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水深是多少
❶ 新加坡海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是海峽啊!!!
新加坡海峽就是馬六甲海峽的一部分
連接馬六甲海峽(西)和南海(東)的航道。長105公里(65浬),寬16公里(10浬)。在新加坡島(北)與廖內群島(南)之間(東經104度零分,北緯1度15分)。內有柔佛海峽(Johore Strait)、克佩爾港和許多小島。為通向新加坡港口的深水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航線之一。
位於馬來半島南部的新加坡與廖內群島之間。東連南海 ,西通馬六甲海峽接安達曼海 。海峽東西長約111千米 ,南北寬度不等,東口寬37千米 ,西口窄18 千米 ,中間最窄處僅4.6千米,水深22~ 157米 。海峽內多島嶼和淺灘 ,通航水道一般13.5千米,可容4~5艘船隻對開。新加坡海峽連接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道,是國際海上航運系統中的重要環節,是世界船舶交往最繁忙、航運量最大的水道之一。海峽臨近赤道,終年高溫潮濕,風力微弱 ,兩岸鬱郁蔥蔥一派熱帶秀麗景色,是著名旅遊勝地和平靜海峽。
用自己的話說就是連接馬來半島南部的新加坡與廖內群島之間,是馬六甲海峽的中心位置,就像是馬六甲海峽的中心地扣。就像中國和北京一樣的關系
❷ 上海、鹿特丹、和新加坡,那個是世界第一大港
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
荷蘭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在荷蘭並非第一大城市,但它保持的港口年吞吐量超過5億噸的記錄卻使它當之無愧地居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與我國的上海港一樣,鹿特丹港是一個典型的河口港,海洋性氣候十分顯著,冬暖夏涼,船隻四季進出港口暢通無阻。鹿特丹港港區面積80多平方千米,海輪碼頭岸線長56千米,江輪碼頭岸線長33.6千米,總泊位656個,航道最大水深22米。鹿特丹港共分7個港區,40多個港池,碼頭岸線總長37千米,可以停靠54.5萬噸級的特大油輪。這里的起重設備應有盡有,大小作業船隻500餘艘。船隻進入鹿特丹港,從來就不存在等泊位和等貨物的問題。
從1947年到1974年,鹿特丹在新水道建成了3個大港區,一個是博特萊克港,包括港區及工業區在內佔地面積為12.5平方千米。港區內建有各種專用碼頭和集裝箱船、滾裝船、載駁船作業區。第二是歐羅港區,佔地面積為36平方千米。通過疏浚航道後,低潮時最大水深可達22米,可停靠20萬噸級的油輪和8萬噸級的散貨船。第三是馬斯弗拉克特港區,佔地33平方千米。它是利用沿岸淺灘,經過疏浚而建成的。港區在新水道入海口以南,伸人海域達5千米,低潮時,港內水深也能維持在19-23米。上述三大港區構成了鹿特丹港的主體
鹿特丹港有著現代化的港口設施,同時,港口調度指揮也是依靠了先進的設備和科學的方法。在出海口的荷蘭角上有個交通控制中心,建立於16世紀。當初的信號指揮調度已發展成為現在的無線電、雷達和先進的電子計算機系統控制。鹿特丹是荷蘭的交通樞紐,鐵路、公路縱貫東西南北,火車、汽車往來如梭。鐵路通往西歐各國各主要大城市,公路也是如此;水陸交通融為一體,確保了鹿特丹的重要地位。鹿特丹港對西歐以及荷蘭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鹿特丹港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港,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是它緊臨經濟發達的西歐國家,特別是德國的興起為鹿特丹港提供了天然的經濟腹地;第二歸因於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減少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屏障,密切了國際間的往來,促進了鹿特丹港的發展;第三是荷蘭本國工業的迅速崛起,本身也促進了鹿特丹港的發展。綜觀鹿特丹,在其500千米的半徑范圍以內,居住著近2億高收入的人口,產業和人口的密集程度超過任何工業區和城市。有利的地理環境是鹿特丹港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❸ 新加坡海峽的地理環境
新加坡海峽 (Straits of Singapore)連接馬六甲海峽 (西) 和南海 (東) 的航道。海峽長105公里,寬16公里,位於新加坡南面與印尼巴淡島北側,內有柔佛海峽 (Johore Strait)、吉寶港口 (Keppel Harbour)和許多小島。新加坡海峽為通向新加坡港口的深水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航線之一。
新加坡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南部的新加坡與廖內群島之間,東連南海,西通馬六甲海峽接安達曼海,是國際海上航運系統中的重要環節。新加坡海峽東西長約105公里 ,南北寬度不等,東口窄18公里 ,西口寬37公里 ,中間最窄處僅4.6公里,水深22~ 157米。海峽內多島嶼和淺灘 ,通航水道一般13.5公里,可容4~5艘船隻對開。新加坡海峽也是世界船舶交往最繁忙、航運量最大的水道之一。海峽臨近赤道,終年高溫潮濕,風力微弱 ,兩岸鬱郁蔥蔥一派熱帶秀麗景色,是著名旅遊勝地和平靜海峽。
❹ 新加坡港的港口條件
本港自然條件優越,水域寬敞,很少風暴影響,治區面積達538萬平方米,水深適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順利進港靠泊,港口設備先進完善,並採用計算機化的情報系統,同時謀求用戶手續的簡化和方便。
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集袋箱吊、汽車吊、鏟車、叉車、卸貨機、吸揚機、牽引車、拖船及滾裝設施等,其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203噸,拖船功率最大為1400kW,還有直徑為150~600mm的輸油管供裝卸石油使用。另有海上泊位多個,最大可泊35萬載重噸的超級油船,丹戎巴葛碼頭為集裝箱專用碼頭,有9個干線泊位和3個支線泊位,其中有6個泊位可靠6艘第三代集裝箱船舶同時作業,集裝箱堆場可存放3.1萬TEU,有最新式的用於堆垛集裝箱的橡膠輪胎式裝卸機。
這批裝卸機最大起重能力達40噸,跨距22.7m,提升高度19m,軸距8m,運行速度在提升時為17m/min,在橫移時為70m/min,在行走時為134m/min,最高能堆垛7層,而普通裝卸機只能堆垛5層,並能自動將吊鉤放到集裝箱上方所需的位置上。另外在兩個大門口還沒有16個車道的電子地磅。裕廊碼頭的周圍是新加坡最大的裕廊工業區,它對該碼頭干、液、散貨的輸出入起了一定作用,該碼頭有9個深水泊位,最大可停靠30萬載重噸的船舶,有倉庫8.5萬平方米,堆場23.4萬平方米,谷倉容量達4.8萬噸,有鏈帶式干散貨卸貨機,可直接把貨物運往倉庫,散貨的裝卸能力每天達1.4萬噸。該港煉油廠的貯藏容量達80萬立方米,精煉能力每天為120萬桶(約16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鹿特丹和休斯頓。本港早在1891年就開始轉口貿易,自由貿易區分布在港區內,面積達4.05平方千米,碼頭岸線長這4.83km。過境貨物倉庫為12萬平方米,露天堆場為8.4萬平方米。
❺ 新加坡的問題
1\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為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和海上航運,把新加坡港建成世界著名的大貿易港。通過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進口原料,發揮本國的技術優勢迅速發展了煉油、造船、電子、紡織、食品等工業。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新興工業國。
2、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全稱新加坡共和國,位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的南端。北有長堤和馬來西亞西部的柔佛州相連,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廖內群島相望,西南臨馬六甲海峽,扼東西水道要沖,凡從歐洲、西亞、地中海、南亞到遠東的航船,都要從這里經過。所以,盡管新加坡幅員窄小,境內東西最寬67公里,南北最長135公里,總面積641平方公里,是國際海運交通中心之一,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
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為東南亞的中央部位,是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亞、歐、非、澳四大洲海、空航線交匯的地方,因此,這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新加坡島又擁有天然良港,水深6—20米,可以停泊任何類型的大海輪。
新加坡所在東南亞地區具有世界上最復雜的海陸交錯形勢,東南亞一共有2萬多個島嶼,島嶼圍繞著十幾個海域,海上交通是東南亞地區同世界各地聯系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在亞洲大陸的最南端,扼守南海、爪哇海和馬六甲海峽之間的交通咽喉。東邊經南海和太平洋相連,西邊經馬六甲海峽可以通往印度洋,因此,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3、地形地貌:
新加坡全境由新加坡島與附近50多個小島嶼組成。新加坡島成菱形,為新加坡領土最主要部分,佔全國總面積的91%。新加坡島是馬來半島的延續,島上地勢起伏不大,除了西北地勢較高外,其餘呈平坦的小丘陵,有些地方為沼澤地帶,平均海拔17米。島的中部有一些小山峰,其中最高的武吉和馬山僅海拔170米,島上有格蘭芝、袷廊、寬籠岡、漳宜、榜鵝、新加坡河、加冷等河流。但最長的也不過6公里多。
新加坡島分市區和郊區兩部分。市區在該島的中南部靠新加坡海峽一側,包括花柏山東半島、新加坡河、梧糟河等。郊區分為個8部分,即:三巴旺、實里打、樟宜、蓄水池與自然保護區、林厝港、杜亞斯、花柏山、裕廊工業區。
新加坡島以外的50多個小島,按地理位置大體可分為北部島嶼和南部島嶼。北部的10多個小島,散布在柔佛海峽的東段,新加坡的北方,其中較大的有大德先、小德先、烏敏和吉膽王島。南部的約有40幾個小島,散布在新加坡海峽的西部,新加坡島的西南方。其中有布拉尼島、樟棋山、聖陶沙島、毛廣島等。如今的聖陶沙島和龜嶼已建成旅遊勝地。
4、氣候:
新加坡地外赤道附近,離赤道僅136.8公里。由於它置身於海洋中,受海洋的調節,所以氣候並不十分炎熱,年平均氣溫為24—27℃,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在夏季,上午10時到下午3時比較悶熱,氣溫在35℃左右。但由於四面臨海,清晨和晚間海風習習,涼爽宜人,氣溫降為20℃上下。
新加坡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為2400毫米,經常下暴雨。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3月多雨,4—9月雨量較小。雖說雨量豐富,島上有3個蓄水池,但蓄水量不大,仍需要用水管從馬來西亞的柔佛州引水供居民飲用。
由於新加坡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各種植物繁殖和生長,因此,植物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植物達2000外種,其中橡膠、椰子都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著名的熱帶觀賞花卉胡姬花(蘭花)種植很普遍,品種也很多,四季盛開。新加坡國花卓綿萬代蘭便是蘭花的一種,花瓣呈淺紫紅色,中間部分為深紫色的斑點,花朵芬芳艷麗,花挺拔秀美。此花盛開時,嬌艷欲滴,清新淡雅。由於良好的氣候,使蘭花成為新加坡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大量銷售於美國、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三、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
1、發展轉口貿易和航運業
2、發展工業和技術服務業
3、投資和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四、新加坡與海南的地理位置相對比
五、東方蜆殼石油公司在新加坡最大規模的單一投資。
[研究總結]通過這次的課題研究。我們學會了許多。首先我們加深了對新加坡的了解。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我們要利用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優勢,發展經濟,我們應學習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有利方面並且尋找出不足的方面,從而推動各個地方的發展。所以,這是一次極其有意義的活動,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
❻ 世界著名三大深水港是什麼
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美國的舊金山灣及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港。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在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由於港闊水深,被喻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同世界三大夜景的美譽。
舊金山灣是美國西岸加利福尼亞州中北部的一個海港,在沙加緬度河下游出海口。海港呈南北鏈型,周圍分布獨立的城市,以半島的舊金山,東灣的奧克蘭,同南灣的聖荷西為主。
里約熱內盧港在巴西東南岸里約熱內盧東面的海港。著名的耶穌像就在港內的一個島上方。
(6)新加坡水深是多少擴展閱讀: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在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由於港闊水深,被喻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早年已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中國清政府手上奪得香港,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香港的殖民地史隨即展開。
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
❼ 簡述新加坡何以成為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二的大港
摘要 新加坡港自然條件優越,水域寬敞,很少風暴影響,治區面積達538萬平方米,水深適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順利進港靠泊,港口設備先進完善,並採用計算機化的情報系統,同時謀求用戶手續的簡化和方便。
❽ 深水港的水深是多少
簡單的說,水位在-15米以下的稱為深水港. 第六代集裝箱船及萬箱位船,其吃水至少14米,如要進港系泊,當然要求航道水深和碼頭前沿水深均在-15米以下。概念拓展 在一個港口發展集裝箱運輸,必須有深水航道、深水泊位。 概念拓展在一個港口發展集裝箱運輸,必須有深水航道、深水泊位。尤其是規劃成為集裝箱運輸的樞紐港,更需要深水航道、深水泊位,現在,第六代或超大型集裝箱船(能載7000-8000標准箱)一艘艘投入營運。2004年,僅丹麥馬七基海陸航運公司一家,就擁有8000標准箱位的集裝箱船24艘。在2004-2007年期間,全球將建造竣L7000標准箱位的隊裝箱船107艘,其中有8000標准箱位的巨型船87艘更有甚者,2006年,由加拿大塞斯潘公司山資建造、中國海運集劇公司租用的9600標准箱位的集裝箱船將小現存遠洋航線上。眾所周知,油輪、散貨船、(自卸式)雜貨船等如其噸位大,進吃水深,進不了港,則可以港外海上卸載駁運,而人噸位的集裝箱船隻能進港系靠碼頭後進行裝卸作業,其需要固定的碼頭作為堆場,更需要固定在碼頭上的裝卸橋裝卸集裝箱,在港外海上裝卸駁運集裝箱是不可能的、不允許的。如是,或船翻沉,或集裝箱掉進海里。 第六代集裝箱船及萬箱位船,其吃水至少 14米,如要進港系泊,當然要求航道水深和碼頭前沿水深均在-15米以下。一個港口,沒有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就不能接納大型集裝箱船,只能是支線港、喂給港,只能為大型深水港配套服務。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前,全球共有-15米以下深水港20個。它們是:韓國韻釜山港和光陽港,中國台灣地區的高雄港,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的東京港、橫濱港、神戶港、名古屋港和大阪港,馬來西亞的丹戎佩萊帕斯港,荷蘭的鹿特丹港,德國的亞德港和漢堡港,義大利的迪里雅斯特港,美國的洛杉磯港、南路易斯安娜港和奧克蘭港,法國的鄧刻爾克港和勒哈佛港。2005年前,增加中國的上海港、天津港和寧波港,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法國的馬賽——福斯港;美國的紐約——新澤西港等6個港口。屆時,全球共有-15米以下深水港25個。世界著名三大深水港:第一名鹿特丹(荷蘭) 322百萬噸。
第二名新加坡(新加坡) 244百萬噸。
第三名香港(中國) 174.6百萬噸。香港,2003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2010萬標准箱,在世界集裝箱大港中排名第一。該港已有-15米以下的深水泊位30多個,還在增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2004年施政演說中宣布,將在香港島正面的大嶼山建設新的集裝箱碼頭,以加強香港的競爭實力,保持亞洲區域內物流樞紐地位。香港將於2005年在葵涌建成9號碼頭(4個-15米以下深水泊位),投入營運後,香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將增加到2200萬標准箱。
新加坡港,200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810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二,與香港競爭激烈。該港將 2005年前新建成5個-15米以下深水泊位,集裝箱吞吐能力增加20%,達到2400萬標准箱。
上海港.200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100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三,但遺憾得很,當年還稱不上深水港。一、還投有-15米以下的深水泊位;二、港口的人口航道水深僅-8.5米,6000-7000標准箱位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根本無法進港,即使通過疏浚,也達不到-15米的水深。雖然外高橋港區一期改造工程、二期工程和五號溝工程早已完成並投入使用,但其碼頭前沿水深也僅為-12米,適航的僅是第三、第四代集裝箱船(4000標准箱位以下)。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規劃深水港選址,最後定在杭州灣的外海,距南匯蘆潮港約30公里的大、小洋山島。按照規劃,將於2005年完成洋山港深水港區一期工程,港區位於小洋山港南岸,有總長1600米的5個集裝箱船泊位,碼頭前沿水深-15米,年吞吐能力達220標准箱。2010年前完成深水港區二期工程,有-15米水深泊位 30個,年吞吐能力達1300萬標准箱。至2020年.整個洋山港區將有-15米以下深水泊位50多個,深水岸線長達20公里,形成年吞吐能力達2500萬標准箱的規模。無疑,上海港屆時能成為國際航運的最大中心、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
天津港,200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300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二十一位。該港已制定本世紀前10年的發展目標,深水航道是實現目標的基礎。10萬噸級船舶航道工程現已開工,設計的航道全長28.8公里,底寬200米,水深-15米,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完成後,全長26公里,底寬 180米,水深達-14米。二期工程將於2005年前完成,主航道將浚深至-15米,10萬噸級船可以全天候進出港,15萬噸級船可乘潮進出港箱位的集裝箱船可全天候進出港。
中國大陸的另一大港——寧波港將投資60億元打造國際深水港,寧波港北侖四期超大型國際集裝箱碼頭前期程開工,程岸線全長。 3000米,碼頭前沿水深-17米以下,2005年前竣工投入使用屆時、寧波北倉港不僅能靠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裝船(8000標准箱位),而且能靠泊世界更大的集裝箱船,從而成為世界上水深條件最好的集裝箱船上線港之一。
韓國釜山港,200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 103668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五。釜山港神仙台碼頭.1991年就建成-15米以下的深水泊位,可同時停靠5萬載重噸的集裝箱船4艘。1998年又在勘灣碼頭建成-15米的深水泊位,也可同時停靠5萬載重噸的集裝箱船4艘據此,在釜山港有-15米以下深水泊位8個。釜山港計劃在 2011年前再建33個集裝箱船專用深水泊位,形成1500萬標准箱的吞吐能力。
荷蘭的鹿特丹港號稱歐洲最大的集裝箱運輸港,200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710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八上個世紀未,該港就已經能夠讓鐵行渣華輪船公司的6800標准箱位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順利進港靠泊、2002年1月,丹麥馬士基海陸公司的滿載9000標准箱的集裝箱船成功地排靠該港馬士基——德爾塔集裝箱碼頭鹿特丹港進口航道水深-25水,碼頭前沿水探—1665米,是全球少有的深水良港。為發展集裝箱運輸,接納巨型集裝箱船,該港「歐訓梅科斯」集裝箱碼頭已經規劃將泊位水深增加到-1965米。
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德國最大的集裝箱運輸港,2003年港口集裝箱吞葉量達 6138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九漢堡港如要進一步發展集裝箱運輸業,港口航道和碼頭泊位的小深條件欠佳是一大障礙。漢堡港航道的最大水深是—12.8米,即使乘潮,進漢堡港的船舶最大吃水也不得超過15.1米,離開漢堡心的船舶最大吃水不得超過138米:漢堡港務局已制訂規劃,投入巨資疏浚易北河航道,並於2002年3月建成「奧爾頓威特」集裝箱碼頭、碼頭前沿水深-15米以下,現漢堡港能接納7000-8000標准箱位的集裝箱船。
洛杉磯港是美國最大的集裝箱運輸港, 2003年的港口吞吐最最為718萬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七北美西海岸其他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近幾年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但洛杉磯港卻明顯增長,且增長率達到兩位數,增長原因之一是新建成大型集裝箱碼頭並投產新建的400突碼頭總面積196公頃,岸線長2192米,碼頭前沿水深—68米,可同時系靠5-6艘7000標准箱位的集裝箱船。該港是美國西海岸的集裝箱樞紐港。
由此可見,世界集裝排運輸排名前五位(深圳港2003年吞吐量1061力標准箱,世界排名第五)的港口都在東亞,集裝箱運輸大港必須是也必定是深水港,所以世界上1-15米以下的深水港也集中企東亞。順便提一下,俄羅斯的最大港口聖彼得堡港沒有-15米以下的深水泊位,航道水深條件也很有限,至今只能接納長260米,寬40米、吃水11米的船舶(第二、第三集裝箱船)。俄羅斯海事局在長達12卷的「大聖彼得惺2010年發展規劃」中有—新建泊位項目,但也未提及建—15米以下的深水泊位按規劃,將建101號集裝箱船泊位,該泊位水深也不超過-14米,所以聖彼得堡港在以後很長時期內不可能成為世界集裝箱運輸大港 。
❾ 馬六甲海峽最淺處水深幾米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所屬的蘇門答臘島之間。因馬來半島南岸古代名城馬六甲而得名。海峽西連安達曼海,東通南海,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080千米,連同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為1185千米。西北寬370千米,東南寬37千米。面積6.4萬平方千米。海底比較平坦,多泥沙質。水深由北向南、由東向西遞減,一般為25-115米
❿ 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哪
第一名鹿特丹
鹿特丹(荷蘭) 322百萬噸
鹿特丹(Rotterdam)位於荷蘭西南部萊茵河口地區新馬斯河兩岸,距北海28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和荷蘭第二大城市。市區人口約60萬,連同郊區城鎮在 內共計105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嚴重破壞,戰後重建和擴大。
煉油、化工、造船等工業發達,港口建設和管理有豐富經驗。鹿特丹市年產值約占荷蘭國民 收入的13%。市區兩部分由4條河底遂道連接,並建有世界貿易中心。
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戰後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鹿特丹逐漸發展成為世界 第一大港,它的最高吞吐量曾達3.1億噸(73年),91年達2.9億噸,連續29年名列世界前茅。鹿特丹港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碼頭岸線長約38公里,擁有世界最 大的集裝箱碼頭,全年進港停泊的遠洋輪達3萬多艘。
第二名新加坡
新加坡(新加坡) 244百萬噸
第三名香港
香港(中國) 174.6百萬噸
第四名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比利時) 129.8百萬噸
第五名休斯敦
休斯敦(美國) 116.9百萬噸
第六名高雄
高雄(中國台灣) 104.2百萬噸
第七名理查茲貝
理查茲貝(南非) 93百萬噸
第八名馬賽
馬賽(法國) 90百萬噸
第九名南路易斯安娜
南路易斯安娜(美國) 89.5百萬噸
第十名漢堡
漢堡(德國) 83.3百萬噸
最新排名 上海取代新加坡 成為世界第一大港
一上海
二新加坡
三香港
四 深圳、
五 釜山,
六 高雄,
七 鹿特丹,
八 洛杉磯,
九 漢堡,
十 迪拜,