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里是新加坡哪個城市
1. singapore是哪個國家的英文名字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馬來語:Republik Singapura,泰米爾語: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讀:Cingkappūr Kudiyarasu】),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819年,任職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據點,經萊佛士努力,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1942年至1945年間,新加坡曾被日軍占據三年半之久,之後回歸英國管轄。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在短時間內由發展中國家迅速轉變成為經濟富裕的發達國家,其人民生活水平也因此得以快速提高,從而位居世界之前列。此外,作為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主題首頁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獨立前
1.2 華語稱謂
1.3 國花的由來
2 政治
3 地理
4 人口及語言
5 宗教
6 經濟
7 交通
8 教育
9 體育
10 國定假日
11 參考資料
12 其他主題
13 外部鏈接
[編輯] 歷史
主條目:新加坡歷史
[編輯] 獨立前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公元3世紀的中國。公元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受英國直接統治。
1941年太平洋戰爭時期,新加坡被日本佔領達3年6個月,取「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改稱「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亦可指作南方之光)。1945年8月,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1965年8月9日,李光耀由於和當時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種族政策上意見不合,新加坡被迫選擇退出聯邦,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 建國後 ===進入1970年代以後,雖然新加坡在政治上的自由空間逐漸被壓制,經濟上卻取得高速發展,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問題都得到解決。1990年,在李光耀宣布卸任總理職位時,新加坡已經成為區內乃至整個亞洲經濟發展的楷模。在其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帶領下,這個東南亞小國又平穩地度過了於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但到21世紀初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接任時,新加坡卻再度面臨如何面對區內其他經濟體崛起的新難題。
[編輯] 華語稱謂
在過去,新加坡曾使用過「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華語國名。後來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方言習慣的影響,出現了如「星嘉坡」或「星加坡」等衍生的國名稱謂,一般也有簡稱作「星洲」、「獅城」或「星國」,有的還稱之為「石叻」、「叻埠」、「石叻埠」甚至「實叻埠」等等。
[編輯] 國花的由來
西元1893年,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籍女園藝師艾妮絲·卓錦培育成功了一新品種蘭花,新加坡植物園為了紀念她,便將其命名為「卓錦萬代蘭」,有卓越錦秀、萬代不朽之意。這種淺紫紅色的美麗蘭花有四個花瓣,象徵各民族及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4大語系,花朵清雅脫俗,象徵新加坡人朴實的氣質,強勁的生命力,更象徵新加坡民族刻苦耐勞,勇敢奮斗的精神。
[編輯] 政治
主條目:新加坡政治
新加坡的新國會大廈,有別於「舊國會大廈」(Old Parliament House)根據新加坡的憲法,新加坡實行的是議會制(內閣制)政府。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總統由直接民選產生,為國家元首。國會議員也是選舉產生,總理從國會多數黨中產生,其領導的內閣擁有行政權,並由獨立的公共服務委員會管理公務員的聘用以及處分。總理從議員中選出內閣部長。
在過去的40多年中,人民行動黨一直是唯一的執政黨,在議會中也鮮少有能夠形成監督力量的反對黨。外界普遍認為,人民行動黨對反對黨以及異議分子的打擊是毫不留情的,包括在選舉前重新劃分選區、運用行政資源以及訴諸法律行動等。但同時不容否認的是,人民行動黨確實在新加坡民眾中擁有很高威望,在建國後的歷次選舉中該黨的總得票率從未低於60%。
有些西方國家指責人民行動黨主宰了新加坡主要的政治舞台,因為國會成員絕大多數都是該黨黨員,三任總理李光耀,吳作棟與李顯龍也都是人民行動黨黨員。雖然國會的構成來自選舉結果,但要把新加坡政治視作民主舞台並不具太大的說服力。新加坡即便是實行選舉制度,也有些人認為新加坡政府體制似乎更接近一黨執政而不是民主政治。
一般認為,新加坡言論自由的空間自1965年獨立之後就一直受到壓制,雖然近年來為鼓勵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展現更開明的政府態度,已經在這方面有所放鬆。有些人認為,人民行動黨政府通過政府持股的方式間接控制了該國兩大媒體集團,反對聲音也因為種種限制很難通過其他私人出版機構出版其著作或發表言論。外國媒體對新加坡政府的批評往往會導致誹謗官司,或被限制在新加坡的發行量。此外,個人或民間組織也被禁止自行安裝衛星天線接收器,所有外國電視節目都可被審查。政府也對網路進行管制,具體管制情況不詳,不過封鎖的網站類型多為一些色情網站。
人民的行動自由並沒有受到太大限制,但當局對一切集會活動都非常關注。在新加坡,只要達到一定數量的戶外集會都必須向警方備案。新加坡的內部安全局擁有非常大的許可權,被殖民地時期留下來的內部安全法授權可在必要時無限期拘留任何被懷疑可能對種族和諧與社會穩定造成威脅的人士,並可以在不經審訊的情況下扣押多年。有些人認為,這部法律在人民行動黨政府對付共產黨的時候被濫用。
此外新加坡的高壓管制還表現在對日常行為的監督上:口香糖被禁止在新加坡境內銷售(醫療用口香糖除外);隨地扔垃圾、使用廁所後未沖水、在公眾地方吸煙、亂過馬路(不在指定的過路處過馬路,如不利用天橋或隧道過馬路)、地鐵上喝水或進食都會導致高額罰款或強制勞役,如罰在公眾地方掃街;當地傳媒記者會拍照被罰人士,被罰人士的「洋相」會刊登在第二天的報章的頭條。該國還擁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禁毒法律,攜帶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販賣用途的主要刑罰為絞刑(在當地,藏有15克以上海洛英可判繯首死刑)。此外對於成人男性犯罪者(16歲以上50歲以下)還可使用笞刑處罰。不過雖然大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這些嚴厲的刑法,大多數新加坡人卻認為重罰可有效遏止犯罪或破壞性行為。
[編輯] 地理
主條目:新加坡地理
新加坡新加坡共有大小島嶼50多個,地勢起伏和緩,主島新加坡的面積佔到90%以上。新加坡很多地區都是填海產生,1950年到現在大約有20%的國土面積由填海產生。現在國土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鑒2002)。
新加坡地處熱帶,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長夏無冬,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至34攝氏度之間,濕度較高,每日平均濕度為84%。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到1月為雨季,雨水較多。
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的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帶,其他地區則大多是熱帶雨林或農業用地,但是今天基本上都已城市化,除了少數的自然保護區。新加坡綠地面積非常大,不僅可以美化城市,另外還有降暑的功用。
由於缺乏大型縱深的河流,新加坡政府專門修建了多個蓄水池,用以收集平常降雨所帶來的水源。盡管降雨量有時會很大,這些雨水還是無法滿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因此目前接近50%的水源都是主要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新加坡政府也在積極開發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計劃會大大降低對外來水的依賴。
[編輯] 人口及語言
主條目:新加坡人口、新加坡英語和新馬華語
參見:馬來西亞華語
魚尾獅
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是除摩納哥、澳門和香港以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常住人口超過400萬人,其中25%以上是外國公民。在本國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新加坡華人,也是除中國大陸及台灣以外,全球華人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其他民族包括有馬來人(約14%)、印度裔(8%),另有少部分歐亞混血人口。
新加坡本土華人多為中國廣東或福建沿海移民的後裔。其中口操福建話(閩南語)的福建移民占過半數,也成為閩南原鄉及台灣以外,另一個閩南語大宗使用區。其次為潮州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等,近年來也有少數中國大陸新移民涌進的趨勢。然而,在近來推廣華語(普通話)的趨勢下,華人逐漸放棄其母語。另一方面,印度裔以泰米爾語為主語,馬來人使用馬來語。
在住房方面,84%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由政府建造的組屋中,價格非常低廉,並且還可以高價再轉售給無權購買新組屋的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外國人士。組屋之外最多人居住的是共管式公寓(Condominium),屬於私人性質的住宅樓房,價格一般是政府組屋的四、五倍之多。此外還有少部分的排屋(即聯體別墅)或獨棟別墅。
新加坡憲法中列明馬來語為國語,但官方語言包括了英語、華語以及淡米爾語。政府機構與社群之間通用的語言是英語,學校也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早期的新加坡華人大多習慣使用不同的方言,但是經過80年代幾次由政府大規模主導的「講華語運動」後,絕大多數新一代的華人多習慣使用華語;此外新加坡政府對電視、電台的華語節目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例如許多從台灣進口的閩南語電視連續劇和香港進口的粵語電視劇就必須用華語重新配音後才可播出,香港電影也一律得以華語配音後才可上映。 英語雖為新加坡通行的語言,但新加坡式的英語(Singlish)情況十分普遍。因此,新加坡政府又發起了「講正確英語運動」,鼓勵國民學說、多說以英美英語為標準的規范英語。
當前新加坡政府,明訂2008年為「華語年」,鼓勵新加坡國民多多使用華語對話,希望讓「華語」可以在商業貿易的溝通場合上廣泛的使用。「在未來,如果你只會說英語、而不會講華語,那你必定會吃虧,因為世界正在改變。」從以上政府官員的說法中,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對華語文的重視。
[編輯] 宗教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匯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
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
佛教: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42.5%,信徒基本為華人。
伊斯蘭教: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人民基本都是穆斯林,另外也有部分印度血統的回教徒。現全國共有穆斯林約34.8萬人,並建有清真寺約80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花蒂瑪清真寺和蘇丹清真寺。
基督新教與天主教:10歲以上信徒36.4萬人(佔14.6%), 有186座教堂[來源請求]。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禧街(Hill Street)的阿美利安教堂(Armenian Church)和聖安德烈路的聖安德烈教堂。
道教:占人口的8.5%,信徒基本上為華人。
印度教:有教徒8萬多人,基本上是印度裔。印度廟22座。
其他宗教人數較少,合計只有1.1萬餘人。錫克教是19世紀從印度傳入的,教徒主要是錫克族警察、看守人,有7間錫克廟。如奎因街(Queen Street)的錫克廟(Central Sikh Temple)。猶太教在新加坡有兩個會堂。拜火教沒有廟宇。新加坡雖然施行宗教自由政策,但對少數宗系,如耶和華見證人,仍有所禁制。
[編輯] 經濟
主條目:新加坡經濟
市中心的摩天大樓,這里是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的金融中心1965年後新加坡經濟成長迅速,是新興的已發展國家,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重工業主要包括了區內最大的煉油中心、化工、造船、電子和機械等,擁有著名的裕廊工業區(Jurong Instrial Park)。國際貿易和金融業在機場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此外,新加坡也是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為國家帶來豐厚的外匯和吸納不少人才。旅遊業也在總體經濟結構中占重要比重,遊客主要來自日本、大中華地區、歐美地區和東南亞其他國家。
早期的新加坡是眾多跨國公司在東南亞投資的首選地,得益於該國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以及較低的成本。但是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相繼發展,新加坡的這些優勢逐漸喪失,許多工業、製造業紛紛外遷。然而受限於自身環境以及全球經濟蕭條影響,2001年新加坡GDP負增長率達到2.2%,迫使政府開始考慮其他的發展道路。目前該國政府開始鼓勵私人創業以及依靠中國大陸及印度的崛起調整經濟結構,鼓勵企業到新興工業國家進行投資,但還未見成效。
新加坡的旅遊業也十分發達,本地僅每年接待的外國遊客便超過900萬人次,其中中國大陸遊客數量增長最為顯著,主要是由於政府減少了中國大陸的公民簽證程序、以及延長逗留的時間所至。為進一步鼓勵旅遊業的發展,新加坡也非常重視廉價航空的發展趨勢,除了建立兩家私營的廉價航空公司外,也鼓勵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廉價航空公司將新加坡列為目的地之一,也表示願意降低樟宜國際機場的使用費用。
[編輯] 交通
主條目:新加坡交通
新加坡交通發達便利,交通產業佔到全國GDP總產值的10%左右。新加坡港的年噸位吞吐量已經超過香港,居世界之冠,2004年全年達到10.4億噸,而以集裝箱數量來計算,則位居世界第1,達到2130萬個標准箱。
新加坡港船隻裝卸集裝箱一景目前,新加坡共和國擁有5個機場,其中樟宜機場及實里達機場是國際民航機場;另外的巴耶利峇機場、三巴旺機場及登加機場等3個則用於軍事用途。
新加坡的樟宜機場也是東南亞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也是澳紐至歐洲的袋鼠航線的最重要的一個中途站。作為亞洲最繁忙的5個機場之一,樟宜機場的年旅客數已經突破3,000萬人次。樟宜機場雖然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卻依然被評為全世界最舒適的機場之一,目前擁有3個航廈和兩條跑道,樟宜機場的年過境旅客人數將達到6,670萬人次。
此外,新加坡北部的實里達機場(Seletar Airport, XSP)目前擁有一條長達1,620米的跑道,專門連接鄰近國家的旅遊景點的定期航班、團體包機或接待私人飛機,在2005年,有關當局計劃鄺展跑道到2,000米,以接待波音737級數的客機,它是新加坡第一個國際民用機場。
巴耶利峇空軍基地(Paya Lebar Air Base),擁有一條長達3,760米的跑道,允許外國空軍到訪時使用。據了解,美國空軍經常在此空軍基地停留。新加坡另外還有三巴旺空軍基地(Sembawang Air Base)及登加空軍基地(Tengah Air Base)。
新加坡本島的公路完善,擁有10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島。此外公共交通同樣發達,以地鐵、公共巴士與德士為主。目前開通了3條地鐵線路,另有一條正在建造中;公共汽車路線上百條,由兩家公交公司經營,分別為新捷運及SMRT地鐵有限公司。
私家車普及率在新加坡並不高,主要是由於政府的諸多限制措施。私人購車必須首先競標取得數量有限的擁車證,一張擁車證的價格就已經相當於一輛普通進口轎車的價格,而且擁車證的有效期只有十年。此外新加坡也是全球第一個採用電子收費站的國家,在進入市中心的道路上架設自動電子收費系統,在高峰時段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將自動付費。由於購買私家車的成本太高,再加上完善、方便的公共交通網路,使得大多數新加坡人選擇不購買汽車,這也有效地解決了其他都市普遍存在的交通堵塞問題。
[編輯] 教育
主條目: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教育制度類似英式制度,除了各語文類科外,均以英語為媒介語言。一般修讀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學後能選擇到初級學院、高中或理工學院就讀,前兩者半數以上能升上國內大學。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學院與三所大專學府,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都是亞洲頗具盛名的學府。
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令該國成為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
新加坡教育制度常被批評為過分依賴教材,扼制了有彈性的獨立思想空間。本土電影《小孩不笨》就很有效的抨擊其制度的弊病。
[編輯] 體育
新加坡四面環海,休閑體育設施完善,在傳統水上活動如游泳、帆船、水球上是東南亞區的僥僥者。足球自1996年設有專業聯賽,國家隊曾三度獲得東南亞虎牌杯冠軍,海外英超聯賽有廣泛擁護群。近年來在乒乓球、射擊等運動也有不俗的表現。政府在培育體育人才方面開辦體育學校,引進外來教練與體育員,也計劃在近期開埠國際級的體育學院。
新加坡較知名的運動員有:前亞洲飛魚洪秉祥、足球國腳范迪·阿末(Fandi Ahmad)、四屆全英羽毛球男冠軍王寶林等。近期有井浚泓、李佳薇、張雪玲等著名的乒乓球員。
在陳浩亮於1960年羅馬奧運會獲得舉重銀牌的48年後,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銀牌,使新加坡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獎牌數達到兩枚。2008年2月2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宣布2010年夏季奧林匹克青年運動會主辦權屬於新加坡。
[編輯] 國定假日
日期 名稱 來由
01月01日 元旦 新年
02月07日 * 農歷新年 春節
03月21日 * 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
05月01日 勞動節(Labour Day)
05月19日 * 衛塞節(Vesak Day)
08月09日 新加坡國慶日 獨立日
10月01日 * 開齋節(Hari Raya Puasa)
10月28日 * 屠妖節(Deepavali) 印度燈節
12月08日 * 哈芝節(Hari Raya Haji)
12月25日 聖誕節(Christmas Day)
2. 新加坡是哪個國家的城市
新加坡是一個國家,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3. 新加坡首都是哪個城市
新加坡的首都就叫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
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
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食物官方語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
4. 新加坡有多少人口,面積多大
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47萬,其中334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和53萬個「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有約160萬人。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其移民社會的特性加上殖民統治的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得新加坡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社會特色。
新加坡國土面積為714.3平方公里。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5. 新加坡有幾個城市
新加坡市行政上相當於國家,因此是一個城市國家,它分四個地區-市中心地區、市中心周圍地區(北、東北和西部)、市郊區(東、北和西部)、外圍地區(東、北和西部)。
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亞首相東姑單方面維護巫統利益和馬來人政治特權無視其它社群,1965年8月9日,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面積682.7平方公里,2000年普查人口為4,017,733。 五個社區發展理事會的名稱是:中區、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
(5)新基里是新加坡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英國殖民政府起初以郵政編碼01到83將新加坡分區。1948年新加坡舉行議會選舉後,政府遂以選舉區作為行政區劃,每區由一位國會議員代表該區選民。從1990年代起,市區重建局將新加坡分為55個規劃區。規劃區是固定的,不會因各屆選舉導致的選區范圍更動而改變。新加坡統計局於2000年人口普查中首次使用市區重建局的規劃區進行調查。
6. 關於新加坡!
朋友,我也是去過新加坡待了很N久,這個國家東西不想多說,隨便搜搜有的是,而且相信你也知道的很多,說點實際的吧:
1.你去新加坡是讀書嗎?
2.聽你口氣說去面試,是不是申請了這邊的公立大專,還是那兩所本科?可以說清楚好幫你看看,呵呵。
3.不過,如果是公立的學校,不管大專還是本科那都還好,起碼是很正規的。
4.如果是私立,那文章可就多了,老子是吃過虧的人,現在一樣照混了過來。
5.真是去留學的話,可以詳細聊聊 ,實在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玩樂也是,呵呵
最後,那邊的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是完全不用擔心,講國語是可以通行全國的,你所說的英語面試,告訴你,別嚇著自己,越是正規的學校,口語面試越是人性化的,人家都是很牛的外教,才不會刻意刁難我們這些英語的菜鳥,你只要把自己基本情況准備好,求學動機,大概的學習方向之類的英語弄熟點,到時千萬不要緊張,慢慢說,人家都是說的很簡單很清晰的,你不要太卡就好了。
反正我所知道的身邊的人去參加公立大專面試,都是很容易的,沒你想的那麼恐怖,只是那個入學考試和以後全英教學,做作業之類的,那個英語就比較難,而且比較難過,一學期掛三科那就完蛋了,但是這里公立學校的獎學金是想但誘人的,如果你成績好,前30名,那既可以免去70%的學費還可以每月領到一大筆的獎學金,是政府補貼給你生活用的,一般5000-7000人民幣左右,不過要簽合同,你畢業後要留在那裡工作3到5年,期間可以申請綠卡,但是想畢業就回來那就得補回學費.......
再給你一個必須記住的論壇網站吧《http://bbs.sgchinese.com/》,這里都是自己人,是早年中國都留學學子弄得,你在新加坡遇到所有問題,前人們都知道,在這里都可以找人咨詢,在外靠朋友啊!
PS:在那裡不要隨意簽合同,一定要自己弄明白再簽,不然很吃虧的。
7. 英國.美國.新加坡的首都是哪個
英國首都——倫敦 市中心位於北緯51度30分28秒,西經00度07分41秒公元50年建立(羅馬帝國)面積:1,577.3平方公里(大倫敦)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24米(79英尺)。人口:全市平均海拔24米(79英尺)大倫敦人口751.24萬(2006年)。人口密度4,761人/平方公里。都會區人口827.83萬。通勤范圍人口約1,200至1,400萬。種族:百人佔全市人口的69.6%,其中英國白人佔58.2%;混血人種佔3.4%;南亞裔佔12.9%;黑人佔10.8%;東亞裔及其它種族佔3.3%,其中華裔佔1.4%。
倫敦(London)是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倫敦未獲英國城市地位,正式來說算不上是城市(其心臟地帶倫敦市和西敏市才是城市),但因為自18世紀起她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娛樂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誤以為她是一座城市。
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在其於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同時,倫敦還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 倫敦還是2012年奧運會的申辦城市
美國首都——華盛頓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美國東北部,全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是為紀念美國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而命名的。別稱常青州。華盛頓在行政上由聯邦政府直轄,不屬於任何一個州。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白宮、國會,美國最高法院以及絕大多數政府機構均設在這里。國會大廈建在被稱為「國會山」的全城最高點上,它是華盛頓的象徵。這座乳白色的建築有一個圓頂主摟和相互連接的東、西兩翼大樓,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都在國會大樓里辦公。白宮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圓形建築,是華盛頓之後美國歷屆總統辦公和居住的地方。橢圓形的美國總統辦公室設在白宮西廂房內,南窗外邊是著名的「玫瑰園」。白宮正樓南面的南草坪是」總統花園」,美國總統常在這里舉行歡迎貴賓的儀式。國會大廈和白宮之間有「聯邦三角」建築群,其中包括聯邦政府機構以及國家美術館、國家檔案館、泛美聯盟、史密森國家博物館和聯邦儲備大廈等。華盛頓面積最大的建築是位於波托馬克河河畔的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 華盛頓還是美國的文化中心之一華盛頓紀念碑全市有喬治敦、喬治·華盛頓等9所高等院校。1984年5月15日,華盛頓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新加坡首都——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舊稱為星嘉坡或星加坡(俗稱星洲或星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城市島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南口。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隔海相望,北與馬來西亞相隔柔佛海峽,以長堤相連。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位於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新加坡是一個亞洲熱帶島國,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運輸、通訊、旅遊中心。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 人口概況截至2008年6月為止,新加坡人口總共有484萬名,比前一年增加了1.03%;其中,新加坡公民為316萬,永久居民為48萬,非居民為120萬。新加坡公民以主要種族區分:華族為272萬,佔74.7%;馬來族為49萬,佔13.6%;印度族為32萬,佔8.9%;余者為其他種族。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英語、華語(漢語:普通話、潮州話、福建話)、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
8. 獅城是哪個城市的別稱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新基里是新加坡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新加坡北鄰馬來西亞,中隔1.2公里寬的柔佛海峽,有海堤通往馬來西亞的新山。南與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中隔新加坡海峽。因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新加坡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度,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新加坡有兩個不同的季風季節,從12 月到翌年3月吹東北季風,相當潮濕;6月到9月則吹西南季風,最為乾燥。
新加坡旅遊業發達,每年旅遊人數達400多萬(超過本國人數),旅遊收入達70多億美元。特色產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等。新加坡環境優美,市容整潔,空氣清新,政府和居民都十分注重清潔衛生,是著名的「花園城市」,也是亞太地區一顆璀璨的旅遊明珠。
9. 新加坡的經濟概況
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新加坡也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發達國家,國民所得至2013年為止已是遙遙領先東南亞周邊各國至少有六倍以上的差距,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計算,新加坡在全球最富有國家內名列第四。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並不嚴重。
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
2014年,新加坡GDP總計(國際匯率)為3080.5億美元,人均GDP(國際匯率)為56319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2.8%。
(9)新基里是新加坡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新加坡共和國為一城市島國,位於馬來半島南面,由新加坡島及其附近小島組成,地當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北與馬來半島隔1.2千米寬的柔佛海峽,有長堤相連,可通行汽車和火車,總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居民中華人佔77%,馬來人14%,印度人7.6%,其他民族1.4%。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英語為行政用語。
新加坡經濟以轉口貿易、金融、航運業為主,還有石油提煉、石油化學、建築、造船、紡織、橡膠、食品罐頭等工業。旅遊業也很發達。
財政主要靠轉口貿易維持。轉口石油、橡膠、錫、紡織品、植物油等,進口糧食、食品及生活用品。交通發達。行政中樞新加坡(市),是東南亞最大海港,附近國家所產的錫、橡膠、石油等大多經此轉運,也是聯系亞、歐、大洋洲的重要國際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膠、食品等工業。
10. 新吉市是哪個國家
「新吉市」是《刑警之海外行動》中虛構的,實際當中並不存在,是新加坡+吉隆坡+巴厘島的布萊倫,是一個虛構的組合地名。
吉布這個地名,想到的就是非洲的吉布地共和國了。吉布地位於非洲的東北部,亞丁灣畔,是一個非洲的阿拉伯國家。不過這個故事明顯是發生在東南亞,所以,吉布地就是不可能的了。世界上就再也沒有這個國家名或者城市名了。
《刑警之海外行動》取景地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巴厘島等地。順藤摸瓜,新,就是新加坡,吉是吉隆坡,巴厘島的布萊倫。
(10)新基里是新加坡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刑警之海外行動》該劇突破觀眾對刑警的表象認知,用嶄新的維度實現對這一群體的立體描摹,該劇以中國「以人為本」原則為指導,展現中國使館維護人民合法益的堅定立場,向世界傳遞中國刑警強大的精神力,發揚了海內外華人華僑正能量。
在建黨百年即將到來之際,該劇全面反映了中國刑警的精神面貌,謳歌致敬了奉獻付出的一線刑警,生動講好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刑警的奮斗故事,能夠給予觀眾新時代的思想引領和精神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