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河木船在哪裡

新加坡河木船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0-31 13:18:18

㈠ 木船哪裡買

可以在興化市天泓木船製造有限公司買。

地址:興化市竹泓鎮大周公路竹二段

電話:18061030516;0523-83151166

興化市天泓木船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2日。法定代表人崔建紅,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木船,玻璃鋼船,傢具,水車,古代農具生產、銷售。各種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維護,船舶配件銷售,自營和代理(國家有限企業管理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等。

(1)新加坡河木船在哪裡擴展閱讀

興化市天泓木船製造有限公司以祖輩獨特的製作工藝專業生產「天泓」木船,「天泓」木船外形古樸典雅、美觀大方,輕巧靈敏而又堅固耐用,以老齡杉木為主要原料,此杉木材質結實、有恝性,輔以鐵釘、麻絲、石灰、桐油等,所造之船吃水淺、浮力大,能載重。

木船製作從選料備料到斷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投船、打麻、油船等有十多道工序,均為手工操作,工藝相當復雜,工序多,工藝難度大,普通木工匠人難以熟練撐握。

㈡ 新加坡的傳統文化

1、節日

節慶活動: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2、宗教

新加坡華人多信奉佛教和道教,注重倫理道德,保留著過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中華傳統節日的習慣。馬來族多信仰伊斯蘭教,作為宗教禁忌不吃豬肉,不喝含酒精飲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小孩的頭被視為神聖,除長輩和父母外,他人不可觸摸。

穆斯林婦女多帶頭巾。印度族多信仰印度教,許多人是素食者,生活簡朴,但對廟宇建築十分講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設有祭壇或禱告室。視牛為神的動物,不吃牛肉,不能贈送以牛皮革製成的禮品。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底蘊,勤奮實乾的創業精神。他們與各族和平相處,積極融入、反饋於當地社會。

(2)新加坡河木船在哪裡擴展閱讀:

新加坡禁忌事項

1、不能吃口香糖

因為口香糖特別難清理,新加坡禁售、禁食口香糖,甚至禁止攜帶口香糖,違者會被罰款,嚴重的可能會被逮捕。

2、嚴禁在公共場所吸煙

有用黃色油漆劃分出來的特定的吸煙區,在禁煙區吸煙是會被罰款的,第一次被發現最高可罰1000。酒吧、舞廳、卡拉OK和夜間場所除外。

3、地鐵禁忌

嚴禁在地鐵站和車廂內喝水或吃東西,會被罰款。因為榴槤味道太重,所以嚴禁攜帶榴槤進入地鐵或者公交車。

4、禁止在機場付小費

新加坡不鼓勵小費,機場是完全禁止的,酒店和餐館的帳單會列出服務費(10%)。

5、不要當面拆禮物

這在新加坡,是不禮貌的行為。

㈢ 恆河是哪個國家的

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印度教徒的聖河。其大部流程為寬闊、緩慢的水流,流經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區之一。盡管地位重要,但其2510km的長度使其無論以世界標准還是亞洲標准衡量都顯得短了一些。

恆河源出喜馬拉雅山南麓加姆爾的甘戈特力(實為塔婆萬草原,說法不同的原因是印度對恆河源頭說主要出於宗教考慮,而不是根據地理)冰川,全長2700km,流域面積106萬km2(不包括支流賈木納河及其以上部分);河口處的年平均流量為2.51萬m³/s;其中在印度境內長2071km,流域面積95萬km2,年平均流量為1.25萬m³/s。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1/4,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


流經國家:

恆河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兩個國家。恆河又名兢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和德干高原,流經印度的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勐加拉國,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恆河流經恆河平原,這是印度斯坦地區的中心,亦是從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王國至16世紀建立的蒙兀兒帝國為止一系列文明的搖籃。恆河大部流程流經印度領土,不過其在孟加拉地區的巨大的恆河三角洲主要位於孟加拉國境內。恆河總流向是從北—西北至東南。在三角洲,水流一般南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河

㈣ 非洲大陸最小國家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那麼非洲大陸最小國家是哪個國?有著怎樣的 文化 傳統?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非洲大陸最小國家 :甘比亞

甘比亞是非洲大路上土地面積最小的國家,基本山是以河立國的,全部的土地就是甘比亞河兩側的土地。河的長度很短,但水量很大,因此入海口非常寬,這和新加坡很像。最神奇的是它和新加坡一樣,都曾經是英聯邦國家,而且同在1965年獨立。所不同的是甘比亞的海灘非常美,而新加坡的海灘都是人造的。甘比亞的海灘上還能看到許多木船,新加坡早就沒有了。

國家介紹

國名

甘比亞伊斯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he Gambia),舊稱以及台灣稱為「甘比亞」。

甘比亞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國徽中的棕櫚樹,以及交叉的兩把當地部落慣用的斧與鋤的圖案,充分體現出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兩只非洲大草原的金色雄獅守護著國徽中央的藍盾,它們連同盾徽上青銅色的騎士頭盔,是勇敢、崇高的標志。國徽下部的白色飾帶上寫著英文「進步、和平、繁榮」字樣,這是甘比亞人民為祖國和平與自由、大眾的幸福生活而披肝瀝膽,昭示於天下的誓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比亞共和國位於北緯 13°28',,西經 16°39',非洲西部,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48公里,面積共1069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甘比亞共和國全境為一狹長平原,切入塞內加爾共和國境內。甘比亞河橫貫東西,注入大西洋。

水文

甘比亞河為西非河流,源出幾內亞共和國,向西流經甘比亞,注入大西洋。甘比亞河全長1120公里,流域面積7.7萬平方公里。中下遊河寬水深,入海口水面寬20公里,深8米。從河口上溯240公里,全年通航300噸汽輪,是甘比亞運輸網主幹。兩岸沖積平原寬廣,水網密布。

氣候特徵

甘比亞共和國屬熱帶草原氣候,內地平均氣溫約27℃,一年分為雨季和乾季,7、8、9月為雨季其餘月份為旱季,旱季炎熱而乾燥,雨季悶熱而潮濕,降雨頻繁且多伴有雷電。

礦產資源

甘比亞共和國礦產資源貧乏。截止1997年已探明有鈦、鋯、金紅石混生礦(儲量約150萬噸)和高嶺土(50多萬噸),均未開采,正在進行石油勘探。

水資源

甘比亞地下水資源清潔豐富。地下水位較高,距地表僅10米左右。

生物資源

甘比亞共和國魚類資源豐富,海域內有沙丁魚、邦加魚、金槍魚等;主要 種植 玉米、小米、穀子、高粱、大米等農作物。甘比亞河中還有許多魚類和河中生物,包括河馬和鱷魚。有記載的400種鳥類中有翠鳥、杜鵑、燕子、鷺、太陽鳥、鷹和草鶯。自河口向內陸97公里河岸較低,岸邊為茂密的紅樹沼澤地,此後或有低地上的淡水沼澤地和鹽質淺沼,或有峭壁旁濃密的矮樹和灌木叢。在河岸較高的坡地上,草木區和高高的草取代了沼澤地和灌木叢,河谷底生長野油棕

人口民族

甘比亞共和國全國總人口有180萬人(2011年)。主要民族有:曼丁哥族(占人口的42%)、富拉族(又稱頗爾族,佔16%)、沃洛夫族(佔16%)、朱拉族(佔10%)和塞拉胡里族(佔9%)。

文化傳統

語言

甘比亞共和國官方語言為英語,民族語言有曼丁哥語、沃洛夫語以及無文字的富拉語和塞拉胡里語等。2014年3月14日甘比亞宣布取消英語官方語言的地位,民族語言有曼丁哥語、沃洛夫語、富拉語(又稱頗爾語)和塞拉胡里語等。

宗教

甘比亞全國居民90%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奉新教、天主教和拜物教。

傳統節日

國慶日:1965年2月18日宣告獨立。為了使人民永遠記住這一天,2月18日被定為甘比亞共和國的國慶日和獨立日。

齋月:進入齋月人們白天停止吃飯,僅在早上天亮以前及天黑以後吃兩頓,整日祈禱五次,這種情形可持續一個月。

拉馬丹:眾多穆斯林信徒趕往聖城麥加參加朝拜,凡曾去過麥加朝拜的信徒,當地人尊稱為「阿拉幾」。

宰羊日:當地人成為「托巴斯卡」屆時家家戶戶宰羊吃肉以慶賀節日。

交通運輸

鐵路

甘比亞共和國2004年鐵路總長度為3742千米。

公路

甘比亞共和國2004年公路總長2390公里,其中瀝青路510公里,石子路800公里,土路1080公里。

水運

甘比亞河橫貫東西全境,是岡內陸地區的主要運輸線。班珠爾港是岡主要的國際海運港口,月處理集裝箱800標准箱,年吞吐量為25萬噸,共4艘商船。

航空

甘比亞共和國首都雲杜姆國際機場可起降各類大型客機,每周有定期航班飛往比利時、瑞士、西班牙、迦納、奈及利亞和塞內加爾等國。年接送旅客能力為100萬人。2001年2月,岡與美國開通直航。

㈤ 蔡淳佳的年齡

22歲

中文名 蔡淳佳
英文名 JOI TSAI
國籍 新加坡
籍貫 福建
星座 獅子座
生日 8月3日
身高 170cm
體重 48kg
血型 A
家庭成員 父親、哥哥及弟弟
教育程度 新加坡理工學院驗光系
掌握的語言 英語、華語及福建話
到過的國家/地區 香港、泰國、馬來西亞、日本
喜歡的女歌手 王菲、SARAH McLACHLAN、CARLY SIMON & SUZANNAVEGA
喜歡的男歌手 周華健、林志炫
喜歡的女演員 MICHELLE PFEIFFER & GWYNETH PALTRON
喜歡的男演員 MATT DAMON & TOM HANKS
最喜歡的歌曲 爵士樂都喜歡
最喜歡的電影 SLEEPLESS IN SEATTLE
最難過的事 母親過世
最討厭的事 生病
嗜好 唱歌、游泳及閱讀
特長 唱歌,當然還有驗眼
志願 能夠做自己想作的事

演藝經驗

1996海蝶『非常歌手訓練班』畢業
民歌餐廳歌手
讀書時期,校園的歌唱比賽/演出『Replugged』合輯校園演唱會

專輯
2000年 11月發行首張同名專輯

淳佳在18歲那年參加了新加坡海蝶音樂製作公司所辦的『非常歌手』選拔活動。在近2000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入選的幸運女孩。從那時起,淳佳就一直被逼著想一件事:自己到底要不要出唱片?

海蝶音樂製作公司有位執著的音樂人,許環良。他從遇到淳佳開始,就一直鼓勵她走上音樂路。對許環良來說,淳佳的聲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當時的淳佳,仍在念書。從13歲開始每年都會參加一二個大型的歌唱比賽。她說,她會挑素質好的比賽參加,搬些獎金獎品回家。只是,對於當歌手這件事,她從沒有想過。學生的身分更讓他不願中斷學業,就這樣,淳佳讓許環良等了四年。這四年中,淳佳為了興趣,白天上課,晚上在民歌餐廳演唱,驗光系畢了業,開始工作當驗光師,還是唱。驗光師的工作是每天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淳佳就利用每周一天的休假去『木船民歌餐廳』演唱。為了興趣,淳佳把自己弄得很累很累,可是她覺得高興。許環良繼續和淳佳保持連絡,找她唱DEMO,不放棄的問她願不願意出唱片,不間斷的游說淳佳……

淳佳答應許環良,是在母親過世後。她說,經歷生離死別,她想開很多事情。該做的事,就該及時去做。她不願自己的人生,就在每天和一成不變的工作搏鬥中渡過。四年來,淳佳被逼著想一件事,要不要出唱片,要不要投身音樂路。許環良等了淳佳四年,淳佳,在22歲這年,做了人生中,很重大的一個決定。

中學一年級,13歲,淳佳開始參加校內的歌唱比賽。第一次,入圍前五名。這之後的每一年,淳佳都會在校內外的比賽中,抱回獎杯。父親在銀行上班,母親管教甚嚴,外表乖巧柔順的淳佳,一直被視為會按照家人的期望過人生的好孩子。淳佳說,參加歌唱比賽,是自己向人生叛逆的方式。為了證明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不同的事情,為了讓一成不變的學生生活,留下回憶。也為了向單純的人生尋找出口。淳佳選擇唱歌,讓自己不一樣。他說,唱歌是我叛逆的一種方法。在後台緊張得發抖的乖乖牌好學生,上了舞台之後,立刻成為目光焦點。
中一13歲開始參加比賽。
中二唱著哥哥寫的歌,得到全校第二。
中三唱著老師寫的歌,得到全國中學新謠歌唱比賽冠軍。
專二在GLAMOUR QUEST比賽中,又得冠軍。同時也在這場比賽中,認識了擔任評審之一的『木船民歌餐廳』的老闆。也因此,淳佳開始了自己的民歌演唱生涯。

新加坡木船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老闆安排淳佳和不同的組合合作。接觸過所有在木船表演的音樂人之後,找到最對味,最有默契的一群人,一起演唱。和台灣不同的地方在於,來這里的人,都是真正喜歡音樂的朋友,他們沒有用餐,為了能專心聽音樂,老闆堅持自己的理念。也因此,淳佳在這里認識了許多好朋友。

曾為包括許茹芸、周蕙等台灣許多知名歌手寫過歌的新加坡創作人梁偉豐和唐玉璇,就是淳佳在駐唱生活中,所結識的死黨。他們在木船演唱時,有一個BAND。淳佳和一樣喜歡音樂的哥哥,梁偉豐、唐玉璇以及一位另女孩,就是這個BAND的完美組合。他們練歌寫歌唱歌。淳佳說,他的人生中,最青春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都是在木船唱歌渡過的。

專二參加海蝶音樂製作公司所辦的『非常歌手』選拔活動,讓淳佳的人生真的不一樣了,只是18歲的淳佳,並不以為,那是多了不起的事。在一個小房間中,演出像是電影『金枝玉葉』選秀般的劇情。淳佳,就這樣被許環良一眼相中,邀他加入海蝶。一直到要來台灣准備新專輯前,淳佳都還在木船演唱。

她說,她永遠也不會忘記,1999年的6月23日。她在木船的最後一場演出,所有的朋友都到齊了,常常來聽他唱歌的歌迷,木船一起唱歌的朋友,大家好象在辦道別演唱會一樣,為淳佳加油。淳佳說,我要去台灣出唱片了,希望下次回來,就是帶著我的新歌,唱給大家聽。因為唱歌,淳佳不斷的在生命的銜接點上,演出峰迴路轉的新劇情。

這個22歲的年輕女孩,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台灣。她用歌聲向原本一成不變的人生叛逆,卻意外開啟了另一扇門。

㈥ 去吳哥窟旅遊,幾月份最好

11月到次年2月去吳哥窟旅遊是最好的。此時為旱季,天氣晴好,早晚涼爽,可以看吳哥日出日落勝景。但此時吳哥水池幾乎乾枯,金邊—暹粒的船可能停航。 3月—5月是熱季,需盡量避免。 6月—10月為雨季,通常上午晴天,中午到下午下雨,雨季的吳哥窟有濕潤的樹木和石頭,拍照更有質感。但路滑、天氣悶熱,還難以見到吳哥日出日落。 吳哥中午十分炎熱,最好在陰涼的神廟里或回旅館休息。

㈦ 誰能告訴我有關鄭和與寶船的資料啊

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 相關鏈接:海上絲綢之路

關於復原仿造鄭和古船的特訊

今年以來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積極發揮民間學術團體對外宣傳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的意義,對內推動實施鄭和古船復原仿造工程的作用。

(一)英國泰晤士報訊息—海外關注我國復原寶船重走鄭和路

2月21日,鄭明副理事長等應邀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駐京記者柯福德、余小飛的采訪。2月28日該報世界新聞亞洲欄目32版以「將軍重走使中國揚名的航線」為題發表了半版專欄文章。還配有鄭和與鄭明的圖象及七下西洋的航線圖等。3月7日《參考消息》第8版以「退休將軍揚帆,重走鄭和航線」為題轉載了該文的一小部分內容。本網站采訪後,將柯福德在泰晤士報的文章全文譯載如下:

【英國《泰晤士報》2月28日世界新聞亞洲欄目32版報道】題:將軍重走使中國揚名的航線

在勇敢的航海探險家鄭和下西洋600年後,一位當代的鄭將軍准備重走當年鄭和七下西洋的遠航到非洲東岸的路線。

被稱為「三寶太監」的鄭和到過東南亞、印度、波斯灣和紅海。有的歷史學家甚至聲稱他到過美洲。現在,人民解放軍退役海軍少將鄭明正在仿製一艘鄭和的「寶船」,計劃追隨他的足跡進行環球遠航。鄭明將軍說:「鄭和的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他是一個致力於研究鄭和成就的團體的成員。

1405年明代的第一位統治者永樂皇帝企圖顯示中國海上力量,命來自雲南的穆斯林太監鄭和將軍執行遠航探險任務,在中國稱之為「下西洋」。

英國暢銷書作者加文·孟席斯認為鄭和船隊在1421年到達過美洲。其它歷史學家對此有爭論。其實,鄭和的貢獻是肯定的,因為他在28年間已訪問過37個國家(地區)。

鄭明將軍仿製的寶船長61米。當年那艘旗艦的長度是這一仿製品的兩倍,但由於缺乏相關資料,要建造一艘更大的船在技術上難度太大。

鄭和已經成為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凝聚點。在這位勇敢的將軍揚帆遠航的年度,中國在技術上遙遙領先於世界上所有國家,在海上無可匹敵。

在當時,鄭和的艦隊擁有300艘船和37000名船員(譯註:應當分別為200餘艘和2萬余名)是最強大的。這支艦隊中最讓人自豪的是那些「寶船」。鄭明將軍及其團隊希望仿製的正是其中一艘。這艘船建成後的第一步將是沿著中國的海岸線航行,這在今年就有望實現(譯註:指「綠眉毛」號仿古木帆船)。接下來仿古鄭和寶船將在東南亞一帶航行,最後在2010年前航行到更遠的區域。

中國渴望用鄭和的事跡來證明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同時顯示中國善良寬厚的外交政策。鄭明將軍指出,鄭和不是一個從事殖民活動的征服者,他從來沒有修過堡壘,對貿易的興趣甚於劫掠,盡管據認為他的艦隊也受命宣傳中國有強大的國力—尤其是向東南亞人民。

馬和生於1371年,他被明朝軍隊俘虜閹割,在軍中服役,表現優異,並注意學習文化哲學。他死於1433年,年僅62歲。他航海近30年。但自永樂皇帝死於1424年,中國開始執行封閉政策。

鄭明將軍說,明代達到中國歷史上國力的頂峰,我們希望喚醒國人的自豪感,並顯示開放的重要性。在明代以後中國背向海洋與外國。在15-16世紀,幾個歐洲小國如西班牙、葡萄牙發展很快,而中國落後了,這是很值得思考的。

在7月份將舉辦600周年紀念活動,包括紀念大會、專題電視片、展覽會等,活動不僅在中國,也在海外,包括英國。鄭明將軍表示個人與鄭和沒有血緣,但我們有共同的經歷,他航海28年,我在海軍服役50多年。我們對海洋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我的工作就是要提高鄭和在中國的認知度。(鄭明說)我曾很失望,在一次歌星比賽中,當一位選手被問及有名的航海探險家是誰時,她回答是哥倫布,卻不知道中國有鄭和。

本網站要說明的是鄭明副理事長向英報介紹中,曾強調復原仿造鄭和寶船是由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有關專家共同推動由地方政府與有關企業組織實施的工程;柯福德文章中也明確敘述了鄭明及其團隊組織推動寶船仿造工程。《參考消息》限於篇幅,摘編中使這一事實有些模糊。

(二)英國 BBC廣播電台采訪—復原寶船是系統工程要分六步走

3月25日英國 BBC 廣播電台梯姆洛德、石容等2位記者通過江蘇鄭和研究會劉迎勝副理事長介紹,專程從倫敦來北京采訪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鄭明副理事長,回答了他對鄭明與鄭和的關系的提問,著重談了鄭和寶船的復原研究進展與有何爭議及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的意義等問題。鄭明副理事長從六個方面比較系統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本網站徵得同意,將采訪提綱全文披露如下:

一、鄭明與鄭和

很高興BBC給我一個向英國公眾介紹鄭和下西洋的機會。我叫鄭明,是中國人民海軍退役海軍少將。鄭和是中國和世界上偉大、卓越的航海家和傑出的外交家、友好使者,更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偉人。我雖姓鄭,卻與鄭和沒有「血緣」,只是一個老水兵,對祖國貢獻也很少,但一貫熱愛祖國和海洋,畢生致力於造船,與鄭和頗有「海緣」。我和當代很多中國人民一樣敬佩鄭和,學習他的優良民族傳統,研究他的對中華海洋文明發展和對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歷史貢獻,激勵我們自己更好地為祖國、為世界多做貢獻。退役後時間比較寬裕,和一些專家一起化較多力氣研究鄭和下西洋舟師中的船舶歷史。

二、鄭和與寶船

鄭和下西洋舟師規模大,船舶種類多。44丈的大號寶船被認為是有歷史文獻記載、有代表性的巨型船舶,在1985年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前集中當時研究成果,製作出9桅12帆的大號寶船模型,向全國和全世界展示出其外觀風貌,是鄭和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但海內外仍有存疑,主要是尺度和航區問題。即大號寶船作為木質帆船,其尺度巨大,是否可信?當時能否建造?能否持續在大洋航海,經歷風浪是否有可操性?由之學術界大體形成三派,一可稱為文獻派,肯定44丈寶船載於史籍完全可信,認為不能以今人不能為而懷疑古人;二可稱為技術派,認為44丈大號寶船長125米以上,這種木結構在今古都是超越技術可行的,而古籍中以誤傳誤也難免,寶船可能是幾百噸排水量級,已是當時的大船;三可稱為探索派,認為44丈大號寶船載於史籍,不可不信,可能為皇帝御用於江域檢閱,而鄭和率下西洋舟師以二千料海船為寶船,二千料海船長約61米,在600年前已是體勢巍然、巨無與敵,而目前又有復原仿造的可行性。

三、寶船與二千料海船

為了研究鄭和下西洋舟師各種船型構成,國內一些專家作過研究,我只是在退休之後才投入這些研究。

2003年我參加研究撰寫並與唐志拔、辛元歐教授聯合發表了《二千料六桅鄭和木質海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的論文,其後吸取各方面專家意見,五易其稿。

2004年我寫了一篇《鄭和寶船的考析》論文,從探索的角度分析,二千料海船正是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型,而且是寶船之一種。

2005年我寫了一篇《鄭和下西洋與寶船復原考析》論文,進一步分析下西洋舟師中有大、中、小三檔船型,寶船也有大、中、小三級。再次論證鄭和二千料寶船在下西洋船隊中的骨乾地位及其科學尺度、完整配套等;同時對下西洋用八櫓船與范中義、倪鶴鳴等專家首次共同提出了較系統的考證。

四、從復原寶船模型到仿造鄭和古船要有六個步驟

目的是:使公眾了解認識中國明代水上建築——大型古木帆船,是輝煌的中華海洋歷史文化遺產中極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對中華古木帆船有直觀、持續、廣泛地接觸與感受。

方法是:尊重歷史,依靠科學,大力研究,探索求實,堅持不懈,實現工程。

步驟是: ①開展歷史考證分析及古船復原研究;②研製大比例古船模型;③仿造小型古木帆船,探索設計技術、建造工藝、駛帆航海實踐;④對仿明代鄭和二千料海船工程開展全系統復原研究設計;⑤仿造鄭和寶船工程;⑥用仿造鄭和寶船,揚帆中華,重走鄭和海上絲綢之路

五、已有三項成果與進展

①在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於2004年2月,對鄭和二千料海船復原研究方案組織研討認可的基礎上,中國國家博物館為「2005年紀念鄭和文物展覽」,委託舟山岑氏木船作坊製作鄭和二千料海船(比例1:40)船模,在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有關專家指導下,已於2005年3月完工。

②舟山朱家尖旅遊風景管委會安排建造的中華仿古三桅木帆船「綠眉毛」號,在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有關專家指導下,已於2003年完工,並經歷2003-2005年多次海上實航,表現出優秀航海性能。中國太平洋學會與有關地方政府從2005年3月起,聯合組織開展的「揚帆中華、紀念鄭和」活動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中一項生動的採用中華仿古木帆船活躍在東海、黃海和南海上的受官方支持的民間航海文化活動。

③在江蘇省、南京市政府支持下,鼓樓區政府組織有關企業注冊成立了「南京鄭和寶船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04年起啟動仿造鄭和木質二千料寶船技術設計。中國船級社南京分社與上海審圖中心等於2005年啟動編制中華木帆船檢驗規范的調查研究工作予以配合。二千料寶船工程盡管還有不少難點,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等學術團體都在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指導。主管部門和企業正在有計劃地逐步組織實施中。

六、紀念鄭和的當代意義

我理解中國政府決定隆重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正是因為鄭和七下西洋充分體現了中國當時先進的航海、造船技術和強大的綜合國力,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高超智慧、非凡勇氣和開拓進取精神,充分說明了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就致力於同各國人民進行睦鄰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開展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的優良傳統,增強和發展與周邊國家業已存在的友好關系,增加與世界各國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社會發展和共同繁榮;可以使中國和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鄭和下西洋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了解中華民族在人類航海史上的重要貢獻和我國航海、造船科技的偉大成就與作用;可以在國內普及航海、造船和海洋科學知識,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促進海洋、航運產業的發展和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向海內外華人、僑胞介紹中華海洋文化,特別可以推動海峽兩岸學術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增加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凝聚力,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三)新加坡訂制鄭和寶船模型

3月16—19日新加坡鄭和之友協會曾熾傑秘書長在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鄭明副理事長陪同下,專程到舟山考察了岑氏木船作坊,與岑全富、岑國和、岑武國等老木匠師共同交換了復原製作鄭和古船船模的意見。曾熾傑先生詳細調研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已在該坊完成復原製作的鄭和二千料海船(比例為1:40)的船模。他從親身多年參與造船與航海專業經驗及對鄭和下西洋的研究分析,認為這一船型應當稱為鄭和寶船,是鄭和下西洋船隊中最有標志性的大海船,他表示新加坡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將在國立圖書館舉辦一個相當規模的展覽,要展出這型船模,因此委託岑氏木船作坊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船模基礎上放大尺度,比例為1:30,並要求配有龍飾、帥旗等,充分顯示鄭和寶船的氣派。雙方已達成協議在今年6月中旬完成。

(四)舟山仿古木帆船,正在航海「揚帆中華,紀念鄭和」

「綠眉毛」號中華仿古木帆船在2003年完工後,在當年就完成了環舟山群島300海里的航海,考核了已退出漁業生產第一線的浙江木帆船的航海性能,表現出具有濃厚中國傳統歷史的文化特色及開展旅遊、娛樂、航海體育運動的潛能。

在2003年末及2004年中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分別配合英國派拉丁影視公司和南京電視台等水路拍攝大型電視記錄片又組織了該船從舟山出發,穿長江、越東海,訪問南京、太倉、長樂鄭和歷史三港之旅,航程達1400多海里,不僅對紀念鄭和做出了鮮活生動的貢獻,而且這次航海活動使國內船舶、漁船檢驗、海事、海洋等各界人士,對仿古木帆船在沿海航區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認識。

2005年3月上旬起「綠眉毛」號在中國太平洋學會主辦,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北京寶船航海文化中心、舟山朱家尖風景旅遊營委會、湖南電視台等聯合承辦下又為「揚帆中華紀念鄭和」而啟航,3月中旬北上青島,為2008年奧運揚威,3月下旬南下寧波,為海上絲綢之路古港在當代繁榮添彩。據記者了解還將繼續南下,遍訪浙、閩、粵及海南各名港。這項中華仿古木帆船航海考察交流活動受到國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高度重視,專門下達文件表示支持。各沿海港口的政府及有關部門也熱誠地歡迎「綠眉毛」號的訪問,為當地帶來了弘揚海洋文化、推動海洋經濟的良好機遇。

該活動的總指揮是中國太平洋學會副會長、海軍原副司令張序三上將,副總指揮是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海軍裝備技術部原部長鄭明少將和海軍裝備部原總工程師李方來同志,總領隊是北京寶船航海文化中心薛冠超主任。他們表示「綠眉毛」號是一艘仿古木帆船,是仿造鄭和下西洋船隊中的一艘小型海船。舟山普陀區常務副區長傅良國同志,以對中華海洋歷史文化及浙江舟山海洋經濟優勢的特殊感情和敏銳目光,創議並領導了該船的仿造工程。該船的建成及開展一系列航海活動,成為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中的一個活躍的組成部分,可以使公眾直觀地感受中華海洋歷史文明的輝煌,激勵增強民族海洋意識,在21世紀海洋新時代中,維護祖國海洋權益,把握海洋開發機遇,把祖國建設為海洋強國。他們還強調「綠眉毛」號的研究、設計、仿製與航海實踐,為鄭和寶船復原工程積累很多經驗。目前南京政府與企業正在安排仿造能環球航海的鄭和寶船,那將是填補中華海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大工程,並且是向世人展示中國一貫堅持和平友好交往的友誼平台,希望能早日動工興建。

(五)南京啟動鄭和寶船工程

在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中,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根據江蘇省、南京市領導指示,計劃復原仿造明代2000料鄭和寶船(以下簡稱「鄭和寶船」),並吸收有關企業於2004年6月在南京市注冊成立南京鄭和寶船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船公司」),整個項目將以鼓樓區濱江的南京寶船廠遺址為基地,在方圓約13公頃的面積上展示考古挖掘出的明代巨大的船塢、殘存船舶木構件、造船工具等,連同濱江仿古碼頭、明代船塢遺址、仿明風光帶與鄭和仿古船等形成鄭和下西洋文化園。其中復原仿造「鄭和寶船」是這項歷史文化遺產復原工程的重點。2004年8月以中國造船工程學會2004年2月組織研討認可的《2000料六桅鄭和木質海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為基礎,由「寶船公司」下達了「鄭和寶船」工程設計招標文件,江蘇金泰船舶研究設計有限公司和新興船舶發展公司(香港)聯合中標,已於2004年9月開展技術設計,並將部分圖紙遵照規定於2004年11月報送中國船級社上海審圖中心和南京分社。鄭和寶船復原仿造總工程因尚在設計中,目前尚難具體預測造價,粗略框算約需人民幣數千萬元,正由 「寶船公司」組織籌集。為確保仿古木帆船安全,中國船級社有關技術單位正在積極調研准備編寫有關中國木帆船設計建造檢驗規范。

鄭明將軍

返回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紀念品

本頁內容由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提供

㈧ 恆河在哪裡

恆河--印度的聖河
印度恆河最神聖的一段在瓦拉納西(Varanasi)古城旁的河岸。沿著彎彎河流,河沿西岸建了一大片階梯,緊接背後一大排古味十足的房屋廟宇。加上河面一艘艘小木船,浸泡於河裡的信徒,岸上打坐的僧人,石階上火葬儀式的迷煙,虛幻般的昔日情景,彷彿時光倒流了幾百年。難怪瓦拉納西被稱為永恆之城。

無數印度教徒,千里迢迢來到瓦拉納西,就為了浸身於河裡沐浴,尤其一年一度的沐浴祭祀,更是人潮洶涌。他們深信恆河聖水能洗脫一生犯下的罪孽與病痛,靈魂因此純潔而升天。有些自知來日無多便來這里等待死亡。也有死後家人將遺體運來此處火化,骨灰撒入河裡,讓靈魂修成正果,從此超生。火化要有錢買木材,沒錢的就只好把屍體扔入河裡喂魚,草草了事。

本來是和幾個朋友參加旅行團游印度金三角,後來就只有自己獨個延長旅程,買了張機票飛往瓦拉納西。獨闖印度雖然自由自在,不須逃難般走馬看花,不過久聞印度各式偷騙事件,有點戰戰兢兢。踏出瓦拉納西機場,大群德士佬一窩蜂來爭招生意,一時令我不知所措。後來選了個英語不錯的年輕司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