城區建設早已經停工,起死回生乏術。
鬧劇居民賣房買房潮
清水河舊縣城破舊狹窄,但居住其中的老居民,面對記者時幾乎每一個人都對遷城表示反對意見。
「清水河的水可甜啦,到那個荒地方沒水吃,且風沙大」,家住永安大街後背巷的姜軍,以前也多次路過新城區那片山坡,但都沒什麼興趣進去溜達。他認為:「那是縣政府在做的事,動工之前、期間都沒徵求過大家意見,只是聽說過2008年前要遷城。」
也有一些舊城居民到新城實地考查,發現即使最近的水源地渾河,距新城也有3-5公里遠,而且渾河與縣境西側的黃河相連,水質多呈渾黃色,遠不及舊城清凌凌的清水河水好。就算稍近一些的水源地擋陽橋水庫,山坡落差四五十米,取水不易。此外,位於山樑上的新城區雖然向陽開敞,但內蒙古經常刮大風,它卻幾無林木可蔽,風沙嗆人。
盡管舊城居民不願意挪窩,但在2008年前兩三年,買房賣房卻悄悄風行起來。2007年秋,家住永安大街東端的雜貨店老闆劉三,留意到隔壁鄰居李保衛突然一夜間搬走了。一打聽,原來李家閨女那年正讀初三,聽說要遷城,不願意搬去光溜溜的新城,於是合家到100多公里外的省城呼和浩特買了房,孩子也轉到了呼市上高中。
劉三一掂量,盡管自家兒子才剛上初中不久,也狠狠心,以最快的速度去呼市買了一套三房一廳。「搬到那地方,還不如搬得更遠,至少能保證孩子安心讀得上書」,劉三說他根本就不相信政府建新區真是為了遷城,而非借搞工程撈錢。
縣委宣傳部一女幹部形容,2008年前幾年,人們在單位見面打招呼,不再是「你吃飯了沒」,而是換作了「呼市買房了沒?」縣城一些稍有經濟實力的人,都紛紛跑到呼市買房,有人還買了不止一套,家也一夜間搬到了呼和浩特。
與此同時,縣城機關單位的原有家屬樓紛紛賤價拋售,人們普遍擔心搬了新城,位於舊城的房子將成為一處累贅。在縣電石廠上班的姜軍,正是這當口撿了個便宜。「原先三間正房、兩間偏房,外加一個獨立小院,房主叫價14萬元,最終10萬多就買了下來」,姜軍說,現在這套110多平方米的小院,每平方米房價已漲了一倍以上。
舊縣城所在的城關鎮,原本有一所全日制高中,學校生源較多。因為聽說遷城在即,一些即將上高中的學生紛紛轉學,寧願轉到周邊更遠的和林格爾、包頭、呼市等地上學。劉三在清水河縣土生土長了20多年,他估計,原本有13萬多人的清水河縣,2008年前至少外遷了上萬人,「有大人隨著孩子讀書往外搬的,也有孩子隨大人往外搬的,其中在呼市買房的可能有1/5。」
2008年確定遷城計劃流產之後,那些已經去呼市安家的機關工作人員,有的又不得不臨時回城關鎮租房或重新高價買房。縣委宣傳部一副部長先是將自己一套價值七八萬元的房子,以三四萬元的低價出售,因為確定不遷城,他不得不重新返回舊縣城,在自己舊家隔壁再買了一套一模一樣的房子居住,而此時房價已漲到了十三四萬。
殘局繼續招商引資?
矗立在坡地上的那一片空城,停建數年來,已經越來越寂寞地蛻化為一個面目模糊的歷史遺留問題,但因新城建設流產而欠下的一堆外債,依舊堅硬存在。
「如果碰上建築商過來要錢,縣領導只有一個辦法:躲或拖」,縣政府辦一正科級幹部透露,盡管這幾年縣政府已陸續償還了部分欠款,但至今尚有4000多萬元的建設外債未能兌付。
清水河縣財政局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報告中顯示,2009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8786萬元。而與清水河縣隔(黃)河相望的准格爾旗,地理位置同屬內蒙古經濟發展最強勁「呼包鄂經濟圈」,一年財政收入多達100多億,年均可支配收入不過三四千萬的清水河縣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從新城項目投資比例看,靠外資投入的比例高達30%以上,而以全縣可支配財政收入來估算,至少需要30-50年才能還清外債,如果稍有執政為民觀念,這個工程根本就不該上馬。」北京中淇律師事務所張獻華律師,認為清水河新區項目已對政府形象造成惡劣影響,除採取相關善後措施,還須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若不是清水河經濟實在太虛弱,這個新城區就建起來了,沒准還是個好事」,5月10日,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錦國舉例,2002年前後,內蒙古不少地方都建了新區,包括呼和浩特市新區、鄂爾多斯的康巴什新區、烏海的濱河新區等。「剛開始也是國家不批新區規劃,改成建管委會,不也都通過了?」
如今這片爛尾空城,屬清水河縣工業園管理范疇。縣工業園區辦主任王雄稱,正是2008年遷城無望後,這片空城才被草草並入。盡管從新編清水河縣地圖上看,位於喇嘛灣鎮的原縣工業園區,規劃佔地17.31平方公里,與王桂窯鄉5平方公里的荒廢新城,兩者根本不搭界。
5月7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市未對清水河縣新城爛尾一事做出正式回應前,縣政府辦主任王換成告訴記者,縣里正計劃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將這片荒廢的新城區改造成經濟開發園區,且正在與一家風力發電商、一家太陽能發電廠洽談。「如果招商成功,到時將那些政府辦公樓的招牌換下就可以了」。
但令人沮喪的是,至今還沒有一項進駐新城「遺址」的引資項目真正有眉目。
縣長10年換了8任
清水河舊縣城,如今依然逼仄狹隘,而往永安大街東行出城不遠,幾乎光禿禿的銀汞山上,一層層土黃色的簡單窯洞沿山腰累疊而下。當地人說,這個革命老區,至今部分村莊還無路可通,出行要靠毛驢,全縣農民人均年收入不過3000多元,即使是數萬人聚居的舊縣城,至今還無法實現集中供暖……但在縣政府辦公樓前,記者發現縣委書記、縣長用車,卻是價值百萬以上的豐田V 8。
頗有意味的是,在新城的馬拉松建設中,清水河縣的縣長也走馬燈似的調換。「10年換了8任縣長,許多縣長都是沒幹完一個任期就走了」,縣委宣傳部一工作人員稱,縣里主要領導甚至科級幹部也基本都家住呼市,開車來清水河上班,周一來上班,周五下午全部回到呼市過周未,「像候鳥一樣,扎不下根」,「縣領導一調離清水河都是往上升」。
呼和浩特市一退休領導認為,過於頻繁地更換縣領導,直接影響了新城建築商對縣政府的信任,也是造成新城流產的一大重要原因。
如今夏季已至,清水河舊縣城永安大街上,葯店掌櫃老葉指著門外大街,不緊不慢地說:「盼政府能將舊城大街的排水系統治理好」,因為沒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夏天一遇上大雨天,整個街道就成了泄洪溝,老百姓沒法出門。縣委宣傳部一女幹部則希望本屆政府能盡快改變舊城「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現狀。
「如果當初把建新城的幾個億全埋進舊城改造,舊城變好了,誰願意走呢?誰不願意自己家鄉美呢?」老居民劉三說
㈥ 新加波旅遊業
第一、注重保存歷史和發揚自身特色
新加坡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融匯了東西方文化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兼收並蓄的特點。新加坡在城市建設中,因地制宜,對一些有特色的民居,都加以特別保護和修葺,或按原先模樣加以恢復,或古今結合、古為今用,使之成為旅遊景點。新加坡將各種文化節作為保存和展示歷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如華人的春節,各種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等。遊客在新加坡不僅可以體驗自己國家的文化,也可以接觸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藝術。
第二、因地制宜的開發建設旅遊景點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自然景觀不足,因此新加坡不斷地利用其他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人工開發旅遊景點並形成旅遊勝地。比如聖淘沙,以前是荒島和軍事基地,現在已經成為了花園之國的花園;利用地處赤道的優越條件,建立了很好的植物園,集中了各種名貴植物,培育了品質很高的蘭花作為國花,成為世界上蘭花出口最大的國家;利用四面環海的條件,開辟了許多新旅遊區。讓新加坡的旅遊景點永遠保持其特色吸引遊客。
第三、塑造了東方文明的旅遊形象
新加坡努力塑造了一個非常文明的國度,它給外來遊客的共同印象是:清潔、安定、文明、親和。在這樣一種安靜的國度里,旅客覺得非常安全,非常愜意,植入他們心底的不僅僅是陽光花園式的美景,還有讓人心醉的人文環境。文明的旅遊形象依賴於全國國民的素質,而國民素質又依賴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政府是否廉潔高效,可以說新加坡旅遊產業的軟環境之優是遊客紛至沓來的基本原因。
第四、通過會展旅遊和創新發展新的旅遊方式吸引遊客
「旅遊經濟無止境」是新加坡旅遊局制定各項政策的基礎,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新加坡不斷擴展旅遊經濟的發展空間,不斷創新,利用其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會議旅遊,把新加坡定位於區域旅遊的中心門戶,亞洲地區會議、獎勵旅遊、論壇、展覽和休閑的首選地點,以及世界海上旅遊的主要基地。與此同時以積極和創新的姿態去適應旅遊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需求,從創新旅遊產品及促銷方式、加強人力培訓和改進旅遊商業策略等三個方面推進新加坡旅遊經濟的發展。除發展觀光旅遊外,新加坡還積極開發旅遊購物、獎勵旅遊、會議旅遊、教育修學游、醫療保健游、游輪旅遊、商務旅遊等多種旅遊產品,不斷適應世界各地遊客的需要。
第五、政府重視對旅遊產業的管理和規劃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對旅遊產業的管理和規劃,以及人才的培養。(一)管理,通過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兩個渠道來進行。前者主要進行宏觀管理和規劃,使旅遊資源得到充分但科學的開發,保證旅遊業布局健康發展。後者則促使旅遊業規范,引導和促進各旅行社、旅遊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進行有序競爭,保證了旅遊行業有效、有序的自我發展。(二)規劃,重視投資的同時,還注意以旅遊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因此也十分看重對旅遊業的規劃和投資。從80年代開始,新加坡每年對旅遊業的投入達2-4億美元,2007年則用20億新幣作為旅遊業發展基金。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新加坡旅遊局制定十年目標,希望2015年前每年吸引一千七百萬旅客人次,讓旅遊業收益增加兩倍,達到每年三百億元,並為旅遊業創造十萬個就業機會。
㈦ 全套的郵票民居(21張)值多少錢單張的值多少錢
目前,《民居》普通郵票全套21枚,市場35元左右。由於每枚面值不一樣,每枚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㈧ 想到普吉島租住靠海民居,三個月不知租金多少日常開支貴不貴
我在那邊的時候大概問過,不全面,但是估計這兒的沒有像我這么二的問這個,我大概說說。。。
首先你說的靠海民居是不大有的,因為海灘周邊好點的環境全部都是賓館或者是商業街,一般的民居離海灘大概都要有五分鍾左右的路程,當然離海近的還有窩棚。。。。
第二點,在普吉島租房你只能租離海比較遠的地方,或者是在普集鎮租房,如果你想在卡塔 巴東海灘什麼的地方租房,租金大概至少是在三千左右,注意是人民幣,房間小,離海比較遠,或者說是有很長一段距離,離得近的全都變成小旅館或者是小商鋪了。
第三點,在普吉島的導游家住了一天,日常開支並不大,但是你要是想買菜做飯的話,需要騎著摩托走很長的一段路才可以,菜價和咱們這的差不多(我覺得啊)
㈨ 弱弱的問一句,去新加坡一般勞務費或中介費在多少錢左右去了之後每個月的房租吃飯等每個月花費多少
看工資而定,沒有一個固定的價格,工資低的中介費也低,工資高的中介費也相對高,一般來說在2萬到3萬5人民幣之間
每個月的開銷問題,看個人的生活習慣,很難給出每個月花費多少的答案,最低最低我聽說過有人一個月500塊包括了所有開銷的,正常點的一般在1000上下
㈩ 民居郵票多少錢一張
民居郵票是原郵電部於1986年4月1日開始發行的,至1991年6月11日止,歷時15年,共計發行4套21枚。它們分別是編號普23,14枚,普25,2枚,普26,3枚,普27,2枚。從面值設置上分別是1分(內蒙古)、1.5分(西藏)、2分(東北)、3分(湖南)、4分(江蘇)、5分(山東)、8分(北京)、10分(雲南)、15分(廣西)、20分(上海)、25分(寧夏)、30分(安徽)、40分(陝西)、50分(四川)、80分(山西)、90分(台灣)、1元(福建)、1.10元(浙江)、1.30元(青海)、1.60元(貴州)、2元(江西)等21種,面值共計人民幣10.845元。票面上的民族建築,造型生動,圖案漂亮,是一套民族氣息較濃厚的好票。21枚《民居》郵票展示了21個省市的民間建築,風格各異的民居是中華民族的建築藝術瑰寶,是勤勞的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
全套郵票因發行量巨大,基本是沒有多大價值,整版約40-6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