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港口的優勢有哪些

新加坡港口的優勢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1-06 09:44:36

A. 新加坡港的港口功能

從1960年開始,集裝箱運輸在世界上逐漸興起。新加坡抓住機遇,開始大力興建集裝箱專用泊位,首個泊位於1972年投入運營。通過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裝箱專用碼頭,配合積極的集裝箱中轉政策,並與政府當局和相關行業緊密協作,新加坡港迅速發展,轉變成為地處東南亞的集裝箱國際中轉中心。
新加坡港與世界上123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建立了業務聯系,每周有430艘班輪發往世界各地,為貨主提供多種航線選擇。有了如此高密度、全方位的班輪航線作保證,需要中轉的集裝箱到了新加坡很快就會轉到下一個航班運往目的地。新加坡港的大部分集裝箱在港堆存時間為3-5天,其中20%的堆存時間僅為1天。新加坡作為國際集裝箱的中轉中心,極大地提高了全球集裝箱運輸系統的整體效能,成為國際航運網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新加坡國際航運中心的最大特色。 除了海運,新加坡還在空運、煉油、船舶修造等方面具備產業優勢,同時又是重要的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利用這些優勢條件,圍繞集裝箱國際中轉,衍生出了許多附加功能和業務,豐富和提高了新加坡作為現代意義上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服務功能。國際集裝箱管理和租賃中心。發達的集裝箱國際中轉業務,吸引了許多船公司把新加坡作為集裝箱管理和調配基地,形成了一個國際性的集裝箱管理與租賃服務市場。
在許多港口經常會出現因為沒有足夠空箱可以提供,只能眼看生意轉到其他船公司的情況。但在新加坡由於集裝箱管理與租賃形成了市場,這種因為缺少空箱而丟失生意的情況卻很少發生。
空港聯運。空港聯運是新加坡海港與新加坡空港合作開展的一項增值業務。它是指通過海運和空運的配合與銜接,有交往地利用兩種運輸方式的優點,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空港聯運本身並沒有給新加坡帶來可觀的箱量和收入,但它確實滿足了客戶的應急之需,極大地提升了客戶對新加坡港的信任度和新加坡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知名度,在廣泛和長遠意義上為新加坡港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新加坡港擁有一個40萬噸級的巨型旱船塢和兩個30萬噸級的旱船塢,能夠同時修理的船舶總噸位超過200萬噸,是亞洲最大的修船基地之一。在為船舶提供維修服務的同時,新加坡港還提供國際船舶換裝與修造一體化的服務。需要檢修的船舶往往滿載貨物從其他港口駛往新加坡,將貨物在新加坡港換到其他船舶後,就近在新加坡進行維修,節省了成本,方便了船主,也為新加坡的修船業帶來了更多的生意。
國際船舶燃料供應中心。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排名前列的Shell、Exon Mobil、BP等石油公司均把新加坡作為石油提煉和倉儲基地。產業的規模效應使得船用成品油的價格相對較低,加上位於國際航線的要沖,新加坡已發展成為國際船舶燃料供應中心,往返歐亞航線的船舶大部分只選擇在新加坡或鹿特丹兩地加油。 新加坡港有天然優越的自然地理位置,港口物流一直被列為國家重點產業之一加以大力發展。政府一貫重視發揮港口的優勢,將港口視為新的重要生財之道,因此能從長遠的戰略發展角度來規劃港口的發展,在擴充、改善、提升港口相關設施水平和能力方面,既有資金(包括政府投資、民間企業投資和國外投資),又有技術和人力保障,使新加坡港的基礎設施水平始終保持世界先進水平。

B. 簡述新加坡何以成為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二的大港

摘要 新加坡港自然條件優越,水域寬敞,很少風暴影響,治區面積達538萬平方米,水深適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順利進港靠泊,港口設備先進完善,並採用計算機化的情報系統,同時謀求用戶手續的簡化和方便。

C. 評價新加坡發展的地理條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D. 香港和新加坡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哪一個大,各有什麼優勢

兩個死對頭,排名世界第一二。早今年香港第一,現在新加坡超過了。原因是香港被深圳港口分流。論優勢,香港背靠祖國大陸,有豐富的貨源,而且基礎設施好,效率高。去美國路程短。只是由於深圳鹽田、赤灣等港口,還有廣州黃埔南沙等的競爭分流,導致吞吐量增速下滑。但祖國大陸的潛力始終很大,將來的前景還是不錯的。新加坡主要是來自東南亞的中轉,而且去歐洲路線方便。由於現在東南亞製造業成本上升,而且當地市場小,短期前景並沒有香港好。

E. 新加坡港的港口條件

本港自然條件優越,水域寬敞,很少風暴影響,治區面積達538萬平方米,水深適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順利進港靠泊,港口設備先進完善,並採用計算機化的情報系統,同時謀求用戶手續的簡化和方便。
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集袋箱吊、汽車吊、鏟車、叉車、卸貨機、吸揚機、牽引車、拖船及滾裝設施等,其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203噸,拖船功率最大為1400kW,還有直徑為150~600mm的輸油管供裝卸石油使用。另有海上泊位多個,最大可泊35萬載重噸的超級油船,丹戎巴葛碼頭為集裝箱專用碼頭,有9個干線泊位和3個支線泊位,其中有6個泊位可靠6艘第三代集裝箱船舶同時作業,集裝箱堆場可存放3.1萬TEU,有最新式的用於堆垛集裝箱的橡膠輪胎式裝卸機。
這批裝卸機最大起重能力達40噸,跨距22.7m,提升高度19m,軸距8m,運行速度在提升時為17m/min,在橫移時為70m/min,在行走時為134m/min,最高能堆垛7層,而普通裝卸機只能堆垛5層,並能自動將吊鉤放到集裝箱上方所需的位置上。另外在兩個大門口還沒有16個車道的電子地磅。裕廊碼頭的周圍是新加坡最大的裕廊工業區,它對該碼頭干、液、散貨的輸出入起了一定作用,該碼頭有9個深水泊位,最大可停靠30萬載重噸的船舶,有倉庫8.5萬平方米,堆場23.4萬平方米,谷倉容量達4.8萬噸,有鏈帶式干散貨卸貨機,可直接把貨物運往倉庫,散貨的裝卸能力每天達1.4萬噸。該港煉油廠的貯藏容量達80萬立方米,精煉能力每天為120萬桶(約16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鹿特丹和休斯頓。本港早在1891年就開始轉口貿易,自由貿易區分布在港區內,面積達4.05平方千米,碼頭岸線長這4.83km。過境貨物倉庫為12萬平方米,露天堆場為8.4萬平方米。

F. 為什麼說新加坡是依靠港口取得所需的一切的國家

新加坡是依靠港口取得所需的一切的國家。因為國土太小,沒法發展農業和工業,基本上很多東西都依賴進口。自己沒有資源,包括飲用水,用電都需要進口。新加坡擁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當初開發者就把它當做轉口貿易倉儲地來發展,港口是他最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直到今天,這個地位仍然保持著。港口能帶來錢,也能帶來需要的貨品。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 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G. 新加坡為什麼這么發達

新加坡發達是因為新加坡全球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經濟發達的新加坡也因為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獨特經驗被譽為花園城市。

新加坡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64萬的彈丸小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彈丸小國的經濟總量卻達到了3610億美元,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34位,人均GDP約為6.4萬美元,排名全球第6位。

新加坡的工業

1961年,新加坡政府為加快工業化過程、促進經濟發展,創建了裕廊工業區。該區的面積為70平方公里,包含了來自各地的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新加坡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區。

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島和毛廣島等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新加坡的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2012年產值為1085.5億新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1%。

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葯、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產品。迄今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以及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H. 從地理位置和港灣情況,說說新加坡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有利條件:
一是地理位置: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東端,地理位置優越。
新加坡位於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馬六甲海峽,居於溝通亞洲與大洋洲、亞洲與歐洲和非洲的交通要道,連接了印度洋與太平洋。這裏海上交通發達,運輸量巨大,對新加坡經濟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新加坡帶來高額收入。

二是港灣情況:新加坡港港闊水深,風平浪靜,屬於天然良港。
新加坡海岸線曲折、屬於赤道無風帶、風力較小,屬於優良的避風港,港口建造條件優越

不利條件: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資源不足,本國市場狹小。

I. 從地理位置和港灣情況,說說新加坡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從地理位置上,新加坡位於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
馬六甲海峽
,居於溝通亞洲與
大洋洲
、亞洲與歐洲和非洲的交通要道,連接了印度洋與太平洋。這裏海上交通發達,
運輸量
巨大,對新加坡經濟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新加坡帶來高額收入。
從港灣情況上,新加坡海岸線曲折、屬於
赤道無風帶
、風力較小,屬於優良的避風港,港口建造條件優越,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J. 新加坡如何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發展經濟,其產業結構與所處地理環境有何關系以及對中國的啟示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
3、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
4、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啟示:借鑒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使生產力水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