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多少馬力

新加坡多少馬力

發布時間: 2022-11-21 15:51:23

❶ 我看到一節目里說超音速飛機上的發動機功率可能10萬馬力,裝在新加坡的萬噸級貨輪上的柴油機也是10萬馬...

產生動力方式不一樣啊,渦噴產生的動力主要以推力為主,即使是渦噴在超音速飛行中阻力還是太大,應為裡面有風扇,所以想要更高速度,就必須用無葉的超燃沖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只能在超音速氣流下啟動,普通條件下啟動不了。另外飛機和船不是一個級別的,船用發動機需要的是扭矩,噴氣發動機產生不了太大扭矩,能量傳遞方式不同。船用發動機轉速不過一百多轉,扭矩超大,應為轉速很低,相比其他發動機,不容易壞,在海上連續工作幾個月也沒問題。兩種發動機雖然功率差不多,但能量的運用方式不同,現在唯一使用這種發動機的近親燃氣輪機也只用在潛艇、石油鑽井平台中,況且這種發動機全部都用手工裝配的,每一片葉片都很復雜,發動機壓氣段最高壓縮比達到50:1以上,為了承受巨大的高溫和離心力,除了運用耐高溫的特殊材料之物,葉片的鍛造處理也是有講究的,每一塊葉片的結晶結構都是單晶體。光發動機,承受不了那麼長途旅行,工作壽命是比較短的,光維護費用,也比普通發動機高N倍

❷ lancer(藍瑟)VRX VR SX 的區別

本家,日本 GALANT FORTIS
歐洲、北美 LANCER
澳洲、紐西蘭 LANCER (VRX、VR、SX、ES)
俄羅斯、烏克蘭 LANCER X
新加坡、菲律賓、中東 LANCER EX (GT、GLS、GLX)
中國 LANCER EX:原裝進口版 中文名藍瑟EX
東南汽車lancer ex 中文名藍瑟翼神

你說的這個澳洲有
ES是以灰色為主的雙色系列 自動波 後剎 家用車
VR-X是運動型 VRX則全車清一色以黑色為主題,並用鈦合金金屬配件加以點綴
手動和自動 配上SPORTS懸掛,前上防頃杠,後下平衡杠,SPORTS懸掛讓整體車身降低了15mm,使得轉彎中更加靈活

❸ 新加坡的兩輛布加迪威龍為什麼不可以上路

布加迪威龍將在美國上市售價100萬美元
2005年12月17日 來自新華網

歷經7年的努力,德國大眾汽車公司號稱全球速度最快的汽車即將進入美國市場,每輛售價100萬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預定於明年初上市的BugattiVeyron是曲線優雅的雙座跑車。

Veyron的後置型16汽缸龐大引擎擁有1001匹馬力,抵得上兩輛保時捷911加在一起的威力,啟動2.5秒時速就可以從零達到62英里(1英里約合1.609公里),最高時速可達252.9英里。

盡管這種新車馬力驚人,大眾汽車公司承認許多買主可能捨不得開上路,更不用說以極速飆車。全世界也沒有幾條公路允許任何人以這種高速飛馳。

目前,大眾汽車公司已接到大約45輛Veyron訂單,並希望未來5年能夠售出300輛,如果訂單不夠,中途可能停產。

❹ 請介紹一下東南亞各國海軍艦只,和噸位,謝謝!拜託了各位 謝謝

菲律賓:,「德爾皮納爾」號滿載排水量為3390噸,艦長115.21米,寬12.8米,吃水4.78米,艦上共有13名菲海軍軍官和82名士兵,是菲律賓海軍最大、最先進的戰艦。 武器76mm炮*1,密集陣*1 印尼:最精銳的是4艘西格瑪級護衛艦。該級艦是2003年底通過國際招標選中的。西格瑪級以荷蘭海軍德·澤芬省級導彈護衛艦為母型,採用模塊化設計建造,其艦型簡潔、武備精良,且有較高的穩定性、良好的隱身性及較強的生命力。2004年10月,首批2艘艦在荷蘭正式開工建造,第二批艦原計劃以技術引進的方式在印尼境內建造,但最後仍有斯格爾德船廠承建,並於2009年全部服役。該級艦滿載排水量1700噸,最大航速28節,18節時續航力為4000海里。其採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MACS3000綜合平台管理系統,以及荷蘭泰利斯公司提供TAC-TICOS作戰管理系統。MACS3000綜合平台,將艦上的推進、電站、損管、監視、操控和輔助決策等自動化設備和系統,連接成可進行集中管理的網路系統,使艦上人員在單一綜合監控操縱平台前就能監視並操控整艘艦,從而提高船艦的智能化水平。TAC-TICOS作戰管理系統,是艦上分布式感測器、武器和指揮控制的中樞,通過4個MK-3多功能操作控制台,實施反艦、防空、反潛戰,可對海上機動、電子戰、戰術圖像編輯等進行目標管理,並通過LINK-Y數據鏈與其他平台進行戰術數據交換。該級艦裝備4座法制MM40「飛魚」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4聯裝「特拉爾」艦空導彈發射架(發射「西北風」輕型超近程對空導彈)、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管(可發射MU90輕型反潛魚雷)、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速射炮和2座「吉亞特」20毫米近防炮。其艦艉有寬大的直升機平台,可搭載大中型直升機。艦上還留有不少空間,可根據要求隨時安裝新的任務模塊。 越南:「獵豹」3.9級護衛艦是俄研製的11661型軍艦之一,能夠搜索、跟蹤和打擊所有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標,具有艦體堅固、造型獨特、雜訊和輻射小、航速快、續航和隱身能力強、火力強等諸多優點。該艦長102米,寬13.6米,吃水4.4米,滿載排水量達1930噸,動力裝置採用7375馬力的61D型柴油機,航速達到26節,自航能力達到20晝夜,以10節速度行駛航程可達5000海里,人員編制110名。艦上裝備有射程達130千米的2座4聯裝KH-35E反潛導彈系統,1座雙聯裝射程為15千米的SA-N-4防空導彈;1座AK-176型76毫米艦炮:2套533毫米雙管魚雷發射裝置: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備有水雷48枚等。艦艉甲板上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機。 泰國「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全長182.6米,寬22.5米,吃水6.25米,標准排水量7000噸,滿載排水量11485噸。其動力裝置為柴-燃聯合形式,2台LM-2500燃汽輪機, 功率44250馬力,2台MTU16V1163TB83柴油機,功率11780馬力,雙軸雙槳,最大航速26節,續航力為10000海里/12節。它的標准載機為12架AV-8S「鷂Ⅱ」垂直起降戰斗機或14架「海王」直升機(也可以是6架「支奴干」直升機)。艦員編制為455人,航空人員為146人。 「差」艦飛行甲板長174.6米,寬27.5米,前部為上翹12度的滑躍跑道。飛行跑道偏向甲板左舷,跑道中線與艦體中線形成一個向右的3度小斜角,飛行甲板可供5架直升機同時作業。在上層建築前方和艦尾甲板上各有1台飛機升降機,每台可起重20噸。飛行甲板下面為機庫,全長100米,中間一道防火簾將其分為前後兩部分,可存放15架「海王」直升機或12架AV-8S「鷂Ⅱ」垂直起降戰斗機,機庫內有2台與水線下彈葯艙相連的升降機,專為飛機供彈。 「差」艦的防空武器預計為1座八聯裝「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和4座「密集陣」近防系統,但目前還未裝備上艦,另外也有加裝3組「薩德拉爾」近防系統的計劃。 它的作戰指揮系統以UYK-3/UYK-20計算機為核心;對空雷達為SPS-52C(三座標),對海雷達為SPS-64,導航雷達為休斯公司的1105型。艦上有4座MK-36干擾火箭發射器和1部SLQ-32拖曳式誘餌系統。 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是來自法國的新一代導彈作戰艦,由法國DCNS負責設計、製造,「可畏」級具有隱身跟蹤功能。雖然該級艦是新加坡向法國提出的采購案,但新加坡政府以其國防工業實力也參與可畏級艦的研製、艦上戰斗系統、戰場管理系統的研發、安裝與整合。有40年歷史的新加坡海軍正在積極的發展海上力量,號稱東南亞最先進的「可畏」級護衛艦首艦(「可畏」號)於2007年5月5日正式服役,該艦的服役,成為新加坡海軍發展新一代海上作戰力量的里程碑。 「可畏」級的滿載排水量3200噸,採用全柴聯合動力配置。全艦採用模塊化設計,具備高度自動化功能,含空勤人員的艦員編制僅有70名。 「可畏」級的主機為4台10996馬力的柴油機,最大航速超過25節,巡航速度18節,續航力達2000公里。艦上配備的整合式艦橋管理系統與船艦管理系統,提升該級艦的運作效率與安全性,具有良好的自動化功能。 「可畏」級護衛艦的上層結構採用中央艦橋結構,艦體舷牆與上層結構的整合度提高,整體結構呈10度內傾。艦上的舷側欄桿,將起錨機、導纜器、絞纜器、消防與救生裝置、海上補給設備以及主炮、飛彈垂直發射器、反艦飛彈發射器、魚雷發射器都被內傾的舷牆包圍,配合全封閉式桅桿和盡量減少外露的天線與感測器的設計,雷達隱身性極佳。 武器方面,「可畏」級的武器裝備包括一門76mm艦炮、20mm艦炮、兩套八單元的「西爾瓦」A43型垂直發射器(內裝16枚「紫菀」15型防空飛彈)四具533mm魚雷發射器、8枚魚叉反艦飛彈和1架中型反潛直升機。「無畏」級裝有法國泰利斯公司的大力士型相位數組雷達,使得此艦成為世界上配備相位數組雷達噸位最小的作戰艦。 艦上還裝有兩具TS2001型對海搜索與監視雷達、RDO980型低頻主動拖曳式聲納和先進電子作戰系統。值得一提的是,「無畏」級配備新加坡研製的DSTA/ST 綜合作戰系統,這套系統採用了便於升級的開放式設計,並且高度自動化以精簡人員,同時這套系統還運用Link-11、ink-14、Link-16數據鏈路與機、艦進行聯系,執行聯合作戰任務。 緬甸:江湖I級(053H型)導彈護衛艦。 排水量:標准1425噸,滿載1661.5噸 主尺度:長103.2米,寬10.8米,吃水3.19米 動力:兩台12PA68TC柴油機,每台功率8000馬力 航速:26節 航程:7200公里 編制:190人 武器:2座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導彈,射程90公里(無再裝填功能) 2座單管100毫米炮,射程16公里,射高9.5千米,15發/分,半自動 6座雙聯裝37毫米炮(61式),有效射程3-5公里 2座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發射器(65式),射程1200米 艦尾設有4座深彈發射炮(64式)和兩個深彈發射架 馬來西亞:「萊吉爾」級是馬來西亞從英國購買的護衛艦,裝有16單元垂直發射裝置,發射「海狼」近程防空導彈;8枚MM40「飛魚」II型反艦導彈,採用2座四聯裝發射架;1座「博福斯」57毫米SAK Mk2型艦炮;2座30毫米DS 30B型艦炮;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發射「白頭」反潛魚雷。後甲板可容納兩架直升機。該艦於1999年正式服役。

❺ 我去新加坡馬來西亞6500元人民幣換多少新加坡幣和多少美元夠夠5天用的一美元等於多少馬幣能換多少馬

6500人民幣元=1355.9新加坡元;6500人民幣元=1070.55美元;1美元=3.1202馬來西亞元;1新加坡元=2.5048馬來西亞元,實際的匯率需要以兌換銀行的牌價為准,希望採納好評,謝謝!

❻ 世界上最大的船是在哪個國家! 多少噸位 航速 發動機動力多少 吃水深度

海上巨人號 油輪 載重量高達564,763噸(56萬噸),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的最大載重噸位船舶,同時其船長亦達458.45米。後改名諾克耐維斯 多方轉賣之後最後在印度被拆解。現存的最大的船隻是油輪:泰歐號

總長380米,寬68米,船速每小時16節,載重噸為44.1561萬噸,滿載吃水24.53米,是目前世界上在航的最大油輪。

❼ 日系實用主義車型大賣,各國市場偏好大不相同|東南亞人買什麼車

2030出行研究室&駕仕派聯合出品

和東歐、西亞、中東等地區相比,我們對東南亞的了解多出不少。「峴港曼谷芭提雅,獅城長灘巴厘島」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熱門旅遊地,僧侶、人妖、菲佣、「越南新娘」以及諸多沉重的歷史又是另一些我們記憶中的東南亞符號。總的來說,東南亞給人以景色不錯、經濟落後(新加坡除外)的印象。

[起亞Morning,部分市場叫Picanto,起亞最小的車,車長只有3.6米,動力為1.25升四缸汽油機,最大功率86馬力]

總結:

總的來說,東南亞市場是日系的主場,德系美系法系都很邊緣。日系品牌中豐田獨大本田次之,三菱馬自達業績也不錯,日產斯巴魯表現差強人意。熱銷車型都是體型偏小、實用為主的經濟適用車,緊湊型、中型轎車和城市SUV在東南亞反而是少數派。豐田威馳、本田鋒范和三菱Xpander是各個市場都比較認可的轎車和緊湊MPV。

東南亞各國都有一定的汽車生產能力(新加坡等少數小國除外),泰國和印尼更是能夠供給出口的汽車製造大國,但這些東南亞國家在自主品牌方面並無建樹,唯二的東南亞自主品牌北鹿大和寶騰的技術及市場能力都很初級,越南Vinfast等造車新勢力能走多遠現還有待觀察。

相比之下,我們自己的自主品牌發展勢頭良好,這和我國的汽車產業政策、市場規模有關,合資公司培育了國內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而巨大的市場為自主品牌提供了發展空間,這點並非所有國家都可成功復制。

此外,東南亞各國地理環境、國情、文化差別非常大,因此各國市場狀況和用車偏好也相去甚遠,泰國儼然是世界級的皮卡中心,印尼則是世界級的廉價MPV中心,這些也為中國品牌選擇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出海目的地提供了參考,比如為什麼長城收購通用泰國工廠、五菱宏光選擇去印尼建廠而不是反過來。

文|Mon-mon

圖|Mon-mon?網路及相關截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美國E-2「鷹眼」預警機的型號有哪些

E-2「鷹眼」是美國格魯門公司研製的艦載預警機,用於艦隊防空和空戰導引指揮,但也適用於執行陸基空中預警任務。1956年3月開始設計,其研製三架原型機,第一架於1960年10月21日首次試飛。

E-2採用上單翼雙發動機懸臂式四立尾布局。在機身背部的支架上有直徑4.11米的雷達天線罩。E-2的上要型別有:A型,最初的生產型,1964年1月19日開始交付美國海軍使用,共生產56架;B型,在A型上改裝mod-Ax計算機並提高電子設備可靠性的改型,到1971年12月已將能用的51架A型全改為B型;C-2A,用於航空母艦上運輸機;E-2C,現正在生產的具有有限陸上下視能力的預警機,共生產原型機兩架,於1971年1月20日首次飛行。

E-2C共有定貨164架,除美國海軍外,以色定貨4架,日本13架,埃及11架,新加坡4架。到1990年初已交貨130架。以下情況適合於C型。

動力裝置2台T56-425渦槳發動機,單台最大功率4910千瓦(6676)馬力,平均功率4508千瓦(6129馬力),經減速器驅動直徑4.11米的4葉可順槳反槳螺旋槳。

主要機載設備包括雷達、電子對抗、通信、數據顯示與控制台等分系統,由QL-77/ASQ中央處理機控制接合為一個整體。雷達,最初用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APG-125峰值功率一兆瓦遠程高解析度搜索雷達,具有海面下視與有限的陸地下視能力。

後改裝APS-139雷達。雷達天線為八木端射式,裝在轉速6轉/分的天線罩內,雷達天線的背面是敵我識別天線。1989年後計劃改裝所有飛機,用全輻射孔徑控制天線。降低旁瓣,提高抗干擾能力。

在90年代的進一步的改型中用APS-145雷達。電子對抗設備為利頓公司的AN/ALR73被動探測系統,能通過對比裝在飛機頭、尾,平尾兩端的四組天線的接收信號精確地測定輻射源。

通信系統包括ARQ-34高頻數據鏈、ARC-158超高頻數據鏈、ARC-51A超高頻通信電台,裝有三台AN/APA-172數據顯示與控制台,其主顯示器能顯示目標的平面位置、速度向量與其他數據。

尺寸數據翼展24.56米(機翼折疊8.94米),機長17.54米,機高5.58米,

機翼面積65.03平方米,展弦比9.3,雷達天線罩直徑7.32米,雷達天線罩厚度0.79米,主輪距5.93米,前主輪距7.06米。

重量數據空重17265千克,最大起飛總重23356千克(帶副油箱27160千克),最大載油量5624千克(帶副油箱899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598公里/小時,最大巡航速度576公里/小時,轉場巡航速度496公里/小時,實用升限9390米,執勤續航時間3~4小時(離航空母艦320公里)。

E-2「鷹眼」是格魯門飛機公司為美國海軍艦隊設計的空中預警飛機,在海軍航母編隊中擔任空中預警和指揮任務,保護航空母艦戰斗群。

50年代末,美國海軍為了加強其艦隊防禦體系的建設,提出要建立「海上戰術諸元系統」。該系統要求能將軍艦、潛艇、陸上基地和空中飛機等所有能搜集到的信息加以一元化處理,共同使用。

以便空中、地面、水上和水下統一指揮、協調作戰,提高整個艦隊的防禦作戰能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提高海軍空、地、海一體作戰的能力。這種構想,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具有戰略眼光的,超前的。

這套「海上戰術諸元系統」的主系統設在航空母艦上,要求空、地、海其它各方面有相應的子系統相配合,在空中則要求建立相應的「機載戰術諸元系統」(子系統)。當時,美國海軍已裝備E-1「跟蹤者」。這是美國第一代實用艦載預警機。該機裝兩台渦輪螺槳發動機,背負一個巨大的橢圓形雷達天線罩。

主要機載設備有搜索雷達、通信系統、敵我識別器、定向儀表無線電指揮系統等。雖具有一定的探測海面船隻和空中目標的能力。也可引導少量飛機作戰,但多數裝備是初級產品,技術不成熟,總體性能有限。尤其是缺乏向航空母艦傳輸雷達數據的發送裝置,通信性能差。

因此,無法滿足「海上戰術諸元系統」的配套要求,於是,美國海軍提出要研製E-1的後繼機。這就是設計E-2「鷹眼」的初衷。

新的艦載預警機由格魯門飛機公司主承包研製,其主要機載設備由通用電機、利頓和阿林斯無線電機公司等提供。1956年3月開始設計,經過方案論證後,共製造了3架原型機。

第一架原型機於1960年10月上天。1961年4月19日,裝備全套機載設備的飛機完成首次實用性飛行後,正式編號為E-2A。3年後這種新型預警機開始交付使用。此後,又發展了E-2B和E-2C,現在仍在生產的是E-2C型。

E-2T是台灣訂購的6架E-2B經改裝後的新編號,主要是改裝AN/APS-138型雷達、電子監視和敵我識別系統。台灣希望改裝後能達到E-2C的水平。實際上未必能實現,充其量可達到E-2C的中期水平。此外,E-2還派生了一種運輸機,稱為C-2A,共生產了19架,主要用於岸基與航母之間的客貨運輸。

E-2A是E-2的最初生產型,主要機載設備雖不如後來的型別先生,但與E-1預警機相比已有了很大提高。採用了AN/APS-96雷達、單延遲線固定目標對消技術,能抑制海上雜波干擾。可執行海面早期預警和戰術指揮任務,具有海面監視、敵我識別、方位測寶、目標跟蹤和指揮作戰等能力。

E-2A的典型執勤程序是:在搜索雷達發現空中和海上目標的,通過機載戰術諸元系統進行數據處理,然後將目標距離、速度、高度和航向等信息,及時傳輸給航母上的海上戰術諸元主系統,同時對已方作戰飛機和其它武器實施指揮引導。由此可見,研製E-2預警機的初衷已基本實現,以後的型別性能更好就不用說了。

從普通概念的飛機來看,E-2預警機的外形確實很奇特。與眾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背上背著一個「大圓盤」,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雷達天線罩,通過支架與機身連接,直徑7.3米,最大厚度0.79米。內裝雷達天線和敵我識別天線。由液壓馬達驅動,每分鍾可旋轉6轉。

天線罩還可以通過液壓控制升高或降低,停機時最大的下降高度可達0.64米,有利於存放。雷達天線為「八木」端射式天線陣,敵我識別天線陣與之背對背安裝。所獲得的雷達和敵我識別信號,通過一個三通道的旋轉同軸耦合器向飛機內部設備傳送。

這就是E-2的第一個特點,也是多數預警機所共有的特點。也是多數預警機所共有的特點。採用這種設計的好處是解決了大型天線陣的安置問題,多少也能提供一些升力,但對總的氣動特性和操穩性能都有影響,阻力增加。

其次是在水平尾翼上安裝了4個垂直翼面。這也是一般飛機所不曾有的。外側的兩個垂直翼面延伸到平尾以下;中間兩片則固定在水平安定面之上,沒有下延。

之所以採用這么多垂直翼面,主要是受前方雷達天線罩和支架尾流的影響,使垂尾的氣動效率降低的緣故。經過理論計算和實驗表明,在保證飛機方向安定性的前題下,實現橫側操縱只需要3個舵面就能夠了,所以在左側的第二個垂直翼面上沒有活動的方向舵。另外,為了不影響雷達工作,4個垂直翼面(包括發動機螺旋槳)的大部分使用了玻璃鋼材料。

第三是機翼可以折疊。E-2飛機採用了懸臂式梯形上單翼。機翼前緣有充氣防冰套,內側機翼前緣可打開,以便維護發動機和飛機操縱系統。機翼後緣分三段,外側為副翼,中段和內側為襟翼。水平尾翼有11度的上反角。這些都很平常,與一般飛機不同的是大部分外段機翼可以作為90度的旋轉後向後折疊(一般艦載飛機多採用向上折疊)。

原來伸展時的翼展長達24.56米,折疊後就只有8.94米,不到原來的一半,大大減小了在艦上的存放空間。靠近折疊線的固定翼段下面,吊裝著兩台T56-A-8A型渦輪螺槳發動機,單台功率2353千瓦;後改裝T56-A-427(425)型發動機,單台功率增加到3803千瓦。採用4葉可順,反槳恆速螺旋槳,直徑4.11米。

再就是機艙布置,正常條件下可載5名乘員。前面是正、副駕駛艙;後面的機艙內依次排列有:雷達、敵我識別設備和計算機櫃,雷達操作員、作戰情報官司和空中控制員工作台,最後面有衛生間。在執行長時間巡邏飛行時,可多帶一名空勤人員,以便輪流休息。

E-2飛機雖已有幾種改型,但外形尺寸基本沒有變化。機長17.54米,機高5.58米;自重18噸,最大起飛重量24噸;最大平飛速度626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萬米左右,轉場航程不到3000公里,最大續航時間6小時多。從總體來看,E-2屬於一種中小型低速飛機。

作為一種專用的空中預警機,其飛機本身(載機)的設計成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其機載設備的性能。預警機的機載設備非常復雜,主要包括雷達、電子對抗,通信導航,顯示設備和中央處理機等。

有人說預警機是世界上最貴的飛機,其原因也就在這里。近二三十年來,電子技術發展得相當快,E-2預警機的性能之所以能達到現在的水平,經歷了一個不斷改進的發展過程。

E-2預警機第一種生產型問世後,曾投入越南戰場使用。起到過一定的戰術支援作用。據資料記載,在侵越戰爭中,美國海軍飛機對北越的攻擊,有95%是由E-2A指揮引導的。但是,在使用中也暴露不少問題,主要是雷達不行,探測距離短,抗干擾能力差和精度低等。

發展成為第二種型別E-2B之後,由於雷達系統沒有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際上,E-2A加裝L-304中央處理計算機,並改進了電子設備可靠性的飛機。E-2A共生產了56架,有51架改裝成E-2B。

後來有關部門下決心研製新型雷達、提高雷達性能。直到E-2C出現後,機載設備性能才有了台階性的提高。E-2C的第一批飛機,除了改裝大功率的發動機之外,還換裝了AN/APS-120型雷達,雖仍以P波段工作,但採用了雙延遲線固定目標對消技術,抗干擾能力加強,具有了一定陸上下視能力,探測距離加大。

1976年12月,從第34號飛機起開始改裝AN/APS-125雷達系統,進一步提高了目標探測和抗干擾能力,對不同目標的發現距離分別達到:高空轟炸機741公里、低空463公里,艦船360公里,低空戰斗機408公里,低空巡航導彈269公里。

到此還沒有停止,從1983年起開始改裝AN/APS-138型雷達,1990年起又開始改裝AN/APS-145型雷達,使E-2C的抗干擾能力,探測跟蹤距離和數據處理速度不斷加強,達到了可同時自動跟蹤2000個目標,並指揮控制40個以上空中截擊任務的能力。總體作戰性有了質的變化。

從上述介紹不難看出,E-2預警機從問世以來一直在改進發展(主要是機載設備),以克服失天不足,適應日益復雜的戰場環境,滿足用戶的要求。這就是E-2預警機成功的主要原因。

動力裝置

E-2A裝兩台T56-A-8A型渦輪螺槳發動機,單台功率2353千瓦;E-2C改裝T56-A-427(425)型發動機,單台功率增加到3803千瓦。

尺寸數據

機長:17.54米

翼展:24.56米(折疊後8.94米)

機高:5.58米

重量

機重:1.809萬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2.385萬公斤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626公里/小時

升限:9100米

實用升限:1萬米

轉場航程:<3000公里

最大續航時間:〉6小時

❾ Agera RS落戶新加坡,全球車稅最高的國家,柯尼塞格落地需多少錢

本月初,一輛柯尼塞格Agera RS落戶新加坡,作為全球限量25台的超級跑車,Agera RS可以說是鼎鼎有名,核心是柯尼塞格自研的5.0L V8引擎,最大輸出功率1380馬力,峰值扭矩1371N·M,測試最高時速達到了447.2km/h,成功刷新布加迪創下的記錄,成為世界最快量產車。
不過Agera RS早在2017就賣完了,因此新加坡這一台並非新車,而是從其他國家買來的二手車。
車子的原主人名為Carina Lima(卡琳娜·利馬),摩納哥人,蘭博基尼-寶柏職業賽車手,酷愛柯尼塞格的車子。
卡琳娜一共購買過三輛柯尼塞格,第一輛是Agera R,編號#7105;第二輛是One:1,編號#7106;第三輛是Agera RS,編號#7125。Agera R和Agera RS都已出售給了別人,其中7125從左舵改成了右舵,以適應新加坡的道路標准。
作為限量超跑,Agera RS並不便宜,售價255萬美元(約1786萬人民幣),比布加迪Chiron稍微貴了5萬美元。
新加坡一直面臨著土地稀少的情況,為了防止私家車佔用太多土地,因此劃定了極為高昂的稅費,堪稱全世界車稅最高的國家。
據了解,凡是抵岸價格達到50000新幣(約25.85萬人民幣)的進口汽車,首先就得繳納180%的關稅,此外還有注冊稅、奢侈稅等諸多開支。以蘭博基尼Gallardo為例,原價19.8萬美元,而新加坡售價高達90萬美元,相當於要支出原價4.5倍的開銷。
Agera RS的原價為255萬美元,4.5倍就是1147.5萬美元(約8045萬人民幣)。注意這還只是新車上稅之後的價格,Agera RS的二手價格普遍都在400萬美元以上,那麼這台二手Agers RS的落地價就達到了1800萬美元(約1.26億人民幣)。
所以說,敢在新加坡購買柯尼塞格、布加迪、邁凱倫這些超跑的,才是真正的有錢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航空母艦的問題.

美國:——「蘭利」號(CV-1 Langley) ,列剋星頓號(老,CV-2),薩拉托加號(CV-3),突擊者號(Ranger) ,約克城號老(Yorktown CV-5),企業號(Enterprise CV-6),CV-7黃蜂號,大黃蜂號(Hornet CV-8),埃塞克斯」號EssexCV-9,「約克城」號(新)YonktownCV-10,「勇猛」號IntrepidCV-11,「大黃蜂」號(新)HornetCV-12,「富蘭克林」號FranklinCV-13,「提康德羅加」號TiconderogaCV-14,「倫道夫」號RandolphCV-15,「列剋星敦」號(新)LexingtonCV-16,「邦克山」號Bunker HillCV-17,「黃蜂」號(新)WaspCV-18,「漢科克」號HancockCV-19,「本寧頓」號BenningtonCV-20)、「拳師」號(CV-21)、「好人理查德」號(CV-31)、「安提但」號(CV-36)、「香格里拉」號(CV-38)和「張伯倫湖」號(CV-39)。戰後建成7艘,分別為:「普林斯頓」號(CV-37)、「塔拉瓦」號(CV-40)、「奇沙冶」號(CV-33)、「萊特」號(CV-32)、「菲律賓海」號(CV-47)、「福吉谷」號(CV-45)和「奧里斯坎尼」號(CV-34),安提坦」號AntietamCV-36,「普林斯頓」號PrincetonCV-37,「香格里拉」號Shangri LaCV-38,「張伯倫湖」號Lake ChamplainCV-39,「塔拉瓦」號TarawaCV-40,「福谷」號Valley ForgeCV-45,「菲律賓海」號Philipine SeaCV-47 。等等

各艦簡史請參見 http://post..com/f?kz=181188144

日本
由於日本航空母艦的建造受到《華盛頓公約》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戰列艦那樣受重視、有計劃,因此其譜系相當混亂,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規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艦都是以特殊的飛禽為名,其中正規航空母艦的艦名中有「龍」或「鶴」字,如「飛龍」、「翔鶴」等;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均有「鳳」字,如「祥鳳」、「瑞鳳」、「龍鳳」等(但「赤城」號和「加賀」號例外,它們直接沿用了原來戰列艦的艦名);由民間船隻改造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則有「鷹」字,如「大鷹」、「雲鷹」、「沖鷹」等。在1943年以後,日本航空母艦的命名方式又有變動,改用日本歷史上的諸侯國名或者山名來命名:其中排水量25 0 00噸以上的用國名命名,15000~25000噸級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從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軍對航空母艦的認同是從早期的存疑到後期的重視——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個艦名的詞尾都有一個共同的字,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後期所採用的山名和古國名,則明顯是戰列艦所慣用的命名方式。而戰列艦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艦。

「鳳翔」號:日本航空母艦的元老和試驗艦

它是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中的元老。在該艦動工興建之前,日本曾改裝過一艘運輸船「若宮丸」號,以進行水上飛機的搭載試驗。而「鳳翔」號在建造之初被歸為「特務艦」,後來才自成一類,成為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21年10月在淺野造船廠動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測試排水量9494噸,航速25節,有4門1 40毫米炮、2門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由於在建造「鳳翔」號之前,日本海軍沒有建造專門航空母艦的經驗,許多設計仍在摸索階段,所以該艦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艦的試驗艦。在原設計中,其前段起飛甲板向下傾斜5度,為的是利於飛機起飛加速,右舷的3根煙囪在飛機起飛時可由垂直轉為水平;艦島前方有專供水上飛機回收使用的起重機等。到1923年,「鳳翔」號才一一改正了這些錯誤設計:前端飛行甲板改平,拆除艦島,艦橋改在飛行甲板下面。

在1932年2月5日入侵中國上海的作戰中,「鳳翔」號所屬的13式艦載攻擊機首次與中國戰機交鋒並取得勝利,這是日本海軍首次以艦載機擊落對手的空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鳳翔」號再度出沒在中國青島外海,而後從事訓練任務。中途島戰役時,「鳳翔」號負責主力部隊的反潛警戒任務,搭載了6架飛機,未直接參加第一線戰斗。1944年,為了搭載新式戰機,「鳳翔」號的飛行甲板被加長到180.8米。由於改裝後的飛行甲板長度超出艦長太多,使得航母的耐波性降低,無法在遠洋活動。但「鳳翔」號也因禍得福,由於活動減少而得以躲過美軍鋪天蓋地的攻擊,存活到日本戰敗後,於1946年9月被解體。

「赤城」號:山本五六曾任艦長的名艦

「赤城」號原本是「天城」級戰列巡洋艦中的一艘。「天城」級是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劃的產物,預定要建造「天城」號和「赤城」號兩艘。「赤城」號於1920年12月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動工建造,到了1921年,受《華盛頓公約》的影響,建造中的「天城」級面臨停工解體的命運。日本海軍在經過一番考慮後,決定將兩艘「天城」級戰列巡洋艦改建成航空母艦。1923在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震壞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號龍骨,最後只有「赤城」號以航空母艦的姿態面世。由於日本當時只有小型航母「鳳翔」號的建造經驗,因此在設計這艘排水量比「鳳翔」號大近3倍的航空母艦時,煞費了苦心。

「赤城」號在1923年11月重新開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層甲板設計相當特殊:最上層為飛機降落甲板;第二層甲板上有艦橋及2門雙聯裝203毫米口徑主炮,故稱為「炮塔甲板」;第三層為飛機起飛甲板,長56.7米,可搭載60架戰機(16架戰斗機、16架偵察機及28架攻擊機)。測試排水量34364噸,航速31節。
1938年,「赤城」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拆除原來的炮塔甲板和起飛甲板,將最上層甲板延長變成飛行甲板,艦載機數量增加到91架(96式戰斗機16架、96式攻擊機51架、96式俯沖轟炸機24架),運送飛機的升降機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飛行甲板左舷增設艦島。測試排水量增為41300噸,航速31.2節。

「赤城」號是日本海軍的名艦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曾擔任該艦艦長,偷襲珍珠港時,該艦也作為機動部隊的旗艦,其後,「赤城」號還參加了爪哇海大戰和中途島戰役。在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被美軍俯沖轟炸機投下的2枚炸彈命中引起火災,大火殃及彈葯庫,連鎖爆炸迫使「赤城」號船員不得不棄船,最後日本用自己的「野分」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

「加賀」號:關東大地震使它得以頂替上崗

「加賀」號和「赤城」號雖然不是姊妹艦,但2艘航母從誕生到覆滅的命運卻驚人的相似。屬於「土佐」級的「加賀」號,真原始設計也是戰列艦,同樣也是「八八艦隊」計劃的產物。正當它受到《華盛頓公約》的影響而准備解體時,關東大地震報銷掉了「天城」號,「加賀」號得以被改造成一艘航母來頂替。

「加賀」號於192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開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觀與「赤城」號類似,同樣是三層式甲板,排水量33693噸,航速27.5節,可搭載60架飛機。

1934年,「加賀」號也進行了大改裝,於一年後完工。主要是延長飛行甲板,使艦載機的數量增加達到90架(15架90式戰斗機、45架89式攻擊機及30架94式俯沖轟炸機),航速增大至28.3節,排水量增加到42541噸,續航力得到提高。

「加賀」號一直與「赤城」號搭配編為日本海軍第1航空戰隊,曾參與侵華戰爭的所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偷襲珍珠港時戰果頗豐,在進軍南洋的過程中也出力頗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時,受到美軍俯沖轟炸機的襲擊被命中3枚炸彈而引起火災,數小時後沉沒。成軍13年的第1航空戰隊至此全軍覆沒。

「龍驤」號:日本海軍後續小型航空母艦的典範

在1924年的日本艦艇補充計劃中,准備建造1艘27000噸和3艘10000噸的航空母艦。1925年,為了取代老舊的「若宮丸」號水上飛機母艦,有了建造「龍驤」號的腹案,後來又從水上飛機母艦變更到航空母艦。

「龍嚷」號最初計劃的排水量為9800噸,使用「青葉」級重巡洋艦的艦體,航速30節,搭載約24架飛機。1924年11月,「龍驤」號在橫濱三菱造船廠動工1931年4月下水後拖曳到橫須賀進行艏裝工作。此時軍方要求艦載機數量增加到36架,廠方不得不更新設計,增加一層機庫,以至於舷高度降低、耐波性變差。1933年5月完工時,測試排水量12732噸、66000馬力、航速29節、續航力10000海里(14節),搭載飛機48架、官兵924人。

「龍驤」號的外形成為以後日本小型航母的典範全通式飛行甲板、無艦島、露天式艦艏甲板,艦橋位於飛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但1935年9月發生了一起日本海軍史上著名的「第4艦隊事件」:「龍驤」號在演習過程中遭遇台風,由於干舷太低導致艦橋被海浪沖毀。這次事件對日本艦艇設計影響深遠。事後,「龍驤」號再度進塢改造,除了重新設計改善了耐波性的艦橋外,新加了層甲板以提高幹舷高度。改造後的排水量達到12575噸,航速卻降低到28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龍驤」號搭載有18架96式戰斗機和12架97式攻擊機。它與航母「祥鳳」號、徵用商船「春日丸」號編成第4航空戰隊,曾參與入侵菲律賓和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支援行動。偷襲珍珠港時,「龍驤」號負責進攻阿留申群島的作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時,「龍驤」號搭載有24架「零」式戰斗機、9架97式攻擊機,在敬運輸船隊護航行動中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攻擊而沉沒。

「蒼龍」號: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標准建造的航母

「蒼龍」號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標准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蒼龍」號的建造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據《華盛頓公約》的規定,當時日本還可建造總噸位21000噸的航空母艦,因而最初設計了2艘各10500噸的航空母艦。但海軍方面卻要求在10500噸的航母上安裝5門203毫米炮、20門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飛機,這對萬噸級航母而言簡直是無理的要求。進入預算審核階段後,這些要求有所減少,航母的自衛武器數量減少到5門155毫米炮、16門127毫米炮。

1934年,日本海軍發生了著名的「友鶴事件」:第21水雷戰隊的2艘水雷艦在旗艦「龍田」號輕巡洋艦的率領下在日本外海進行夜間訓練,返航時海上風速達到15~20米/秒、浪高3~4米,造成「友鶴」號水雷艦傾覆,約100名官兵喪生。事後檢討,導致「友鶴」號傾覆的原因是艦體重心過高,而且幾乎所有的日本軍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個通病。這主要是因為在《華盛頓公約》的限制下,為了盡可能提高單艦戰鬥力而盲目在艦艇上堆砌過多的武器所致。這次事件和前面提及的「第4艦隊事件」對日本後來的艦艇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軍方對「蒼龍」號的設計要求也變得合理些。

「蒼龍」號於1934年11月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動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測試排水量18800噸、152000馬力、航速34.5節、續航力7680海里(18節以下),可搭裁飛機72架、官兵1000人。

該艦服役後與「飛龍」號一同編入第2航空戰隊,搭載57架飛機(21架「零」式戰斗機、18架97式攻擊機、18架99式俯沖轟炸機),曾支援日軍在中國大陸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動,並且是偷襲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蒼龍」號戰斗生涯的最後一幕。該艦在美國航母「約克城」號和「企業」號的俯沖轟炸機的打擊下沉入海底,艦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還。

「飛龍」號:魚雷「自我了斷」,水兵得以逃生

「飛龍」號是「蒼龍」級的2號艦,於1936年7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測試排水量20165噸、航速34.6節、續航力7670海里(18節以下),可搭載飛機72架、官兵1101人。

該艦在外觀上的最大特徵是艦島位於左舷中央(航母的艦島一般安排在右舷前端1/3處),以便為艦載機提供較長的起飛跑道。艦島從右舷改在左舷,是因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煙囪的後方,而煙囪的排煙會影響航行操作、干擾飛機的降落。採用這種設計的還有改造後的「赤城」號。

「飛龍」號服役後一直隨「蒼龍」號同進退。在中途島戰役期同,該艦在「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橫遭慘禍時躲過一劫,隨後在第2航空戰隊指揮官山口聞多少將的指揮下,出動艦載機對美國航母「約克城」號實施了連續兩波次的攻擊,使其受到重創。不料在「蒼龍」號遭襲6小時後,美機再度光臨「飛龍」號上空。該艦被4枚炸彈命中艦橋右側前方的飛行甲板,前段升降機整個被炸飛到艦橋上井引發火災。6月6日夜零時15分宣布棄船,包括山口聞多在內的416名官兵喪生。值得提的是,當日本驅逐艦「卷雲」號奉命向「飛龍」號旋射2枚魚雷離去後,被困在「飛龍」號艙底輪機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從魚雷命中爆炸後的缺口處奇跡股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後有34人被美艦營救。

1942年6月4~6日三天之內,日本海軍一下子損失了4艘一線航母及其所搭載的332架飛機和飛行員。從這時起,日本海軍開始從進攻傳入防禦,直到1945年敗亡為止。

「翔鶴」級:鼎盛時期的寵兒、偷襲珍珠港的干將

「翔鶴」級航空母艦包括「翔鶴」號和「瑞鶴」號。1936年,日本單方面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從此海軍的造艦工程便如脫韁野馬一般全力擴張。「翔鶴」級航空母艦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翔鶴」號於1937年12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 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鶴」號則於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戶造船廠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測試排水量29800噸,可搭載飛機84架、官兵1660人。這兩艘航母均屬於第1航空艦隊的第5航空戰隊,它們服役於日本海軍的鼎盛時期,先後參加了偷襲珍珠港、東南亞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戰。

「翔鶴」號在珊瑚海海戰中因甲板中彈而無法起降飛機,之後回到吳港大修,第5航空戰隊因此避開了中途島戰役,免去了覆滅的命運。等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時,該級艦成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由於缺少熟練的飛行員,艦載機損失慘重。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平洋海戰中,「翔鶴」號再度受損,不得不回到橫須賀大修。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中,第5航空戰隊再度出擊。19日,「翔鶴」號遭到美軍潛艇「青花魚」號發射的4條魚雷的攻擊,導致彈葯庫爆炸,1263名官兵與艦同沉。

馬里亞納海戰中,「瑞鶴」號被一枚炸彈命中,隨後回吳港進干船塢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鶴」號投入萊特灣大海戰,擔任日軍北方部隊的旗艦。25日,「瑞鶴」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猛烈攻擊,被命中魚雷和炸彈各7枚,在恩加諾角沉沒,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獲救。

「祥鳳」級:名為潛艇支援母艦、實為航母預備艦

「祥鳳」級航空母艦包括「祥鳳」號和「瑞鳳」號,前身分別是潛艇支援母艦「劍崎」號和「高崎」號,在設計之初已被列為「航母預備艦」。「高崎」號在1939年下水後立即進行航母的改造工作,於1940年2月完工,並更名為「瑞鳳」號。「劍崎」號於1939年1月比「高崎」號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進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為「祥鳳」號。

由於是「航母預備艦」,「劍崎」號在充當潛艇支援母艦時就已設置了飛機機庫和升降機,最上層甲板除了煙囪、桅桿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艦橋外,幾乎空無一物。改造後的「祥鳳」號排水量達13100噸,航速28節,續航力7800海里(18節時),艦上可搭載6架「零」式戰斗機、12架97式攻擊機及10架99式俯沖轟炸機,合計28架。官兵788人。

「祥鳳」號的第次也是最後班出擊是在珊瑚海海戰中。在戰斗期間,「祥鳳」號遭到美機密集攻擊而被命中了7條魚雷和13枚炸彈,1942年5月7日沉沒,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母。「瑞鳳」號則在1944年10月於恩加諾角遭到美機轟炸,命中2條魚雷和2梅炸彈後沉沒。

「龍鳳」號:甲板上設置一根煙囪以掩人耳目

「龍鳳」號的前身是潛艇支援母艦「大鯨」號,1933年8月在橫須賀開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噸。它也被列為「航母預備艦」,所以艙內沒有安排太多設施;外觀上與「劍崎」號相似,最上層甲板平坦且沒有主要建築物,只有為了迷惑西方軍事觀察家而設置的一根大而不當的煙囪。

「大鯨」號曾擔任第6艦隊第1及第2潛水戰隊的旗艦。1941年底,「大鯨」號開始進行航空母艦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為「龍鳳」號。排水量15300噸,航速26.5節,續航力8000海里(18節時),官兵989人。「龍鳳」號可搭載21架戰斗機和9架攻擊機。

「龍鳳」號曾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輕微受損後回到日本。其後為搭載新式戰機而將飛行甲板延長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龍鳳」號停泊在吳港時遭空襲而役失動力,後被充作浮動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戰敗。戰後,「龍鳳」號被用於運送海外日本戰俘和僑民回國,最後在1946年4月解體。

「大鷹」級:只能用於訓練及飛機運輸任務

「大鷹」級航空母艦包括「犬鷹」號、「雲鷹」號和「沖鷹」號。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前,就有資助民間航運公司建造大型郵輪的計劃,以備有朝一日徵用這些郵輪改造為航空母艦。

1937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上述計劃,凡是排水量在6000 噸以上、航速在19節以上的客輪、郵輪、貨輪,政府均會在建造之中予以「獎助金」。1940年,日本海軍急速擴充時,三菱長崎廠的「春日丸」號郵輪即被日本軍方徵用,當時該船的建造工程已經完成約30%。1941年5月,該艦轉移到佐世保海軍造船廠改造,於同年9月完工編入第5航空戰隊,稍後改編入第4航空戰隊。測試排水量為20000噸、航速21.1節、續航力8500海里(18節時),飛行甲板長172米、寬23.5米,官兵747名。

由於它是用商船改裝的航空母艦,所以在性能上遠不及正規航空母艦。完工後從未作為航空母艦使用,多半用於訓練及飛機運輸任務,只能算是飛機運輸艦。1942年中途島戰役後,日本聯合艦隊第一線航空母艦損失慘重,因此「春日丸」號在1942年8月被更名為「大鷹」號,正式編入日本航空母艦行列之中。「春日丸」號的姊妹艦還有「八幡丸」號和「新田丸」號兩艘。「八幡丸」號在偷襲珍珠港前夕被軍方徵用,1942年初開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為「雲鷹」號。「新田丸」號的改造工作也於同年11月完工,更名為「沖鷹」號。

上述3艦的航速高正規航空母艦甚遠,只能為運輸船隊警戒、護航或充當運輸飛機平台,均末參加較著名的戰役。「大鷹」號於1944年8月18日在呂宋島西北方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雲鷹」號於1944年9月11日在東沙島以東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而「沖鷹」號則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島以東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
「隼鷹」級:整體性能不亞於正規航空母艦

「隼鷹」級航空母艦包括「隼鷹」號和「飛鷹」號,它們的服役背景與「大鷹」級類似。為應付194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郵政省決定建造2艘大型豪華田6輪。日本軍方願意提供60%的補助經費,但要求這2艘郵輪必須達到船長210米、寬25米以上的規格,而且航速要在24節以上,排水置在26600~27000噸之間,並且可在3個月之內改裝為航空母艦。

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號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廠開工,第2艘「出雲丸」號則於同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1940年『0月,郵輪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決定改造成航空母艦並由軍方收購。「隼鷹」級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僵原丸」號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為「隼鷹」號;「出雲丸」號則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為「飛鷹」號。測試排水量均為27500噸,水線長215.3米、寬126.7米,飛行甲板長210.3米、寬27.3米,航速25.5節,續航力12251海里(18節時),可搭載飛機53架、官兵1187名。

「隼鷹」級的艦島設計新穎,煙囪與艦島合並向外傾斜26度以減少排煙造成的干擾。日本採用這種設計的航空母艦還有「大鳳」號和「信濃」號。雖然該級艦由郵輪改造而來,內部有許多木製裝潢隔間必須予以拆除以防火災發生,但整體性能卻足以與正規航空母艦「飛龍」號相抗衡,這一點頗令人意外。

「隼鷹」號在1942年7月與「飛鷹」號同被編入第3艦隊第2航空戰隊。在中途島戰役結束一個月後,由於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嚴重不足,它們由二線預備部隊調整到第一線作戰;10月份參加了索羅門群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攻擊了美軍「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美軍進攻塞班島時,它們也有出擊的記錄。

1944年6月20日,在馬里亞納海戰中,「飛鷹」號在艦載機傾巢而出後,被美軍艦載機趁虛而人命中1條魚雷,魚雷爆炸後破壞了航空燃料庫,揮發後的油氣彌漫在艦艇內部。2個小時後油氣被引爆,隨後產生了場無法控制的大火,強烈的爆炸使艦上官兵誤認為該艦又被一條魚雷擊中。「飛鷹」號在爆炸後不久便傾覆沉沒。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海戰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艦都是被魚雷攻擊後因油氣引爆而沉沒的。

在同一天里,「隼鷹」號也被2枚炸彈命中,坦損傷不重。它在修復後直擔任訓練和飛機運輸的任務,未參加針對萊特灣美軍艦隊的作戰,因此免去了被美軍窮追猛打的命運。1944年12月9日,「隼鷹」號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而嚴重受損。但由於中雷時彈葯庫和燃料庫都是空的,因此幸運地沒有步姊妹艦的後塵而發生爆炸。修理完後的「隼鷹」號一直停泊在佐世保港,戰後於1946年8月解體。

「神鷹」號:由德國商船改裝的飛機運輸艦

「神鷹」號也是艘由商船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但比較特別的是,它的前身是一艘德國商船「沙恩霍斯特」號。該船於1935年在德國不萊梅建造,屬於德國洛德航運公司遠東航線的定期郵輪,排水量18184噸。在次定期航程停泊於日本時碰上歐洲戰爭爆發,因為大西洋的制海權掌握在英國手裡而無法回國,只好滯留在神戶。

1942年被日本軍方收購,同年9月進行航空母艦改裝。由於該船的原廠材料難以獲得,所以改裝工作進展緩慢,一直到1944年春季才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完成。測試排水量20900噸,水線長189.36米、寬25.6米,航速24節,26000馬力,續航力8000海里(18節時),飛行甲板長180米、寬24 5米,官兵834人。

從航速上可以看出,該艦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一艘飛機運輸艦。它於1944年7月編入第1海上護衛隊,擔任船隊的護航任務。1944年11月17日,在一次從日本到新加坡的護航任務中,在黃海濟州島以西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結束了短短5個半月的航母生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