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怎麼過一月一元旦節
① 新加坡過新年
「獅城之國」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是由新加坡本島和其他幾十個毗鄰的小島組成的總面積約640平方公里的國家,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幾個國家之一。新加坡河流貫整個國家,是新加坡的母親河。 但是這個面積小的國家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卻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新加坡全年氣候溫暖,特別適合旅遊。新加坡市是著名的花園城市,干凈整潔又充滿都市氣息。聖淘沙島等就是本著度假聖地的宗旨發展起來的。新加坡的自然生態保護得如此之好,很難相信在一個現代都市中能環抱中一個天然保護區,並擁有著世界上首個夜間動物園。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著將近12000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前來旅遊觀光。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分別是漢語、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別看新加坡國家小,卻是個有著差不多兩百多個民族的國家。因為人口復雜的關系,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現象。這些現象影響著新加坡,形成多個民族文化區,同時成為新加坡的購物觀光勝地。目前,雖然馬來人是當地土著,但是占人口總數絕對優勢的卻是華人,全國人口75%以上都是華人。
新加坡在二戰時期曾為日本佔領,在這個風光的城市中遺留下不少二戰遺跡,這些標志式的紀念物與新加坡的眾多歷史古跡一起,講述著它風起雲涌的歷史。 新加坡是個美麗的國家,人們友善而好客;新加坡又是個海納百川的地方,在這里可以看見歷史與現代的結合,本土和外來的結合。
交通
外部交通
在東南亞,新加坡是不折不扣的航空中心,依靠著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空中網路,把東南亞和歐洲、美洲以及大洋州緊緊聯系在一起。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她的航線通達54個國家和地區,127個城市之多,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由中國到新加坡也很方便。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雲南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等都有航班,每周都有新加坡與北京、上海、 廣州、廈門、杭州、昆明和成都等城市之間的航班。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主要城市之間除了長途巴士外,還有有火車可以來往。
內部交通
新加坡內部不但交通發達,而且設施都是非常先進的。除了地鐵、出租和巴士外,遊客還可以自己租車游覽甚至坐三輪車游覽。
歷史
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於是「獅城新加坡」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文化
早期的各地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使各民族文化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共存。最主要就的是華人、馬來西亞和印度文化。 宗教信仰方面,華人一般信仰佛教,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在新加坡,幾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信仰者。這些人信奉著自己的神靈,尊重著別人的信仰,所以他們在同一個國度里融洽和平的相處,一派祥和。 飲食方面,新加坡的習慣里更是有著東南亞各個國家飲食文化的影子。走在新加坡的大街上,隨處可以見到中餐廳、馬來餐廳和印度餐廳等,人們不但能很容易在新加坡找到正宗的東南亞國家的口味,也能很容易在新加坡的特色菜里吃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口味。
如今的新加坡,社會治安良好,市民居住環境整潔。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國家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包括宗教信仰、飲食、服飾等等,形成了新加坡與眾不同、包容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總而言之,新加坡文化就是一種高度融合了其他國家文化的精髓,兼收並蓄並在此基礎上有很好發展的一種文化形態。
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適合到新加坡旅遊。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 23-31℃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每年的11月到翌年正月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在6月到8月。沒有台風,日夜溫差不大。 由於新加坡氣候常年如春,建議穿著輕便的棉質衣服,帶好雨具。
節日
差不多每一個月里都有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跨度上的一個特點;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屬於自己國家的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的又一個特點。
有人說在新加坡生活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而且節日與節日之間的性質和慶祝方式都非常不一樣,每一個節日都能給人新鮮感,所有的人都能因為節日而變得更加快樂。 因為新加坡華人佔大多數,所以中國人的節日在新加坡是最受重視的,從農歷新年到思念親人的中秋節,幾乎都原汁原味,與中國國內如出一轍。甚至還有老子誕辰紀念這樣古色古香的節日。其他如馬來、印度等國家的節日也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特別是十月的屠妖節亮燈和開齋節亮燈,各種節日活動齊聚一堂,節日市場熱鬧非凡。
現在,除了這些傳統的節日外,新加坡又有了許多國際性的節日,比如三月的時尚節、四月的世界名廚峰會、六月的藝術節、七月的美食節等等。這些節日不但充滿了現代感,更是拉近了到新加坡旅遊、生活的各國人民的心,使得大家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圍里。
旅遊最佳時間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適合到新加坡旅遊。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 23-31℃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每年的11月到翌年正月雨水最多。相對來說,比較乾燥是在6月到8月。沒有台風,日夜溫差不大。 由於新加坡氣候常年如春,建議穿著輕便的棉質衣服,帶好雨具。
交通指南交通
外部交通
在東南亞,新加坡是不折不扣的航空中心,依靠著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空中網路,把東南亞和歐洲、美洲以及大洋州緊緊聯系在一起。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她的航線通達54個國家和地區,127個城市之多,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由中國到新加坡也很方便。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西南航空公司、雲南航空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等都有航班,每周都有新加坡與北京、上海、 廣州、廈門、杭州、昆明和成都等城市之間的航班。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主要城市之間除了長途巴士外,還有有火車可以來往。
內部交通
新加坡內部不但交通發達,而且設施都是非常先進的。除了地鐵、出租和巴士外,遊客還可以自己租車游覽甚至坐三輪車游覽。
美食小吃新加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島,這里匯集了各地美食精華,中餐、日本料理、韓國燒烤、泰國餐、法國餐、義大利餐,甚至是越南餐、黎巴嫩餐,你都可以在這個小島上品嘗到。
【主食類】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也叫白切雞飯或簡單的叫作雞飯。雞肉是海南文昌雞的做法,但飯卻與雞脂肪一起煮,所以特別香滑,這也是海南雞飯和在海南島吃的雞飯不同之處。
炒棵條: 棵條也就是河粉,炒棵條的主要成份有河粉和面(混在一起炒),配料有廣東臘腸、蛋、蚌等,加入黑甜醬一起炒,因此味道有點甜。
炒福建面: 炒福建面也叫炒蝦面或炒蘇東面,蘇東是魷魚的馬來名,所以你應該猜到配料是蝦和魷魚,主食是面(還加粗米粉)。炒福建面和在福建廈門一帶大排檔炒麵有點相似,味道可能有一點不同 。
印度炒麵: 印度炒麵、米粉、河粉、飯可能只有在東南亞才能找到,它們是印度人到東南亞後發明的。基本上,特點是以茄醬主調味料。
【副食類】
沙爹: 馬來族的串燒羊肉、牛肉和雞肉,是東南亞小販吃品的極品。 沙爹要沾沙爹醬一起吃。在中國所謂的沙爹味式沙爹醬就源自馬來的沙爹醬,吃過馬來族沙爹 和沙爹醬的人都會覺得中國的沙爹味遠遠比不上馬來沙爹,不信就到新加坡試試。在新加坡,沙爹小販不多,每個晚上,沙爹小販會在老巴剎側擺檔,是吃沙爹的好地方。沙爹是小販食品中最貴的一種。
海鮮燒烤: 鮮燒烤用的特製辣椒醬,用香椒葉包起來烤,其中以魚燒烤最受歡迎。
印度羅渣: 羅渣,馬來語是大混合,和英語的沙拉一樣,印度羅渣的材料很多,隨你選,多是麵粉製品沾特製甜醬吃。
華人羅渣: 華人羅渣主要材料有油條、沙葛片、青瓜片、菠蘿片、豆芽、花生碎、魚露醬、黑甜醬,象沙拉一樣,混呀混呀混。
五香: 五香是傳統福建廈門一帶的小吃,在新加坡五香檔賣的不只是五香,還有腸、魚餅、蝦餅,各式各樣類似的五香魚餅的小吃讓你選擇。
【湯】
印度羊肉湯: 在上海你也許吃過咖哩牛肉湯面,味道有點像新加坡的印度羊肉湯,很可能上海咖哩牛肉湯面是從印度羊肉湯取得配方。印度羊肉湯的咖哩香料比上海咖哩牛肉麵更濃 。
中國葯材羊肉湯: 不是這么容易找到中國葯材羊肉湯的小販,但中國葯材羊肉湯是一些新加坡人喜歡的湯食,一碗湯一碗飯,這樣就是一餐。
肉骨湯: 新加坡肉骨茶不是茶而是湯,主要材料是肉骨,主要香料是五香,一般新加坡人的吃法是一碗湯一碗飯當一餐。
【甜品】
摩摩嚓嚓: 摩摩嚓嚓也是東南亞三大小販甜品之一,有熱冷兩種吃法,用椰漿水煮芋頭和番薯塊,由於椰漿含膽固醇,摩摩嚓嚓也沒有了,小一輩的新加坡人還不知它是三大小販甜品之一。
文頭雪: 文頭雪是一塊大果凍蓋一層削冰,另有一粒酸柑,酸柑是綠色的象小桔子一樣水果,比乒乓球還小,好像是橙縮小幾倍。味道有點像檸檬。總的感覺,文頭雪帶檸檬味。新變種文頭雪有雜果文頭雪,顧名思義是加了不同樣的水果塊。
紅豆冰: 紅豆冰是東南亞獨有的三大小販甜品之一,是小販甜品之王。其實就是加糖漿的削冰,配料有紅豆和果冰,堆成一座削冰山。
Chendol: Chendol也是用椰漿水和赤糖焦做成的甜品,Chendol是甜品名也是其中一種配料名,Chendol就像綠色條形粉類品。現已被健康食品的潮流淘汰。Chendol也曾是三大小販甜品之一。
購物指南先得坊
(Centrepoint) 這里有羅敏申百貨商店和生鮮超市,主要商品是時裝、傢具、玩具、新鮮肉類等。 遠東購物中心 (Far East Shopping Centre) 這是一個尋找紀念品、珠寶、體育用品、古董的好地方。 國際大廈 (International Building) 在列特大廈(Liat Towers)對面,出售最流行的服裝。
烏節中豪坊 (Midpoint Orchard)
裡面有音樂、藝術精品店和美食區。 奧奇大廈 (OG Building) 位於索美塞捷運站對面,裡面有孕婦、兒童用品,是青少年和年輕父母喜歡的地方。
義安城 (Ngee Ann City)
被喻為東南亞最大的購物區,這里最大的購物中心是高島屋(Takashimaya),裡面有商場、專賣店、餐館、健身俱樂部和展覽館 烏節翡翠 (Orchard Emerald) 想買平價商品,就去這里。 烏節商業中心 (Orchard Plaza) 主要銷售相機和電子器材。
烏節坊 (Orchard Point)
買這里的化裝品、護膚品和香水能打很大的折扣。 太平洋廣場 (Pacific Plaza) 裡面有美國最大的唱片連鎖店。 柏麗廣場 (Park Mall) 有許多傢具專賣店。 專業購物中心 (Specialists Shopping Centre) 有銷售旅行用品、尤其是冬裝的百貨公司。 麒麟大廈 (The Heeren) 一個巨大的HMV音樂商店構成了它的特色。 柏麗宮 (The Paragon) 裡面有許多男士用品專賣店,如Dunhill、lanvin,底層有Sogo百貨。這座大廈正在裝修,預計1999年底完工,不過還照常營業。
都德閣 (Tudor Court)
有極受歡迎的婚紗精品店。 濱海廣場 (Marina Square) 這里有兩家迷你戲院和室內、室外兩個自由市場。 克拉碼頭星期天跳蚤市場 (Sunday Flea Market)位於新加坡河畔的克拉碼頭,每逢星期天都有一個Sunday Flea market市集。80多個攤位上琳琅滿目的物品包括古董、收藏品、名牌貨和許多新奇古怪的商品等。到那兒慢慢逛,你也許大有收獲。市集從早上10:00開放到傍晚6:0 0 ,市集附近是座落於翻新過的舊貨倉內的商店,里頭的商品包括各類二手貨、古董、絲綢服飾、首飾等。
如何去:乘搭計程車最為方便。從萊佛士坊地鐵站(EW14/NS26)附近乘搭水上'計程車'或從政府大廈地鐵站(EW13/NS25)乘新巴32號。
民俗節慶節日
差不多每一個月里都有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跨度上的一個特點;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屬於自己國家的節日,這是新加坡節日的又一個特點。
有人說在新加坡生活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而且節日與節日之間的性質和慶祝方式都非常不一樣,每一個節日都能給人新鮮感,所有的人都能因為節日而變得更加快樂。 因為新加坡華人佔大多數,所以中國人的節日在新加坡是最受重視的,從農歷新年到思念親人的中秋節,幾乎都原汁原味,與中國國內如出一轍。甚至還有老子誕辰紀念這樣古色古香的節日。其他如馬來、印度等國家的節日也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特別是十月的屠妖節亮燈和開齋節亮燈,各種節日活動齊聚一堂,節日市場熱鬧非凡。
現在,除了這些傳統的節日外,新加坡又有了許多國際性的節日,比如三月的時尚節、四月的世界名廚峰會、六月的藝術節、七月的美食節等等。這些節日不但充滿了現代感,更是拉近了到新加坡旅遊、生活的各國人民的心,使得大家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圍里。
注意事項旅遊簽證材料:
護照:
有效期應在六個月以上(從出國日期開始計算),並至少有一張空白簽證頁。同時提交護照照片頁復印件。
Form 14A簽證申請表格(原件):
用英文填寫完整,並有申請者親筆簽名。申請表格可在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官方網上下載。
照片:二張(一張貼在表格上,另一張供掃描用)。照片應符合下列要求:三個月內的近照;正面免冠(如按特殊宗教或風俗要求戴帽或配飾,帽子或配飾不得掩蓋申請者面部特徵);面部尺寸為25毫米寬,35毫米高。
中國身份證:
原件及復印件。
在職證明:
申請人若為在職員工,必須提供由就職公司出具的在職證明信原件一份。證明信中需註明公司同意其休假,並詳細註明申請者在該公司任職時間、職務及工資。在職證明信必須列有公司及有關聯系人的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信函加蓋公章。
財力證明:
申請人若無工作,則必須提供證明其個人經濟狀況的文件,如銀行存款證明,房產證等。
戶口簿:
申請者戶口簿全本原件及復印件。如為集體戶口,可在公安局辦理戶籍證明,並提供原件及復印件。
簽證費:
人民幣153元,不退還,不找零。
遞交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11:30
領取時間:周一至周五下午4:00至4:30
簽證辦理時間:3個工作日。
簽證有效期:5周,從遞交簽證材料日起生效。此時間指簽證批准至入境新加坡的最長時間,與在新加坡停留的時間無關。在出發前1-2周申請簽證為宜,過早申請導致簽證過期就必須重新辦理。
逗留天數:最長30天,實際期限由入境時由移民與關卡局官員決定。
網上申請簽證:可通過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網站SAVE申請。
多次往返簽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成都、昆明、廈門、大連、沈陽、天津、西安和福州15個中國城市的居民(以護照簽發地為准)可以申請赴新加坡2年多次往返的簽證。申請者遞交相關材料,並通過新加坡使/領館的批准後,2個工作日就可以拿到新加坡2年多次往返的簽證。費用是人民幣400元。
96小時特許過境免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過境的中國遊客,如果持有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紐西蘭、英國、美國、德國或瑞士8個國家中任何一國的有效簽證(最少一個月的有效期)或長期通行證以及96小時內離境的機票到新加坡過境,便有機會享受在新加坡落地過境96小時特許免簽證待遇。新加坡同時推出樟宜機場到市區之間免費班車、免費市區游覽、訪客地鐵通行證、的士導游等服務。過境的遊客還可以在機場的新加坡旅客詢問中心領取免費的小吃券或者免費的淋浴券。
新加坡駐華使館:
地址:北京市建國門外秀水北街1號
電話:010-6532 1115
新加坡駐上海領事館:
地址:上海市萬山路89號
電話:021- 62785566
新加坡駐廣州領事館
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233號中信廣場辦公樓2418室
電話:020- 38912345
新加坡駐廈門領事館:
地址:廈門市廈禾路189號銀行中心05-07/08室
電話:0592-2684691
新加坡駐成都領事館:
地址:成都市順城大街308號冠城廣場31-D
電話:028-86527222
新加坡習慣禁忌
禁忌
1、衣著:在參觀廟宇和回教堂時,衣著必須端正,手腳都得有衣物遮蓋。
2、脫鞋:到訪印度寺廟和回教堂,都得在進門之前脫鞋,到本地人家裡作客也是如此。
3、進餐:在吃印度餐或馬來餐時,請用右手。
部分當地法規:
1、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清潔的城市之一。遊客必須隨時注意保護環境衛生,隨便吐痰、棄物要罰款1000新元。
2、新加坡主張禁煙。公共汽車、劇場、影院、餐館和裝有空調的商店、政府機關辦公室都屬禁煙區,違禁要罰款500新元。
3、行人須走人行橫道。翻越欄桿罰款50新元,如果50米內無人行橫道,要從交通指示燈下過馬路。
4、口香糖是不被進口、攜帶、食用,違者罰款。
② 世界各國如何慶祝新年
元旦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
元旦節的習俗
元旦節就像春節一樣,但是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卻並不見的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下面是世界各國慶祝元旦的方式。
【法國】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瑞士】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彷彿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希臘】
希臘: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日本】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
【印度】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
【新加坡】
新加坡,元旦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裡拿「紅包」(壓歲錢)。新年裡有個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著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英國】
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
【蒙古】
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③ 新加坡元旦節什麼怎樣的,
新加坡雖然大大小小的節假日不少,可是政府並沒有像中國這樣制定「黃金周」計劃,除春節大年初一,初二放假外,他們只是對節日的當天實行放假。
④ 新加坡有什麼節日
1、八月九日國慶節
當天政府一般會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慶典活動。
2、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農歷春節
過年時,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采購年貨。除夕前1周都會熱鬧到凌晨,有很多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作精彩表演。
3、四月五日清明節
是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日前後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4、四月七日食品節
食品節是新加坡和美國紐約的一年一度的傳統性節日,但兩地的日期不同,而且慶祝活動的形式也各有特色。到了這一天,這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會製作食品互相問候。
5、農歷八月十五端午節
原本是屈原投江紀念日,現在發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節日。
6、農歷七月初一到三十號中元節
在這期間有宴會、歌台表演、喊標福物等活動,十分熱鬧。
7、農歷四月十五日衛塞節
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盤紀念日。
8、回歷九月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星月才可開齋。
9、回歷十二月的第十天哈芝節
回教徒前往回教聖地朝聖後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慶祝儀式主要是宰殺牛羊,感謝真主。
10、公歷在一月至二月間大寶森節
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住屋周圍點上燈,迎接守護神和幸運女神。
11、公歷在十月至十一月間屠妖節
此時家家戶戶點燃油燈,家人以姜油塗抹全身,表示純潔和清白。
12、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
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基督教堂會舉辦特別的慶祝儀式,教徒也會唱聖詩、訪問家庭。
13、一月一日元旦
新加坡雖然大大小小的節假日不少,可是政府並沒有像中國這樣制定「黃金周」計劃,除春節大年初一,初二放假外,他們只是對節日的當天實行放假。
(4)新加坡人怎麼過一月一元旦節擴展閱讀:
4月 1日 愚人節 4月 5日 清明節 4月 7日 世界衛生日 4月9日 菲律賓勇氣日 4月13日~15日 泰國潑水節/泰國宋干節/泰國新年
4月17日 食品節(新加坡) 4月20日 菲律賓濯足節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團結日 4月25日 讀者節/世界兒童日 每年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 國際秘書節
⑤ 世界各國過年習俗(中英文版)
1、柬埔寨
On New Year's eve, Cambodian Chinese usually go to the temple to pray for incense, and the Khmer as an indigenous people graally accepted this custom because of the Chinese.
除夕夜,柬埔寨華人通常去廟里請香,作為原住民的高棉人也逐漸因為華人接受了這一風俗。
2、新加坡
In Singapore, it is still customary fo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visit each other in January.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alts and children will "wear new clothes, wear a new hat," and take two oranges as a gift, meaning "good luck".
新加坡保留著正月里親戚朋友互相登門拜年的習俗。
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戴新帽」,並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
3、美國
In the United States, each lunar New Year in recent years has gone from the President to local elected officials in areas with large Chinese communities.
They use different occasions to send New Year greetings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pay tribute to Chinese americans who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American society.
在美國,近年來每逢農歷新年,上至總統、下至華人聚居較多地區的地方民選官員。
都會利用不同場合向華人社區致以新年的祝福,對為美國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華裔表示敬意。
4、英國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parts of the UK also have dragon and lion dances,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costumes parad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other festive activities.
春節期間,英國的部分地區也有舞龍舞獅、爆竹煙花、盛裝巡遊、文藝表演等歡慶活動。
5、法國
Every year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streets of France are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flags.
Not only in the chinese-populated areas, but also in the municipal square in Paris, there are big red lanterns with beaming red eyes.
每到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裝飾一新,彩旗飛揚。
不僅華人聚居區,就連巴黎市政廣場也會掛上大紅燈籠,滿眼都是喜氣洋洋的紅。
⑥ 各國過元旦的方式
剛剛送走了聖誕老人,元旦的鍾聲又敲響了。不管是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們,都對新的一年充滿美好的希冀。在這除舊迎新的日子裡,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德國:錢包放魚鱗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⑦ 各國元旦節日的慶祝方式分別是什麼
各國元旦節日的慶祝方式如下:
1、中國
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等。
2、英國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英國人在元旦前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元旦前夕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元旦前夕困難和災禍。
元旦前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3、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4、比利時
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5、德國
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元旦前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⑧ 新加坡有什麼節日
新加坡重要節日:
新年:(1月1日)新年新加坡國家會放假1天。
哈之節:(1月21)這個節日起源於回族,因為回族自古的習慣就是在於這天屠宰牛,羊肉,以謝聖人庇護以及要給族人一種做人為善的精神。這個時候,新加坡國家會放假1天。
農歷春節:(2月9日)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統佳節。春節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節日之一,由於新加坡是華人社會,自然春節也是非常重視的,非常熱鬧的。這個時候,新加坡國家會放假三天,部分學校會放假一周左右以慶祝春節。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3月25日)基督教節日。由於新加坡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延續至今的英式思想和理念,所以這個節日自然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節日。
勞動節:(5月1日):這個節日新加坡放假1-3天。
衛塞節(VESAKDAY)是佛陀出生、成道覺悟、逝世的一天。佛陀出生於公元前624年四月十五月圓日,出生地是今尼泊爾蘭毗尼。這個節日是紀念佛陀的一個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新加坡會有一天的假期。
國慶節:(8月9日)八月九日是新加坡的國慶日(National Day),這是紀念1965年新加坡獨立的日子,是一年一度的大節日。在這個時候新加坡會有一天的假期。
開齋節: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
屠妖節(Deeppavali),又稱為萬燈節、印度燈節,10月末到11月初舉行這個節日,這一天是印度歷的7月的第一天。這一天是新月降臨的一日。
聖誕節(12月25日)Christmas,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在聖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耶誕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 東正教的聖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
⑨ 新加坡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新加坡不妨清明、端午、中元、大寶森節。 新加坡法定假期是,元旦一天,農歷春節兩天,聖誕節一天,Good Friday一天,衛塞節一天、哈芝節一天、開齋節一天、屠妖節一天,五一勞動節一天,國慶節(新加坡國慶是八月九日)一天。八月份就只有國慶節。 慶典活動早在十年前就不在國家體育場舉辦,國家體育場在重建,因為政府一直沒有閑錢,現在才開始搭建。現在慶典在浮動舞台舉辦。但是,外國人一般很難取得票的。
⑩ 新加坡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1、在新加坡,進清真寺要脫鞋。在一些人家裡,進屋也要脫鞋。由於過去受英國的影響,新加坡已經西方化。但當地人仍然保留了許多民族的傳統習慣,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們見面時握手,對於東方人可以輕輕鞠一躬。
2、新加坡人接待客人是請客人吃午飯或晚飯。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馬來人吃飯時,注意不要用左手。到新加坡人家裡吃飯,可以帶一束鮮花或一盒巧克力作為禮物。談話時,避談論政治和宗教。可以談談旅行見聞,你所去過的國家以及新加坡的經濟成就。
3、由於新加坡居民中華僑多,人們對色彩想像力很強,對紅、綠、藍色很受歡迎,視紫色、黑色為不吉利,黑、白、黃為禁忌色。在商業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面像。在標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詞句和象徵性標志。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數字禁忌4、7、8、13、37和69。
(10)新加坡人怎麼過一月一元旦節擴展閱讀:
新加坡禮儀文化
1、服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2、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3、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4、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馬來人用餐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