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造園林的
⑴ 新加坡植物園的建園歷史
1822年,博物學家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新加坡福康寧的政府山上建立了第一個新加坡「植物學實驗園」。其目的是評估該地區有潛在經濟價值作物,包括高產的水果、蔬菜、香料等。
1859 年,農業園藝學會在現址建立了英國景觀風格的新加坡植物園。殖民政府用駁船碼頭(英國人稱之為黃埔)的土地從商人胡亞基那裡換來了32公頃的東陵的土地,並授予農業園藝協會以建立植物園。勞倫斯·尼文(Laurence Niven)被聘為新加坡植物園園長和景觀設計師,植物園按照尼文的設計布局從植被茂密雜亂的區域改造成一個英式園林景觀公園。1874年,由於農業園藝協會資金不足,殖民政府接管了植物園。
植物園的作用是促進新加坡的農業發展和在該地過收集、 培養、 試驗可能有用的植物。最早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引進、 試驗和推廣橡膠。1877年,從英國皇家植物園運來了第一批橡膠樹種子。1888年,博物學家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成為了園長,並帶頭種植橡膠樹。種植試驗成功,他的方法得以在馬來西亞推廣開來,使馬來西亞後來成為了世界上天然橡膠的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另一個成就是由埃里克·霍爾特姆(Eric Holttum)教授在1925年至1949年創立的配種蘭花產業。他的雜交技術使新加坡之後成為了世界頂級的花卉交易中心之一。
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新加坡的時期,東北帝國大學的地質學教授田中館秀三接管了新加坡植物園和萊佛士博物館。佔領初期,田中館秀三確保了植物園和博物館內物品的安全。這兩個學術機構也繼續發揮著作用。埃里克·霍爾特姆和埃德雷德·約翰·亨利·科納(Edred John Henry Corner)被軟禁於植物園中,並指示他們繼續園藝的研究工作。新加坡植物園也被改名為「昭南植物園」。之後,東京帝國大學的退休植物學教授郡場寬成為了園長,直至戰爭結束為止。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把植物園的所有權交還給英國,園長的職位由默里·羅斯恆(Murray Ross Henderson)擔任。 而後,新加坡植物園在新加坡獨立初期的多項「綠化新加坡」運動和「花園城市運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⑵ 「花園城市」——新加坡是怎樣的
與香港、韓國、台灣一道,並稱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以它的美麗整潔和經濟發達而譽滿全球。
新加坡由新加坡島和周邊50多個小島組合而成,市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容納了全國90%的人口。雖然人口密度很高,但仍因其秀美干凈享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歷史不過30多年的新加坡,(指正式成立的新加坡共和國),其經濟發展的速度舉世矚目。
早在13世紀,新加坡就是一個著名的港口,發展到20世紀,新加坡已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有200多條航線通過這里,貨物吞吐量在全世界占第二位,僅次於鹿特丹港。
煉油業是新加坡規模最大的工業,日產能力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居世界第三位。電子工業是新加坡的新興工業,其出口值占電子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另外,「海事工業」(包括造船、修船和建造鑽井平台)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支柱工業,已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船舶修造中心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海上鑽井平台建造中心。
新加坡還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目前已與11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並把過去的以轉口貿易為主改為以本地產品出口為主。
新加坡現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它與亞洲的香港和東京、歐洲的倫敦、北美的紐約構成了三足鼎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全球格局,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外匯市場。
新加坡地少人多,既無名山大川,也無名勝古跡,但是,由於它氣候宜人、風景優美、四季如春,加之交通便利、自由港的商品繁多、價格低廉,所以對遊客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遊客來到新加坡,第一個感覺就是清潔、寧靜,彷彿置身於花園之中,到處是高大的熱帶樹、翠綠的草坪、盛開的鮮花,綠陰遍地,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每年大約有二三百萬遊客到這里觀光游覽。
⑶ 有人說新加坡的樹很多,有關部門有沒有預防樹倒下來的措施
新加坡的樹確實特別多,並且新加坡也被稱為花園城市,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新加坡它的綠地面積是非常大的,而新加坡有一個比較奇葩的事情就是,新加坡的樹要辦理身份證,所以每一棵樹都有一個身份證,每一個身份證都代表了這一棵樹的價值,我們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對於這一些樹是非常重視的,對於他們的環境保護也是非常重視的。
他們還會用聲吶探測儀檢查吃那穿越樹干所需要的是這樣子可以檢查樹木內部是否有腐爛,如果樹木腐爛的話,是那穿越樹干需要時間會更長,所以對於樹木新加坡政府是非常的保護的。
⑷ 為什麼新加坡叫花園城市啊
獅城新加坡城市的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是一個小巧美麗、整潔綠色的花園都市。新加坡種有各種花卉,其中以國花——蘭花最為著名,這些經過精心呵護的蘭花顏色鮮艷,芬芳馥郁。而葉子花則布滿了街頭巷尾,甚至連醜陋的電線桿也被纏繞裝點起來,鮮紅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條上,在和風中輕輕搖曳,位於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即使無須人工照料,也能隨處開放。
⑸ 新加坡的綠化達到了國土的多少
新加坡由64個島嶼組成,主島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0%以上,新加坡幾乎沒有農村,境內草茂花繁,整潔美麗,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認為「花園城市國家」。
新加坡的綠化覆蓋率達到50%左右,景觀面積佔新加坡國土的近八分之一。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輝映;樓房的立面綠化,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相得益彰;這一切營造出了一個美好的綠色世界。新加坡綠化目標非常明確,規劃設計得十分具體。從區域性公園、綠化帶、街心鄰里公園,到停車場、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橋、樓房立面等,對綠化的位置、面積、標准、責任人都有明確規定,建房規定綠化面積納入規劃藍圖,作為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來,保證實施到位,使房屋與綠化相互襯托。
⑹ 聽說藍光水岸公園裡面的園林是新加坡式園林的風格呀
是的,園林是採用新加坡式園林風格,綠化非常不錯,對於園林設計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⑺ 為什麼新加坡既叫做'獅城',又被稱為'花園城市'
1、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公元14世紀,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前往小島環游,看見岸邊有一頭異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他認為這是一個吉兆,於是決定建設這個地方。新加坡「Singapura"是梵語「獅城」之諧音,早期的居民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過去,新加坡一直使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國名。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方言習慣影響,早期也出現許多衍生的名稱,例如「息辣」、「石叻」、「叻埠」等,還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而外界也普遍以「星國」和「獅城」來描述新加坡。
2、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輝映;樓房的四面綠化,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相得益彰;這一切營造出了一個美好的綠色世界。新加坡綠化的成功應得益於他們多年來所一貫秉承的綠化理念。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認為「花園城市國家」。
拓展資料
1、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2、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准,民間以簡體字為主但偶爾也會出現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為英文,因此公函、商務往來和其他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通常以英語為主。
⑻ 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的原因
是因為新加坡的環境,在新加坡國內,到處都是花花草草,非常美麗,新加坡氣候是熱帶氣候,對流雨更是三天兩頭下個不停,因此整個城市特別干凈,因此有花園城市之稱。
⑼ 新加坡成為花園城市的原因
新加坡「花園城市」探秘
www.yxfc.com.cn 2003-5-14 宜興房產信息網 整理
以人為本造「花園」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經驗除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制度合理、配套法規嚴厲有效等因素以外,與規劃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而得到大眾的認同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這一原則,在努力塑造花園城市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有一個城市在花園里,這個城市就是新加坡」,優美的詩句道出了新加坡人的自豪。關於花園,新加坡人還曾比較過世人所熟悉的風景名勝地——蘇州:「蘇州是個有100個花園的城市,新加坡是一個花園城市。」將整個城市建在花園里,和城市裡建許多花園,這微妙的對比提示我們,新加坡對於環境綠化美化的目標:不論階層和貧富,每一個時時刻刻都在花園中居住、工作和休閑,方便、舒適、美麗、無污染、能助人解壓的具有功能性的環境,滿足人類身心等多方面的需求。
本文旨在說明這一以人為本的目標決定了新加坡城市綠化美化的三大特點,並從增強綠化的功能性、綠地系統網路化、完善有法律規章並嚴格加以實施等幾方面,指出了我國城市綠化今後努力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內城市在進一步綠化美化的工作中也必須依靠完善的綠化指標體系和嚴格執行的法律規章,才能實現綠化環境質的突破。相信此文能給業內人士以有益的啟發。
綠化——美化——多樣化——藝術化
不斷演進的綠化步伐
早在1963年,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就親自倡導了植樹運動,通過快速而大面積地種植、移植速生和樹冠濃密的樹種,初步改善了生態環境。綠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炎熱的氣候、工業化帶來的污染、城市化帶來的噪音等都因綠樹的增加而減輕。今天,遍布新加坡的街道為市民遮風蔽日的雨樹(又稱雨豆樹)很多就是當年植樹運動中種下的,它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雨傘,遮蓋著大街小巷、房前屋後、停車場等;其後,將慢生但漂亮的樹種間種在快生樹叢之中,在綠化環境的基礎上開始美化環境;接著,多樣化的樹種和花草開始裝點城市大街小巷,不同街道或不同場合,以不同的樹種和花草形成了個性化的園林景觀,也為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綠色服務」:雨樹高高在上遮風蔽日,旅人蕉以獨特的形象裝點著現代化的建築,九重鴿等各種灌木圍繞在街邊的座椅旁,散發著幽香……現在,他們又致力於創造藝術化的環境,通過各色花草與樹種的搭配,追求層次的豐富、對比的協調,或自然野趣或精緻巧趣的氣氛和意境成為綠化造景的目標。
從綠化到美化、多樣化、藝術化的過程,正是從身到心逐漸深入地滿足人的需求的過程,也就是綠化的功能性從服務於人的觸覺和視覺、到聽覺和嗅覺、再到味覺和靈覺不斷深化的過程,而以人為本是這一切的中心。
追求自然美感
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園林綠化往往給人一種不加修飾的自然美感。處處層次豐富,草地、灌木、喬木自然搭配,各種不同樹種混種而形成的自然生態比比皆是,包括路中的綠化帶也絕少整齊劃一,行道樹及灌木皆無刻意修剪的痕跡,極少剪成幾何形狀的,而是任其自然舒展蓬勃地生長,只要不妨礙人行和車行的交通安全。
這一做法的好處很多。首先,自然而不加修飾的綠化環境吸引了鳥類的聚居,使環境更趨於自然,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提高;二來滿足了都市人崇尚自然、返樸歸真的心理需求,使其時時處處彷彿置身於郊野樹林之中,領略自然生態系統帶來的身心多方面的享受,同時用自然美而不是幾何美的環境舒解現代人的工作壓力,重新獲得活力;三來減少修剪的人力勞動,降低了城市環境維護的成本。
城市綠化帶網路化
新加坡利用雨水渠兩側建綠地,這樣的綠化走廊現已有50公里。其與步行系統結合,在綠化走廊中設計步行道,以此形成網路聯系全國的各個公園和組屋區的中心綠化帶,人們可以擺離線動車交通的喧鬧,漫步在綠蔭覆蓋的步行系統網路中,或騎自行車來往於各組屋區之間,而鳥兒也可以由綠色通道的引導自由往來於各公園之間,在都市環境中的生存空間大大擴展,提高了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質量。
從以上特色中不難看出,服務於人的功能性是新加坡人賦予城市綠化的重要特性。強調綠化服務於人的多方面的功能性更甚於單純追求視覺的美觀,深刻地表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實質。
國內許多城市近年來不斷改善城市綠化環境,也出現了一批知名的花園城市,但相比於新加坡仍有許多差距,需要吸收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不斷改進:
(1)許多城市近年來通過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市區綠化面積大幅增加,大片新增綠地為城市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這只是完成了綠化城市的第一步。下一步應著眼於美化、多樣化、藝術化,賦予不同街道不同的個性特色,追求怡人的城市氛圍。
(2)增強綠化的功能性。如樹種的選擇應綜合考慮遮陽擋雨、降噪吸塵等功能與景觀效果,使綠化環境不僅好看,更要實用。
(3)綠地系統網路化。結合城市步行系統,規劃建設網路化的綠地系統,為市民的休閑、鍛煉,為遊客參觀游覽市容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促進城市生態系統更上台階。
(4)完善有關法律規章,嚴格加以實施。新加坡為實現其花園城市的目標,制定了完善的法律規章,要求任何部門都要承擔綠化的責任,沒有綠化規劃,任何工程不得開工;任何人不得隨意砍樹,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樹;住宅小區的綠化必須達到總用地的30%~40%;在規劃管理中,要求報審的施工圖中增加園林綠化設計;一年內不開工的土地必須綠化等等。這些指標和規定的嚴格實施是新加坡成為花園城市的重要保證。
⑽ 被譽為「花園國家」的新加坡,綠化環境究竟有多強悍
現在隨著世界環境問題的逐漸嚴峻,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大力增加自己國家的綠化環境,而其中新加坡的綠化環境可謂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並且新加坡也為人們稱之為花園國家。
而新加坡被人們稱之為花園城市,得益於新加坡人民自覺遵守他們當地的相關法規,要知道新加坡為了讓自己的每一個城市綠化面積,達到一定的數目就執行了許多嚴格的法規,就比如人們不能隨意採摘路邊的花草,如果隨意採摘路邊的花草或者是腳踏草坪就將會被處以罰款,並且新加坡也同時限制了人們不能夠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等一系列危害環境的行為。
因此新加坡的綠化面積是整個世界最大的,光在新加坡的室內,佔地20公頃以上的公園就有44個,而街邊的小公園在新加坡更是隨處可見,並且人們也經常在街的路邊種植一些花花草草,這就是得新加坡的綠化面積是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