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怎麼看待中國血統
『壹』 高曉松:新加坡華人為什麼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高曉松的回答很可笑,
中華民族,華人等,這是從民族血統來講,他們不會否認。
中國,是國家主權的概念,只要拿新加坡的國籍,他就不是中國人(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今天一個日本人放棄日本國籍加入中國國籍,他就是中國人。
今天一個中國人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新加坡國籍,他就是新加坡人。
『貳』 聽說現在新加坡的華人以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為恥,那他們還有他們的政府認可漢人的祖先黃帝嗎
新加坡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是很正常的,問題他們真的不是中國人,但他們華人,那裡的華人基本都承認自己是華人,華人是一個民族的概念,但中國人他們認為是一個國家的概念,即他們的國家是新加坡而不是中國。
『叄』 新加坡人怎麼評價中國人
在這里差不多有7年了,總體來說,新加坡的體制屬於極度的保護自己國家的人民,對於國外來的移民相當的苛刻。。。(從他們的移民制度就看的出來)
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對我們這種來自中國的移民來說,大多都存在著鄙視,憤怒。。
--鄙視,其原因是因為當這里的人從中國跑出來的時候是大概100年前,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國的印象就是,我門很窮,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根本不會去尊重中國人,雖然他們的先輩是中國人,但時光的飛逝,這些海外的華人已經沒有了,對自己是中國人的,或先輩是中國人的認同感。。他們會問你,你是哪裡來的:「中國???聽說中國現在還沒有電視機吧~!~!他們很多沒有再回去過中國~!~!
--憤怒,由於中國人的到來,給相當一部分的本地人來說,,構成了一定得威脅,報紙的犯罪負面報道,低廉的薪金,較長時間的工作時間,忍氣吞聲的態度,讓他們會有一中很容易欺負的感覺。。。而且本地人的工作機會也被國外來的搶去了。。(前十年是馬來西亞人,現在多數在含沙射影說中國人)所以他們是憤怒的!~!~
總的來說,來國外混是要有點度量的,特別是中國人的處境,,人在屋檐下,焉能不低頭~!~!不過還是希望祖國可以越來越強大,讓我們這些海外的遊子也可以抬起頭來對他們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肆』 新加坡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新加坡人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後裔。移民到新加坡的浪潮分為3批:
1)明朝(鄭和下西洋)到清朝初葉
(清朝實行海禁,很少中國人能下南洋)
2)清末到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前)
(新中國成立到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前,中國人的黑暗時代,很多中國人想下南洋,可是出不去)
3)1979年改革開放以後到現在
新加坡現在的人口中,華人佔了總人口的77%,大部分都是第2批移民浪潮的後裔。這批人當中,大部分是閩南人(包含潮汕人、雷州人和海南人),也有少數的廣府人以及客家人。他們的文化跟大陸的福建和廣東很相似,可是跟中國北方差異極大。一般新加坡人對來自福建和廣東的新移民會比較認同,因為文化語言都接近。
身為一個新加坡人,我的感覺是大部分新加坡人還是對中國人友善的。當然遇到素質低的中國人,新加坡人會比較排斥,因為畢竟是個城市地區,普遍教育良好,比較難容納低素質人的存在。
『伍』 新加坡人對中國人這樣,我們不要再把他們當同胞看待了,他們不是中國人也不配做華人。
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很多新加坡人還是很喜歡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另外新加坡華人祖上多是因為時局,沒法生活,迫於生計,才下南洋的。而且很多人在明清就去了馬來和印尼。 所以老一輩人還是很念祖籍的,但都是些痛苦的回憶和無奈,不過現在的年輕人也確實很多如你所說,但希望你端正態度,畢竟在新的很多華僑還是心繫祖國的,他們還是盼望著中國的崛起和強大的。
『陸』 新加坡人承認自己是華裔嗎
新加坡是移民國家、豬蹄是華人,華人的話都承認是華裔。不是華人就不會承認了。我們家鄉以前就有很多人下南洋,現在這邊很多有很多學校、醫院、道路、橋梁都是新加坡華僑捐建的。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漢族)佔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的新加坡華裔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15人/平方公里,人類發展指數為0.901。
『柒』 新加坡的華人算不算是中華名族他們承認自己是中華名族嗎為什麼
新加坡華人承認自己屬中華民族 , 因為華人 華裔嘛! 但是他們不認可自己是中國人。因為人家是新加坡人,新加坡是 一個有主權的國家。
『捌』 新加坡的華人還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後代嗎
新加坡是除摩納哥、澳門和香港以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常住人口超過400萬人,其中25%以上是外國公民。在本國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新加坡華人,也是除中國大陸及台灣以外,全球華人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之一。其他民族包括有馬來人(約14%)、印度裔(8%),另有少部分歐亞混血人口。
新加坡本土華人多為中國廣東或福建沿海移民的後裔。其中口操福建話(閩南語)的福建移民占過半數,也成為閩南原鄉及台灣以外,另一個閩南語大宗使用區。其次為潮州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等,近年來也有少數中國大陸新移民涌進的趨勢。然而,在近來推廣華語(普通話)的趨勢下,華人逐漸放棄其母語。
『玖』 新加坡人對中國有沒有認同感
新加坡人對中國認同感不高,大部分新加坡人對中國還是不冷不熱。
第一個原因還是要追溯兩個國家的歷史,在歷史上新加坡一直跟中國就沒有什麼往來,而且在一百多年前,新加坡一直是在英國的統治下的。
所以在那裡的華人思想和文化上都跟中國人有很大的差別。沒有共同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認同感是很難產生共鳴的,所以在這個前提下,新加坡人對中國人不冷不熱也很正常。
第二個原因是新加坡還殘存著一些冷戰思維。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而當時中國是現在蘇聯這邊的,新加坡則是站在美國那邊,所以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比較認同美國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國家性質的不同了。我們國家走的是社會主義路線,而他們走的是資本主義路線。在他們眼裡還是比較認同資本主義路線的,對社會主義路線感到有些恐懼。由於兩個國家的國情完全不同,走的路線自然就會不一樣,根本沒什麼好怕的。
第四點則是利益。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如今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很多時候都是在有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達成的。
中國和新加坡之間距離較遠,中國古話說得好:遠親不遠近鄰。以前交通不發達,空間距離阻斷了雙方的往來,尤其是利益上的往來,所以沒有這層關系,自然就會疏遠一些的。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來自新加坡的擔心。中國從外國進口一些商品的時候,都需要通過海上貿易,經常會經過新加坡附近的馬六甲海峽。而新加坡就很擔心中國會爭奪馬六甲海峽的制海權,其實這種擔心就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