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為什麼新加坡普通話越來越差

為什麼新加坡普通話越來越差

發布時間: 2022-10-25 07:39:39

A. 新加坡本地也說漢語,他們的漢語和我們的有什麼差異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里居住的有漢族、馬來族、印度裔等。從讀中學開始,他們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其主要目的是保證各民族的統一,矛盾是每個人都要學習自己的民族母語作為第二語言,以保證各民族的民族性。新加坡主要是廣東、福建的後裔,很多老一輩人都不會說英語和普通話,只有粵語和福建方言。當新加坡的父親李光耀(Lee Kuan-yew)上台時,他離開了粵語和福建方言。並跟隨大陸選擇標准普通話。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地方歷史、文化和社會的影響,與普通話還是有明顯的差異。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又一個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的非常廣泛,所以新加坡華語目前已是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總體來說,新加坡人華語的發音是很標準的,雖然地方音有點重,但只要是中國漢族人,就沒有聽不懂的.剛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同他們交流,會遇到個別詞理解不同的問題,歸納如下: =號左邊為新加坡華語,右邊為中國普通話。

B. 新加坡人怎麼講的都是普通話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但是由於華人比例較大
因此說普通話的人比較多
不過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學生不太注重這方面了
有很多小孩子只會說不會寫
甚至有很多連說都不會了
前一段時間李光耀就強調過新加坡的教育系統
要把普通話當作一門重要的課程來學習

C. 為什麼新加坡人說普通話有點兒不標准

新加坡或海外華人說普通話基本上都會帶上地區性的口音,就有點像廣東那一帶的口音。
我本身覺得其實也沒有說純在「最標准」的語言,比如,美式英語,英式英語,澳式英語,口語和口音上都有不一樣的地方啊,但還是英語,語言主要還是用來溝通,溝通的了就行了。

D. 漢語和新加坡語言為什麼那麼像,到底是誰模仿了誰

因為新加坡人是中國廣東人在明、清朝移民過去的。新加坡有310萬人口,其中76%是中國人,約15%是馬來人,其餘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和西方人。

因為新加坡移民一代的老師大多是來自廣東、福建和海南的中國人。因此,許多老師在教授漢語和他們的科目時都帶有地方口音。嚴格來說,新加坡移民一代。本土一代的漢語與老師的本土或本地聲音混合在一起。因此,它不是標準的漢語普通話。就字元而言,它們在80年代以前都是傳統字元,簡化字元直到80年代末才被引入。

E. 新加坡說的中文 怎麼還很接近普通話的發音,離大陸那麼遠怎麼沒有一些特別大區別的口音呢

主要是新加坡的華僑比較多,現在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當年華僑後裔

F. 去新加坡留學為什麼語言聽不懂

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廣泛,新加坡華語已成為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作為一個在新加坡留學的中國學生來說對新加坡式華語要有基本的了解,畢竟新加坡式華語跟普通話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的。摻有中國南方方言、馬來話、淡米爾話等特徵,所以需要系統的學習一下新加坡的語言。

G. 新加坡人英語發音為啥子那麼的爛,全是土話方音口音,聽不懂

你可以認為這是一種英語方言。
實際是英語和閩南語等各種語言的結合體,歷史原因造成。
新加坡政府並不提倡人們使用這種英語,不過日常交流還是很多人帶有這種口音。
所以其實可以當作一種方言來看待。

H.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那邊漢語為什麼沒有成為官方語言

首先說中文。很遺憾的是中文在大馬不算是官方語言,所以中文的使用僅限於華人社會內。除了作為華人與華人之間溝通的主要語言,中文也是華人社會組織,華人學校及以華人為主的企業的主要語言。那普通話又是怎麼在大馬流傳的呢?其實早在民國初期,尤其是五四運動後,馬來亞境內出現了很多以普通話為媒介語的學校,這些學校教授的科目都是按照當時中國教育部的教學綱要並外加一些符合馬來亞作為英殖民地的國情的科目。由於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沒有寒暑之分,所有學校都以公歷正月為新學年的開始。至於簡體字與繁體字,目前馬來西亞的學校教的都是簡體字,考試也只能用簡體字,但繁體字在大馬華人社會中還是廣泛使用。有許多像我這樣的九十後繁體字寫得不好,所以書寫時都用簡體字,但因為喜歡繁體字,所以在網路就盡量用繁體字(自從來了新加坡生活,發現繁體字大家都幾乎看不懂,所以只好忍痛將輸入法換成簡體字,但幾個月前取得居留權的時候,成功要求移民廳將我新加坡身份證上的中文名改成繁體字-- 申請時用的是簡體字,也算是得到了小小滿足)。我記得以前初中的時候,我的學校(華文獨立中學)的所有通告、公文、名單等都使用繁體字,但上課教的還是簡體字,後來上了高中時,校方不知為什麼就不再使用繁體字了。後來學校建了新的籃球場及教學樓,建築外的「XXX教學樓"及"XXX籃球場"竟然是繁體字,而校內的「教務處」,「事務處」,「校長室」等牌子也仍保留繁體字。後來我高中畢業時,學校的畢業證書也是使用繁體字。馬來文是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各個民族的共同語言。什麼時候用馬來文呢?跟其他民族溝通的時候使用的就是馬來文。還有就是在辦理身份證、辦理護照、銀行手續、到公共醫院就診、考駕照及辦理駕照、報警等所有涉及到國家官方機構的事務時都使用馬來文(如果櫃台服務的是一名華人,一般上會直接使用中文)。

I. 新加坡國語是什麼語言

馬來語為國語,官方語言包括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種國家。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確將馬來語定義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尊重新加坡土著人民使用的語言。由於考慮到內部和外部因素,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其主要語言和教學語。

新加坡華語以北京話為主。但由於受當地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新加坡華語與普通話仍有明顯差異。直到1979年華語運動以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社會得到廣泛應用。


(9)為什麼新加坡普通話越來越差擴展閱讀: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相同的簡化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簡體字是人類漢字的主要形式,但有時也出現了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是英文,因此官方通信、商業通信和其它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通常以英語為基礎。

J. 新加坡為什麼實行英語而不是漢語(華語)

先說身為東南亞國家的新加坡共和國,為什麼是用英語來做官方第一語言的。

新加坡原屬馬來半島的柔佛王國,原住民主要還是馬來人。1819年,也就是有著「印度女王」之稱的日不落帝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當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雇員托馬斯·斯坦福·萊佛士爵士(英屬牙買加人)代表帝國登陸新加坡,開啟了英治時期。1824年,柔佛王國正式簽署條約將新加坡割讓,於是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那個時代,日不落的世紀,身為英國的殖民地,不給你強制普及英語,你自己平日里也得經常用到吧。

直到1942年,日本人又從英國人手中搶走了新加坡的控制權,開啟了短暫的日治時期。而在1945年,也就是日本在佔領新加坡全境的3年後,就宣布戰敗,全員退出了。我們從韓劇和台劇中能感受到,台灣人和韓國人口語中時常引用日語。可新加坡不一樣,畢竟日本人控制的時間非常短,所以對英語的地位根本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要知道此前123年,英語一直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此期間,不僅是新加坡內外的馬來人,還有南方清人、印度人、泰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等外國人,若要長期生活在新加坡,當然得把英語給學會了。此後,也是一樣。

再來說漢語。可在此之前,我想還是得先明確問題中的關鍵詞——漢語。首先,漢語可以是一個大概念,它包括了所有漢人的母語,卻時常會被用來特指普通話。

眾所周知,在560多萬的新加坡人口中,華人佔了75%左右,其次是13%的馬來族和9%的印度裔,最後才是極少數的歐亞混血與其他種族。

新加坡華人中,祖籍為福建的就佔了四成,而祖籍為廣東、海南、浙江的也接近四成,另外兩成大多也是來自我國南方各省份。這些華人大多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移民過去了,華人又是出了名的習慣抱團取暖,身在外地的同鄉們會有組織性地生活在一個圈子裡,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不就是這么來的嘛。

這也就意味著,華人帶去了自己的母語投入日常的使用,也就是各種類型的閩語、粵語、瓊語、南部吳語,甚至還存在更多種類的南方方言,並且他們對後來以北京官話為基準而推出的普通話並沒多少感情。也就是說,大多新加坡華人第一母語也不是普通話,甚至不會說那也是正常。

更多知識點請查看原文鏈接:

新加坡官方第一語言為什麼不是漢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