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英國為什麼從新加坡撤軍

英國為什麼從新加坡撤軍

發布時間: 2022-10-15 19:54:47

① 如何解讀英國防部長宣稱,將在脫歐後開設兩個新的海外軍事基地

在12月30日接受《星期日電訊報》采訪時,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森(Gavin Williamson)闡述了他離開歐洲後對英國外交安全戰略的看法。在他看來,關於歐盟的討論長期以來玷污了英國的價值觀。他認為英國離開歐洲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偉大的時刻,並將使英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參與者。既然英國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角色,它將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改變了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蘇伊士以東」撤軍的全球安全戰略。因此,英國將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

英國加強其在國外的軍事存在實際上是試圖擴大其在國外的影響力。由於歐洲一體化本身給了英國發展的機會,英國通過今年以來的一系列事件展示了其未來全球安全戰略的未來布局。英俄雙邊間諜中毒事件引發的外交動盪以及與烏克蘭加強軍事合作,基本上是在遵循美國的戰略,同時凸顯英國的地位和影響力。在加勒比和東南亞建立軍事基地無疑遵循了這一戰略。這兩個地區都有敵對的美國國家,是美國關注的焦點。

② 被稱為不落堡壘,東方第一堅城的新加坡,二戰時為何一周就落敗了

大英帝國的恥辱之戰,號稱大英帝國堅不可摧的遠東之盾,被日本的遠東之矛輕易撕碎!


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而這一天也被丘吉爾視為「黑道日」

他說:

「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規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③ 衰落的英國竟想要在新加坡建軍事基地,他們究竟有何目的

英國沉默了太久。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他們選擇了爆發。他們創建軍事基地就是為了要加強對其他地方的控制。從中謀取一些利益。奪回他們昔日的地位。讓人們知道日不落帝國又回來了。

雖然新加坡的人民大部分都是華人,但是他們的國語卻是英語。就是因為曾經他們被英國所統治過。已經被英國化。而在新加坡建立軍事基地也可以很好的控制東南亞這邊局勢的發展

④ 新加坡戰役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最後結果如何呢

1941年12月,日軍登陸馬來半島,英屬印度軍第三團立即向日軍進軍。雖然日軍在數量上沒有優勢,但在空中控制、作戰車輛、步兵戰術和作戰經驗方面有很大優勢。皇家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軍艦和「敵」號戰列巡洋艦本應攔截並降落日軍,但他們從新加坡發起攻擊,但在馬來亞海戰中被日本魚雷機擊沉,造成重大損失。這就是新加坡戰役又稱馬來亞戰役

2月14日,日軍先後佔領了鐵馬高地、因波丁水庫、加蘭機場等重要地點,形成了對市區的三包包圍,同時加強了空襲。日本人佔領了英寶頂水庫後,控制了淡水供應。2月15日,日本登陸一周後,帕西瓦爾簽署了無條件投降協議,「東部第一堅城」落入日軍手中。

⑤ 李光耀如何納賢舉才的

1959年6月,李光耀出任自治邦總理,他所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新加坡。一方面,這里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混雜社會;另一方面,由於長期的殖民主義統治,使新加坡政治局面動盪,經濟結構單一,社會風氣低下,人民生活貧窮落後。盡管李光耀有遠大抱負,留學期間也學到了不少治國經驗與理論,但是要治理這樣一個如此落後的國家,只靠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是很難勝任的。要想創建大業,首先需要有一大批第一流的經濟專家和其他各方面的精英人才。李光耀站在國家利益之上,以他那博大的政治胸懷,為創建一個現代化的新加坡而廣泛地招賢納士。也正是在一大批志士仁人的幫助下,李光耀才創造了亞洲奇跡。

李光耀上任的首要任務,是急需整頓殖民時代留下的舊官僚機構和改造新加坡的單一經濟結構。他首先起用的是吳慶瑞。此人畢業於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是當時新加坡較有名氣的經濟博士,也是1949年英國倫敦組織「馬來亞論壇」的主要發起人,李光耀就是在那時結識他的。李光耀十分賞識吳慶瑞的經濟才能,大選獲勝後,便任命他為財政部長,負責全面的經濟整頓和改革。李光耀執政以來,兩次遇到經濟難題,都是這位得力的助手幫助他排憂解難的。20世紀60年代初,針對新加坡經濟增長率低下,失業率高達12%,人民生活貧困,住房擁擠破爛的局面,吳慶瑞全力協助李光耀,確立了主要目標應為廣大人民尋求「一個幸福、美滿和有保障的生活」的經濟政策,提出了「出路在於工業化」的發展戰略,擬訂了五年發展規劃。同時還開辟了裕廊工業特區,集資興辦製造業,鼓勵私人及外資建廠,廣建廉價住房……這樣,在很短的時間內政府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及就業率,使新加坡安然度過了自治後最艱難的歲月,並為日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8年11月,由於英國提前撤離全部駐軍,使新加坡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國內生產總收入減少20%,4萬余名職工面臨著失業。李光耀第二次起用了吳慶瑞,在4年之內,吳慶瑞在李光耀的全力支持下,大刀闊斧地改革了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獨立的出口業和旅遊業,開創了金融業和黃金市場。這些措施收效甚大,不僅度過了英國撤軍給新加坡經濟帶來的沖擊,而且使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發展。吳慶瑞不僅在經濟方面,而且在教育、軍事等方面也為李光耀出計獻策。一位評論家在論述李光耀起用吳慶瑞時指出:這是李光耀在用人之道方面的一個戰略創舉。他認為他們的合作是一對「完美的夥伴」,「一個是政治裏手,精於謀略,善於斗爭」,「一個是經濟專家,長於籌劃,善於組織」,「兩人相得益彰,配合默契」。

除了吳慶瑞之外,李光耀所選拔的內閣班底中,幾乎個個都是專家裡手。如原國家發展部部長林金山,在助手侯永昌、建築師鄭章遠的協助下,成功地解決了新加坡最嚴重的房荒問題。李光耀曾深有感觸地指出:正是「這三位身居要職的傑出人才把幾乎失敗的事業化為成功」!已故的財政部長韓瑞生也被李光耀譽為僅次於吳慶瑞的「理財能手」。

李光耀被人們稱為東南亞最強有力的政治家和領導者,這不僅由於他有足夠的膽量與氣魄,從容地駕駛著新加坡這艘航船在波濤洶涌的世界競爭大洋中乘風破浪,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傑出的政治家難得的政治遠見。他認為,任何一個地區和國家,要想生存和發展,人的因素是第一大事。這包括整體人口的一般水平和占人口中1%~2%的尖端人才的質量。正是出於這一戰略思考,李光耀把培養造就社會人才作為國家根本性的任務。新加坡獨立初期,他就向全國數千名校長和教師強調教育,指出必須大力提高全民素質,從根本上培養愛國精神,使下一代成為合格的優秀的社會中堅。他指出在未來居於社會領導地位的大學畢業生,不但要有學術修養,有堅強的毅力和奮斗精神,更要有同心協力、團結一致、為國效忠的精神。

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他就十分重視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養提高,特別是對那些年輕有為、專業程度較高而且能夠勝任國家高級領導的尖端人才,李光耀更是珍惜備至。從70年代起,他就考慮培養第二代接班人。他認為如果能有一批傑出的30~40歲的年輕人承前啟後,國家領導層就能繼往開來。1984年,人民行動黨在他的領導下,進行了首次自我更新的大改組。推選了20多名30~40歲的中青年進入議會。同年11月,在李光耀第7次出任總理組閣時,12名內閣成員中就有7名平均年齡為40歲左右。同時,他還任命了一批30多歲的德才兼備的青年人擔任各部的政務次長。

1988年7月組成的經濟委員會,李光耀大膽地讓位年輕一代的領導人、40歲出頭的第一副總理吳作棟及李光耀的長子33歲的工貿部長李昱龍去負責,充分發揮年輕人的才幹。李光耀曾在宣誓儀式上豪邁地向人民表示:「1959年我當『前鋒』,1981年轉為『中鋒』,今天我把『中鋒』的角色讓給年輕領袖。他們已經受了各自角色的考驗,我現在退當『守門員』。」李光耀正是這樣,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制高點上,以遠見卓識的戰略家氣魄,造就和帶領出一批批為國效忠的「中鋒」隊伍,也正是在他的運籌帷幄下,這支「中鋒」隊伍在世界經濟大較量中踢出了一個個奇跡般的「好球」。

⑥ 為什麼二戰時期駐守在新加坡的10萬英軍會被日軍俘虜

當日軍進攻東南亞時,正值德國與英國開戰的時候,英國國內都有隨時被打敗的可能,已無暇顧及東南亞的利益,所以無法有力地增援駐扎在新加坡的守軍。而且,在新加坡的英軍的武器裝備落後,作戰能力差,雖然新加坡號稱是英國在東方最強大的要塞,擁有眾多大口徑遠程火炮,並且英國派出了兩艘戰列艦支援,但在海空軍方面完全由日軍控制,支援的戰艦很快被日本轟炸機炸沉。日本空軍派出幾百架次的飛機轟炸新加坡,對新加坡實行封鎖。在日軍登錄新加坡後,英國守軍雖作出頑強抵抗,並迫使日軍司令官差點作出撤退決定,但就在第二天,英國駐新加坡最高統帥被向日軍投降(原因我估計是也撐不住了,要是知道日軍即將撤軍,估計英軍絕不會投降!)
況且,歐洲人的觀點與亞洲人不同,他們不認為投降是一件恥辱的事,反而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雙方傷亡人員,城市也可免遭破壞(摧毀)。而日本人從小接受的就是軍國主義思想,他們為了天皇寧可玉碎,絕不繳械投降,這使得被俘的英軍受到日軍更慘無人道的虐待與屠殺。光前往戰俘營的路上(又稱「巴丹死亡行軍」),就有數千英軍死於飢渴,勞累,疾病,或被日軍殺害。

P.S.:樓主說英國在二戰時期的戰鬥力非常弱,這個說法有點主觀臆斷了!駐新加坡的軍隊確實不咋地,但英國海軍在當時仍是世界前三,空軍甚至抗衡了強大的德國空軍,未顯下風,陸軍無論在北非戰場還是法國戰場(諾曼底登陸後的戰斗),都表現十分出色,成為一支抗擊法西斯的強大軍隊。只是新的列強出現了,老一輩的大英帝國自然顯得力不從心了,但其實力依舊強大!

⑦ 為什麼二戰時期駐守在新加坡的10萬英軍會被日軍俘虜

1,戰略上的失誤,英軍對日軍很歧視,覺得這群矮小的亞洲人根本無法和大英帝國對抗,等到日軍全面進攻把盟軍打的滿地找牙的時候,就發現已經無法抵擋日軍的進攻,只能全部龜縮在新加坡。然後日軍很快就包圍了新加坡,並且一舉殲滅前來救援的英國艦隊,新加坡已經完全變成了故城,即使能固守下來陷落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等到日軍攻破城市的防線以後,英軍其實已經潰不成軍根本無法抵抗,只有投降了事。
2,雙方戰鬥力上的差距,大英帝國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他的軍隊曾經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但是在二戰時期,英軍陸軍的戰鬥力已經給很多國家超過了,在歐洲他們給德軍打得滿地找牙,在亞洲他的步兵遠遠不是日軍的對手,而且東南亞都是叢林地帶居多,英軍唯一有優勢的重裝部隊用處很小,這種地形又是日軍最擅長喜愛的地形。英軍嚴重缺少日軍所擁有的那種毅力和忍耐力,在日軍叢林閃電戰面前一潰千里,面對擁有絕對質量和數量上優勢的日軍,英軍根本沒有勝算。在歐洲英國本身還面對德軍強大的壓力,又捨不得放棄新加坡,只得不斷從各處增兵,然後希望能利用新加坡這個堡壘能抵擋住日軍,結果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打又打不過,跑又跑步了最後只能投降。
3,守在新加坡的10萬英軍中真正的英軍數量不多好像只有一萬左右,其餘主要是印度人和澳洲人,印度人的戰鬥力么,整個2戰中除了紐西蘭第一軍的那支部隊以外其他都沒什麼好的印象,而且戰斗意識也很差,基本上就是混的角色。而澳洲人的戰鬥力雖然很強,但是軍紀很差,如果打得好能打得很頑強,打得不好就會一潰千里。2支軍隊本來就不是本土作戰,本來就略有怨言,而且英軍部署失誤,主動放棄外圍陣地固守市區,10萬大軍龜縮起來不敢動,而且又是給包圍孤立無援,海軍艦隊的覆沒,再加上開戰當初宣傳的日軍都是矮小無能智商低下如今給打成這樣對士氣打擊很大,又是這樣一些不太可靠的士兵,在這種情況肯定無心戀戰。所以日軍一突破城區防線,大規模逃兵出現,甚至連英軍的主帥也沒心思打下去了,趕緊投降了事。
4,當時英軍對日軍的殘暴還沒有什麼認知,日軍在中國的暴行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一定會信,西方國家的士兵和將領還是很傳統的覺得既然打不過那就體面地投降吧,至少可以保住性命,等戰爭結束了自然就可以回家了,根本預料不到日軍如此殘忍。

⑧ 新加坡要塞固若金湯,13萬英軍為何向4萬日軍投降

雖然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對日本這個國家很討厭,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其實在二戰時期是屬於比較強大的國家,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武器裝備,都還是比較先進的那一列。這場在新加坡的戰斗,擁有絕對人數優勢的英軍向日軍投降,原因很簡單,因為現代戰爭不是靠人數能夠決定的。


並且這13萬英軍說是軍隊,但是因為英國人本來就比較少,加上日不落帝國把地圖鋪開的太大。導致這13萬英軍只有少數的是訓練有數的英國士兵,大多數都是一些殖民地的民兵,流勇組成而成的軍隊,而日軍則是全副武裝的4萬軍隊,所以不管怎麼看,這場戰斗都是必輸無疑的。天時,地利,人和,英軍就佔一個地利的優勢,但是在現代戰爭中,地利的優勢已經被削弱了,所以這場戰斗基本上是屬於必輸無疑的戰斗,當時的英軍會選擇投降也是能夠理解的。

⑨ 1971年英國為什麼從阿聯酋撤軍

1970年
1962年,隨著阿布扎比石油生產的發展,英國對該地區更為重視。1968年英國擴大了它在沙加的基地。但是,在阿拉伯民族獨立運動高潮的影響下,英國人宣布1971年底從該地區撤出全部英軍。1970年卡達、阿布扎比和迪拜之間的邊界爭端得到了解決。此時,費薩爾國王要求就阿布扎比管轄下的布賴綠洲進行一次公民投票。沙特要求擁有這塊土地。同年,沙加與伊朗因阿布穆薩島和大、小通布島的歸屬問題發生沖突。後由於對這些島嶼石油收益的分配達成了協議,這場沖突才得以很快平息下來。
1971年12月1日英國結束了與阿拉伯各酋長國締結的條約。翌日,阿布扎比、迪拜、沙加、烏姆蓋萬、阿治曼和富查伊拉6個酋長國宣布組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酋長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當選為國家總統,迪拜酋長謝赫拉希德·本·賽義德·阿勒馬克圖姆當選為為副總統。1972年,沙加酋長國謝赫哈立德·卡西米遇害身亡,其弟謝赫蘇爾坦繼位。1971年英國撤軍後,伊朗立即佔領大、小通布島和阿布穆薩島。1972年2月哈伊馬角加入聯合酋長國。接著便著手加強各酋長國之間的聯合。1973年12月,阿布扎比政府自行解散,其部分成員出任聯合政府大臣,此事明顯地擴大了聯合中央權力機構的職權范圍:涉及到聯合酋長國的衛隊、警察和廣播等方面。1976年5月初,聯合酋長國的聯合防禦力量與阿布扎比和迪拜的軍隊合並,徵兵權和軍備權歸聯合政府所有。1977年初,聯合政府進行改組、宣布內閣成員和遴選應根據個人的才幹,而不能只照顧各酋長國的代表性。依據同樣原則,重新組成聯合委員會。然而,盡管採取了這一系列的聯合措施,聯合酋長國的兩巨頭——阿布扎比的迪拜——之間就立法權和內閣的席位等問題還時常發生危機,致使聯合酋長國的穩定性不時受到威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6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